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大本營房車
『壹』 房車幾月份去西藏旅遊好 房車幾月份去西藏旅遊最佳
1、9月至10月屬於西藏全境風光最美的季節,這個時間段出發時間正好,房車自駕少去了跟團的束縛,輕松自由隨走隨停。卻又比自駕舒適方便。
2、全程:成都—康定—新都橋—理塘—巴塘—芒康—左貢—八宿—然烏—波密—林芝—拉薩—羊卓雍措—江孜—日喀則—珠峰大本營—薩嘎—帕羊—塔欽—岡仁波齊神山—札達古格王朝—獅泉河—班公湖—獅泉河—革吉縣—雄巴鄉—改則—洞措—尼瑪縣—班戈縣—納木錯湖—拉薩—當雄—唐古拉山—安多—沱沱河—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昆侖山口—格爾木市—茶卡鹽湖—青海湖—蘭州(33天)。
『貳』 走過川藏線了,等疫情過去想走青藏線,幾萬塊的車有什麼推薦
去年7月跑過,告訴你路況,你應該知道選什麼車。
我是川進青出,成都到瀘定是高速,瀘定到巴塘是柏油路或有點點爛的水泥路。
當時巴塘到芒康正在修路,很難走,但現在修好了,應該是柏油路,從芒康到八宿到林芝是柏油路或水泥路,林芝到拉薩是高速。
拉薩到當雄,當時進納木錯有小段路正在修,但不難走,從當雄到那曲到安多,基本都相似。
現在講難走的:在可可西里一段路很長,也是柏油路,但因為熱脹冷縮,黑乎乎的分不清高低,容易托底~我的是哈弗M6,因為跑得太快,打了幾次底盤。
然後就沒有什麼難走的了。
總結:川藏、青藏公路路況很好,什麼車都可以去,所以,你只選自己喜歡的車即可。
附幾張圖片,第一張是從四川巴塘進入西藏芒康的,當時的路。
圖二圖三雖然九曲十八彎,但路挺好的,
圖四圖五是西藏往青海的109國道,圖六是格爾木往蘭州高速路。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我於2018年5月28號~7月5號和朋友們一起自駕游西藏。三台車九個人。我們也是川藏線進,青藏線出,跨越河北,山西,陝西,甘肅,青海,四川等省,途經昆侖山脈,祁連山脈,翻越了唐古拉山,八百公里無人區,繞過了天路十八彎,七十二拐,一百零八拐,我們還去了珠峰大本營,整個行程是一萬三千公里。
我們這次進藏並沒有開房車,越野車,就是普通車。
我在2012年坐火車去過西藏,進藏後都由旅行社安排車去各個景區,那時的路很不好走,由其過盤山路嚇得我們都出一身冷汗,非常害怕,最近幾年,西藏的公路修的非常好,有好多公路都建成了高速公路,即使不是高速公路,路況也都很好,不必擔心車輛的價格問題,一路上我們看到很多低價位的車輛,推薦一下,五菱宏光車就是不錯的選擇。下面的三張照片就是我們進藏的三輛車,就是這三輛車圓滿的完成了我們為期三十九天的西藏之旅。
幾萬塊當然是推薦五菱神車了。
一、皮實耐造,經濟省油。神車的口碑無需多言。
二、維修便宜、方便。配件容易買到價格還低。在高原上隨處可見,還能找找存在感。
三、空間大、能拉能裝。各種裝備、特產、隨便塞。
四、為什麼沒有其他推薦?其他車要麼質量比不上,要麼空間比不上,所以以我在西藏的經驗來講它是唯一推薦的車。至於安全性,幾萬塊還想要什麼安全性?安全都是開出來的,若是開得太快幾百萬的車還不是一個下場。
本人2016年開五菱宏光去過,一車四人。選車的話後驅最合適吧,因為坡多。長安,五菱的,都行
如果放在前幾年詢問跑川藏線推薦什麼車型,肯定是推薦穩定性好、容易維修以及油品適應范圍廣的車型。但是如今,即使是五手奧拓都可以輕松的跑完川藏線。
如今跑川藏線的車型已經以空間大為主要趨勢,畢竟能夠容納更多的補給,而讓川藏線成為真正的旅行而不是受苦。
五菱宏光是一款mpv車型,其穩定性是有目共睹的。不僅有超大的空間,而且在川藏線的路上一旦發生故障的話,隨便找到一個修理點就可以完成修理。即使不幸在無人區發生故障,不得已將車輛丟棄在川藏線的話,也不會損失太多。
在川藏線上還是能看到很多捷達車型的,尤其是在川藏線初段上,很多還租車店都有捷達車型可以選擇。在之所以經典版的捷達在川藏線上這么火熱,主要還是可靠的穩定性以及便宜的維修價格。
喜歡就點個關注吧。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保留版權保護權利
走川藏線不是幾萬塊錢的車怎樣。而是車況怎樣?車況好保你全程無憂。
幾萬元車子多的是,如五菱好多人管叫神車,裡面寬松,可當床車,很方便的,油耗也不高。
身邊朋友去過,當然先取決於你的實力,如果你是土豪,純正越野車,走起!
