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馬純電動汽車試駕
Ⅰ 威馬EX5新能源車怎麼樣
不久之前,第一台行駛里程超30萬公里的威馬EX5正式誕生,威馬汽車對首台行駛里程超30萬公里的威馬EX5進行電池包數據檢測,檢測數據顯示電池包衰減率僅4.29%。3年內行駛里程超30萬公里,電池包衰減率不及5%,遠優於20%的行業標准。
相信威馬汽車在未來,能夠為更多的用戶帶來「安全可靠、質量穩定、 成本合理」的產品和服務,陪伴每一位用戶開啟美好旅程。
Ⅱ 與你浪跡天涯,歷史文化名城旅順的威馬EX5深度試駕之旅
本次試駕的取車地點是氫氪出行的大本營-東軟園區,進入園區,車程5分鍾左右經過一條蜿蜒小道(東軟園區還是相當大的),我們就可以看到氫氪出行的頗有氣勢的大牌子了。logo最右側的位置寫著24小時服務,表明了氫氪出行服務於用戶的決心,下面一行小字寫著slogan「頃刻之間,氫氪出行」,也表明了隨時為用戶提供便利出行服務的態度。
好了,這就是本次試駕威馬EX5從大連的氫氪出行大本營到旅順的一個全程駕駛感受。希望大家多多參加氫氪出行的試駕活動,也歡迎大家來到美麗的海濱城市大連來,到歷史文化名城旅順玩。(感謝小番茄小姐姐友情出鏡)
本文作者氫氪出行深度試駕官——「逆風飛揚」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Ⅲ 滿足潮流人士之選 威馬EX5-Z場地試駕
對於新興造車企業來說,威馬汽車算是一個最熱門的品牌之一。作為一個成立於2015年的年輕企業,威馬汽車從無到有的這幾年中,其市場中的佔有量逐年遞增式的上漲,而這里威馬EX5絕對功不可沒。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款車型在市場技術的浪潮中不斷發展與升級後,其最新的換代車型——威馬EX5-Z正式與世人見面。新車共推出3款車型,補貼後為14.98-19.88萬元。那麼,這款車究竟在哪些地方有著突出的表現呢?下面我們一起在近日舉辦的威馬EX5-Z場地試駕中去找尋答案吧。
外觀方面
新車基本延續了現款車型的造型設計,但對細節部分進行了調整,比如新車配備了遠近光一體的LED大燈,並且霧燈區域也做了重新的設計,使整車更具運動感與時尚感。
內飾方面
內飾造型並沒有變化,但新車還搭載了威馬「CleanPro健康頭等艙」,包括Clean Space整車空氣凈化系統、CN95微米空氣過濾系統、獨創車規級UVC感應式凈艙功能(紫外線殺菌)等多重安全防護。
動力方面
EX5-Z搭載了一台最大功率為160kW(218Ps),最大扭矩為315N·m的永磁同步電機。續航方面,EX5-Z不同版本車型分別搭載能量為52.56kWh和69kWh的三元鋰電池,NEDC綜合續航里程分別對應400km和520km。
配置方面
新車搭載威馬Living Pilot智行輔助系統,配備20個高精度感測器,可實現前方碰撞預警、高速巡航車道中央行駛輔助,車道偏離糾正輔助等功能。
編輯總結:雖然是場地試駕,但是筆者還是在體驗中感受到了新車所帶來的魅力。作為最新的改款車型,威馬EX5-Z在配置上相比以往又做出了進一步的升級。特別是在科技智能方面,其語音控制的能力不僅解放了車主的雙手,還增加了不少的駕駛樂趣。而在消費者比較關注的續航方面,新車400-520km的續航完全滿足了家庭的通勤需求,因此在20萬元左右的價格區間中,如果您尋求一輛性價比俱佳的純電動SUV車型,威馬EX5-Z絕對是一個滿足您條件的選擇。之後我們將會深度試駕EX5-Z,屆時請持續關注EV視界。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Ⅳ 試駕|20萬新勢力產品威馬EX5 48小時全面體驗:剛好夠用
結語
二天試駕下來,對這台車最大的感受就是,剛好夠用。
作為新勢力品牌旗下產品,EX5不至於太另類但是也不會顯得保守,無論做工還是駕駛品質,基本可以比肩同級別的燃油車產品,而電動本身的性能、環保優勢也能夠為體驗加分,雖然不足也是客觀存在,比如電流聲、座椅略硬、無線充電不便等。
等等,是不是感覺還差點什麼?沒錯,威馬最引以為傲的智能交互呢?生態體驗呢?
