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5月份旅遊穿什麼衣服
『壹』 後天(五月一號)到貴陽玩,不曉得要穿什麼衣服合適
首先,歡迎你到貴陽玩。不得不說的是,貴陽的灰塵有點多,你盡量少穿白色,白天,你要逛逛商場什麼的,就穿寬松點的,為了乘公交車方便,你最好穿平底鞋,如果晚上有派對,你可以多攜帶幾件衣服。最後說一點,其實貴陽買衣服的地方很多,你大可不必為這事兒犯愁!
『貳』 5月中旬去貴州玩要注意些什麼
茶葉
都勻毛尖茶
產於貴州南部的都勻市。它以優美的外形,獨特的風格列為中國名茶珍品之一。都勻毛尖茶生產歷史悠久,迄今已有500多年。據史料記載,早在明代,都勻毛尖茶已是向朝廷進貢的佳品,深受明崇禎皇帝的喜愛,因其形狀像魚鉤,曾賜名為"魚鉤茶"。 貴州地處高原,都勻毛尖茶產區更是峰峰迭落,崖崖高矗,霧鎖雲,雲纏霧。土壤深厚、疏鬆而潮濕,加上降雨量。常年溫度以及日照等自然條件適宜茶樹生長,所以都勻毛尖茶獨樹一幟。
貴定雲霧茶
屹立貴陽南面八十公里的雲霧山,居住著勤勞智慧的苗族同胞,群眾有種茶的歷史習慣。這就是遠近馳名的貴定雲霧茶產地——貴定縣仰望鄉和雲霧鄉。雲霧山是苗嶺山脈的主峰,海拔高達1500米。產區的兩鄉各寨土壤疏鬆。呈酸性、山峰重疊,山上終年雲霧繚繞;既有雲霧籠罩,又有陽光照射,晝夜溫差大,山間溪澗縱橫,是古老茶區之一,所產茶葉品質極為優異。民國《貴定通志》記述:「黔省各屬皆產茶,貴定雲霧最有名,惜產量大少,得之極不易……昔皆為貢品。」
貴定雲霧茶作為茶中佳品,是由當地品味高、素質優良、理化指標好的仰望種決定的。茶青通過三炒三揉,搓團提毫,文火慢烘的加工,成茶外觀形如魚鉤,勻稱美觀,色澤嫩綠,背附一層細軟白毛,氣味芳香醇厚,連沖四碗其味仍佳,所以銷路甚廣。
開陽南貢茶
開陽南貢茶產於開陽縣南龍鄉,清乾隆年間即作為朝延貢品。其茶多白色茸毛,造型美觀,茶色淡綠而明亮,葉芽豎立,猶如雪後春筍,清香而味醇,爽口清潤。
黔紅
黔紅是貴州紅碎茶的簡稱,主要產於湄潭、羊艾、花貢、廣順、雙流等大中型專業茶場。貴州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生產紅碎茶的茶場又分布在貴州省的中部、北部、南部的丘陵台地或河谷盆地。由於高溫多溫、雨熱同季、晝夜溫差大,這些地區的大葉型品種、中葉型品種和地方群體品種長勢旺,葉片厚。其內含物如氨基酸、茶多酚增多。。
貴州紅碎茶以其香氣高、鮮爽度好、品質獨具一格著稱。由於產地、茶樹品種和加工方法的不同,其品質各具特色。羊艾中葉種紅碎茶香氣特高,在全國第三套樣中連續多次名列前茅,被評為優質產品;晴隆花貢大葉種紅碎茶,達國家規定二套樣標准,品質接近滇紅,能與斯里蘭卡、印度的紅茶媲美;開陽雙流紅碎茶曾獲一九八三年外貿部優質產品榮譽證書;泥潭茶場的紅碎茶被推為商業部優質產品。
黔陶趙司茶
趙司茶產於貴陽市郊黔陶鄉趙司村,歷史悠久,頗負盛名。相傳康熙年間,貴州進士、翰林院編制修周漁璜將家鄉的趙司茶進貢皇帝,爾後便有"品嘗周公趙司茶,皇官內外十里香"的佳話流傳。趙司茶經烘炒加工而成的綠茶,外形勻整不碎,泡茶湯色黃綠,清香爽香。
羊艾紅茶