當然小麵包,中國神車,是川藏線一道風景線!
還有QQ.奧拓,樂馳,奔奔,這都是可以入藏的!
沒有合不合適這一說法。我和朋友們一起自駕游西藏。八台車14個人。我們也是川藏線進,青藏線出,跨越河北,山西,陝西,甘肅,青海,四川等省,途經昆侖山脈,祁連山脈,翻越了唐古拉山,八百公里無人區,繞過了天路十八彎,七十二拐,一百零八拐,我們還去了珠峰大本營,整個行程是一萬三千公里。
我們這次進藏並沒有開房車,越野車,就是普通車。
我進藏後都由旅行社安排車去各個景區,那時的路很不好走,由其過盤山路嚇得我們都出一身冷汗,非常害怕,最近幾年,西藏的公路修的非常好,有好多公路都建成了高速公路,即使不是高速公路,路況也都很好,不必擔心車輛的價格問題,一路上我們看到很多低價位的車輛,推薦一下,麵包車就是不錯的選擇。就是這三輛車圓滿的完成了我們為期三十九天的西藏之旅。
你好,我是@秘境房車旅行,很高興參與回答你這個問題:走過川藏線了,等疫情過去想走青藏線,幾萬塊的車有什麼推薦?
我推薦買一輛 五菱宏光的新車, 預算五萬足夠了。
走青藏線,其實對車輛要求並不高,一般的車都能走,只是青藏線海拔高,容易缺氧,對車況要求較高。幾萬塊錢的車,推薦你買一台五菱宏光吧,這車在高原上表現很好,藏民也喜歡用,不建議買2手車,新車靠譜點。青藏線城市相隔距離很遠,如果車輛拋錨就很麻煩,即使你從青藏線進入,返程走317或者318都沒有問題。但是你要注意的是青藏線從格爾木開始進入青藏高原,到拉薩有1200km,基本都是高海拔地區,植被少,缺氧比較嚴重,要注意預防高反。中途只有那曲和安多兩個城市,海拔都很高,一定要注意這個問題,駕駛員高反是很危險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叄』 請教資深驢友,哪款車適合兩個人長途旅行
哥,那多了,你要把大概的預算、可能涉及的路況考慮清楚再問。在藏地4500、4600滿地跑,在珠峰大本營我還見過浙江拍照的幾萬的貨車改的房車,人家各省也跑遍了。主要看你的預算了。非承載式車身、四驅、帶差速鎖、街上跑得多的配件便宜,滿足這幾點基本都可以了。
『肆』 房車的生活方式
房車生活方式
剛剛在廈門最多鳥兒的集美湖邊,最大園林展示的園博苑旁,露營了兩個夜晚,三個白天。
這是回來的第一個清晨,不禁想寫點什麼。
寫作,已經是我剖析自己,解剖生活,揮灑生命的自然而然的一種方式。
這,
也就是讓自己意識擴展的方式!
轉眼六年,
這六年,陪我擴展意識的主要工具:
就是房車!
我一直說,玩房車,最主要玩的是情懷,是人的意識……
這點,我是深有體會的。
房車,可以陪我睡在珠峰大本營,也可以讓我在大本營內炒廈門帶過去的魷魚……
在將近五千米海拔的地方,炒海鮮,吃海鮮,是個什麼感覺呢?
