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旅遊的安全教案反思
『壹』 大班安全教案及反思《怎樣做最安全》
大班安全教案:怎樣做最安全
活動背景:
社會上接連出現因擁擠、踩踏,造成人員傷亡的事故,班裡的小朋友們在日常交流中也談論起類似的事件,另外在日常生活中發現有些幼兒還不能做到自覺有序,有爭搶、擁擠的現象。如果遇到突發事件,幼兒間相互擁擠,就會延誤時間,造成危險,因此對幼兒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十分重要。於是我設計了「怎樣做最安全」的安全教育活動。
活動目標:
1、懂得遇到突發事件時不擁擠,一個跟著一個走,更節省時間。
2、增強安全和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准備:
一些因擁擠踩踏而發生人員傷亡的影像資料、自製教具:瓶子里放幾個帶線小球,瓶口大小隻能一個小球通過。
活動過程:
1、通過試驗引出話題
活動前我先做了這樣一個試驗,想看看孩子們到底表現如何。我對班裡的男孩子們說:操場上有一些新玩具,請男孩子們去玩,誰先拿到誰就先玩。男孩子們一聽立刻來了精神,都爭先恐後地向外跑,由於門比較窄,只能同時容納兩個人通過,幾個人一起擠在門口,有兩個人當時就被擠到了,其他的人也出不去啦。
2、討論:擁擠的後果是什麼?
我趕緊把男孩們招呼回來,組織全班小朋友一起討論:男孩子們是怎樣出去的?這樣出去的後果是什麼?
3、看視頻資料,引起心靈的震撼
討論完後,我請小朋友們觀看視頻資料,一些因擁擠踩踏而發生人員傷亡事故的畫面。看完視頻資料,小朋友們都很震驚,真是太可怕了,紛紛表示不能擁擠,不到人多的地方去等等。
4、通過試驗,明白「有序比擁擠更節省時間」
接著我又給小朋友們作了這樣一個試驗,在一個瓶子里,放進幾個帶線的小球,瓶口的大小隻夠一個小球通過,然後請幾個小朋友們一起拉線,看誰能把小球拉出來,小朋友們用了很長時間也沒能把小球拉出來,然後我又請大家一個接一個地拉,很快小球一個一個都被拉出來了,然後提問:
師:要把小球從瓶子中都拉出來,是大家一起拉快呢,還是一個一個拉快呢?
幼:一個一個拉更快。
師:為什麼一個一個拉要比一齊拉更快呢?
幼:瓶口太小了,大家一起拉,小球擠在一起誰也出不來。
幼:一個一個拉,瓶子里的小球越來越少,就能很快拉出來。
通過這個實驗使大家懂得:一個跟一個按順序走(跑),要比擁擠快得多,而且更安全。
5、延伸活動:火災撤離演習
第二天,我們組織幼兒進行了一次火災撤離演習,小朋友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沒有擁擠,而是有序、快速地撤離到安全地點。
『貳』 幼兒園在游樂場安全教案的總結和反思怎麼寫
你好
對於活動的總結
這個肯定是結合實際
以及活動的好壞
進行真實的記錄
反思就是努力的方向
『叄』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育反思怎麼寫
4月份已近過去,我幼兒園非常重視安全工作,總結如下:
(1)加強安全、保衛工作,分層簽訂各項安全工作責任書,落實安全工作制度,專人定期檢查園內各類設施,安全工作責任到人,把安全工作落到實處。實行每月安全工作月評獎勵制度。
樹立「安全第一」的意識,做到時時、事事、處處講安全,並努力做到「四勤」:眼勤、嘴勤、腳勤、手勤,發現安全隱患或不安全的活動行為要及時處理和制止,杜絕事故的發生,確保師幼的人身安全。
(2)重視安全、衛生保健常識的教育,健全幼兒在園安全常規,並在日常保育、教育教學活動中進一步落實,使教師、幼兒從中知道必要的安全、衛生保健常識,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確保幼兒、教師、幼兒園財產的安全。
(3)每學期做好不少於兩次的安全演練,同時開展好各項安全教育活動。
(4)加強晨午檢力度,認真做好幼兒衛生保健工作,並及時將幼兒情況向家長反饋;根據季節流行病特點和信息,切實做好預防和傳染病工作。
(5)加強戶外活動管理,保證幼兒戶外活動時間、運動量達標。
(6)加強衛生保健工作管理和檢查力度,保證師生健康。
(7)堅持認真執行清潔打掃制度,教室、廁所等場所要保持清潔衛生。玩具、用具按幼兒園規定消毒的衛生制度。
『肆』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育《遇到危險怎麼辦》活動設計附反思