貴陽羊艾農場生產的紅茶是我省紅茶中最出色的一種,早在1979年長沙全國茶葉會議上曾獲紅冠軍稱號。它集紅茶的三特色濃、強、鮮於一身,條索粗壯,色澤烏黑,茶色紅艷明亮,收斂性強,茶味香濃鮮爽。
工藝品
播娜摩簸箕畫
播娜摩簸箕畫是貴陽市的少數民族農民畫,播娜摩,布依族語,指雄踞市郊的雲霧山。一個個尋常的農家常用簸箕,經生花妙筆將花草蟲魚、飛禽走獸、日月山川、神州傳說、人間趣事等繪制上去,便成為一件件古樸典雅的藝術品。播娜摩簸箕畫洋溢著濃郁的鄉情,極富民族特色。
大方漆器
聞名海內外的大方漆器,是貴州省大方縣(原名大定)出產的富有民族風格的傳統工藝美術製品。
明、清朝代,大方漆器就被選作「貢品」上京供奉皇帝。作為家庭陳設品裝飾書齋、客廳,更增添了古色古香的雅緻。民間也作為日常生活中的用具,盛裝干鮮果品、蜜餞乃至菜餚均可。大方漆器在清道光年間盛極一時。當時古老的大定府城內幾乎家家都會製作漆器,故享有「漆城」之譽稱。
大方漆器的特點是,圖案幽雅逼真,造型朴實,漆色光亮可照人影,色澤艷麗,經久耐用,並具有鮮明的民族色彩。用作食具,不導熱,不串味,不漏水,不生蟲,耐酸、鹼,不易腐朽,不褪色等。
當前,大方所生產的漆器品種有碗、盤、盒、壺、瓶、杯、屏風、一傢具、玩具等280餘種,其中對外銷售的為126個品種。大方漆器選料精良,採用牛、馬皮脫胎和布胎,以上等漆作塗料,一般一件製品需經過四十多道工序才得以完成。漆器製作工藝,可分為制坯、漆地、裝飾等幾個重要環節。比較復雜的是裝飾。裝飾的技法有100多種,總起來可分為浮花、平花、暗花三個類型。這些工藝都極為精湛,體現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
大方漆器,做工精緻、細膩纖巧、五彩繽紛,顯示了大自然的美麗景色。
貴州布依地毯
布依族在貴州省分布廣泛,是至今保留本民族傳統習慣較多的少數民族之一。他們勤勞勇敢,能歌善舞,特別是婦女製作蠟染、刺綉、編織、挑花的技藝保留至今並得到不斷發展,形成為貴州獨特的民族民間精湛技藝和強烈的民族藝術風格。安順地毯廠生產的布依地毯,就是在這塊民間藝術沃土上開出的新花。她融匯了民族民間優秀紋樣,推陳出新,在繼承基礎上,加以發展,為中外人士喜愛並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圖案有代表自由、幸福、長壽的「石榴、桃子」,有象徵著快樂、美滿的「蝴蝶、魚和花」等。它選用優質羊毛精工織造而成,富有彈性,產品紋樣清晰、活潑,有立體感,新穎別致。配色一般為白和藍,使人感覺淡雅、明快、朴實和富有鄉土氣息。布依地毯現有九十道、一百二十道等品種。
貴州蠟染
蠟染是貴州著名的民間手工藝品,也是我國古老的傳統印染方法之一。貴州蠟染的圖案造型以行雲、流水、花草、魚、蟲、禽、鳥、幾何圖紋為主,。取材十分廣泛,加之造型不拘一格,極富浪漫主義色彩。貴州是個多民族的省份,蠟染藝術風格亦多姿多彩,並因當地民族、地域的不同而各個特色。比如有的工整嚴謹,突出對稱;有的以幾何圖形為主題結構,顯得清新秀麗,也有的蠟染加紅黃兩色,使其色調深厚,層次更加豐富;還有的大藍底白花上再用彩色絲線刺綉,就更加五彩斑斕,別具韻味。
貴州蘆笙
