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安全管理暫行辦法實施細則
A. 旅遊標准化工作管理暫行辦法的辦法內容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對全國旅遊標准化工作的管理,促進旅遊標准化建設,全面提高旅遊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實施條例》等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旅遊標准化工作是旅遊行業各項工作的技術基礎,是提高旅遊業整體效能,實現科學管理的重要手段;旅遊標准化工作是國家標准化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由國家旅遊局標准化主管部門組織實施,在業務上受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指導。
第三條旅遊標准化工作的主要任務是在旅遊全行業范圍內組織制定有關旅遊國家標准和行業標准(以下簡稱標准);貫徹實施標准,並進行監督檢查;指導和推動旅遊企業開展標准化工作;推動旅遊行業標准化各項工作的制度化和規范化建設,提高旅遊行業的安全保障能力、質量水平和管理水平。
第四條旅遊標准化工作是旅遊行業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各級旅遊行政管理部門要加強管理,並納入行業管理范圍。
第五條積極採用國際標准和國外先進標准,特別是國際標准化組織、世界旅遊組織及旅遊發達國家和專門機構的標准,積極與國際接軌;積極參與國際標准化活動,參加有關國際標準的研究、制定工作,維護國家和旅遊行業的利益。
第二章組織管理
第六條旅遊標准化工作實行統一領導、分工負責的原則。各級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旅遊企業可設立旅遊標准化管理和工作機構,配備專兼職人員,加強組織管理。
第七條國家旅遊局標准化主管部門統一領導和管理全國旅遊標准化工作,其主要職責是:
(一)貫徹執行國家標准化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制定在本行業貫徹的具體辦法,並組織實施;
(二)組織編制和實施全國旅遊標准化工作規劃、計劃;
(三)組織制定、修訂和復審有關旅遊業的國家標准和行業標准,負責組織管理標準的審批、編號、發布和備案工作;
(四)負責組織管理旅遊行業內的國家標准和行業標準的出版發行工作;
(五)組織實施或會同國家旅遊局有關業務管理部門共同實施相關標准,並對實施情況監督檢查;
(六)負責全國旅遊標准化技術委員會的日常工作;
(七)指導地方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和旅遊企業的旅遊標准化管理和工作機構的工作;
(八)組織全國旅遊標准化人員的專業培訓、考核和資格認證工作;
(九)組織、參加全國專業標准化技術委員會的會議和活動;
(十)組織、參加有關國際組織的國際標准化會議和活動;
(十一)組織旅遊標准化成果的申報工作和旅遊標准化工作的表彰獎勵。
第八條國家旅遊局各業務管理部門分工負責管理本業務范圍內的標准項目的有關工作,其有關職責是:
(一)根據全國旅遊標委會的委託和標准項目計劃,組織制定、修訂有關標准;
(二)根據標准項目的實施計劃,組織有關標準的實施工作,並監督檢查。
第九條全國旅遊標准化技術委員會負責全國旅遊標准化工作的技術歸口管理和標准解釋工作,其主要職責是:
(一)開展旅遊標准化基礎理論研究,提出旅遊標准化工作的方針、政策的建議;
(二)協助組織旅遊業標準的制定、修訂和復審工作,負責組織制定旅遊業標准規劃體系;
(三)負責旅遊標準的審查工作,對標准中的技術內容負責;提出強制性標准或推薦性標準的建議;
(四)負責旅遊標准化工作成果的分析研究,對標準的實施情況進行調查和分析;
(五)組織開展旅遊標准化工作信息交流和咨詢服務工作;
(六)開展旅遊標准化國際交流與合作,承擔國際標准化有關工作。
第十條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旅遊行政管理部門負責領導和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旅遊標准化工作,其主要職責是:
(一)貫徹執行國家標准化法律、法規和旅遊標准化管理規定,制定本地區旅遊標准化管理辦法,並組織實施;
(二)制定本地區旅遊標准化工作規劃、計劃,並組織實施;
(三)承擔國家旅遊局下達的標准項目的制定、修訂任務;
(四)根據標准實施計劃,在本地區組織實施,並監督檢查;
(五)指導本地區企業標准化工作,受理本地區企業標準的備案;
(六)承辦國家旅遊局交辦的其他標准化工作。
第十一條旅遊企業標准化管理或工作機構負責管理本企業的標准化工作,應做好如下工作:
(一)貫徹執行國家和旅遊行業有關標准化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
(二)實施有關的旅遊國家標准和行業標准;