更多幼教相關知識:點擊「中國幼兒教育網」即可進入 一、設計意圖: 在現實生活中,由於幼兒年齡小、安全意識薄弱、安全防護能力差,所以,安全問題是時時存在,危險處處可能發生,這足以引起大家的廣泛關注,特別是教師的重視。正如《綱要》中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首位」。而「受人於魚不如授之於漁」,時時防護幼兒的安全顧然重要,而教給他們如何進行自我保護更是重中之重。而且,漫長的暑假馬上就要開始了,許多家長無暇照管幼兒,會讓幼兒單獨在家,不安全因素時時存在,教給幼兒如何進行自我保護是幼兒園教師勢在必行、責無旁代的任務。於是,在本學期我就設計了安全教育活動《遇到危險怎麼辦》,主要目的是讓幼兒知道自我保護的重要性,增強自護意識,掌握必要的、正確的自護常識,有效的進行自我保護,讓每個幼兒都能平安、健步康、快樂的成長。 二、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讓幼兒知道自我保護的重要性,增強自護意識。 2、教會幼兒一些必要的自護方法,並能進行必要的自我保護。 3、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等綜合能力。 三、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通過活動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2、活動難點:使幼兒掌握一些自護方法進行自我保護。 四、活動准備: 1、安全教育小故事的圖片、影碟片等相關資料; 2、影碟機; 3、獎品; 五、活動過程: (一) 教師以「生活中的危險真不少」引入課題,,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二) 組織幼兒觀看四個安全教育小故事的前半段: 1、小孩獨自在家時,突然發現小偷進屋偷東西; 2、小孩獨自在家時,有陌生人敲門; 3、小孩獨自在家時,家裡突然著火了; 4、小孩獨自在家時,突然發生了食物中毒、受傷、生病的事件; (三) 組織幼兒自由討論:遇到上述的四種危險時,怎麼辦? (四) 師生談話活動,教師引導幼兒想出各種正確有效的辦法。 (五) 組織幼兒觀看四個安全教育小故事的後半段: 1、發現有小偷時,可悄悄的溜出門去報警或找鄰居幫忙等; 2、有陌生人敲門時,不可隨便打開門,可打電話告訴大人等; 3、家裡著火了,先打開門逃生再求助,無法逃生時要先打電話告訴大人、打電話報警等; 4、發生食物中毒等事件時趕緊打電話告訴大人等; (六) 師生共同小結影蝶片中傳授的辦法和小朋友及教師想到的辦法,教師要一邊小結一邊出示相應的圖片或資料強化幼兒的記憶。 (七) 活動小結: 1、教師再列舉一些生活中可能發生的危險,並介紹其應變與防護的辦法; 2、教育幼兒生活中時時處處都可能發生危險,只有不去做危險的事,並在面對危險時能夠保護自己才能避免災難的發生; (八) 活動延伸: 激勵幼兒在平日生活中多注意觀察生活中可能發生的各種危險,在自主尋求自護辦法後,與大人共同商討自護的辦法。 六、活動反思: 活動能圍繞幼兒們需要的、感興趣的、急於想知道或解決的,且在生活中隨時都可能發生的安全自護問題來有目的的開展活動,使幼兒能充份調動所有的智慧去灘索、去發現,並有效的去建構新的認知結構。且活動取材於生活並運用於生活,具有很強的真實性與實用性。 整個活動不是停留在簡單的說教上,而是幫幼兒設計情景,進行角色換位,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即授之於漁,使幼兒能真切的體察真情實境,有效的提高自護意識。 在活動中教師能給予幼兒充足的、自由的探索的時間和空間,並創設有利於並能推進活動開展的教育氛圍。從活動的效果來看,活動完成了預期的目標,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取得了預期的成效,是一次成功的安全教育活動。 更多幼教相關知識:點擊「中國幼兒教育網」即可進入
『伍』 大班安全教案不隨便離園反思
活動目標1、知道不應該私自離園,了解私自離園可能產生的危險。
2、能夠理解並遵守幼兒園安全規則,為了自身安全不私自離園。
3、體會私自離園的後果以及家長和教師焦慮的心情。
活動准備 教學掛圖活動過程1、活動導入:觀看教學掛圖。
教師出示掛圖,並提問:(1)仔細看圖,看看小朋友在做什麼?