在貴州各地少數民族居住的村寨,素有「蘆笙之鄉」、「歌舞之鄉」的稱譽。蘆笙,是少數民族特別喜愛的一種古老樂器之一,逢年過節,他們都要舉行各式各樣、豐富多採的蘆笙會,吹起蘆笙跳起舞,慶祝自己的民族節日。蘆笙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遠在唐代時期,貴州少數民族人民就開始製作蘆笙,並涌現了不少的優秀蘆笙吹奏家。古代進京朝貢者,就曾帶著蘆笙到宮廷演奏過,得到朝廷官員的高度贊賞。
隨著時代的變遷,蘆笙的形狀和演奏技巧,除保持了原有的風格外,有了新的改進。如今的蘆笙有六管、十管及十二管的,其長度有二尺、五尺及一丈多的;蘆笙的曲調,除保持原來的古樸、悠揚之外,曲調多變,節奏明快,特別是伴之深沉、雄渾的芒筒聲,使蘆笙的聲響和音量加重,格外委婉動人。其跳和舞姿的變化更大,不但跳步踢腿剛健有力,而且舞姿瀟灑自如,動作優美。貴州少數民族地區的蘆笙會規模宏大,少則幾千人,多則幾萬人,十幾萬人。十里外,便能聽到嗡嗡悠揚的蘆笙吹奏的聲音。
遵義絲織品
遵義絲綢,歷史悠久,是貴州絲綢的發源地。清乾降時,由外傳來了柞蠶放養和巢絲法和技術。到清道光年間,遵義就已成為貴州絲綢貿易中心。近年來,所生產的絲綢織品暢銷國內,甚至銷到南洋各地,產品質量與杭綢不相上下。
此外,遵義的絲織品還有工農被面、緞背經、美麗綢等。絲織品的特點是:綢身緊密,手感光滑柔軟,溫潤如玉,輕飄而絢麗,具有桑蠶絲所特有的天然光澤。遵義的絲織品,遠銷北京、上海、蘭州等地。生絲、和服綢還外銷日本,深受國內外人士的好評。
原木藝術
原木藝術是以自然界中和種帶表皮的木本、藤本及草本植物作為材料,因而作品既淳樸自然又具現代美感,表現出貴州地方原始文化的遠古、神秘、純朴和粗獷的美學情趣。其傷口有的氣勢磅礴,有的雋永深邃,有的活潑可愛。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的"陳白秋原木藝術展",受到國內外美術界的高度評價,其中三件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收藏。貴陽市白雲區設有原木藝術展館。
玉屏簫笛
產於被譽為"簫笛之鄉"的貴州省玉屏侗族自治縣,它是侗鄉民傳統的手工藝品和民族樂器,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簫笛在清朝被列為貢品,故又名貢簫。玉屏簫笛用當地產小水竹製作,竹節長而均勻,管壁肉厚持堅,不易破裂,不易蟲蛀。簫笛音質純正,音色圓潤,尤其是橢圓形扁簫,音色更佳,為蕭中上乘。玉屏簫笛的傳統雕刻頗具特色。鳳翥龍翔,栩栩如生;山水花鳥,清新迷人;草纂隸楷,流暢古雅。
苗族刺綉挑花
心靈手巧的貴州苗族婦女,大都善於飛針走線。在她們綉衣最明顯的部分,往往綉著各式各樣的優美圖案:有金花銀果,彩蝶鳥禽,游龍飛鳳,還有千奇百怪的魚蝦蟲蟹,真可謂是千姿百態,令人目眩。
在各種喜慶的日子,諸如「四月八」、「六月六」、「姊妹節」、「跳花場」、「鬥牛」等節日,苗族姑娘都要穿上自己親手綉制的綉花衣,梳妝打扮,競相比美,以此來表明自己的聰明靈巧,贏得小夥子的愛慕。
