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房車穿越丙察察進藏
㈠ 跑川藏線,應該選擇什麼型號的房車
去西藏自駕游,開房車過去,一般情況下啊,在路上會遇到一些自行式房車,都是以c型房車為主,B型房車也有很多,但是一般都比較隱秘一些,有時候看不到,但是會有很多,房車主要是租的為主,現在走川藏線已經沒有什麼難度了,基本上什麼車都可以走了,只要你不下道走穿越路線!我的房車在2015年走過了越野天堂(丙察察)川藏公路應該不在話下吧,您可以自己看看第一張照片是我的車,後面的是我推薦的房車。
跑盤山路肯定是小型床車最適合,其次是中大型床車和中小型拖掛房車,再次是中小型一體房車,最次是大型一體房車和中大型拖掛房車,這很車身長短和轉彎半徑直接相關,在哪裡都一樣,青藏高原海拔高,夏利。qq,奧拓,不耽誤跑,長城大皮卡,國產的絕對牛。
㈡ 7月份現在丙察察自駕車可以通過到然烏湖嗎
我剛剛摩旅從然烏反穿丙察察,一人一車。
然烏——察隅,柏油路。
察隅——察瓦龍——丙中洛,全程土路,砂石路面。
全程可通行,但不建議轎車穿越。幾乎沒有平路,大坑小坑,還有過水路面,普通suv沒太大的問題,不需要什麼四驅,但有一點:你的技術不能太菜。因為好多地方是不能會車的,碰到大車,只能是你後退,有時候是在懸崖邊倒車的,還是坑坑窪窪的路面。懸崖邊很多地方沒護欄,有護欄的地方,好多被落石砸的稀爛。
還有重要的一點,丙察察穿過來後你准備往哪走?第一條路走貢山到福貢,塌方了在
搶修,第二條,走德貢公路翻越高黎貢山,維西到蘭坪塌方,搶修中,我現在走第三條,走營盤到保山……
順利的話明天到保山,就能上高速了。
樓主有什麼其它疑問,可以問我,盡力解答,希望有所幫助。
我來回答:剛好6月30日至7月1日分兩段自駕穿越丙察察,具體情況介紹如下,供車友參考:丙中洛至滇藏界已全程油路,道路暢通。進入西藏界,全程砂石路面,但經去年拓寬改建,大多可雙向行車。老虎口也無以前險要。只是隧道中無燈光,漆黑一團。其中被大卡碾壓成深深的車轍溝,一般城市越野只能騎在深深的轍溝上通過。假若不小心滑進車轍溝里則脫困很難。過怒江大橋有幾十米水毀路面,坑洞積水較深,城市越野可謹慎通過,轎車困難。一路山高路險,一邊是絕壁懸崖,一邊是怒江;爬升時回頭彎不斷。沿路多滑坡、落石。尤其是大流沙,雖經治理,風險猶在,我們有一輛車經過此地不幸中招,被飛石砸中前擋玻璃,好在人未受傷。最好爭取上午通過,下午風大易飛石。過孔雀山埡口後,有處塌方,有施工隊正在治理,但不影響通行。總之,目前道路暢通,可以通行。但遇雨天最好慎重考慮,隨時隨處都有塌方可能。當前丙察察道路是暢通的,但風險仍在,風景絕美。建議起碼雙車同行,相互關照;最好城市越野以上車型,轎車慎行;避開雨天,以免不測;謹慎駕駛,不可大意。
我也計劃暑期走丙察察線,但是這幾天查導航察瓦龍到察隅縣那段好像在修路不通車,要繞很遠
我剛回來,要越野車才行,全是砂石毛路多坑塘,丙察察到然烏湖風景區440km
可以…現在是最佳季節
沒問題的,只是這個季節然鳥湖的水是渾的!
