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改裝汽車 » 05年大眾夏朗國外改裝圖片

05年大眾夏朗國外改裝圖片

發布時間: 2022-11-21 22:46:12

⑴ 哪一種MPV內部車體最寬

所有的MPv車內寬度一般都不會超過1米7。像我的賓士新威霆,內部寬度除開內飾板只有1米4左右,最寬的地方也就1米6左右。比較寬一點的就是福特新全順地庫板1米7,但是它是輕客,因此如果。想擁有寬的MPV。只能選擇堤頂寬體輕客。像大通V80plus,新世代全順pro,那寬度都達到了,1米75到1米85左右可以考慮買低頂的版本。其他的型號就不推薦了,因為都比較高,進不了地庫,我個人比較希望用長軸低頂的寬體輕客來改裝。這一類車沒有現車的只能去改裝,你有興趣的話可以多看一下我別的視頻。

mpv改裝內部橫制床不是很靠譜,就算身高170那麼床最少也得需要180,任何mpv基本上都沒有這個尺寸,我沒具體量過,不過我的哈弗來說內部我拉過90公分的貨,估計也就是剩下30左右,所以內部空間120-130也就差不多了,再寬點的mpv我覺得了不起150-160,都不適合橫制床,如果非要橫制床節省空間的話,就得考慮輕客,也不知道你預算多少,一般大通v80-v90,全順,金杯大海獅,福田圖雅諾,福田g9,江淮星銳,東風御風這類車型比較適合,你參考下

想要寬,就買商用VAN,商用VAN和以商用VAN為基礎開發的商旅車(例如賓士V)最寬。如果是轎車平台底盤普通家用MPV的話,目前能買到的車身內部最寬的就是大眾夏朗。大眾夏朗第二排可以放三個寬度50公分的全尺寸兒童安全座椅,相互位置不沖突,也就是說夏朗的車內寬是1米5。夏朗除主駕駛座椅之外,其他6個座椅都可以向前放倒到純平,放倒二三排座椅,後備箱長度到2米,再放倒副駕駛座椅,可以拉3米窗簾盒和其他同等長度的管料板材。實用性是家用和商務MPV里最好的。

VAN車空間大,我買的V260L空間絕對夠用,噪音,減震,動力沒有網上說的那麼不堪。畢竟廂式車,空間大,必要的噪音還是有的。新款換裝了空氣懸掛,9AT變速箱,動力油耗都挺好。最關鍵是大[呲牙]今年一家老小七口煙台自駕游,非常舒服。

吉利嘉際車體還是比較寬的,也是適合家庭出遊的一款MPV車型。

嘉際的性價比超高,不僅配置豐富而且搭配的1.8T發動機也動力充沛油耗低。價格大家都知道,自主品牌價格都比較良心。

我的車是大通G20,我身高165,我試過橫躺不可以,所以其他車基本也就不可以了,我試過V90可以,不過那應該是輕客了吧,高度也不對了

大通G20的內部尺寸寬度長度高度都比較大,至少是比GL8大多了,可以看看。

關注一下 新上市的豐田 塞納

真寬大通 G10,真TM的寬全順,家用寬大捷龍,宜商寬阿爾法,宜商宜家寬普瑞維亞

大眾

四驅麵包車

沒有新款了

⑵ 大眾進口夏朗後電動門改裝多少價格

途安主攻五座的,七座根本就是為了拉高價格區間,顯示身份的車型,基本不生產。夏朗作為全進口車,價格較高,維修配件等待時間會較長,費用也高,家用不實惠。 十幾萬的七座MPV,建議選擇鄭州日產帥客2.0L自動旗艦型,這款車價廉物美,如果嫌檔....

⑶ 夏朗升級丹拿音響配置方案有哪些誰家改裝質量更好些

大眾夏朗是一款很受歡迎的車型,重要的原因是夏朗既可以成為優秀的商務車,又可以成為出色的家庭用車,其「多用型」的定位,在市場上走俏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大眾夏朗也是汽車音響改裝店的常客,讓商務接待更顯品位,把美妙的音樂獻給家人,相信這些都是大家想要的。本次車主剛提的新車沒幾天就來升級音響聽我們技術人員介紹丹麥丹拿喇叭效果不錯比原車的丹拿效果還要好。聲音特色很清晰、細膩和還原音樂之初,讓人聽的很舒服。

換掉原車喇叭就可以有明顯的音質改善,丹麥丹拿的聲音,一直受到廣大客戶的信賴與支持,人聲清晰、稍硬,特別適合流行音樂,搖滾系也能很好地演繹。改裝後使得整個聲場立體感、空間感更強。高音的表現真實而自然,中頻部分音色柔美,盡管是在大聲壓下,也有著細膩溫曖的味道,解析力極佳的聽感同樣表現在中低音部分,控制力得當。

⑷ 大眾夏朗輪胎氣壓在哪裡看

夏朗全系都是看不到胎壓的。
需要加裝二代胎壓,到時候儀表中屏有顯示。
改裝用到的配件包括:四個橘色的胎壓感測器,用來替換原車的橡膠氣嘴;一個黑色的胎壓接收器,以及一套專用線束。整套配件是原廠進口的。改裝施工:把原車四個輪胎卸下,輪轂取出,分別裝上四個胎壓感測器,再做動平衡,回裝上車,電腦匹配激活即可。卸輪胎,輪胎拿去深度清洗,輪轂清洗,沖洗,拆輪胎,卸下原車橡膠氣嘴,換上胎壓感測器固定好,接下來做輪胎動平衡,沒問題後,電腦匹配激活,屏幕就會顯示。啟動後,四個輪胎的胎壓數值,溫度自動顯示,有異常會報警提示。