這部分,其實也是威馬產品最大的亮點,我們將在下一期《汽車AI實驗室》欄目中以視頻形式推出,敬請期待!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Ⅳ 新探索新感受新勢力 試駕威馬EX5
威馬作為造車新勢力,採用了C2M的模式進行生產和銷售,消費者可以根據需求來下單,接到訂單後工廠會為消費者生產專屬於個人的一台威馬EX5,實現了很高的個性化需求。
除此之外,車載系統的互聯功能不僅能夠通過手機來控制車輛,它還能夠和小米智能家電進行交互,為未來的智能生活提供了無限的可能性。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Ⅵ 這台純電SUV能有多聰明試駕威馬W6 ACE極智版
隨著科技的發展,駕駛輔助系統已經不是什麼新鮮玩意了,但如何將這套系統做到真正的好用和智能卻成為了各大汽車廠商現在所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作為中國智造的中堅力量,威馬汽車也一直在致力於開發其智能駕駛輔助技術——Living Pilot,並將其應用在自家產品上,剛剛上市不久的威馬W6便順理成章的獲得了這套系統的「優先使用權」,不過這套系統都包含了哪些功能、用起來究竟怎麼樣呢?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一看。
【寫在前面】截止目前,威馬W6這款車已經上市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在售5款車型的售價區間為16.98-25.98萬元,其中包括2款續航620km的車型和3款續航520km的車型。我們本次體驗到的車型是售價為20.98萬元的ACE極智版,也就是續航520km的頂配車型。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豪車事,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
Ⅶ 不懼嚴寒——威馬EX6 Plus冰雪試駕
一進入冬季,車企的試駕活動就進入了「兩極分化」的時刻:那些標榜性能的燃油車開始在冰天雪地里漂移撒歡兒,而新能源車型則像是南飛的大雁一樣,盡可能將自己的活動場地安排在溫暖的南方。不過威馬EX6Plus卻是一個「另類」,因為它並沒有選擇在「溫室」過冬,反而帶著我們向中國冷極發起了挑戰。
對寒冷說「不」。
為什麼說威馬EX6Plus是一個「另類」呢?因為寒冷的冬季對於電動車而言並非友好,這主要是緣於自然環境對電池的影響。電池是電動車的核心部件之一,市面上絕大多數電動車的動力都來源於此,而電池活性極易受到溫度影響,在低溫條件下,電池活性降低,放電量、充放電效率也會隨之降低,最終導致動力衰減、續航里程等各項性能指標的直線下降。
極寒環境對於純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以及空調制熱等都有著極大的考驗,而我們這次所試駕的地點位於內蒙古呼倫貝爾的根河,歷史上的最低氣溫曾達到零下58攝氏度,這也為根河增添了一個「中國冷極」的稱號。如今,把一台純電動SUV帶到這里進行冰雪試駕,看來威馬汽車對自家產品有著很強的信心。
