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印度旅遊禁忌
⑴ 去印度旅遊,哪些地方是拍照的禁忌
在城堡、陵墓和其他售票區使用攝像機需要額外收費。最嚴格的是泰姬陵,它的相機數量有限,甚至額外收費,距離泰姬陵的主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此外,應該注意的是,在德令哈的紅色城堡、阿格拉的泰姬陵和卡朱拉霍的寺廟中,三腳不能使用。鑒於這種情況,可以准備另一種三腳架。在德令哈的雷德堡,使用數碼相機需要額外的費用。還有一些地方是不能拍照的,比如瓦拉納西恆河銀行的關貿總協定,那裡有兩個焚燒屍體的地方,即焚燒高鐵。這里不允許拍照。

最好不要直接喝生水。酒店客房提供熱水瓶。人們經常生病或腹瀉,因為他們不適合喝酒。冰是一樣的。應盡量避免飲酒。瓶裝礦泉水是飲用水的最佳選擇。它可以在餐館或一般市場購買。在印度,公共場所通常禁止飲酒,但在餐館或其他私人場所則不受限制。
⑵ 想去印度旅遊,當地有什麼需要注意的習俗嗎
印度近幾年是國人喜歡去旅遊的旅遊勝地之一。由於地域的原因,印度在文化習俗,宗教信仰等方面都與我們國家有著很多的不同,印度也有著淵源流長的歷史文化,也有著自己神聖的宗教信仰。在去印度旅遊的時候,我們首先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不要吃牛肉或者是攜帶任何牛皮製品,牛在印度被封為聖物,所以這一點禁忌是千萬要注意的。

每個國家的文化習俗都是不同的,我們要給予尊重。在印度旅遊時,還要注意不要摸當地小孩子的頭,這在印度人眼中看來是一種侵犯的動作,還有就是上面提到的不要吃牛肉,不要用左手遞給別人東西,進入寺廟時要赤腳進入等等。這些習慣與我們國家的格格不入,但是文化有著很強的包容性,我們要用寬廣的胸懷去接納別國的傳統文化。
⑶ 去印度旅遊有哪些事情是需要特別注意的
注意事項及禁忌:
1, 在印度教徒心目中,牛是濕婆神的坐騎,所以禁止食用牛肉或牛皮製品。但是印度的回教徒不吃豬肉,因此遊客最好食用雞肉或羊肉。最好不吃印度食物,否則容易拉肚子。
2,在印度,應避免以左手遞物給當地人,因為左手被視為視不潔的。至於什麼原因你懂得。
4, 在印度,進入宗教寺廟和古跡都必須拖鞋。
5, 參觀印度寺廟時,最好不要穿著短褲和短裙。
6,在印度,看到特殊宗教儀式舉行時,千萬不要妄加評論,免得招惹是非。
7,印度越大的城市越臟,小城鎮或者小村落反而環境優美干凈,最好去一些小城市或者農村看看,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8,印度火車站隨便哪個站都能買到其他站的火車票,但是,大城市都有一二十個火車站,要記住自己要乘車的站,別去錯車站。
拓展資料:
印度景點:
(1)阿旃陀石窟
古印度佛教藝術遺址。位於馬哈拉斯特拉邦境內,背負文底耶山,面臨果瓦拉河。始鑿於公元前2世紀,直延續到7世紀中葉。現存30窟(包括一未完成窟)。從東到西長550米,全部開鑿在離地面10~30米不等的崖面上。除5窟(即第9、10、19、26、29窟)為供信徒禮拜的支提窟外,余皆為僧房。

其他主要景點:埃羅拉石窟、阿格拉古堡、蓋奧拉德奧國家公園。
⑷ 去印度旅遊要注意的風俗禁忌
印度風俗禁忌:
1、印度有「牛的王國」之稱,牛是當地最神聖不可侵犯的動物。在路上駕車時,千萬注意不要撞到牛,更不要配戴牛製品進入廟宇,同時最好也盡量避免以牛為攝影對象。印度還有一項特別不同的習慣,回答對方問題時若將頭歪一邊或搖頭,那是肯定的表示,可千萬別會錯了意,造成不應有的麻煩。信仰印度教的印度人實行種姓制度,打聽當地人的種姓、階級也是一件極不禮貌的事。
