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豪車預定代購
㈠ 平行進口車的優缺點是什麼求告知
平行進口汽車優點:突出的價格優勢、車型和提車時間優勢、款型配置更豐富、特殊車型/豪華跑車、原廠改裝車型、提車流程優化;平行進口汽車缺點:平行進口汽車雖然價格較為便宜,但短板在於沒法享受國內品牌4S店的三包及售後服務。
(1)中國豪車預定代購擴展閱讀
平行進口車直接從北美、中東等地區進口,款型與中規車並不一定一致。例如賓士GL350,在國內的賓士4S店中未銷售柴油版車型,而通過平行進口,就可以買到柴油版。此外,一些尚未在國內銷售的豪華跑車、皮卡、房車車型,也可以在平行進口車經銷商處購買。
除尚未進入國內的海外新車外,大多數車型在走完相應手續後,就能立刻提走。如果沒有走完手續,最長也只需要1個月左右的時間就能提車。
㈡ 為什麼奢侈品在國內賣的比國外貴
上個月去歐洲「窮游」,碰到一個在英國留學並工作的華人,她很好奇地問我:你們剛從內地來,是不是覺得歐洲的東西都比大陸便宜啊?我想她是問錯了對象。對於一個像我這樣的內地中產來講,天天斤斤計較於柴米油鹽醬醋茶,又如何會覺得物價水平高出國內兩三倍的歐洲會便宜貨滿地?但是我知道,我的朋友同學間,很有一些人每次出國游都是大包小包的往家裡扛,就像是上世紀80-90年代的國際倒爺。不過那時候的倒爺是背了大包小包國貨去歐洲賣東西練攤,現在的國際倒爺是反向運動,背了歐洲的奢侈品回來消費。他們驚詫於我旅行歐洲一個月而沒有買任何奢侈品回國,痛心疾首地對我說:你帶一塊瑞士表回來,差價就把你的機票賺回來了啊!真的,回國看看《都市快報》汽車版,嚇了我一跳:買同一款進口車,奧迪A6,美國35萬,中國70萬!路虎攬勝,美國60萬,中國248萬!!怪不得中央電視台都在黃金時間聲討國外廠商的壟斷行為,希望我們的商務部能夠出面制止這樣的行為。因為我們的收入不是全球最高的,進口的汽車倒是全球最貴的!中國市場的歐洲奢侈品賣的比歐洲市場還要貴!這是一個匪夷所思的現象,畢竟就平均收入來講,我們剛剛達到人家的五分之一水平。所以,不懂經濟學的人很容易把它用陰謀論來解釋,用排外主義來對抗。這就好比原始人看到天上閃電雷劈,不能解釋,就說有個雷公電母一樣。其實認真想一想,如果我能製造出一個產品,全世界獨一無二,怎麼會就在一個富國便宜了賣,在一個窮國加價了賣呢?這明顯對自己也不利嘛。馬克思不是說,資本家都是逐利的嗎?難道21世紀的資本家不逐利了,以排斥中國人為最高目標了?如果是這樣,那麼是不是我們應該宣布馬克思主義已經過時了呢?經濟學的最簡單理論告訴我們:一個市場上,同樣的商品只能按照一個價格出售。理由很簡單:因為如果廠商能夠按照兩個價格賣,那麼剛買到便宜貨的顧客就會以介於自己的買價和廠商的高售價之間的一個價格,把商品轉售給另外的顧客,這樣,廠商的另外那個高價格就不可能形成真正的交易。所以,廠商只能按照一個價格出售商品。這樣的簡單理論,當然有它成立的條件。最最重要一條,就是消費者能夠互相轉讓這個商品。所以我們能夠看到,像亞航這樣的廉價航空,可以把同一個航班的機票分成不同的價格賣給不同的旅客,價格差別還挺大。因為它有一個可以執行的規定:特價機票是不能轉讓的!因為登機的時候要校對護照上的姓名,所以這個不可轉讓的規定是可以執行的。也因此,經濟學給這種特殊情況取了一個名字,叫價格歧視。不過大部分的商品沒有這個好運氣,他們的供應商很難想亞航一樣區別消費者。所以,這樣的消費者之間的轉讓很容易在一個市場實現。但是,國際貿易就不一樣了。歐洲和中國遠隔萬里,我這樣的窮游兒買一張最便宜的機票也要將近五千元,況且還有簽證,海關等等人為設置的障礙,所以從歐洲到中國做一趟國際倒爺的成本很高。這是價格歧視得以成立的條件之一。但是大家看一下,一旦出現了高於這種成本的巨大差價,馬上會有人鑽空子,海外代購的興起,就是一個絕佳的例子。所以要我說,與其去呼籲那幫坐在廟堂里喝茶抽煙打飛機的官老爺趕快制定對策打擊國外奢侈品供應商的價格歧視行為,還不如讓他們繼續呆在辦公室里,不要動不動就出來制定一些阻礙海外代購的政策,變本加厲的助紂為孽。