可以,負責任的說,所有車輛都可以通過,包括QQ,但速度差異會很大,轎車要磨很久,畢竟都是非鋪裝路面,還有,沙石路面記得控制車速,容易打滑,越野車可以開高四,穩定不少,全時四驅的當我沒說。此外雨季重要的就是運氣了,因為橫斷山區特殊地理地貌,塌方落石隨時會有,嚴重時會造成道路阻隔大段時間。察隅至然烏段路況非常好,上好柏油路面,幾乎可以開得飛快
今年五月份穿越了丙察察,路還可以,車況正常的話都可以走。其實最難走的是丙中洛到六庫,如果不是硬派越野車最好別走。丙中洛到德欽這條路據說好走。
剛離開然烏,本來想走丙察察到雲南,因遇到下雨,查天氣預報未來多天也是有雨,雲南地區也是陰雨不斷,只能改走318,打道回府了,環中國遊走了一半,只能等天氣好了繼續了
現在可以,出發前多了解當地天氣情況,注意多開雨季(下雨天)
然烏湖:藏語稱然烏錯(錯是藏語湖的發音),位於昌都地區八宿縣境內西南角,距離縣城白馬鎮約90千米的然烏鄉。成因是由於山體滑坡或泥石流堵塞河道而形成的堰塞湖。在地質運動活躍的藏東南一帶有很多這樣形成的堰塞湖,然烏湖因為緊靠川藏公路而為許多走川藏線旅行的旅行者所熟知。
然烏湖的西南有崗日嘎布雪山,南有阿扎貢拉冰川,東北方向有伯舒拉嶺。四周雪山的冰雪融水構成瞭然烏湖主要的補給水源。它是著名的帕隆藏布江的主要源頭。
㈢ 首次駕駛國產車,走滇藏新通道穿越丙察察線,丙中洛到察瓦龍篇
西藏,雖然山高,雖然路遠,但卻是許多人嚮往的地方,2020年9月初, 單車四人經「滇藏新通道」丙察察線自駕進藏。這原本是五月春天的丙察察進藏計劃,因為疫情的耽擱一直推到八月底才能出發。這是我的第八次自駕進藏。也是我第一次駕駛國產品牌廣汽傳祺GS8進藏,走的卻是八次進藏中最艱難的丙察察線。
「丙察察線」是雲南進入西藏的「滇藏新通道」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屬於國家新編G219國道環中國邊境公路的其中一段。起點為雲南省貢山縣丙中洛鄉,經西藏自治區察隅縣的察瓦龍鄉再到察隅縣城,全長270公里。又叫 丙察察公路 。這里是華南進入西藏最近的一條公路。也是一條尚未正式通車的公路。
目前丙中洛到雲南西藏界都是柏油路面了,進入西藏後經察瓦龍到離察隅18公里處就都是彈石路和搓板路。
我們第一天一早從廣州出發,晚上到了貴州的興義。第二天經大理,保山到達雲南六庫,第三天中午就進入了西藏地界。
丙中洛到察瓦龍途中有三個比較值得一看地方,第一個是快到丙中洛時路右邊,兩個怒江上的回頭灣。區別在於一個有橋過去,半島上有村莊,另一個就是一個半島沒有人住也沒有村莊。
第二個是進入西藏地界後不遠就通過的老虎嘴。公路在一塊巨石下開鑿過去而成的大嘴巴形象。
第三個就是距離察瓦龍十多公里,危險系數最高的大流沙。經過時要特別注意泥石流塌方。
需要提醒走丙察察的車友,六庫之後到就只有貢山有油站,之後就要200公里左右的山路到察瓦龍才有油站了,而這200公里山路有一半的搓板路和泥路彈石路,油耗比平時多出近一倍。所以,大家一定要在貢山或者至少六庫就把油加滿。我是在經過大理時加的油,原本想到了貢山再加,但看到要拐進縣城就打算到丙中洛才加油,到了丙中洛才知道沒有油站,還好我們幾個人開車的節奏都不是急躁那種,距離察瓦龍還有20公里左右時,油表亮了紅線,但還是熬到到了察瓦龍。
雲藏交界地處西南邊陲,地質地形復雜,橫斷山脈突出, 維護保養及改造,難度都是相當的大。 山區公路 多處於高寒山區。每年雨季自然災害頻發, 雲南境內雖然都已經鋪設了柏油路。但還是有好些路段每年的雨季過後都要整修。
丙察察線目前雲南境內已經是全程泊油路, 路況較差的路段是過了丙中洛鄉的秋那桶村進入西藏地界開始到察瓦龍鄉的約90公里,和察瓦龍到察隅縣城的約190公里,全程都是彈石路或搓板路。秋那桶村到察瓦龍全程和察瓦龍到察隅的近半里程,都是貼著怒江而行。
這一路上,往上看是峭壁,往下看是懸崖,而丙察察公路就鑲嵌在這一半峭壁一半懸崖的橫斷山脈中曲折蔓延到遠方。
我們沿著怒江一路蜿蜒而行,傍晚時到達了西藏和雲南交界之處的第一個鎮子察瓦龍鎮。
察瓦龍是一個怒江邊的鄉鎮,我們亦是隨著蜿蜒的怒江從雲南一路前行來到此地,雖然只是一個鄉,但比想像中的更繁榮。街上路邊停滿了車輛,當地車和自駕遊人的車都有,航拍看下去,兩個球場,看上去是小學中學都有,而且位置最為顯眼,教育是一個國家的立國之本,教育的普及也充分體現出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
待續下一篇:察瓦龍到梅里雪山的後花園甲應村『
㈣ 越野進藏除了丙察察還有新線路嗎這條就是老炮也未必跑過的…
#春日茶話會#
我們想給它一個非官方的命名
青藏中線
這條線,沿途可同時打卡
黃河源/瀾滄江源/長江南源三個源頭
圖:日行者 酒紅 五虎
文:日行者 燕七
寫在前面
從青海進藏的常規線路,一條是西邊的G109國道,一條是東邊的共玉高速—G214國道。
G109是出了名的大車多,一般都會選作走大環線時出藏的線路;而另外一條,對於越野愛好者來說也不算是體驗特別好的穿越線路。
所以來試試巴隆—巴青這條進藏線路吧!
