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出遊季節 » 旅遊安全生產標准運行情況

旅遊安全生產標准運行情況

發布時間: 2022-01-13 10:57:17

Ⅰ 安全生產標准化包括哪些方面內容

企業安全生產標准化基本規范主要內容如下:

1、范圍

本標准適用於工礦企業開展安全生產標准化工作以及對標准化工作的咨詢、服務和評審;其他企業和生產經營單位可參照執行。

有關行業制定安全生產標准化標准應滿足本標準的要求;已經制定行業安全生產標准化標準的,優先適用行業安全生產標准化標准。

2、規范性文件

下列文件對本標準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訂單)適用於本標准。

GB2894安全標志及其使用導則

GBZ158 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警示標識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16號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於本標准。

3.1 安全生產標准化work safety standardization

3.2安全績效safety performance

根據安全生產目標,在安全生產工作方面取得的可測量結果。

3.3相關方interested party

與企業的安全績效相關聯或受其影響的團體或個人。

3.4 資源 resources

實施安全生產標准化所需的人員、資金、設施、材料、技術和方法等。

4、一般要求

4.1 原則

企業開展安全生產標准化工作,遵循「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以隱患排查治理為基礎,提高安全生產水平,減少事故發生,保障人身安全健康,保證生產經營活動的順利進行。

4.2 建立和保持

企業安全生產標准化工作採用「策劃、實施、檢查、改進」動態循環的模式,依據本標準的要求,結合自身特點,建立並保持安全生產標准化系統;通過自我檢查、自我糾正和自我完善,建立安全績效持續改進的安全生產長效機制。

4.3 評定和監督

企業安全生產標准化工作實行企業自主評定、外部評審的方式。

企業應當根據本標准和有關評分細則,對本企業開展安全生產標准化工作情況進行評定;自主評定後申請外部評審定級。

安全生產標准化評審分為一級、二級、三級,一級為最高。

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對評審定級進行監督管理。

5、核心要求

5.1 目標

企業根據自身安全生產實際,制定總體和年度安全生產目標。

按照所屬基層單位和部門在生產經營中的職能,制定安全生產指標和考核辦法。

5.2 組織機構和職責

5.2.1 組織機構

企業應按規定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配備安全生產管理人員。

5.2.2 職責

企業主要負責人應按照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賦予的職責,全面負責安全生產工作,並履行安全生產義務。

企業應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明確各級單位、部門和人員的安全生產職責。

5.3 安全生產投入

企業應建立安全生產投入保障制度,完善和改進安全生產條件,按規定提取安全費用,專項用於安全生產,並建立安全費用台賬。

5.4 法律法規與安全管理制度

5.4.1 法律法規、標准規范

企業應建立識別和獲取適用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准規范的制度,明確主管部門,確定獲取的渠道、方式,及時識別和獲取適用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准規范。

企業各職能部門應及時識別和獲取本部門適用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准規范,並跟蹤、掌握有關法律法規、標准規范的修訂情況,及時提供給企業內負責識別和獲取適用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主管部門匯總。

企業應將適用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准規范及其他要求及時傳達給從業人員。

企業應遵守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准規范,並將相關要求及時轉化為本單位的規章制度,貫徹到各項工作中。

5.4.2 規章制度

企業應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規章制度,並發放到相關工作崗位,規范從業人員的生產作業行為。

安全生產規章制度至少應包含下列內容:安全生產職責、安全生產投入、文件和檔案管理、隱患排查與治理、安全教育培訓、特種作業人員管理、設備設施安全管理、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管理、生產設備設施驗收管理、

生產設備設施報廢管理、施工和檢維修安全管理、危險物品及重大危險源管理、作業安全管理、相關方及外用工管理,職業健康管理、防護用品管理,應急管理,事故管理等。

5.4.3 操作規程

企業應根據生產特點,編制崗位安全操作規程,並發放到相關崗位。

5.4.4 評估

企業應每年至少一次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准規范、規章制度、操作規程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評估。

5.4.5 修訂

企業應根據評估情況、安全檢查反饋的問題、生產安全事故案例、績效評定結果等,對安全生產管理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進行修訂,確保其有效和適用,保證每個崗位所使用的為最新有效版本。

5.4.6 文件和檔案管理

企業應嚴格執行文件和檔案管理制度,確保安全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編制、使用、評審、修訂的效力。

企業應建立主要安全生產過程、事件、活動、檢查的安全記錄檔案,並加強對安全記錄的有效管理。

5.5 教育培訓

5.5.1 教育培訓管理

企業應確定安全教育培訓主管部門,按規定及崗位需要,定期識別安全教育培訓需求,制定、實施安全教育培訓計劃,提供相應的資源保證。

應做好安全教育培訓記錄,建立安全教育培訓檔案,實施分級管理,並對培訓效果進行評估和改進。

5.5.2 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教育培訓

企業的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必須具備與本單位所從事的生產經營活動相適應的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法律法規要求必須對其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進行考核的,須經考核合格後方可任職。

