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汽車新能源乘用車分公司
① 合肥江淮汽車廠待遇怎麼樣好進嗎
合肥江淮廠招工門檻比較低,好進;待遇:普工一般薪資在5000-7000,技工薪資7000+
一、公司背景
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江汽集團),是一家集全系列商用車、乘用車及動力總成研產銷於一體、以「先進節能汽車、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並舉,涵蓋汽車出行、金融服務等眾多領域的綜合型汽車企業集團;
並於先後榮獲國家火炬計劃重點技術企業、國家級創新型企業;位居中國企業500強;中國百強工業企業 。
二、福利待遇
新進普工綜合薪資水平不會很高,普遍在5000多,相對來說技術工待遇要好很多,一般到手能有7000多甚至更高,吃住都是提供的,轉正購買保險,平時也有獎金等激勵;
三、發展空間
江淮畢竟是大企業,晉升機制還是很完善的,人人有機會,只要你足夠優秀,舞台隨時為你准備。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網頁鏈接
② 江淮汽車新能源汽車工程研究院待遇怎麼樣
有些不方便說的我不說了,我知道有很多人說江淮的工作不好,我也能夠理解,客觀一些評價吧,江淮的薪水算汽車行業里很一般的,實習階段工作很累很辛苦導致很多剛畢業的學生堅持不下去一年不到就走了,這也就是為什麼好多離開江淮的都是待不滿一年的人的原因了。福利不低,住房和食堂都不錯,住房公基金是合肥市最高的,買自己的車有較高的打折優惠,反是進入計術中心的研發人員工作不是很辛苦。公司管理非常嚴格,因為是老國企也有些行動遲緩的毛病,不過在江淮只要自己努力可以學到不少東西經歷不少鍛煉的,這對於剛走出大學的學生還是有很大益處的。選擇在你,別人的見意不一定對也不一定適合你的情況。 另外工資,本科轉正加各種獎金績效是3000,實際因崗位原因2000到3000不定,研究生比本科多600左右。我是按我認識的人算的,不算什麼標准,這個工資確實不怎麼樣,看你自己認為了,不過這個待遇在合肥生活還是比較舒服的
③ 江淮汽車現在的市值高嗎江淮汽車有什麼價值多少江淮汽車集團最新消息
目前這幾年,全球多個國家就發布了將來幾年或十幾年後禁止出售燃油車後,新能源汽車是不少出色品牌車企相繼轉向的研發方向。因此能源汽車領域迎來了空前未有的前景和紅利,並且目前新能源汽車領域還屬於新興行業,該行業的發展和研發發展潛力將會非常大。
投資者可不可以一起搭上這趟駛往未來的"列車"呢?藉此機會,今天跟大家一起聊聊汽車行業的上市公司—江淮汽車!
在正式測評江淮汽車之前,我把這份最近整理的汽車行業龍頭股名單給大家瀏覽一下,點擊下面的鏈接就能查看:寶藏資料:汽車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開創於1964年,是一家集全系列商用車、乘用車及動力總成研產銷和服務於一體的汽車企業集團。如今公司是安徽省12家重點企業集團之一,與此同時它還是中國企業500強和中國汽車品牌前5強,研發、生產和銷售汽車及汽車零部件等是公司的重要營業范圍。
簡易講解了江淮汽車的公司情況後,我們來看下江淮汽車公司有什麼亮點,值不值得我們入股?
