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出遊季節 » 鄉村旅遊安全隱患問題

鄉村旅遊安全隱患問題

發布時間: 2021-07-06 10:11:04

① 推動鄉村旅遊提質升級需注意的幾個問題

農業農村部印發通知,部署開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提質升級行動。通知著重強調,要推動鄉村旅遊業態升級、設施升級、服務升級、文化升級、管理升級,到2020年,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營業收入持續增長,力爭超萬億元,實現鄉村休閑旅遊高質量發展。
前瞻產業研究院指出,雖然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近年來熱度持續上升,但仍然存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首先,業態還要升級,在清一色的休閑農業下要做更細致的劃分,同時可以舉辦與時俱進的旅遊活動,培育品牌,促進升級。
基礎設施的方面,首先是道路交通、停車、住宿等問題。現在民宿發展很快,但有些條件環境讓人住不了。其次是廁所革命的問題,公共衛生空間還不夠。第三是服務水平要升級。雖然農村是鄉土文化,但服務水平還是要符合景區的標准,這就體現出目前人才短缺的問題,所以還需要加大人才培養的力度。最後,目前整個行業缺乏標准,也缺乏強有力的行業協會組織,所以存在管理落後的問題,也會出現一些食品安全等事件。

② 解決鄉村旅遊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所採取的措施有哪些

1.挖掘文化內涵,開發特色化產品
(1)、樹立鮮明的鄉村意象,保持獨特的鄉土氣息
鄉村意向是鄉村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在人們頭腦里所形成的「共同的心理圖像」,其主要表現為鄉村景觀意象和鄉村文化意象。遠景設計院指出鮮明的鄉村意象是鄉村旅遊得以發展的巨大財富,是一項對城市旅遊者具有巨大吸引力的無形旅遊資源。鄉村意象強調的是一種整體氛圍,而這種整體氛圍的體現,必須靠對內營造和對外宣傳兩方面結合才能夠完成。因此,在鄉村旅遊開發中,一方面必須有意識在鄉村營造一種「可印象性」的整體氛圍,另一方面又必須通過宣傳把它推向市場,形成鮮明的鄉村意象。如淮北平原的「綠洲仙境」----小張庄,江蘇「江南農村」----周庄等都是靠這種方式樹立起鮮明的鄉村意象,並進而推動鄉村旅遊發展的。
(2)、挖掘鄉村資源的文化內涵,開發特色化產品
我國地大物博,鄉村資源的文化內涵豐富,有著反映人與自然的依存和延續、形態獨特的鄉村聚落;有著反映我國數千年的傳統文化、宗教理念、社會組織形式和家庭關系、古樸典雅的鄉村建築;有著濃厚文化底蘊的鄉村節慶、農作方式、生活習慣、趣聞傳說。將這種文化內涵挖掘出來,深層次、多方位開發設計適銷對路、具有鄉村特色的產品,才能增強鄉村旅遊產品吸引力,提高市場競爭能力。當前,我國鄉村旅遊地應加強休閑娛樂、民俗風情及「綠色產品」等特色產品的開發,努力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新」,鄉村旅遊才不流於淺層次的觀光游覽,不局限於旅遊資源的表面現象,才能更富於觀念和感情的溝通與體驗,更鍾情於表象下文化底蘊的體驗,更具有民間文化的獨特魅力。這也才能解決文化含量不夠的問題。
(3)、注重產品參與性和知識含量,提高產品的安全性
提高旅遊活動的參與性和知識含量是吸引遊客的重要手段,也是留住遊客、延長其逗留時間的最好方法。鄉村旅遊經營者要充分利用當地特有的農家氣氛及農事活動,使旅遊項目貼近農家生活,營造出一種真正的「農家樂」。如可讓旅遊者與漁民一起隨船撒網捕魚,和農民一起防線織布,製作工藝品、綠色食品,一起參加民族節慶活動;可以根據季節的推移、經濟作物成熟期的不同,推出具有知識性和樂趣性的、新的農家旅遊項目,如舉行採茶節、竹筍宴、桃花節、楊梅節、百合宴等。通過提煉民俗文化和農耕文化,讓旅遊者體驗返璞歸真和鄉野的樂趣,通過收獲勞動成果使旅遊者從中獲取一定的知識,滿足旅遊者寓教於樂的需要。