5.5.3 操作崗位人員教育培訓

企業應對操作崗位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和生產技能培訓,使其熟悉有關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並確認其能力符合崗位要求。未經安全教育培訓,或培訓考核不合格的從業人員,不得上崗作業。

新入廠(礦)人員在上崗前必須經過廠(礦)、車間(工段、區、隊)、班組三級安全教育培訓。

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設施投入使用前,應對有關操作崗位人員進行專門的安全教育和培訓。

操作崗位人員轉崗、離崗一年以上重新上崗者,應進行車間(工段)、班組安全教育培訓,經考核合格後,方可上崗工作。

從事特種作業的人員應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方可上崗作業。

5.5.4 其他人員教育培訓

企業應對相關方的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培訓。作業人員進入作業現場前,應由作業現場所在單位對其進行進入現場前的安全教育培訓。

企業應對外來參觀、學習等人員進行有關安全規定、可能接觸到的危害及應急知識的教育和告知。

5.5.5 安全文化建設

企業應通過安全文化建設,促進安全生產工作。

企業應採取多種形式的安全文化活動,引導全體從業人員的安全態度和安全行為,逐步形成為全體員工所認同、共同遵守、帶有本單位特點的安全價值觀,實現法律和政府監管要求之上的安全自我約束,保障企業安全生產水平持續提高。

5.6 生產設備設施

5.6.1 生產設備設施建設

企業建設項目的所有設備設施應符合有關法律法規、標准規范要求;安全設備設施應與建設項目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

企業應按規定對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總體開工方案、開工前安全條件確認和竣工驗收等階段進行規范管理。

生產設備設施變更應執行變更管理制度,履行變更程序,並對變更的全過程進行隱患控制。

5.6.2 設備設施運行管理

企業應對生產設備設施進行規范化管理,保證其安全運行。

企業應有專人負責管理各種安全設備設施,建立台賬,定期檢維修。對安全設備設施應制定檢維修計劃。

設備設施檢維修前應制定方案。檢維修方案應包含作業行為分析和控制措施。檢維修過程中應執行隱患控制措施並進行監督檢查。

安全設備設施不得隨意拆除、挪用或棄置不用;確因檢維修拆除的,應採取臨時安全措施,檢維修完畢後立即復原。

5.6.3 新設備設施驗收及舊設備拆除、報廢

設備的設計、製造、安裝、使用、檢測、維修、改造、拆除和報廢,應符合有關法律法規、標准規范的要求。

企業應執行生產設備設施到貨驗收和報廢管理制度,應使用質量合格、設計符合要求的生產設備設施。

拆除的生產設備設施應按規定進行處置。拆除的生產設備設施涉及到危險物品的,須制定危險物品處置方案和應急措施,並嚴格按規定組織實施。

5.7 作業安全

5.7.1 生產現場管理和生產過程式控制制

企業應加強生產現場安全管理和生產過程的控制。對生產過程及物料、設備設施、器材、通道、作業環境等存在的隱患,應進行分析和控制。對動火作業、受限空間內作業、臨時用電作業、高處作業等危險性較高的作業活動實施作業許可管理,嚴格履行審批手續。作業許可證應包含危害因素分析和安全措施等內容。

企業進行爆破、吊裝等危險作業時,應當安排專人進行現場安全管理,確保安全規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實。

5.7.2 作業行為管理

企業應加強生產作業行為的安全管理。對作業行為隱患、設備設施使用隱患、工藝技術隱患等進行分析,採取控制措施。

5.7.3 警示標志

企業應根據作業場所的實際情況,按照GB2894及企業內部規定,在有較大危險因素的作業場所和設備設施上,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進行危險提示、警示,告知危險的種類、後果及應急措施等。

企業應在設備設施檢維修、施工、吊裝等作業現場設置警戒區域和警示標志,在檢維修現場的坑、井、窪、溝、陡坡等場所設置圍欄和警示標志。

5.7.4 相關方管理

企業應執行承包商、供應商等相關方管理制度,對其資格預審、選擇、服務前准備、作業過程、提供的產品、技術服務、表現評估、續用等進行管理。

企業應建立合格相關方的名錄和檔案,根據服務作業行為定期識別服務行為風險,並採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

企業應對進入同一作業區的相關方進行統一安全管理。

不得將項目委託給不具備相應資質或條件的相關方。企業和相關方的項目協議應明確規定雙方的安全生產責任和義務。

5.7.5 變更

企業應執行變更管理制度,對機構、人員、工藝、技術、設備設施、作業過程及環境等永久性或暫時性的變化進行有計劃的控制。變更的實施應履行審批及驗收程序,並對變更過程及變更所產生的隱患進行分析和控制。

5.8 隱患排查和治理

5.8.1 隱患排查

企業應組織事故隱患排查工作,對隱患進行分析評估,確定隱患等級,登記建檔,及時採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法律法規、標准規范發生變更或有新的公布,以及企業操作條件或工藝改變,新建、改建、擴建項目建設,相關方進入、撤出或改變,對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有新的認識,組織機構發生大的調整的,應及時組織隱患排查。