如果他們真的想教訓一下外國廠商,最好的辦法就是出台一些支持海外代購的政策。舉個簡單的例子,假設路虎車的賣家是一個唯利是圖的資本家。他的生產成本是30萬,在歐洲市場上,它發現賣60萬是最能實現利潤最大化的價格,那麼賣一輛就能賺到30萬。現在他發現了中國市場。如果中國和歐洲就像是上海和蘇州那麼近,也沒什麼國境線海關關卡,那麼他也只能賣60萬給中國人,否則的話,他如果賣70萬,我們就可以海外代購,從歐洲消費者手上轉手買到60萬的車;如果他賣50萬,歐洲消費者會從中國市場代購。這就是我們講的最簡單的一價定律。如果歐洲和中國的距離拉大,就像現實一樣多了海關國境,我們假設海外代購的成本是10萬,那麼路虎的賣家在中國的售價,可以是在50-70萬之間。因為這樣,海外代購是代購不了的。這就是現實中,我們能夠觀察到世界上大部分國家的同一商品的售價並不一致的主要原因。當然,每一種商品的海外代購成本是不一樣的。再厲害的國際倒爺也就是順手帶幾塊,乃至十幾塊瑞士手錶罷了,誰能背一個路虎汽車回來?所以,《都市快報》報道中提到,如果我們直接從海外經銷商那裡買一款歐版車,同樣正常渠道進口,付了相同的海運費和關稅,仍然能比直接在中國的4S店買中版車省下幾十萬。這說明,豪車廠商確實對歐洲顧客和中國顧客執行了價格歧視政策,而且這個價格差還不小。但是問題仍然沒有解決,中國的人均收入那麼低,豪車廠商為啥又是把針對中國人的價格定得那麼高呢?在上述例子中,既然50-70萬之間都可以,為啥現實中我們看到的是70萬而不是50萬呢?這得去看看奢侈品的特性。毫無疑問,奢侈品的質優價高。但是另外一個重要特性是它的產量是有限的,它本來就不打算賣給市場上所有的人。如果人人都背了個LV的包包,你說它還有什麼值得炫耀的?所以,你如果看市場上有一天大多數人都背上了LV包包,最富有的那一部分人一定會尋找另一個別的更貴的品牌作為替代。因為奢侈品的消費目的之一就是引出別人的羨慕嫉妒恨嘛!所以,現在我們改動我們原先的故事,假設在一個市場上有兩類消費者:一類是窮人,一類是富人。作為富人的消費者只需要一件奢侈品,比如路虎車。那麼路虎車的賣家一定會把價格定得那麼高,以至於只有富人才能夠買得起,窮人只能看得起。這樣富人才會去買。所以聰明的廠商會發現,這個奢侈品的定價是和富人的收入有關系的。如果富人的收入足以支付路虎車,那麼廠商把價格定得越高利潤就越大。現在來看一看歐洲和中國兩個市場的消費者有什麼不同。兩個市場都有兩種人,窮人和富人。平均來講,歐洲人的收入是中國人的五倍。我們可以假設,中國的平均收入是10萬元,那麼歐洲人的收入就是50萬元。但是請注意,歐洲人的收入差距非常小。有數據表明,歐洲發達國家的基尼系數是大約0.25,而中國的基尼系數,我們的國家統計局說是0.45,而學者的研究所查過了0.6!說這些或許有點讓人摸不著頭腦,還是舉例來講:一個像歐洲一樣的市場很可能是富人佔了人口的50%,其收入是70萬,而窮人也佔了50%,其收入是30萬,這樣一平均,每個人是50萬的年收入。而中國呢?很有可能就是富人只佔了人口的10%,其收入是91萬,而窮人佔了人口的90%,其收入是1萬,這樣的收入平均起來是10萬。所以,雖然人均的收入中國低於歐洲,但是能夠買得起路虎車的富人的收入(90萬)卻遠遠高於歐洲的富人(70萬),那麼既然中國的富人那麼有錢,而路虎車的廠商又不是傻子,那麼他何必把中國市場價格定得低於歐洲呢?實際上,由於中國市場的人口眾多,哪怕1%的富人願意購買路虎車,其市場潛力都遠遠超過了路虎車的生產能力。因此,只要路虎車的生產廠商不能在短時間內急劇擴大其生產能力,其定價策略一定是瞄準中國市場最富有的一小撮人群,其結果一定是中國市場的價格遠遠高於歐美市場。這不是國外資本家不喜歡中國市場,想排斥中國市場,恰恰相反,他們每年從中國賺到的錢,數數都數到手抽筋,又怎麼會不喜歡中國市場呢?所以,中國的媒體在氣憤之餘,應該低頭好好想一想,用什麼樣的辦法,才能真正扭轉現在的局面?
