電動汽車快速充電樁設計原理
㈠ 充樁工作原理是什麼
一、充電樁充電原理
充電樁固定在地面,利用專用充電介面,採用傳導方式,為具有車載充電機的電動汽車提供交流電能,具有相應的通訊、計費和安全防護功能。市民只需要購買IC卡並充值,就可以使用充電樁為汽車充電了。
電動汽車蓄電池放電後,用直流電按與放電電流相反的方向通過蓄電池,使它恢復工作能力,這個過程稱為蓄電池充電。蓄電池充電時,電池正極與電源正極相聯,電池負極與電源負極相聯,充電電源電壓必須高於電池的總電動勢。
㈡ 純電動汽車超級充電樁的原理是什麼會不會嚴重影響電池的壽命
純電動汽車超級充電樁的原理是對電池兩端施加直流電壓,以恆定的大電流對電池進行充電。電池的電壓在一定程度上緩慢而逐漸地上升。電池電壓達到標稱值,SOC達到95%以上(不同電池不同)。然後以恆定電壓和低電流為電池充電。“電壓在上升,但電源沒有充滿。交流充電樁根據配套車載充電器的功率分為3.3kW和6.6kW。直流充電樁內置大功率直流充電模塊,將電網的交流電轉化為直流電,輸出的電流可以高達100A以上。
要知道充電樁的優點是可以適應大電流放電,比較適合需要大功率輸出要求的場合。它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從而增加了續航里程。鎳氫電池放出的電比較穩定,發熱量小。它的主要缺點是具有“記憶效應”,即電池在充放電循環過程中容量會衰減,過充或放電可能會加劇電池的容量損失。因此,對於廠家來說,鎳氫電池控制系統會在設定中主動避免過度充放電,比如人為的將電池的充放電間隔控制在總容量的一定百分比內,以降低容量衰減率。.
㈢ 快速充電樁技術原理
充電樁工作原理 電氣系統交流充電樁電氣系統設計如圖 5 所示,主迴路由輸入保護斷路器、交流智能電能表、交流控制接觸器和充電介面連接器
㈣ 電動汽車快速充電技術大致是什麼原理
能量是守恆的!電流、電壓、時間與功存在這樣的關系:W=U*I*t。在電池充電能量一定的前提下,若想減少充電時間,只有提高充電功率,即增加U*I項,考慮到車輛定型後,電池包的成組方式和總電壓已經確定,也就說,只能不斷增大電流了,這就要求大電流的傳輸過程必須得可靠,所以充電線得足夠粗(還得考慮電池本身能否承受住)…一個67kWh的電池,動力電池額定電壓假設400V,若想半小時充80%,則平均充電電流約為268A,若想15分鍾充滿,則平均充電電流約為536A 聽說保時捷的Mission E動力電池電壓為800V,"充電5分鍾,續航…"不是夢!說到這里就期待超導技術了,否則就放下秒充的想法吧關於燃油車呢,同樣能量守恆,但是不存在W=U*I*t這樣的約束,更多地則是燃油比電池的能量密度大太多,若是燃料的能量密度比較小,可自行腦補路上灑水車在加水時的場景,都類似
㈤ 純電動汽車超級充電樁是怎樣實現快充的
目前,大部分純電動汽車的電池容量都在50-80kWh,按照這個功率計算,理論上30分鍾即可充滿80kWh的電池。即使是目前電池容量最大的特斯拉P100D車型,也僅僅需要37分鍾左右即可充滿。
當然,實際充電式不可能全程最大電流/電壓,實際所需時間要略長一些,但仍是巨大的提升。
馬斯克在2016年就在Twitter上透露了特斯拉正在研發第三代充電技術——SuperCharger V3。而當有網友詢問其輸出功率是否為350kW時,馬斯克竟然回復稱「只有350kW?你以為這是兒童玩具?」
㈥ 電動汽車充電樁的使用原理是怎樣的
