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出遊季節 » 旅遊食品安全環境

旅遊食品安全環境

發布時間: 2021-07-07 16:53:07

A. 關於食品安全和保護環境的演講稿

食品安全食品安全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演講稿演講稿演講稿演講稿 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要與大家分享的是關於食品安全的問題。 俗話說得好: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食品是人類生存的第一需要,食品安全直接關系著人民群眾的生活,影響我們每一個人的健康,更關系著子孫後代的幸福和民族的興旺昌盛。不講食品安全,哪怕是一塊豆腐,一根豆芽,都能讓你身體殘缺;不懂食品安全,哪怕是小小的一包鹽,就能中斷免疫系統的正常運行;不要食品安全,哪怕只是小小的一個意念,就能讓生機勃勃的生命處於危險之中。 健康,何等重要!生命,何等珍貴! 一旦我們失去了健康,甚至是失去了寶貴的生命,我們不可能再重來一次。所以我們要時刻維護自己的健康,珍愛自己的生命,而食品安全則是生命健康最有力的保證。 最近我們不斷從報紙、電視中,看到有關食品安全的新聞:南京「冠生園」事件,讓人們望月餅而生畏;三亞的「毒咸魚」,使我們談「咸魚」而色變;廣東的「瘦肉精」事件,令我們望肉而怯步;號稱生命殺手的「蘇丹紅」竟出現在我們最喜歡吃的辣味食品里;去年8月8日北京地區的福壽螺事件,使131人發病,至今想起來還會讓人膽顫心驚;還有近來的染色饅頭、毒豆芽、蒙牛毒牛奶等事件接二連三地發生,究竟要到什麼時候才停止啊? 面對這一件件讓人觸目驚心,不寒而慄的事件,我們不禁要問:究竟,我們還能吃什麼?我們吃的安全嗎? 上述重大事件都已熟知,可是,你們可曾注意到在我們周圍,劣質食品也正在悄悄地危害著我們的身體健康。 現在,有很多人還是不關心不注意自己所吃食品是否是安全健康,只想著滿足一時的食慾。我想再一次提醒大家,那些東西不但不衛生,而且在製作過程中,還有可能產生致癌物。作為一名學生,,我們有責任維護社會食品安全,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了解食品衛生安全常識,學習食品質量安全相關的法律法規,監督和揭露危害食品安全的事件和不法分子,傳播食品安全知識,為食品健康盡一份自己的力量。 「以人為本,安全第一」,食品安全需要你我的參與;食品安全需要你我共同的努力。生命的美好從健康做起,身體的健康從食品安全做起,食品的安全從我開始。為了陽光更加燦爛的明天,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吧!

B. 環境污染與食品安全有什麼關系

人類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環境。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活動對環境帶來很大的影響。當人類的活動及自然因素使物理、化學、生物因子進入大氣、水體、土壤環境, 而且其數量、濃度和持續時間超過了環境的自凈能力,以致破壞了生態平衡,造成直接或間接對人體健康的危害,這就是環境污染。環境污染通過很多途徑影響食品 安全。 大氣污染對食品安全的影響人類活動特別是煤炭等m料的嫩燒、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氣,向大氣排放大盤化學污染物,種類縈多,如SO:,氧化劑、氟化物、3,4苯並花、二惡英、氮氧化物等等。