亮點一:細分市場領先優勢
據2017年報告顯示,公司一共賣出了19.1萬輛輕型貨車,銷量在同行業該領域排得上號。並且在逆勢中的MPV銷量也保持著增長趨勢,全年一共賣了6.65萬輛MPV。在出口方面,公司出口汽車總量在同行業內排名第四。其中輕卡和高端輕卡出口還是一樣的給力,保持第一的位置,SUV出口數量突破了4萬輛,躍升為整個行業的出口第一。
公司的MPV及輕卡在國內外市場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這也有助於公司在該細分領域中鞏固地位和擴大市場。
亮點二:新能源車先發優勢
在2017年的時候,江淮汽車光是新能源乘用車就賣出了2.83萬輛,同比增長率高達53.86%。而且公司在新能源技術積累、市場推廣、合資合作方面擁有領先地位。同時公司分別在電池系統、電機電控兩個方面和華霆動力、巨一自動化共同合作開了合資公司。
與此同時,公司還與大眾的合資公司、蔚來汽車均有合作生產新能源汽車,動機是公司將來在新能源領域可以有市場先機。
因為篇幅的局限性,跟江淮汽車有關的深度報告及風險提示還有許多,學姐都為大家整理好了,點擊鏈接就可以閱讀了:【深度研報】江淮汽車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來看
中國的汽車品牌在2021年順利達成從奔跑追趕世界品牌到齊頭並進一起跑的目標,徹底超越對手的關鍵一年。中國汽車在世界領域中不斷占據技術和先發制勝優勢,特別是新能源汽車在我國得到政府的支持和市場的認可,在將來,中國汽車銷量和認知度將有很大的希望超越歐美日國家的絕大多數著名的老車企。
括而言之,江淮汽車公司在新能源汽車項目中的研發技術已被全國知名汽車廠商認可,之後有望成為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引領者之一!
可是文章存在時滯性,倘若想要更精確地認識江淮汽車行情,可以點擊此鏈接瞧瞧,有專業的投資顧問給你診股,看下江淮汽車現在行情是否到買入或賣出的好時機:【免費】測一測江淮汽車還有機會嗎?
應答時間:2021-11-22,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④ 江淮汽車總部在哪裡
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江淮汽車」),是一家集商用車、乘用車及動力總成研發、製造、銷售和服務於一體的綜合型汽車廠商。公司前身是創建於1964年的合肥江淮汽車製造廠。1999年9月改制為股份制企業,隸屬於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有限公司。2001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600418。
⑤ 我國有哪些廠商有新能源汽車
1、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
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北汽新能源公司」)是由世界500強企業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發起並控股,聯合北京工業發展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國有資本經營管理中心、北京電子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共同設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平台,是目前國內純電動汽車市場佔有率最大、規模最大、產業鏈最完整的新能源汽車企業。目前,北汽新能源公司已形成輻射全國的產業布局,並與美國Atieva公司、德國西門子、韓國SK等著名企業開展了成功的合作,大大增強了技術實力和研發實力。
2、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江淮的新能源汽車研究始於2002年,並在2009年提出「純電動」為主攻方向後取得快速發展,至今累計推廣電動車超5000輛。江淮汽車是國內純電動轎車投放市場比較早的企業。數據顯示,2013年以前,中國投放到市場上的純電動轎車,江淮汽車占近50%,到現在已經發展了4年多,公司不斷使用迭代開發的技術,每年市場投放都有一定的批量。
3、上海汽車工業集團