當然,這種信心並不是盲目的,因為我們試駕的威馬EX6Plus選裝有了一項秘密武器——威馬電池熱管理系統2.0。該系統採用了獨立的柴油加熱系統對電池進行溫控,從而提高動力電池的工作溫度,避免能量因外界環境的惡劣而額外流失。另外該系統還能對座艙進行加熱,一定程度上取代了暖風空調這個「用電大戶」。根據威馬官方的信息顯示,該系統可以有效節約20%的電量,相當於100公里的續航里程。
是騾子是馬,溜溜便知。
既然如此,我便可以將自己那顆里程焦慮的心收好,大膽地在呼倫貝爾的冰天雪地中「撒歡兒」了。不過我並沒有急於感受它的加速能力,反而採用了求穩的路線,畢竟在濕滑的冰雪路面去挑戰電動機瞬間爆發出的強大扭矩可不是鬧著玩的。但當我踩下「油門」踏板的那一刻,便感受到了威馬EX6Plus的不同之處:有別於以往我所試駕過的電動車型,威馬EX6Plus動力輸出非常平穩、線性,加之OnePedal智能踏板的輔助,若非車速太快,只需依靠油門便可以完成在冰雪路面上的加減速動作。
逐漸熟悉了這匹「馬」的脾氣秉性之後,我便開始把玩起了它的駕駛模式滾輪。在不同駕駛模式下,威馬EX6Plus展現出了不同的性格。在舒適模式下,能量回收力度較弱、轉向力度適中,一切都以輕松為駕駛的前提;當切換到節能模式後,能量回收的力度會增大,松開加速踏板後車輛會有明顯的拖拽感;而在運動模式當中,這種拖拽感被降到了最低,松開加速踏板等於帶擋滑行。另外,還有個性化模式,可以根據自身需求,設置轉向力度、能力回收等級等。
由於我們此行目的是體驗威馬EX6Plus在極寒條件下的續航能力,並沒有過於激烈的駕駛,所以對於它的操控部份暫且不談,不過試駕過程中一段林場的搓板路正好感受了一下這台車的底盤調校,威馬EX6Plus採用前麥弗遜式獨立懸架+後扭力梁式非獨立懸架的組合,應對顛簸路面時能夠有效的吸收震動,當車輛通過連續起伏路面時,底盤表現出了不錯的支撐性。
經過全程往返130餘公里的行駛之後,這台原本續航為500公里的威馬EX6Plus最終還能剩餘50%的電量,從數據上看雖然已經過半,但它的實際表現還是要出乎我的意料,畢竟在零下30攝氏度左右的環境中,滿載4人、全程空調不關的苛刻條件下跑出這樣的成績,對於一台純電動SUV來說已實屬不易。
文章的最後,我並不想用傳統試駕稿件的思路去描述這台威馬EX6Plus的外觀,總而言之,對於講究科技感、未來感的造車新勢力,威馬EX6Plus已經足夠吸引消費者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Ⅷ 兩年了是否有進步 試駕威馬EX5-Z Pro
鵬友說:
如果問我,現在買這台威馬EX5-ZPro行不行,我認為您需要考慮考慮,這台車的指導價達到了19.88萬元,這個價位完全可以去上特斯拉了。但是,威馬EX5-Z還有Fun動感版本,指導價14.98萬元,只不過NEDC續航是400km,整個使用感受、駕駛感受,我認為Fun版本就比較合適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Ⅸ 新手女司機的威馬EX5試駕初體驗,魅力的展示
作為一個剛拿到駕照不到一個月的新手女司機,我總是按奈不住想要開車的心,在得知朋友新入手了一台新能源電動車——威馬EX5之後,更是興奮得不行,也不知道開純電動車型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終於在我的軟磨硬泡之下,他終於答應我找個人少的地方讓我練練車技。
好了,紀念本女司機第一次試駕純電動汽車,也感謝一下被我強拉硬拽出來的朋友,努力攢錢中,希望年底的時候也能入手一台威馬!開心~