C. 旅遊食品安全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加強完善的生產衛生條件監督管理, 良好的標准包裝.

D. 影響旅遊安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政治因素,戰爭,暴亂恐怖襲擊等
2,自然因素,地震,海嘯,台風等
3,人為因素,食品安全,惡性疾病,傳染病等

E. 食品安全與生態環境的關系

農產品源頭污染主要包括受農產品生產過程中
的生態環境污染與在生產過程中不合理或非法使用
的投入品或添加劑等影響。就農產品安全質量受農
業生態環境污染影響而言,主要是指水、土、氣等環
境的污染;而不合理或非法使用投入品給農產品安
全質量帶來的危害,其嚴重性易於理解,如高殘留高
毒農葯、獸葯的使用、瘦肉精等激素的使用,等等。
為了使食品生產者、消費者對食品安全有更全
面的認識,以便更好地採取措施,預防與控制食品污
染,著重對因農業生態環境污染,通過食物鏈而引起
的食品質量安全問題,進行分析與討論,以供讀者
參考。
狹義的農業生態環境主要是指水、土、氣、光、熱
等自然因素,而在這些自然因素中,通過食物鏈對食
品產生污染的主要是水、土和氣,而光與熱污染主要
是對人類本身產生直接的危害。在水、土、氣環境中
存在的污染物質很多,對農產品構成污染的主要物
質歸納起來有四類,分別是:重金屬、有機污染物、生物污染(如病源生物、基因等)和由普通營養引發的
污染物,如硝酸鹽、亞硝酸鹽、藻毒素等。這四類物
質,可能存在於水體中,也可能存在於土壤與大氣
中,雖然它們在不同環境要素中存在的含量、形態以
及危害程度不同,但它們都可能通過食物鏈,在農產
品中富集,進而造成食品污染,影響人類身體健康。
為表述方便,按農業生態環境存在的食品污染物質
類型分別討論農業生態環境污染與食品質量的
關系。
1 重金屬
在美國提出的優先污染物中,所列出的重金屬
為砷、鉻、汞、鎘、鉛、鎳、鋅、硒、銅等,其中砷與硒為
類金屬。在重金屬中,除砷、汞和硒的有機化合物容
易揮發外,它們和有機物不同,不但不能被微生物分
解,相反還可能在生物作用下,形成毒性更強的金屬
有機化合物。因此,重金屬一旦進入環境,便原地長
期存在,對人類具有長期潛在的危害。重金屬中毒
可使人體的肝、脾受損,影響鈣質吸收、骨變形,骨折
疼痛,影響人的生殖能力,致癌等危害。水、土中重
金屬含量主要受土壤背景值與外來污染物的影響。
魏復盛等[ 1 ]比較了中、日、英三國常見12種微量元
素(As、Cd、Co、Cr、Cu、Hg、Mn、Ni、Pb、Se、V、Zn)的
平均值後,認為中國土壤各主要元素環境背景值與
日本、英國土壤的含量大體相當。江蘇省科協主持
的「江蘇農產品清潔生產技術創新與實施」課題組,
於2003年,按農業部《農田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
范》(NY/T395 - 2000)對全省4個縣(市)進行了調
查分析[ 2 ] , 表明蘇南某市菜地受污染較為嚴重,
51. 7%的菜地不符合無公害農產品產地環境要求,
主要污染因子是鎘、汞和DDT,相比之下,稻田污染
程度較輕;蘇中海安、高郵兩縣(市)耕地總體質量
較好, 95%以上耕地符合無公害農產品產地環境要
求,其中海安縣為96. 6% ,高郵市為95. 2% ,少部分
地區受DDT、Cr及Cd輕污染;蘇北洪澤縣耕地土壤
總體質量良好, 99. 1%的耕地符合無公害農產品產
地環境要求,少數地區鉻、汞、銅含量偏高。
分析造成水、土壤重金屬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來
自工業或城市排放的廢水、固體廢棄物與干濕沉降
以及農業自身的投入品,如農葯與肥料。據報道,全
國受重金屬污染的地區約占污灌面積的45% ,其中
比較嚴重的是汞與鎘。張永春等[ 3 ]分別調查了寧
連公路淮安段兩個斷面,結果發現沿公路兩側0~
150 m范圍內土壤中鉛均有不同程度的累積, 0~50
