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新建新能源汽車項目
① 加氫3.5KG,續航700km,奇瑞氫能源汽車項目上報
關於電動汽車還是氫燃料汽車是汽車發展的未來,業內一直沒有定論,但至少從體驗上來說,氫燃料汽車是更加接近傳統燃油車的,其注能時間短,續航受氣溫和速度影響小,排放物僅為水。而電動汽車目前存在明顯的瓶頸,電池技術難以突破,充電時間長,續航受氣溫、速度影響大,冬天續航明顯下滑,很多車主甚至戲稱其為「電動爹」。
目前,全國共有61座已建成的加氫站,可以加氫的有52座,主要集中在長三角地區,其中有25座是2019年新建的加氫站。根據工信部委託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牽頭編制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路線》,到2020年,中國將建成100座加氫站;到2030年,這一數字將增至1000座。根據《長三角氫走廊建設發展規劃》稱,2030年以前,長三角將建成500餘座加氫站,佔了屆時全國加氫站總數量的一半。
這也意味著今年,全國將新增大40個加氫站,未來十年,全國要新建900座加氫站,如果氫氣的安全問題不解決,專家會大規模推廣加氫站嗎?而氫氣從哪裡來,我國的工業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氫氣副產品,2019年我國氫氣產量突破2000萬噸,成為世界第一產氫大國。
隨著國內氫燃料配套設施的陸續到位,氫燃料汽車開始有了用武之地,零排放、無污染、充能時間快,將成為未來汽車發展的重要方向。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② 佛山加快發展新能源汽車及智能製造等新興產業
多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項目和智造項目被列入高明2020年重點項目表中。今年,高明著手布局新能源汽車和智能製造雙引擎,加快新興產業在高明落地發展,為當前經濟發展助力,更為未來產業發展積蓄新動能。可以預見,隨著這些項目的落地推進,接下來新興產業將釋放出經濟新動能的強大活力,為高明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力支撐。
新能源產業鏈項目投資50億元
在西江產業新城興良路以西、恆生路以北的地塊上,一架起吊機正在工作,配合著工人起升、放下重物;圍繞著起吊機的是兩棟已進入施工尾聲的建築;工人們頭戴安全帽,為廠房和辦公樓的裝修上下忙碌著。
這里就是泰極動力的施工現場,該公司主營業務為燃料電池膜電極技術開發、咨詢、服務、轉讓及相關產品的製造、銷售。目前項目首期建設進入試產階段,達產後年產膜電極30000平方米,隨著燃料電池汽車市場的發展,該公司或將迎來眾多氫燃料電池電堆生產企業。
今年年初,高明區委十二屆九次全會明確提出,要著力培育10億級至100億級的龍頭企業,加快培育2個千億級產業集群、3個超300億產業集群,其中3個超300億產業集群便包括新能源汽車及零配件集群。
在2020年高明區的重點項目中,加上泰極動力,共有7個新能源產業鏈項目入列,計劃總投資達49.97億元,其中還包括投資達23.6億元的佛山漢榮科技有限公司感測器及電噴系統項目(下稱「漢榮科技」)、投資達7億元的佛山市高明威仕達塑料有限公司高端汽車內飾新材料項目等。
其中,漢榮科技計劃以目前市場急需的摩托車、汽車氧感測器為起點,以ECU電噴控制器為核心,五年建成1000萬套電噴系統的生產線,產品將佔全國小型通機電噴系統市場的20%,預計5年後項目產值超30億元,實現年稅收超2.5億元。
目前,該項目的部分新建廠房已於2019年11月施工,臨時施工房已建設完畢。預計在今年6月,可在原有車間投入使用第一條生產線。
可以預見,隨著一個個新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項目加快落地,高明新能源汽車及零配件集群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智能製造項目扎堆高明
更合鎮上新村廣明高速以北的一處地塊上,佛山騰升智能機器人有限公司模切機、機器人、智能打包機生產項目,(下稱「騰升智能機器人項目」)建設正熱火朝天。該項目去年動工建設,目前1、2、3車間和4車間的地基和地梁已經完成,研發樓和綜合樓正在進行基礎設施建設。
未來,這里高端瓦楞印刷機產能達30台以上,機器人(堆疊式瓦楞機器人)產能達150台以上,全自動智能打包機50台以上,預計年產值可達到1.5億元。
