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騰b50內飾翻新
① 奔騰B50怎麼樣
最大優點:
外觀大氣、空間大、配置較高是奔騰B50的幾大優點。
最大缺點:
動力不足、油耗高、二檔「肉」是網友反饋最多的問題,而剎車盤生銹、雨刮器問題、胎噪及發動機聲音大等小毛病也讓很多網友不滿。
1、外觀:
奔騰B50大氣、穩重,現代感十足的外觀受到了消費者的贊同。
2、空間:
空間比較大,但頭部空間不足。
3、內飾:
內飾大氣,儀表盤漂亮;中控台設計一般;音響效果不錯;配置豐富;但內飾材質較粗糙,做工一般;乘坐舒適性強。
4、操控:
操控性強,方向精準,能夠及時響應,方向感明確,轉向系統輕便,彎道表現良好,較穩定。
5、動力系統:
奔騰B50發動機老舊,動力不足是網友抱怨最多的問題之一,網友反映有「小馬拉大車」的感覺;維修便宜,剎車系統穩定;1-2檔比較「肉」;配備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不錯,排放已達到國IV標准。
6、燃油經濟性:
由於配備的發動機老舊導致了奔騰B50的燃油經濟性差,油耗高,這也是很多網友不滿的地方之一。
這個是從易車口碑上COPY下來了,嘿嘿 想買車可以到易車口碑上參考一下
② 奔騰b50內飾全改色自噴漆得用多少瓶
5-10瓶。要看每瓶量了。
2009年5月16日初次亮相,奔騰B50以高起點、高性能、高品質「全面越級」。2013年9月12日,奔騰B50更以全新外觀、全新內飾、新增動力等40項全新變化「創變新生」,成為舒適生活的首選伴侶。
③ 2011款奔騰B50
作為年度小改款車型,2011款奔騰B50整車的外觀與老款相比並無太多的明顯變化,最為突出的是更換了五輻復合式輪轂,稍顯年輕動感。
2011款奔騰B50的內飾設計相比老款基本沒有太大變化,比較明顯的是2011款B50的中央控制面板採用暗銀色的金屬拉絲裝飾,空調出風口撥鈕增加電鍍效果,相比老款的亮銀色更加提升檔次。
此外2011款奔騰B50全車座椅都採用軟化處理,車門內襯採用了軟性材料,提高了整車的舒適性。在配置上,2011款奔騰B50還增加了大燈延時功能、行李箱燈的智能控制、車速120km/h時超速報警等。
在車身操控方面,2011款奔騰B50做了一些更加偏向舒適性的調校。前減震器增加了復原彈簧,對長度和阻尼進行了調整,而後減震器也對阻尼進行調整;橫向穩定桿的直徑增加,剛度也有調整;緩沖塊高度和剛性的調整,還調整了開口膠套的橡膠硬度。
④ 奔騰B50局部改色怎麼改好看
參照MINI的改法,非常個性,我在網上看到過。
⑤ 一汽奔騰B50值得買嗎
奔騰B50提供的自然吸氣發動機排量為1.6L,與大家熟悉的速騰1.6L相同,但兩款發動機的功率數據不同,速騰的最大功率扭矩數據分別為74 kW和145 Nm,而同樣排量的奔騰B50發動機最大功率更好,為76 kW,峰值扭矩145 Nm保持不變。
目前,4速自動變速器仍然是同級別國產車,甚至是b級車的主要類型。只有少數汽車使用5速自動變速器。目前6速自動變速箱除了速騰和南北大眾的明銳別無選擇。B50使用的是愛信日本提供的6速自動手動變速箱,但並不是大眾眾所周知的6速Tiptronic,雖然兩者都來自愛信。
奔騰B50雖然定位為1.6LA家用車,但其開發平台來自b級車的馬自達6CD3平台,其懸架系統為前雙叉臂、後多連桿,是汽車懸架中懸架相對較高的一種,在自主品牌陣營中並不容易。
奔騰B50從現在開始就在身,很大的因素歸功於大氣的外觀設計,華麗的前臉端莊自然,不愧為義大利Italdesign公司的設計大師。隨著車型的不斷升級,如今的奔騰B50車身線條更加流暢,整體來說比較簡潔,有點動感。
內飾真的很平民,深頂淺底的簡單組合。不過經過幾年的改裝,B50在內飾方面也做了一些改變,包括新設計的帶自發光的儀表盤、多功能防眩目 後視鏡 、新增USB 多媒體 介面等。
奔騰B50在A級車中尺寸非常突出,尤其是車身寬度1785毫米,甚至超過了B70的1782毫米。2675mm的軸距與B70完全一樣。可以說B50是改變了老款馬自達6平台的長度,只是縮短了前後部分的長度。B50標配自動空調節,運行模式與老款馬自達6一模一樣,最重要的是工作效率相當高。此外,新年車型還豐富了其他配置,如胎壓監測、自發光豪華儀表、多功能 方向盤 等。
奔騰B50有很多亮點。總的來說,這是一個物有所值的模式。但這還不足以配得上現在的價格。製造商應該在細節上努力。奔騰B50看大氣,對商務和家居都有好處。如果用在內飾上,配置和搭配更好,可以獲得更多消費者的認可。
⑥ 奔騰b5011年開了十年了值得購買嗎
奔騰B 50開了十年了不建議購買
⑦ 奔騰B50怎麼樣有什麼缺陷
最大的特點有第一顏值高,第二空間大。
1、外觀大氣,底盤扎實穩重,配置厚道,油耗低,內飾做工較好,正常車速情況下降噪效果顯著,動力夠用,空間大,乘座舒適,後續養車成本低,性價比較高。
2、舒適:舒適性方面相對來說還不錯,因為畢竟就是這個價位的車,要和三四十萬的車比的話,肯定沒有那個舒適性。
缺陷:
一是內飾用料做工較差,也毫無設計感。
二是隔音,本來發動機噪音就大,引擎蓋還故意不裝隔音棉,此外隔絕風噪、胎噪、路噪的能力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