m范圍內累積較為明顯;斷面1各樣點土壤鉛含量
平均為18. 60 mg/kg,斷面2各樣點土壤鉛含量平均
為16. 83 mg/kg;斷面1距路基5 m、25 m、50 m、75
m、100 m處土壤鉛平均含量與300 m處的背景值相
比,增加了53. 3% ~74. 8%;斷面2距路基5 m、25
m、50 m、75 m、100 m處土壤鉛平均含量與300 m處
的背景值相比,增加了46. 4% ~65. 3%。雖然土壤
鉛含量均未超標,但仍有3個樣品的稻米鉛的含量
超出了相關的無公害稻米重金屬限量標准( ≤0. 4
mg/kg) 。石元值等[ 4 ]研究了汽車尾氣對茶葉中重
金屬含量的影響,結果表明,汽車尾氣對茶葉新梢、
老葉中的鉛元素含量影響較大,公路邊的茶葉新梢
中鉛元素含量比距離公路遠的茶園茶葉新梢高
39. 2%~129. 6% ,而公路邊的茶園老葉中的鉛元素
含量要比距離公路遠的茶園老葉高39. 5% ~
159. 1%。
長期施用微量元素高含量的糞便,將導致土壤
中微量元素蓄積污染。張子儀[ 5 ]預測, 1萬頭豬場
按美國FAD允許使用的砷制劑推算,若連續使用含
砷的添加劑飼料, 5~8年之後,將可能向豬場周邊
排放近1 t砷, 16 年後土壤中的砷即可增加1 倍。
Betey等(1972)和Feenstra等(1993)報道用高銅添
加劑飼喂動物,生產的糞便作牧草肥料,該草製成干
草時,可使綿羊發生中毒(糞中銅的濃度為700 ~
3 000 mg/kg,乾草中為42 mg/kg) 。
土壤或水體重金屬均可能通過食物鏈富集,進
而影響食品安全。鄭宗林等[ 6 ]綜述報道了水生生
物對水體中重金屬的富集試驗結果,魚類可蓄積比
周圍水體環境高1 000 倍的汞; 當水中汞含量達
0. 001~0. 01 mg/L時,通過小環境藻—水蚤—金魚
的轉移濃縮, 35 d後魚體中的汞含量可為水的800
倍;一般魚類含砷1. 1 mg/kg,砷濃度較高的養殖區
的貝類含砷量高達100 mg/kg;大海蝦含砷可達174
mg/kg,小海蝦含砷15~40 mg/kg。海水生物對鉻
有富集作用,其濃縮系數為:海藻60~1 200、無脊椎
動物2~9 000、魚類2 000。通過富集和食物鏈的作
用,動物食品中的含鉻量比植物食品高,如魚、豬肉、
蛋為0. 1~0. 5 mg/kg,蔬菜和水果均在0. 1 mg/kg
以下。
土壤、水體等環境中重金屬也可以通過作物富
集,從而造成食品污染。廖自基[ 7 ]報道生長在冶煉
廠附近的植物中, 花椰菜葉片含砷量僅為5. 5mg/kg,與土壤本底值基本相同;而草本植物葉片含
砷量竟高達396 mg/kg,是本底值含量的70多倍。
2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又稱難降解有機污染物(簡
稱POPs) ,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UNECE)將它們
定義為是一類具有毒性,易於在生物體內富集,在環
境中能夠持久存在,且能通過大氣運動在環境中進
行長距離遷移,對人類健康和環境造成嚴重影響的
有機化學污染物質。1997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提
出了需要採取國際行動的首批12種POPs,即艾氏
劑、狄氏劑、異狄氏劑、DDT、氯丹、六氯苯、滅蟻靈、
毒殺酚、七氯、PCB s、PCDDs和PCDFs,前9 種是農
葯, PCB s是工業化學品, PCDDs和PCDFs是化學產
品的雜質衍生物和含氯廢物焚燒的產物。2001年,
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理事會組織召開的國際文書政
府間委員會第五次會議正式通過了禁用12種有機
污染物的公約,完成了最後文本的談判,至今已有
150多個國家成為公約簽約成員。中國是簽約國之