這種感覺,就像一個小山丘,經過桑海滄田,變成了珠峰的那種感覺……
當然,
房車可以讓我一直在路上,也可以讓我棲息在賽里木湖邊,用湖裡微鹹的水燒水泡茶,這種滋味,每一口都是風景……
房車,最費的不是金錢,而是你的時間;
房車,最愜意的不是隨處的風景,而是自由自在的精髓。
可能你以為,有了房車,就一定要在路上,或者,得不斷去行萬里路……
但是,
我切身體會,房車在一個有情懷,熱愛自由,懂得自在的人手裡,
就是一個揮灑自由自在的家!
而且,
這個家本身,也是自由自在的!
我現在只要沒出門,人在廈門,就會開著房車,載著自行車,選一個自己覺得優美的地方:
露營一下,騎騎車,喝喝咖啡和茶……
或者,燒烤喝啤酒,看日出日落……
亦或,
只是拿來墊子,躺著曬太陽,吹吹湖邊的風,沐浴山間的清涼……
這三天兩晚的湖邊連續扎營;
這同個地方,甚至同個角度,不同日子的落日;
這半夜兩點多掛在帳篷紗窗的明晃月亮……
如果我的心房是帳篷的話,這一切的感覺,就像露營燈,照亮著我整個的心情,心思,心潮……
那心潮就如湖裡的鳥群,無比澎湃。
透過帳篷,那翻飛的白鷺野鴨,蒼鷺海鳥……
讓我忽然想起了兩百多年前的美國,有個年輕人,在一個湖邊自耕自足地獨自生活了兩年多;
看著在帳篷上落下的紅太陽,依稀可以看見那個生活在湖邊的年輕人,那個名叫梭羅的「瓦爾登湖」作者……
我的帳篷和房車,不就是梭羅用以生活在瓦爾登湖邊的小木屋嗎?
這個小木屋,孕育了《瓦爾登湖》,也生活出一個傑出的作家,哲學家,廢除奴隸制的先鋒……
時光如梭,夢回梭羅;
回望房車,她正是時代, 科技 ,物質的光陰交錯。
而對於生和活的熱愛,對於精神和物質的詮釋:
這一切,
就都在我的房車生活方式!
『伍』 大齡剩女想一個人自駕游西藏,買什麼車好
結合你自身的情況,再根據你自駕游的目的,我有以下幾個建議。假如是想一個人靜靜的享受這段旅途我建議你買個房車,當然可以根據你的預算選擇不同價位的房車。
以上是我的建議,當然選擇車型還要考慮你的預算。
『陸』 拖掛房車可以上珠峰大本營嗎
我覺得拖掛房車是上不去珠峰大本營的。那裡路況凶險。
『柒』 房車的生活
房車生活
現在,馬路上,停車場,高速上……已經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房車了。
可見,
越來越多的人過上了房車生活。
或者,
偶爾,可以開著房車,去到自己心怡的地方,駐車小資幾天……
我一直是很喜歡旅行的一個人。
旅行,
對我來講,幾乎成為了我享受生活,揮灑生命的方式。
而房車這種旅行方式,甚至可以發展成一種生活方式,在我現實的世界裡,已經六年了。
駐車珠峰大本營過夜,可以從天窗看到珠峰北坡被初升的太陽染成金色;
秋天睡在新疆參天的古胡楊樹下,金黃的樹葉為夢境編織出燦爛的童話;
馳騁在海南連綿的海岸線,隨心選一個浪最白,濤最脆,風最柔的沙灘,支開房車的遮陽棚,或搬出露營全套裝備:
白得發綿的沙灘上,搭上帳篷,鋪上防潮墊,再加上氣墊……
海南的整個氣息,都可以隨風潛入自己心扉的每一個角落……
說到房車,可能更多人關心的是價格。
可是,
玩房車六年的實際經驗,卻實實在在地體現出時間,情懷和嚮往的重要。
房車是用來旅行的,也可以用來就近生活體驗:
這就需要你得有時間,或者,願意把時間發在用房車去親近大自然;
這同時就需要你把融入大自然的情懷深刻體現在房車生活上……
不然,
你就會覺得,與其開著房車到處跑,不如窩在家裡看電視。
當你擁有一輛房車,你還要有對風景的嚮往,有很想看的花,很想去的地,很多要深入體會的景,很常想與花草美地,景緻風物…
共度日出日落的美妙時光!
