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新能源汽車維修
1. 新能源汽車運用 與維修專業介紹
新能源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
一、專業簡介
專業名稱及代碼:新能源汽車運用與維修(600212)
招生生源及學制:高中或中職畢業生(三年)
產業背景及就業前景:
2012年以來國務院相繼出台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等文件,為新能源汽車發展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並起到了強有力的推動作用。2017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均接近80萬輛,分別達到萬輛和萬輛,同比分別增長%和%,預計今年201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銷售增長將達到40%左右。依據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量將達到200萬輛,累計產量超過500萬輛。浙江省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居國內領先,形成了包括整車製造、關鍵零部件、核心基礎材料研發生產、新能源汽車示範運營、充電設施製造與建設在內的較為完整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通過調研發現,新能源汽車專業的人才已經成為各個新能源企業爭奪的對象,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目前新能源企業中有85%的技術人員並非新能源專業畢業,而是相近或相關的機械、電子、控制等傳統專業。由於從業人員總體素質偏低,導致勞動生產率低、管理水平低、服務質量低、事故率高。通常,汽車保有量與汽車技術服務從業人員比例以30:1為宜,以2020年電動汽車保有量計算,所需技術人員為萬人,本專業教師團隊共計
2. 新特新能源汽車廠家售後服務
新特新能源汽車廠家售後服務?新能源汽車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猶如雨後春筍般,快速發展。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6月底,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199萬輛,全國將全面啟用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未來,新能源汽車行業會持續快速發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會隨之不斷上升。
但是也要看到,在新能源汽車行業欣欣向榮之際,開始慢慢的暴露出了各類問題,消費者在實際消費和體驗新能源汽車產品過程會遇到更多的新問題,例如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售後服務問題頻頻被投訴等等。
2018年是第一批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正式步入衰退淘汰階段的年份,可以看到,今年除了是新能源車增長動力從限購和補貼政策推動轉向市場拉動的轉型年,同樣也會是新能源汽車維權的一個增長年。
新能源汽車售後服務現狀
據汽車投訴網的數據顯示,2017年,有關新能源汽車的投訴共有40宗,有關新能源汽車的投訴的處理率只有70%。其中,在廠商分類投訴中,自主品牌佔了絕大部分的投訴。
由於相關技術發展還不夠成熟、售後網點也不夠多未形成售後供應鏈,加上技術人才的缺乏,售後服務體系還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技術不成熟,售後處理周期長
新能源汽車是新興產業,盡管近幾年在國家政策的鼓勵下迅猛發展,但不可否認的是,目前在技術方面還有許多待提高的地方。用戶在使用新能源汽車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或多或少的問題,就拿動力電池來說,動力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的「心臟」,其使用壽命、續航里程等都是用戶最關心的問題,而電池一旦出現問題,就需要進行維修或更換。
一位電池業內技術人士透露,當前新能源汽車售後問題中80%因電池引發,但當前新能源汽車企業都在追求整車銷售量,替換電池在售後市場的供應相應捉襟見肘,這導致有部分質保期內的車輛,更換一顆電池等待的時間要長達數周,甚至數月。