一,也承擔起相應的義務與職責。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具有干擾人類及野生動物內
分泌系統的作用,亦被稱為環境內分泌干擾化學物
質或環境雌激素。許多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是已知和
可疑致癌物,如多環芳烴和PCDFs等。也有大量證
據表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降低人與動物的免疫功
能,並影響動物的行為等。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具有以下特徵: ( 1)難以降
解,具有長期殘留性,長期停留在環境中。(2) POPs
是親脂憎水性化合物,具有生物積累性。在水和土
壤系統中, POPs會轉移到固相或有機組織的脂質,
代謝緩慢而在食物鏈中蓄積並逐級放大,最終影響
到人類的健康。( 3) POPs具有半揮發性和長距離
遷移性。在環境溫度下, POPs蒸發進入大氣,並隨
著溫度的變化而發生界面交換,長距離遷移後而沉
積。例如,溫度高的低緯度地區,產生的POPs的蒸
汽壓高;低溫的極地等高緯度地區, POPs的蒸汽壓
低,從蒸汽中分離而沉積到極地等地球表面,導致全
球范圍的污染傳播,表現出所謂的「全球蒸餾效應」
和「冷濃縮現象」。(4)具有高毒性,包括致癌性、生
殖毒性、神經毒性、內分泌干擾特性等,嚴重危害生
物體。
當前,在世界絕大多數的江湖水體中都不同程
度地受到POPs的污染。在威尼斯湖表面沉積物
中,二嗯喚和呋喃的濃度分別處在16 ~ 13 642
ng/kg和49~12 561 ng/kg,對環境造成了威脅。
我國東海岸三個出海口的沉積物中也存在
POPs,在閩江、九龍江和珠江的出海口沉積物中,
PCB s和DDT的總濃度都較高,其中DDT的濃度可
能已影響到深海生物。閩江口河口水質PCBs超過
USEPA的標准,部分沉積物超過參考評價標准[ 8 ] 。
趙其國等[ 9 ]調查了太湖水中有機污染物現狀。
調查結果, 太湖水中檢出有機污染物273 種, 比
1985年(73種)增加了200種,其中優先控制污染
物6類43種,環境優先控制污染物6類24種;沉積
物中檢出有機污染物188種,與1985年相比, 2000
年如苯並噻唑濃度提高近100倍,來源於工業生產
的苯二甲酸酯類濃度增加2. 1 ~49. 6 倍。陳滿榮
等[ 10 ]應用氣相色譜儀測定了長江口潮灘沉積物多
氯聯苯( PCBs)總量,結果為10. 7~28. 6 μg/kg, 11
個樣品檢出率100% ,新生沙島九段沙潮灘沉積物
同樣檢出PCB s。
另據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董元華[ 11 ]對
太湖黿頭渚夜鷺所產卵中15種多氯聯苯同系物殘
留物狀況的研究,來自有機氯及多氯聯苯等農葯殘
留的同系物均能檢測到,且隨著夜鷺年齡增長,殘留
量亦提高。
周啟星[ 12 ]研究了酚在水、土壤、植物和動物間
的轉移與富集,當水體中酚濃度為0. 39 mg/kg、污
水中為2. 98 mg/kg 時, 灌溉的土壤中為2. 99
mg/kg,土壤中生長的蠶豆含量為4. 93 mg/kg,用蠶
豆喂對蝦,結果對蝦中含量達到7. 8 mg/kg。可見
有機污染物可以通過食物鏈進行富集,進而影響食
品安全。
3 污染生物
主要是病原微生物,如沙門氏菌、大腸桿菌、病
毒等。有關轉基因作物基因漂移,可能引發基因污
染的問題,存在爭議,有待進一步的研究證實。
眾所周知,因食物受病原微生物污染,會引起腸
道、呼吸道等疾病,影響人體健康。近年,隨著有機
食品發展,增加了有機肥的施用,如果使用未經處理
的糞便,對蔬菜、水果等食物將構成新的威脅。
Balasubramanian[ 13 ]對糞便養魚方式中,魚受糞
便微生物污染狀況進行了調查,發現在魚的腸道內
病原菌數量多於皮膚與肌肉,吃食性魚多於過濾食
性魚。而國內對糞便養魚模式大力提倡,魚的生長

