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安全教育問題研究
1. 有沒有關於旅遊安全知識的問答題
有啊~~一般問得多的問題如下:
一、在飛機場
注意行李不要脫離你的視線,隨身攜帶放有貴重物品或現金的提包。若要求退機票,應盡快辦理,越接近超飛時間,退票手續費越高。如誤機、客票作廢,票款不退。
二、坐火車旅行
在售票處要小心被扒竊。如果突然有人在旁邊聚集起鬨,你最好不要看熱鬧,因為人多擁擠最易受害。在火車上不要接受陌生人饋贈的飲料、食品,因為裡面可能含有麻醉葯品。不要請陌生人照看行李。夜間中途停車,要留心行李包。
三、在公共汽車上
零錢和大鈔分別放置,不要亂掏亂放。切勿時不時用手摸摸或掏出錢包來看看,這樣做往往更不安全。對周圍發生的異常現象要保持警惕,當感到有人故意在你身邊擠來擠去時,要留心自已的財物。
四、在旅館里
聽到有人敲門,必須問清楚後再決定開門與否。貴重物品要存放在寄存處,尤其是與陌生人同住一間房時。不要與剛認識的人說你帶了多少現金或貴重物品,如果對方特別熱情,要加倍警惕。
2. 北京研學旅行機構,怎麼保障學生研學旅行的安全問題。
研學旅行是教育部下發的政策,主要是為了在孩子在旅行中接受教育成長,選擇北京研學旅行機構要選擇保險齊全的。
3. 有關和學校一起旅遊安全教育
安全防護、應急和自救的技能和知識,應從兒童抓起,通過安全科技文化的傳播和滲透,提高兒童的安全文化素質。安全教育能影響兒童的思維和行為,能使兒童從小就養成珍惜生命、自律安全的行為和品德,這是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和深遠戰略意義的大事。 加強兒童的安全教育一要依靠學校,學校是獲取知識的主要陣地,有著得天獨厚的教育條件,可以進行正規化、系統化、經常化的安全教育;二要發揮家庭的作用,家長是兒童的第一任老師,對兒童的行為方式有重要影響,家長的言傳身教,使其安全意識得到強化;三要依靠全社會,舉辦豐富多彩的各類活動,並通過新聞媒體廣泛宣傳,參加活動和觀看影視等是兒童增長知識和才乾的重要環節,寓教於樂,使孩子們的安全知識和技能得到增長。重點做好預防和控制工作首先,我們對以往一些熟視無睹的傷害再不能漠然置之了。例如與衣食住行密切相關的消費品,無時無刻不在製造明顯或潛在的傷害:過期變質食品、毒酒、毒油和假葯,造成駭人聽聞的中毒事件,劣質電器和燃氣熱水器造成死亡事故,娛樂場所因設備設施不符合要求和缺乏安全管理造成悲劇,兒童玩具、旅遊、化妝品等都在威脅著消費者安全和帶來不應有的健康損害。對此,我們應該通過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加強整治。其次,在我們對這些企業進行嚴格管理的同時,還應該提高兒童和家長的自我保護能力,重點加強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落實安全責任制。托幼機構、學校負責人和教師必須建立嚴格的安全責任制,必須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的有關條款,必須對意外損傷的發生有預見性,應具備預防意外損傷的常識,及時發現和排除意外損傷可能發生的危險因素,給少年兒童創造一個良好的安全、健康環境,做到防患於未然。
2.提高兒童工作者和家長對意外損傷的警惕性,加強安全管理。如兒童出入的門不要裝彈簧,以免夾傷兒童的手腳;火柴、熱水瓶、剪刀、葯品等要放在兒童拿不到的地方;室內生火爐子要有排煙裝置,以免發生煤氣中毒;
3.加強兒童安全教育與安全訓練。兒童需要保護,但也需要教育與訓練。因為過分受保護的「溫室中的花朵」,可能不利於避免危險的能力培養。教師和家長應對少年兒童加以精神文明和行為規范教育,培養他們獨自應付環境、適應環境的能力。啟發和誘導他們什麼是安全,什麼是不安全以及不安全的後果。目前,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中各地方廣泛開展的「小手拉大手」的活動已經發揮了重要作用。