作為國內最早推出新能源汽車戰略的企業,上汽集團乘用車在自主掌握新能源核心技術的同時,還致力於對新能源全產業鏈的扶持與打造,目前上汽集團乘用車的新能源產業整體戰略布局已基本成型。「中國最完備新能源體系」的構建,以及在新能源產品及新能源市場化、產業化方面的初步成功,顯示了上汽集團乘用車在新能源產業鏈的前瞻布局的卓越成效。
3、東風日產啟辰
在新能源汽車推動方面,東風日產將堅定不移地發展啟辰品牌新能源汽車,並承諾加大研發投入和營銷力量的傾斜,以盡快推進新能源汽車規模量產,並致力於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上的領導品牌,推動新能源汽車在中國的普及。作為東風日產的合資自主品牌,啟辰自從誕生開始,便取得了不俗的銷量。
4、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擁有IT,汽車和新能源三大產業群的高新技術民營企業。目前,比亞迪在全國范圍內,已在廣東、北京、陝西、上海等地共建有九大生產基地,總面積將近700萬平方米,並在美國、歐洲、日本、韓國、印度、台灣、香港等地設有分公司或辦事處,現員工總數已超過15萬人。
5、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為中國長安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核心整車企業,伴隨中國改革開放大潮,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長安正式進入汽車領域。1996年注冊並成為極具競爭力的上市公司。
6、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奇瑞新能源汽車技術有限公司於2010年4月正式成立,其前身為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車項目組。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在創立之初就把「更安全、更節能、更環保」的產品理念融入到公司發展過程中,早在2001年,奇瑞公司就正式成立了「清潔能源汽車專項組」,專職負責混合動力汽車、替代燃料汽車等清潔能源汽車前沿技術的研究與開發。
7、浙江吉利汽車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是中國國內汽車行業十強中唯一一家民營轎車生產經營企業,經過二十年的建設與發展,在汽車、摩托車、汽車發動機、變速器、汽車電子電氣及汽車零部件方面取得輝煌業績。連續四年進入全國企業500強,被評為「中國汽車工業50年發展速度最快、成長最好」的企業,躋身於國內汽車行業十強。
8、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
新能源汽車分公司是集新能源汽車及其零部件製造、銷售、維修、技術咨詢為一體的整車製造企業,同時肩負不斷完善製造工藝、提高產品成熟度的重任,產品為一汽集團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目前主要生產EV(純電動)、HEV(混合動力)、PHEV(插電式混合動力)轎車,一期在2011年達到年產1萬輛新能源轎車的生產能力。
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7年6月12日,由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通用汽車公司共同出資組建而成。目前擁有浦東金橋、煙台東岳、沈陽北盛和武漢分公司(在建)四大生產基地,共4個整車生產廠、2個動力總成廠,是中國汽車工業的重要領軍企業之一。
⑥ 中方股比降為25%,江淮新能源路在何方
屆時,思浩品牌的新能源車與燃油車將共享模塊化平台,而整合後的產品矩陣不但提升了市場競爭力,同時也符合江淮、大眾雙方的預期。
對於當下的江淮汽車而言,大眾所佔股比的上升弊大於利,顯然是可以接受的。
寫在最後:
不管大眾股比如何變化,江淮汽車更多的是應該在賺錢的同時,提升自身的產品競爭力。只有自己真正站起來了,才能夠走出往日的頹勢,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否則,不管是江淮還是華晨,都將是同樣的結果。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⑦ 透視江淮2019財報:以合作賦能品牌發展,產品進入3.0時代