苗族刺綉針法繁多。常見的針法有平綉、破綉、布貼綉、打籽綉、盤綉、辮綉、線綉等數十種針法。這些刺綉針法具有朴實優美、平滑光亮的特點。苗族刺綉針法有強烈的裝飾意趣,耐人尋味。苗族刺綉的紋樣,因地區的不同而各具特色。貴州黔東南台江、施秉等地區刺綉圖案常用祭奠祖先「龍公」的圖騰紋樣;施洞地區則喜愛雀、獸、魚、蝦;從江地區偏愛花、草、家禽。這些刺綉在配色上多用鮮明的對比色,強烈感人。
貴州苗族婦女除刺綉技藝外,還擅長於挑花,其中尤以花溪苗族挑花最為著名。花溪挑花已有幾百年的歷史。古老的花溪挑花圖案嚴謹,以魚刺紋為主。現在的花溪挑花在傳統的基礎上有所創新,不論是在色彩上,還是在結構上都更為符合現代人們的審美要求。挑花圖案題材廣泛,但花溪挑花常用植物紋樣,如刺梨花、蝴蝶花、八角花、雞冠花等,很少有動物和人物紋樣。構圖形式一般採用對稱式,二方連續,單獨紋樣等,形式多樣,靈活多變。挑花用色較為單純。以白、紅、黃、桃紅、綠五種顏色為主,極少雜以其他顏色。十字挑花因受十字針腳的工藝限制,因此,造型概括、簡練,形體「幾何化」,具有強烈的裝飾意趣。在挑綉過程中,為了不使綉品弄臟,挑花能手大都用雙股或單股絲線從反面挑綉,形成了花溪地區獨特的「反排正看」的藝術風格。貴州苗族刺綉挑花常被應用在服飾、坐墊、壁掛、背包等日用生活品之中,具有樸素美麗的裝飾效果。貴州苗族刺綉挑花現已銷往世界許多國家,受到各國人民的喜愛。
雄精雕刻
「雄精」是雄黃礦中的結晶體,屬斜方晶系,色橙黃,半透明。用雄精雕刻工藝品,獨具特色,是貴州傳統工藝品之一。雄黃是貴州的特產之一。但是提煉「雄精」卻很困難,因而產量很小,非常名貴。雄精雕刻在清代就已盛行。歷史上貴陽所產雄精雕刻工藝品,有仙佛像、三星(福星、祿星、壽星)、歷史人物、如意及其它擺件、佩件、玩器等。
貴州民族織錦
貴州民族織錦,當地群眾叫做「織花」。她是祖國兄弟民族民間染織工藝百花園中一朵瑰麗的山花,播馥傳俏於貴州高原清水江兩岸;在苗族、侗族和布依族人民中世代相傳,是貴州各族婦女朝暮接觸的有著濃郁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間手工藝品。
貴州民族織錦的織造,是用土機進行手工數紗挑織,即挑經織緯和緯線起花。它分素錦和彩錦兩大類。素錦多以黑白為基調,屬通經通緯織造,如黔東南從江一帶的侗錦和丹寨的苗錦。彩錦則多以通經斷緯或通緯斷緯相結合,其織造工藝較素錦要復雜得多,如黔西南的興義市依錦和黔東南台江一帶的苗錦。貴州民族織錦多屬幾何圖案,其取材主要來源於各族人民勞動生活中所熟悉的自然界的飛禽走獸和花鳥蟲魚之類。在織錦圖案的造型上,少數民族婦女在挑、編、織、綉方面,一個個無不都是巧奪天工的能手,在圖案造型上獨具匠心。根據織物經緯結構的規律和本民族的審美習慣,她們憑借自己對於自然物象的直觀感受和豐富的想像力,對所需飾物進行了高度的提煉概括、變形誇張,從而產生了自己獨特的古樸優美的民族紋樣。其用色多以暖調而不受自然色的制約。著重強調對比、鮮艷和明快,以達到五彩絢爛、艷而不俗的效果。
苗錦中的彩錦,流行於清水江一帶,其代表作莫過於苗家婦女著盛裝時圍在百褶裙前面的「紅圍腰」了。它是古老苗錦中的明珠,可謂「彩錦之王」。苗家姑娘七、八歲就學織花,到十二三歲始學挑織,待十五六歲才基本學會紅圍腰的織造。它是聰慧的苗家姑娘心血的結晶,是她們藉以顯示手藝、尋偶擇配、寄託終身和憧憬未來的珍貴織物。苗族婦女的盛裝,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全身的銀飾,這是珍貴富有的表示;再就是交織著姑娘們挑、編、織、綉才華的錦裝而服。這主要是上裝的衣袖花和下裝的圍腰花。圍腰花,遠看色彩斑斕醒目,近看龍盤鳥舞,花團錦簇。其比起衣袖花來,分外耀人眼目。所以,它是姑娘們「遊方」、「踩鼓」和「吃姊妹飯」對比巧斗艷的奇珍佳品。
