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出遊季節 » 安全去旅遊教學反思

安全去旅遊教學反思

發布時間: 2021-07-02 01:58:30

『壹』 安安全全來運動的教案怎麼寫

學科
安全教育
年級

主備人
王光美
使用人
劉元娟

課題
6 安安全全去遊玩
課型
新授

教學

目標
1、了解各種公共場所的安全規則,並養成遵守各項規則的習慣。

2、初步具備使用電梯、索道、游樂設施等特種設備的安全意識。

3、強化安全意識,讓學生認識到遵守安全規則的重要性,了解並遵守各種公共場所活動的安全要求。

教學

重點
了解各種公共場所的安全規則,並養成遵守各項規則的習慣

教學

難點
了解並遵守各種公共場所活動的安全要求

教學

方法
談話,觀察
教具
多媒體


















一、圖片展示,引入新課

1、出示游樂場和動物園的圖片,引起學生興趣。讓學生講述去游樂場或動物園發生的有趣的事,並出示自己到注銷場或動物園遊玩時的照片。

2、多媒體出示「真實再現」中的第一個案例,讓學生分析案例中的是否正確,得到了哪些啟示。

二、討論分析,深化認識

(一)游樂場

1、觀察教材中的4幅圖片,讓學生分析討論,根據圖片讓學生說說在游樂場里應該注意哪些問題才能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

總結出以下幾點:1)有危險的事情不要做;2)大眾的撞擊力量很大,要盡量避免;3)綁好安全帶,不要站起身來;4)不能探出身子。

2、多媒體出示幾種刺激性游樂項目:水上樂園、過山車、瘋狂老鼠和激流勇進。

讓學生自己區分在游樂場里,哪些事情是需要大眾陪同的,使學生理解安全系數等級,知道危險性大的一些設施不能單獨去玩,一定要有大人陪同。

3、觀看游樂場安全視頻,引出去游樂場應該注意的問題。

多媒體出示「天天提醒」:

1)自學遵守游樂場的各項制度和規定,不擁護打鬧,不做危險的動作;2)不要往游樂設備的縫隙里塞果皮、饈紙等廢棄物,以免引發設備故障;3)乘坐電梯、纜車時不要擁擠,更不要在上面蹦跳、打鬧;4)乘坐索道時應該注意:乘索道前,首先查看該索道是否掛有國家質檢總局頒發的「客運索道安全檢驗合格」標志;認真閱讀索道入口的「乘客須知」;進入站台後,不要擁擠,聽從工作人員的指揮按順序上車;進入客車內後,坐穩扶住,不要擅自打開車門及安全護欄;到站下車時,聽從工作人員的疏導,陸續下車,離開站台;出現緊急情況後,要聽從工作人員的指揮和安排,不要盲目逃生,以免造成更多危險。

(二)動物園

1、多媒體出示「真實再現」的案例二。

讓學生分析當事人的行為是否正確。

2、多媒體出示警示台。

3、討論總結,引出去動物園應注意的問題。

1)不能獨自去動物園玩,以免走失。一定要在家長的陪伴或老師的組織下去玩。

2)動物都有自己的隔離區域,不能翻越柵欄,不要貼近隔離網,以免被動物抓傷、咬傷。

3)不要逗動物玩,也不要知己喂動物。這樣容易惹怒動物,了會影響動物的健康。

4)參觀野生動物園一定要按規定在車內觀看,不要將頭、手伸出車窗,更不可下車。

三、拓展延伸

1、討論分析教材中出示的在動物園中的6種做法是否正確,並分析原因。

2、教師總結並讓學生完成課後的「我想說」。

3、老師總結。重點強調游樂場和動物園遵守規則的重要性,以及學生特別應注意的安全問題。

作業布置:

搜集生活中運用求助電話得到幫助或幫助他人的事例。

教學

反思
這節課通過活動的開展,喚起全校師生甚至全社會對綜合實踐活動的關心,對校園意外傷害問題的關注。針對校園語言暴力,制定出校園文明用語,讓語言暴力遠離你我他。讓師生們一起行動起來,關心健康,珍愛生命。

『貳』 外出安全知識竟競賽的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怎麼寫

所謂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並以此來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教學反思一直以來是教師提高個人業務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視之。現在很多教師會從自己的教育實踐中來反觀自己的得失,通過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來提高教學反思的質量。

類型與方法

反思類型可有縱向反思、橫向反思、個體反思和集體反思等,反思方法可有行動研究法、比較法、總結法、對話法、錄相法、檔案袋法等等。

縱向反思和行動研究法

即把自己的教學實踐作為一個認識對象放在歷史過程中進行思考和梳理。同時不斷地獲取學生的反饋意見,並把它作為另一個認識對象進行分析,最後把兩個具體的認識對象揉在一塊兒整合思考。教學反思貫穿於你的教學生涯,而不是某一階段的特殊任務。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新。