房車,
是在一個心靈嚮往的美景之處,欣賞日出日落的最佳選擇:
日出日落,往往是光影交錯,萬物生息,風景璀璨……
的最佳時間,而往往那時那刻出門在外的旅人,最擔心的是食宿。
房車,
不僅解決了這個燃眉之急,更加提升了食宿的意境:
睡在風景里,吃在自然中。
房車生活,當然是要裝備很多東西的。
一輛房車,不管買來多少錢,都像買了一個毛柸房:
你出去幾趟之後,總會發現自己的興趣愛好點上,那個裝備沒有全。
房車的房和車,是兩個部分。
一般人在房的部分會多加電池,而且,現在功率很大的電池,包括鋰電池都有;
也有買發電機的,
這兩樣我都有配置。
但是,
我認為房車,是一定要裝太陽能的,我也是在實在厭煩發電機的麻煩和噪音,才又安裝了太陽能。
房車的水電,是房車生活的精髓。
電充裕了,再來個大逆變,就可隨時沖個咖啡,喝個茶。
而再裝個小逆變,手機充電,風扇之類的,就隨時可用。
夏天的空調,雖然可以接市電,但一般風景好的地方,只能靠發電機,或者發動機,除非陽光很足,太陽能足夠。
冬天,燃油加熱器就必須自己加裝,這樣,才能保證熱水,暖氣……
至於自行車架,摩托車架,我覺得也是要裝的:
因為房車太大,很多路段不好進,到了一個陌生的城市,有些地方還限高……
自行車,電動車,摩托車,是房車生活的好搭檔,好幫手,可以讓你無論在哪裡,都可以去到你要去的旮旯角落。
至於露營裝備,野炊器具……
各人各有,因人自選:
我是整了全套帳篷,防潮墊,氣墊,睡袋,兩套瓦斯爐具,一套燒烤爐具,露營燈等等,
這樣,
房車所到之處,即使不想更深入美景露營,有時也可以搭在房車旁,多一個「卧室」或「房間」,無論冬夏……
我現在即使沒有開著房車遠行,也會就近找個風景如畫的地方,騎騎車,在露天烤個美味,煮個野餐,喝點小酒,看看那地那處的日出日落,或者點點繁星。
或者,
在風景如畫的地方休憩,醒來……
聽聽不同的鳥鳴,在不同的日出環境下喝上一杯咖啡……
這點點滴滴,都在滋養著我的生活。
其實,
我隨時隨地的房車生活,
正在,
極大地滋養著我!……
『捌』 董保同:天幕開啟,珠峰在望
「明早六點吃早餐,六點二十准時出發,去看日出車多怕堵車。」因為惦記著要早起去看日出,凌晨五點就醒了,微信群里又看到小導游昨晚發的提示。打開氧氣瓶吸了一會兒氧氣,穿上最厚的毛衣毛褲沖鋒衣,慢慢走下樓。早餐還沒有準備好,信步來到院子里,明月當空,雙子座兩顆亮星還能看到,西邊有白雲在慢慢飄移。已是農歷八月十九,月亮缺了少許。還好氣溫倒不算太低。大家吃完早餐匆匆上車。小導游說,雲不多,希望能夠看到日照珠峰。
車在黑暗中前行。遠處山路上能看到不少車燈的光,看來和我們一樣趕路去看日出的人不少。我不時透過左側車窗向外張望,月亮還在東面山上,但白雲開始多了起來,星星已基本看不到了。有時,白雲會遮住月亮,但很快月亮又從雲層後露出臉來。接近珠峰景區大門時,車停下來排隊購票,我們下車休息,這時月亮幾乎已經看不到了。大家心裡開始有些忐忑。有朋友說,看日出的加烏拉山口海拔有5200米,離這邊還有好遠,說不定那邊天是晴的呢。車繼續盤山爬坡,月亮象捉迷藏一樣時隱時現。我心裡默默叨念,雲不厚,應該能散開。忽然飄來一陣小雨,打在車窗上。霧越來越大了。