這條線剛好夾在G109和G214之間,所以我們想給它一個非官方的命名: 青藏中線 。小聲嘟嘟:老男孩4x4車隊是目前有記錄可查的第一支走過整條線的隊伍,2020年10月。
日隊說,「這是條稍微虐車虐人,但體驗極佳的線路。」
可我覺得「稍微」是常年走無人區的日隊的感受,私以為「這是條很虐人虐車的,讓你能夠擁有二十年前進藏體驗的線路。」(高海拔4000m露營,沿途吃住條件都很是簡陋)
總之, 青藏中線 ,一條即可以體驗到穿越高原無人區挑戰的樂趣,但又不是高強度的連續苦穿越,且風景絕佳的路線。私以為,比川藏中線的鄉道跑起來要更好玩有趣。
線路介紹
想要具體奧維打點可留言聯系
規劃者:日行者
勘路者:老男孩4x4(日行者和他的朋友們)
線路途徑:都蘭縣巴隆鄉—阿拉克湖—黃河源—瀾滄江源—長江南源當曲—布加冰川北坡—那曲市巴青縣
註:10月份是最佳自駕觀景期;春冬是冰封季;夏季很多地方有塌方,水大,比較危險。
到了巴青,就算進了藏。之後向西可走G109到那曲;向西南可去比如走麥卡濕地進藏;或者,也可以像日隊他們一樣去比如—薩普—邊壩—丁青兜個大圈子看更多的美景。
以下是路書手記
分段記錄了穿越情況,以供大家參考
Part 1:2天
都蘭縣巴隆鄉-翻越昆侖山-阿拉克湖-黃河源頭
都蘭有個被稱作現實版「九層妖塔」的熱水墓群,對考古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網路導航搜索,是很容易到達的位置。
從都蘭南下去巴隆鄉,開始翻越昆侖山的那段路是有車轍印的路。巴隆海拔約3000m。
從巴隆到阿拉克湖路上有一個5000m的埡口,地貌和克里雅比較相似,有一段砂石路但難度不大,整體的海拔攀升速度並不如克里雅古道那麼急,非常適合高原越野體驗。
沿途有大群大群的
第一天的行程,到阿拉克湖附近露營剛好合適,但是海拔約4000m。
阿拉克湖的生態非常好,可以看到很多鳥類,湖面像一面藍色鏡子,景色極美。
然後北向南還需要翻越一座大山,山高且陡,有點難度,一般這路是南向北(麻多-巴隆)走,會緩和許多,至少不用掛低四。
再之後的一段路,是巴隆到瑪多縣麻多鄉的通勤牧民道。大部分是砂石路,但水毀嚴重,尤其阿拉克湖東西向路況很糟糕,必須要慢行。
到了南北拐點後向西去黃河源頭是鋪裝的砂石路,近來才修好的,比較好走,但麻多鄉附近2km范圍的路全是炮彈水坑。
目前鋪裝的砂石路一直修到了黃河源頭門口,還有條路可以直接通到那個昆侖大峽谷景區然後到格爾木。
黃河源頭門口目前在建設房車營地,每人收費50元。 旅遊 開發只是遲早的事兒。
整個黃河源在視覺上也沒有很震撼,像小泉眼一樣,是涓涓細流。
Part2:2天
黃河源頭—治多縣
從麻多鄉到曲麻萊縣南向北,有很長一段炮彈坑路,胎壓1.5的情況下時速都跑不到50km,全是坑。後半程是剛修好的柏油路,路況很不錯,跑起來很閑適。
曲麻萊縣城北部有一兩家酒店條件還不錯,可住。治多的條件就差一點了。
因為當時隊伍里有人出現嚴重的高反症狀,要送去玉樹機場。所以我們分成了兩波,一波去玉樹送人,一波直接前往雜多縣。之後在雜多縣匯合,從雜多方向一起進源頭。
治多到雜多這一段也在修路,目前都是砂石,並不能跑起速度來,但很值得走一遭,因為美的一踏糊塗。這一段的雪山群風景極美,我們一路在雪山峰巒間穿梭,很是享受。
Part3:1天
瀾滄江源頭
如今到達的瀾滄江源頭的難度,比2014年那會可是小了很多。
路況很好,至少從雜多南向北的路是非常好的,到拐點之前,除了上山下山外,別的路況可以跑到70km/h的速度。
這條路是南北貫通的,從治多往西北邊進入是老路,要過一條季節性的河,季節難度有,但不大,總體還是比較容易通過的。
9月底去瀾滄江源頭的時候,幾乎是一路的涉水逆流而上,過河過到麻木,水量也不算小。
去源頭的難度,主要是從雪山口牧民家到裡面20km直線的距離。兩邊的植被地區都是沼澤,順河道走就得不停的過河的支流河汊子。水流大的時候沖刷出來的暗坑也多,需要特別留意。
當然,不同季節的水量不同,河溝子的沖刷度不一樣,很多地方會有接近一米深的暗坑。
推薦兩台以上硬派越野車組隊前往,增強應對風險的能力,不然遇到問題還是很麻煩的。
這一路的海拔大概在4800m到5100m,源頭地方是5100m的海拔。群山環繞下涓涓細流逐漸匯成幾千公里的瀾滄江,過境後成為被幾個國家視為母親河的湄公河。
深藍色線為瀾滄江的河流圖
幾年前曾在十月份來過這里,當時是冰天雪地的感覺,這次連雪山尖上都感覺沒雪了。這幾年的氣候變暖的影響已經這么誇張了嗎?