4.引進國外先進的「緊急救援(SOS)」服務理念。緊急救援服務是現代保險業發展的高級階段,其核心宗旨就是力爭在病人最需要幫助的時刻可以提供及時周到的有效服務,伸出援助之手。
4. 如何加強小學生研學旅行的安全教育
按照目前官方的文件,首先要選擇有資質的法人主體承辦研學旅行,承辦方要選擇有相關資質的供應商企業合作,確保交通、餐飲、住宿等方面的安全。
5. 目前我國旅遊景區安全存在哪些問題
旅遊景區是指以旅遊及其相關活動為主要功能或主要功能之一的區域場所,能夠滿足遊客參觀游覽、休閑度假、康樂健身等旅遊需求,具備相應的旅遊設施並提供相應的旅遊服務的獨立管理區。目前我國旅遊景區安全存在的問題如下:
1、對旅遊景區安全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一方面,旅遊從業人員對安全事故的嚴重性認識不足,對旅遊景區安全管理的專業知識、敬業精神都十分缺乏,為旅遊景區安全埋下了隱患;另一方面,遊客自身的安全意識不足,對於一些安全警示、安全告知置之不顧,不遵守游覽規則,如在旅遊景區內抽煙、點火,擅自進入景區未開放區域等,致使一些本應避免的傷害時常發生。
2、安全管理機構不健全。
目前,有的旅遊景區仍沒有設置專門的安全管理機構,安全管理人員層次低。為了應付上級主管部門的檢查,臨時抽調各部門人員組成檢查隊伍,檢查工作不仔細、不深入,存在應付心理,一旦檢查結束,隊伍便自行解散,並不能採取有效的整治和防治措施,導致景區安全存在較大隱患。
3、設施更換不及時。
一些旅遊景區設施老化,卻得不到及時更換,這種現象在一些經濟效益較差的景區尤其突出。管理者往往抱著僥幸心理,為景區安全埋下隱患。比如,2003年初,趙州橋景區曾因電線老化,引發展覽室火災,使展覽室保存的展品不同程度損毀。
4、相關法律法規建設嚴重滯後、執行不力。
旅遊安全的制約因素比較復雜,但政策、法規不完善以及執行不力是一個十分明顯的制約因素。一方面,當前旅遊政策、管理法規相對於經營實踐還嚴重滯後。一些頗受旅遊者歡迎且安全性較高的特種旅遊項目尚未及時納入安全管理范疇,至今缺乏相應的安全法規。另一方面,安全管理政策在實際中貫徹得並不徹底,導致執行不力。雖然國家旅遊局有相關規定,但尚有為數不少的旅遊景區一直沒有配備專門的安全管理人員。
另外,旅遊景區安全職責不清楚、防護措施不到位等也是導致景區安全出現問題的重要原因。只有在全面、深入弄清楚這些原因,找出源頭,從源頭進行控制,不放過每一個細節,並做好各項防護措施,才能改善當前旅遊景區安全現狀,確保旅遊景區安全。
溫馨提示:以上解釋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1-18,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6. 關於安全教育的問題
指的是三級安全教育:三級安全教育是指公司、項目經理部、施工班組三個層次的安全教育。三級安全教育的內容、時間及考核結果要有記錄。按照建設部《建築業企業職工安全培訓教育暫行規定》的規定:1)公司教育的內容是:國家和地方有關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法規、標准、規范、規程和企業的安全規章制度。2)項目經理部教育內容是:工地安全制度、施工現場環境,工程施工特點及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等。3)施工班組教育內容是:本工種的安全操作規程,事故案例剖析,勞動紀律和崗位獎評等。
7. 研學旅行應注意哪些安全事項
研學旅行是帶孩子們集體走出課堂、走出校園的一種教育方式,在接觸自然、接觸社會的過程中,往往很多方面會存在安全隱患,因此安全問題是研學旅行過程中面臨的最重要的、老師和家長們最擔心的問題。那麼具體來說,研學旅行應該注意哪些安全事項呢?