Ⅹ 展現真正的實力 四款自主純電動車全面評測
時間來到2020年,電動車不再是市場上的“異類”,似乎來到了百家爭鳴的時代,無論自主、合資還是豪華品牌,都在不遺餘力地推出自己的電動車,而且這些電動車無論在設計、駕駛還是續航等方面,都上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自主品牌陣營里,我們也看到了不少產品力突出的車型,其中就有新勢力造車陣營的 蔚來ES6 ( 查成交價 | 車型詳解 )、小鵬G3、 威馬EX5 ,也有傳統汽車廠商的車型,比如 廣汽新能源 Aion S。
蔚來 ES6、 小鵬G3 ( 查成交價 | 車型詳解 )以及威馬 EX5 是新勢力造車陣營里的第一梯隊,也是目前各自品牌賣得最好的主力車型。而傳統汽車廠 商 陣營的代表就有 廣汽 新能源、 比亞迪秦 、 吉利 等品牌,都有不錯的電動車產品。不過這一次試駕車原因,只協調到廣汽新能源Aion S。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參與評測的四款車型中,售價區間跨度比較大,文章並非直接橫向對比優劣,更多的是全面展現各自車型在設計、空間、配置、駕駛、性能以及續航等方面的綜合實力,給大家購車提供更有價值的參考。所以這次對比中,它們最大的對手是它們自己。
為什麼這四台純電動車跑贏大市?說起純電動車,最近幾年可謂一年一個樣,走勢如同坐過山車那樣大起大落。一方面隨著補貼不斷退坡和市場寒冬,不少靠“騙補”為生的車企因銷量慘淡而提早離場;另一方面也涌現出一批逆市走強的精品車型,憑借三電技術提升換來續航升級,過去的“電動爹”逐漸成為一個可以考慮選擇。結果,就出現了這樣一個冰火兩重天的奇妙市場,說明逆市出精品才是出路。所以這次橫評入圍的四台車,都可歸類到後者,屬於高顏值的實力派。
這四台車中,小鵬G3我們拿到了頂配版,蔚來ES6、 威馬EX5 ( 查成交價 | 車型詳解 )由於我們沒有找到頂配試駕車,這次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中低配版本。至於Aion S找到了次頂配車型,而且選裝了配置包。但不要緊,這次配置對比主要針對車系本身,試駕車具體配置對結果影響很小。有條件的消費者,建議選裝中高配車型,因為舒適性享受差別會比較明顯。
外觀:越未來越容易受關注
雖然現在來看純電動車已不再是新物種,但設計上仍能看到不少有別於燃油車的新鮮 元素 。對於年輕人來說,太過“傳統”的東西往往難以勾起他們的興趣,如何將顏值玩出“脫俗”挺有必要的。但是,怎麼把握這個度很重要,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即便當四台電動車擺在一起時,你都會覺得他們散發著未來氣息。不過你會發現威馬EX5跟Aion S看起來跟燃油車距離感少一些,蔚來ES6和小鵬G3要特立獨行不少,也更搶眼。所以,還是那句,蘿卜青菜各有所愛吧,建議根據自己的審美去選擇。
由於四車價格跨度較大,這里主要說說他們的車型定位,至於尺寸數據僅供參考。小鵬G3和威馬EX5均屬於緊湊型SUV,蔚來ES6是中型SUV,Aion S則是緊湊型轎車。
車身尺寸對比 車型 小鵬G3 蔚來ES6 威馬EX5 廣汽新能源Aion S 長度(mm) 4450 4850 4585 4768 寬度(mm) 1820 1965 1835 1880 高度(mm) 1678 1758 1672 1530軸距(mm )