當天下午,我們遇到了一些問題,因為修車耽誤了時間,不得不夜穿幾個小時,直到凌晨才到雜多縣。
雖然都是縣,雜多縣可比曲麻萊、治多要大不少。有新老兩個城鎮,吃住條件都很不錯。
Part4:1天
雜多-南源當曲-布加冰川北江塔村
長江,世界水能第一大河,第三長河,亞洲第一長河,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它發源於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格拉丹冬峰西南側,幹流流經11個省級行政區,於崇明島以東注入東海,全長6387km。流經不同地區的「長江」有著不同的名字。
沱沱河、通天河、金沙江、岷江、川江、荊江、揚子江、黃浦江,它們都是長江。
長江源由北源楚瑪爾河,南河當曲和正源沱沱河組成。楚瑪爾河發源於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深處的可可西里湖,藏語意為「紅水河」;沱沱河發源於格拉丹東雪山的姜根迪如冰川。
2014年我曾到過可可西里的長江正源姜古迪如冰川,它和瀾滄江源頭很像,只是更震撼一些。
正源源頭是非常好理解水從哪裡來,格拉丹東西側姜古迪如冰川出的是沱沱河,格拉丹東主峰東側出的尕日曲合並成通天河。
但長江南源當曲我是完全理解不了,有點超出想像的不合理。
去當曲,走雜多到巴青的路就可以了。這里有個分叉,往南走是去丁青,往右是去巴青。一直往西就可以開到當曲的山腳下。
南源當曲就是在一個半山坡上,四周沒有什麼雪山,但山頂是個巨大的水窪地,無數的泉眼一樣的水窪遍布整個山頂。車是上不去的,從山下徒步上去需要2km,海拔5000m。
研究了很久當曲,也沒搞清楚水是哪兒來的,但它就是那麼神奇的存在著。從界碑處湧出的小細流向北注入通天河,發揮了它作為南源的價值。
不僅我們不僅理解不了水是從哪兒來的,連小飛機在這里也迷失了自我,飛迷糊丟了。
找飛機的時候,來回徒步了6km,在5000m海拔這樣徒步實在是酸爽,人累到站不起來。
從南源到布加北冰舌的路不好走,倒是有一段鋪裝的砂石路,但全是坑,時速能到50km就謝天謝地了。只有木塔、江塔兩個村子附近才有柏油路,總之是跑不起來的苦不堪言。
當天,我們在了江塔村夜宿露營,實在是沒有住的地方了。
Part5:1天
布加北冰舌-巴青-索縣
從江塔村向左藍線去巴青是爛路,向右紅線去丁青是剛修好的鋪裝路。
我們到達布加北冰舌後在剛修好柏油路上被震撼到了,遇到了很多從丁青過來朝聖的藏民,這個地方實在是太美了。
布加是丁青地區藏民眼裡的神山之一。一般看布加都是G317國道往北走有車轍的路去南坡觀看,因在大路邊上人會比較多;北坡則人相對少。
現如今,丁青G317到江塔村修了柏油路,一直鋪到北冰舌腳下,所以來朝聖的藏民非常多。
在這裡布加北坡三條冰舌基本都能看到,很壯美。
熱情的藏民朋友邀請我們一起路餐,油條、酥油茶和肉,很感謝,但未做過多打擾。
支起天幕,在神山下泡杯茶,感覺真好。
江塔村-格貢夏村去巴青的西行線是一條翻山越嶺的小路,路況挺爛的,時速也就能跑到50km吧。沿途只有村子裡有信號,到山裡就失聯了。
翻過一個埡口後出去就是G317,可以直接到巴青和索縣。沿途路很爛,一定注意休息、保護減震。
Part6:巴青到比如
從巴青、索縣到比如,不建議按導航走,繞的路非常多。可以從康慶拉山口直接往南插,路程縮短,路況很好。
康慶拉山口的盤山公路非常壯觀。在5100m的埡口俯瞰,公路盤旋直上,雲霧繚繞,很震撼,藏區的小車跑這樣的路一點問題都沒有。
Part7:1天
薩普雙色湖
現在的薩普北已經開始出現堵車的情況了,仙境羊秀動不動就會有大車隊進進出出,人一多起來就顯得過於噪雜了。
有點越野經驗的,建議從白嘎鄉和尼木鄉去薩普東南的雙色湖看看。
薩普東南線的路況較差,有不少涉水的地方,塌方的情況比較多(雨季慎入),但環境極美,藏民村落也很多。有村落的地方信號也好,很適合露營拍攝,享受高原空谷的幽靜。
雙色湖的兩個湖都只能徒步進去,那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顏色,在雪山映襯之下美到無法言表。這里還有著獨特的小氣候,海拔4800m的地方竟還有樹木生長,溫暖舒適。
在薩普雙色湖吸收完天地靈氣,我們此行也基本意味著將要結束了。
之後,我們經邊壩,走503縣道去丁青,又回到G317,奔類烏齊去往玉樹返程,全程畫了個U型彎,旅行圓滿的暫告一段落。