1、 研學旅行課程設計階段,就應該對要去的研學基地、用餐的餐廳、住宿的酒店、使用的大巴車等進行安全檢查,只有符合了相關標准,才能簽約並用於研學旅行過程。
2、 研學旅行出發之前應該為學生們做安全宣導,強調安全注意事項,例如上下車過程不要擁擠、行進過程中不要掉隊不要打鬧、有危險警示的地方不能去、有危險警示的物品不能觸摸、身體不舒服及時告知導師等。
3、 研學旅行過程中應該根據學生數量專設若干個安全導師,專門負責學生安全,在每個活動前、後及時點名,有危險性的活動時確保學生的防護措施有效,極端天氣中注意防暑保溫,用餐的餐廳注意留取飯菜樣本,住宿的酒店提前熟悉安全線路等。
4、 研學旅行過程中應該根據學生數量專設若干保健醫生,負責攜帶醫葯箱,為學生初步處理突發的受傷或疾病。
5、 一次研學旅行之後,應及時總結安全問題和安全隱患,並提出解決問題和消除隱患的措施,盡量避免和減小以後課程執行過程中發生類似的問題。
6、研學旅行課程中必須為每一位學生購買保險。
8. <旅遊安全管理的思考> 幫忙寫個大綱和論文
旅遊安全管理現狀分析與對策思考
旅遊安全是旅遊業的生命線,在旅遊業中扮演著極為重要而特殊的角色。
第一,安全是旅遊活動進行 的保障。旅遊安全為旅遊者的精神愉快、身心放鬆提供了最大保障,使旅遊者能真正融人到旅遊地 的異地生活體驗中。
第二,旅遊安全是旅遊業發展的前提。第三。旅遊安全隨旅遊業的發展而日益 出現、屢見報端。較早引起廣泛關注的當屬1994年3月31日發生在浙江千島湖的特大搶劫縱 火殺人案,造成32人死(其中24名台胞)。旅遊安全問題的客觀存在損害了旅遊地形象,給旅遊者心頭蒙上陰影,並對旅遊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旅遊安全音理現狀分析
1、概況 目前旅遊安全尚未得到應有的社會關注,安全問題也時有發生。據統計,1999年全國僅上報國家旅遊局的旅遊安全事故就達40起,共造成54人死亡,99人受傷;其中,急病脫險3人。
2、宏觀管理法規 現有旅遊安全法規大體分為三類:(1)旅遊主管部門頒布的全國性旅遊安全法規,如《旅遊安全管 理暫行辦法》、《重大旅遊安全事故報告制度試行辦法》、《漂流旅遊安全管理暫行辦法》、《關 於加強旅遊涉外飯店安全管理,嚴防惡性案件發生的通知》。(2)其他相關部門頒布的全國性相關法規,如《旅館業治安管理辦法》、《公共娛樂場所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和國標GB/T16767—1997游樂園(場)安全和服務質量》。(3)旅遊主管部門頒布的地方性 旅遊安全規章,如《吉林省旅遊安全管理辦法》等。這些安全法規幾乎涉及旅遊業運行的各個方面,大體形成了相對完整的旅遊安全管理法規體系。然上述法規多停留在操作層面,仍存在諸多問題。
3、旅遊安全管理機構 根據國家有關政策和法規,除國家旅遊局外,旅遊業正常運作尚有其他主管機構。例如,旅遊景區的 主管機構有旅遊局、建委、林業廳、環保局、消防隊等。這些部門共同形成了旅遊安全管理的外圍 機構群體,能比較有效地抑制安全問題的發生。但也容易因主管機構多且分散而形成多頭管理和管 理的「真空地帶」,造成旅遊安全管理的低效。旅遊行業內部,雖有部分旅遊管理部門、旅遊企業 (尤其是飯店)設立了專門的旅遊安全管理機構或設有專人負責安全管理工作,但至今尚有為數不少的旅遊企事業單位連專門的安全管理人員也沒有。