㈢ 平行進口車的價格這么便宜,為何沒什麼人買
最早老百姓口中的水貨車或者叫小貿車,2008年開始又分成小貿車和大貿車。大貿車就是正規海關進口的車輛,而且經過正規經銷商銷售出去並繳納購置稅上牌可以隨時更名過戶的車叫大貿車。小貿車一般(大部分)是海關罰沒的車輛,經非正規手續落牌,而且無法更名過戶的車叫小貿車。或是非官方正式進口到國內的小貿車。一般也會有憑證手續等。
因為最早的時候人們對這方面可能不是很了解,而且小貿車或水貨車,從質量和售後是解決不了的出了問題沒地方修,所以很少有人買這類車。但國家從2012年後國家開始重視平行進口車,包括維修渠道等售後服務,都做了一系列相關政策規定,越來越趨於完善平行進口車也就慢慢進入大眾老百姓的視野。
2013年,國家開始重視平行進口車的發展,國家出台相關政策鼓勵港口進貨商進貨,就是平行進口車的由來。其實平行進口車就是指未經品牌廠商授權,從國外引進到國內銷售的汽車。用個通俗、簡單又能趕上時代、接地氣的詞語就是「海外代購」。
中規車與平行進口車的質量
在中國銷售和使用的汽車,就稱為「中規車」。
平行進口車的車型不是針對中國市場設計的,采買的幾個貿易進口地區:中東地區,北美地區(加拿大,美國,墨西哥),歐洲地區。
最前進入中國老百姓的視野的是中東地區的平行進口車,主要的車型,豐田汽車為例,最早沒有合作或合資的情況下,一直是以一個大貿車的名義來進口的。
但是平心而論,國外的品牌廠商生產的所有的車,最好的車是給本土的,次好的是為給中東國家或美洲國家,之後到中國以後根據中國市場的一些標准,做出一些適當的簡配,就成了中規車。
中國的汽車工業的發展沒有國外那麼快,例如大眾是把最新的技術投放到中國,因為中國在消費者的投訴率和一些權益保護方面沒有國外其它國家的法律健全。出現質量問題的話一般會是採取召回或維修,但在美國一但車輛發生技術指標的問題,政府會讓汽車品牌廠商會處以大量罰款。
平行進口車優勢
1、突出的價格優勢
平行進口車繞過了總經銷商、大區經銷商、4S店等銷售環節,省去了不少中間環節。且平行進口車經銷商定價不受廠商限制,比較自由,因此在價格上有較大優惠,通常平行進口車比中規車價格要低10%~20%。
2、車型和提車時間優勢
海外新車上市後,有時會因為一些汽車廠商戰略規劃、國內認證等原因未在中國上市。但作為平行進口車來說,在這方面就有著天然的優勢――自由在海外采購後,再運至國內銷售,省去了很大一部分新車等待時間。
3、款型配置更豐富
能夠購買中國沒有的海外車型,也是平行進口車的一項優勢。一般為了符合中國市場定位策略,汽車廠商在將海外車型進口到中國後都會進行一定調整、改裝。而平行進口車直接從北美、中東等地區進口,款型與中規車並不一定一致。例如賓士GL350,在國內的賓士4S店中未銷售柴油版車型,而通過平行進口,就可以買到柴油版。
4、特殊車型/豪華跑車
此外,一些尚未在國內銷售的豪華跑車、皮卡、房車車型,也可以在平行進口車經銷商處購買。
5、原廠改裝車型