旅遊安全是旅遊者決定出遊要考慮的首要問題。除了一般旅遊共有的安全問題外,鄉村旅遊安全還應注意以下兩點。一是農事方面的操作性安全問題。由於鄉村旅遊參與性強,而遊客又不熟悉農村的農事操作,所以很容易由於操作不當而出現安全問題。二是農葯、肥料、植物花粉造成的皮膚過敏問題。如遊客可能因為農田中的肥料、殘余農葯等引起皮膚騷癢,在果園中活動也可能因某種植物花粉引起皮膚不適等等。所以對遊客參與性項目要加強監導,以保證鄉村旅遊活動的安全。
2.政府主導、健全相應管理體制、實施規范化管理
要解決鄉村旅遊產生的沒有建立科學的管理體制與方法,必須採用政府主導,行政、經濟、法律等相配套的宏觀調整、監督、指導和管理手段和方法。 鄉村旅遊地政府要把鄉村旅遊的管理納入政府的行政管理職能,各級政府職能部門要明確責任,制定出鄉村旅遊相關管理辦法或條例,對鄉村旅遊的規劃審批、經營管理、安全管理、環境衛生等方面進行規范與監督,引導其逐步走向行業協會自律管理。鄉村旅遊在內部由一家一戶分散經營,自負盈虧。但對遊客市場和社會來講,一個地方的鄉村旅遊地是一個整體,有著整體的形象和全局的利益。這就需要當地政府和職能管理部門為廣大遊客的利益、當地經營戶的利益、旅遊地健康發展的長遠利益積極引導,進行規范管理。如,成都龍泉驛區把鄉村旅遊納入該區旅遊局管理的工作范圍,充分發揮政府職能部門的作用,堅持「政府主導、各方支持、發揮優勢、大辦旅遊」的方針,把爭創國家級花果山風景名勝區作為鄉村旅遊發展的未來目標,大大提升了鄉村旅遊地的地位。
制定相關法令法規,使鄉村旅遊的經營運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是鄉村旅遊地向法制化、規范化健康發展的關鍵。在政府職能部門的指導下,應可成立鄉村旅遊協會,制定有關的章程,對鄉村旅遊活動進行指導和監督。為確實保護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鄉村旅遊資源,要制定有效的保護措施,避免對生態環境和景觀開發性的破壞。
3 完善相關設施設備條件,實行規模化經營
完善相關設施設備條件,全方位、綜合性的開發各種鄉村旅遊項目,實施一體化、聯合化經營是實行規模化經營的基礎。
在設施設備條件的建設上,要加強鄉村旅遊地公共設施與食宿設施的建設。要解決好交通、通信、廁所等問題。應與交通部門合作,開辟旅遊專線,為城市市民遊客出遊提供方便。在食宿設施建設上,要注意旅遊環境和接待設施的衛生標准。由於鄉村旅遊地的旅遊者大多來自都市,他們習慣於都市生活的清潔和環境衛生標准,這就要求鄉村旅遊經營者在食宿設施建設上要重視廚房、餐具、卧室、浴室、廁所、水池及公共娛樂場所的衛生標准,並定期進行殺菌消毒處理。
在全方位、綜合性的開發各種鄉村旅遊項目方面,要大力發展食、住、行、游、購、娛六大要素互相配合的項目,在「吃農家飯、干農家活、住農家房」的鄉村旅遊活動項目中把各種鄉村民間娛樂藝術如舞獅、龍燈、高橋、吹打樂、花鼓、民歌對唱及各種民俗表演納入鄉村旅遊產品中,形成系列和規模,延長遊客的停留時間,產生規模經濟效益。
4 合理規劃、精心設計、靈活營銷、打造品牌
鄉村旅遊地要把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必須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充分利用當地資源,全面規劃,合理布局,打造自己的品牌。鄉村旅遊資源的開發應對旅遊地的區位條件、資源特色、生態環境、社會經濟及客源市場等進行認真和詳實的調查與評價,並以區域旅遊經濟開發及系統生態學理論為指導進行合理規劃和科學開發。通過科學規劃、精心設計,開發具有區域特色、與鄉村環境相協調、具有品牌效應的鄉村旅遊目的地。