(三)制定和實施嚴於國家標准和行業標準的企業標准;
(四)對標準的實施進行監督檢查;
(五)開展標准化宣傳培訓活動,組織對本企業標准成果和標准化工作的表彰獎勵。
第三章標準的制定、審查和發布
第十二條旅遊業制定、修訂的標准分為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和企業標准,不設地方標准。
第十三條旅遊標準的制定、修訂依據下列原則:
(一)有利於保障旅遊安全、提高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維護旅遊企業和旅遊者的合法權益;
(二)有利於合理利用旅遊資源、保護環境、達到可持續發展;推廣科學技術成果,提高經濟效益,滿足經營和管理的需要,做到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安全可靠,操作可行;
(三)有利於促進對外合作與國際交往;
(四)行業標准、企業標准不得與國家標准相抵觸,企業標准不得與行業標准相抵觸,各相關標准之間應統一、協調、配套;
(五)鼓勵直接採用國家標准和國外先進標准,積極參與制定國際標准;
(六)符合國家和旅遊業的有關政策,支持和配合有關法律、法規的貫徹實施;
(七)積極發揮科研機構、高等院校、行業協會和學術團體的作用。
第十四條根據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批準的旅遊行業標准管理范圍,對需要在全國或旅遊行業范圍內統一規范的下列技術要求,應制定國家標准或行業標准:
(一)旅遊業基礎、信息、通用標准;
(二)旅遊標志、術語標准;
(三)旅遊基礎設施和項目設施標准;
(四)旅遊服務質量標准;
(五)旅遊規劃和資源普查標准;
(六)旅遊專門產品和質量標准;
(七)旅遊安全、衛生、環境保護和勞動保護標准;
(八)旅遊業標准規劃體系所規定的其他標准。
第十五條鼓勵旅遊企業在其經營、管理和工作中,對需要協調、統一的技術要求、管理要求和工作要求,制定企業標准。
企業標準是企業組織生產、經營和管理的技術基礎,貫穿於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的全過程,是推動企業技術進步和加強現代化管理的重要依據。
企業標准由企業批准、編號和發布,並按有關規定備案。
第十六條旅遊業國家標准和行業標准分為強制性標准和推薦性標准。
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標准和法律、法規規定為強制執行的標準是強制性標准,其中包括:
(一)保障旅遊生產、經營、管理和勞動安全的標准;
(二)旅遊規劃建設標准;
(三)公共場所衛生、旅遊餐飲衛生、環境保護標准;
(四)重要的旅遊通用術語、符號、代號、標志和文本格式標准。
其他旅遊業標准均為推薦性標准。
第十七條國家標准和行業標準的編寫應符合《標准化工作導則》國家標准(GB/T 1)和《旅遊標准化工作導則》行業標准,企業標準的編寫也可參照上述標准執行。
第十八條國家標准和行業標準的制、修訂項目計劃,由全國旅遊標准化技術委員會每年定期向國家旅遊局標准化主管部門提出下一年度標准制、修訂項目計劃建議;經國家旅遊局標准化主管部門進行統一匯總、統籌協調後,國家標准計劃項目報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批准立項,行業標准計劃項目報國家旅遊局批准立項,正式下達年度國家標准和行業標准制修訂項目計劃任務。
第十九條國家標准和行業標准制修訂項目計劃任務下達後,由全國旅遊標准化技術委員會組織確定標准起草單位,並負責督促標准起草單位按照計劃按時完成;重大標准制修訂工作,由國家旅遊局標准化主管部門統一組織,監督完成。
第二十條國家標准和行業標準的審查,由國家旅遊局標准化主管部門統一組織,具體工作由全國旅遊標准化技術委員會承擔;國家標准和行業標準的審批、發布按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制定的《國家標准管理辦法》和《行業標准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辦理。
第二十一條標准實施後要適時復審,由國家旅遊局標准化主管部門委託全國旅遊標准化技術委員會按有關規定組織落實。標準的確認、更改、修訂或廢止,由國家旅遊局標准化主管部門按有關規定審批、發布。
第四章標準的實施和監督
第二十二條強制性標准一經批准發布,各旅遊企業必須貫徹執行。凡在旅遊生產、經營活動中提供的產品和服務,都必須符合標准要求。不符合安全、衛生、環境保護要求的產品和服務,禁止生產、銷售和提供。
第二十三條推薦性標準是國家推行的建議性和政策性標准,鼓勵各方積極採用。推薦性標准被國家旅遊局規定強制執行,或被作為合同依據時,則推薦性標准在其有效范圍內也應強制執行。
第二十四條對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必須制定標准,無國家標准和行業標準的,應制定企業標准。開發新產品和服務必須充分考慮標准化的要求,不準向社會提供不符合標准化要求的產品和服務。