還有就是一些國內不太可能會有的原廠改裝車型。在購車時應注意車輛改裝情況,一定要是原廠改裝,而非經銷商自行改裝。
6、提車流程優化
除尚未進入國內的海外新車外,大多數車型在走完相應手續後,就能立刻提走。如果沒有走完手續,最長也只需要1個月左右的時間就能提車。
為什麼近年來一直在說要大力發展平行進口車,因為在沒有取消4s店經營模式的情況下,品牌廠商都在發展4s店的模式,幾乎能控制中國的汽車進貨量和銷售區域,從而獲得利潤最大化。所有的進口車是以品牌廠商的進口模式來進口的,大量高額的外匯和利潤最後還是流向國外的品牌廠商。而平行進口車沒有區域限制,也不一定在4s店銷售,但中國老百姓的固有傳統模式還是覺得4s店的售後方便,所以國家大力發展平行進口車打擊品牌廠商,最終是想讓這些品牌廠商把最新的技術拿到中國,做整車或零配件的組裝,獲取更多稅收,降低車價。
自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汽車三包政策,汽車三包政策是零售商業企業對所售商品實行「包修、包換、包退」的簡稱。指商品進入消費領域後,賣方對買方所購物品負責而採取的在一定限期內的一種信用保證辦法。
汽車三包政策相關規定
https://ke..com/item/%E6%B1%BD%E8%BD%A6%E4%B8%89%E5%8C%85%E8%A7%84%E5%AE%9A/12759883
售後
從三包法案出台後,任何一傢具有開具最終的零售發票資質的平行進口車企業,現在都是要承擔和4s店相同的責任,一但汽車出現質量問題,符合三包法案幾次修復不成功的情況下是要承擔退車的責任。保險公司的三包保證你車輛的3大部件:發動機,地盤,變速傳動裝置,3年6萬公里。和4s店的保險保障是一樣的。
如果之後汽車三大部件出現問題,和你所買三包保險的保險公司聯系,保險公司受理完後,保險公司會找當地保險公司所覆蓋的網點去查一下車況,確定照片留存,去4s店去修理,前期墊付拿到發票後給保險公司完成報銷。
平行進口車的一大優勢就是價格,一般來說國內消費者只需承擔比國外「白菜價」般汽車多出的關稅,和代購商並不離譜的辛苦跑腿費,這些是中規車也不可避免的。但是平行進口車可以避免的是中間各級代理商、經銷商,這部分就是給消費者讓利的,所以一般相同配置的平行進口車比中規車要便宜10-15%。對於普通用戶來說,省下的這部分與售後方面的憂慮是否等值,就目前的港口商家來說,基於體量很少能夠承擔這部分的相關售後,在這方面的要求對一般商戶也確實太高。
目前來看,只有少數經銷商能夠承擔這個業務,正在成長當中的豐馳車城(豐馳物聯網管理公司旗下)也算是一個能夠承擔起售後業務的良心商家,就目前所獲知的內部消息面來看,豐馳10月18日取得了東疆港核心地帶建立平行進口車整車供應鏈服務平台基地的相關地塊,為廣大購車用戶提供一個安全穩定有保障的平行進口車購車平台。那麼,在這么一個規范的平台上購置一台百萬級的豪車,可以直接再省出一輛買菜車了,何樂而不為呢!