⑸ 准備去自駕游,想換輛MPV,有安全性高一點的車型推薦嗎

我以前開奧德賽,感覺挺好的。

1.天下人都知道日系車省油,自駕游到處去玩,要是油耗大,那麼整個遊玩成本就要上升(土豪另論哈)。

2.我那台奧德賽質量挺好的,八年開了三十萬公里也很少維修,只做日常保養為主。你沒看錯,八年三十萬,因為在珠三角經常跑長途。保養時車廠的師傅也說這款車質量是不錯,維修的確實少。開這樣的車外出自駕游,能安心好多。

3.可能你會擔心自駕出去玩車子夠不夠力,山路能不能爬,其實現在一般情況下自駕的路都挺好走的,1.4的轎車都能去西藏,所以奧德賽也不會有問題,而且車子大一些,人坐得舒服些,行李也裝得以些。

4.最後說安全問題,車子的安全不需要我宣傳,但建議組隊出遊,或跟有經驗的自駕團體出遊,這樣相互有照應,能更好的應付突發而來的狀況。

祝叔叔自駕愉悅,有個精彩快樂安全 健康 的晚年。

自駕游家用MPV 安全經濟實惠首選夏朗,6座7座可選,就是國六地區就不用考慮了,20多萬價格不高,動力不錯,別的不是貴就是不怎麼適合高速公路行駛。有人說gl8看看25%碰撞測試你就知道gl 8為什麼美國沒有了,作為中國特供車,因為真的不安全。有人說奧德賽。奧德賽優點不少缺點也明顯,噪音控制確實不咋地,因為我就有個奧德賽16款,再有就是國內奧德賽是日版,不適合高速長途,因為日本高速公路設計因為地形限制限速度低,最高限100,還有80的,他就沒給你設計120的路況,80到100跑高速不到7個油,一到120左右百公里就上8個油了。再有就是cvt 變速箱確實不如雙離合在高速表現好,同是便宜貨,cvt 適合在市內工況工作,而雙離合最怕走走停停的市內擁堵,適合高速行駛。再貴一些的你可以考慮賓士v 260,這是有國六的車,其他的什麼邁特威,什麼進口v 250包括上面說的夏朗都沒有國六車型。如果你在國5地區可選擇就大了。

大眾的凱路威,自駕游的話空間大,動力也不錯。GL8不太推薦,比較適合城市,尤其是座7個人以後剎車疲軟,要是自駕游帶很多東西,跟拉六個人沒什麼區別,偏舒適,但就是適合商務拉人用,懸掛也偏軟。跑高速還是覺得忽悠忽悠的,不適合長途自駕游。凱路威的懸掛典型德系偏扎實,信心足一點。雖然外觀有點像麵包,但開起來駕駛感受還不錯的。而且後排的座椅調整後空間也比GL8大,雖然gl8很不錯,但定位就是商務拉人。太偏舒適,長途駕駛旅行我覺得不太安全。也不太合適。如果不想要這么大的,其實可以考慮旅行車,帶五六箱行李也放的下,而且畢竟是轎車的底盤,駕駛起來肯定是要比mpv穩當,現在也有很多跨界版旅行車,懸掛比較高,還帶四驅。凱路威高配也有帶四驅的,如果新車四驅的超預算了,可以看看二手的。長途旅行,去些風景好親自然的地,路寬肯定不會像市區那麼好,帶個四驅多少通過性會好很多

適合全家有老有小出遊的最合適的就是進口大眾夏朗。

你注重的安全性方面不用擔心,夏朗歐洲原裝進口,不符合歐洲嚴格的安全標準是不允許出廠的。夏朗除了所有的常規位置氣囊氣簾都是標配以外,只有在某些高檔車型頂配才有的膝部氣囊夏朗全系標配。車身穩定牽引力控制胎壓監測這些必須標配也是歐洲安全法規強制要求的。第二三排座椅靠背都有防穿刺的厚鋼板,後防撞梁是2.52毫米厚的熱成型鋼,這些配置都是同級別日系MPV壓根沒有或者是只有頂配才會有的,但是作為一台歐洲原裝進口的MPV你花20萬就都有了。

夏朗除了安全性高之外,他有很多的優勢也是非常適合自駕游的。

第一:座椅設計很好,全車座椅除主駕駛以外都可以完全向前放平形成一個100%純平面,文章後面有圖。利於老人和孩子平躺休息。

232布局保證了每一個乘員都有相同的乘坐體驗的同時在非滿員情況下行李裝載空間比同樣車身級別的223布局的MPV要高出很多,因為223布局的MPV第二排兩個獨立座椅占據了和232布局第二排三人座同樣的空間。

第二:夏朗底盤的離地高度比同級別的要高很多,文章後面有600毫升百事可樂瓶和底盤各個位置的高度對比,大家也可以拿自己的各型MPV做個實驗。

第三:夏朗全系渦輪增壓發動機配濕式雙離合變速箱。濕式雙離合傳動效率高耐操故障率低,增壓發動機海拔高度差適應性比自吸發動機要好很多。

第四:我猜到一定有人會說沒有備胎。夏朗的確沒有備胎,原車裝了四條馬牌虧氣保用胎。跑普通鋪裝路面沒問題,如果你想開著夏朗越野進藏那建議你慎重,要麼換別的車,要麼就網淘一套同尺寸的胎轂綁在行李架上,這樣也解決了備胎問題,四條比普通胎性能更好的保用胎加一個自備的備胎,完美!