前些時候,江淮汽車對外披露了2019年財報,數據顯示,2019年,江淮汽車營業收入達到472.86億元,同比下滑5.6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06億元。與2018年相比,近幾年來也首次實現了扭虧轉盈。
值得一提的是, 2019年江淮汽車扣非凈利潤為-9.78億元,而2017年和2018年的扣非凈利潤分別為-0.93億元和-18.77億元,已經連續3年扣非凈利潤為負。報告期內,江淮汽車累計實現銷售各類汽車及底盤 42.12 萬輛,同比下降 8.91%。
在去年汽車市場整體下滑背景下,江淮汽車這份財報粗看並不算太差,但是細品起來,還是令人有點擔憂。
這裡面最主要的問題還是主營業務的盈利能力嚴重不足。
雖然財報顯示2019年江淮汽車乘用車板塊全年營業收入為172.11億元,但年報中「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這項卻是虧損9.78億元;財務上,扣非凈利潤往往才是真實反映企業經營盈利狀況的指標,從這個角度看,江淮汽車在2019年並沒有真正翻盤,只是明贏實虧。
同時,根據財報顯示,2019年江淮汽車非經常性損益項目主要集中在政府補助、非流動資產處置以及投資收益等方面,其中政府補貼高達11.17億元,說明江淮汽車今年的「扭虧為盈」很大程度是依靠政府補助實現。
杯水車薪的好運氣
而就在3月18日,江淮汽車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子公司安凱客車將名下位於合肥市包河區南淝河路以西、天津路以東的兩宗出於閑置狀態的土地進行收儲,收儲補償款共計人民幣5.44億元。
或許,這個動作的背後是受到去年另外一宗意外之財的影響。
2019年,江淮汽車發布公告稱,由於合肥市重點工程項目軌道交通五號線規劃施工要求,江淮汽車所屬的兩棟職工公寓將交由當地政府按貨幣化補償方式徵收,徵收補償金額為211,129,352.89 元。根據規定扣除相關稅金等項目後,2019年公司凈利潤預計會增加2億元左右。
曾經被人當笑話講的段子,就真實的發生在了江淮汽車身上。
對於銷量持續下跌、虧損逐漸加大,且賬面資金嚴重不足的江淮汽車來說,這確實是一件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遺憾的是,這筆資金其實並不能真正扭轉當下江淮汽車資金匱乏的局面。
最新的2020年一季度財報顯示,江淮汽車實現營業收入91.20億元,同比下降37.6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3.56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凈利潤-4.29億元,較去年同期虧損增加3.95億元。
銷量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江淮累計銷售8.34萬輛,同比下降35.53%。分版塊來看,江淮乘用車方面不容樂觀,1-3月份累計銷售(SUV、MPV及轎車)2.71萬輛,僅占總銷量的三成。其中,SUV下滑幅度最大,同比下滑達61.44%,累計銷售9997輛;MPV、轎車也分別同比下滑35.68%、10.74%。商用車板塊同樣疲軟,其中,輕型貨車本季度銷售4萬輛,同比減少35.95%;中型貨車、重型貨車分別同比下滑9.6%、4.17%。
雖然江淮汽車表示主要系本報告期受疫情影響,導致公司汽車銷量下滑所致。但是從最新的這次處置閑置土地的節流行為來看,江淮汽車面臨的資金壓力依舊不小。
「商乘並舉」難以 「比翼雙飛」
一直以來,江淮汽車都是以商用車市場為主導,旗下的「瑞風」商務車也取得了不俗的業績。
從財報來看,商用車很明顯仍是江淮汽車營收的主力。2019年,江淮汽車旗下的乘用車營收為172.1億(同比下降12.43%),毛利率為-13.43%;商用車營收為220.6億(同比增長3.83%),毛利率僅為3.83%。
江淮汽車在財報中表示,2020年計劃產銷各類整車及底盤45-50萬輛,同比增長6.83%-18.70%,預計可實現營業收入500億-550億元,同比增長 5.57%-16.13%。對於高度依賴政府補貼的江淮汽車而言,要在2020年實現上述目標,難度不小。