㈤ 丙察察進藏路有多險有多美,你去了才知道
自從丙察察公路問世後,就成為了進藏越野路的終極代表,它被稱為第七條進藏公路,也是最艱難的進藏路線。和傳統的進藏大通道318比起來,丙察察的風景更美更原始,道路更加的險峻。
有的人認為從318川藏線進藏,是身體下了地獄,眼睛上了天堂,那麼,丙察察就是地獄中的地獄,天堂中的天堂,被網友稱為「走最爛的路,看最美的風景」。
丙察察,這三個字並不是一個地名,是丙中洛,察瓦龍鄉,察隅的簡稱。因為這段公路非常危險,路況很爛,所以稱丙察察為「最難走的進藏線路」!是從雲南丙中洛,沿怒江往北,經過察瓦龍,抵達西藏林芝地區的察隅縣。
察察線處在橫斷山脈的腹地深處里,山高峽谷深,所以外界人極少有能進入,處在深閨人未識的鎖閉狀態。但是,隨著09年9月簡易道路的開通,它那神秘、古遠、原始的面紗慢慢裸露在人們的面前。
2015年沿大(理)保(山)高速公路至金廠嶺,經雲龍、瀘水、福貢、貢山、丙中洛、察瓦龍止於察隅縣,這段經典的越野穿越路線在今年開始正式修柏油路了。這也在向愛好越野的人們宣告一件事:我們的丙察察線己經進入「生命倒計時」了。所以愛好自駕挑戰自我還沒有去過的大咖們抓緊時間去吧,不然就真的消失了。
丙察察線,你能看到什麼?
怒江、丙中洛、老姆登、重丁教堂、霧里村、察瓦龍、察隅、甲應村、然烏、波密、墨脫、林芝、拉薩、布達拉宮
㈥ 一家三口的丙察察騎行之路—丙中洛騎行第一天(三)
丙察察線,號稱第七條進藏線路,路況最復雜,常年塌方,泥石流。這也是最危險,最艱難的一條進藏線路。丙察察線的起點丙中洛鎮,終點察隅縣,全長300餘公里。
我的計劃是由丙中洛出發,到達察隅縣後,繼續去往然烏胡,而後沿著川藏線一路騎行到拉薩。這是我的第四條進藏線路,二師兄的第三條進藏線路,冤大頭的第一條進藏線路。
這也是我們一家人,第一次長途騎行之路。
獨龍江的行程結束後,我們便開始了裝車,整理裝備,采購補給。所有的准備都是為了早一天能夠出發。
自行車和駝包我們從成都快遞到丙中洛,不過當我把自行車都組裝好,坑爹的車行居然忘記把坐管快拆夾車行發給我了。不得已,從六庫的捷安特買坐管快拆夾,這樣,行程又耽擱了一天。
八月二十六號,晴。
所有準備已經妥當,本來打算七點就出發,拖沓的我們硬是延遲到了八點半出發。這一天,我們從丙中洛的阿洛青年旅捨出發,踏上了我們期待已久的丙察察線騎行之路。
剛出發迎接我們的就是一個長下坡路段,沿著怒江的曲折峽谷行進,我們在水泥路和坑坑窪窪的爛路不斷切換。一路上,我們路過了重丁教堂,石門關,霧里村,秋那桶。
這條號稱進藏終極越野線路的丙察察,一路都在施工改造,我相信不久之後,丙察察再無越野,將是一路坦途。
一邊是懸崖,一邊是從來不會溫柔的怒江。我們就這樣在結束二十公里的水泥路之後,就一直騎行在碎石子鋪設的搓板路上。下午,二師兄第一次爆胎就發生在龍不村,沒有什麼好說的,換好胎,繼續干。
冤大頭第一次騎行長途,一路上都是異常的興奮,假如不是我一路壓隊,怕是早就把我和二師兄都拉爆了。
二師兄作為騎行過新藏線的老司機,也是有心無力的樣子,加上正好趕上了生理期,著實讓我心疼。我嘛,還是充當背夫的職業,六十多斤的駝包負重,讓我很是擔心輻條會不會像新藏線一樣斷掉。
晚上的五點半開始尋找扎營點,最後我們在七點半才找到了一塊露營地。其實,丙察察這條線路,高山峽谷的地質,一面懸崖,一面怒江的地貌,想找到一塊理想的扎營點,還真是不容易的。
扎營,做飯。冤大頭乾爹的氣爐,上次騎行新藏線買的高壓鍋,依舊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丙中洛買的大米,大理買的腌肉,將大米洗干凈,放上適量的水,煮上五分鍾,悶上八分鍾,一鍋香噴噴的悶飯就完成了。
冤大頭也許是累了,或許是第一次吃這樣的飯,所以吃的異常的香。我和二師兄相視一笑,可能這一次耽誤了他一個月的學習。但是,我們相信這一趟之後,他的人生再無跌倒後,爬不起來的坎。
吃飽喝足,睡覺了。
明天,我們要穿越丙察察線最恐怖的大流沙區域,趕往察瓦龍鄉。
一家三口的丙察察騎行之路—千里奔襲到大理(一)
一家三口的丙察察騎行之路—人神共居的丙中洛(二)
㈦ 史上最全的13條自駕進藏路線,走過3條算你厲害
西藏,是多少人的終極旅行夢想,此生不去心不安。
西藏是終點,但沿途的美景,你也千萬別錯過,一路風光,足以讓你沉醉。
用車輪的印記,去丈量這絕美的一切,看遍雪山、湖泊、冰川、森林、村寨....