我是夏朗車主,我的夏朗去年底提車到現在一共跑了8000公里,有一半都是跑的自駕游,今年年初四大三小玩了趟青島出發洛陽西安自駕游,在西安開著夏朗上了原上看油菜花,一點好路都沒有,拉著7個人一點都不費力的就上去了。夏朗真的是最適合自駕游的MPV沒有之一。

我建議買福特新全順,安全性好,空間大,適合自駕游,且經濟實惠,油耗低,操控輕松

我覺得一個車是否安全,主要得看兩方面,一方面是車身的設計和用料(被動安全),另一個方面就是車子本身的操控性和可靠性(主動安全)。

首先,受限於MPV的長相特點,要論在碰撞中的安全性,多半不如轎車或者SUV,因為前後可供潰縮吸能的空間就那麼大。所以我會選擇在車身用料方面更好的大廠合資品牌,或者進口車型。

另外一點就是車子的操控和可靠性方面,我會選擇國際大品牌技術成熟的品牌和車型。車子要安全,最起碼的就是要易於操控,三大件和配件的故障率低。畢竟如果自駕游的途中,車子在荒郊野外出故障了是一件很蛋疼也很危險的事情。如果車子本身不易操控,導致過彎失控、側翻…那就更不用提安全了。

具體選擇的話我會在日系兩田或者美帝通用系MVP裡面選,根據自己的預算,從10萬到200萬,都有適合您的選擇。

大眾邁特威、豐田塞納。不帶四驅的MPV都是胡扯。四驅不只用於越野走爛路,關鍵在於雨雪冰凍它四平八穩。

老人開車肯定是要安全一點的好,像是途睿歐的安全性還是很不錯的。首先在車身的結構上就很靠譜,車尾有防撞鋼梁,硬度比普通鋼材高出4-5倍的防撞硼鋼車身,舒適性也不錯,老人開還是很合適的。

定位既然是跑長途,那優先考慮的就是舒適性和裝載能力。其次考慮通過性。

進口和國產,在舒適性和裝載能力上,綜合考慮,最優秀的應該是塞納,GL8,GM8。

打分的話,舒適性:GM8最好,GL8次之,塞納稍差。裝載能力:塞納最好,GL8次之,GM8稍差。

通過性,分城際和野外。城際 旅遊 的話要考慮限高,同樣是推薦上述三輛。戶外 旅遊 ,沒有限高要求,那就是gmc,賓士V之類的了,離地間隙夠,空間大,改裝版還可以考慮帶廁所。

⑹ 大家覺得mpv真實坐起來怎麼樣

有了女兒之後,我認為有必要買MPV,於是買了一輛奧德賽。開了沒倆禮拜,丟了。

我十分慶幸它丟了,拿保險公司賠的錢買了輛二手雙門跑車。

為什麼慶幸?自己真的開了奧德賽才知道,什麼航空座椅三排7座對我家來說都是偽需求,我們要的是大空間,同時品牌形象、駕駛樂趣不能損失太多,後兩點是買車時沒有深刻體會的隱藏需求。

奧德賽確實有四人乘坐時的大空間,但是在其他方面妥協得太多了,只剩下一個電動滑門比較好玩。我把後座折起來當四座麵包車開了一陣,結果後備箱一直空空盪盪從來沒發揮作用。

相比家裡已經有的某加長版轎車,三個人用,奧德賽並沒有顯著增加空間感,但它的操控能力和舒適度遠比轎車差,2.4的動力相比3.0T的轎車更是差到無可復加,開過幾次以後就感覺沒意思了。

現在回想,如果非得選一輛MPV,對我來說貴仕級別以上才能滿意,至少舒適感算是有了,但有那個預算買SUV也很好啊。

如果家裡只能買一輛車,MPV可能是各種需求的妥協。如果兩個娃還有偶爾帶老人的需求,MPV應該也是剛需。

但像我家這樣只是倆大人加一個孩子,MPV價值我覺得沒有想像中的高。反正現在我家一個五座轎車一個兩座跑車沒有什麼不便。過兩年跑車要是開膩了,就買輛全尺寸SUV去。

到了15萬級,主流的大眾途安,別克GL6這種,乘坐體驗也算不上好,只是稍強於同級別的家轎,能體現出MPV的優勢,但是談不上MPV應有的舒適度,多數這個價位MPV,這還是以4-5人為主,空間夠用,不會太擁擠,後排基本上只能算應急,應付短途可以,如果滿載7人跑長途的話,後排的感受會大打折扣。

真正能體現乘坐舒適度的,至少得到20萬級,過了20萬可選性更全面一些,像是主流的別克GL8,本田奧德賽、艾力紳,還有冷門點的大眾夏朗這種,由於尺寸的優勢,空間上無需擔心,座椅的用料無論是厚度還是包裹性,都能達到舒適狀態,底盤調校也更好,還有NVH的控制,乘坐起來不是同級別任何轎車可比的,這種已經達到真正MPV的標准,2+2+3座椅布局更合理,特別是第二排,高配車型都採用的獨立航空座椅,坐上去就像一個大沙發,加上腿托,靠背稍微一調就能美美的睡上一覺。

級別再往上,坐過豐田塞納後,你會發現那才是高舒適度MPV,可以說同價位區間找不到任何比它再舒適的車型,能用享受來形容,坐上去自然而然的放鬆自己,這種乘坐感受不好形容,就是坐上去不想下來的感覺。

因此,MPV坐起來怎麼樣這個問題比較籠統,中高端車型都能達到它應有的感受,但是價格便宜的低端產品,沒有明顯感受,總之還是體現在價位方面。

MPV里最舒服的莫過於第二排的獨立座椅了,不管是空間還是延展性都是做好的,但車畢竟是車,再舒適的座椅長時間乘坐也會累!

我的是艾力紳,喝了酒,請個代駕,第二排放到頭等艙模式,躺下享受平穩的飛翔,你才會真正體會MPV不可逾越的優勢,應了那句話,誰用誰知道!!

我體驗過賓士V級跑長途,說實話舒適性確實比小車好多了,沙發坐著舒服不說,舒展空間也大,不會像小車一樣兩腳屈著就一個姿勢。

您好 我是石門車談~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專注日系德系車型,有問必答!!給您最專業的的購車指導~如果您覺得我的回答令您滿意,解決了您的問題,點贊加關注,就是對我最好的支持!感謝!!