橫向反思和比較法

教學反思需要跳出自我,反思自我。所謂跳出自我就是經常地開展聽課交流,研究別人的教學長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過學習比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異,從而提升自己。當然,無論是運用行動研究法還是比較法,我們都需要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達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境界

『叄』 安全教學反思

寫不足之處

即使是成功的課堂教學也難免有疏漏失誤之處,對它們進行系統的回顧、梳理,並對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為今後再教學上吸取教訓,更上一層樓。

『肆』 教學反思安全教育《不去這里玩》

必須注重從學生的日常小事入手,潤物細無聲,在小事中挖掘安全教育的材料。
(1)從聽到的小事中讓學生懂得遵章守紀與安全同在。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總會聽到這樣那樣的事兒,其中不少是進行安全教育的好材料,如果我們善於發現、挖掘,學生會很容易接受教育。如:組織學生平時注意收集廣播、電視、生活中聽到的安全事故,然後談談自己的體會和看法。對學生收集的材料和體會,進行必要的點評,並張貼宣傳,給學生以安全警示教育。
(2)從看到的小事中讓學生懂得文明與安全同行。
眼睛是我們接受信息的重要途徑,生活中看到的許多小事同樣是很好的安全教育材料。安全隱患不可根除,也時時在我們身邊,我們要做的就是防患於未然。鏡頭一、鏡頭二的情況就經常在學校出現,鏡頭二的後果就比較嚴重。利用發生在學生身邊的鏡頭一,班主任可在班隊活動課上讓學生討論:假如有同學踩著了這位女同學,後果會怎樣?假如那時是全校集會,這位女同學會怎樣?假如你當時就在這位女同學的身邊,你會怎樣做?假如你是這位女同學,你會怎麼辦?假如那位男同學的頭撞到牆角上後果會怎樣?學生在討論中,逐步認識到不文明的活動潛在許多危險,進而提高防範發生類似安全事故的意識。
組織學生尋找發生在身邊的安全事故及藏於身邊的安全隱患,把自己的所見所聞編成小報張貼於班級或學校的櫥窗里,讓學生得到警示教育,並提高安全防範意識。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育藝術的本質不在於傳授,而在於喚醒、激勵、鼓舞。我們通過學生身邊的小事喚醒學生對安全事故的重視與防範。
其次,動之以情,在小事中提高學生自我保護能力。
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是學生安全教育的重要內容。有研究表明,體驗是學生發展能力、形成技能的最好途徑。學生安全教育,教師只是一味地反復叮囑或是訓斥,而沒有真正讓學生去體驗、去感受,那麼學生是無法形成良好的技能的。學生自我保護能力的培養,也應從小事入手,在小事中讓學生體驗 .

『伍』 小班安安全全上街去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正確進餐的方法,初步學習吃魚的正確方法。

2、理解詞:「細嚼慢咽」。

活動准備:

教學掛圖《吃東西的時候》,操作卡片《吃東西的時候》(一)、(二)、(三)。

活動過程:

1、 講故事,讓幼兒根據已有生活經驗想像小動物們發生事故的原因。

(1) 講故事的前半段。

熊貓媽媽的醫院今天可忙了,剛送走了一位病人,又來了一歌貓媽媽帶著小貓來了。見小貓難受的樣子,熊貓醫生關心地問:「小貓,你哪兒不舒服?」小貓指指喉嚨說不出話來,熊貓醫生拿起手電筒和壓舌板對小貓說:「張開嘴,讓我瞧瞧。」熊貓醫生用壓舌板壓住小貓的舌頭,打開手電筒一照,看見一根長長的魚刺卡在了喉嚨中間。熊貓醫生正要用鑷子取出魚刺,聽見了小狗汪汪地叫著跑了過來,它不停地咳嗽,說是被骨頭嗆著了。熊貓醫生趕緊幫助它們取出了卡在喉嚨里的魚刺和小骨頭。熊貓醫生奇怪地問:「小貓、小狗,你們怎麼會被魚刺卡住,被骨頭嗆著呢?······」

(2) 請幼兒看操作卡片(一)、(二),提問,討論:

『陸』 小班教案《媽媽我要去旅遊》的教學反思

在班級里開展此次教學活動時,自己坐在幼兒中間,心和情感離幼兒很近,有種師生互動的感覺。然後以談話的方式導入,親切、自然,這樣迅速的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在愉快的氣氛中,主動專注地參與課堂學習。