不自駕一趟西藏,你就不知道天堂有多美。
1
318線
史詩級進藏路線
川藏線不僅僅是一條公路
更是通往天堂極致美景的通道
從巴蜀文化的發源地成都出發
經跑馬溜溜的康定、攝影天堂新都橋
世界高城理塘、色彩斑斕的然烏湖
遼闊的邦達草原,抵達拉薩
「中國的景觀大道」
「史詩級進藏路線」、「景觀長廊」
人們賦予它他奪得美稱
沿途美景
貢嘎雪山
▽▽▽
新都橋
▽▽▽
然烏湖
▽▽▽
米堆冰川
▽▽▽
尼洋河
▽▽▽
2
青藏線
最安全進藏路線
青藏公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之一
是進藏的最早公路
也是目前路況較好的公路
青藏線全線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被稱為"世界屋脊上的蘇伊士運河 "
從西寧出發,翻山越嶺
一路感受無人區的荒涼
經歷大自然的滄桑
進入聖潔的西藏
沿途美景
塔爾寺
▽▽▽
青海湖
▽▽▽
茶卡鹽湖
▽▽▽
可可西里
▽▽▽
羊八井
▽▽▽
3
滇藏線
中國最美的進藏公路
它穿過茂密的橫斷山區原始森林
橫跨翻騰的金沙江
以及連綿的梅里雪山之後進入西藏
地獄般的滇藏公路
卻穿越著天堂般的美景
沿途美景
蒼山洱海
▽▽▽
雨崩
▽▽▽
梅里雪山
▽▽▽
墨脫
▽▽▽
雅魯藏布大峽谷
▽▽▽
南迦巴瓦峰
▽▽▽
4
317線
濃郁的藏族人文之旅
川藏北線是
越野探險者推崇的自駕骨灰級線路
沿途你會翻越眾多的高山、雪山
經過叢林,小溪,森林...
這里景色更為原始壯麗
路途艱險也更艱辛
沿途美景
丹巴藏寨
▽▽▽
塔公草原
▽▽▽
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
▽▽▽
新路海
▽▽▽
5
新藏線
世界海拔最高的公路
全程約10065公里
是中國最長的公路
新藏線在眾多熱愛自駕旅者的心中
是最艱苦、最考驗毅力
環境最惡劣、人煙最稀少的極限自駕路線
但去一次,定使你終生難忘
新疆、西藏這兩個此生必去的旅行地
就這樣串聯起來
沿途美景
羌塘保護區
▽▽▽
班公湖
▽▽▽
扎達土林
▽▽▽
岡仁波齊
▽▽▽
拉昂錯
▽▽▽
珠峰大本營
▽▽▽
羊卓雍錯
▽▽▽
6
唐蕃古道
穿越千年的古道
唐蕃古道是1300年前的進藏之路
是唐朝和吐蕃之間的交通大道
當你踏上去時
你會有一種在藍天白雲中婉蜒穿行的錯覺
因此,有人說,這條古道離天最近
沿途美景
日月山
▽▽▽
野牛溝
▽▽▽
強巴林寺
▽▽▽
丁青
▽▽▽
7
川藏中線
鮮為人知的進藏路線
川藏中線是夾在川藏南和川藏北之間
由鄉道縣道連起來的一條線
有些地方找不到路
需要繞行才能繼續往前
這條線路走的人極少
但沿途景色粗獷、風光絕美
是最原始的景觀長廊之一
沿途美景
牛背山
▽▽▽
金嶺鄉
▽▽▽
那區草原
▽▽▽
8
丙察察線
眼睛在天堂,身體在地獄
左手邊有懸崖和湍急的怒江一路相伴
右手邊峭壁令人膽戰心驚
丙察察線的驚險
讓她成為越野圈中的神話
沿途美景
獨龍江
▽▽▽
怒江第一灣
▽▽▽
丙中洛
▽▽▽
9
丙察左線
地圖上沒有的進藏路線
一路顛簸 ,一路風光!
這是在地圖上找不到的路!
或許,它都算不上路
導航都無法顯示
沒有水泥面也沒有斑馬線
只有單向車道
世界最危險的「公路」之一
非資深越野者,不要輕易挑戰!
滾滾的怒江水在身側奔騰而去
高黎貢山巍峨屹立遠方
獨龍江峽谷在眼前鋪展
險峻發抖的怒江72拐
神秘的田園村落靜靜等著你去探尋
10
克里雅古道
西域與西藏的空中走廊
它也是一條寫滿傳奇的險路
直到今天,走在克里雅古道上
仍能看到四萬頭牲畜留下的累累白骨
這條探險級路線上有絕壁、激流、火山
更有無數故事值得追尋
11
羌塘線(分3線)
最狂野的穿越路線
遼闊的大地與空曠的天空
絕美的湖泊與雪山、野生動物的天堂
一百多年來,這塊生命禁區
召喚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探險者
沿途美景
普若崗日冰川
▽▽▽
雙湖
▽▽▽
這里是中國最大無人區
方圓70多萬平方公里
到處是絕美的湖泊與雪山
也是野生動物的天堂!