論乘坐空間與舒適感,我覺得MPV是最符合長時間乘坐的車型。
論乘坐的空間與舒適感我覺得MPV是最適合長時間乘坐的車型,僅限於全尺寸的MPV,像是一些傑德、途安、高爾夫旅行、GL6這只能算是緊湊型MPV,這種車型的乘坐感與轎車差別不大,例如別克GL8,本田奧德賽、艾力紳還有IMAX8、GM8等等,這些才算得上是全尺寸的MPV,首先是車身尺寸佔了優勢,內部的乘坐空間大,配有航空座椅,我覺得這才是全尺寸MPV的基本要求,起碼是車身尺寸5米長或者接近5米,2+2+3座椅布局或者2+3+2布局,這種才能凸顯出MPV車型的優勢。

MPV相比較轎車與SUV擁有更大的腿部空間和頭部空間,既兼顧了舒適性的同時又滿足了轎車的駕駛感,MPV車型特別適合長途旅行用,不過MPV車型最佳乘坐人數是4人,滿足載員的同時還要保證後備箱空間。

坐起來挺爽的,前提不是司機車內也沒坐滿。
正常來說,只要不是司機,車子也沒有坐滿,那MPV還是比較舒服的;但是如果車子滿載了,我覺著乘坐體驗並不怎麼樣,還是有幾分擁擠的,尤其是我在最後一排的時候,那個乘坐體驗真的不要太差,很擁擠的。當然如果是作為司機的話,我覺著還可以,比轎車和部分SUV舒服一點;但是你要說開的話,我覺著SUV更舒服一點。

這個選擇MPV最主要的還是空間大,載客量大,畢竟正常轎車就是四座五座,MPV就得七個座,有時候兩個車裝不下的人呢,一個MPV就全部裝下了,這個還是不錯的;但是MPV坐滿了一樣擁擠,如果車上只有三四個人,後排還是比較舒服的,尤其是那些改裝過的車子,後排帶按摩什麼的不要太舒服。

再一個就是MPV也是分檔次的,寶駿730和別克的GL8以及豐田的埃爾法都是MPV,但是乘坐體驗並不是很一樣;我覺著四座版的GL8後排真的是非常舒服,當然五菱新出的五菱凱捷也是很不錯的,這個車也是很值得一提的,性價比非常不錯,可以說是物有所值,比較適合家用。

上面這個車是4座版的GL8的後排,真的是看著就很舒服,這個空間真的是非常大,功能也是非常齊全的,這種你都不用說,眼睛看著就是一種享受;然後就是你說的乘坐體驗,我覺著這個車的乘坐體驗,比埃爾法可能還要好,因為埃爾法在國外很多地方就是個破麵包計程車,在國內這車就是生生被那些明星當保姆車炒起來的。

由於家裡人口較多,我對MPV也很感興趣,周末或者遇到車展會去看看車,想買MPV主要是想要7座,內部空間大,出去遊玩可以帶上一家老小,看了很多自主品牌和合資車型,下面說說自己的看法。

如果預算有限,10萬這個級別的自主品牌MPV,要說乘坐舒適性也沒啥,整體表現比較一般,我看了宋max、吉利嘉際等車型,駕乘感覺中規中矩,第三排比較擁擠,拿來坐小孩可以,大人就太憋屈了。

而好一點的就是奧德賽、別克GL8這類的車,但是價格比較高,舒適性還是很OK的,內部的空間利用率還是很高的,內飾的做工也很講究,靜音效果也比自主品牌好一些,當然配置要差不少。

整體來說,一分價錢一分貨,國產便宜點的MPV只是加個長,多塞進去兩個座,談不上什麼舒適性,可以解決一部分城市代步的需求,而合資MPV價格較高,可能會勸退一部分人。

當今中國,MPV可是遍地開花啊,別克GL8、GL6、吉利嘉際、傳祺M6/M8、榮威IMAX等

1、別克GL8絕對是MPV舒適性王者, gl8的長寬高分別是521.3厘米、184.7厘米、174.5厘米,軸距是307.9厘米,它是別克旗下的一款經典商務車。

全系搭載2.0TSIDI直噴渦輪增壓發動機發動機,最大馬力191匹,最高時速205km/h, 別克GL8座艙後半部車窗和後風擋都配備了可隔絕紫外線的深色玻璃,兼顧遮光性和私密性。

木紋地板增添豪華享受

六座更顯商務實用

後排座椅可多維度調節,令乘坐更加舒適

2、別克GL6的乘坐舒適性是不錯的,這款車的後懸架使用了多連桿獨立懸架,這種懸架能夠提高車輪的貼地性,這樣是可以提高操控性和舒適性的。別克gl6的6座版車型是不錯的,6座布局可以讓第三排乘客的上下車更加方便,並且可以擴大第三排座椅的空間,這樣可以提升第三排的舒適性。

目前2021款採用了48V輕混技術,在起步和加速過程中起到輔助作用,使得起步更平穩,加速更迅猛!