隱患排查前應制定排查方案,明確排查的目的、范圍,選擇合適的排查方法。排查方案應依據:

——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要求;

——設計規范、管理標准、技術標准;

——企業的安全生產目標等。

5.8.2 排查范圍與方法

企業隱患排查的范圍應包括所有與生產經營相關的場所、環境、人員、設備設施和活動。

企業應根據安全生產的需要和特點,採用綜合檢查、專業檢查、季節性檢查、節假日檢查、日常檢查等方式進行隱患排查。

5.8.3 隱患治理

企業應根據隱患排查的結果,制定隱患治理方案,對隱患及時進行治理。

隱患治理方案應包括目標和任務、方法和措施、經費和物資、機構和人員、時限和要求。重大事故隱患在治理前應採取臨時控制措施並制定應急預案。

隱患治理措施包括:工程技術措施、管理措施、教育措施、防護措施和應急措施。

治理完成後,應對治理情況進行驗證和效果評估。

5.8.4 預測預警

企業應根據生產經營狀況及隱患排查治理情況,運用定量的安全生產預測預警技術,建立體現企業安全生產狀況及發展趨勢的預警指數系統。

5.9 重大危險源監控

5.9.1辨識與評估

企業應依據有關標准對本單位的危險設施或場所進行重大危險源辨識與安全評估。

5.9.2登記建檔與備案

企業應當對確認的重大危險源及時登記建檔,並按規定備案。

5.9.3監控與管理

企業應建立健全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制度,制定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技術措施。

5.10 職業健康

5.10.1職業健康管理

企業應按照法律法規、標准規范的要求,為從業人員提供符合職業健康要求的工作環境和條件,配備與職業健康保護相適應的設施、工具。

企業應定期對作業場所職業危害進行檢測,在檢測點設置標識牌予以告知,並將檢測結果存入職業健康檔案。

對可能發生急性職業危害的有毒、有害工作場所,應設置報警裝置,制定應急預案,配置現場急救用品、設備,設置應急撤離通道和必要的泄險區。

各種防護器具應定點存放在安全、便於取用的地方,並有專人負責保管,定期校驗和維護。

企業應對現場急救用品、設備和防護用品進行經常性的檢維修,定期檢測其性能,確保其處於正常狀態。

5.10.2職業危害告知和警示

企業與從業人員訂立勞動合同時,應將工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職業危害及其後果和防護措施如實告知從業人員,並在勞動合同中寫明。

企業應採用有效的方式對從業人員及相關方進行宣傳,使其了解生產過程中的職業危害、預防和應急處理措施,降低或消除危害後果。

對存在嚴重職業危害的作業崗位,應按照GBZ158要求設置警示標識和警示說明。警示說明應載明職業危害的種類、後果、預防和應急救治措施。

5.10.3職業危害申報

企業應按規定,及時、如實向當地主管部門申報生產過程存在的職業危害因素,並依法接受其監督。

5.11應急救援

5.11.1應急機構和隊伍

企業應按規定建立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機構或指定專人負責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工作。

企業應建立與本單位安全生產特點相適應的專兼職應急救援隊伍,或指定專兼職應急救援人員,並組織訓練;無需建立應急救援隊伍的,可與附近具備專業資質的應急救援隊伍簽訂服務協議。

5.11.2應急預案

企業應按規定製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並針對重點作業崗位制定應急處置方案或措施,形成安全生產應急預案體系。

應急預案應根據有關規定報當地主管部門備案,並通報有關應急協作單位。

應急預案應定期評審,並根據評審結果或實際情況的變化進行修訂和完善。

5.11.3應急設施、裝備、物資

企業應按規定建立應急設施,配備應急裝備,儲備應急物資,並進行經常性的檢查、維護、保養,確保其完好、可靠。

5.11.4應急演練

企業應組織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演練,並對演練效果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修訂、完善應急預案,改進應急管理工作。

5.11.5事故救援

企業發生事故後,應立即啟動相關應急預案,積極開展事故救援。

5.12事故報告、調查和處理

5.12.1事故報告

企業發生事故後,應按規定及時向上級單位、政府有關部門報告,並妥善保護事故現場及有關證據。必要時向相關單位和人員通報。

5.12.2事故調查和處理

企業發生事故後,應按規定成立事故調查組,明確其職責與許可權,進行事故調查或配合上級部門的事故調查。

事故調查應查明事故發生的時間、經過、原因、人員傷亡情況及直接經濟損失等。

事故調查組應根據有關證據、資料,分析事故的直接、間接原因和事故責任,提出整改措施和處理建議,編制事故調查報告。

5.13績效評定和持續改進

5.13.1績效評定

企業應每年至少一次對本單位安全生產標准化的實施情況進行評定,驗證各項安全生產制度措施的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檢查安全生產工作目標、指標的完成情況。