4、旅遊安全配套設施 作為較早與國際接軌的行業之一,旅遊企業能夠及時地引進或利用高新技術手段和新設備,配備相應 的安全配套設施,如飯店業中的防火防盜系統、閉路監視系統等。但由於折舊年限、安全使用年限、資金問題等的客觀存在,旅遊安全設施設備者化、配套不齊全、產品質量不合格現象依然存在。
5、安全管理范疇 現有旅遊安全管理主要包括消防管理、治安管理、食品衛生管理等幾大內容,並隨著消費者意識與服 務意識的增強,增加了旅遊投訴管理;從內容上涵蓋了較為成熟的旅遊項目如娛樂場所、游樂園、 漂流旅遊安全管理等。但由於一些頗受旅遊者歡迎又對安全需求較高的參與型、探險型特殊旅遊項 目(如蹦極、漂流、空中滑翔、熱氣球觀光)的迅速興起;管理法規、措施相對於經營的滯後性( 時至今日尚無類似《漂流旅遊安全管理暫行辦法》的蹦極、滑翔、熱氣球安全管理辦法);地方和 企業急功近利的短期行為,因此,一些新興項目尚未及時納人安全管理范疇,新興旅遊項目的安全 事故時有發生。1995年4月23日,湖北省神農溪發生漂流翻船事故,8位台灣遊客和3名船 工死亡;1996年3月,廣東飛圖游樂城一熱氣球失控,一香港女遊客墜地死亡;1999年1 0月,上海錦江樂園一台灣遊客跳蹦極致死;1999年10月3日,貴州馬嶺河峽谷發生纜車墜毀事件,14死ZI傷。6、旅遊管理部門(者)安全認知 旅遊安全問題的破壞性已引起旅遊管理部門的重視。表現在:①旅遊管理部門注意到旅遊旺季、重大 節日、重大旅遊活動等特殊時期的安全保障問題。2000年「五一」前,國家旅遊局下發有關通 知,要求做好安全管理准備,並公布了旅遊投訴熱線電話;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還於「六一」前對 游樂設施進行安全檢查;各級旅遊主管機構更於2000年國慶節「黃金周」到來之前啟動了旅遊 預警預報系統。②關注可能影響旅遊者生命安全的環境因素。1995年以來,除國家旅遊局的正 式文件外,安徽、陝西、浙江、貴州等地方旅遊局也分別發出了《關於加強汛期旅遊安全工作的緊 急通知》、《關於加強旅遊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關於加強海外旅遊者人身安全工作的通知》 、《關於加強對漂流安全管理的通知》。③加強對旅遊設施設備的安全管理和檢查。如1996年重慶市開創性地採取評分方式,對旅遊景區景點的各項設施設備進行安全評估。盡管如此,地方旅遊管理部門對旅遊安全仍存在主觀認知不夠甚至認識錯誤的問題。楊建原(199 7)認為至少有兩方面原因(一、認為安全問題上報與否關系不大;二、認為安全問題上報會為本 地帶來不良影響),使得自1993年《重大旅遊安全事故報告制度試行辦法》發布之後落實情況 不盡人意、旅遊安全事故未能及時上報問題仍然普遍存在。1996年,國家旅遊局共收到旅遊安 全事故通報、報告25起,其中,旅遊管理部門上報的僅6起。顯然,這種認識上的錯誤行為對掌握安全動態、及時妥善處理和消除安全事故帶來的不良影響、完善旅遊安全環境造成極大的障礙。
二、加強旅遊安全管理的思路與對策
1、加強旅遊安全的宏觀管理 由於旅遊安全的敏感性與負面性,旅遊安全問題較易被掩蓋或扭曲而失真,旅遊安全問題也未能引起 有關部門的充分關注。因此,切實提高旅遊安全管理意識,加強旅遊安全的宏觀管理,從政策、法規制訂到安全指標、經費確定等給子扶持,以切實做好旅遊安全管理工作。