隨處可見的儲物空間

2021款採用米其林輪胎,胎噪更低

第二排和第三排可隨意組合平放,多用途車型啊

3、吉利嘉際

根據目前市場銷售反饋來看,選擇1.5T輕混的客戶主要是家用為主,而且家裡小孩起碼有2個,考慮的是出行更方便,選擇1.8T的客戶大多是個體戶或者做生意,主要想多拉點貨。

劣勢:第三排座椅因為比第二排更高,頭部空間很壓抑。另外,1.5T輕混車型工信部給出的油耗是6個多,而在市區開出9個是家常便飯,根本就不怎麼省油。

優勢:整車提速感較好,座椅布局靈活,選擇空間大。

先說什麼樣的人適合買MPV車型,在我們服務的購車群里裡面大致可以這么劃分:

1.有商務接待需求的。這些客戶群體一般都會選擇GL8、埃爾法、賓士V這類型,很多企業購買之後都會去改裝automan或者四座航空座艙,用於公司接機等等,不改裝的話乘坐舒適性只能說中規中矩。而這種需求車型已經成了中國的傳統了,它更多的價值是向客戶展示企業的實力,這方面 咱們先不做過多的評價。

2.家裡上有老下有小對七座有剛需的。這類客戶群體的選擇基本就是奧德賽、邁特威、GL8這類,俗稱「奶爸神車」,但是這里要提一嘴另一個車型——理想one!為什麼要說這個新生的車型,因為坐過GL8、埃爾法、威爾法這些車第三排的都知道,空間相比理想one的第三排並沒有什麼優勢,而且理想one的女王副駕、整車的駕乘感受、 科技 配置的下放都要高於這些MPV車型,所以奶爸神車我更推薦理想one。

3.想要兼顧長途乘坐舒適型而且能撐門面的。這類客戶的選擇層次一般都比較高,威爾法、LM這些的,即滿足了他想低調的行為,又滿足了它想高調的心理。達到這個價位的車子試問出了超跑有哪台車不是極致的奢華和舒適?就好比威爾法從來不是一台讓人能一見鍾情的車,但當你玩膩了想返璞歸真了再看到它的時候,你就會覺得下半輩子就是它了,就好像陪你走到最後的人往往不是最初那個,卻一定是最合適的那個。

⑺ 別再傻傻分不清:選擇MPV之前的讀本

MPV(Multi-Purpose Vehicle)車型因強調容納人數超過一般五人座的車型而得名,美式叫法是Minivan。如果認真說來,MPV至今沒有很確切、很貼切的中文名字,港澳及華南地區一般將之稱為「七人車」。不過,國內很多社情媒體需要注意了,不要動不動就將MPV學著港台稱為「保姆車」,用「保姆車」這個詞的地方多為八卦雜志、一些非正式場合下使用,稍微的帶有一點貶義的修辭,一般正常的港澳民眾都是稱為「七人車」或者「麵包車」。台灣的中文學名是「休旅車」,但個人覺得還是不太貼切,畢竟MPV也有商務用途,休旅一詞太過於家用了。所以,在中文裡找不到貼切的文字,還是用MPV吧,免得出錯。

圖:第一代豐田埃爾法(Toyota Alphard)並無左駕版本,只出現在例如日本、東南亞及港澳地區的右駕市場里,也是最受歡迎且最為經典的「七人車」,但需要知道,埃爾法是一款典型的商務MPV,家用僅僅是「兼職」而已。


MPV可算是一種「根正苗紅」的車體結構形式了,畢竟 汽車 的老祖是馬車,而多人乘坐的MPV其實結構來源是Wagon,只是Wagon這個詞被轎車的變種拿去了,那MPV就MPV吧。當然了,也有不少人會將MPV與Minivans這個車型相聯系,畢竟兩者在車架結構上會有很多相似之處,本文後面會慢慢敘述。

圖:Wagon所指的,是基於轎車衍生出來的旅行車,其尾部相對轎車有更大的儲物空間,能夠在短途出行時使行李攜帶更加方便;然而,Wagon並非MPV。


以目前全球范圍內的MPV可選車型進行一下分類的話,基本可以歸納為三大類:家用MPV、商務MPV和商用MPV。雖然三者都叫MPV,但其實內里大有不同,在購買前,請各位車友先明確到底自己想要什麼、用於什麼,再在那個范圍內選擇什麼車型吧。


家用MPV

說家用MPV不得不提的就是國內很多「網友評論」會有「2+2+3」和「2+3+2」座椅布局的爭論。其實在筆者看來,雖說這兩種都是經典的七座布局,但其實,車廠在設計這輛車的時候,並非隨心所欲的,選擇哪種布局主要看兩個因素:首先是採用何種車架平台?以目前國內流行的歐洲MPV設計來看,家用MPV的車架平台幾乎都來自普通的轎車平台,也就是說,如果你真要買這類MPV之前,蹲下身子看看車架形式就知道了。使用轎車底盤的MPV,絕大部分採用2+3+2的布局形式,因為這樣的研發成本是最低的;而且,考慮到車架後部受力結構較為薄弱下,最後排的「2」其實很多車廠的設計是刻意讓你「盡量少用」的。原因就是因為車架結構的設計,僅僅適合不時之需的情況下多坐一個或者兩個人。目前這種2+3+2布局的MPV車型已經很普遍,例如多年來歐洲家用MPV銷量冠軍的雪鐵龍C4畢加索(Citroen Picasso)、寶馬的2系GT、豐田的逸致(Toyota Verso)、大眾的途安(Volkswagen Touran)等等其實都屬於這個類型。而無一例外地,後排車門均採用鉸接式開門方式、2+3+2的七座布局,而這類車就是家用MPV的典型代表,大多日常只開放五個座位,後排兩個位置摺合收藏當大型Wagon車型使用就對了。

