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有限公司
❶ 2020年到底開建了多少新汽車工廠
大概沒有人會願意經歷2020年的開局,好在春天終於來了。伴隨著東風雷諾的黯然收場,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單一汽車市場,新的汽車工廠正陸續開工建設,很有些江湖只見新人笑未見舊人笑的意味。
五大工藝廠房南寧天際新能源工廠開建
南寧天際新能源汽車產業項目位於南寧邕寧區新興產業園,主要建設沖壓、焊裝、塗裝、總裝及電池包五大工藝廠房,配套建設研發中心、試驗試制中心等,形成年產10萬輛新能源乘用車基地。項目計劃在2022年投產,達產後預計實現年產值約100億元以上。天際汽車在南寧的項目是它的第三個地方工廠。前兩個分別在浙江紹興(2018年4月開工)和湖南長沙(2019年3月20日開工)。
年產能10萬輛南寧合眾新能源汽車工廠開建
南寧合眾新能源汽車產業項目位於南寧青秀區伶俐工業園,建設年產10萬輛新能源乘用車智慧工廠,主要建設沖壓、焊裝、塗裝、總裝四大工藝廠房及樹脂、PACK車間、產品試制試驗中心、綜合辦公樓和附屬設施,以及相關生產工藝設備。
一汽豐田新能源工廠預計年內開建基於比亞迪e平台
中新天津生態城管理委員會1月20日發布的《設計招標公告》顯示,豐田汽車和一汽集團計劃投資84.95億元在天津濱海新區生態城新建一座新能源工廠,該工廠已被天津生態城管理委員會批准建設。該新能源工廠年產能為20萬輛,總佔地面積197萬平方米,生產包括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以及燃料電池汽車。
此次設計招標的工期時間要求為2020年02月26日至2020年05月25日。按照天津市方面的規劃,一汽豐田新能源工廠項目將在2020年年底前取得明顯進展。有業內人士認為,此次投資,一汽豐田新能源工廠生產范圍將包括基於豐田e-TNGA平台的車型,以及有可能生產豐田與比亞迪聯合開發、基於比亞迪e平台的純電動車型。
擎動觀察:
根據規劃,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佔比達到25%左右,智能網聯汽車新車銷量佔比達到30%,工廠的開建是保證產能提升的必經之路,誰能笑到最後,只能等待時間考驗。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❷ 江蘇辛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江蘇辛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6年,公司自成立一直致力於新能源汽車行業,經過幾年的發展辛巴新能源已經完成了從一個出行運營公司到將新能源汽車銷售、二手車置換、充電樁的銷售、運營、維修以及新能源汽車維修與培訓行業的領導者。目前公司已經與徐工技師學院等高校以及多個主機廠家達成戰略合作,面向新能源汽車市場,培養專業的汽車維修技術人員,積極響應國家「2030碳中和、2060碳達峰」目標,積極參與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的各項部署,並擬搭建碳達峰人才培訓平台(包括碳市場、碳金融以及碳交易衍生的碳審計、碳資產管理和碳金融衍生的碳信貸、碳保險、碳債券等專業性強的人才)為我國低碳轉型發展,提供人才保障和專業支撐,同時帶動社會就業,推進新能源產業的發展。
❸ 宿遷多會有新能源汽車補貼
新能源購車補貼並不包括個人買家\r\n\r\n首先,獲得新能源購車補貼並不包括個人買家。雖然國家連續出台了多項扶持新能源汽車的政策,但對於廣大私人用戶而言,使用新能源車的距離仍然非常遙遠。目前財政補助只限於全國13個城市,並且必須是公共服務領域使用單位購買,私家車車主還不能獲得補貼。\r\n\r\n國內缺乏充電站等配套設施的建設。\r\n\r\n其次,國內缺乏充電站等配套設施的建設。即使已正式上市銷售的新能源車目前也正處於無法走入普通家庭的尷尬境地,比亞迪F3DM就是最好的佐證。由於對快速充電設備及對充電電流有特殊要求,電動車必須依賴單獨建設的充電站,而目前國內還沒有擬建充電站的具體建設計劃。對於普通家庭而言,單單選擇汽車充電場所已經是困難重重。\r\n\r\n新能源車在用車成本偏高。\r\n\r\n再者,新能源車在用車成本偏高。雖然新能源車一直標榜省油的特性,但它們仍屬\\「小眾群體\\」,在維修養護方面的成本比同級汽油引擎車型貴了許多,而且維修起來非常不方便。\r\n\r\n新能源車的高售價難以實現真正普及。\r\n\r\n另外,新能源車的高售價難以實現真正普及。豐田和本田這兩個擁有最成熟混合動力技術的廠商在國內市場推出的普銳斯和思域混合車售價均不菲,新上市的比亞迪F3DM價格雖然拉低至14.98萬元,但相比最低配的F3,售價也在兩倍以上。普銳斯在中國上市3年有餘,共賣出不足3500輛,F3DM暫時還未能接受私人預訂。\r\n\r\n\\「萬元電動車\\」的購車夢 短期難以實現\r\n\r\n眾所周知,在美國、日本、歐洲等地區,新能源汽車廠商和消費者都能得到政府的支持。日本政府對購買混合動力汽車的消費者實行差價補貼,最高可達與傳統車相比購置差價的50%,並大幅下調燃油稅。而在中國,現階段由政府補貼私人購買新能源轎車還很難實現,而讓消費者為新能源車支付更高的成本改善環境也並不現實。新能源在私人消費市場的發展道路依然是漫長且崎嶇的,\\「萬元電動車\\」的夢想可望不可及。
❹ 新能源產業現狀與發展前景
本文核心觀點:空氣直接捕集技術可捕集分布源排放CO2,作為二氧化碳捕集技術的一種,發展前景較好。
政策加快制定碳中和行動方案,推動碳捕集技術發展
