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的真相
『壹』 特斯拉或年產50萬輛,為什麼說此舉是為了擊垮中國本土新能源車企
我只能說這是特斯拉的夢想,但也只是夢想,夢想很美但幾乎不可能實現,因為中國的新能源市場實在是太大了,特斯拉想要獨霸中國新能源市場完全沒有一絲可能,最多也就是領跑,還有被其他人追上的可能,馬斯克搞這么多事情,也就是為了能夠多領跑一段時間。
01、新能源領域,中國領跑世界,得中國者得世界。中國的基礎建設就不用我說了,畢竟基建狂魔的名號擺在這里,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中國在光伏發電領域這方面獨霸全球,領跑世界呢?
在早些年我國光伏發電科技領域剛起步的時候,就遭到了國外巨頭的聯手打壓,當年這打壓力度相對於現在華為受到的壓力也差不多,甚至有過之而不及,為此我國也是推出了一系列的相關補貼扶持政策,才讓一些有實力的光伏發電科技公司活下來。
經過數10年的發展,我國光伏發電領域從材料到供貨整條產業鏈都占據了行業的高位,擺脫了外國公司的鉗制,正式的獨霸整個領域。
而且現在光伏發電的成本已經比火電的成本還低了,很多地方都在有計劃的將火電換成光伏發電,國家也正式的取消了對光伏發電領域的補貼,預計在這兩年光伏發電將會正式並入電網和火電競爭,到時候電量可能會有一定幅度的降低,新能源車的耗能成本相對於傳統汽車的耗能成本將會更加有優勢。
根據相關數據統計,在已經過去的三個季度裡面特斯拉一共生產了33萬輛電動汽車,聽起來好像任務還差一半,想要在1/4的時間裡面完成一半的任務幾乎不可能。
可這33萬輛汽車有14.5萬輛是在第3個季度生產的,特斯拉只要能在第3個季度的基礎上提升20%左右的產量就可以生產出17萬輛汽車完成今年的目標。
這對國產汽車來說絕對不是一個好消息,任重而道遠,希望國產新能源車企可以奮發向上,後來者居上吧。
『貳』 電動汽車對人有輻射嗎,電動汽車輻射有多可怕
時常會有關於新能源汽車輻射致人傷亡的謠言出現,給很多不明真相的群眾造成困擾。因此給大家科普下,電動車到底是否會產生大量輻射嗎,以及產生的輻射是否會對人體造成危害。那麼既然電動車所產生的輻射與家用電器及手機相同,自然電動車也屬於電磁輻射的范疇。根據聯合國國際衛生組織關於電磁輻射、電磁場的安全標准,其中電場輻射安全標准為5000V/m,磁場輻射安全標准為 100μT。也就是說人體所能承受並代謝掉的安全值為100μT,如果高於安全值則會對人身體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而比亞迪e6 2.95μT平均輻射值遠遠低於安全標准值,證明電動汽車是安全的。
總結:電磁輻射無處不在,大自然中會產生電磁輻射,畢竟每天曬太陽也會遭受到電磁輻射,所以電動車這點輻射不足掛齒,不應受到謠言困擾,也應理性看待電動汽車。
『叄』 電動汽車間接帶來的碳排放不比燃油車少,為何還要推廣
電瓶車帶來了不僅間接是排放,廢舊報廢電池更是污染土壤水質而且不可逆,推廣的原因應該利益鏈
『肆』 這才是真相!電動汽車報廢標准和燃油車一致
對於電動汽車而已,在除了動力系統存在差異以外,其它部件大致相同。關於電動汽車在報廢這一塊,目前在政策上還沒有單獨的報廢標准要求,雖然說電動汽車上沒有發動機,電動汽車作為機動車的屬性,根據《機動車強制報廢標准規定》來看,對於電動汽車的報廢標准四參考和燃油車報廢標準是一樣的。
總的來說通過以上內容可以得知,電動汽車的報廢標準是與傳統燃油汽車一樣的,不過由於動力總成上的不同,電動汽車的報廢方式會隨著電池壽命的衰減而提前進入報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伍』 選購純電動車並不簡單 還有這些門道兒
喝粥還是喝奶?這幾天,成為朋友圈熱議的話題。事情起源於「網紅」醫生張文宏「早餐不能喝粥」的發聲。其實,飲食習慣本無可厚非,「吃什麼」要看具體情況,此處的「早餐不能喝粥」,是為了在疫情特殊情況下,提醒公眾注意營養均衡,增強蛋白質的攝入。
為了大家的健康,「張爸」也是操碎了心,給大家上了堂印象深刻的科普課。其實,「暗藏玄機」這件事在生活中隨處可見,以汽車圈來說,門道和學問可謂「深似海」。比如,近期備受關注的新能源市場中的純電動車,其實支撐其背後的技術很多,這也是消費者表面看不到的。那麼今天,筆者就以北京現代剛上市不久的兩款純電動來舉例說明其中內藏的「玄機」。
真相一:「多加電池」已OUT
買新能源汽車,消費者最關心的就是續航,而決定續航有很多因素,其中電池是主要影響要素之一。之前,很多純電動車主反饋說,汽車的電池容量分明不小,為什麼續航里程依舊慘不忍睹呢?