翻越昆侖山、阿爾金山
穿越羌塘進藏
也成為資深戶外者的追求
這些進藏路線
去過3條,算你厲害
西藏訴不盡的故事
道不完的傳說
用獨特的美
刺激著每個前去朝聖的人們的心
對西藏的熱愛
總在趨勢我們
不斷的出發、不斷的在路上追尋
終抵達夢想中的那個地方
這期間會遇見許多故事
更會遇見絕美的風景
㈧ 穿越丙察察
人之所以愛旅行,不是為了抵達目的地,而是為了享受旅途中的種種樂趣—————歌德
終於,十天倒計時開啟了丙察察的穿越暨瑪娜茶金朝聖之旅。我將陸續記錄我的這次行動發文分享,一來給自己留下腳印,二來希望能幫助到朋友們。
為此准備了數年之久,因為種種原因推遲至今,如果不是一些空穴來風以至於還沒有下定決心前往,但是,關閉了三年之久的丙察察線路如同強力的磁鐵,始終牢牢吸附在我們心裡。
我的航跡圖
三個月前,我開始了著手做攻略路書,網上調查行車線路,借用了網友的一些地圖(這里一並感謝!),也自己設計航線畫了一些地圖,最終做出合理的航跡地圖,我小區的摩旅達人BG4FLI給我介紹了丙察察線路的要點以及周邊風光點,並給我介紹了他的朋友「丙察察四川飯店老陳驛站」的老陳和我加了微信,這讓我隨時可以了解到那邊的道路信息。
有了這些信息,我想丙察察應該難不倒我了。回想起以前自駕穿越獨庫夏特,穿越塔克拉瑪干,穿越貢嘎子梅,穿越新青G315,穿越大內蒙線甘南洛克之路,翻越四川牛背山之後,把收官之路留在丙察察和瀘亞東線,也是天合之作吧!
想告訴朋友們的是我前期的准備工作都是保障實際行動的合理可行,這次將耗時一個月,行車近5000公里,在滇臧川的大橫斷山區繞一個圈,具體是昆明—大理—貢山—丙中洛—察隅—然烏—左貢—理塘—稻城—瑪娜茶金—瀘枯湖—石頭城—香格里拉—奔子欄—梅里—麗江—昆明,途徑三條著名的國道G219,G214,G318,用30天的時間慢慢地在橫斷山的七脈六江西南部畫一個圓,感受地球上最具極美體驗的三江並流地區:上帝在這里捏了一捏!
我的此次行程
題目叫穿越丙察察,這是最初的意思,隨著路書的完善,內容漸漸豐富起來,但是,題目最能指明開始的動機,所以,穿越丙察察這個名字就不改了。
橫斷山主要景點(星球研究所網圖)
七脈六江(星球研究所網圖)
所謂丙察察,也被戶外朋友叫BCC,有一位朋友的文字很贊,我就引用一下,自己幽默不夠不多筆墨。
「丙察察 ,讀起來有些拗口,有些人喜歡叫BCC。雲南丙中洛一西藏察瓦龍一西藏察隅,其實之前這是一條在地圖上不存在的路,也是一條最便利的進藏之路,直線距離最近,由於山高谷深地質水文情況復雜,道路通行能力極其低下,沙礫、坑窪、亂石、塌方、流沙、滾石路段散落全程,一年也只有9、10、11月初比較適合穿越,走一次,回去可以吹一輩子....在之前BCC幾乎只是硬派e族的天下,偶爾有一兩個不知死活的大神開著小轎車或者麵包車走完了BCC,回來後就會被無知群眾當神一樣的膜拜,飄得狠....BCC的戰略重要性和沿途極具價值的 旅遊 資源,相關部門突然醒悟了,關鍵是錢撥下來鳥。在2014年開始在舊BCC道路基礎上修建新BCC,它有了新的名字--滇藏 旅遊 新通道。可惜吖,如今爛路已經不復存在鳥,爛路已經成為BCC的 歷史 了。特別丙中洛一察瓦龍路段以前是在懸崖邊的一條簡易爛路,險境重重,而今面目全非 ,路況良好。前半段 ,新修柏油路正式通車了 ,後半段,寬敞兩車道的硬地路。懸崖邊也加裝欄桿,行車安全系數大大提高。狠明顯兩大叔已經來晚了。」
寫的簡潔明了風趣幽默。
可見,丙察察大家都可以前往,有一點點膽量即可。
㈨ 新世代全順小房車改造,探險旅行的好夥伴
考察一年還是選擇新世代短軸中低頂國5車型來好好折騰一番。本人非常喜歡各種戶外運動,曾經是一名沒有什麼成績的運動員,這幾年玩潛水,射擊,越野,陸續開三菱帕傑羅V93進藏6次,川藏,顛藏,青藏,丙察察,阿里北線,阿里中線等全都跑了,由於帕傑羅的空間無法實現在戶外長時間居住。所以一直想改一輛大點的車用於未來的旅行,我的需求1:空間利用率大 2:通過性好 3:最好是國際品牌(考慮到開出國旅行的維修) 4:穩定 通過一年的選擇還是選擇新世代,接下來是我的改造計劃,找了幾個修理廠和改車廠進行溝通一番結果別人都不知道我想要幹嘛。因為我的車是要根據我要去的地方路況等各種需求改的。所以別人有很多不理解也是正常的。想來想去一氣之下決定自己在家裡的車庫親自動手進行改造。