在2020年高明區的重點項目中,可以看出「智能製造」正成為一個新的熱詞。除了騰升智能機器人,不乏佛山市高明區更合鎮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熱力生產供應項目,高勛綠色智能裝備(廣州)有限公司染整裝備、設備生產項目(下稱「高勛綠色智能裝備」),廣東普瑞凡廚衛科技有限公司定製浴室櫃項目等智能製造項目。
作為去年引進的項目,高勛綠色智能裝備現生產廠房主體已完成改造,正在辦理新車間、辦公樓和宿舍樓的施工報建手續,預計上半年可動工建設。接下來,這里將建設九個合計5萬平方米的現代化大型生產車間,主要生產紗線染整裝備及周邊配套設備、智能控制系統等產品,項目建成達產後,預計年產值達到4億元。
當前,高明區製造業仍然以傳統產業為主,面臨環境、資源雙重壓力。而騰升智能機器人等智能製造項目的蓬勃興起,將為高明的傳統製造業帶來新的可能,既有利於區內傳統製造業企業進一步做大做強和長遠發展,也有利於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力的支撐。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③ 收購+建廠,廣汽本田產能將達94萬輛,增產雅閣等
廣汽本田目前擁有黃埔和增城兩個廠區的三條整車生產線及一個發動機工廠,年產能最高72萬輛。但廣汽本田2019年銷量已經超過77萬輛,並且新能源車佔比很小,急需增加產能。近日,網上車市從廣汽本田獲悉,2020年4月1日,廣汽本田將正式完成對本田汽車(中國)的吸收合並,新增5萬輛/年產能。此外,廣汽本田還正在建設年產共計17萬輛的新能源車生產線,待項目全部投產後,產能可達到94萬輛。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④ 國家出手:重點調查恆大、寶能等造車項目
電動知家消息,11月25日上午,據等多家媒體報道,網傳一份由國家發改委下發的《關於開展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及項目情況調查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各地發改委在11月18日前向國家發改委產業司上報各地新能源汽車的投資情況。《通知》重點提到了「詳細報告恆大、寶能等企業2017年以來在當地投資和擬投資建設的汽車整車及零部件項目情況,包括土地佔用、建設內容、項目進展、完成投資等情況。」
而針對網傳的消息,發改委相關人士表示,「這件事正在落實,現在還不方便講。」
2019年11月12日,恆大汽車在廣州舉行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新能源汽車戰略合作夥伴會議。在峰會上,許家印表示,恆大造車缺乏技術、人才、經驗,因此要走換道超車的路子,把能買的技術,能買的企業,都給它買了。恆大集團未來三年在造車方面的投資為450億元,依次為200億元、150億元與100億元。並且在現場闡述了恆大造車的五句三字經:買買買、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霸氣!許家印總結恆大造車:買買買!)
一年之後,我們再來感受一下現場氣氛。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⑤ 2020年到底開建了多少新汽車工廠
大概沒有人會願意經歷2020年的開局,好在春天終於來了。伴隨著東風雷諾的黯然收場,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單一汽車市場,新的汽車工廠正陸續開工建設,很有些江湖只見新人笑未見舊人笑的意味。
五大工藝廠房南寧天際新能源工廠開建
南寧天際新能源汽車產業項目位於南寧邕寧區新興產業園,主要建設沖壓、焊裝、塗裝、總裝及電池包五大工藝廠房,配套建設研發中心、試驗試制中心等,形成年產10萬輛新能源乘用車基地。項目計劃在2022年投產,達產後預計實現年產值約100億元以上。天際汽車在南寧的項目是它的第三個地方工廠。前兩個分別在浙江紹興(2018年4月開工)和湖南長沙(2019年3月20日開工)。
年產能10萬輛南寧合眾新能源汽車工廠開建
南寧合眾新能源汽車產業項目位於南寧青秀區伶俐工業園,建設年產10萬輛新能源乘用車智慧工廠,主要建設沖壓、焊裝、塗裝、總裝四大工藝廠房及樹脂、PACK車間、產品試制試驗中心、綜合辦公樓和附屬設施,以及相關生產工藝設備。
一汽豐田新能源工廠預計年內開建基於比亞迪e平台