而今年6月份正式實施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對各類新能源汽車的續航里程以及電池能量要求有了更高的提升,可以看到,新政向高續航里程傾斜,這給企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在補貼新政實施前,低續航里程的新能源汽車電池尚且出現如此多的問題,假若在沒有鞏固技術的基礎下,高續航里程也只是會讓消費者飽受電池之苦。
售後網點不多未形成售後供應鏈
相比傳統汽車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售後服務體系,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售後服務體系大部分沿用傳統汽車的原有體系,或是還處在初步發展階段。從消費者將問題反映到銷售服務店,店家送去原車廠里進行維修,再到廠家反饋給消費者,這一系列的過程少則幾天半月,多則長達數月。另一方面,各車廠設立的可供解決售後問題的4S店或服務站數量與將近200萬輛的新能源車相比遠遠不足。
由於新能源汽車售後供應鏈體系不完善,建立適應新能源汽車的服務管理體系需要時間,消費者在使用新能源汽車時遇到的問題很少能夠得到及時的妥善處理。
技術人才缺乏
和技術有待提高一樣,新能源汽車行業面臨的問題還有人才的缺失,培養具備新能源汽車維修能力的技師需要時間。但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不少人出行代步的不二之選,當下留給企業的時間不多了,新能源汽車行業人才培養的速度仍遠遠不能滿足高速增長的新能源汽車的需要,以至於想要及時解決消費者後顧之憂的廠家也會心有餘而力不足。
國家規范新能源汽車售後服務體系
在售後服務體系中,動力電池的回收也是消費者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而大部分整車企業只對存在於保修期內的電池部件進行回收,這意味著,一旦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超出質保范圍,廠家則不予回收。
7月25日,工信部等七部門發布了《關於做好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試點工作的通知》,通知從加強組織領導、注重區域協作、統籌推進回收利用體系建設、積極探索創新商業模式、統籌產業布局和規模、強化科技支撐、抓好項目建設、加大政策支持、加強過程管理、做好宣傳解讀幾個方面做好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試點工作。國家擬進一步推動在全國范圍內構建完善、高效、規范的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體系。可見,建立健全的售後服務體系刻不容緩。
小結
我國新能源汽車作為新事物出現在市場,產業發展已經處於成長期,在這個發展的過程中,新能源企業亟待提升的方面還很多,在產品及售後服務等都還不可避免存在各種問題。而新能源汽車售後服務市場,是不可忽視的部分,恰恰被眾多車廠有意或無意的冷落,新能源汽車售後服務體系的建設速度仍遠遠不能滿足高速增長的新能源汽車的需要,影響了消費者的使用體驗和購買意願,也影響了車企的品牌形象。
3. 電動汽車怎麼維修和保養
國家的補貼扶持一直以來是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重要推手,隨著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大幅退坡,純電動汽車(EV)普及正在踩下急剎車,2019年銷量減少4%,首次出現負增長,疊加疫情的沖擊,市場消費萎靡。為提振新能源汽車市場,補貼政策推遲至2022年底。但取消也只是時間的問題,未來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拼的必定是技術和產品實力。在特斯拉的沖擊下,內資企業迫切需要提升技術水平來提升其競爭力。
(一)純電動汽車發展概述
純電動汽車將是我國自主品牌彎道超車的絕好機會
以能源供給方式為依據新能源汽車主要分為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以及燃料電池汽車。在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化和網聯化,環保要求愈發嚴格的趨勢下,電動化是汽車未來發展的方向。近兩年隨著技術進步以及禁售燃油車等相關政策的推動,純電動更是成為各大車企研發的重點。
由於對環境影響相對傳統汽車較小,其前景被廣泛看好,但當前技術尚不成熟。主要原因是各種類別的蓄電池,普遍存在價格高、壽命短、外形尺寸和重量大、充電時間長等嚴重缺點。但是相對於傳統內燃機汽車行業來講,純電動汽車將是我國自主品牌彎道超車的絕好機會。