企業主要負責人應對績效評定工作全面負責。評定工作應形成正式文件,並將結果向所有部門、所屬單位和從業人員通報,作為年度考評的重要依據。

企業發生死亡事故後應重新進行評定。

5.13.2持續改進

企業應根據安全生產標准化的評定結果和安全生產預警指數系統所反映的趨勢,對安全生產目標、指標、規章制度、操作規程等進行修改完善,持續改進,不斷提高安全績效。

(1)旅遊安全生產標准運行情況擴展閱讀

評定標准

一級:安全質量標准化考核得分不少於900分(含900分);

二級:安全質量標准化考核得分不少於800分(含800分);

三級:安全質量標准化考核得分不少於700分(含700分)。

Ⅱ 安全生產標准化情況的報告是什麼意思

安全生產標准化運行情況,主要包含各要素的運行情況,與未開展標准化的對比成效等。各行業的達標資料俺都有。

Ⅲ 企業達標期間安全生產標准化體系運行情況概括怎樣寫

國法庄嚴。

國法尊嚴。

我的,全球一級經理,其實,那天,,全球董事會開會沒有我的工作。可是呢,開會的的地兒,是我們家,當時主的王府大街邊兒上的王府飯店。偏偏有位老大,想看看這片兒。全是我熟的。又,其實,學習商業,是宿命的安排。不是我的初衷。當年,我考大學狀元文甲天下的時候,報的第一志願是北大中文系。

話說近了。我是從熱愛中文開始的熱愛其他。引導我愛上我們偉大的華文,特被是北京話的,首先。:
就是侯寶林大師和白全福大師;和郭曲儒大師,從匣子里,說的相聲。

侯先生,當然,就不用再多說了。是我們偉大的相聲藝術大師。這個能說。!
白先生和郭先生兩位的捧哏藝術欣賞。!

這個,相聲吧,是兩人說的。其實我也知道,珍珠翡翠『白玉堂』;和天津衛那兩位爺,就愛自己,不愛和別人搭幫皆伙的,我是有學問的都知道這兩位的。

捧哏藝術。說實話,沒什麼。一般的,就那麼幾個字。當然了,新社會,連婦女都半邊天了之後吧,現代曲藝藝術,一般,都是開始,如果是兩人說的話,都半兒劈了。

為什麼,要在講管理的欄目里,提到,相聲藝術的捧哏藝術呢,其實,我就是說,這個,管不管任何一種思考問題的思想,都是從一個字,開始的。於是,即使,舊社會,不是表演藝術家,而是,編相聲的,對多如牛毛;和惜墨如金的考量,都是有斟酌的。

另外,就是啊,語言,說的時候,發音、強調、口吻、演技、言及、頻率、頻次、語氣、語調、聲色、就活、捧著、拿著、平著、調著、熱著、涼著、晾著、抬著、拼著、品著、貧著、興著、驀然這、然否者、和著、擺著、掰著、差著、揶揄著、站腳助威這、親手扶著、亂撞著、亂裝著、正派著、對比著、諧趣著、歌以種植者、歌以詠志著、伴奏者、驚嘆這、驚訝這、敬松這、驚悚著、驚異著、怪誕著、。。。。。。

管理科學
工業與商業管理
企業管理
安全生產
體系建造
標准化運營指標制定和編制

正如,語言文字之學習,是: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在,專業專家專向之外,要有滿點的同時的駕馭文字的功力來輔佐,才能:
然也技驚天;
有眼有言牽。

國歌
國際歌
國法庄嚴

Ⅳ 如何評定安全生產標准化運行的有效性

安全生產標准化的評定過程,首先是企業根據自己所在的行業評定標准,對企業現有的制度、規程、記錄等軟體資料進行健全規范,同時對企業內的設備設施按照規定保養維護,對照評分標准先自評;然後找一個外部考評機構,對企業的安全生產標准化的實際運行情況進行評定,得出一個相應的分數,如果達到相應等級的分數,就可以申請安監部門進行認定。

Ⅳ 評價安全生產標准化體系運行是否達到國家等級標準是否屬於安全生產標准化運行狀況評價的內容

不需要期滿復評。 1.取得安全生產標准化證書的企業,3年有效期屆滿後,可自願申請復評,換發證書、牌匾。 2.滿足以下條件,期滿後可直接換發安全生產標准化證書、牌匾:(1)按照規定每年提交自評報告並在企業內部公示;(2)建立並運行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體系。一級企業應達到一類水平,二級企業應達到二類及以上水平,三級企業應達到三類及以上水平,實施自查自改自報;(3)未發生生產安全死亡事故;(4)安全監管部門在周期性安全生產標准化檢查工作中,未發現企業安全管理存在突出問題或者重大隱患;(5)未改建、擴建或者遷移生產經營、儲存場所,未擴大生產經營許可范圍。 3.一、二級企業申請期滿復評時,如果安全生產標准化評定標准已經修訂,應重新申請評審。 4.安全生產標准化達標企業提升達到高等級標准化企業要求的,可以自願向相應等級評審組織單位提出申請評審。