奇石
貴州行天獨厚的地質結構和地貌環境,造就了極為豐富的觀賞奇石資源。有享譽國內外的貴州綠石、盤江石、烏江石、紅水河石、天然國畫石;有舉世無雙的貴州龍等脊椎動物化石;有為貴州贏得榮譽的"高原的玫瑰"石英晶簇。貴州觀賞奇石千姿百態,絢麗多彩,約佔全國觀賞石的四分之一。貴陽則薈萃了這些觀賞奇石的精華,目前,在市內翠微園、陽明祠等地設有展館室。
腸旺面——
這東西是貴陽人都知道,但是太多小店經營,味道也不如以前正宗了,不過仍然還是有少量保留正宗口味的,最容易找到的就是在公園南路的大眼睛面館。但最好吃的並不在這里,而是在大十字廣場後面,通往省府西路的一個無名小巷子口的一間無名小店~~環境一般但腸旺面的味道一流!(對小路不熟悉的人最好放棄尋找的念頭~~以免迷路,湊合吃大眼睛面好了)
牛肉粉——
貴陽的花溪王牛肉粉遍布全國許多城市,口碑都很不錯,不過我覺得在貴陽最好吃的牛肉粉並不是花溪王,而是位於花溪小吃街的「飛碗牛肉粉」,就在花溪王的正對面,只有十米間隔。 飛碗牛肉粉的湯和肉都是原汁原味,鮮而不膩,不像花溪王那樣以味精為主。能在遍布全國之後的花溪王總店對面開一間小店,而且生意紅火,足以說明飛碗的味道一流。(這兩家牛肉粉店很多人都知道,非常容易找)
豆腐圓子——
貴陽最有名的就是雷家豆腐圓子,就在省府西路,陽明路也可以吃到。不過論味道,我在一個無名小攤吃過味道更好的豆腐圓子,攤點位於團坡橋靠水校方向一點的路邊上。(遠的話就別去了,有時候人家不擺攤,以免白跑~~~湊合吃雷家豆腐圓子解解讒好了)
素粉、豆腐果——
省府西路和富水北路都有一家味道不錯的素粉館,也都有正宗的豆腐果配賣,兩家味道差不多,依個人口味自己選擇,我比較喜歡省府西路那家,原因保密。
絲娃娃——
貴陽最有口碑的就是楊姨媽絲娃娃和黃大琴絲娃娃,分別在飛山街和省府路,黃大琴是住家戶,得到她家裡去吃,進小區、入單元、上樓……,口碑不錯,找不到的話問周圍的人,應該有人會知道。還有清鎮的熱湯絲娃娃,用熱的鹵湯醮的,辣椒也很帶勁~~(貴陽也有熱湯絲娃娃,不過味道實在不敢恭維……想吃熱湯還是去清鎮吧,單程40分鍾車程)
烤肉串——
貴陽的地道烤肉串都是以豬肉為主(回族人或者中東人就免看這個了),烤肉串算是我最喜歡的貴陽小吃了,夠香、夠辣。一般許多人都是到下合群路的一個歐巴桑擺的烤肉攤子吃,又或者到飛山街吃,味道也不錯。不過,我覺得最好吃的是在鹽務街與市北路的交叉口路段,有一個集貿市場,這家烤肉攤子就在集貿市場對面的一個無名小巷子邊上,吃過之後就再也不想去合群路或者飛山街吃了,0.25元/串,我每次去都是買20元烤80串,吃到飽為止。(不過這個攤子非常難找,沒有抱著必死的決心是找不到的,貴陽人知道這個攤子的人也非常少,問也問不到~~~這算是我的私人珍藏了~~一般人我不告訴他)
在宅吉小區也有,找到一個幼兒園,或者是菜市場的對面,有一條小巷子,往裡走,就有一家,但他下午才開.很好吃~~!每天人超多~~!
