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安全分級屬地管理通知
A. 有關旅遊的「安全生產月」法律法規的資料求詳細的。很急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根據《旅行社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制定本實施細則。
第二條 《條例》第二條所稱招徠、組織、接待旅遊者提供的相關旅遊服務,主要包括:
(一)安排交通服務;
(二)安排住宿服務;
(三)安排餐飲服務;
(四)安排觀光游覽、休閑度假等服務;
(五)導游、領隊服務;
(六)旅遊咨詢、旅遊活動設計服務。
旅行社還可以接受委託,提供下列旅遊服務:
(一)接受旅遊者的委託,代訂交通客票、代訂住宿和代辦出境、入境、簽證手續等;
(二)接受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的委託,為其差旅、考察、會議、展覽等公務活動,代辦交通、住宿、餐飲、會務等事務;
(三)接受企業委託,為其各類商務活動、獎勵旅遊等,代辦交通、住宿、餐飲、會務、觀光游覽、休閑度假等事務;
(四)其他旅遊服務。
前款所列出境、簽證手續等服務,應當由具備出境旅遊業務經營權的旅行社代辦。
第三條 《條例》第二條所稱國內旅遊業務,是指旅行社招徠、組織和接待中國內地居民在境內旅遊的業務。
《條例》第二條所稱入境旅遊業務,是指旅行社招徠、組織、接待外國旅遊者來我國旅遊,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旅遊者來內地旅遊,台灣地區居民來大陸旅遊,以及招徠、組織、接待在中國內地的外國人,在內地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居民和在大陸的台灣地區居民在境內旅遊的業務。
《條例》第二條所稱出境旅遊業務,是指旅行社招徠、組織、接待中國內地居民出國旅遊,赴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地區旅遊,以及招徠、組織、接待在中國內地的外國人、在內地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居民和在大陸的台灣地區居民出境旅遊的業務。
第四條 對旅行社及其分支機構的監督管理,縣級以上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按照《條例》、本細則的規定和職責,實行分級管理和屬地管理。
第五條 鼓勵旅行社實行服務質量等級制度;鼓勵旅行社向專業化、網路化、品牌化發展。
第二章 旅行社的設立與變更
第六條 《條例》第六條第(一)項規定的經營場所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一)申請者擁有產權的營業用房,或者申請者租用的、租期不少於1年的營業用房;
(二)營業用房應當滿足申請者業務經營的需要。
第七條 《條例》第六條第(二)項規定營業設施應當至少包括下列設施、設備:
(一)2部以上的直線固定電話;
(二)傳真機、復印機;
(三)具備與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及其他旅遊經營者聯網條件的計算機。
第八條 申請設立旅行社,應當向省、自治區、直轄市旅遊行政管理部門(簡稱省級旅遊行政管理部門,下同)提交下列文件:
(一)設立申請書。內容包括申請設立的旅行社的中英文名稱及英文縮寫,設立地址,企業形式、出資人、出資額和出資方式,申請人、受理申請部門的全稱、申請書名稱和申請的時間;
(二)法定代表人履歷表及身份證明;
(三)企業章程;
(四)依法設立的驗資機構出具的驗資證明;
(五)經營場所的證明;
(六)營業設施、設備的證明或者說明;
(七)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出具的《企業名稱預先核准通知書》。
省級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可以委託設區的市(含州、盟,下同)級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受理當事人的申請並作出許可或者不予許可的決定。
第九條 受理申請的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可以對申請人的經營場所、營業設施、設備進行現場檢查,或者委託下級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檢查。
第十條 旅行社申請出境旅遊業務的,應當向國務院旅遊行政主管部門提交原許可的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出具的,證明其經營旅行社業務滿兩年、且連續兩年未因侵害旅遊者合法權益受到行政機關罰款以上處罰的文件。
旅行社取得出境旅遊經營業務許可的,由國務院旅遊行政主管部門換發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旅行社持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經營范圍變更登記。