③ 鄉村旅遊的配套設施那些最需要改進

5總則 5.1基本要求鄉村旅遊點硬體設施、安全標准及服務質量的基本要求可概括為:設施齊備,安全有序,衛生達標,服務規范。 5.2設施 5.2.1硬體設施齊備到位,遊客感知舒適。 5.2.2交通設施完善,交通組織快捷高效。 5.2.3各活動區的配套與安全設施齊全有效。 5.2.4環境配套設施如住宿、餐飲等功能完善,滿足要求。 5.2.5通訊設施完善,確保暢通。 5.3安全 5.3.1鄉村旅遊點須獲得當地消防部門的書面許可,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 5.3.2配備必要的、充足的、有效的各項安全設施,確保鄉村旅遊的正常經營。 5.3.3建立健全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監督、操作規程,並確保嚴格執行。 5.3.4確保遊客參加鄉村旅遊活動的人身安全。 5.3.5安全配套設施及工具要建立完整的維修、保養、更新制度,有專人、專職負責。 5.4衛生 5.4.1鄉村旅遊點的環境衛生符合規定標准。 5.4.2制定各項衛生制度和措施,定期進行各項衛生檢查。 5.4.3遵守國家、地方政府的相關衛生法律、法規和規章。 5.5服務 5.5.1樹立遊客至上,優質服務的宗旨。 5.5.2實行規范、標准化管理和服務。 5.5.3建立服務質量監督保證體系,定期進行服務質量考核。 6鄉村旅遊點質量等級劃分條件 6.1三星級 6.1.1鄉村旅遊點硬體設施 6.1.1.1 建築裝修 a) 鄉村旅遊點的主體建築和配套設施建設,具有較強的民族性和地方性特點,其建築形式、體量、色彩能夠充分地與周圍景觀及其氛圍相協調。 b) 鄉村旅遊點建築的內部裝修簡朴大方,在用材、內容上能充分體現民族性、地方性和農村特色。 6.1.1.2 住宿設施 a) 鄉村旅遊點的住宿設施內配備有足夠的冷暖設備或換氣裝置。 b) 鄉村旅遊點客房內配套設施與用具能做到配備齊備,且一客一換。 c) 鄉村旅遊點客房被褥、枕巾等用具能統一收集、統一清洗消毒。 6.1.1.3 餐飲設施 a) 鄉村旅遊點餐飲設施建設能與鄉村旅遊點的整體環境相協調。 b) 餐飲服務設施規模能與接待遊客數量相適應,且能滿足遊客要求。 c) 餐飲設施設備完好,能隨時提供當地特色菜餚,且品種豐富、獨特性明顯。 6.1.1.4 衛生設施 a) 每一樓層均能分設男、女公用衛生間,其數量、分布能與遊客容量相適應。 b) 衛生間標志明顯且有防滑設施,室內設施齊備,盥洗室有門、水沖、通風良好、光線明亮。 c) 衛生條件能符合GB/T 17217-1998的要求。 d) 有殘疾人專用衛生通道與衛生設施。 6.1.1.5 垃圾桶(箱) a) 在鄉村旅遊點內能設置足夠的垃圾桶(箱),並註明標識。 b) 鄉村旅遊點內垃圾箱的數量與布局適當合理。 c) 鄉村旅遊點內垃圾桶(箱)體完好、有蓋,表面干凈無污漬,能及時處理桶內垃圾。 6.1.2 鄉村旅遊點布局 6.1.2.1 布局與分區 a) 鄉村旅遊點有明確的功能分區,且各活動區的分隔明顯、布局合理。 b) 鄉村旅遊點有足夠面積的綠化區域,植物與小品布置得當、環境優美。 c) 鄉村旅遊點內有明確引導和介紹標識,且美觀醒目,文字准確規范,位置合理,數量充足。 6.1.2.2 特色活動項目 a) 鄉村旅遊點能提供特色多樣的活動項目,活動項目有較強的地方性、季節性和參與性,能充分地體現當地農業(漁業)和農村特色,遊客感覺舒適有特色。 