Ⅵ 企業安全生產標准化管理體系的運行情況,釆用什麼和評審單位評審的方式進行評估

項目評審的步驟是:

預立階段

調研階段

規劃階段

重大方面評估階段

項目評審:顧名思義就是關於審查和批准項目計劃,項目變更和工作進展評價的一個步驟。 項目評審的輸入、步驟以及它的輸出結果取決於不同的評分類型。不同的評分類型,它的輸入、輸出、過程、步驟都是不同的。在整個項目管理生命周期里,通常需要有多個項目評審。

Ⅶ 我公司是旅遊客運企業要進行創建安全生產標准化一級達標企業,急求完整規章制度體系文件參考範本

1級的是必須要由咨詢單位做的,你應該去問問當地的安監局有沒有公司接這個?或者你是哪裡的。這個東西網上是沒有明確的東西的。

Ⅷ 安全生產標准化持續運行需要企業提供哪些材料

5.3.3.1 企業應制訂健全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至少包括下列內容:
1)安全生產職責;
2)識別和獲取適用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准及其他要求;
3)安全生產會議管理;
4)安全生產費用;
5)安全生產獎懲管理;
6)管理制度評審和修訂;
7)安全培訓教育;
8)特種作業人員管理;
9)管理部門、基層班組安全活動管理;
10)風險評價;
11)隱患治理;
12)重大危險源管理;
13)變更管理;
14)事故管理;
15)防火、防爆管理,包括禁煙管理;
16)消防管理;
17)倉庫、罐區安全管理;
18)關鍵裝置、重點部位安全管理;
19)生產設施管理,包括安全設施、特種設備等管理;
20)監視和測量設備管理;
21)安全作業管理,包括動火作業、進入受限空間作業、臨時用電作業、高處作業、起重吊裝作業、破土作業、斷路作業、設備檢維修作業、高溫作業、抽堵盲板作業管理等;
22)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包括劇毒化學品安全管理及危險化學品儲存、出入庫、運輸、裝卸等;
23)檢維修管理;
24)生產設施拆除和報廢管理;
25)承包商管理;
26)供應商管理;
27) 職業衛生管理,包括防塵、防毒管理;
28)勞動防護用品(具)和保健品管理;
29)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因素檢測管理;
30)應急救援管理;
31)安全檢查管理;
32)自評等。