政策方面,政府接連推出一系列關於純電車型的利好政策,並且開始逐漸推行公共交通電動化。早在2016年年底,太原市就完成了全市8292輛出租汽車的純電動化工作,而截至目前,深圳公共交通已經全面純電動化,純電動計程車的比例高達99.06%。政府的大力扶持,使我國的電動汽車行業得到了絕佳的發展機會,而隨著補貼的退坡,導致「騙補」車型退市,我國電動車的續航里程基本上達到了400km左右,這也為我國電動車行業實現彎道超車提供了穩定的競爭平台。
(二)純電動汽車發展現狀
2019年補貼退坡使新能源汽車市場急剎車 2020年疫情來襲造成市場消費低迷
受益於政策的優惠,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從2014年開始快速發展,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大幅上升;隨後2016、2017年受到騙補事件及補貼倒退的影響,產銷量增速放緩,但仍維持在較高水平。2019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4.2萬輛和120.6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3%和4.0%。這是我國自2009年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以來,首次出現新能源汽車年度銷量下滑。根據2019年新能源補貼政策的要求,自2019年6月26日起,新能源汽車國家補貼標准降低約50%,地方補貼則直接退出,2019年補貼退坡幅度超70%。這就直接導致了在去年6月前一路增長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在7月之後遭到了斷崖式下跌。
2020年1-4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為20.5萬輛,同比下降44.8%;銷量為20.5萬輛,同比下降43.4%,如此大幅度的下降主要原因為受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影響,全國經濟運行放緩,導致居民收入水平有所下降,從而影響了居民購置車輛的需求。
純電動汽車方面,2019年我國純電動汽車生產完成102萬輛,同比增長3.4%;銷售完成97.2萬輛,同比下降1.2%。
其實早在2013年曾第一次提出補貼退坡機制,但是受限於當時新能源市場發展不完善,在之後的2014年便對退坡幅度做出了調整。接著到了2015年,這是對於新能源補貼政策至關重要的一年,因為在2015年公布了2016-2020年的補貼政策,且明確了退坡幅度:2017年-2018年幅度為20%,2019-2020則相較於2016年會退坡40%。根據國家補貼上限的標准,會根據不同參數標准,給予相應的補貼。此方式是扶優扶強,鼓勵優質企業的發展,對高性能參數的新能源汽車較為有利,擁有核心技術的車企將擁有更強的競爭優勢生存,靠補貼生存的、靠地方政府政策補貼的車企將面臨較大挑戰。
2019年新能源汽車國家補貼幅度大規模退坡,新能源汽車地方補貼完全取消,獲得補貼的最低續航為250km,最高國家補貼減少了一半,為2.5萬元,依然是400km以上車型獲得。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董揚表示,根據測算,2019年財政補貼直接大幅減少了75%,而往年退坡幅度基本在20%左右。
純電動汽車為我國新能源汽車主流
從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結構來看,純電動乘用車銷量最高。2019年,我國純電動乘用車占我國新能源汽車總銷量的比重約為69.3%,純電動商用車銷量佔比為11.4%,二者合計佔比達80.7%。
截止2019年底我國純電動汽車保有量為310萬輛,在新能源汽車當中的滲透率為81.4%。
純電動汽車以個人消費為主
細分純電動汽車產品市場來看,純電動乘用車銷售量占整體的89.8%,一定程度上說明目前我國純電動汽車市場以個人消費者購買為主。
比亞迪純電動乘用車銷量一馬當先
純電動車型市場中,比亞迪遙遙領先,2019年累計銷量為131431輛,同比增長40.1%;排名第二的為北汽新能源,去年累計銷量為86339輛,同比下滑39.5%;吉利汽車排名第三,累計銷量為49658輛,同比增長23.3%。
國內的純電動汽車技術水平相對落後
對標國際技術發展水平來看,國內的純電動汽車技術水平與國外的產品有著半代產品的差距。主要還是在關鍵核心技術方面落後於國外,純電動汽車在批量化的生產工藝、質量控制和可靠性緊密相關的方面,較為欠缺;在成本控制方面也需要進一步提升;企業參與度不高,在這方面的投入較少。
中國新興車企陷入困境
在中國,自2015年前後起,押注政府補貼的創業企業相繼涌現,至少有約60家新興純電動汽車企業成立。其中的代表性企業之一上海蔚來汽車(NIO)2018年在美國紐約市場成功上市,但隨後接連發生純電動汽車起火事故,銷售低迷。到2019年夏季該公司不得不裁員約1000人。作為中國純電動汽車的獨角獸(總市值在10億美元以上的未上市企業)中的強有力企業,威馬汽車和拜騰(Byton)也自2019年下半年起裁員。
(三)純電動汽車發展趨勢