2625 2900 2703 2750 註:數據來源 製表:還有一些有代表性的配置,我們有必要將其之出,以便大家快速了解這四款車,做選擇時更直接清晰。
展開餘下全文(1/9) 2 內飾:科技范和精緻感同樣重要 回頂部
內飾:科技范和精緻感同樣重要
不可否認,年輕人選擇電動車,大多是為了嘗鮮,這也是為什麼大屏車機、自動駕駛、遙控泊車等成為吸引他們的突破口,畢竟科技帶來的新鮮體驗夠炫酷。而且,走精品化路線的產品,怎麼繞也繞不開車內質感呈現這一環,在配置和材質上也願意下本錢。所以,純電動車作為新能源車的代表,其用戶更為關心車內科技怎樣做出差異化體驗,質感會不會更優秀。接下來主要聊聊四款車的實際表現。
3 座椅體驗:對用戶需求理解不盡相同 回頂部
座椅體驗:對用戶需求的理解不盡相同
該部分體驗分兩個點:座椅材質及填充物軟硬度、後排乘坐感受及空間。四款車型的座椅設計都是從“舒適性”出發,對於目標消費者而言,舒適性是最大的訴求,其次是支撐性及包裹性,小鵬G3和 廣汽新能源 Aion S座椅的包裹性表現較為突出, 威馬EX5 的座椅稍硬但支撐性表現不俗,小鵬G3的座椅稍軟,也有不錯的支撐性。
作為中型SUV, 蔚來ES6 的車身尺寸是四款車型中最優的,車內的乘坐空間也表現出色,不過後排乘坐的腿部空間最優的情況出現在 廣汽 新能源Aion S上,大於兩拳(接近三拳),小鵬G3與 蔚來 ES6及維碼 EX5 的後排表現稍遜,但整體都相差不大。
4 儲物空間:後備廂設計各有特色 回頂部
儲物空間:對前排的照顧都比較到位,後備廂設計各有特色
該部分體驗分兩個點:前後排儲物空間及順手程度、後備廂設計及空間。四款車型的前後排儲物格數量都差不多,設計布局也大同小異,但在個別的小細節中可以看出設計師對用戶需求的理解,“怎樣設計可以讓使用起來更加順手、方便”是儲物空間設計的永恆命題。
四款車型的後排座椅均支持按4/6比例放倒, 蔚來ES6 的座椅能夠放至全平,整體表現值得肯定;小鵬G3和 威馬EX5 的座椅則會呈一定傾斜角度(威馬 EX5 的角度稍大),對日常使用的影響並不大,另外小鵬G3在座椅與後備廂間隙處有連接材料,防止小物品掉進間隙里; 廣汽新能源 Aion S放倒座椅的意義並不大,座椅與後備廂之間的開口較小,座椅並不能放平。
5 車機體驗:語音識別最好玩兒 回頂部
車機體驗:語音識別最好玩兒
幾款車型搭載的都是旗下最新的車機系統,都有各自的特點與交互邏輯,那麼我們這次四車橫評並不會那麼復雜的逐一解讀它們的功能,僅僅從人機交互邏輯、系統界面UI設計及使用流暢度和APP功能拓展性來進行對比,看看它們除了我們常規的那些功能之外,其人性化的智能網聯配置中哪一款車型更有看點,或者說更具實用性。
蔚來ES6
蔚來 ES6中控屏尺寸達到了11.3英寸,搭載了旗下最新的NIO OS 2.0車機系統,首先就是這套系統的主菜單採用了極簡式風格,圖標的顏色並沒有很刺眼的感覺,感官上會讓人覺得很舒服,而且可以根絕自己的喜好來調換圖標,人性化程度也不錯。
整體的操作流暢度也體現出了這個價位該有的水準,手指觸控滑動時沒有卡頓的現象,其次就是打開系統軟體時的反應也很迅速,沒有過於明顯的延遲現象發生。
功能方面,大部分的車輛設置都可以從中控屏幕內選擇調節,非常的方便。並且支持語音指令,對於語音識別度和話術標准方面我們也用小視頻來呈現一些比較常規的語音指令來進行測試,識別率方面這台蔚來ES6還是非常高的,大家常用語或者說開車時會用到的語音喚醒詞基本都能涵蓋,同時做出了正確的操作。