江淮汽車早在2007年就已進入了新能源市場,是最早一批開始布局新能源市場的大型車企, 但是真正量產時間並不久,可謂「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目前,江淮汽車推出了3款新能源車型,這3款車型也的確為江淮汽車帶來了一定的銷量增長。但是究其原因,還是相對低廉價格和補貼。以江淮IEV6E車型為例,入門級車型補貼後僅售價僅為5.45萬元,續航里程僅為255公里,只能是城市代步車。
應該說,這幾款車還是以低價為江淮汽車的新能源車帶來了不少關注和銷量,但是從目前情況看,這種里程短、科技含量不高的新能源車不僅無法再獲得政府補貼,同時也會被更多科技含量高、續航能力強的其他國產新能源車所代替。
江淮汽車期望商用車和新能源車都能齊頭並進,可沒有過硬的產品和技術,或許只是個美好的願望。
多元合作,尋找突破
不可否認,江淮汽車並非不清楚自己存在的這些問題,一直積極多方尋找突破,例如和造車新勢力蔚來、德國大眾汽車集團達成合作。
江淮汽車表示在去年和蔚來汽車取得了新成果,ES6順利完成生產交付,ES6、ES8也累計交付超過2萬輛,雙方合作的第三款車型也將正式亮相。和大眾合作的新車也克服了一系列困難,順利面世。
雖然財報有意迴避了和蔚來的合作關系,但有消息說,江淮與蔚來在合肥的新工廠是由江淮單獨投資,總投資金額為23億元。在2018年9月,江淮汽車在新工廠的建設中投入超過15億元,蔚來汽車的佔比並不多。也就是說,在與蔚來的合作中,江淮汽車是下了血本的,合作的掌控權其實還是在江淮汽車手裡。 和國內許多自主品牌一樣,江淮汽車也希望通過合資,不僅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更希望在自身設計、生產、品控、管理等多個領域實現質的飛躍。
江淮和大眾集團一面醞釀准備將歐洲血統的西雅特品牌再次引入中國,一面合資成立了我國首個中外合資的新能源汽車企業江淮大眾,不到五個月就推出了新能源車型思皓E20X,效率可謂神速。
從江淮汽車角度看,無論是代工蔚來、與大眾汽車合資發力新能源版塊,都是為了借力,內功不足,外力來輔。回溯歷史,很多國產汽車品牌也都是經歷過合資生產,一面學技術,一面賦能自己品牌的階段。
畢竟,抄作業,誰還不會。
除了借力,練好內功,提升品質,江淮汽車顯然也很清楚,唯有不斷推陳出新,推出性價比高的產品才是真正取悅消費者的不二法寶。
今年4月,江淮嘉悅X7正式上市,官方售價為8.28萬-11.28萬元。嘉悅X7是江淮汽車3.0時代的首款SUV,搭載了最新一代安+ 汽車安全系統和J-Link智聆車聯網系統,匹配1.5TGDI+6DCT動力組合。
從產品力層面而言,這樣的性能在同價位的SUV車型中極具誘惑和競爭力,這可以看作江淮汽車在積極爭奪新能源車市場的同時,依舊希望在乘用車市場取得一席之地的努力。
結束語
過去的2019年對於國內幾乎所有車企來說,都是難熬的一年。而今年受到疫情等因素的影響,無論合資還是自主,日子也依然不好過。
可是對於江淮汽車這樣的二線自主車企而言,能否繼續走下去,靠的不會是政府的補助,而是過硬的產品競爭力,畢竟強大的產品技術和品牌號召力才是車企安然過冬的重要依靠。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⑧ 新能源汽車哪家好江淮汽車怎麼樣
江淮汽車旗下的新能源汽車蠻不錯的,大家都知道車輛電動化所需的核心技術是電機、電控和電池。掌握了這「三電」技術,便能製造出各種類型的電動化車輛。作為電動汽車「三電」核心技術之一的電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江淮汽車則歷經14年的踏實研發,在電池安全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最新研發的蜂窩電池通過外延包覆的UE技術,對圓柱電芯實現單元化封裝,可做到電芯單體之間電隔離和熱隔離,有效避免因電池失效導致的車輛起火,為消費者購買電動汽車增添多一份安全保障。所以說新能源汽車哪家好,江淮汽車還是蠻不錯,它不斷創新新能源技術,為消費者帶來了高品質汽車產品。
⑨ 江淮汽車質量怎麼樣,江淮和長安哪個質量好
江淮汽車和長安汽車都是國內自主品牌的巨頭,江淮汽車一直在卡車行業擁有良好的口碑,而在轎車、SUV領域,則依靠十多年積攢的經驗穩定發展。長安汽車作為國內自主品牌的佼佼者,多領域全方面的戰略使其發展迅猛。究竟兩者的汽車質量怎麼樣呢,江淮汽車的質量和長安汽車的質量又孰優孰劣呢,下面我們從其品牌歷史和車型評價等方面來為大家進行解答。1999年9月30日,安微江淮汽車有限公司成立,它的前身是合肥江淮汽車製造廠,作為一家以汽車底盤起家的公司, 1968年在這里誕生了第一輛江淮牌的輕型卡車,自此以後幾乎每一代產品都代表了當時國內輕卡發展的最新方向。