「加烏拉山口到了!我們要在這里等日出,氣溫低,大家把厚衣服都穿上。」我們陸續下車,埡口處已經有多輛車停在路邊。天還黢黢黑,雲霧已布滿天空,月亮是完全看不見了。風冷颼颼的,埡口懸掛的經幡被風吹的嘩嘩作響。小導游指著某個方向說,這邊就是珠峰,如果日出時天晴可以看到日照金山。左邊的山坡更高,也是看日出的好位置,但上面天更冷、路更窄,越野車才可以開上去。想到上面可能雲霧少些,或許可以看到不一樣的風景,我就上了那輛越野車,繼續往山上開。有一段路坡度很大,車前面只看得見天空,不知道會不會突然下坡,好象車要直接開到天上去似的。天漸漸亮了,我們小心翼翼開上山坡,發現上面並不窄小,而是有很大一片平地。上面已經停有好多車,還有一輛房車,有不少人在四處走動、拍照。有許多疊石堆起的瑪尼堆,也有不少經幡在隨風舞動。一位藏族老鄉說,別急,今天應該能看見珠峰。房車女主人生氣地報怨,「你快別說了,昨天你就說能看見,結果啥也看不見,求求你說今天看不見吧!」看來這輛房車已經在這里等了一天了。
寒風中,我踩著碎石片穿過瑪尼堆陣列,向著珠峰方向瞭望。雲霧漸漸被風吹得散開一些,隱約可以看到下山的盤山路,但地平線上還縈繞著灰白的雲帶,山峰仍看不到。回望東方,灰白雲層斷裂處,偶爾可以看到小塊兒的藍天,微微現出淡紅色的霞光。天越來越亮,頭頂上的雲卻越來越密,東邊西邊天際線上倒是逐漸現出片片藍色的天空。在東方,天邊的雲漸漸改變顏色,灰色、灰白、微紅、深紅,很多人把手機、照機對著東方,拍個不停。女兒一個人踩著碎石向東走,我感覺這幅圖像氣勢非常宏大:上面是密密的雲層,腳下是海拔五千多米的山頂,背景是雲蒸霞蔚、太陽即將升起,陽光從雲間透出,一個人由遠及近,好象從天上、從雲中走來。天,地,人,陽光,雲霞,單純而又壯美。我用手機拍攝下了這一幕特殊絢麗的場景。
夫人用手機播放那位著名歌手唱的《珠穆朗瑪》,嘹亮的歌聲穿透雲層,可能是希望這歌聲能驅散雲霧吧。我向西望去,右側的雲散開一些,現出一座白白的雪山,但正面的珠峰還是被雲遮得嚴嚴實實。大家久久凝望,希望雲能散開。遠方,或灰或白的雲慢慢變幻,但珠峰還是沒有顯現。我忽然覺得,頭頂是灰黯的雲層,腳下是漸漸清晰但依然顯得有些黝暗的山巒,中間是遠方比較明亮的白雲和偶爾透出的藍天,倒很像一個宏大的舞台,天幕正在徐徐拉開,主角雖然還沒有登場,但一部大氣磅礴的宏偉詩劇已經在上演,這本身就已經非常壯觀了。很多人朝不同角度照相攝像,拍下這隨時變幻的風光。沒有看到噴薄而出的紅日和日照珠峰的壯麗景色,內心覺得有些遺憾,還想在山頂多等一會兒。在埡口的朋友打電話說,要趕去珠峰大本營,他們已經先下山了。感覺雲層不大可能很快散去,我們也就下山向珠峰大本營出發了。
經過著名的珠峰一百零八道彎,又換乘景區的環保大巴,上午十點多,我們來到了珠峰大本營。一路上,厚厚的雲層漸漸散去,等我們到大本營停車場時,已是萬里無雲,太陽高懸。下車地是一片寬闊的山谷,世界第一高峰-著名的珠穆朗瑪峰就靜靜地、安祥地端坐在山谷盡頭。「眾里尋她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剛才雲海籠罩、千呼萬喚不現芳容的女神就近在眼前了。營地與珠峰的海拔相對高差只有三千多米,與近處山谷雙側的荒山相比,珠峰並不顯得多麼高大雄偉,給人的印象更多是莊重和安祥。用相機拉近仔細瑞詳,珠峰以金字塔形的完美造型,穩穩端坐在那裡,大氣雍容。相比之下,以前看過的許多奇峰峻嶺,爭奇鬥巧,倒顯得有些小氣了。由於陽光照射角度問題,珠峰最高處有些暗,最亮處是半山陽光直射的冰川雪嶺,還有山谷間的白雲,這使得珠峰更多了些許低調和謙和。山谷中有兩塊石碑,一塊上面寫的是珠峰大本營5200米,一塊寫的是珠穆朗瑪峰高程測量紀念碑,海拔8844.43米。後一塊紀念碑前排了長長的等待照相的隊列。我們在大本營碑前自由組合,拍了很多照片。小導游為我們集體攝像,讓我們每個人說一句感言,大家說的五花八門,笑聲一片。