國務院旅遊行政主管部門可以委託省級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受理旅行社經營出境旅遊業務的申請,並作出許可或者不予許可的決定。
旅行社申請經營邊境旅遊業務的,適用《邊境旅遊暫行管理辦法》的規定。
旅行社申請經營赴台灣地區旅遊業務的,適用《大陸居民赴台灣地區旅遊管理辦法》的規定。
第十一條 旅行社因業務經營需要,可以向原許可的旅遊行政管理部門申請核發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副本。
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及副本,由國務院旅遊行政主管部門制定統一樣式,國務院旅遊行政主管部門和省級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分別印製。
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及副本損毀或者遺失的,旅行社應當向原許可的旅遊行政管理部門申請換發或者補發。
申請補發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及副本的,旅行社應當通過本省、自治區、直轄市范圍內公開發行的報刊,或者省級以上旅遊行政管理部門網站,刊登損毀或者遺失作廢聲明。
第十二條 旅行社名稱、經營場所、出資人、法定代表人等登記事項變更的,應當在辦理變更登記後,持已變更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向原許可的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備案。
旅行社終止經營的,應當在辦理注銷手續後,持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出具的注銷文件,向原許可的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備案。
外商投資旅行社的,適用《條例》第三章的規定。未經批准,旅行社不得引進外商投資。
第十三條 國務院旅遊行政主管部門指定的作為旅行社存入質量保證金的商業銀行,應當提交具有下列內容的書面承諾:
(一)同意與存入質量保證金的旅行社簽訂符合本實施細則第十五條規定的協議;
(二)當縣級以上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或者人民法院依據《條例》規定,劃撥質量保證金後3個工作日內,將劃撥情況及其數額,通知旅行社所在地的省級旅遊行政管理部門,並提供縣級以上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出具的劃撥文件或者人民法院生效法律文書的復印件;
(三)非因《條例》規定的情形,出現質量保證金減少時,承擔補足義務。
旅行社應當在國務院旅遊行政主管部門指定銀行的范圍內,選擇存入質量保證金的銀行。
第十四條 旅行社在銀行存入質量保證金的,應當設立獨立賬戶,存期由旅行社確定,但不得少於1年。賬戶存期屆滿,旅行社應當及時辦理續存手續。
第十五條 旅行社存入、續存、增存質量保證金後7個工作日內,應當向作出許可的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提交存入、續存、增存質量保證金的證明文件,以及旅行社與銀行達成的使用質量保證金的協議。
前款協議應當包含下列內容:
(一)旅行社與銀行雙方同意依照《條例》規定使用質量保證金;
(二)旅行社與銀行雙方承諾,除依照縣級以上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出具的劃撥質量保證金,或者省級以上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出具的降低、退還質量保證金的文件,以及人民法院作出的認定旅行社損害旅遊者合法權益的生效法律文書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動用質量保證金。
第十六條 旅行社符合《條例》第十七條降低質量保證金數額規定條件的,原許可的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根據旅行社的要求,在10個工作日內向其出具降低質量保證金數額的文件。
第十七條 旅行社按照《條例》第十八條規定補足質量保證金後7個工作日內,應當向原許可的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提交補足的證明文件。
B. 旅遊景區等級劃分准則
是按照《旅遊景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標准來劃分的,標准規定了旅遊景區質量等級劃分的依據、條件及評定的基本要求。該標准適用於接待海內外旅遊者的各種類型的旅遊景區,包括以自然景觀及人文景觀為主的旅遊景區。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劃分標准如下:
1、旅遊交通