F. 如何解決環境污染引發食品安全問題

環境污染物進入食品的途徑
隨著工業化發展帶來的環境污染日趨嚴重,越來越多的有毒有害物質進入食品而使食品的營養價值和質量降低或對人體產生不同程度的危害.環境中能夠對食品安全造成影響的污染物是多種多樣的,它們主要來源於工業、采礦、能源、交通、城市排污及農業生產,並通過大氣、水體、土壤及食物鏈危及人類飲食安全.
大氣污染物的種類很多,主要來自礦物燃料燃燒(如煤和石油等)和工業生產.前者產生SO2、氮氧化物、碳氧化物、碳氫化合物和煙塵等;後者隨所用原料和工藝不同而排出不同的有害氣體和固體物質(粉塵),常見的有氟化物和各種金屬及其化合物.這些大氣污染物可以直接被人和動植物吸收,也可通過沉降和降水而污染水體與土壤.
水體污染引起的食品安全問題,主要是通過污水中的有害物質在動植物中累積而造成的.水體污染物對陸生生物的影響主要是通過污水灌溉的方式造成.污灌可以使污染物通過植物的根系吸收,向地上部分以及果實中轉移,使有害物質在作物中累積.同時有害物質也可直接進入生活在水中的水生動物體內,並蓄積.
造成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向土壤施肥、施用農葯、用污水灌溉、在地面上堆放廢物,以及大氣中的污染物沉降到土壤中.當進入土壤的污染物不斷增加,致使土壤結構嚴重破壞,土壤微生物和小動物會減少或死亡,這時農作物的產量會明顯降低,收獲的作物體內毒物殘留量很高,從而影響食用安全. 常見環境污染物對食品安全的影響
3.1 氟化物
氟化物是重要的大氣污染物之一,氟化物主要來自於生活燃煤污染及化工廠、鋁廠、鋼鐵廠和磷肥廠排放的氟氣、氟化氫、四氟化硅和含氟粉塵.氟能夠通過作物葉片上的氣孔進入植物體內,使葉尖和葉緣壞死,特別是嫩葉、幼葉受害嚴重.由於農作物可以直接吸收空氣中的氟,而且氟具有在生物體內富集的特點,因此在受氟污染的環境中生產出來的茶、蔬菜和糧食的含氟量一般都會遠遠高於空氣中氟的含量.另外,氟化物會通過禽畜食用牧草後進入食物鏈,對食品造成污染,危害人體健康.氟被吸收後,95%以上沉積在骨骼里.由氟在人體內積累引起的最典型的疾病為氟斑牙和氟骨症,表現為齒斑、骨增大、骨質疏鬆、骨的生長速率加快等.
3.2 煤煙粉塵和金屬飄塵
煤煙粉塵是由炭黑顆粒、煤粒和飛塵組成的,產生於冶煉廠、鋼鐵廠、焦化廠和供熱鍋爐等煙囪附近,以污染源為中心周圍幾十公頃的耕地或下風向區域的農作物都會受到影響.隨著工業的發展,在某些工廠附近的大氣中,還含有許多金屬微粒,如鎘、鈹、銻、鉛、鎳、鉻、錳、汞、砷等.這些有毒污染物可以降落在農作物上、水體和土壤內,然後被農作物吸收並富集於蔬菜、瓜果和糧食中,通過食物和飲水在人體內蓄積,造成慢性中毒.這些物質對機體的危害,在短期內並不明顯,但經過長期蓄積,會引起遠期效應,影響神經系統、內臟功能和生殖、遺傳等.
3.3 酸雨
大氣中SO2和氮氧化合物是酸雨物質的主要來源.由於礦物燃燒,含硫礦石冶煉和其他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的硫和氮氧化合物,經過大氣化學反應轉化成硫酸和硝酸,再以酸性降雨的形式返回地球表面.酸雨會造成農作物生長不良,抗病能力下降,產量下降.不僅如此,當酸雨進入土壤或水體後,會使土壤和水體酸化.土壤中的錳、銅、鉛、汞、鎘等元素轉化為可溶性化合物,使土壤重金屬濃度增高.同時,水生生態系統中的動植物的生長及繁衍也會受到影響.
3.4 重金屬污染物
重金屬污染物多來源於礦山、冶煉、電鍍、化工等工業廢水.若使用未經處理或處理不達標的污水灌溉農田,就會造成土壤和農作物的污染.重金屬對植物的危害常從根部開始,然後再蔓延至地上部,受重金屬影響,會妨礙植物對氮、磷、鉀的吸收,使農作物葉黃化、莖稈矮化,從而降低農作物產量和質量.水體中重金屬對水生生物的毒性,不僅表現為重金屬本身的毒性,而且重金屬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轉化為毒性更大的金屬化合物,如汞的甲基化作用.曾經轟動世界的「水俁病」,就是日本九州島水俁地區因長期食用受甲基汞污染的魚貝類而引起的慢性甲基汞中毒.另外,水體中的重金屬還可以經過食物鏈的生物放大作用,在水生生物體內富集,並通過食物進入人體,造成人類的慢性中毒.