b) 鄉村旅遊點活動項目區域具有充足的活動空間,且項目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展示、游覽、體驗等活動能有機結合,協調統一。 c) 鄉村旅遊點活動項目與其他旅遊點及附近鄉村旅遊點之間,具有較強的差異性。 6.1.2.3 鄉村旅遊點的功能管理 a) 鄉村旅遊點建立有機構健全、職責分明的管理機構和專職管理人員,市場秩序優良。 b) 鄉村旅遊點設有常設性接待人員,接待制度健全,且設有面向公眾的旅遊咨詢電話和投訴電話,接聽及時。 c) 鄉村旅遊點有介紹鄉村旅遊點區位概況及活動項目等內容的小冊子或折頁,並同區內外旅行社建立良好的業務合作關系,客源穩定。 d) 鄉村旅遊點服務人員著裝有當地特色,態度熱情,服務優良,全體從業人員均接受過旅遊服務、安全等相關培訓。 6.1.3 鄉村旅遊點安全 6.1.3.1 鄉村旅遊點的安全設施 a) 鄉村旅遊點獲得當地消防部門的書面許可。 b) 鄉村旅遊點有足夠的消防、防盜、救護等設備,且完好、有效。 c) 鄉村旅遊點能保證各項安全設備的安全可靠,能按規定進行定期檢查,嚴禁使用有事故隱患的各項安全設施、設備;嚴禁使用超過安全期限的安全設施、設備。 d) 鄉村旅遊點危險地段的標志明顯,防護設施齊備、有效。 6.1.3.2 鄉村旅遊點的安全制度 a) 鄉村旅遊點能把安全工作擺在重要的議事日程,培養全員安全意識。 b) 鄉村旅遊點能建立健全安全制度,明確各崗位的安全職責。 c) 鄉村旅遊點相關人員能經常參加當地主辦的安全培訓和安全教育活動。 d) 鄉村旅遊點建立有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檢查、預演、監督和及時匯報制度。 6.1.3.3 鄉村旅遊點的安全管理 a) 鄉村旅遊點經營管理與服務人員均接受過消防培訓,並具有緊急情況下組織遊客疏散、電話報警和快速救援的知識與技能。 b) 鄉村旅遊點和遊客較為集中的地區配備有足夠的保安安全人員,以保證秩序和維護安全。 c) 鄉村旅遊點能向遊客提供安全衛生的餐飲服務,消毒措施到位,並有嚴格的定期監督、處罰和公示制度。 d) 鄉村旅遊點建立有相應的醫療急救措施,並配備醫務人員和遊客常備葯品。 e) 鄉村旅遊點建立有必要的緊急救援機制、突發事件處理及應急機制。 6.1.4 鄉村旅遊點衛生 6.1.4.1 衛生條件 a) 鄉村旅遊點的衛生設備和設施完好、無缺損,不漏水。 b) 鄉村旅遊點的衛生場所內無蚊蠅、污物,牆壁、隔板、門窗等清潔無霉斑、無脫落、無刻畫。 c) 鄉村旅遊點內無污水污物,無亂建、亂堆、亂放現象,空氣清新無異味。 6.1.4.2 衛生制度 a) 鄉村旅遊點內公共衛生有定期的消毒制度和檢查制度。 b) 鄉村旅遊點衛生良好有保障,餐飲場所能達到GB 16153-1996規定的衛生標准。 c) 旅遊飲食衛生具有嚴格的定期檢查和抽查制度,並有嚴格的管理制度和獎懲機制。 d) 鄉村旅遊點具有嚴格的衛生消毒設施與衛生消毒制度。 6.1.4.3 衛生管理 a) 鄉村旅遊點無遊客針對旅遊飲食衛生的投訴情況。 b) 鄉村旅遊點具有消除老鼠、蟑螂、蒼蠅及其他有害昆蟲的措施。 c) 鄉村旅遊點內的衛生便池能及時沖洗,做到干凈、無污垢、無異味。更多見 http://www.qz.gov.cn/lyfw/lyzn/zcwj/200803/t20080326_71222.htm