碳中和指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方法增加碳吸收量,將碳吸收量與碳排放量抵消,實現碳中和。碳達峰就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長,達到峰值之後再慢慢減下去,是碳中和前必須經過的階段。2020年9月,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上,我國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在2030年前達峰,努力爭取2060年實現碳中和。2020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列為2021年的重點任務之一。2021年3月,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將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推進優化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大力發展新能源。
❺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報告2021》正式發布
2021年12月14日,《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報告2021》發布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在天津成功召開。本次發布會由中汽數據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汽數據」)主辦,必和必拓集團(以下簡稱「必和必拓」)支持。發布會由中汽數據總經理馮屹主持,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汽中心」)副總經理吳志新發表致辭,必和必拓首席商務官潘文怡以視頻形式發表致辭。本次發布會受到來自相關研究機構、高校、企業的廣泛關注,線上直播累計觀看突破5000人次。
吳志新副總經理在致辭中指出,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既是確保我國能源安全的戰略方向,又是實現雙碳目標的戰略途徑,同時也是是我國汽車產業做強的必由之路。為了更好地支撐我國汽車產業節能低碳發展與電動化轉型,中汽中心自2014年開始編制和發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報告》,旨在為主管部門出台汽車產業政策提供參考,為企業制定相關戰略提供支撐。此外,中汽中心今年在工信部委託下,開展「面向碳中和目標的汽車產業實施路線圖研究」,從政策、標准、市場、技術、產業等多角度,全面剖析汽車產業的低碳轉型之路。今天發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報告2021》,也包含部分研究成果。
必和必拓集團首席商務官潘文怡在致辭中表示:「必和必拓致力於為中國新能源汽車和電池產業鏈提供負責任的、安全可靠的資源保障。能與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旗下中汽數據有限公司合作開展這項重要工作,共同為行業做出切實貢獻,必和必拓深感自豪。我們的合作是全產業鏈上下游通力合作為行業帶來有益影響,攜手應對環境挑戰的生動案例。」
一、發布最新行業報告,深入解讀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
發布會上,在現場和雲端觀看的行業、企業專家的共同見證下,中汽中心副總經理吳志新、必和必拓中國區總裁王躍奎、天津大學教授姚春德、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八研究所研究員肖成偉、上汽通用五菱總經理助理梅勝軍、北汽新能源總經理助理劉曉萌等初版單位、支持單位領導,行業和企業專家代表上台,共同發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報告2021》(以下簡稱「報告」)。
中汽數據和參與單位專家代表針對產業熱點問題做主題演講
未來,中汽數據將繼續以汽車產業大數據為基礎,以《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報告》為平台,深入踐行央企行業服務的責任,向政府、行業、企業傳遞更全面、更深入的研究成果,助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發展,為汽車領域低碳化發展貢獻力量。
如對報告感興趣,歡迎聯系:
聯系人:李宏偉/冀然
電話:18222357890/13299962911
郵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❻ 江蘇宇能精科光電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怎麼樣
江蘇宇能精科光電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是2018-10-24在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宿遷市宿城區智能電網產業園管委會二樓。