Ⅸ 企業安全生產標准規范執行情況是什麼

企業安全生產標准化基本規范
1 范圍 本標准適用於工礦企業開展安全生產標准化工作以及對標准化工作的咨詢、服務和評審;其他企業和生產經營單位可參照執行。 有關行業制定安全生產標准化標准應滿足本標準的要求;已經制定行業安全生產標准化標準的,優先適用行業安全生產標准化標准。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本標準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訂單)適用於本標准。 GB2894 安全標志及其使用導則 GBZ158 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警示標識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16號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 3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於本標准。 3.1 安全生產標准化 work safety standardization 通過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排查治理隱患和監控重大危險源,建立預防機制,規范生產行為,使各生產環節符合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標准規范的要求,人、機、物、環處於良好的生產狀態,並持續改進,不斷加強企業安全生產規范化建設。 3.2 安全績效 safety performance 根據安全生產目標,在安全生產工作方面取得的可測量結果。 3.3 相關方 interested party 與企業的安全績效相關聯或受其影響的團體或個人。 3.4 資源 resources 實施安全生產標准化所需的人員、資金、設施、材料、技術和方法等。 4 一般要求 4.1 原則 企業開展安全生產標准化工作,遵循「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以隱患排查治理為基礎,提高安全生產水平,減少事故發生,保障人身安全健康,保證生產經營活動的順利進行。 4.2 建立和保持 企業安全生產標准化工作採用「策劃、實施、檢查、改進」動態循環的模式,依據本標準的要求,結合自身特點,建立並保持安全生產標准化系統;通過自我檢查、自我糾正和自我完善,建立安全績效持續改進的安全生產長效機制。 4.3 評定和監督 企業安全生產標准化工作實行企業自主評定、外部評審的方式。 企業應當根據本標准和有關評分細則,對本企業開展安全生產標准化工作情況進行評定;自主評定後申請外部評審定級。 安全生產標准化評審分為一級、二級、三級,一級為最高。 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對評審定級進行監督管理。 5 核心要求 5.1 目標 企業根據自身安全生產實際,制定總體和年度安全生產目標。 按照所屬基層單位和部門在生產經營中的職能,制定安全生產指標和考核辦法。 5.2 組織機構和職責 5.2.1 組織機構 企業應按規定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配備安全生產管理人員。 5.2.2 職責 企業主要負責人應按照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賦予的職責,全面負責安全生產工作,並履行安全生產義務。 企業應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明確各級單位、部門和人員的安全生產職責。 5.3 安全生產投入 企業應建立安全生產投入保障制度,完善和改進安全生產條件,按規定提取安全費用,專項用於安全生產,並建立安全費用台賬。 5.4 法律法規與安全管理制度 5.4.1 法律法規、標准規范 企業應建立識別和獲取適用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准規范的制度,明確主管部門,確定獲取的渠道、方式,及時識別和獲取適用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准規范。 企業各職能部門應及時識別和獲取本部門適用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准規范,並跟蹤、掌握有關法律法規、標准規范的修訂情況,及時提供給企業內負責識別和獲取適用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主管部門匯總。 企業應將適用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准規范及其他要求及時傳達給從業人員。 企業應遵守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准規范,並將相關要求及時轉化為本單位的規章制度,貫徹到各項工作中。 5.4.2 規章制度 企業應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規章制度,並發放到相關工作崗位,規范從業人員的生產作業行為。 安全生產規章制度至少應包含下列內容:安全生產職責、安全生產投入、文件和檔案管理、隱患排查與治理、安全教育培訓、特種作業人員管理、設備設施安全管理、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管理、生產設備設施驗收管理、生產設備設施報廢管理、施工和檢維修安全管理、危險物品及重大危險源管理、作業安全管理、相關方及外用工管理,職業健康管理、防護用品管理,應急管理,事故管理等。 5.4.3 操作規程 企業應根據生產特點,編制崗位安全操作規程,並發放到相關崗位。 5.4.4 評估 企業應每年至少一次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准規范、規章制度、操作規程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評估。 5.4.5 修訂 企業應根據評估情況、安全檢查反饋的問題、生產安全事故案例、績效評定結果等,對安全生產管理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進行修訂,確保其有效和適用,保證每個崗位所使用的為最新有效版本。 5.4.6 文件和檔案管理 企業應嚴格執行文件和檔案管理制度,確保安全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編制、使用、評審、修訂的效力。 企業應建立主要安全生產過程、事件、活動、檢查的安全記錄檔案,並加強對安全記錄的有效管理。 5.5 教育培訓 5.5.1 教育培訓管理 企業應確定安全教育培訓主管部門,按規定及崗位需要,定期識別安全教育培訓需求,制定、實施安全教育培訓計劃,提供相應的資源保證。 應做好安全教育培訓記錄,建立安全教育培訓檔案,實施分級管理,並對培訓效果進行評估和改進。 5.5.2 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教育培訓 企業的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必須具備與本單位所從事的生產經營活動相適應的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法律法規要求必須對其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進行考核的,須經考核合格後方可任職。 5.5.3 操作崗位人員教育培訓 企業應對操作崗位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和生產技能培訓,使其熟悉有關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並確認其能力符合崗位要求。未經安全教育培訓,或培訓考核不合格的從業人員,不得上崗作業。 新入廠(礦)人員在上崗前必須經過廠(礦)、車間(工段、區、隊)、班組三級安全教育培訓。 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設施投入使用前,應對有關操作崗位人員進行專門的安全教育和培訓。 操作崗位人員轉崗、離崗一年以上重新上崗者,應進行車間(工段)、班組安全教育培訓,經考核合格後,方可上崗工作。 從事特種作業的人員應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方可上崗作業。 5.5.4 其他人員教育培訓 企業應對相關方的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培訓。作業人員進入作業現場前,應由作業現場所在單位對其進行進入現場前的安全教育培訓。 企業應對外來參觀、學習等人員進行有關安全規定、可能接觸到的危害及應急知識的教育和告知。 5.5.5 安全文化建設 企業應通過安全文化建設,促進安全生產工作。 企業應採取多種形式的安全文化活動,引導全體從業人員的安全態度和安全行為,逐步形成為全體員工所認同、共同遵守、帶有本單位特點的安全價值觀,實現法律和政府監管要求之上的安全自我約束,保障企業安全生產水平持續提高。 