④ 鄉村旅遊開發中存在利益沖突的原因

利益沖突的原因主要是各方面的利益不均衡導致的,畢竟旅遊開發是新興的項目,需要不斷的發展。

⑤ 鄉村旅遊交通規劃考慮哪些因素

鄉村旅遊交通規劃考慮因素:
1.道路功能鄉村旅遊區內所規劃的車道首先應考慮是採用人車隔離還是人車共存。前者是基於保護行人安全,避免與汽車使用同一空間,從而確保汽車能夠順暢行駛;後者是指不威脅到行人步行及沿街居民生活的原則下,允許汽車通行,但盡量不要讓「穿過性」交通入內,並將汽車流量限制在最低限度,路面採用汽車進人必須慢行的設計構造。
2.秩序清晰道路規劃時,應建立清晰的秩序,讓人們感受到一種愉快的鄉村旅遊服務貝空間和景觀意象。前瞻產業研究院副院長指出,規劃者應考慮以下方面問題:(1)汽車與行人盡量避免沖突。(2)出人口與基地周圍動線系統的聯結。(3)與基地停車場或服務區相配合。(4)對基地與周圍景觀造成最小沖突。3.充分利用已有道路和田埂道鄉村旅遊交通應充分利用現有道路和田埂道,在不破壞現有農田生態系統的前提下,精心設計線路。

⑥ 在發展鄉村旅遊時,具體要考慮哪幾方面的因素

1、無論哪種鄉村旅遊形式,都離不開「五生」需求、「五風」資源和「五味」產品。

2、鄉村旅遊必須滿足「五生」需求,即生存、生態、生產、生活和生命,這有原住民需求,也有投資者需求,更有旅遊者需求,唯獨沒有政府需求。

3、因為政府在講政績和形象,這不是一種需求,原則上,民、商、旅三者訴求就是政府的唯一訴求,正所謂「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

(6)鄉村旅遊安全隱患問題擴展閱讀:

1、道路功能鄉村旅遊區內所規劃的車道首先應考慮是採用人車隔離還是人車共存,前者是基於保護行人安全,避免與汽車使用同一空間,從而確保汽車能夠順暢行駛。

2、秩序清晰道路規劃時,應建立清晰的秩序,讓人們感受到一種愉快的鄉村旅遊服務貝空間和景觀意象。

3、規劃者應考慮以下方面問題,首先汽車與行人盡量避免沖突,其次出人口與基地周圍動線系統的聯結,再者與基地停車場或服務區相配合,最後對基地與周圍景觀造成最小沖突。

4、充分利用已有道路和田埂道鄉村旅遊交通應充分利用現有道路和田埂道,在不破壞現有農田生態系統的前提下,精心設計線路。

⑦ 農家樂變「農家哭」,鄉村旅遊如何突破困境

農家樂旅遊標簽一直都是地方旅遊局所慣用的扶貧手段之一,但是近年來因為一些不好的旅遊現象發生,農家樂這個模式頗受詬病,一些新聞中報道,遊客在農家樂中所消費的金額甚至超過了在城市中檔餐廳的消費程度,讓人哭笑不得的農家宰客現象,是造成農家樂變成「農家哭」的罪魁禍首,要想讓鄉村旅遊突破困境,那麼一定要從改變農民的思想和地方旅遊現象開始入手。