3.5 氰化物
氰化物污染來自電鍍、焦化、煤氣、冶金、化肥和石油化工等工礦企業排放的工業污水.氰化物是一種能抑制多種金屬酶活性、抑制生物呼吸作用的劇毒物質.氰化物可影響魚、貝、藻類的呼吸作用.當水中CN-含量達到0.3~0.5mg/L時,可使魚致死.氰化物的最大允許濃度,對敏感的浮游生物和甲殼類為0.01mg/L,對抗性較強的水生動物也只有0.1mg/L.因此,為了防止氰化物污染的危害,世界衛生組織規定魚的中毒限量,游離氰(CN-)為0.03mg/L,我國規定一般地面水和漁業水體中,游離氰的濃度不得超過0.05mg/L.
3.6 酚類污染物
酚類污染物主要來自焦化廠、煤氣廠、煉油廠、合成樹脂、合成纖維、農葯、化學試劑等工業廢水.灌溉水中含有的酚類物質會在作物中蓄積,使其具有酚的臭味,影響作物產品質量.酚還能使魚貝類水產品產生異臭異味,降低其經濟和食用價值.水中酚達一定濃度時可影響水生動植物的生存,高濃度的酚(尤其是多元酚)能抑制水中微生物的生長繁殖,並影響水體的自凈作用.
3.7 多氯聯苯
多氯聯苯是目前聯合國環境署致力消除的12種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之一,存在於水體、空氣和土壤中,並通過食物這一途徑進入人體,對環境和人體構成危害.由於多氯聯苯的脂溶性強,進入機體後可貯存於各組織器官中,尤其是脂肪組織中含量最高.有關資料表明,人類接觸多氯聯苯可影響機體的生長發育,使免疫功能受損.孕婦如果多氯聯苯中毒,胎兒將受到影響,發育極慢.此外,多氯聯苯導致癌症和免疫力低下的案例也屢見不鮮.最典型例子是1968年發生在日本的米糠油中毒事件,受害者因食用被多氯聯苯污染的米糠油而中毒,主要表現為皮疹、色素沉著、眼瞼浮腫、眼分泌物增多及胃腸道症狀等,嚴重者可發生肝損害,出現黃疸、肝昏迷,甚至死亡.
3.8 二惡英
二惡英為兩組氯代三環芳烴類化合物的統稱,是一種無色無味的脂溶性化合物,其毒性比氰化鈉要高50~l00倍,比砒霜高900倍,俗稱「毒中之王」.二惡英主要是在一系列包括熔煉、紙漿的漂白以及生產某些除草劑和殺蟲劑的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有害副產品.此外,汽車尾氣和香煙燃燒都可以產生二惡英.二惡英具有高度的親脂性,容易存在動物的脂肪和乳汁中,因此,常見的且易受到二惡英污染的是魚、肉、禽、蛋、乳及其製品.人體中的二惡英主要來源於膳食.它具有強烈的致癌、致畸作用,同時還具有生殖毒性、免疫毒性和內分泌毒性.如果人體短時間暴露於較高濃度的二惡英中,就有可能會導致皮膚的損傷如出現氯痤瘡及皮膚黑斑,還出現肝功能的改變.如果長期暴露則會對免疫系統、發育中的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和生殖功能造成損害.
3.9 農葯
農葯在生產和使用過程中都可以導致環境的污染,現已成為重要的「公害」之一.據專家調查,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的農葯使用量高達100萬t/年,數量如此大的農葯真正到達目的物上的只有10%~20%,最多可達30%,落在地面上的佔40%~60%,5%~30%飄浮於大氣之中.這表明每年大約有70~80萬t農葯進入環境,污染土壤、水體,進而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
目前,我國使用量最大的農葯為有機磷農葯,廣泛用於農作物的殺蟲、殺菌、除草.如甲胺磷、氧化樂果、久效磷、對硫磷、甲拌磷、敵百蟲等,而這些正是農作物中殘留最為嚴重的農葯.隨食物攝入人體內的殘留農葯,會分布於全身組織,以肝臟最多.人大量攝入或接觸後可導致急性中毒,輕者有頭痛、頭昏、惡心、嘔吐、無力、胸悶、視力模糊等,中度中毒時有神經衰弱、皮炎、失眠、出汗、肌肉震顫、運動障礙等,重者則會肌肉抽搐、痙攣、昏迷、視物模糊、呼吸困難,最後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G. 為營造良好的食品安全環境,有什麼措施