舉個實際生活中的例子: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早上喝了一大碗粥,當時感覺很撐,結果還沒到公司就餓了;而如果早上吃的是雞蛋,可能到中午還覺得自己「可以再堅持一下」。粥不抗餓、雞蛋卻能扛一陣的根本原因,就是「能量密度」不同。
看過了「續航里程的真相」,相信各位已經心中有數了。在購車時,除了看官方續航外,不妨多問問銷售顧問包括電池技術、能量回收等在內的知識,少走彎路。在這里需要提醒各位的是,北京現代旗下的菲斯塔純電動和昂希諾純電動不只是技術可圈可點,現在還有誠意十足的金融鉅惠,菲斯塔純電動購車享3萬禮遇,昂希諾純電動更有4萬置換補貼。如果你更看重車輛的技術含量,菲斯塔純電動和昂希諾純電動可能就是目前合資電動汽車當中的優選。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陸』 電動汽車有電磁傷害嗎
以下是從電動汽車的電磁輻射、電動汽車容易爆炸、電動汽車與燃油汽車污染、下雨天充電、補貼政策對行業發展等五個方面,通過相對專業的解釋並結合現實生活例子的對比,來破除對新能源汽車的誤解和誤導。 作為從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每個從業人員,都應該還原事實,傳播真相。我們普通消費者,通過此篇文章解讀,應對新能源汽車行業有更清楚的認識。
1.純電動汽車的電磁輻射對人體有害
這種說法主要基於電動汽車的電池系統對人體產生輻射,長時間開電動汽車就相當於坐在了輻射源上,甚至會引起不孕不育、脫發、致癌等危言聳聽的言論。
事實上,電動汽車電磁水平遠低於常見電器 輻射值比普通筆記本還低。
首先,我們要理解一個概念,什麼叫做輻射,它有哪些種類,怎樣的輻射值才對人體產生危害?輻射包括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電離輻射就是大家經常聽到的核輻射,比如X射線。另外,非電離設備包含部分的核電光、紅外線,廣播電視、家用電器等。輻射對人體的影響主要包括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在頻率低於100赫茲時,主要是通過感應電場和感應磁場對人體產生相應的影響;第二部分是在頻率更高時,對人體產生熱效應,比如紅外線,它能導致發熱對身體形成熱效應。
至於感應的電場和感應的磁場,比如感應的電流,跟高壓電流是一樣的,會影響到人體的電信號。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對於生物體的作用,不同頻率的電磁源,對人體作用是不同的,核輻射和非電離輻射不能混在一起。對生物體產生多大的影響,取決於波長(頻率)及其能量的大小,並且只有在超過人體補償機制的生物作用時才會對健康造成有害的影響。
據電動知家微信公眾號了解,聯合國國際衛生組織關於電磁輻射電磁場的安全標准,其中電場輻射安全標准為5000V/m,磁場輻射安全標准為100μT,而我國環境評價標准也將限值定為了100μT。也就是說,普通家電只要低於5000V/m和100μT的數據,其輻射值就是在安全范圍內。同時WHO也已經明確,在環境中極低頻場的存在形式為「電場」和「磁場」,較低頻率的電磁波定義為「電磁場」;而只有非常高頻率的電磁波才可稱為「電磁輻射」。對於我們生活周圍環境所接觸到的電磁場來說,稱為「電磁輻射」實際上是錯誤的,很容易對人造成認知上的誤導,所以WHO反對錯誤引用「電磁輻射」概念,以免引起公眾和確認有危害的核輻射相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