江蘇宇能精科光電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21302MA1XCC1C1M,企業法人任鑫,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江蘇宇能精科光電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電力供應;電力、節能、新能源、智能微電網項目的建設、運營、維護、設計及相關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技術轉讓;電力、節能、新能源、智能微電網項目的設備銷售與租賃;汽車銷售與租賃;機械設備的銷售與租賃;電子產品的銷售與租賃。(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江蘇宇能精科光電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對外投資7家公司,具有0處分支機構。
通過愛企查查看江蘇宇能精科光電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❼ 氫雲研究:長三角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知識產權協同創新研究
我國能源儲備較差,且結構不太合理。同時能源消費結構同樣失調,煤炭消費佔比超過一半,石油消費佔比近20%。煤炭和石油的大量使用,不僅帶來不可再生資源的巨大消耗,加劇了能源枯竭的危險,同時排放污染物對環境的影響也不容小覷。特別是使用汽柴油作為燃料的汽車,排放大量的碳氫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以及一氧化碳等有害氣體,成為城市污染的罪魁禍首。因此作為清潔能源的氫能,其使用越來越受到重視。氫能因其不產生任何有害氣體,具備優越的環保性能,使得氫燃料電池汽車成為汽車發展的終極目標,包括我國在內的各國都加大了對燃料電池汽車開發的投入。
圖2專利申請量排前十氫能企業
以上10家企業業務既涉及燃料電池的研發和生產,又包含了整車的開發和製造,同時還涉及了供能基礎設施的建設。從地域上看,以蘇州和上海的企業為主。
3、產業鏈知識產權協同工作機制
知識產權是企業創新能力的體現,同時又是企業發展的驅動力。在激烈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角逐中,擁有豐富的新能源汽車知識產權是企業立於不敗之地的保障。我國新能源汽車技術專利的積累與儲備數據顯示,在發明專利授權上我國與國外有明顯差距,尤其缺乏像豐田汽車這樣知識產權儲備良好的車企。另外在產業鏈間缺乏有效的知識產權協同,制約了新能源汽車產業前進的步伐。因此,我國企業除了要加強新能源汽車知識產權的開發和保護外,還需要進行產業鏈之間的知識產權協同,才能提升與國外企業競爭的能力、。
3.1開放專利開源行動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開放專利的開源行動是知識產權協同創新的有效途徑之一。不附加任何利益性條件將公司專利對外開放,可加速推進汽車企業採用氫能技術,增加參與氫能汽車開發的企業數量,幫助企業在短時間內躋身新能源汽車技術體系布局的上層,避免重復研發和資源浪費。開放專利的企業在該產業領域也可實現主導制定國際標准或形成事實標准。
3.2建立專門的專利聯盟
專利聯盟有利於較好地實現新能源汽車知識產權協同,通過聯盟聯合開發、保護和運營氫能領域的知識產權。首先,建立信息共享平台,通過平台實現對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各領域關鍵技術的知識共享,在此基礎上協同開發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的相關技術,申報各類專利,實現燃料電池汽車知識產權共享。其次,組建保護協同中心。以中心為載體,加強長三角燃料電池汽車知識產權的維權合作,實現異地辦案,異地執法,提高燃料電池汽車知識產權維權的效率與效果。最後,以三省一市的知識產權交易中心為基礎,建設長三角燃料電池汽車知識產權交易中心,在統一標准下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知識產權經營,以此加強聯盟成員的創新,同時促進聯盟成員間的知識產權協作,增強成員在燃料電池汽車市場的競爭能力,提升長三角燃料電池汽車技術水平,推動該產業走在全國前列。
3.3組建產業技術聯盟
以產業技術聯盟為載體進行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知識產權協同。通過產業技術聯盟,整合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和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相關機構,形成產業知識產權聯盟。通過設立「專利池」、構建知識產權合作戰略、組合知識產權、協調不同利益主體間的訴求等措施進行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知識產權的協同,促進長三角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間的協同和創新,掌握長三角燃料電池汽車行業在全國乃至全球市場的主導權。
注:本文涉及的專利數據均來源於中國專利信息網。(作者:呂映)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