為提振新能源汽車市場 補貼政策推遲至2022年底
補貼退坡帶來的市場停滯再加上新冠疫情的難題,中國政府如今不得不調整普及純電動汽車的戰略。2020年4月23日,財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發布了《關於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顯示, 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實施期限將延長至2022年底,在此基礎上,平緩補貼退坡力度和節奏,原則上2020年-2022年補貼標准分別在上一年基礎上退坡10%、20%、30%,原則上每年補貼規模上限約200萬輛。
另外, 此次新補貼政策也將補貼的續航里程門檻從250公里提高至300公里,並設置4月23日至7月22日為過渡期。過渡期內,符合2019年技術指標要求但不符合2020年技術指標要求的銷售上牌車輛,按照2019年對應標準的0.5倍補貼,符合2020年技術指標要求的銷售上牌車輛按2020年標准補貼。
特斯拉來勢洶洶 內資企業迫切需要提升產品競爭力
新的補貼附加了條件,即如果車輛銷售價格超過30萬元,則不屬於補貼對象。對於這個補貼門檻,全國乘用車聯合會秘書長崔東樹也表示,這應該是很好的導向型政策。首先提升了補貼效率,補貼主流產品,對豪華高溢價產品減少補貼,同時有利於新能源車的提升產品價格競爭力,實現與傳統車價格體系並軌,最終提升新能源車的對傳統燃油車的替代速度,加速新能源車的滲透率提升。
理想汽車CEO李想表示,設計30萬的補貼門檻,基本上是精準的助攻特斯拉來打殘國內的純電動品牌。他認為30萬的門檻給了特斯拉降價的理由和必要性,而價格下降又會打擊20-40萬售價的國產車。2020年一季度,國產特斯拉Model 3成為國內新能源汽車唯一銷量過萬的車型,遠超比亞迪秦EV等此前熱銷的新能源車,而在純電動領域還是「新生」的豐田,顯然更不是特斯拉的對手。
另外,雖然新能源車免購置稅以及補貼政策得已保留,但今年補貼幅度卻再次下滑。新能源補貼不斷下滑是一個必然趨勢,取消也只是時間的問題,未來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拼的必定是技術和產品實力。
2019年11月,比亞迪宣布將與豐田成立合資公司,並簽訂合約,豐田與比亞迪各出資50%。時隔不到半年,具體時間是2020年4月2日,豐田與比亞迪合資的純電動車研發公司——比亞迪豐田電動車科技有限公司便正式成立。據悉,合資公司計劃於5月內正式開業。豐田是為了彌補自己在純電動車領域的短板,而比亞迪則為了進一步提升其產品研發能力及品質,鞏固行業地位。
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
新能源汽車下一步的發展將從三個方面繼續發力,分別是供給側、需求側、使用側。
4. 汽車新能源維修技術適合高中畢業生學習嗎
你好,關於汽車新能源維修技術適合高中畢業生學習嗎?解答如下哦,隨著新能源汽車的迅速發呢,新能源汽車維修的技術人才比較缺乏,所以選擇學習這個專業還是不錯的選擇,高中畢業生是當然可以學習的,同時建議你實地到專業的學校來實地考察。
5. 新能源汽車維修技術有沒有就業前景
現在國家大力推薦新能源汽車,從購車免徵車輛購置稅,再到對車企進行補貼,都表明新能源汽車的就業前景,建議在專業學校進行系統的學習,掌握全面技能
希望能幫到你
6. 新能源汽車維修前景如何
隨著小排量車型購置稅優惠政策的逐漸退坡,新能源汽車免徵購置稅的勢頭逐漸浮現。去年12月26日,國家財政部、稅務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四部委聯合發布《關於免徵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的公告》,該公告針對購置新能源車輛給予免徵車輛購置稅,自2018年1月1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止。從公告中我們可以看到,該免徵政策直接將年限定為三年,這在小排量車型購置稅優惠政策推出的時候是從未有過的,可見國家對於鼓勵民眾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決心。
最令人頭疼的充電問題,在2018年也將有所改善。根據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發布的數據,截止2017年底,聯盟內成員單位累計上報公共類充電樁213,903個,全年新增公共類充電樁72,649個,增長率達到51%,這樣的增長速度是非常喜人的。不過,根據目前的數字計算,當前車樁比例約為3.8:1,還遠遠不能滿足新能源車主,未來的目標將向著1:1進軍。