第二十五條在貫徹標准過程中所須具備的物質、技術條件,應納入本單位建設、培訓、技術改造計劃。
第二十六條對標准實施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應及時向標准解釋單位咨詢,重大問題要及時向國家旅遊局標准化主管部門和有關業務管理部門報告。
第二十七條國家標准和行業標準的貫徹實施,由國家旅遊局批准施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旅遊行政主管部門應根據國家旅遊局的統一部署,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制定具體實施辦法。對重要標準的實施情況,須及時向國家旅遊局報告。
第二十八條各級旅遊標准化管理機構按照分工管理職責,對標準的貫徹實施進行監督檢查。全國旅遊標准化技術委員會接受委託,協助有關主管部門進行標准貫徹實施的監督檢查。
第五章標准化經費
第二十九條國家旅遊局設立標准化專項經費,專款專用,由國家旅遊局財務主管部門和標准化主管部門共同管理。專項經費用於下列方面:
(一)對旅遊業國家標准和行業標準的制定、修訂工作提供補助;
(二)標准審查的會議開支和勞務開支;
(三)全國旅遊標准化技術委員會年會及相關活動開支;
(四)開展標准化調研、專題會議和國際交流等活動開支。
第三十條國家標準的制定、修訂經費,按國家標准經費管理規定,由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撥付,不足部分由國家旅遊局補足或與標准起草單位協商解決。
第三十一條行業標準的制定、修訂經費,從國家旅遊局標准化專項經費中撥付,不足部分由標准計劃建議提出部門自籌解決。
第三十二條企業標準的制定、修訂經費,由企業自行解決,可計入經營、管理成本。
第三十三條省級以下旅遊標准化管理機構工作經費由本單位有關行政費、事業費列支。
第三十四條全國旅遊標准化技術委員會工作經費,按《全國旅遊標准化技術委員會章程》籌集、開支,不足部分由國家旅遊局標准化專項經費撥付。
第六章獎勵和處罰
第三十五條旅遊業各類標准均屬科技成果,對技術水平高並取得顯著成效的標准,將向有關部門推薦、申報科技成果獎勵。
第三十六條各級旅遊行政主管部門和旅遊企業要對在標准化工作中作出重要貢獻的集體或個人,以及長期從事標准化工作並作出成就的人員進行表彰獎勵。
第三十七條企業因違反標准或無標准運作造成不良後果以致重大事故的,應追究相應的行政責任、經濟責任和法律責任。
第三十八條標准化工作人員因失職、瀆職造成不良後果和重大損失者,應追究相應的行政責任、經濟責任和法律責任。
第七章附則
第三十九條本辦法由國家旅遊局負責解釋。
第四十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B. 我國現行主要的旅遊法規有哪些
目前我國已經制定的旅遊法律、法規主要有:
1.《旅行社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旅行社管理條例實施細則》是為實施國務院頒布的《旅行社管理條例》而制定的。《實施細則》共分十一章,主要包括旅行社的設立條件、旅行社的申報審批、旅遊業務經營規則、分支機構管理、旅遊者的權益保護、對旅行社的監督檢查等內容。
2.《風景名勝區管理暫行條例》
風景名勝區管理暫行條例1985年6月7日國務院發布,共17條。旨在加強對風景名勝區的管理,更好地保護、利用和開發風景名勝資源。
3.《旅遊安全管理辦法》
已經2016年9月7日國家旅遊局第11次局長辦公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6年12月1日起施行。 主要為加強旅遊安全管理工作,保障旅遊者人身、財物安全,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4.《旅館業治安管理辦法》
於1987年9月23日經國務院批准,1987年11月10日由公安部發布,自發布之日起施行;2011年1月8日經第588號國務院令公布,對《旅館業治安管理辦法》部分條款做出修改,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目前內有20條相關規定。
5.《旅行社質量保證金暫行規定》
旅行社質量保證金暫行規定是為加強對旅行社服務質量的監督和管理,保護旅遊者的合法權益,保證旅行社規范經營,維護我國旅遊業的聲譽,按照旅行社的經營特點,參照國際慣例,經國務院批准,對旅行社實行質量保證金制度。
中國政府網-旅遊安全管理辦法
C. 旅遊行業政策法規
目前我國已經制定的旅遊法律、法規主要有:
1.《旅行社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旅行社管理條例實施細則》是為實施國務院頒布的《旅行社管理條例》而制定的。《實施細則》共分十一章,主要包括旅行社的設立條件、旅行社的申報審批、旅遊業務經營規則、分支機構管理、旅遊者的權益保護、對旅行社的監督檢查等內容。
2.《風景名勝區管理暫行條例》
風景名勝區管理暫行條例1985年6月7日國務院發布,共17條。旨在加強對風景名勝區的管理,更好地保護、利用和開發風景名勝資源。