充電樁其功能類似於加油站裡面的加油機,可以固定在地面或牆壁,安裝於公共建築(公共樓宇、商場、公共停車場等)和居民小區停車場或充電站內,可以根據不同的電壓等級為各種型號的電動汽車充電。我們都知道電動車充電的原理,那麼電動汽車跟電動車的充電原理一樣嗎?還有就是電動汽車充電樁分為交流充電樁和直流充電樁,有什麼區別嗎?充電樁固定在地面,利用專用充電介面,採用傳導方式,為具有車載充電機的電動汽車提供交流電能,具有相應的通訊、計費和安全防護功能。市民只需要購買IC卡並充值,就可以使用充電樁為汽車充電了。電動汽車蓄電池放電後,用直流電按與放電電流相反的方向通過蓄電池,使它恢復工作能力,這個過程稱為蓄電池充電。蓄電池充電時,電池正極與電源正極相聯,電池負極與電源負極相聯,充電電源電壓必須高於電池的總電動勢。直流電動汽車充電站,俗稱就是「快充」,它是固定安裝在電動汽車外,與交流電網連接,可以為非車載電動汽車動力電池提供直流電源的供電裝置。直流充電樁的輸入電壓採用三相四線AC380V±15%,頻率50Hz,輸出為可調直流電,直接為電動汽車的動力電池充電。由於直流充電樁採用三相四線制供電,可以提供足夠的功率,輸出的電壓和電流調整范圍大,可以實現快充的要求。
㈦ 維修電動車的電快速充電原理
快充系統的組成
電動汽車快充系統的組成如下圖所示,主要由直流快充樁、快充口、高壓控制盒、動力電池總成、整車控制器VCU、動力電池高壓線束等組成。通信使用CAN匯流排方式,整車控制器VCU、動力電池管理系統BSM是主要的通信單元,檢測各部件的狀況。
如下所示是高壓控制箱,主要是把輸送進來的高壓直流電分配給動力電池,其內部有PTC控製版、DC/DC熔斷器和快充繼電器等,用於對用電設備起到保護和斷電作用。而整車控制器VCU是該系統的主要控制模塊,主要用於判斷充電介面的連接是否正確和控制內部充電電路和部件。
對於快充口來說,現在的直流介面使用的是九針設計,充電口針腳定義如下圖所示,其中S+是充電通信CAN H,S-是充電通信CAN L,CC1和CC2是充電電路連接確認信號,Dc+是直流電源正極,DC-是直流電源正極,PE是搭鐵,A+是低壓輔助電源正極,A-是低壓輔助電源正極。但是要注意的是這個標準是我們國家車企所適用的,但是不一定適用於一些外國品牌車型,也就是說這些車型有可能無法使用國內的充電樁進行充電。
快充是如何工作的?
如下圖所示是快充介面的原理圖,當接上快速充電口的時候,充電樁先通過CC1的電壓狀態確認槍頭的連接情況,看是否牢固,然後車輛控制器VCU通過CC2電路電壓確認槍頭的連接情況,如果這兩個點檢測到的電壓符合要求後,然後充電樁通過A+端子輸出12V的低壓輔助電壓給車輛控制器VCU,當兩者身份相符的條件下,車輛控制器VCU控制K5、K6正負繼電器閉合,充電樁控制K1、K2正負繼電器閉合,那麼這時候充電就開始了,一般充電的電流為150~400A。
在充電的過程中,充電樁根據VCU發送的電池狀態來調整充電的電壓和電流。當VCU檢測到電池充滿電或者充電樁發出中止充電信號時,斷開K1、K2、K5、K6,充電截止,斷開K3、K4,充電完成。
S+、S-是充電樁與整車控制裝置的充電通信,網路通信速度是250kb/s。通信方式以充電報文的形式對充電過程中的數據傳輸進行控制,相關的充電數據實時的傳輸到CAN匯流排上,與其他的控制單元進行數據交換。在CAN H和CAN L的線路上分別串聯了一個120歐姆的電阻,當不能通信時可以測量快充口上S+、S-之間的電阻,正常情況是60歐姆。
使用快充的注意事項
其實使用快充充電並不是很快,因為電量充到80%後充電電流會變小,充到滿電的時間會比較長一點,而且經常使用快充會影響到電池的使用時間,所以大家要合理使用充電的方式。還有就是在電動車使用的過程中,當電池電量剩下30%的時候就進行充電,否則會造成電池過渡用電的情況,充電的時候盡量使用自動充電模式。
㈧ 電動汽車中,快速充電和慢速充電的原理是什麼
過去所謂的快速一般是大電流充電,短時間充好,就是快速充電。按標准電流充電就是慢充電,時間長。
目前的電動車快速充電都是採用的深度負脈沖技術,實現1C充電,大概可充到70-80%的樣子。電瓶的電用光的時候大電流充電是可行的,尤其現在的負脈沖技術,更是讓快速充電有了保證。