車輛信息通過屏幕顯示非常直觀,清晰易讀,並且可支持多種手勢操作,使用起來也非常簡單,基本上與市面上的智能手機操作手勢相同。APP軟體拓展功能支持QQ音樂、喜馬拉雅FM、愛奇藝等,功能拓展性也是現階段車機系統中比較主流的,沒有什麼缺失,但也沒有感覺到更多的驚喜。
威馬EX5
同樣繼承了大屏的還有威馬 EX5 ,標配了12.8英寸的中控觸摸屏,雖然屏幕尺寸很大,但並不意味著人機交互體驗就是好事,整體看上去主界面UI設計的非常時尚,比較受年輕人喜歡,但實際體驗操作體驗還有一些上升空間的。
主界面UI設計相比另外三款車型來說確實顯得非常炫酷,或者說比較另類,這種另類讓我聯想起了小時候我們使用QQ聊天工具中的QQ秀,各種五顏六色的炫綵衣服散發著時尚的氣息,但是,那可是當年,如果放到現在來說,或許有些非主流了,屏幕看上去花里胡哨的,快捷功能鍵也需要好好適應一下。
僅顯示圖標而沒有文字描述或許還是有些不太方便,畢竟圖標有些還是比較抽象的,第一眼看上去並不太能理解出什麼意思,需要點擊進去後才能知曉,那麼問題又來了,這套系統除了界面UI設計有些過於前衛之外,系統的反應還有一點遲緩(相比於另外三款車型來說),使用體驗並沒有顯得十分友好。
APP應用方面主流的一些軟體都支持雲下載並且使用,愛奇藝視頻可以在停車等人的時候切換至橫屏給駕乘者一個不錯的觀看體驗。而比較新穎的些的配置就當屬人臉識別系統了,攝像頭位於方向盤前方,人臉掃描響應很快,可以記錄下面部信息,主要功能也是通過面部識別來確保行駛安全,避免發生走神、瞌睡而發生的碰撞。另一個功能就是用於登錄用戶ID賬戶,從賬號內設置一些隱私功能非常方便。
除此之外,QQ音樂、網路、喜馬拉雅、米家這些常用APP均支持下載使用,並且車機系統支持OTA在線升級。語音喚醒也支持了多種方言選擇,給車主更好的交互體驗,識別率來說也相對精準,不過有些語音功能並不支持還是稍顯遺憾,總體也不是大問題,後續系統升級一下都能解決。
小鵬G3
小鵬G3配備了一塊15.6英寸的中控觸摸屏幕,搭載了家族最新的Xmart OS車載智能系統,除了常規的功能外,還支持遠程操控、智能網聯及豐富的APP軟體拓展能力。主屏幕界面UI設計的很前衛,而且功能分區十分明顯,給人與生俱來的那種親近感。
中控屏幕尺寸不僅是四台車中尺寸最大的,使用起來會非常直觀,並且操作流暢度很順暢,點開應用菜單的系統反應也很快,幾乎不會感到系統反應有遲滯的現象,支持手機與車機互聯也很方便,小鵬G3自帶的高德導航內自帶附近充電樁搜索功能非常實用。
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也很前衛,而且對於行駛安全和和駕乘便利性體驗也有不錯的幫助,人臉識別登錄 成功 後,會監測駕駛員視線和心跳,防止疲勞駕駛,並且可通過人臉識別登錄後設置座椅記憶、導航信息記錄和駕駛習慣設置,非常的方便。
另一個小鵬G3獨有的黑科技就是車頂帶有360度全景攝像頭,可在低於30km/h時隨時開啟全景影像功能,查看車輛周圍的景象,也一定程度的幫助你規避了一些死角盲區來確保行駛安全。另一個好處就是可以360度無死角的拍攝周圍的景色,記錄下因開車而會錯過的精彩瞬間。
攝像頭提供了手勢操作,可通過在攝像頭前方使用規定的動作手勢來實現鏡頭跟隨或者自動拍照,開啟與關閉等,非常的有未來科技感,可玩性很高,確實屬於小鵬G3專屬的黑科技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小鵬G3車載 商 城上提供了非常多的第三方APP下載,包括目前主流的唱吧、抖音、微視、掌閱等時下流行的軟體。另外就是娛樂游戲類APP也很豐富,可以玩魂斗羅、超級馬里奧、俄羅斯方塊、F1賽車等,在等人無聊的時候可玩性還是非常高的。