以上的回答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多謝閱讀。

⑧ 瀘州一公司組織員工拓展訓練致3死1傷,該景區是否存在安全隱患

有遊客死在該景區,該景區肯定有責任,且設備也一定存在安全隱患。據悉,事情發生四川一處景區內,一家公司的員工在景區被進行拓展運動的時候,發生了意外,有人訓練的時候,直接落水溺亡。警方隨後到場,表示目前是三人死亡,1人受傷,警察已經將該事件的責任人抓捕歸案了,目前具體的案件還在調查當中。據當地人透露,這家景區叫做“夢里水鄉”,主要做一些拓展訓練,鄉村旅遊等休閑服務,從當時拍攝的照片來看,可能是在進行“水上側攀網”時,掉落水中。

還有網友調侃到,團建做不好可能就是團滅了,公司必須評估員工的身體素質和個人意願,通過了解他們的喜好,做出適合他們的團建活動,這樣才能讓他們玩的開心,又能起到正面作用。

⑨ 目前我國農家生態旅遊發展中存在哪些問題

(1)經營理念落後,產品缺乏品牌特色和文化內涵。農家生態旅遊的經營者文化素質普遍偏低,經營理念相對落後。目前,農家生態旅遊的經營主體是農民,因其文化素質不高,加之小農思想影響,使得農民的思維特徵偏於實用理性,只注重自身經濟效益,卻無視社會經濟效益,對於農家生態旅遊的發展缺乏全局和長遠的考慮。

特色和品牌是吸引遊客的關鍵因素,農家生態旅遊開發的初衷,就是為了給城市居民提供一種變換城市生活方式的環境,提供一個認識農村的機會。而事實上,現在農家生態旅遊經營農戶的經營理念雷同化的傾向嚴重,品牌意識淡薄,旅遊產品文化含量低。提供的休閑旅遊產品內容單調,僅限於麻將、棋牌、卡拉OK等娛樂產品,缺乏品位和個性化色彩;對生態文化、鄉土文化、鄉村民俗等文化內涵沒有深入挖掘。遊客在旅遊活動中缺少健康的娛樂休閑項目和健身的參與性活動及文化的學習性活動。這就忽視了當代遊客的多元娛樂需求和追求健康雅緻型消費方式的潛在需要,導致遊客消費方式呈現快進快出的淺層旅遊狀態,重遊率低,不能適應現代旅遊市場的需求。

(2)經營資金缺乏,缺少統一規劃。現階段我國的農家生態旅遊經營大多以家庭為單位開展經營活動,所以在資金投入方面有一定難度。由於業主前期投資較大,資金回收緩慢,而遊客品位要求越來越高,加之經營項目無特色,再投入乏力,久無變化,部分生意萎縮,甚至難以維持經營。

由於缺乏對地理位置、自身資源、本地政策、市場需求、基礎設施、鄉村民俗的調研,及對環境承載力的評估,導致經營農戶盲目投資上項目,所開發的旅遊產品沒有進行科學的可行性論證。有些地方在開發建設上脫離了樸素、自然、協調的基本原則,片面追求規模大和現代化,不僅脫離了農家生態旅遊的內涵,而且破壞了環境和諧,從而降低了旅遊吸引力。