目前的快速充電還無法解決充滿的問題,充電一定程度後,就無法再維持大電流了,否則對電池有較大傷害。
正常的電瓶使用快速充電從目前的研究和實踐看對電瓶無不良影響,但要注意一定要質量合格設計合理的快速充電站才行,有些產品就是單純的大電流很容易把電瓶充壞的。
㈨ 電動汽車充電樁的工作原理是什麼呢
電樁種類按安裝方式分可分為落地式充電樁、掛壁式充電樁。落地式充電樁適合安裝在不靠近牆體的停車位。掛壁式充電樁適合安裝在靠近牆體的停車位。按安裝地點分按照安裝地點,可分為公共充電樁和專用充電樁。公共充電樁是建設在公共停車場(庫)結合停車泊位,為社會車輛提供公共充電服務的充電樁。專用充電樁是建設單位(企業)自有停車場(庫),為單位(企業)內部人員使用的充電樁。自用充電樁是建設在個人自有車位(庫),為私人用戶提供充電的充電樁。充電樁一般結合停車場(庫)的停車位建設。安裝在戶外的充電樁防護等級不應低於IP54。安裝在戶內的充電樁防護等級不應低於IP32。按充電介面數分可分為一樁一充和一樁多充。按充電方式分充電樁(栓)可分為直流充電樁(栓),交流充電樁(栓)和交直流一體充電樁(栓)。
㈩ 電動汽車中,快速充電和慢速充電的原理是什麼
原理就是在單位時間內電流的速度不同。所謂家用交流電慢充,就是在現有居民供電體系的基礎上(採用單相220V或三相380V),使用5-10kW功率量級的充電器(其實就是一個交流轉直流,輸出電壓未必低),轉換成直流,對汽車內電池充電。這裡面,關鍵在於:
1、盡可能利用用電低谷,可以降低對電網沖擊,也可以通過峰谷電價的優惠降低用戶的花費:這個可以通過定時器解決。
2、功率不能過大,充電速度不用快。以5-8小時能充足就夠了。要考慮居民區線路的承受能力。這個充電器,一般在用戶這里,可以放在車上,也可以安裝在用戶家中。
所謂快速充電樁,往往安裝在公共場合,其目的是讓待充電車輛在較短時間(1-2H)內,補充50-60%以上的電能(當然最理想是1分鍾補充80%以上,但是電池技術(含電池組均衡技術)、輸配電技術尤其是散熱技術做不到!
現在大部分是在公用停車場固定的380V充電器,用專門的線路,可以提供更高的功率(例如20kW以上)的較大電流充電
也有是集中的高壓(10kV)引入,轉換成直流電,接入大型蓄電池組(可以採用鈉硫電池釩電池等)。這樣可以提供更高的充電電流,並防止接入時對電網的沖擊(當然,需要充電介面的支持)。
拓展資料:
電動汽車現在是汽車市場上很常見的,尤其是在微型和小型車方面,在SUV和一些其他的車型方面也是有一定的普及的。現在使用電動的消費者人數在不斷的增加,電動汽車也在隨著時代的進步而進步。
目前,電動汽車絕大部分採用鋰電池,採用串並聯達到指定的容量。電池製造過程中的離散,使用時的偏差,讓每個電池單元指標不一。長久以往,電池工作狀態偏離嚴重,少部分電池容量衰退更快,電池組容量跟隨「最短的木板」而急劇下降,最終報廢。
實際使用中,很有可能電路控制,在正常情況下,讓每節單體電池工作在20%-80%的容量范圍里,以達到更高的循環次數。(甚至有可能是一節20AH的電池當作12AH的電池單元計算容量)
在這個容量區間,單體電池可以承受很高的充電電流(例如2C),就保證了可以使用大電流的恆流充電快速恢復電池電量。
快充是一種應急充電方式,用的是直流充電,這個直流充電的電壓一般都是大於電池電壓的,需要通過整流裝置將交流電變換為直流電,對動力電池組的耐壓性和保護提出更高要求;充電電流大,是常規充電電流的十倍甚至幾十倍。
優點:半小時可以充滿電池80%容量。超過80%後,為保護電池安全,充電電流變小,充到100%的時間將較長。缺點:由於充電電壓高,電流大的特點,以減少電池充放電循環次數為代價,對電池造成一定的損壞,降低了電池的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