㈣ 低價購車陷阱多,警方出手了
今年以來,廣州已經發生多次底價購車騙局,最高的一次涉案金額高達6000萬元,而最近的一次則發生在11月……
6000萬!廣州黃埔警方偵破「低價購車騙局」系列案件
原本以為找到便宜車源,可以省下十幾萬元...不料被所謂的「車廠內部員工」耍得團團轉,不但車沒買到,反而被騙了100多萬。
近日,廣州市公安局黃埔區分局在深入開展「颶風2020」「凈網2020」攻堅行動中,偵破「低價購車騙局」系列案件,抓獲3名以「低價購車」為由實施詐騙的嫌疑人,涉案金額高達6000多萬。
本以為8折購車
交款後錢打水漂
2019年年初,家住黃埔區的羅某認識了一名自稱在某汽車生產商工作的男子邱某(37歲)。幾番交談下,邱某告知其有內部名額可以市場價8折購買新車。
事主羅某精打細算後,共匯款100多萬給邱某,想通過其內部渠道購買9輛汽車。
到了提車約定日期,邱某隻交付了2輛汽車,並以種種理由推搪交付餘下的汽車,最終更是失去聯系。羅某無奈下只能求助警方。
11月12日,事主蒙女士到天河區珠吉派出所報警,稱其向男子郭某轉賬316.4萬元用於購車,但郭某收款後卻無法交車。在返回蒙女士135.2萬元後,郭某失去聯系。
辦案民警經了解,10月28日,蒙女士在天河區某名車店看車期間認識男子郭某。「要不要代購豪車?我有內部渠道,員工優惠價拿車,並幫你辦理好各種手續。」
在郭某的大力游說下,蒙女士與郭某口頭談妥以316.4萬元購買4輛某品牌市場暢銷的名車,並在當日支付了郭某每輛車5萬元訂金。
「你現在可以先去驗車了,後續的事情等我通知……」10月30日,蒙女士接到郭某的電話,馬上到兩家4S店驗車。
驗車後,郭某告訴她3天後可以提車,但需要付清車輛全款。她立即按照郭某的要求,將扣除訂金後剩餘的296.4萬元轉入郭某指定的賬戶。
11月2日,蒙女士按約定向郭某提車,郭某稱車輛手續仍在辦理,需要再等待。
其間,蒙女士多次催促郭某交車未果,於是自行前往驗車的4S店了解情況,但工作人員告訴她那日所看的車輛已銷售。在她多次催促下,郭某返還她135.2萬元。
11月12日,蒙女士再次聯系郭某,發現對方電話已無法接通,微信也被對方拉黑。意識到自己被騙,蒙女士馬上報警求助。
接到報警,天河警方迅速展開偵查,鎖定犯罪嫌疑人郭某的蹤跡。11月18日,辦案民警在棠東豐華街某出租屋內抓獲郭某。
「我手頭是沒有現車的,肯定要收了錢再去幫她找車源。這次低價的車源還沒有找到,所以交不了車。」據犯罪嫌疑人郭某交待。
他因欠銀行債務,被列入失信人員名單,因急於還債,便想到了以低價優惠車引誘客戶訂車,沒想到急於找車的蒙女士很快就答應了。
蒙女士多次向他詢問事情的進展,郭某起初搪塞應答,之後索性斷絕了聯系。
目前,犯罪嫌疑人郭某因涉嫌詐騙,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仍在進一步偵辦中。
警方提醒:市民群眾購車要保持謹慎的態度,選擇有資質的車行或平台,簽訂正式合同。不要輕信明顯低於市場價格的私人渠道購車,以防被騙。
-END-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㈤ 有沒有一天起租的豪車租賃平台接客戶用。
天天超跑是專門租賃豪車、跑車租賃的,價格還算是比較合適的。
服務分類
按租用類型劃分
商務用車:
我們可以向各類企事業單位、院校駐深圳特區代表處、中外公司以及個人提供在線預定商務考察、參觀、會議、展覽包車的業務。並為您准備了豪華氣派的商務車輛和體面周到的司機。商務用車業務主要分為短期零散包用和長期包用兩種。
外企用車:
我們將竭誠為各外企代表處、外資企業公司提供各類長短期包車。主要面對在華外籍人士及其家庭;提供專職司機(chauffeur)。根據您的實際要求,我們會為您量身定製出具體的實施方案。同時會根據我們的實際經驗向您提供適合的解決方案。
旅遊用車:
我們為您准備了多種國家正式計程車以及各類商務、公務專用車。從2人到55人一應俱全。您只需要提交預定(通過網路或是電話),在與我們確認後,既可以享受到准時准點的用車服務。
租賃用車以租代購
以租代購與傳統的租車業務不同,以租代購就是客戶(個人或企業)向融資租賃有限公司提出車輛的購買申請,通過租賃公司對其資質審核後,與租賃公司簽訂合同並支付首付款,租賃公司將客戶選定的車輛租給客戶。合同期內,車輛注冊在租賃公司名下,產權為租賃公司所有。