中新天津生態城管理委員會1月20日發布的《設計招標公告》顯示,豐田汽車和一汽集團計劃投資84.95億元在天津濱海新區生態城新建一座新能源工廠,該工廠已被天津生態城管理委員會批准建設。該新能源工廠年產能為20萬輛,總佔地面積197萬平方米,生產包括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以及燃料電池汽車。
此次設計招標的工期時間要求為2020年02月26日至2020年05月25日。按照天津市方面的規劃,一汽豐田新能源工廠項目將在2020年年底前取得明顯進展。有業內人士認為,此次投資,一汽豐田新能源工廠生產范圍將包括基於豐田e-TNGA平台的車型,以及有可能生產豐田與比亞迪聯合開發、基於比亞迪e平台的純電動車型。
擎動觀察:
根據規劃,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佔比達到25%左右,智能網聯汽車新車銷量佔比達到30%,工廠的開建是保證產能提升的必經之路,誰能笑到最後,只能等待時間考驗。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⑥ 讓人「愛搭不理」的新造車,還能實現「高攀不起」的逆襲嗎
[汽車之家?深評]?從2015年前後的遍地開花,到2017年前後成為行業焦點,到2018年出現低潮,再到2019年許多企業開始陷入經營困境。短短5年時間,造車新勢力的發展就經歷了冰火兩重天的過程。
「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桃花扇》中的這句台詞用來描繪造車新勢力們過去5年的發展,是再合適不過了。但如果我們仔細思考一下就會發現,高開低走本就是造車新勢力的宿命;隱藏在它後面的,是產業發展趨勢和市場競爭規律。
⑦ 恆大新能源汽車更名恆馳,首期規劃年產100萬輛,你覺得可能嗎
可能
大造車的故事最早要追溯到2017年牽手賈躍亭入股FF,但雙方就公司經營權等問題進行了數論對峙和交鋒後最終不了了之,而財大氣粗的恆大就此決定放棄FF這個爛攤子,另起爐灶。
也有消息稱,恆大新能源全新品牌即恆馳汽車的首款車型最快將於2020年正式亮相。
比這場令人瞠目結舌的「買買買」和「建建建」,「恆馳」這一品牌名稱似乎顯得有些常規和低調,不過我們也希望恆馳能像其含義中所表述的在造車上做到「恆久遠」,未來真的能讓恆馳牌汽車「馳天下」。
⑧ 一汽豐田迎新成員!新能源分公司開工,大批電動車要來了
[汽車之家?行業]?一汽豐田合資項目迎來一個全新成員。2020年6月29日,一汽豐田新能源分公司項目開工儀式在天津市濱海新區中心生態城舉行,這意味著一汽豐田新能源項目正式啟動,由此,一汽豐田進入向新能源汽車轉型拓展的新時期。
『奕澤E進擎』
總的來說,對於豐田汽車來說,2020年可謂是其積極推進「EV」布局的重要節點,就在今年5月20日,一汽豐田首款純電動SUV——奕澤IZOAE進擎(奕澤IZOAEV)正式上市,新車NEDC工況下的續航里程為400km。新車共推出3款車型,補貼後售價為22.58-25.38萬元。而此次一汽豐田新能源分公司正式開工,將進一步加速豐田在華的電動化布局。(文/汽車之家才麗媛)
⑨ 北汽新能源年產能再增12萬輛,旗艦轎車即將投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⑩ 定性「新基建」 ,誰將領跑無線移動充電樁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方面領先全球,國家政策驅動下的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建設將進入一個新的快速發展時期。
一則信息釋放出新能源充電樁發展的強力信號。今年3月4日,相關部門已經提出,新能源汽車充電樁被正式納入「新基建」,成為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新基建」的特點在於支持科技創新、智能製造。
目前,北汽、一汽、比亞迪等公司都已經開始了相關規劃。此外,5G技術對充電樁網路的建設效率提升以及私人充電樁共享化的模式皆有望在未來實現。
放眼世界,新能源汽車的市場也在逐步擴大,相應的充電技術也在不斷革新。據外媒推測,未來幾年,全球道路上將新增數百萬輛新能源汽車。
眾多汽車製造商目前紛紛加大電氣化布局。去年12月,大眾汽車推出了一款充電機器人的概念,這種機器人可以使用移動電池組在停車場為電動汽車充電。大眾表示,未來,移動機器人將完全自主為電動汽車充電。
撰文?鄭可意楊麗瑩
主編?孫臣
圖片?網路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