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為什麼沒有進氣口
1. 純電動汽車中有沒有節氣門機構
節氣門主要用於汽油機和氣體發動機,最近少數柴油機也帶節氣門。純電動汽車不再安裝內燃機(汽油機、柴油機、氣體機等)而是用電機做動力,也就不需要節氣門啦。
2. 純電動汽車有沒有進氣道
你說的是燃油車發動機的進氣道吧,燃油車需要進入氧氣和燃油混合燃燒,所以有進氣道,電動汽車是由電動機提供驅動力,不需要進氣道。
3. 暴雨侵襲 為何電動汽車能夠全身而退
近日,河南暴雨刷屏微博和朋友圈,也牽動了全國人民的心。
這場千年一遇的暴雨,1個小時的降水量相當於150個西湖的容量,頃刻間讓鄭州變成了一座「水城」。地鐵全線停止運行,不少乘客被困其中,急切等待救援;無數行駛的車輛被困於洪水之中,無法動彈。一個個觸目驚心的畫面,讓我們也跟著緊張揪心起來。
但同時,我們也能看見不少電動汽車在洪水之中全身而退的「神奇」景象。他們在沒過車前蓋的水中緩慢前行,雖然艱難,卻不曾停下。
這個時候,一定會有小夥伴好奇,為什麼電動汽車能在水中正常行駛,而燃油汽車卻寸步難行呢?這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01、沒有發動機,不用考慮進排氣
我們都知道燃油汽車的動力核心是發動機,它相當於汽車的「心臟」。汽油燃燒產生的能量通過發動機轉化為機械能,進而帶動汽車運動。而發動機的工作原理也就註定了燃油汽車害怕涉水路段的命運。
發動機在工作時,首先要吸入空氣,和汽油混合之後在氣缸中燃燒,釋放出的熱量推動活塞運動,進而帶動曲軸旋轉產生機械能,促使汽車前進。所以,只要車輛處於運行狀態,發動機就需要進氣和排氣,而進氣口的位置一般都在前格柵的上方。當燃油汽車在深水中行駛時,一旦水深沒過進氣口,就容易將水吸入發動機中,導致發動機熄火。
如果此時再次打火,發動機內的水被擠壓可能讓發動機直接報廢。所以,在這里也奉勸各位小夥伴,如果發動機不幸進水導致車熄火,一定不要重新打火,當務之急趕緊尋找救援吧!
而電動汽車就不一樣了!電動汽車在驅動形式和結構設計上與燃油汽車有本質上的不同。電動汽車的動力來自於電動機,能源供給則來自動力電池。二者之間並沒有機械結構式的硬連接,而是通過高壓電路相連,也不需要空氣來輔助,沒有進排氣系統,內部屬於一個完全封閉的狀態。因此,電動汽車的涉水能力相比於燃油汽車要好很多。短時間的涉水行駛當然也就不在話下啦!
02、整車系統防水性能好
電動汽車良好的涉水能力也和其整個電力驅動系統出色的防水性能有關。目前市面上主流品牌的電動汽車,像特斯拉、比亞迪、小鵬等,在高壓系統零部件、電機、電池等重要硬體上都滿足IP67防水防塵等級,能在1米深的水裡侵泡30min也不進水。
他們在汽車上市之前,會通過嚴格的整車涉水試驗來檢測汽車的防水性能,涉水深度甚至超過400mm。比如,沃爾沃把XC40純電版整車浸泡在水中整整12小時,取出之後依然能進行遠程啟動。因此,一般不超過1米深的短期涉水對於電動汽車不會有太大影響。
03、車身更重,抓地力更好
電動汽車因為存在碩大的電池組,整車重量普遍要比同級的燃油汽車重不少。就比如,比亞迪唐2.0T的燃油版整備質量要比純電版輕至少400kg。在暴雨期間不得不涉水行駛的情況下,電動汽車多出的重量能增加不少抓地力,讓水中行駛更加穩定持久。
除了上面提到的三個優勢之外,目前在售的電動汽車中,很多都是25萬以上的高端車型,比如比亞迪唐DM/EV、蔚來ES8、特斯拉Model Y等,很多都擁有四驅系統,這對於涉水行駛也有非常大的幫助。
總而言之,電動汽車在涉水行駛上具有與生俱來的優勢,這一點是燃油汽車沒法比的。但並不是說電動汽車就能肆無忌憚,短時間當然沒問題,長時間涉水行駛還是最好避而為之。就像特斯拉CEO馬斯克曾經在推特上表示:別無選擇之下,確實可以。但他也強調了,不到迫不得已,不要這么做。
文章來源:鳳凰網
4. 汽車進氣口在哪裡
前機蓋下面多數靠左邊。 進氣口 連著空氣過濾器,一頭通(去發動機的)節氣門。
5. 純電動大巴車耐力打氣泵為何內置進氣口風小
你好。打氣泵是不是有泄露,或者是打氣泵內泄,壓力不大,還有可能風管漏風。
6. 電動車到底能不能涉水為什麼呢
電動車可以涉水,但是涉水的深度不能過高,因為電動車的電能不需要吸入氧氣,不會讓發動機因為缺氧而熄火,但是高度不要超過30厘米,時間更不能超過半小時。
電動車在進行涉水的時候為什麼不會熄火?