在4S店的時候特意買的國5的,因為國6的需要加尿素,而我要求改好後的續航里程每加一次油在2000公里以上,但如果要加尿素就麻煩了。還要注意尿素的餘量。
先發幾張以往的自駕穿越照片這個是2019年5月在崗仁波齊,車上位置全部拆了鋪成床鋪,但還是無法滿足戶外生活,只能夠做為簡單休息
丙察察穿越
單人單車阿里中線
在阿里無人區露營,帕傑羅是一輛可以帶你去任何地方並且能夠安全回來的車型,要不是實在空間有限絕對是探險旅行的好夥伴
回到主題這個是車剛開回家的時候,進小區時有個不認識的保安以為我是送貨的
短軸中低頂,短軸是為了更高的通過性,由於經常單人單車穿越所以空間也基本上夠了
先拆儀表台了解一下這個車的電路和OBD的情況
全部拆空先
因為是手動擋開起來有點費事先改自動離合器。改完自動離合器開的就順多了,其實和自動擋區別不大了,老婆也可以開
地板也全部拆掉,原車久一層木板沒有任何隔音裝置,所以噪音很大
底盤全部加隔音棉
加裝電動踏板
改電路,加裝逆變器,這些東西全部隱藏在內飾板裡面
底盤分別加裝清水箱和灰水箱
灰水箱在左邊,這個位置非常空以後的電池組也計劃改在這里
地板,防水的
地板,有一部分空的是用來沖涼的,下面加工了一塊不銹鋼用於防水,周圍要比下水口高15mm,這個是在自己的工廠用油壓機拉伸出來的
改完後拉個浴簾直接在車上沖涼,水可以從這里流到灰水箱,這樣車上就不需要專門的位置用於洗澡了,這個地方晚上門一關反正是空的剛好把他利用起來
後備胎架安裝完畢。這個改法主要是為了安全,還有經常露營垃圾需要帶走,有了這個杠就可以將垃圾掛到後面帶著不需要放車里,而且可以拖掛其它掛車
上下水的管路在上車的踏板位置,這樣不需要把底盤打孔,只需要側邊開孔就可以將管路引到底盤下面
洗手盤先用鋁型材做個架子直接和車身固定
副駕駛位置可以360度旋轉,也可以放倒和主駕駛拼成一張單人床
上下水部分搞定
後面可以變成一個兩位的座椅也可以折成平床。這樣需要睡覺的時候就是床,也不改變座椅的個數不怕查車和年審
攜帶型房車馬桶可以隱藏,需要使用時再移出來,使用後再宿回床底下節省空間。
水表電表,戶外淋浴花灑,淋浴花灑可以在車上用也可以拉外面用非常方便,水表可以實時查看水箱的水餘量,電表也可以查看副電瓶的電量。
原車大燈真的太暗了非常暗的那種,簡直比我原來帕傑羅的霧燈還暗,這個必須換掉
遮陽棚也裝好了
輪轂太難看,輪胎換成全地形胎235/60/18
打掃干凈感覺還可以
布置些軟裝
床是1.76x1.3米的還是夠用的,本人1.73剛好可以睡
5月1帶家人度了個小假順便試了一下車,由於所有的部件都是鋁型材直接固定底盤而且做了全車隔音所以跑起來感覺還是不錯的,噪音完全可以接受,全車也沒有任何異響,跑了2370公里總共加了180.5升油,平均油耗不到8升,由於新車磨合基本上都是100-110公里的速度在高速公路跑所以比較省油一點。2.2T柴油,這款發動機果然非常有力,比我想像的要有力。以前開過路虎衛士也是同款發動機但感覺在這個車上動力要更直接一些,也許是我的車改完後重量沒有增加的原因,車子除了方向有些重其它的操控都很不錯,開起來的時候感覺不出來是柴油發動機。
車子感覺不大不小,不怕限高,通過性也沒有問題
整體效果還不錯。本人文筆和時間有限,只能夠做個簡單分享,由於我的車需要新疆西藏等荒野旅行所以不能加裝太重的裝備,做這樣的改裝也是完全按照自己的實際需求來改不一定適合所有人。
前臉改完效果出來了
安靜的停在這里等待今年的新疆旅行,接下來需要改副油箱,改4驅,改升降頂等等。在這里歡迎各位大神多給指導,現在剩下4驅配件還沒有找到,如果要從美國報關過來就要等太久時間了,或者直接開去泰國應該可以改因為泰國有這個車型的4驅版本,有沒有那位兄弟有這個渠道希望介紹一下跪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