洋芋粑——
以前在花溪農學院門口,有一個老太婆擺的攤子味道非常好,不過現在沒擺了。要吃只能去花溪小吃街,味道也還不錯。
青岩小豆腐——
雖然花溪小吃街也有賣,不過吃這東西當然還是青岩古鎮品嘗正宗了,至於古鎮里的哪一家嘛~~~我只能說都不錯,這東西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你只能慢慢去品味了。
畢節燃面——
貴陽能吃到地道畢節燃面的地方並不多,但是坐火車到畢節去吃碗面又不太實際,在貴陽味道相對較正宗的就是位於噴水池龍港大廈後面,龍井路小吃街的一間名為「康家脆哨面」的小面館,而他賣的脆哨面實際上就是畢節燃面。
水餃——
水餃並不是貴陽的本地小吃,不過位於鹽務街的「小田水餃」把水餃的味道發揮到了及至,非常適合貴陽人的口味,我想在本市應該算得上是無人能及了吧。
沙鍋飯——
位於博愛路海關大廈後面,有一家沙鍋飯口碑非常好,目前為止,我還沒有在什麼大街小巷裡找到深藏不露的更好的沙鍋飯,所知道的最好的也就是這家了。
燉雞飯、燉雞面——
城基路第一家燉雞面味道正宗,從延安中路往城基路走上去,就在右邊,近視程度在500度以內的人我想都很容易看到,非常好找。
酸湯粉——
這東西我在凱里市吃過味道很棒的,至於貴陽嘛,黃金路口和市二醫對面都有,兩家味道也都還算湊合。
能看到這里都還沒有睡著的人一定都是愛吃的人~~呵呵,那我繼續寫,下面是火鍋類:
凱里苗嶺酸湯魚——
省府路的酸湯魚生意非常火暴,不過要吃就要吃味道最好的,我們當然不可能坐火車跑去凱里吃晚飯~~不過有車的話,我又有好介紹~~嘿嘿,又是私人珍藏,位於新添寨083振華集團的門口的酸湯魚,酸湯非常正宗,味道一流,駕車過去也不算太遠。(當然也可以乘坐083的中巴車過去,不過記得吃完早點走,晚了沒車了。。。)
臘肉火鍋——
大營坡菜場(新路)處有一家臘肉火鍋,價廉物美油水足,切成薄片透明透亮的老臘肉煮在火鍋里油而不膩,入口清香嚼頭十足,不喜歡吃肥肉的人也可以多吃幾片而不會覺得膩。(適合去中天花園足球場踢完球後,回來的路上順路補充體力)
燙菜——
這是貴陽最經濟最實惠的小火鍋了,其實我對這東西興趣不算太大,所以吃得不是很多,具我所知道的而論,味道最好的是虎門巷的燙菜了,價廉物美。但我不敢保證它是貴陽最好的。
辣子雞火鍋——
很多貴陽人都在噴水池智誠巷後面那裡吃辣子雞火鍋,味道還算不錯,不過店家是燒好很大一鍋後,客人來了要多少才盛出來再鍋里煮熱的,新鮮程度不是很高,味道也就打了折扣。說到味道,我又有好推薦~~又是私人珍藏~~哈哈……位於龍洞堡機場附近,有兩家辣子雞火鍋店,一家名為「陳大爺」,一家名為 「龍大哥」(汗~),兩家經過比較,還是「陳大爺」的味道略勝一籌(我喜歡吃辣~~)~~~這里的辣子雞不象別的店是連湯一塊兒端上來再加火煮,而是食客自己挑雞(全是土雞)點殺,一鍋燒好了端上桌來的,味道非常好。
豬蹄火鍋——
愛吃的貴陽人都知道,豬蹄火鍋非 扎佐(地名) 有名的酸菜蹄膀火鍋第一莫數了,食客常常是吃完還要打包幾個帶走,記得扎佐的小街上有四家店,就數最左邊的第一家味道最好了。(多吃豬蹄對皮膚好喔~)
『叄』 去貴州旅遊需要帶什麼東西最好什麼季節
最佳時節是春、夏、秋三季,要帶好雨具。
春、夏、秋三季氣候溫和,溫差不大,平均氣溫在15℃左右,由於緯度較低,許多地區冬無嚴寒,夏無酷夏,最冷的1月份,平均溫度在3℃-8℃之間,而最熱的7月份,平均溫度也在18℃-26℃之間。貴州的降水季節都集中在5—10月份,遊客若在此時出遊,不要忘記帶好雨具。

注意事項:
1、貴陽擁有許多富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工藝品、土特產品,其中較為出名的有牛肉乾、辣椒、原木藝術、中葯、苗銀、牛角製品,以及粗獷古樸的圖騰面具等。
2、貴州的秋季會有綿雨出現。秋季也是游覽東南線民族村寨還有西南線田園風光的最佳時節。
『肆』 請問貴陽四五月份天氣如何 大概穿什麼是(長袖還是短袖或氣溫大概多少 ) 因為是東北人沒去過!