汽車安全涉水深層電機涉水深層也會影響所有正常的安全文明駕駛,水位線超過0.5m可根據情況充分考慮,超過1m建議不需要駕駛,汽車浸泡在水中,電機等核心部件沒有問題,但線速和部分控制器也會受到損壞,導致車輛不能正常駕駛。白色的身體涉水不僅損壞了汽車,而且人們必須第一次放棄汽車來尋找安全的出口,
7. 保留品牌特點 寶馬仍將為電動車配備進氣格柵
由於純電車並不需要像內燃機汽車一樣,給發動機留出進氣口,所以很多電動車在設計時都會減小甚至直接取消進氣格柵。但寶馬對此並不認同,寶馬設計總監DomagojDukec表示,即便進入了電氣化時代,寶馬標志性的雙腎式進氣格柵依然會保留。
此前,寶馬在汽車照明與電子產品專家海拉的支持下,為新一代的寶馬X6開發了一套進氣格柵照明系統,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在開閉車門及駕駛汽車時,是否將進氣格柵照明系統點亮,該照明系統還可以自行選配。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8. 純電動汽車涉水能力怎麼樣
每當暴雨來臨,很多城市會出現積水問題,這導致很多車輛不得不涉水通過,但是當涉水車度到達車輛進氣口時,燃油車將會受到灌水而熄火。不過在相同的新聞中,我們也常看到電動汽車涉水的畫面,因為該類車型沒有內燃機,所以也就不必擔心進氣問題,不過作為汽車,電動汽車同樣也有涉水標准。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不能讓水接觸到電是基本常識,所以電動車怕水是成立的。我們知道燃油車的涉水深度基本是在引擎艙最上方,這也是進氣口的位置,一般不超過這個高度是沒有大問題的。由於電動汽車不需要進氣口,理論上它是可以在水中囂張的,不過這個時間會很短。
前面我們說電動車怕水是成立的,因為電動車相比較於燃油車,會增加特別多的電子元件,一旦電子元件經過泡水就會導致系統癱瘓。雖說廠家對電器元件都做有密封措施,但是誰也不敢百分百保證它能在水裡泡多久,而這些電子器材一旦泡水,癱瘓是小問題,嚴重導致漏電等各種危害自身生命的,才是更嚴重的問題。
那麼電動車涉水標準是多少呢?根據警方發布公告顯示,純電動車在雨天行駛速度不要過快,涉水行車時,路面積水深度不得超過30厘米,控制車速不超過10公里/小時,同時關注儀表報警。目前的電動車涉水深度較低,即使身材龐大的公交車也不過20至30厘米,轎車甚至更低
9. 電動汽車前臉要設計成封閉式,這是為什麼呢
現在的汽車,電子技術極為發達,很多部位都使用電動控制了,比如後尾門、油箱蓋等,只要我們在車內按一下開關,它們就自動開啟了。但是汽車的引擎蓋卻不是如此,是用拉線控制的,需要我們手動開啟。電動控制會有一些不可控性,失靈和誤操作的可能性大於普通機械開啟結構,對於發動機蓋來說,行駛中誤開啟的話,對行車安全有很大的影響。
電動車領域應該是除了特斯拉之外中國各個汽車廠家都很強大,其中應該有比亞迪、北汽實力最強,但是我認為北京在電動車領域還需要進一步挖掘,從外觀設計到內飾都需要加強。北汽現在很多開滴滴的使用 ,現在質量比以前應該好很多。開滴滴的一天開300—400公里。有一年到2年 看市場反饋,如果可以的話。家用的完全可以放心購買的。畢竟滴滴2年就是幾十萬公里 了。
10. 汽車進氣格柵裡面的網是什麼
提及汽車進氣格柵的作用,可以說大家對它知之甚少。雖然進氣格柵這個汽車部件遠不及發動機、變速箱等機械構造重要。但是它卻是任何一輛內燃機汽車必不可缺的組成部分。那麼,它到底有何作用?其具備的實際功能又是什麼?
總結:
汽車上的進氣格柵,不僅擔當著一輛車的進氣通風功能,而且它更是成為各家車企品牌符號的象徵。它兼具著功能性和視覺性的雙重意義。隨著汽車工業的日趨智能化,主動式進氣格柵正在快速普及應用。毫無疑問,功能更加智能、技術更加強大的新型進氣格柵,未來一定大有可為,市場一片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