3.《旅遊安全管理辦法》
已經2016年9月7日國家旅遊局第11次局長辦公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6年12月1日起施行。 主要為加強旅遊安全管理工作,保障旅遊者人身、財物安全,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4.《旅館業治安管理辦法》
於1987年9月23日經國務院批准,1987年11月10日由公安部發布,自發布之日起施行;2011年1月8日經第588號國務院令公布,對《旅館業治安管理辦法》部分條款做出修改,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目前內有20條相關規定。
5.《旅行社質量保證金暫行規定》
旅行社質量保證金暫行規定是為加強對旅行社服務質量的監督和管理,保護旅遊者的合法權益,保證旅行社規范經營,維護我國旅遊業的聲譽,按照旅行社的經營特點,參照國際慣例,經國務院批准,對旅行社實行質量保證金制度。
D. 開陽縣旅遊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的總則
1.1 目的和依據
1.1.11.1.2 制定依據
⑴《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⑵《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⑷《旅行社管理條例》
⑸《導遊人員管理條例》
⑹《中國公民出國旅遊管理辦法》
⑺《旅遊安全管理暫行辦法》
⑻《旅遊安全管理暫行辦法實施細則》
1.2 適用范圍
1.2.1 1.2.2 突發公共事件的范圍
(1)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導致的重大遊客傷亡事件,包括:台風、暴雨、冰雹等氣象災害;地震、山體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鐵路、公路、水運等重大交通運輸事故;其他各類重大安全事故等。
(2)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造成的重大遊客傷亡事件,包括:突發性重大傳染性疾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的事件等。
(3)突發社會安全事件特指發生重大涉外旅遊突發事件和大型旅遊節慶活動事故,包括:發生港澳台和外國遊客死亡事件,在大型旅遊節慶活動中由於人群過度擁擠、火災、建築物倒塌等造成人員傷亡的突發事件。
(4)其他突發性公共事件。
(5)我縣旅行社門市部組團在省外或境外遭遇突發公共事件,參照本預案。
1.3 基本原則
(1)以人為本,救援第一。在處理旅遊突發公共事件中以保障旅遊者生命安全為根本目的,盡一切可能為旅遊者提供救援、救助。
(2)屬地救護,就近處置。在當地政府領導下,由旅遊行政管理部門負責積極協助相關部門進行相關應急救援工作,運用一切力量,力爭在最短時間內將危害和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3)及時報告,信息暢通。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在接到有關事件的救援報告後,要在第一時間內,立即向當地政府、上一級主管部門和相關單位逐級報告,或邊救援邊報告,並協助相關部門及時處理和做好有關的善後工作。
2 組織領導和工作職責
2.1 組織機構
設立開陽縣旅遊突發公共事件應急協調領導小組,組長為開陽縣人民政府縣長,副組長為政府分管旅遊副縣長,小組成員為相關涉旅部門科局長,涉旅鄉(鎮)鄉(鎮)長。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開陽縣旅遊局辦公室。旅遊局局長任辦公室主任。具體負責本地區旅遊突發事件的應急指揮和相關的協調處理工作。
2.2 工作職責
(1)開陽縣旅遊突發事件應急協調領導小組,負責協調指導涉及全縣發生的重大旅遊突發事件的相關處置工作,以及涉及開陽縣有關部門參加的重大旅遊突發事件的處置、調查工作;有權決定本預案的啟動和終止;對各類信息進行匯總分析。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要負責有關突發事件應急信息的收集、核實、傳遞、通報、執行和實施領導小組的決策,承辦日常工作。
(2)開陽縣旅遊突發事件應急協調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負責監督所屬地區旅遊景區(點)、旅行社落實有關旅遊突發事件的預防措施;及時收集整理本地區有關危及旅遊者安全的信息,適時向旅遊企業和旅遊者發出旅遊警告或警示;本地區發生突發事件時,在本級政府領導下,積極協助相關部門為旅遊者提供各種救援;及時向上級部門和有關單位報告有關救援信息;處理其他相關事項。
3 預警發布