《餐飲服務許可證》的辦理和規范使用情況;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建立落實情況;食品加工場所環境衛生狀況;食品原料采購、貯存和索證索票制度落實情況。學校食堂和工地食堂食用油、散裝食品、一次性餐盒和筷子的進貨渠道以及索證索票情況;食品添加劑采購和使用管理制度落實情況;食品保鮮、冷藏、保潔設施設備有效運行情況等。
來自:中國綠色產業網,希望能夠幫助您。

H. 旅遊過程中直接存在的食品安全問題有哪些

注意食品的生產日期和保持期,不要食用無QS認證食品,不要食用三無食品。其他的個人一般都無能為力。只能祈禱少一些無良商家。。。。。

I. 求一篇關於旅遊景區食品安全問題方面的論文。如通過,高分追加!

淺談季節性旅遊市場食品監管的方式方法
目前正值旅遊旺季,確保旅客食品安全,是旅遊景點監管的重點,也是工商部門監管的主要對象。針對旅遊市場周期短、遊客相對集中,食品經營者結構復雜、客流量大、監管難度大等特點,如何加大對旅遊市場食品、餐飲的監管,是擺在我們工商部門的首要問題,探索對其監管方式和方法,對於今後監管工作將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一、 目前季節性旅遊市場餐飲經營存在的問題:
1、因經營的條件所制,難以辦理《衛生許可證》。這些旅遊勝地由於受自然、生活等環境的制約,再加上經營設備簡陋,經營周期短,經營地址不固定等因素,按照衛生部門要求,不具備辦理《衛生許可證》的條件,因而衛生行政主管部門不予頒發《衛生許可證》。
2、因有關前置手續的制約,為辦理營業執照造成難度。季節性強的旅遊勝地經營的大部分是商業、餐飲業。在對餐飲業的監管上,由於辦理《營業執照》前需要經營者提供衛生部門核發的《衛生許可證》、經營人員《健康證》,而絕大多數經營者全年只能經營3至5個月時間,再加上經營的從業人員不穩定,正因為如此,從衛生部門要求獲取不到辦證的資格,工商部門就無法辦理辦注冊登記手續,經營者就領不到《營業執照》。
3、對工商部門日常監管工作造成困難。工商機關對旅遊市場監管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嚴把市場准入關。因大部分經營者的前置許可不夠條件,因而就造成了無序進入或違法經營(無照經營)長期存在,給工商部門日常監管造成了許多不便。同時也制約著旅遊市場的發展和遊客對本地區旅遊景區食品安全的信譽度。
4、經營的飲食質量無法保證。在「三證」尚不健全、監管難以深入、各職能部門職權不及時到位的情況下,經營者經營的飲食質量就難以保證,萬一發生飲食方面不安全問題時就無法查處,形成部門之間相互扯皮,當地政府以經營的商戶屬於衛生、工商、公安為理由推辭,衛生部門以沒辦《衛生許可證》為由不參與處理,工商部門沒辦營業執照處罰難以介入等問題,到最後處理的結果將導致遊客不滿意,經營者意見大的問題。
二、監管的方法:
1、配合衛生部門辦理臨時《衛生合格證》。面對以上問題,我們應本著確保遊客食品安全,加強對旅遊市場的監管力度。特別是對景區餐飲業的管理,應由景區管委會協調工商、衛生、公安等部門聯手,形成監管合力。對不符合辦理《衛生許可證》條件可以協調衛生部門嘗試核發臨時《衛生合格證》的辦法,以解決前置許可的問題。