a)可進人性良好。交通設施完善,進出便捷。或具有一級公路或高等級航道、航線直達;或具有旅遊專線交通工具。
b)有與景觀環境相協調的專用停車場或船舶碼頭。且管理完善,布局合理,容量能滿足遊客接待量要求。場地平整堅實或水域暢通。標志規范、醒目。
c)區內游覽(參觀)路線或航道布局合理、順暢,可觀賞面大。路面有特色,或航道水質良好。
d)區內使用低排放的交通工具,或鼓勵使用清潔能源的交通工具。
2、游覽
a)遊客中心位置合理,規模適度,設施齊全,功能完善。咨詢服務人員配備齊全,業務熟練,服務熱情。
b)各種引導標識(包括導游全景圖、導覽圖、標識牌、景物介紹牌等)造型有特色,與景觀環境相協調。標識牌和景物介紹牌設置合理。
c)公眾信息資料(如研究論著、科普讀物、綜合畫冊、音像製品、導游圖和導游材料等)特色突出,品種齊全,內容豐富,製作良好,適時更新。
d)導游員(講解員)持證上崗,人數及語種均能滿足遊客需要。要求普通話達標率100%。導游員(講解員)均應具備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大專以上不少於40%。
e)導游(講解)詞科學、准確、生動。導游服務質量達到GB/T15971-1995中4.5.3以及第5章要求。
f)公共信息圖形符號的設置合理,設計精美,有特色,有藝術感,符合GB/T10001. 1的規定。
g)遊客公共休息設施布局合理,數量充足,設計精美,有特色,有藝術感。
(2)旅遊安全分級屬地管理通知擴展閱讀:
自駕旅遊注意事項
春節即將臨近,駕著愛車,呼朋喚友,結伴而行的自駕夢想在思緒里已經放飛了無數次。但是,車在異鄉可不比在城區內,所以提醒節假日里即將遠行的車友,出行前應該認真做好如下准備。
一、行前「全面檢查」
在出遊前要對車輛進行一次全面徹底的檢查和維護,即使您的汽車還沒有到綜合檢修保養的時候,對於可能發生故障的部位也要提前處理。檢查的項目包括:機油油麵高度,冷卻液液面,蓄電池電解液面高度,電解液比重是否正常,制動液面是否符合要求,輪胎氣壓,是否出現老化裂紋或創傷、檢查照明燈、玻璃水是否充足,噴水泵是否正常工作,雨刷片彈性是否正常。
二、備足「不時之需」
要知道出遠門的時候就要想周到點,把路上可能碰到的問題都盡可能地考慮進去,才能以備不時之需。包括:備胎、打氣泵、手電筒、防凍液、剎車油、齒輪油、機油、燈泡、各種規格的保險片、千斤頂、拖車繩、、鉗子、扳手。
三、行車更要謹慎
汽車在開始行駛的一段時間內,不要猛踩油門,防止發動機高速運轉。起步後緩慢三擋行駛,低速前進1公里後再換入四擋。冬季車輛過夜時,制動帶上會凝聚水分或結冰,可能影響制動效能,因此,行車途中應謹慎試踩制動踏板。行駛中車輛行駛途中擋風玻璃上容易凝固霜霧,影響駕駛員視線,應隨時擦抹清楚,可以在擋風玻璃上塗一層甘油或酒精,這樣擋風玻璃短時間內不會結冰。
C. 分級屬地管理制度是什麼
屬地即工作管轄范圍,可以是工作區域、管理的實物資產和具體工作任務(項目),也可以是許可權和責任范圍。屬地特性有明確的范圍界限,有具體的管理對象(人、事、物等),有清晰的標准和要求。屬地管理即對屬地內的管理對象按標准和要求進行組織、協調、領導和控制,屬地主管即是屬地的直接管理者。
我國的管理是分級管理,
屬地管理就是要讓員工產生「當家作主」的歸屬感,賦予員工對其屬地享有管理權,即屬地主管要對自身和進入其管轄區域的各類人員(包括施工人員、參觀人員、服務人員等)實施管理。
D. 如何理解安全生產屬地管理原則
安全生產工作實行屬地管理,本轄區、本單位、本部門的主要負責人是安全生產工作的第一責任人,本著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主要領導要親自抓,分管領導要靠上抓。
堅持安全生產「屬地管理」原則的同時,如下三方面的配套措施也要加強:
一是「條」與「塊」之間要有一個明確的責任劃分,「屬地管理」屬於「塊」的范疇,那麼主管部門、行業部門應承擔什麼責任?是否可以這樣劃分:主管部門、行業部門承擔安全生產「日常管理責任」,當地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承擔「監督責任」。
二是要對不同的企業進行分級分類。即什麼樣的企業、什麼樣的工程、什麼樣的設施「屬地」到哪一級,不要除總部(總公司)一幢辦公大樓以外的所有分公司、子公司及其所屬單位統統往下「屬地」,結果哪一級都是「二傳手」,反而造成責任不明。
三是要把相應的監管手段適當下放。比如安全設施「三同時」的審查監督、承包承租單位的資質審查、安全生產制度落實等情況督查考核等等的許可權和手段可以下放給當地有關部門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使責任和手段基本配套。只有這樣,才能上下一致、左右協調地開展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形成科學的責任體系,真正發揮安全生產「屬地管理」應有的功效。
希望上述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E. 如何實施安全生產分級監管,明確屬地管理和部門監管職責
c銷受害了,怎麼能屬地管理呢?c銷受害到傾家盪產,妻離子散,無家可歸,是公安楊警官鼓勵的口氣,最後跟著政策投資,求助偏以反抗,施壓,嘲弄到崩潰,c銷,怎麼面對屬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