3.1 建立健全旅遊行業警告、警示通報機制。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應根據有關部門提供的重大突發事件的預告信息,以及本地區有關涉及旅遊安全的實際情況,適時通過媒體發布本地區相關旅遊警告、警示,並及時將情況逐級上報。
3.2 開陽縣旅遊局根據有關部門提供的情況,經報縣政府批准,適時發布在本縣行政區域內相關的旅遊警告或者禁止令。
4 救援機制
4.1 突發公共事件等級及響應
4.1.1 突發公共事件按旅遊者傷亡程度分為重大(І 級)、較大(Ⅱ級)、一般(Ш級)三級。
(1)重大級(І級)指一次突發事件造成旅遊者10人以上重傷或5人以上死亡的,或一次造成50人以上嚴重食物中毒或造成5人以上中毒死亡的。
(2)較大級(Ⅱ級)指一次突發事件造成旅遊者5至9人重傷或1至4人死亡,或一次造成20人至49人嚴重食物中毒且有1至4人死亡的。
(3)一般級(Ш級)指一次突發事件造成旅遊者1至4人重傷,或一次造成1至19人嚴重食物中毒的。
4.1.2 分級響應
(1)發生較大(Ⅱ級)以上突發事件時,縣政府啟動旅遊應急預案。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啟動相應應急預案。在縣人民政府領導下,及時掌握信息,參與和協調相關部門和鄉鎮及時採取應急處置措施。
(2)發生一般(Ш級)突發事件由事發地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決定啟動相應的旅遊應急預案。在縣政府領導下參與和協調相關部門和單位及時採取應急處置措施。
4.2 突發自然災害和事故災難事件的應急救援處置程序
4.2.1 當自然災害和事故災難影響到旅遊團隊的人身安全時,隨團導遊人員在與當地有關部門取得聯系爭取救援的同時,應立即向當地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報告情況。
4.2.2 當地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在接到旅遊團隊、旅遊區(點)等發生突發自然災害和事故災難報告後,應積極協助有關部門為旅遊團隊提供緊急救援,並立即將情況報告當地人民政府和上一級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同時,及時向組團旅行社所在地旅遊行政管理部門通報情況,配合處理有關事宜。
4.3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救援處置程序
4.3.1 突發重大傳染病疫情應急救援處置程序
(1)旅遊團隊在行程中發現疑似重大傳染病疫情時,隨團導遊人員應立即向當地衛生防疫部門報告,服從衛生防疫部門作出的安排。同時向當地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報告,並提供團隊的詳細情況。
(2)旅遊團隊事發地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接到疫情報告後,要立即向當地人民政府報告,積極主動配合當地衛生防疫部門做好旅遊團隊住宿的旅遊飯店的消毒防疫工作,以及遊客的安撫、宣傳工作。如果衛生防疫部門作出就地隔離觀察的決定後,旅遊團隊事發地旅遊行政管理部門要積極安排好旅遊者的食宿等後勤保障工作;同時向上一級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報告情況,並及時將有關情況通報組團社所在地旅遊行政管理部門。
(3)經衛生防疫部門正式確診為傳染病病例後,旅遊團隊所在地旅遊行政管理部門要積極配合衛生防疫部門做好消毒防疫工作,並監督相關旅遊經營單位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採取消毒防疫措施;同時向團隊需經過和已經過設區縣旅遊行政管理部門通報有關情況,以便及時採取相應防疫措施。
(4)發生疫情所在地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按到疫情確診報告,要立即向上一級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報告。
4.3.2 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應急救援處置程序
(1)旅遊團隊在行程中發生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時,隨團導遊人員應立即與衛生醫療部門取得聯系,爭取救助,同時向所在地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報告。
(2)事發地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接到報告後,應立即向當地人民政府報告。同時,協助衛生、檢驗檢疫等部門認真檢查團隊用餐場所,找出毒源,採取相應措施。
(3)事發地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在向上級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報告的同時,應向組團旅行社所在地旅遊行政管理部門通報有關情況,並積極協助處理有關事宜。