2、不要摸小孩的頭印度等地的人們不希望別人摸自己頭上的任何一部分,他們也不喜歡去摸別人。他們認為,頭部是人體最高的部分,也是人體中最神聖無比的部分,尤其是孩子的頭,被視為神明停留之處,所以,在任何情況之下絕不允許觸摸。
2、被邀去吃飯不必客氣在印度人的觀念中,吃東西時要大家一起分享,獨食是小氣而不禮貌的行為,所以印度人邀請人共餐,絕不是礙於情面假惺惺,而是誠心誠意的邀請,拒人於千里之外的回絕當然令人不高興。
3、不跟身份懸殊的人進餐印度、尼泊爾人很重視身份。在印度若身份不同或所屬階級有異,就不能同席共桌,一起吃飯;尼泊爾人也同樣有類似的階級劃分,在其國內,對「身份」的重視,超過了一切。
4、買酒有時間限制在泰國有個規定,凌晨2時以後不準再買酒,否則會被警察處以罰款。在印度新德里,星期二、星期五、公休日以及每月第一天為禁酒日,在這些天就是神通廣大的人也休想買到酒。
5、不可騎在佛像上拍照在東南亞的佛教國家,旅客如果對寺廟、佛像、和尚等做出輕率的行動,被視為「罪惡滔天」。有些不明利害的遊客,曾經由於跨坐在佛像上大拍紀念照而被刑罰。對想帶回去的佛像紀念品,也不可放置地上,因為在信奉佛教的國家購買的佛像雖然歸自己所有,但必須對它有一份敬意,如當它是一玩物,隨意放置或粗手粗腳地動它,這種行為,會引起該國人的不快。
⑸ 想要去印度旅遊需要注意哪些地方,做好什麼准備
隨著人們獲取消息的越來越便利,很多神奇的國家都讓中國遊客充滿了好奇,其中就有印度這個國家。印度對於很多中國遊客來說都是十分神秘的,因為從網上來看這里的一切事物都是十分的新鮮,盡管網上的報道負面新聞也比較多,但是還是讓很多遊客心生嚮往,很多旅遊博主也是躍躍欲試,想要通過印度一夜爆紅。

⑹ 去印度有什麼要注意的
印度的水質相對中國來說要差些,主要是一般城市的水處理工廠設施技術都比較陳舊,兼且有些人容易水土不服,所以像我們過去印度,一般都是喝他們的瓶裝礦泉水,包括泡茶或者方便麵,即使是這種要經過燒開環節的,我們一般用的還是瓶裝水。但不是說他們的水質真的完全無法接受,事實上,我知道的包括我在內大部分中國人喝他們燒開後的自來水都是沒有問題的。至於刷牙洗澡什麼的就更沒事了。不要太過擔心!不過以防萬一,飲用水還是推薦瓶裝礦泉水。 印度的確臟亂差,他們的旅遊口號是incredibleindia,意思是不可思議的印度,說的一點不錯,的確是不可思議的臟啊! 旅遊的話,我不知道你是跟團還是一個人。跟團會好點,印度太亂了,交通、住宿、旅遊景點等等什麼都亂,雖說是英語國家,但只有受過良好教育的人才能說英語(發音還暴差),大街上普通老百姓是不會說英語的,自己單獨上街問個都不方便,除非你會說印地語。有導游帶著你,會方便很多。如果一個人的話,一定要注意安全,尤其我不知道你是否女性,在印度女性是比男性地位低的,所以性侵害案件很多,印度男人習以為常,尤其是外國女性更是吸引眼球。 在印度注意對方的風俗習慣,比如不能亂摸小孩子的頭,因為那是只有神才能摸的。交通是靠左的,上街過馬注意安全。 飲食方面,正印度飯一般不合中國人胃口,國內的印餐館很多都是改良過的,不正。因為你待得時間短就算了,時間長的話,可以帶點榨菜、湯料包、方便麵、火腿腸、牛肉乾什麼的,自己調劑一下。順便說下,你在印度絕大部分地方是吃不到牛肉的,因為牛是神,很多地方也吃不到豬肉,甚至有的地方純素食不吃肉,我不知道你會去哪些地方,不過出發之前多補補。我們在國內旅遊到了任何一個地方都要嘗嘗當地小吃,但是你來了印度後你絕對不會有這種想法的:極臟,蒼蠅亂飛,當地人吃的小吃你絕對沒有想碰的興趣。 住宿上,印度的賓館如果是五星級的,那比國內的還要豪華,但如果是一般的,相同的價格上會比國內的差很多,不絕對啊肯定有例外,但是普遍情況如此。