(2) 有意個小朋友正往幼兒園門口走呢,他要做什麼?
2、活動展開:觀看情景劇表演(1)教師:剛才我們看到一個小朋友堯自己偷偷地離開幼兒園,你們覺得他做得對不對?如果他溜出幼兒園,可能會發生什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教師表演情景劇表演《皮皮留出幼兒園》,表現私自離園可能產生的危險。
①情景劇表演:配班教師扮演男孩皮皮,留出幼兒園大門,主班教師扮演人販子。
配班教師扮演人販子。
『陸』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及反思遇到危險怎麼辦
大班安全教案:遇到危險怎麼辦 一、設計意圖: 在現實生活中,由於幼兒年齡小、安全意識薄弱、安全防護能力差,所以,安全問題是時時存在,危險處處可能發生,這足以引起大家的廣泛關注,特別是教師的重視。正如《綱要》中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首位」。而「受人於魚不如授之於漁」,時時防護幼兒的安全顧然重要,而教給他們如何進行自我保護更是重中之重。而且,漫長的暑假馬上就要開始了,許多家長無暇照管幼兒,會讓幼兒單獨在家,不安全因素時時存在,教給幼兒如何進行自我保護是幼兒園教師勢在必行、責無旁代的任務。於是,在本學期我就設計了安全教育活動《遇到危險怎麼辦》,主要目的是讓幼兒知道自我保護的重要性,增強自護意識,掌握必要的、正確的自護常識,有效的進行自我保護,讓每個幼兒都能平安、健步康、快樂的成長。 二、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讓幼兒知道自我保護的重要性,增強自護意識。 2、教會幼兒一些必要的自護方法,並能進行必要的自我保護。 3、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等綜合能力。 三、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通過活動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2、活動難點:使幼兒掌握一些自護方法進行自我保護。 四、活動准備: 1、安全教育小故事的圖片、影碟片等相關資料; 2、影碟機; 3、獎品; 五、活動過程: (一)教師以「生活中的危險真不少」引入課題,,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二)組織幼兒觀看四個安全教育小故事的前半段: 1、小孩獨自在家時,突然發現小偷進屋偷東西; 2 2、小孩獨自在家時,有陌生人敲門; 3、小孩獨自在家時,家裡突然著火了; 4、小孩獨自在家時,突然發生了食物中毒、受傷、生病的事件; (三)組織幼兒自由討論:遇到上述的四種危險時,怎麼辦? (四)師生談話活動,教師引導幼兒想出各種正確有效的辦法。 (五)組織幼兒觀看四個安全教育小故事的後半段: 1、發現有小偷時,可悄悄的溜出門去報警或找鄰居幫忙等; 2、有陌生人敲門時,不可隨便打開門,可打電話告訴大人等; 3、家裡著火了,先打開門逃生再求助,無法逃生時要先打電話告訴大人、打電話報警等; 4、發生食物中毒等事件時趕緊打電話告訴大人等; (六)師生共同小結影蝶片中傳授的辦法和小朋友及教師想到的辦法,教師要一邊小結一邊出示相應的圖片或資料強化幼兒的記憶。 (七)活動小結: 1、教師再列舉一些生活中可能發生的危險,並介紹其應變與防護的辦法; 2、教育幼兒生活中時時處處都可能發生危險,只有不去做危險的事,並在面對危險時能夠保護自己才能避免災難的發生; (八)活動延伸: 激勵幼兒在平日生活中多注意觀察生活中可能發生的各種危險,在自主尋求自護辦法後,與大人共同商討自護的辦法。 六、活動反思: 活動能圍繞幼兒們需要的、感興趣的、急於想知道或解決的,且在生活中隨時都可能發生的安全自護問題來有目的的開展活動,使幼兒能充份調動所有的智慧去灘索、去發現,並有效的去建構新的認知結構。且活動取材於生活並運用於生活,具有很強的真實性與實用性。 整個活動不是停留在簡單的說教上,而是幫幼兒設計情景,進行角色換位,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即授之於漁,使幼兒能真切的體察真情實境,有效的提高自護意識。 在活動中教師能給予幼兒充足的、自由的探索的時間和空間,並創設有利於並能推進活動開展的教育氛圍。從活動的效果來看,活動完成了預期的目標,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取得了預期的成效,是一次成功的安全教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