圖:家用MPV的車架平台幾乎都是自普通的轎車經典的承載式車架平台重新設計上裝而來,但受承載受力制約,所以絕大部分車型均採用2+3+2的座位布局。

圖:雪鐵龍C4畢加索,在國內屬於少數族類,但在歐洲地區常年占據家用MPV的銷量第一,與之同級的大眾途安、雷諾大風景、寶馬2GT均難望其項背。


商務MPV

說完了「家用MPV」,接下來就是「商務MPV」了。商務用途MPV最大的特色,也是前文網友討論最為激烈的2+2+3座椅布局和滑動式中門的車型了。很多人認為這是最為經典的MPV布局,對於這個論點,筆者是舉高雙手雙腳贊同的,畢竟中滑門設計對於進出車輛會更節省外部位置,中排兩個座位的設計也能為使用率最高的一排乘客提供最高的乘坐體驗,所以有座位布局的爭論也就不足為奇了。但是,在這里必須要給 汽車 結構和 汽車 用途之間來做個衡量。要使用2+2+3的座椅布局,如果直接借用現成的轎車底盤來重新設計的話,無疑等於重新設計過一個新的底盤平台,所以用這種布局的車型,絕大部分均會借用輕型客貨車的「混合結構承載式底盤」來作為基礎進行設計,其中最為經典的就是國內很火的豐田埃爾法和本田奧德賽/艾力紳(Honda Adyssey/Elysion)了。其底盤結構更像輕型客貨車、多根大梁式的結構貫穿整個底盤,雖然舒適性方面跟轎車用的一體式承載式車架有很大落差,但就能很好地保證了車架的剛性及碰撞安全性,設計上的後排三個座位空間、承載力等等都能獲得滿足。

圖:商務MPV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採用2+2+3的作為布局,第二排自由靈活、乘坐舒適的,自然就是為老闆、貴賓設計的多功能獨立座椅。

圖:商務MPV絕大部分均會借用輕型客貨車的「混合結構承載式底盤」來作為基礎進行設計,能很好地保證車架的剛性及碰撞安全性。豐田普瑞維亞(Toyota Previa,俗稱大霸王),就是最早進入國內的商務MPV車型之一。

圖:別克(Buick)GL8無疑是國內商務MPV車系中的常青樹,在國內有著極高的保有量。雖然最新一代GL8已經開始轉向家用,但其舒適的乘坐感受和大氣的內飾設計,依舊吸引了不少的企業客戶當作商務接待使用。


這類商務MPV的車型並不少,除了上文的三個外,國內常見的商務MPV還有馬自達(Mazda)8、克萊斯勒的大捷龍(Grand Voage)、日產的貴士(Nissan Quest)、大通的G10、大眾夏朗(Volkswagen Sharan)等。當然了,國內也有不少車友效法了「美國人選車大法」思維,選擇這類以黃種人身材能歸為商務MPV的車型作為家用,也無可厚非。畢竟擁有比同級軸距下SUV們更巨大的內部空間、更實用且方便的乘坐氛圍,而安全性因為混合型承載式車架下的安全性比SUV的升高轎車底盤不遑多讓下,在當今車市下確實難以抉擇。


商用MPV

至於商用MPV,在歐洲,這類車型被劃歸為LCV(Light Commercial Vehicle)輕型商用車,這類車型此類級別的車型在國內的能見度並不算低,較為常見的商用MPV有豐田的HiAce海獅、依維柯的Daily、大眾的Caddy、賓士的MB100及後來的V-Class、大通V80等等。這類商用MPV其實就是LCV的載人豪華版,其最大的特色是得益於車體結構多為非承載式車架下(也有混合型承載式車架的),載人數量不再受最多8人限制,除一般的豪華版是七座外,其他型號往往能載12-15人,而作為一輛商用MPV,例如去個機場接人,除了能坐滿7~10人外,其巨大的行李艙空間擁有將所有人的拉桿箱都放下的能力,這一點則是前文提到的那些商務MPV所不具備的,試試讓GL8坐滿7個還在後面放下6個行李箱?

圖:國內不少車廠引入了新豐田Hiace(海獅)的技術發展出自己的商用MPV,商用MPV除了少數會採用7座設計外,絕大部分車型的座位數都超過十個。

圖:在歐洲市場,同為商用MPV的福特全順,在路面上的能見度非常高,只是國內的定位是輕型廂式貨車,用以載人的短軸版本甚是罕見。

圖:大通V80是一款自主品牌的商用MPV車型,除了用於人數較多的商務接待外,還被改裝成各種多用途的車型。

這類商用MPV除了內部空間外,還有一個較為普遍的特色,就是使用柴油引擎。國內對於柴油的歧視下,估計是難以被引入了,所以國內大部分的商用MPV都只是配2.0T或以上的汽油引擎,筆者就曾經對比過國外同款柴油版,力量完全是兩碼事,畢竟人多行李多的使用環境下,柴油引擎的高扭力輸出特性是此類車非常合適的動力來源。


結語

MPV作為一種追求高實用性的車型,因為其車架結構不同而有所區別,這也是本文的選題所要表達的問題。目前,國內隨著車型多元化、家庭用途也好、商務運輸用途也罷,尤其是不少已經准備考慮換車的人群,會越來越以大內部空間作為選車的考慮因素,而MPV又是各種車型結構中內部空間最大的,那MPV必然能成為一個重要的備選項。但,問題來了,都叫自己是MPV,而且某些SUV不是也有七座嗎?那到底七座MPV和七座SUV又怎麼區分呢?其實很簡單,看引擎艙比例,尤其是那些使用轎車底盤的「家用MPV」,以MPV的設計風格,車頭長度一般不會超過1/3、1/4甚至平頭的,那就是MPV,而車頭長度超過1/3的設計,就是SUV。

或者,我們可以再籠統地將2+3+2的車型歸納為均採用轎車底盤的家用MPV車型,將2+2+3布局歸為採用混合結構承載式底盤的商務MPV,會更容易被車友們理解。選家用還是商務用,這一點其實並無嚴格區分,有些人真的就喜歡巨大的後排空間,而有些人更喜歡無限接近轎車的駕控感。

⑻ 臨近退休,在B型房車、越野車、MPV之間糾結,怎麼選

這三種車型我都開過,而且都用做長途旅行試驗過。分享下我的感受。如果你用普通的乘用車來長途旅行的話,雖然駕駛的操控性比較便利,比較好開,而且可以穿梭於城市之間,也沒有什麼限高停車也很方便,但是他的隔熱和隔冷效果很差,特別是那種又悶又熱的天氣,你難以居住在車內,車內空間狹小,特別是越野車的空間,不適合住在裡面。