望有心理准備。如果自己挑賓館,安全很重要,平常出去貴重品不要留在房內,服務生打掃房間手腳不幹凈的。 對了,順便說下,印度的電源制式和我們的不一樣,記得帶個電源轉接頭,不是英標啊,是那種兩個圓柱或者三個圓柱的那種插頭,推薦兩個圓柱的。 有印度特色的東西主要有: 印度神油 精油 紗麗 咖喱 香料 印度茶 印度神油是什麼意思木雕(主要是和他們教有關的那種木雕,還有一些動物的木雕) 牙粉 護膚品(談不上特產,不過有些牌子都是純天然草本的,比如himalaya等等,印度的草葯學是很有名的) 紗麗價格一般的拿不出手,好一點的都非常貴。 印度是全球最大的鑽石加工(南非是最大的產國),當然技術水平比比利時還是差一點啦,就是規模大,我曾經以為在印度買鑽石要比國內便宜些,其實也差不多。 總的來說,印度能讓中國人看上眼的東西不多,畢竟國人早已習慣了我們國內商品的琳琅滿目,印度的工藝品給中國人的感覺就是粗糙俗氣,貴倒不貴,就是不值那個價。 至於價格么,看你是老外,一定宰你,所以一定要還價,有時還價空間大,有時還價空間小,我最多的一次殺價殺到了原價的六分之一,你就知道印度宰老外的情況跟國內一樣嚴重了。當然啦,不是每個店都允許還價的。 具體價位的話,由於產品質量參差不齊,所以不好籠統說,比如小木頭雕的工藝品從幾百盧比到上萬盧比都有。一般的披肩一百多盧比一條,如果是正的帕什米爾羊絨的,還要再貴點。 至於英語的問題,實在不行的話,你看準了東西後,就指著那個說「Price?」或者「Howmuch?」一般店主也都能聽懂,他會報個價格,你覺得不合適你就減價,都是數字,你應該能聽懂也能說吧?再不行的話,寫在紙上也行,他寫一個價格,你不滿意就劃掉然後再寫一個價格。 註:印度不收人民幣,你要在國內換成美元(國內不能直接換盧比),然後到印度兌換成盧比。現在人民幣比盧比的匯率約為1:7。
⑺ 去印度要注意什麼
服裝:
穿著涼快透氣的衣物,為了防止強烈的陽光,最好帶寬邊草帽。在雨季旅遊,應隨身攜帶雨具。在冬季,需穿保暖和輕便外套。在正式場合,男士應穿著西服,女士穿裙裝。進入聖地,女士應穿著長裙或褲裝。在穆斯林地區旅遊,應穿著更得體。女士應穿寬松褲和長衫。外出旅遊應攜帶相機和瓶裝水。一副望遠鏡和太陽境可抵禦紫外線。游泳衣一定要帶上,高級酒店均有游泳池。在黃金旅遊季節,德里附近的日夜溫差較大,白天陽光強烈,穿件襯衫就夠了,晚上要穿毛衣或薄大衣。
宗教:
印度有80%以上的人口信奉印度教,此外還有回教、錫克教、佛教、基督教等在印度,宗教不盡影響著人民的日常生活,也規范印度人的行為、思想、婚姻、社交和社會階級地位。
語言:
印度種族復雜,不同種族使用不同語言。在印度,有17種主要語言,844種方言。印地語和英語為官方語言。英語被廣泛應用,在全國通用。
貨幣:
印度的貨幣是盧比,美金多數地方不通用,入境時最好在機場兌換盧比。買賣錢幣要嚴格按規定。國際機場有貨幣兌換處,不要忘記拿票據憑單,這個憑單在將盧比換回其他貨幣時也需要。離境時要在機場兌換處把所有盧比都換掉,盧比是不允許帶入和帶出境的。
1美金 = 42.61盧比, 1人民幣 = 5 盧比(以當日銀行牌價為准)
習俗:
印度人大約83%是印度教徒,印度教徒不吃牛肉,因為牛被視為是神聖的動物。一般人不用牛皮製品。印度教寺廟不允許牛皮製品入內,需赤腳入內。婦女要穿著適宜,上衣不能過短,下身需穿長褲或長裙。印度男子的傳統服裝,下身是托蒂,印度女人的民族服裝是「紗麗」
電流:
電器小配件最好帶充電器及適配器。印度電流是200伏,50赫茲,有時候為230~240伏。牆上插座有的地方為兩項插座,有的地方為三項插座,均為圓柱型插頭,請准備好換轉器。
健康預防和其他信息:
出發前客人應自行前往防疫所打預防針,建議打乙腦預防針。避免豬肉食品,街邊的油炸食品,自來水不可直接飲用,要煮開後飲用。(印度許多大城市污染較為嚴重,飲食須格外小心)公共場所禁止吸煙。
出入境手續:
每位外國人都需在出入境時提交出入境卡,並接受安檢的檢查,包括行李,喀什米爾地區檢查更加嚴格,共需要檢查4次,每次檢查時男女要分開,分別進入不同的房間檢查,外國人需填寫調查表。喀什米爾機場不允許拍照,所有電器的電池、口紅要放在托運行李里。要嚴格遵守喀什米爾地區的安全防範法律。
時差:
比中國北京慢2小時30分
小費:
在印度,餐廳通常加收10%的服務費。行李員、客房服務、餐廳服務員、其他服務員都需要支付小費,小費的金額由20-100盧比不等。旅行團小費為US$5-US$6/人天。
購物:
印度以手工藝製品聞名,遊客可選購的紀念品種類很多。如:絲織品、木雕、香木手工藝品、大理石、地毯、珠寶首飾、銀器、黃銅製品、羊毛圍巾及傳統服裝等。
攝影:
在印度有許多值得攝影的古跡和自然風景,但有的需預先領取許可證(5000盧比)
1. 用閃光燈、照明燈、三腳架攝影時,需要新德里考古學部發行的特別許可證。
2. 進入印度的風景區或遺跡,相機和攝影機都是需要收費的,每個地區的費用不同,費用為25-300盧比不等。
國家代碼:0091
安全預防及緊急情況
絕不可將手提箱疏忽在機場或車站,在酒店時應該用鎖鏈鎖好酒店房門。
電話區號:011 匪警:100 火警:101
電話:
在印度可以使用從中國帶去的GSM全球通手機,具體撥號方式如下:直撥0086-28-87430645 (舉例)
⑻ 中國女人去印度旅遊需要注意什麼
注意安全。
實用的貼士:
1.如果要在火車上過夜的話,選擇一個上鋪,這樣就可以避免潛在性騷擾也可以有更多的私人空間。(很多遊客說選擇比較昂貴的火車座位也比較好,因為那裡每個車廂的乘客都很少。)
2.避免和別人發生眼神交流或者和不明身份的人聊天,這會讓別人曲解您的意思。
3.如果乘坐汽車,那裡存在很多騷擾者,您可以嘗試預訂長途汽車前面的座位。如果可以的話坐在其他女性旁邊。
4.按照當地風俗,游泳的時候您要在泳衣外穿一件T恤和長褲。
5.不要在夜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避免在晚上乘坐人少的公共汽車和火車。
6.晚上使用計程車叫車服務,特別是您一個人的時候,不要在大街上攔車。
7.如果您有同伴尤其是男性同伴一起旅遊的話可能會避開一些麻煩。(經常提及您的丈夫——無論您有沒有,也會有所幫助。)
8.戴太陽眼鏡:不管是什麼人都會盯著您看。
⑼ 去印度旅遊有什麼注意事項
印度旅遊景點介紹之注意事項1,「那摩斯戴」 意即「您好」,是印度最常用的問候語,人們見面或告別時,印度人總免不了說一句「那摩斯戴」。2,印度婦女額頭點有痣,代表著喜慶、吉祥,是印度民族的標志。3,印度教盛行「萬物有靈」的自然崇拜。他們把黃牛當作神靈,對它頂禮膜拜。 4,在印度情侶最好不要在公共場所手牽手,因而擁抱就更要避免了。此外女士不要著無袖T恤或都是過於暴露的衣服,而且不能交叉雙腿。 5,「交叉雙臂並點頭」這是印度人表達問好的方式,這個時候遊客可以同樣的動作回復。6,此外,跨過地上的食物或者是人,在印度都是不允許的,行走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腳下。7,在印度,進屋前脫鞋已經是一種習慣,並且不不能用腳掌朝向當地人或是神像。8,印度的計程車和餐館不收小費,但高級餐廳、酒店須付服務費則會收小費。租一日計程車去觀光時,最好給5盧比小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