4.4 突發社會安全事件的應急救援處置程序
4.4.1 當發生港澳台和外國旅遊者傷亡事件時,有關各方除積極採取措施救援外,地接社及事發地旅遊局還要注意核查傷亡人員的團隊名稱、國籍、性別、護照號碼以及在國內外的保險情況,由市級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或通過有關渠道,及時通知港澳台地區的急救組織、相關或有關國家的急救組織,請求配合處理有關救援事項。
4.4.2 在大型旅遊節慶活動中發生突發事件時,由活動主辦部門按照活動應急預案,統一指揮協調有關部門維持現場秩序,疏導人群,提供救援。當地旅遊行政管理部門要積極配合,做好有關工作,並按有關規定及時上報事件有關情況。
4.5 國(境)外發生突發事件的應急救援處置程序
在組織中國公民出國(境)旅遊中發生突發事件時,旅行社領隊要及時向所屬旅行社報告,同時報告我國駐所在國或地區使(領)館或有關機構,並通過所在國家或地區的接待社或旅遊機構等相關組織進行救援,要接受我國駐所在國或地區使(領)館或有關機構的領導和幫助,力爭將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4.6 分級制定應急預案
縣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根據本地區實際,在當地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制定旅遊突發公共事件救援預案,或與有關部門聯合制定統一應急救援預案,建立聯動機制,形成完整、健全的旅遊救援體系,並進行必要的實際演練。要總結經驗教訓,不斷修改完善本級應急救援預案,努力提高其科學性、實用性。
4.7 公布應急救援聯絡方式
縣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應通過媒體向社會公布旅遊救援電話,或共享有關部門的救援電話,並保證在旅遊應急預案啟動時24小時暢通。
4.8 新聞發布
對旅遊突發公共事件的新聞報道工作實行審核制。重大級突發公共事件的報道要經國家旅遊局或省人民政府審核同意後,由地方統一發布;較大級突發公共事件的報道要經省旅遊局或相應設區市人民政府審核同意後,由事發地人民政府統一發布;一般級突發公共事件的報道要經事發地縣區人民政府審核同意後,由事發地人民政府統一發布。
5 信息報告
5.1 突發事件發生後,現場有關人員應立即向本單位和當地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報告。
5.2 縣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在接到一般(Ш級)以上突發事件報告後,要立即向當地人民政府和上級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報告。
5.3 縣旅遊局在接到報告後,對較大(Ⅱ級)和重大(І級)突發事件,在2小時內將有關情況上報縣政府和市旅遊局,並在事件處理完畢後,及時做出完整書面報告。
5.4 對於發生的食物中毒事故,縣旅遊局接到報告後除按規定上報外,同時會同當地衛生防疫部門做好旅遊團隊餐飲場所的檢查,以避免類似事故的再次發生。
6 應急保障和演練
旅遊行政管理部門要圍繞旅遊突發事件應急救援工作加強對工作人員的培訓和演習,做到熟悉相關應急預案和程序,了解有關應急支援力量、醫療救治、工程搶險等相關知識,保持信息暢通,保證各級響應的相互銜接與協調。要主動做好公眾旅遊安全知識、救助知識的宣傳教育,不斷提高旅遊全行業與旅遊者預防和處置旅遊突發事件的能力。
7獎懲
旅遊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工作實行領導負責制和責任追究制。對工作突出,做出重要貢獻的單位和個人予以表彰和獎勵,對玩忽職守造成損失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相應處罰並追究其責任。責任追究制度是指對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反首問負責制度、限時辦結制度,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職責,以致影響執行力和公信力,貽誤行政管理工作或者損害行政管理相對人合法權益等行為予以責任追究的制度。
E. 旅遊法規案例
大陸地區人民進入台灣地區許可辦法
遊客出遊應購買的幾種保險
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
旅遊發展規劃管理辦法
關於頒發旅遊行業工人技術等級標準的通知
設立外商控股、外商獨資旅行社暫行規定
國務院關於修改《旅行社管理條例》的決定
中國公民出國旅遊管理辦法
中國海關有關出入境規定
旅遊安全管理暫行辦法
旅客進出境行李物品分類表
中國公民自費出國旅遊管理暫行辦法
旅行社質量保證金賠償暫行辦法
旅行社質量保證金賠償試行標准