貴陽的天氣還是可以的。不是有句話噻,爽爽貴陽,估計4、5月份應該是長袖的。
你說的長春到貴陽的話,那我就不曉得了,沒有坐過,不過上網查不就曉得拉
『伍』 去貴州旅遊幾月份最合適
去貴州旅遊3-10月都合適,其他月份是淡季。貴州每年為了宣傳貴陽的旅遊,會開展「爽爽的貴陽」活動,開始時間一般是5月初,閉幕時間一般是10月中。
貴州秀麗古樸、風景如畫,是世界上岩溶地貌發育最典型的地區之一,有最絢麗多彩的喀斯特景觀,它在中國的西南部,屬於熱帶濕潤季風氣候,這里的氣候非常舒適宜人,四季分明、春暖風和、雨量充沛、雨熱同季。
貴州是一座千百年來具有獨特人文氣息的城市,又是避暑之都,但是貴州處於費德爾環流圈,常年受西風帶控制,屬於亞熱帶濕潤溫和型氣候,雨水季節比較多,春、夏、秋三季,那時雨水雖然也是經常有,但是天氣多數還是晴天,空氣比較清新,非常適合出行。

(5)貴陽5月份旅遊穿什麼衣服擴展閱讀:
貴州菜餚的一大特色就是酸。貴州有「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躥躥」的民謠。酸菜家家腌制,食之開胃消食。
酸湯則有爽口提神、殺菌消毒、去油膩化脂肪、健脾防結石的功效。酸菜的腌制主要原料為蘿卜、白菜、捲心菜等。酸湯的製作又分菜類酸、魚類酸、肉類酸、米類酸等,完全靠生物自然發酵而成。
截至2017年底,貴州省有風景名勝景區71個。其中,國家級風景名勝景區18個,省級風景名勝景區53個。5A級旅遊景區5個,比2016年末增加1個;4A級旅遊景區95個,比2016年末增加27個。省級鄉村旅遊示範區131個;鄉村旅遊扶貧重點村1104個。
『陸』 5月底去貴州旅遊穿什麼衣服好
穿防曬裝 ~~~~~~~~~~~
『柒』 請問五一貴州天氣,該穿什麼衣服
我家寶寶5月滿2歲了,現在還穿棉衣,我建議你帶棉衣,和熱天穿的長袖。來的時候看下天氣預報,這里下雨就像過冬。
『捌』 我7月去貴州旅遊要帶什麽衣服
7月去貴州旅遊衣服帶短袖、短褲或薄衫、薄褲等一些應季的衣服,還要帶一兩件薄外套,遇到晚上降溫出去可以穿,因為貴州那邊早晚溫差比較大。
鞋子一定要多帶一雙,碰到雨天會弄濕,鞋子潮了要換的,如果去黃果樹瀑布的話最好帶一雙涼鞋一雙運動鞋。洗漱用品最好自己帶,酒店裡的通常不太干凈。另外帶一些防蚊蟲叮咬的花露水,貴州蚊蟲特別厲害,帽子或者傘要帶好,7月份紫外線強烈,容易曬黑。

(8)貴陽5月份旅遊穿什麼衣服擴展閱讀
貴州旅遊景點-黃果樹大瀑布
黃果樹大瀑布地處貴州西部低窪地帶,海拔較低,終年無霜,年平均氣溫為14℃左右;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是避寒避暑勝地。1月最冷,平均氣溫在4.3℃,但最低氣溫很少會跌至零下;7月最熱,平均氣溫在22℃,基本不會有高溫天。
屬中亞熱帶,是典型的熔岩地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降雨量在1300毫米以上,雨水集中在5-7月,月平均降雨量都在200毫米以上,特別是6月,降雨量將近300毫米,此後幾個月降水量逐漸減少,12月是全年降水最少的一個月,月平均降水量不到20毫米,降水最多一個月的降水量大約是最少月的15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