離開珠峰大本營返回日喀則,路上又經過了一百零八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觀景台,最後又到了加烏拉山口。由於知道左側山頂大車可以上去,我們整個團隊一起上了山頂。這時已是中午,晴空萬里。憑高西望,依然有白雲遮擋著珠峰頂端。五座海拔超過八千米的高峰中,世界第五高峰-左側的馬卡魯峰,世界第十高峰、第十四高峰-右側的卓奧友峰、希夏邦瑪峰,倒是看得清清楚楚。珠峰和旁邊第四高峰洛子峰,仍隱在白雲之後。在掛經幡的藏族老鄉邀請下,我們每個人在經幡上寫了一句祈福的話,一起把經幡掛了上去。山風吹著經幡嘩嘩作響,隨風飄舞,在珠峰和群峰注視下,為我們祈福。
世界上只有一座珠穆朗瑪峰。珠峰之行,讓我們經歷了辛勞跋涉,體味了大自然的壯美,感悟了宇宙人生。珠峰歸來天下雄,亂雲飛渡自從容。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珠峰歸來,我們帶著滿滿的收獲、回憶和感悟,開始了新的征程。
『玖』 你去過最高的地方是哪裡,有什麼感受
對於這個問題,作為在以山地出名的貴州生活的我來說,出門即是山,登山望山還是山。貴州山雖不及泰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黃山之奇秀,但小巧之中卻也有別樣景緻趣味。
而我去過的最高和印象深刻的地方,可能要數黔北遵義的金鼎山。
金鼎山位於貴州山遵義市金鼎山鎮,海拔高1608米,是黔北地區的佛教名山,又被稱為「小峨眉」。
群山環繞中,佛教寺宇位於半山腰上,每日都有人來爬山,或是為了鍛煉身體,或是進廟宇燒香拜佛,或是登高望遠,每一種體驗方式都能夠感受到金鼎山的峻峨與生機。
第一次爬金鼎山是在2018年的7月份,畢業之後 和朋友一起來遵義玩耍,想體驗一下不一樣的旅行視界,經本地人推薦,就決定來一次夜宿金鼎山之旅。
一人一個背包,備上水和麵包就踏上登山之行。上山途中一面欣賞沿途風景,一面氣喘吁吁,有打退堂鼓的沖動,但在朋友的鼓勵下,還是繼續堅持著。
可能是很久沒有爬山了,一步一步的上山之路差不多爬了4個多小時。 登頂已經是下午五點多了,此時才有「一覽眾山小」的感覺。
本以為只有我們會在山上夜宿,卻沒想到還有其他人也有同樣的想法。入夜的天竟沒有月亮,只有幾點繁星掛在天空和山下遠處的燈火。雖說是七月,但山上寒意漸起,白天沒想到晚上會這么冷,帶的衣服也少,幾波人各自就在平地上搭起了篝火,各自說說見聞,度過這難得的一夜。(蚊子和寒冷是最難熬的)
蚊子和寒冷攪得我們一夜都沒有安寧,而只有日出是夜宿金鼎山後最美好的饋贈,也是許多人值得為之早起的景觀。
早上五點多,我們就在山頂欄桿上靜靜地等著日出。雖然一個個睡眼惺忪,但為了日出,還是強打起了精神。
慢慢的,微光緩緩出現地平線上,暖陽也一點一點地冒出了頭,最後就完全升到了地平線以上。 一夜的寒氣隨著暖陽而祛除,此刻只感到溫暖、生機、震撼和寬廣。
兩天一夜的金鼎山之旅,從上山時的氣喘吁吁到登頂的雄壯,再到下山的輕盈;從白天到黑夜、從日落到日出,一切都給了我不一樣的感受,是渴望、值得、嚮往、遠大、溫暖……
以上個人經歷和觀點,希望關注青椒。關於旅行視界,我們一起探討喔!謝謝!