風景名勝區管理暫行條例
北京市旅遊管理條例
自費出國旅遊管理辦法
護照申請審批規定
出入境邊防檢查條例
旅遊投訴暫行規定
關於嚴格禁止在旅遊業務中私自收授回扣和收取小費的規定
旅行社經理資格認證管理規定
導遊人員管理暫行規定
旅行社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中外合資旅行社試點暫行辦法
旅行社管理條例
導遊人員管理條例
內河旅遊船星級評定規則(試行)
旅遊涉外飯店星級的劃分與評定
游樂園(場)安全和服務質量
旅遊汽車服務質量
星級飯店客房客用品質量與配備要求
最高人民法院:旅遊消費官司就地審結
法規:旅遊投訴暫行規定
旅遊投訴小常識
旅遊保險賠償范圍及金額
旅遊安全管理暫行辦法
旅遊安全管理暫行辦法實施細則
重大旅遊安全事故報告制度試行辦法
特別重大事故調查程序暫行規定
重大旅遊安全事故處理程序試行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
國內航空運輸旅客身體損害賠償暫行規定
中國民用航空旅客、行李國內運輸法則
旅行社辦理旅遊意外保險暫行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對進出境旅客旅行自用物品的管理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入境邊防檢查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實施細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實施細則
海關對海外來華旅客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關於進出境旅客通關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行業對客人服務的基本標准(試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旅客運輸損害賠償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內航空運輸旅客身體損害賠償暫規定
F. 旅遊方面的法律法規
一、與旅遊法相關法律法規規范及標准
1、《旅遊法》
2、《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二、與星級酒店、綠色飯店相關法律法規及標准
3、《旅遊飯店星級的劃分與評定》
4、《旅遊涉外飯店星級的劃分與評定》
5、《綠色飯店等級評定規定》
6、《綠色旅遊飯店評定標准(附附錄A、附錄B)》
三、與美麗鄉村建設相關法律法規及標准
7、《美麗鄉村建設指南》
8、《民族民俗文化旅遊示範區認定》
9、《農家樂經營服務規范》
四、福建省和旅遊相關法律法規及標准
10、《福建省旅遊條例》
(6)旅遊安全管理暫行辦法實施細則擴展閱讀:
在法律層級上,除了《旅遊法》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之外,我國規范旅遊活動的法律主要集中在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相關司法解釋方面,其中還有:
1、規范旅遊者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境入境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法》、《中國公民出國旅遊管理辦法》等。
2、規范旅行社旅遊經營活動的有《旅行社條例》、《旅行社條例實施細則》、《旅行社責任保險管理辦法》、《邊境旅遊暫行管理辦法》等。
3、規范導游和領隊旅遊活動的有《導遊人員管理條例》、《出境旅遊領隊人員管理辦法》、《大陸居民赴台灣地區旅遊領隊人員管理辦法》等。
4、規范旅遊安全的有《旅遊安全管理暫行辦法》、《旅遊安全管理暫行辦法實施細則》等。
5、規范旅遊糾紛處理的有《旅遊投訴處理辦法》、《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旅行社質量保證金問題的通知》等。
6、現行有效調整旅遊活動的一般性法律還包括《合同法》、《環境保護法》、《公司法》、《刑法》等。
G. 旅遊安全管理暫行辦法的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旅遊安全管理工作,保障旅遊者人身、財物安全,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旅遊安全管理工作應當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
第三條:本辦法適用於從事經營旅遊業務的企、事業單位。
第四條:各級旅遊行政管理部門負責組織實施本辦法。
H. 漂流旅遊安全管理暫行辦法還適用嗎
漂流旅遊安全管理暫行辦法還適用的,這一點很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