『柒』 關於旅遊安全感悟讀書筆記的6作文

說到旅遊,從小我也沒少在中國的大江南北轉悠,從長白天池的煙霧繚繞到五大連池的泉水叮咚,從北京故宮的紅牆綠瓦到圓明園的殘垣斷壁,從泰山之巔的一覽眾山小的氣魄到孔府孔廟中的中華文化之悠久,從五台山的晨鍾暮鼓到雲崗石窟的燦爛輝煌,從上海的繁華到蘇園的清幽……
游覽過了名山大川、歷史古跡,當然沒少長見識,可是,無論現在回想起哪個地方,都只有一個大概的輪廓,要我細說,究競看到了學到了什麼,我不得不承認我真的記不得了。為什麼呢?當然,也許那時我還小吧?可是我覺得不全因為這個……
從客觀上說,游覽不少地言時都令我感受到中國人真是太多了!自古人們稱蓬萊為「仙境」,可蓬萊給我的感覺卻是實實在在的「人間」,那裡匯集了黑頭發、藍眼珠、黑皮膚的來自七大洲五大洋的人們,英語、普通話、粵語及各個地區的方言在它的上空交融,肩挨著肩、踵接著踵——別說是妄想見到其盛名遠揚、十幾年才一遇的海市蜃樓,就是想仔細的看一看所謂「仙境」的亭台樓閣也難有空檔機會。所以蓬萊給我最深的印象恐怕要是人了。
中國人真是太忙了!如果跟著旅遊團走,那恐怕沒有哪處景觀你是能真正看懂看透的。每到一處,總會在長長的人流後面側耳細聽導游的講解,而往往導游已將大隊人馬拉向另一處景點時,你還沒能看見導游剛才講述的那座廟、那間殿中到底是何般景象。所以大多數情況下,旅遊給我的印象是匆匆忙忙,走馬觀花。
中國人把名勝搞得太商業化了!不和說很多景點過一道門就要收一次費、檢一次票,更可怕的是,過度商業經營已經使一些景觀失去了它存在的意義。記得在煙台某處香火鼎盛的寺院,我們游覽時正值某位大師在寺中講禪論道,不少人都站長排,尤其是帶孩子的家長們,都想讓大師的靈光照一照,輪到我時,在一位小僧的引導下,我們進了一間暗室,一位蓄有極長的白須的年老僧人盤坐在地上的一個蒲團上,然後說了聲「阿彌陀佛」,就對在旁的另一位小僧使了個眼色,叫他把我們帶進了另一間屋子,只見那和尚拿出一個紅布裹著的小盒子,打開後是一塊玉佩,他說了大師認定我與佛門有緣之類的一些話,宗旨是需要哪塊玉佩的保護,而那一塊小小的玉佩的售價竟是一千五百元!這就是所謂的「佛門聖地」?我有些懷疑。
當然還少不了主觀原因,就像沒有知識就算再富貴也談不上高雅,不了解就談不上喜愛。古人雲:「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自己不曾讀過有關的書籍,當然也就談不上對某處景觀能存有深刻的理解,當然就不曾有過真正地感悟,沒有感悟的游覽就像是過眼雲煙,一會就散,沒有什麼東西是真正刻在腦海中的。
然而不涉足名山大川,不游盪江河海湖,就不知祖國地域之廣大,歷史之悠久。不登山,不知山高;不涉水,不曉水深;不賞奇景,就不知其絕。讀萬卷書,不須行萬里路。不如此,哪能知徐霞客「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真諦!不如此,怎能悟毛澤東「不到長城非好漢」、「無限風光在險峰」的境界。
就算某些古跡已被現代人們賦予了太多的意義,或者已被現代文明摧殘的面目全非,但如果我們能夠理解並靜下心來去感悟,拋開世俗加在那些景觀上的東西,那麼「旅遊」就有了真正的價值與意義。
我記起曾經有人說過:「旅遊,不在於看到了什麼,而在於感悟到了什麼。」

熱點內容
越野摩托怎麼保養 發布:2025-10-20 08:58:11 瀏覽:731
最車越野車圖片 發布:2025-10-20 08:28:26 瀏覽:85
眾泰內飾17款手動 發布:2025-10-20 08:27:05 瀏覽:666
超級越野車視頻 發布:2025-10-20 08:05:48 瀏覽:292
10萬元房車辦公 發布:2025-10-20 08:05:48 瀏覽:630
越野摩托h9 發布:2025-10-20 07:57:57 瀏覽:244
開豪車追大學女生 發布:2025-10-20 07:47:12 瀏覽:395
G10內飾板怎麼拆圖解 發布:2025-10-20 07:44:38 瀏覽:758
別克奧克雷商務車 發布:2025-10-20 07:36:03 瀏覽:929
帝豪二廂車ec715二手車價 發布:2025-10-20 07:17:55 瀏覽: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