通過手機APP還可實現遠程式控制車、找車功能,可以對車輛遠程啟動、開啟空調、尋車等實用性功能。
語音指令的識別率很高,並且內置的詞彙量足夠豐富,除了常用的詞句識別率高之外,對一些陌生片語都可以進行識別,如:我餓了、我冷了、想看 星 星等均能被車機系統識別並按照車主的用意來進行精準的指令操作,非常的人性化。
廣汽 新能源 Aion S
廣汽新能源 Aion S的屏幕尺寸12.3英寸,UI界面設計是四款車型中最保守的,對於新能源車型主流大屏智能化來說還有提升空間,中控系統是與騰訊共同合作的,除了常規的功能外,比較實用的功能就是車載WiFi和支持OTA在線升級軟體。
主界面雖然比較簡單,由車輛狀態、導航快捷模塊和多媒體模塊組成,雖然簡潔但好在畫面清晰度控制不錯,並且系統操作流暢性也比較順暢,使用起來沒有什麼問題。但如果按照新能源車型標准來說,或許這樣的設計還是過於傳統了。
軟體拓展方面同樣支持網上商城APP下載,但可下載的APP並沒有支持很多種類,而且手屏幕大小限制,也沒有提供抖音、快手等短視頻軟體,對於娛樂性上還是有些欠缺的。
好在語音指令上給這套車機系統扳回一城,總體使用體驗來看,常規的話術均可識別,語音激活默認語可進行設置,對開啟空調、天窗、聽歌這些話術可塑性很強,說一些相近的片語也能識別,還是挺人性化的。最後,想具體了解這幾款車型的智能語音好不好用,建議觀看下方視頻:
【視頻:智能語音系統體驗】
6 駕駛:電動車駕駛風格也有大差異 回頂部
【評測頻道】上一期靜態篇,我們給大家呈現了小鵬G3、 蔚來ES6 、 威馬EX5 、 廣汽新能源 Aion S四款車在外觀設計、內飾用料、乘坐舒適性、空間表現以及多媒體智能系統幾個方面的具體表現,相信大家也有了較全面的認識。當然,大家對於電動車更為關注的駕乘體驗、動力性能、續航 里程 以及充電效率等方面的內容自然不會缺失,本期的動態篇將為大家一一奉上。
駕駛:電動車駕駛風格也有大差異 電機動力參數表 電機 總功率(kW/) 總扭矩(N·m) 變速器 蔚來ES6 永磁同步 320 610 固定齒比 小鵬G3 145 300 廣汽新能源Aion S 135 300 威馬EX5 160 315 註:數據來源 製表:
動力方面四款產品還是有明顯差異的,主要是 蔚來ES6 本就是更高一級別的產品,它的參數表現也是最好的,但駕駛表現與調校風格有關,動力優勢也不是絕對的。另外三款車型,小鵬G3、廣汽新能源 AION S 與 威馬EX5 的參數表現在同一水平線上,同樣調校上的不同在後面的試駕體驗中也出現了比較明顯的差異。
7 加速/制動性能測試 回頂部
加速/制動性能測試
蔚來ES6 在性能測試中顯然是最強的,動力表現和另外三款車就不是同一量級,但我們可以看看相比ES6這樣的優秀表現,其他三款產品又能達到了什麼樣的高度。首先小鵬G3、 傳祺Aion S 與 威馬EX5 的動力參數在同一水平線上,因此他們的表現確實可以比較一番。接下來我們就通過加速和制動測試的表現對每一款車型進行了解。
性能測試成績 項目/車型 蔚來ES6 小鵬G3 廣汽新能源Aion S 威馬EX5 0-100km/h加速測試 5.06s 7.5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