5.6 生產設備設施 5.6.1 生產設備設施建設 企業建設項目的所有設備設施應符合有關法律法規、標准規范要求;安全設備設施應與建設項目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 企業應按規定對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總體開工方案、開工前安全條件確認和竣工驗收等階段進行規范管理。 生產設備設施變更應執行變更管理制度,履行變更程序,並對變更的全過程進行隱患控制。 5.6.2 設備設施運行管理 企業應對生產設備設施進行規范化管理,保證其安全運行。 企業應有專人負責管理各種安全設備設施,建立台賬,定期檢維修。對安全設備設施應制定檢維修計劃。 設備設施檢維修前應制定方案。檢維修方案應包含作業行為分析和控制措施。檢維修過程中應執行隱患控制措施並進行監督檢查。 安全設備設施不得隨意拆除、挪用或棄置不用;確因檢維修拆除的,應採取臨時安全措施,檢維修完畢後立即復原。 5.6.3 新設備設施驗收及舊設備拆除、報廢 設備的設計、製造、安裝、使用、檢測、維修、改造、拆除和報廢,應符合有關法律法規、標准規范的要求。 企業應執行生產設備設施到貨驗收和報廢管理制度,應使用質量合格、設計符合要求的生產設備設施。 拆除的生產設備設施應按規定進行處置。拆除的生產設備設施涉及到危險物品的,須制定危險物品處置方案和應急措施,並嚴格按規定組織實施。 5.7 作業安全 5.7.1 生產現場管理和生產過程式控制制 企業應加強生產現場安全管理和生產過程的控制。對生產過程及物料、設備設施、器材、通道、作業環境等存在的隱患,應進行分析和控制。對動火作業、受限空間內作業、臨時用電作業、高處作業等危險性較高的作業活動實施作業許可管理,嚴格履行審批手續。作業許可證應包含危害因素分析和安全措施等內容。 企業進行爆破、吊裝等危險作業時,應當安排專人進行現場安全管理,確保安全規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實。 5.7.2 作業行為管理 企業應加強生產作業行為的安全管理。對作業行為隱患、設備設施使用隱患、工藝技術隱患等進行分析,採取控制措施。 5.7.3 警示標志 企業應根據作業場所的實際情況,按照GB2894及企業內部規定,在有較大危險因素的作業場所和設備設施上,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進行危險提示、警示,告知危險的種類、後果及應急措施等。 企業應在設備設施檢維修、施工、吊裝等作業現場設置警戒區域和警示標志,在檢維修現場的坑、井、窪、溝、陡坡等場所設置圍欄和警示標志。 5.7.4 相關方管理 企業應執行承包商、供應商等相關方管理制度,對其資格預審、選擇、服務前准備、作業過程、提供的產品、技術服務、表現評估、續用等進行管理。 企業應建立合格相關方的名錄和檔案,根據服務作業行為定期識別服務行為風險,並採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 企業應對進入同一作業區的相關方進行統一安全管理。 不得將項目委託給不具備相應資質或條件的相關方。企業和相關方的項目協議應明確規定雙方的安全生產責任和義務。 5.7.5 變更 企業應執行變更管理制度,對機構、人員、工藝、技術、設備設施、作業過程及環境等永久性或暫時性的變化進行有計劃的控制。變更的實施應履行審批及驗收程序,並對變更過程及變更所產生的隱患進行分析和控制。 5.8 隱患排查和治理 5.8.1 隱患排查 企業應組織事故隱患排查工作,對隱患進行分析評估,確定隱患等級,登記建檔,及時採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法律法規、標准規范發生變更或有新的公布,以及企業操作條件或工藝改變,新建、改建、擴建項目建設,相關方進入、撤出或改變,對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有新的認識,組織機構發生大的調整的,應及時組織隱患排查。 隱患排查前應制定排查方案,明確排查的目的、范圍,選擇合適的排查方法。排查方案應依據: ——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要求; ——設計規范、管理標准、技術標准; ——企業的安全生產目標等。 5.8.2 排查范圍與方法 企業隱患排查的范圍應包括所有與生產經營相關的場所、環境、人員、設備設施和活動。 企業應根據安全生產的需要和特點,採用綜合檢查、專業檢查、季節性檢查、節假日檢查、日常檢查等方式進行隱患排查。 5.8.3 隱患治理 企業應根據隱患排查的結果,制定隱患治理方案,對隱患及時進行治理。 隱患治理方案應包括目標和任務、方法和措施、經費和物資、機構和人員、時限和要求。重大事故隱患在治理前應採取臨時控制措施並制定應急預案。 隱患治理措施包括:工程技術措施、管理措施、教育措施、防護措施和應急措施。 治理完成後,應對治理情況進行驗證和效果評估。 5.8.4 預測預警 企業應根據生產經營狀況及隱患排查治理情況,運用定量的安全生產預測預警技術,建立體現企業安全生產狀況及發展趨勢的預警指數系統。 5.9 重大危險源監控 5.9.1辨識與評估 企業應依據有關標准對本單位的危險設施或場所進行重大危險源辨識與安全評估。 5.9.2登記建檔與備案 企業應當對確認的重大危險源及時登記建檔,並按規定備案。 5.9.3監控與管理 企業應建立健全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制度,制定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技術措施。 5.10 職業健康 5.10.1職業健康管理 企業應按照法律法規、標准規范的要求,為從業人員提供符合職業健康要求的工作環境和條件,配備與職業健康保護相適應的設施、工具。 企業應定期對作業場所職業危害進行檢測,在檢測點設置標識牌予以告知,並將檢測結果存入職業健康檔案。 對可能發生急性職業危害的有毒、有害工作場所,應設置報警裝置,制定應急預案,配置現場急救用品、設備,設置應急撤離通道和必要的泄險區。 各種防護器具應定點存放在安全、便於取用的地方,並有專人負責保管,定期校驗和維護。 企業應對現場急救用品、設備和防護用品進行經常性的檢維修,定期檢測其性能,確保其處於正常狀態。 5.10.2職業危害告知和警示 企業與從業人員訂立勞動合同時,應將工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職業危害及其後果和防護措施如實告知從業人員,並在勞動合同中寫明。 企業應採用有效的方式對從業人員及相關方進行宣傳,使其了解生產過程中的職業危害、預防和應急處理措施,降低或消除危害後果。 對存在嚴重職業危害的作業崗位,應按照GBZ158要求設置警示標識和警示說明。警示說明應載明職業危害的種類、後果、預防和應急救治措施。 5.10.3職業危害申報 企業應按規定,及時、如實向當地主管部門申報生產過程存在的職業危害因素,並依法接受其監督。 5.11應急救援 5.11.1應急機構和隊伍 企業應按規定建立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機構或指定專人負責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工作。 企業應建立與本單位安全生產特點相適應的專兼職應急救援隊伍,或指定專兼職應急救援人員,並組織訓練;無需建立應急救援隊伍的,可與附近具備專業資質的應急救援隊伍簽訂服務協議。 5.11.2應急預案 企業應按規定製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並針對重點作業崗位制定應急處置方案或措施,形成安全生產應急預案體系。 應急預案應根據有關規定報當地主管部門備案,並通報有關應急協作單位。 應急預案應定期評審,並根據評審結果或實際情況的變化進行修訂和完善。 5.11.3應急設施、裝備、物資 企業應按規定建立應急設施,配備應急裝備,儲備應急物資,並進行經常性的檢查、維護、保養,確保其完好、可靠。 5.11.4應急演練 企業應組織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演練,並對演練效果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修訂、完善應急預案,改進應急管理工作。 5.11.5事故救援 企業發生事故後,應立即啟動相關應急預案,積極開展事故救援。 5.12事故報告、調查和處理 5.12.1事故報告 企業發生事故後,應按規定及時向上級單位、政府有關部門報告,並妥善保護事故現場及有關證據。必要時向相關單位和人員通報。 5.12.2事故調查和處理 企業發生事故後,應按規定成立事故調查組,明確其職責與許可權,進行事故調查或配合上級部門的事故調查。 事故調查應查明事故發生的時間、經過、原因、人員傷亡情況及直接經濟損失等。 事故調查組應根據有關證據、資料,分析事故的直接、間接原因和事故責任,提出整改措施和處理建議,編制事故調查報告。 5.13績效評定和持續改進 5.13.1績效評定 企業應每年至少一次對本單位安全生產標准化的實施情況進行評定,驗證各項安全生產制度措施的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檢查安全生產工作目標、指標的完成情況。 企業主要負責人應對績效評定工作全面負責。評定工作應形成正式文件,並將結果向所有部門、所屬單位和從業人員通報,作為年度考評的重要依據。 企業發生死亡事故後應重新進行評定。 5.13.2持續改進 企業應根據安全生產標准化的評定結果和安全生產預警指數系統所反映的趨勢,對安全生產目標、指標、規章制度、操作規程等進行修改完善,持續改進,不斷提高安全績效。