你的行李即使放在車頂,你車內的空間只夠你一個人或兩個人,我兩個人的試過很悶熱,即使開著窗子,有蚊蟲怎麼辦?下雨怎麼辦?年紀大的人別像年輕人一樣的折騰,萬一身體著涼了怎麼辦? 因為考慮你是退休人員,時間比較充裕,玩房車是非常適合的,房車的隔熱力非常好,他可以至少和室外相差10度。保溫性好,你可以像在家裡面的那種室內溫度一樣保持,當然b型房車的保溫性,沒有c型房車的那麼好,如果b型房車的保溫材料做得比較完美的話,有些車可以達到和c型房車一樣的保溫性。B型發車和乘用車基本差不多,體型稍微高那麼一點啊,要注意城市的限高。我覺得如果家在城市擁擠地段開b型房車還可以包括停車的問題,不是很大,只要不停那種很低矮的地下停車庫,我覺得開b型房車比較兼容性強。

問得好哇,周圍幾個快退休的小兄弟也都是這么問。我說說自己的不成熟想法。

首先,要選擇上述三種車的某一種,必須確定你用車的主打是什麼,是以長年外出自駕為主,還是城鄉間游樂訪親為主,或是乘用車的人數多,出門帶的也多。看出來沒有,三種用車主打分別對應房車、越野車和MPV車。

其二,若選用B型房車,你要考慮好兩件事:你一年能否有三分之一時間在外自駕遊走,如果僅僅是一年出行幾天或幾趟,多數時間閑置,勸你趕緊打住,這太劃不來了;二是B型房車塊頭大,出行、駐車、存車都非常不便,若沒有這個心裡准備我也勸你算了吧。

其三,選越野車是選非承載車身,還是選一般的SUV,兩種車的用途可太不一樣了,前者為激情越野打造,後者為城區郊遊量身而做。這兩者的挑選不是很難的事了。

其四,選MPV,也就是人們常說的7座商務車,對於家庭人口和輩份多,又需要經常乘用,選它沒毛病,相對價格也略遜一籌了。

總之,您說的這三種車用途不同,功能也不同,一定要把握好買車要幹啥,切不可盲從和跟風。再說了這三種車相比普通家用車價格都要高很多,你得摸著荷包選車了。

臨近退休,在B型房車·越野車·MPV之間糾結,怎麼選?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這個問題,我在臨近退休前也在糾結這個問題,後來我把這幾類車都放棄了,選擇了輕客,並且已經於今年的7月份退休的時候去訂購了車子。我訂購的輕客是大通V90五座短軸中頂的車型,於這個月月初提車了。我喜歡旅行,一直想買個適合我退休後長期出行的車,在買這款車前我一直在關注著退休後到底該買個怎樣的車。

最初考慮的是MPV車型,主要是我原來在用Suv床車出遊的時候,每每看到隔壁停著開MPV的床車友就很羨慕他們的床車好,可以在車里有個大床,還可以在床上坐直。(我原來的是哈弗H6酷派的車,在車里把座椅放倒鋪平成床後,人在床上是坐不直的。)後來又考慮到退休後會有時間長期出遊,如果選擇MPV的車,床雖然有了,但是做飯還不是很方便,特別是碰到下雨天,做飯的空間就很小。還有讓我覺得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必須要每天鋪床的問題,為了不違反交規行車狀態下需要恢復座椅,晚上到駐車地睡覺時要把座椅放倒鋪床,每天都要倒騰一次鋪床收床的太麻煩,果斷放棄MPV

接著我又考慮房車,按我的經濟能力,房車我只能選擇市場上最便宜的房車款式或是二手房車。價格便宜的房車我也關注了很久,發現車內設計合適我,但是其他很多配置都不是我想要的,比如衛生間,比如車載電視和鉛酸電池等等,不要還不減錢,加裝還要另外加錢,加錢後就不是我所看的的價格了。錢不夠!放棄買新房車後還不敢買二手的房車,主要是我們對車不懂,不會看車也不會修車,擔心萬一買到一個整天要修的車後,每天就不是去旅行而是去修車的路上。

越野車我是完全沒有考慮過,平時看到越野車就覺得都是油老虎,我們的退休工資不高,長期出門在路上油耗會承擔不起。我就開始關注可以改房車的輕客車,福特新全順中軸中頂款原來是我的首選,但是我如果選擇自動擋的款只有汽油的,價格還會多貴一萬多。這款車還有個車的內寬我不是很滿意,只有1.72米我沒法做橫床,還是如果做縱床還是離不開要每天鋪床。在我猶豫了很久都沒下訂之時,有一天看到了大通V90,立馬喜歡上了。內寬夠,可以橫床。車身長度合適,我在小區內的標准車位停車沒問題。高度夠,可以在裡面站直。配置夠,柴油自動擋,定速巡航~正副駕還都有安全氣囊。價錢也剛好是我所能接受的,沒怎麼猶豫我立馬下單訂車啦。

現在我正在給我的愛車做無損改裝,准備改好後出發南方過暖冬去。簡單改裝,


後面做一個模塊化的床,側門做一個可拓展的櫥櫃以及水電加裝。附圖是我正在改裝中的車車。

你好!我是紫金山,很高興回答你提出的這個問題,因為我剛退休,正好在考慮買什麼車自駕游,下面就說說自己的想法。

我在臨退休之前就曾設想擁有一輛愛車周遊世界,讓自己退休後的生活豐富多彩。曾經考慮過你說的B型房車,越野車,MPV這三種車型,另外還有小轎車、c型房車、T型房車等。為此,我參加過很多車展,甚至還跑到外地去看房車展,也有過試乘試駕。有比較才有鑒別,看的越多,想法越多,糾結也就越多。