除了在卡車方面頗有建樹外,江淮汽車還整合了安凱汽車公司,主打高端豪華客車品牌。在MPV市場,江淮汽車旗下的瑞風系列已成為中國MPV產品線最長、車型最豐富的品牌,有著「MPV製造專家」的美譽,而在轎車和SUV市場,江淮雖然剛起步不久,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發展勢頭強勁。
江淮汽車的質量怎麼樣
目前江淮旗下擁有21款車型,產品涵蓋轎車、suv、mpv皮卡等車型,根據汽車門網發布的2017年投訴車企單一品牌排行榜顯示,江淮汽車全年累計投訴694宗,位居自主品牌車企第7位置。江淮汽車投訴量上半年保持平穩,下半年開始逐步攀升,年底12月投訴量達到全年最高峰,為98宗。
主力車型瑞風S3投訴量最大,超過400宗,占據總投訴量62%的份額。此外,其他車型均出現一定量的投訴,但整體投訴量較小。瑞風S3投訴問題涉及多個層面,如發動機異響、變速箱無法加速、車身生銹、剎車有異響等。
車身及電氣相關部件投訴位居第一位,佔比高達26%,涉及中控屏失靈、車身生銹、異響等,其次是前後橋及懸架部件,佔比22%,涉及異響、偏硬等。此外,核心部件發動機同樣有一定量的投訴,佔比16%,涉及漏油、異響、故障等問題。
看法
在2017年,江淮汽車江淮乘用車合計銷售222,174輛,同比下滑39.5,銷量的猛跌與江淮本身品牌影響力低,產品質量不高等因素離不開。雖然江淮汽車在新能源領域的發展勢頭還不錯,但目前想要依靠新能源汽車拉動整體產業的發展是不現實的,正所謂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如果不好好把控好汽車的質量問題,那最終結果可想而知。
長安汽車
1996年10月31日,重慶長安汽車公司成立,為中國長安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核心整車企業,起源於1862年的上海洋炮局。長安汽車與多個汽車廠商均有合作,例如馬自達、福特、鈴木等,可謂是多方面整合發展。
重慶長安汽車有限公司是一家開發、製造、銷售全系列乘用車和商用車的汽車公司,其主要產品有全系列乘用車、小型商用車、輕型卡車、微型麵包車和大中型客車,全系列發動機等,曾經連續三年霸佔過自主品牌的銷量冠軍,可以是說汽車行業中車型最全的國產品牌。
長安汽車質量怎麼樣
根據汽車門網發布的2017年投訴車企單一品牌排行榜顯示,長安汽車以1,495宗的投訴量,攀升至國內自主車企單品牌投訴第1名位置。自9月份出現全年的投訴低點後,5月起投訴持續攀升,年底11月達到全年投訴最高峰,月投訴量達到158宗。
旗下車型長安CS75、逸動和悅翔V7三駕馬車投訴量均較大,其中,CS75和逸動質量問題涉及車身生銹和發動機抖動較多,悅翔V7主要以發動機噪音大、抖動等問題為主,單車型最高達到327宗,約占總投訴量的24%;睿騁和CS35投訴位列第二階梯,兩者投訴均超過100宗。
從長安汽車旗下車型投訴分布情況來看,受逸動和CS75兩款車型投訴涉及車身及電氣層面較多,涉及車身生銹、空調不製冷等,占據整體投訴30%的份額;其次是悅翔V7、CS75等車型發動機質量投訴較高影響,涉及發動機抖動、加速無力、雜音大等層面,占據21%的份額。
江淮和長安哪個比較好
國內媒體發布了最新一期自主品牌汽車質量排名(僅供參考),下面數值採用行業通用的百車故障數(PPH)作為衡量依據,數值越小,表示質量越好。可以看到,國產車平均PPH值為412,共有10個品牌的質量表現在平均水平之上。
江淮排名第九,長安汽車排行第三,當然我們不能單單從這份數據就得出兩者孰優孰劣,江淮汽車如今淪落二三線品牌,但是其高性價比和穩重務實的車輛風格深受人們追捧,而長安作為僅有的能和吉利、長城扳一扳手腕的國產汽車品牌,它的成長有目共睹,但是熱銷車型的投訴數量高居不下,對於後期的發展影響還是很大的。
江淮和長安這兩個品牌誰更好?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可比性,畢竟兩者的發展戰略和市場定位存在的差異性較大,但如果單純從銷量和保值方面來說的話,長安會略勝一籌,而如果從未來發展潛力來說的話,江淮瞄準的新能源汽車已經走上了長安的前面。不管以後對比的是哪些汽車品牌,我們既要看到微觀的一面(性價比、質量等),也要看到其宏觀的一面(市場前景、規劃戰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