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因果開豪車
『壹』 因果關系(2)歸因過程中的那些坑
因果關系不僅僅是科學研究的核心,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也十分重要。一般來說所謂的能力強,其實指的就是解決問題的能力強。而要解決問題,則必須找到問題的原因,所以說歸因能力是人最重要的能力之一。規避掉那些歸因過程的大坑小坑,你的決策能力就會得到提高。
如果A和B相關,並且先有A後有B,以及其它所有因素C都被排除,那麼A就是B的原因,二者有因果關系。 但是僅僅A和B相關,並不一定兩者有必然的因果關系,至少還有以下五種其它可能性:
結合日常工作和生活的例子,我們看看都有哪些容易犯的歸因錯誤:
這是最容易犯的錯誤。有相關性,但沒有因果關系,其原因是因為有一個真正的原因C導致了B,而且同時這個C還是A的原因。
夏天到了,T恤衫的銷量增加了,同時啤酒的銷量也增加了,如果說T恤衫是啤酒銷量增加的原因,就顯得十分的荒謬,真實的原因是天氣變熱了。天氣的變化(C)導致了T恤衫和啤酒的銷量共同上升。如果後來世界盃開賽了,啤酒的銷量會進一步增加,但是T恤衫就不一定了。
研究發現HDL膽固醇(一種好的膽固醇)和心臟病發病率呈負相關,那麼是不是吃一種增加HDL的葯就可以降低心臟病的發病率呢?答案是否定的。進一步的研究發現,是基因、飲食和鍛煉同時影響了HDL的水平和心臟病的發病率,僅僅通過吃葯增加身體HDL的含量並不能降低心臟病的發病率。
最著名的案例莫過於美國法庭對煙草公司的處罰案件,今天我們都知道香煙已經確定致癌了,但是在上個世紀長達幾十年的時間里,科學界始終沒有找出兩者的因果關系,雖然其相關性非常高。煙草公司的理由是,不能排除有一個原因C,比如喜歡吸煙的人和容易得癌症的人有相同的基因,是這個基因導致了癌症,而並非吸煙。這個解釋十分強大,使得對煙草公司的幾十年間數次指控均以失敗告終。最後的判決是個另外的話題,按下不表。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
成功人士往往壽命更長(其實原因是他們更有條件享受到好的醫療資源)
睡的越少,收入越高(工作勤奮)
馬雲、俞敏洪都考了好幾次才考上大學,所以高考失敗有助於成功(人家本來就牛,只是不牛在高考分數上)
最近幾年進口SUV的銷量和高端白酒的銷量呈正相關,開豪車的都喝茅台?(消費升級)
游泳運動員身高都很高,所以游泳可以使人長高。實際上因果關系搞反了,是因為長的高,才容易被選拔為游泳運動員。
越是名牌的商學院,畢業生的工資越是高,是的,但是要看看他們進去之前的工資。
劉強東娶了奶茶妹妹,京東業績大漲,所以奶茶妹妹旺夫?因為人家本來就旺,才被奶茶妹妹看上的。
經濟學家Carmen Reinhart 和Kenneth Rogoff曾經提出過一個理論,一個國家的債務水平超過了GDP的90%時,其增長速度就會放緩。後來另外一位經濟學家Paul Krugman的研究發現,其實是相反的,因為經濟放緩了,債務水平才變高了。
在生態鏈上和正反饋系統里,A和B往往呈互為因果的關系。比如草原上狼的數量增加會使得羊的數量減少,但是反過來羊的數量減少也會影響狼群的擴張。
中國房價和貨幣投放量,也有互為因果的關系,高房價有城市化進程和人口紅利等客觀原因,高房價需要政府投放更多的貨幣來支持,但是M2的增加反過來也助推了房價。
銷售人員獎金增加,銷售業績增長,往往也是互為因果。
現實世界裡,簡單的單因果關系並不常見,更多是多因果關系。如何找到更多的原因,尤其找到主要原因,是十分挑戰的。
諾基亞倒閉最主要的原因是任命了木馬CEO埃洛普嗎?同期蘋果的成功,主要原因是IOS操作系統嗎?
你看到同事巴結領導,得到了重用,就得出和領導搞關系是受重用的原因。其實更大的可能性,這個就算是原因,仍然是次要原因,主要原因是人家能力強,業績好。
每天早出晚歸勤奮工作,業績就一定好嗎?還真不一定,有時找到竅門和杠桿更重要。簡單的勤奮有時是能力差的表現。
喜歡足球的同學知道,世界盃曾經有個鐵律,或者魔咒,除了1958年巴西在瑞典奪冠以外,歐洲隊和美洲隊均無法在對方大洲舉辦的比賽中奪冠,直到2014年德國隊在巴西奪魁才打破這個規律。其實世界盃總共才舉辦了22屆,從統計學的角度講樣本還不夠多,容易產生一些看起來很有規律的現象,如果用因果關系去分析就會得出錯誤的結論,這就是小數定律。如果根據2014年之前的結果分析,可以得出舉辦地會是冠軍歸屬的主要因素,但隨著樣本數增加,最後發現其實最主要的因素還是球隊實力,其次是主場優勢,舉辦地不是主因。
投擲硬幣時,連續出現4次正面並不能得出下一次出現正面的概率超過50%的結論,這個容易理解。但是在現實世界裡,我們可能會因為一個投資經理連續兩三年業績都好就得出他的能力超強的結論,這其實有可能僅僅是小數定律,並沒有因為他能力強所以業績好的因果關系。
小數定律的一個反面典型是蘋果ipod時期的隨機播放,有用戶投訴說發現有的歌曲最近被播放了兩次,所以蘋果的隨機演算法是錯誤的,以至於蘋果公司不得不修改演算法,讓結果看起來更加隨機。
根據小數定律,其實任何樣本不夠多的時候,都沒必要進行強行歸因,比如職場上個人的成功,很可能就是一時的運氣,並不見得是自己的能力超強。同理,失敗時,也不能全怪別人或者全部歸因到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