去過兩次西藏,第一次是2010年9月份,青藏線進藏,川藏線回到成都。第二次是2015年4月份,川藏線進藏,到林芝拍攝桃花,去了墨脫,走滇藏線回到成都。去過海拔最高的地方肯定是西藏了,青藏線上的唐古拉山口,納木錯途中翻越的那根拉山口,川藏線上的東大山,都是5000米以上高山,還有去日喀則途中的卡若拉冰川公路邊海拔也有5000米以上了。因為在高海拔地區有高反,本來有機會去珠峰大本營,阿里,以及大北線,走219國道到新疆的,所以只能放棄了。第一次去西藏時我57歲了,第二次去時我62歲了。幾張高海拔地區照片分享給大家。
希特勒說:「我要站在世界最高的地方 向全世界上的人說一聲 立正!」
正所謂「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不管是職業生涯,還是 旅遊 ,很多人都想到更高一點的地方看看,體驗一下一覽眾山小的感覺。
我也不知道我到過的最高的地方是哪裡,只記得最近一爬山的感覺。兩個星期以前,我爬了一次山,爬山真的很辛苦,可是到了山頂卻一點也不覺得疲憊。
這一次爬山沒有走很遠,就在我讀書的城市附近。站在山頂上遙遙遠眺,只見遠處的建築物鱗次櫛比,看到一條條縱橫交錯的街道上車輛穿梭,看到行人往來不斷。心靜了,我以旁觀者的心態,觀看周圍的一草一木,風吹草動,美,真的太美了,微風中還帶著一點甜味。
世界上最高的地方不是珠穆朗瑪峰,而是你的心,無論如何我也不能站在頂端。
感謝悟空的邀請。
先給大家看一張圖:
我長年生活在海邊,海拔的高度根本就不顯示,所以估計也就頂多幾十米的樣子。前兩年在上班的路上,兩名剛剛到這邊上班的同事在大巴有如下談話:
「我怎麼有點不舒服,這裏海拔得多高? 」
「呀,那怎麼也得幾百米高,但也不至於不舒服啊!」
……
我都快笑出聲了,扭過頭去看看,幾十米外就大海,還在是懸崖峭壁,頂多幾十米的海拔!
但是呢,去過西藏就不一樣了!大家都知道西藏是世界屋脊,除林芝、昌都地區外,大都在3000米以上,所以去過西藏的人,海拔在3000米以上那都不叫事!
大名鼎鼎的羊卓雍措,海拔4500多米!
去羊卓雍措的人,再往前走就是卡若拉冰川,海拔4430米!
傳說中的普莫雍措。這個湖的湖邊上有一個村叫推村,海拔5100多米,號稱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村落!
8844!沒錯,這就是珠峰的高度,全世界沒有比這更高的了吧?!當然,也只是去過大本營,5000多米!
山高人為峰。
此話一點不假,再高的山,等踩在腳下的時候,你就是最高的那一段風采!
在那麼高的海拔上,能有什麼感受?高反!