2、辦理確不具備條件的,實行實名登記制。對辦不下《衛生許可證》的,採取實名登記制的辦法:一是經營者出攤經營前出示本人身份證有效證件並予以復印,詳細登記經營者出攤位置、名牌號;二是登記經營者詳細地址,起碼知道經營者是什麼地方人,萬一出了問題,就能及時聯系;三是由工商部門對採集到的經營者相關信息進行建檔保存、備查。
3、簽訂食品安全合同,責任到人。在經營前,由衛生、工商部門對經營者簽訂有關食品安全責任合同書,合同上必須載明有關各負責任承諾等事項,應負的責任范圍。
4、建立市場查巡制。實行實名管理以後,對經營者在日常監管中具有以下4個作用:
(1)實行實名管理制以後,明確了雙方間的連帶責任。經過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簽訂食品安全生產經營合同書以後,明確了經營者在經營中各種事項,達到的標准,如發生不安全事故時所負的責任,相互牽制、相互制約,經營者不得規范各自的經營行為,也不得不考慮自己的發展前景和經濟效益。
(2)實行實名管理制以後,彌補了原先經營者地址不詳、聯系方式不通的局面。徹底改變以往傳統地做法,對經營者提供的個人身份證及住所要與公安核實,經審驗准確無誤後備案,同時所備案的聯系方式是否能打通,並每月聯系一次。這樣萬一發生什麼問題,就能果斷做出應急措施,消除不安全隱患。
(3)實行實名管理制以後,方便了日常監管。一般旅遊勝地離工商所比較偏遠,為日常巡查工作帶來很多不利因素,特別是對外地來本地經營的,人員流動性大、經營周期短、經營人員又不穩定,加之我們日常監管因人員少、交通工具等因素的局限,一度曾出現過監管不到位、巡查缺失、記載不詳等問題,導致有些旅遊市場曾發生過食物中毒事件。實行這一管理後,就會降低事故發生的極率,提高日常監管力度。
(4)實行實名管理制以後,取得了遊客的信任。實行實名制管理後,對每個經營者製作一個《文明經商監督牌》,正面標明經營者姓名、年齡、地址、營業執照號、監督電話等事項,反面印有《文明經商公約》,讓遊客一看,一目瞭然,如發生什麼問題遊客就撥打監督電話,也能說清經營者的姓名。這樣以來,讓遊客吃的放心、住的舒暢、喝的滿意、玩的快樂,領略大自然的美,逐步提高旅遊景點對遊客的滿意程度。

熱點內容
越野摩托怎麼保養 發布:2025-10-20 08:58:11 瀏覽:731
最車越野車圖片 發布:2025-10-20 08:28:26 瀏覽:85
眾泰內飾17款手動 發布:2025-10-20 08:27:05 瀏覽:666
超級越野車視頻 發布:2025-10-20 08:05:48 瀏覽:292
10萬元房車辦公 發布:2025-10-20 08:05:48 瀏覽:630
越野摩托h9 發布:2025-10-20 07:57:57 瀏覽:244
開豪車追大學女生 發布:2025-10-20 07:47:12 瀏覽:395
G10內飾板怎麼拆圖解 發布:2025-10-20 07:44:38 瀏覽:758
別克奧克雷商務車 發布:2025-10-20 07:36:03 瀏覽:929
帝豪二廂車ec715二手車價 發布:2025-10-20 07:17:55 瀏覽: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