Ⅹ 安全生產標准化工作開展情況

我們國家目前正在開展此項工作,但這項工作開展進度很緩慢,因為企業做安全生產標准化達標代價很大,少則四五萬,多則十萬以上,那麼企業負擔是很重的,如果是因為設備更新或是需要整改投入,那麼企業也認可,但是有些安評公司避重就輕,一些東西只是流於形式而已,但收費那是相當的高,你可以不做,但安監部門會對你作出處罰(安監部門又充當了什麼角色)。表面上看安監部門和安評公司沒有任何關系,但是其中他們必然又存在某種關聯。國家讓企業做安全生產化達標,目地還是很好的,為了減少和預防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一是保護職工安全,二也是為了企業自身發展。但我個人認為一要充分考慮企業的承受能力;二要考慮企業規模的大小;三要從以企業實際情況而定,不能一概而論,如果這幾點能充分考慮的話,那麼此項工作應該還是比較順利的。

熱點內容
福田風景內飾隔板 發布:2025-07-05 15:28:41 瀏覽:871
歡樂頌趙醫生的車價格 發布:2025-07-05 15:07:06 瀏覽:277
內蒙古4月份適合去哪兒旅遊 發布:2025-07-05 14:58:16 瀏覽:682
搬家工拖掛 發布:2025-07-05 14:46:07 瀏覽:896
廣東皮卡車二手車 發布:2025-07-05 14:39:15 瀏覽:235
皮卡堂小火龍打工傢具是什麼樣子 發布:2025-07-05 13:47:32 瀏覽:214
嘉年華改裝內飾 發布:2025-07-05 13:05:36 瀏覽:253
江鈴皮卡千斤頂在哪裡 發布:2025-07-05 12:44:09 瀏覽:479
咸寧商務車電話號碼 發布:2025-07-05 12:21:42 瀏覽:8
2016年汽車價格走勢圖 發布:2025-07-05 12:08:13 瀏覽: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