2、加強旅遊安全統計並張榜公布 一方面可建立專門的旅遊安全統計資料庫,另一方面可以與公安部門、交通部門、醫院、保險部門聯 合建立安全信息網路。統計資料既是作進一步研究的基礎性資料,又是尋找症結、解決問題從而加 強安全管理的先導。旅遊安全統計還應向社會公開。這至少有如下優點:一、有利於引起旅遊者注 意,提高旅遊者的安全意識;二、引起管理部門的重視以加強安全管理,盡可能控制安全問題的發生;三、教育和督促發生安全問題的部門(企業),避免類似問題再次發生。
3、設立專門的旅遊安全管理機構 設立專門的旅遊安全管理機構,由專人負責,能保證各項安全管理工作的實施,有效控制安全問題。 盡管部分旅遊行政部門、旅遊企業(主要是飯店)設立了專門機構,但地方旅遊部門、景區和旅遊企業的旅遊安全機構還有待完善。
4、建立社會聯動系統與設立旅遊警察 建立由旅遊行政管理部門牽頭,由旅遊地居民、旅遊從業人員和旅遊管理、治安管理、社區醫院、消 防、保險、交通等多部門、多人員參與的社會聯動系統,形成共享資源、社會關注旅遊安全的局面。可考慮設立旅遊警察,作為社會聯動系統的主要執法力量。
5、完善旅遊保險 這是做好安全事故善後工作、保障旅遊者合法權益的保證,也是社會聯動系統、旅遊救援系統的基礎 。目前我國旅遊保險尚不甚完善,因此,改革旅遊保險制度、制定便於各種旅遊者投保的險種是旅 游保險的發展方向之一。根據《旅行社辦理旅遊意外保險暫行規定》(國家旅遊局,1997年3 月1日發布),旅遊意外保險屬於強制險種。但旅行社在履行這一強制性義務的同時,可由旅遊者根據自願原則向保險公司購買除強制性意外保險外的其他旅遊保險。
6、加強旅遊醫療衛生保障 這也是旅遊安全工作的重要一環,包括旅遊地的旅遊涉外定點醫療單位、保健療養設施、康復專項旅 游設施或旅遊產品、旅遊區內的醫療站或醫療點、餐飲場所的食品衛生管理以及旅遊地、旅遊區的空氣質量指標等。
7、加強旅遊安全宣傳與教育,提高旅遊安全意識 確保旅遊安全的最有效途徑之一就是公眾教育。由於旅遊安全認知現狀不容樂觀,旅遊經營管理人員 沒有充分認識到旅遊安全對旅遊業的重要性,部分旅遊者對安全也沒有客觀的認識。旅遊安全問題 很大程度是由旅遊者、旅遊從業人員的疏忽而引發的,因此,旅遊安全宣傳和教育尤為必要。宣傳 教育既要面向旅遊者又要面向旅遊地社區和旅遊從業人員。前者可通過旅途中的各種告示和旅遊從 業人員的安全建議等達到目的。旅遊從業人員安全宣傳和教育包括兩部分內容:一為旅遊安全問題的危害性及其與旅遊業的關系,二為旅遊安全事故的處理。
8、構建旅遊安全( 管理)學科 鑒於旅遊安全在旅遊活動中的重要地位和所涉及范圍的廣泛性、系統研究存在的空白及旅遊業發展的 深遠影響,建立與完善旅遊安全學科是十分必要且迫切的。其任務在於對我國旅遊業運行中的旅遊 安全問題進行全面深人的分析與研究,揭示旅遊安全的運行規律及其本質,創建旅遊安全的管理模 式和控制指標,從而得出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對策與措施,為建立旅遊安全管理規范和標准提供理 論依據
9. 攜帶兒童旅遊,對兒童要進行的安全教育和措施有哪些
衣物上做好標示:姓名、聯系電話、血型等有必要的信息;葯物:創可貼、腹瀉葯、消炎葯等; 教育孩子:不吃陌生人的東西,不與陌生走和說話,自己不亂跑、摸東西,攀、倚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