哈哈。
我是南方之南,歡迎關注。
2014年在岡仁波齊轉山,走過的埡口,5700米,是我的人生最高的高度。
我是一名 旅遊 達人,已經自駕走過了全國絕大部分地方。而且,我酷愛各種旅行方式,17年買了輛房車,用了兩年賣掉;也曾高鐵,飛機,各地游;最近買了輛大越野,正在規劃全國深度游。
我今年去過的最高的地方,是八月份在青海,橡皮山。我是在新疆返回的途中,反走西北大環線南段。
從敦煌出來,經過柳格高速一段修路,幾十公里的爛路,又穿過了沙漠公路,之後一路上坡。海拔,也是迅速提升。
橡皮山海拔三千八百多米,沒有感受到高反……一般人在這個高度都沒事,只要不自己劇烈活動,自己作死,就沒有問題。因為不光是我,當時我帶著我的女兒,一個小孩兒,她也沒事……
最大的感受,反而是駕車的感受。因為當時開的是房車,2.0T的長城覽眾C7A,或許是車身太重的緣故,在高海拔連續上坡的過程中,加速特別困難,油門踩下去,幾乎沒有反應。
當時,山路坡度很大,海拔三千多米,兩邊都是懸崖峭壁,而且,都是彎道……手動擋降檔到1檔,油門踩下去沒啥反應,太嚇人了,一路手心都出汗了,提心吊膽,生怕突然失去動力。
上坡的時候麻煩,下坡的時候也很嚇人,連續下坡,車幾乎控制不住,車速越來越快,不敢連續踩剎車,只能點剎。
下到一半的時候,找了一個路邊有空曠地帶的地方停車,怕剎車片過熱,用水澆上去,滋滋作響,冒熱氣,像是澆在燒紅的鐵片上一樣。
當時有一對兒小夫妻剛剛從青藏線下來,他們是自駕寶駿1.6的SUV,勸我們不要忘剎車片上澆水,說是有可能會變形,甚至炸裂。還說他們在青藏線上,剎車片都冒火了,更嚇人……
高海拔地區連續下坡路,真不是鬧著玩兒的。
目前為止應是雲南麗江的玉龍雪山
很興奮,第一次到那麼高的地方,很多人都帶了氧氣,2007年去的,感覺自己身體棒棒的就沒有買,(一般建議還是帶上氧氣瓶)去到高的地方,呼吸是有點困難很正常,對於我來說,除了興奮開心,其它的倒不明顯,我當時還帶了牛肉和啤酒,喝完直接在那個木棧道上睡著了,很多人從我身邊踩過(我朋友說的)總的來說體驗不錯,那天真藍,感覺空氣都是甜的,呵呵
山頂飄揚的五星紅旗
下面是坐索道時拍的雪山
上山頂的木棧道
山上打卡留影
我已經走遍了三山五嶽,我目前上過最高的地方是華山的南峰,海拔2160米,其實爬多了山對海拔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都是圖一個在高處俯瞰山下的感覺而已。
也許隨著時間的變化,看待事情的角度也不一樣,以前爬山就為登頂,忽略了沿途風景,其實到了山頂才發現,一覽眾山小不一定要在山頂,也可以在路上。
感謝你的邀請
世界各地,風光無限,山嶽眾多,而對於自己來講,也去過很多的山嶽,而最高峰也只要珠穆朗瑪峰,雖然,沒有攀爬到峰頂,但對於我自己來說,也是一種挑戰
珠穆朗瑪峰海拔八千八百多米,是世界第一高峰,像我們遊客,也只能到達珠峰大本營,海拔只有五千二百米左右,目前的海拔,也已經超出身體的限制
如果說,自己到達最高峰,有什麼感受呢,首先就是缺氧,呼吸困難,高反現象嚴重,人體機制超過三千二百米,就會出現高反的狀態,不過,需要慢慢適應來緩解高反,在珠峰時,偶遇小狼,並加速高反現象嚴重,導致頭暈,頭脹等現象,這也是我到達最高峰的感受
目前,在去年開始,珠峰大本營已經下撤,現在的絨布寺為珠峰大本營,以前的大本營,我們已經不能到達,還好,我在最後幾天之中,還能近距離的觀賞珠峰,而現在的大本營處,有著最高的寺廟絨布寺,而這所寺廟屬於寧瑪派,也可以住宿的
人生當中,或許,這里就是我到達的最高之處吧,不知各位驢友們,你到達的最高之處是哪裡呢,能否談下你的感受
謝謝你的關注
第一時間發布最新 旅遊 咨詢及免票信息
一八年九月,自駕阿里大北環線,岡仁波齊徒步轉山,跨越海拔5700米埡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