總的來說,每件事情的發展有弊端未必是件壞事,這樣的話就會有所改進,會向前進步。回顧近年來新能源行業的發展,政策對於行業有著積極影響作用,但政策的變動也帶來行業發展方向的改變,在雙積分政策開始執行之後,市場導向作用將成為主要動力。2017年,國內有104個城市、31個省份開啟了新能源汽車號牌,陸陸續續所有的新能源汽車都將使用漸變綠色的車號牌,這既是對新能源車主的一種身份的象徵,也在一定程度上彰顯對新能源的重視。除此之外,在一些省市,駕駛新能源汽車還將享受到停車免費等優惠政策,這些都會讓新能源車主的優越感逐漸攀升。希望可以幫到您
7. 新能源車車維修哪裡學技術
新能源汽修電動汽車維修培訓學校,電動汽車維修培訓,電動汽車培訓,電動汽車維修學校,學修電動汽車首選花城高級新能源汽修電動汽車維修培訓學校
菏澤市花城職業培訓學校,座落在黃河之濱、美麗的牡丹之都—山東省菏澤市,今天已發展成為山東省著名的職業教育品牌學校。學校以培訓市場緊缺的高技能人才為目標,突出特色辦學。學校開設熱門專業:電動車組裝與維修培訓、摩托車組裝與維修培訓、電動汽車組裝與維修培訓、機電維修培訓、製冷維修培訓、叉車培訓。高級講師、國家考評員任教。校企合作,全國知名的摩托車、電動車、電動汽車、機電製冷設備製造廠等優秀企業提供技術支持。全天實習,快速成才。技術人才的搖籃,山東省菏澤市花城技校。新能源電動汽車維修培訓
培訓目標:菏澤市花城高級新能源電動汽車維修學校,適應現代新能源電動汽車維修的新潮流,技術不斷升級,滿足電動汽車製造廠和售後服務高標準的要求,為祖國培訓優秀的高級新能源電動汽車維修工。
課程簡介:系統培訓電動汽車的組成、控制系統、輔助控制系統工作原理與故障排除知識。
培訓內容:
1、 直流電機的分類、特點、驅動控制技術、故障診斷與排除。
2、 交流非同步電機的分類、特點、驅動技術、故障診斷與排除。
3、 永磁同步電機分類、特點、驅動控制技術、故障診斷與排除。
4、 輪轂電機分類、特點、驅動控制技術、故障診斷與排除。
5、 掌握純電動汽車電氣結構基本知識。
6、 掌握混合動力電動汽車電氣結構基本知識。
7、 掌握交流電動汽車電氣結構基本知識。
8、 學習電動汽車空調系統、控制系統常見故障與排除。
9、 新能源電動汽車變速器、轉向系統、制動、行駛系統。
10、 新能源電動汽車電氣系統故障診斷技術、整車組裝、檢測、與調試技術。
8. 新能源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畢業3到5年的專業奮斗目標和規劃
摘要 二、專業建設方案 (一)專業性質 新能源汽車裝調與檢修專業為普通中專,學制三年,招收初中畢業生。 (二)培養目標 培養中、高端新能源汽車裝調與檢修方面的技能人才。方向定位是: 1.新能源汽車與傳統汽車機械維修與保養中級技能人才; 2.汽車電路檢測與維修中級技能人才; 第一學年主要完成文化課和專業基礎課教學。第二學年根據學生特長和興趣愛好,按上述四個方向採取師父帶徒弟的方式進行定向培養。第三學年,對畢業後直接就業的學生,安排入企頂崗實習,強化技能鍛煉;對參加高考的學生強化文化課與專業理論課教學。 (三)招生時間及規模 2017年開始招生,計劃招生72名,開設2個教學班。以後逐年增加招生人數,到2022年本專業在校生達到432名,開設12個教學班。 (四)學生出路 1.簽約新能源汽車檢測中心、汽車維修中心、汽車4S店、北京賓士、北汽集團等企業; 2.自主創業;
9. 有沒初中畢業後去新能源汽車維修技術的
一、汽車維修
汽車維修診斷和維修自身整體發展落後於汽車設計和汽車製造技術的發展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現在的汽車已經是高度機電一體化,尤其是微電子技術、電子控制技術在汽車上已經廣泛應用,也就是說目前大部分的汽車維修人員現有的維修技術已經不能滿足現代汽車維修技術的要求。汽車維修中,維修人員確定維修思路由於受到自身技術的制約,因此工作效率比較低。因此,對於專業的汽修人才,行業需求量非常的高,就業形勢好。
二、新能源專業
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對於中國的汽車市場來說是一個新的發展契機。新能源公交、混合動力計程車、新能源私家車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我們生活中。但與新能源汽車的蓬勃發展相對的是,我國新能源汽車相關人才的培養卻較為落後。截至2017年,我國汽車後服務人才缺口達300萬之眾,新能源人才在此基礎上仍有近百萬缺口,可謂觸目驚心。
三、智能網聯專業
目前基於自動駕駛技術的L4級汽車已經量產並商業化(如豐田凱美瑞八代轎車,就提供了智能巡航功能)5G的到來,將會極大促進智能網聯汽車的高速發展,同時也促進了現有車輛智能改裝需求。
基於新能源車維保、智能技術改裝、智能網聯汽車特定崗位的技能人才將是未來五年內企業急需人才。
四、汽車美容
據統計,汽車後市場產值已達萬億元,其中,汽車美容作為汽車後市場重要的組成部分,一部分眼光獨到的淘金者從中看到了商機,紛紛加入汽車美容市場搶佔先機,而對於專業的汽車美容人才目前還非常的缺乏。
在選擇專業的時候除了要考慮專業的發展前景之外,還可以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進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