(3)管理體制不健全,服務水平參差不齊。目前,農家生態旅遊尚未納入旅遊或工商部門的正式管理范圍之內,也未向稅收部門納稅,其開業、停業都較隨意,有些農戶為節約成本,找幾個「親戚」就開始經營,還有些根本不具備經營條件也就地開張。因此,一些農家生態旅遊存在「宰客」現象,嚴重影響了農家生態旅遊的形象。

農家生態旅遊的開辦者大多是當地的農民,文化水平相對較低,他們沒有經過專門的業務培訓,服務意識和服務質量較差,整體接待水平較低。而遊客旅遊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在娛樂的同時享受優質的服務,遊客在需求不能得到很好的滿足時必然會對農家生態旅遊大打折扣,從而不利於農家生態旅遊的長遠發展。農家生態旅遊雖然數量不少,但規模小,大多處於無序狀態,每個農家生態旅遊各自為戰,沒有統一服務標准和服務理念,很難做大、做好、做強。

(4)基礎設施不完善,環境衛生質量不達標。農家生態旅遊開展地區一般是市郊和農村地區,很多地方基礎設施建設滯後,影響了旅遊的開發。首先,交通問題突出。通往農舍的道路較差,交通不太方便。由於外地遊客對當地地理環境不熟悉,而又缺少明顯的指示牌,可進入性差。其次,休閑設施欠缺。很多農家生態旅遊休閑設施過於簡陋,缺少可供遊人舒適停留的設施,如樹蔭下的涼亭、坐椅、茶室等。再次,配套設施不齊全。醫療保健站、葯店、小超市、理發店等配套設施都還不健全。此外,供水、供電不足、排污不暢、垃圾和生活污水隨意排放,這些都影響了農家生態旅遊的可持續發展。

由於長期以來不良的衛生習慣及衛生基礎條件欠缺等原因,農家生態旅遊的衛生狀況不達標現象嚴重。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大部分的農家生態旅遊沒有衛生許可證和營業執照,從業人員沒有健康證,住宿和飲食環境衛生、安全存在嚴重的隱患。2004年廣西桂林農家生態旅遊中出現的80多名遊客群體中毒事件就是一個例子。

近幾年,一些地方對農家生態旅遊給予保護的政策,大量發展,特別是在連點成片地方的農家生態旅遊地區,隨著經營規模的擴大,帶來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以幾年前火爆一時的松華壩片區農家生態旅遊為例,這里地處昆明市飲用水源區,但是很多農家生態旅遊產生的垃圾仍用火燒,生活污水也隨意排放,成為松華壩水質惡化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對農家生態旅遊的衛生、環保狀況進行嚴格的監督管理勢在必行。

(5)宣傳力度不夠,促銷意識不強。大多數農家生態旅遊經營者市場促銷意識不強,缺乏主動宣傳和參加集體促銷的積極性。加之經營規模小而分散,與旅行社等服務機構聯系不密切,沒有形成較完整的宣傳營銷網路體系,導致其資源和產品的知名度難以擴展,品牌效應難以形成。

熱點內容
森林防火四輪越野摩托車 發布:2025-07-08 02:52:13 瀏覽:245
江鈴品牌皮卡有幾款 發布:2025-07-08 02:06:26 瀏覽:405
14代軒逸是2021款悅享內飾 發布:2025-07-08 02:06:23 瀏覽:658
房車太陽能板可調整安裝方法 發布:2025-07-08 01:54:46 瀏覽:717
越野輕卡改房車 發布:2025-07-08 01:53:09 瀏覽:539
東風本田哥瑞經典款內飾 發布:2025-07-08 01:50:15 瀏覽:546
雷凌雙擎是16款內飾 發布:2025-07-08 01:48:32 瀏覽:998
2001年跑車價格最便宜 發布:2025-07-08 01:47:49 瀏覽:844
自製皮卡大梁 發布:2025-07-08 01:47:05 瀏覽:383
長安cs75暢享內飾圖片 發布:2025-07-08 01:47:01 瀏覽: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