客戶需按月支付租金,合同期滿後,租賃公司將該車輛過戶給客戶,產權歸客戶所有。租賃公司提供的租期為3年的以租代購業務方案,客戶可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不同車型進行以租代購。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租車
㈥ 平行進口車是什麼意思
平行進口
更多圖片(2張)
平行進口(PARALLEL IMPORTS)是指本國的商標權人將自己生產的商品出售給國外經銷商或者將自己的商標許可給國外生產企業後,這些國外的經銷商或者生產企業將其與商標權人在國內生產的相同的商品,重新進口到國內的做法。
分享
平行進口
由於市場營銷策略(如擴大市場份額和佔有率)的需要,商標權人出售給國外經銷商或者國外被許可使用商標的生產企業生產的商品的價格都比較低,這些產品平行進口後,通常都會對商標權人的國內市場造成一定的沖擊。故為了保護正常的國內市場秩序,許多國家都採用不同的方法阻止商品的平行進口。
是由商標所有人投放海外市場的合法產品,但由他人在未經商標所有人同意的情況下進口到本國市場的行為。由於這種未經許可的進口往往與正式許可的進品平行,故被稱為平行進口。
國內定義
平行進口(Parallel Imports)一般是指未經相關知識產權權利人授權的進口商,將由權利人自己或經其同意在其他國家或地區投放市場的產品,向知識產權人或獨占被許可人所在國或地區的進口。
國外定義
在美國,平行進口的反對者通常以「灰色市場商品」指稱平行進口商品。根據美國判例法,「灰色市場商品」的含義為:未經美國知識產權所有人同意而進口至美國的在美國境外製造,並包含了有效的美國知識產權的商品。
平行進口(Parallel Imports)是國際貿易和知識產權保護領域中的一個古老的話題,雖經一百多年的理論爭論和各國法律實踐[1],仍未形成一致的對策,甚至同一國法院對之的態度也前後充滿了矛盾和變化。
術語區別
從嚴格意義上來說,「灰色市場」概念比「平行進口」概念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它同時涵蓋並不存在授權進口,而只有未經授權的進口的情形,在這種情況下,無所謂「平行」進口。因此,「灰色市場」這一概念並不全面。但是,「灰色市場」概念卻存在價值判斷上的問題。「灰色市場」表明了其介乎正當的「白色市場」與非法的「黑色市場」,這一用語表達了人們對平行進口合法性的懷疑態度。然而,從所涉及的商品屬於被合法地製造和銷售這一角度來看,並無「灰色」可言。「灰色」僅僅與其通往進口國的銷售渠道有關。由此可見,平行進口與灰色市場這兩個概念各有利弊,前者在外延上不能完全涵蓋所描述的對象,後者則在概念的內涵上局限了所描述的對象。對於「平行進口」與「灰色市場」這兩個概念在語義上的區別,美國第三巡迴上訴法院作了如下闡述:「平行進口」一語准確地描述了所涉及的商品,與「灰色市場」相比,這一概念因其沒有否定性的含義而成為較好的術語。盡管如此,該法院考慮到 「灰色市場」概念已被普遍地用於指代所涉及的產品,因此,這一用語也同時被採用。其它一些判例和著述也將上述兩個概念視為同義詞。
嚴格意義上的「平行進口」是在與授權經銷渠道相比較而言的,即與後一種進口「平行」。但是,當前「平行進口」這一概念在包括歐洲各國在內的許多國家已被普遍接受,上述不存在「平行」進口的情形實際上也被納入「平行進口」這一概念之中,也就是說,如今,「平行進口」一語不再局限於物理意義上的「平行」。
概念觀點
在中外法學界,關於平行進口的概念,主要有三種觀點:
第一,平行進口是指在國際貨物買賣中,一國未被授權的進口商,在某項知識產權已獲進口國法律保護且知識產權人已在該國自己或授權他人製造或銷售其知識產權產品的情形下,從國外知識產權所有人或其被許可人手中購得該種產品,並輸入該國銷售的行為。
第二,以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WEGNER 教授為代表,認為平行進口是指一國未被授權的進口商從外國的知識產權所有者手中購得商品並未經批准輸入本國,而該知識產權以前已受到本國的法律保護。
第三,以筆者的歸納,平行進口是指內容相同的知識產權產品在兩個以上國家均獲得知識產權保護,未經授權的進口商將此種知識產權產品從一國進口(或出口) 到另外一國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