從性價比來看,房車價格相對偏高,基本上都要十幾萬,甚至幾十萬。優點在於吃住行等設施比較齊全,景在變家不變,像個「流動的家」。但不足就是,車體比較高大,操控性差一點,還有停車、駐車、存車都不方便。越野車或MPV相對房車而房,價格適中,而且操控性要好的多,無論是沙塵飛揚的郊野,還是泥濘崎嶇的山道,都可勇往向前。但也要不足之處,如空間太小,長時間在外 旅遊 ,在車里生活,身體站不直,感覺很壓抑。

從功能性來看,房車適合外出遊玩,功能比較單一。閑時不方便代步乘用,市區一般不給進,進去也不好停車,如果沒打算長期在外遊玩,那房車基本上就是半數閑置。而越野車和MPV在這方面就有比較優勢,即可開著外出暢游,也可市內通勤代步。如果提問者非要在這三種車型當中必選其一的話,我個人會毫不猶豫的選擇MPV。

在看到並回答提問者問題的同時,我也把自己經過比較而最終的選擇車型說出來----床車。我說的床車是介於房車和轎車之間的一種車型,價格適中,功能適中。相比較房車,它不僅價格實惠,而且低調不張揚,還有就是根據自己的喜好和需要改裝,更重要的是車輛載重可控,操控性和安全性大大提升,油耗也會相應減少。相比較MPV和越野車,床車的內室空間大,駐車時可以在車內站立活動,這也是我定購大通V90的原因之一。既然自駕游,大部分時間吃住在車上,能夠直立走動,能夠有一張固定的大床,能夠有吃喝拉撒的功能,能夠有一個相對比較大的空間尤為重要。另外,床車的通過性比較好,既可外出自駕游,也可市內代步用。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在玩床車,一休王連文玩了十八年房車,現在都開始玩床車了,我也既將擁有自己的床車,期待自駕遊山玩水。

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希望你從選車的糾結中走出,盡快圓上擁有愛車的夢想。以上僅是個人拙見,不喜勿噴。

我退休後就想有一台B型的小型房車能夠二人世界就夠用了!也不用什麼太繁復的配置,簡單實用型的就可以了!用不著又是沙發又是電視的,每天出去玩,回來就在車上休息還哪裡有時間看電視了。現在手機里啥沒有啊!手機都看不完呢!累了就上床睡覺,第二天又會去新的征程。

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已經不是單純的僅僅生活過日子那麼簡單渡日了,而是追求有一定質量態度的生活方式了,特別是臨近退休的人群基本上都在謀劃著今後下半生的生活方式,讓辛苦一生的自己不在受到工作時間和生活緊張的節奏束縛,去選擇自由度較為寬松的自駕游的方式遊走中國的大好河山,融入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美景之中,沉浸和陶醉在自然景色的幸福之中。

自駕游的交通工具怎麼選?越野車?MPV?房車?

這三種自駕游的交通工具都有各自的適應環境、時間以及路線的范圍與特點,選擇不當可能會對自己的出行和今後的生活造成影響,讓我們一起來具體的解析一下。

越野車、城市SUV: 如果自駕游所規劃的時間不長、路線選擇鄉村道路和非鋪裝路面,具有一定程度的冒險旅程,出行人員就是兩個人或是獨自一人,那麼選擇越野車或是具有一定脫困能力的SUV較好(最好是全時四驅SUV)。這些車輛的離地間隙高,有的還配備了差速鎖有助於脫困,更適合山區非鋪裝路面。但是,如果要吃、住在車上,空間較為局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自己的休息,和欣賞美景的心情。假如你所居住的地方或小區有足夠的停車位在不出行時停放車輛的話,最好給自己的SUV配備一個拖掛房車,解決 旅遊 中的吃住就完美了。如果你擁有一部這樣的車,遊走中國地基本上不用路上的陷車問題了。SUV優點是適合全路況行駛,進市區停車和住賓館較為方便。缺點是駕乘的舒適度不好,長途旅行中易疲勞。

MPV: 如果你的行程安排稍長,人員在兩個人或是兩個人以上,而且基本上都是走的鋪裝道路,選擇MPV就比較適合。MPV具有轎車的舒適性和空間大等特點,駕乘舒適度較好助於長途旅行。如果是用MPV改裝成床車,特別是第二第三排座椅能放平的MpV只做簡單的改裝即可,解決吃住行的問題優於SUV車型改裝成的床車。優點是適合多人外出 旅遊 ,乘坐舒適性較好不易疲勞。缺點是不易走非鋪裝路面,脫困能力相對較差。

以上兩種車型在不外出 旅遊 時,可以用作家用車市區上下班使用較為方便,提高了車輛的利用率,不必額外另外添置一部車輛,節約資金,對於經濟收入一般的人群來說比較適合用車。

B型房車: 對於長期自駕游或是有遊走中國的人群來說,選擇房車是最好的自駕遊方式。不必為吃住過多的費心去考慮,一切都可以在房車上完成。在床位上可以進行不同人員出行選擇,在很大程度上節約了住宿成本和時間成本。不受吃住限制自由度較大,就是個車輪上移動的家,對於長期自駕游打下了堅實基礎,長途旅行中能得到較好的休息,利於第二天的駕車和遊玩。

在選擇房車時,應該考慮到車輛的長期使用性。如果是選擇皮卡和貨車底盤改裝的房車,固然路況適應性極強,有助於脫困,而且房車的使用空間較好,雖提高了舒適度,但是在不外出時,車輛的利用率較低,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閑置,對於經濟收入一般的群體來說,產生的養車成本較高。所以經濟不好的人群,應該考慮到車輛的綜合利用率,建議選購小型B型房車為主,在不外出時也可用於平時的代步工具。

通過以上的分析,和根據自己的需求與經濟條件,以及自駕游的人員、時間、路線,我們可以選購不同的自駕游交通工具出行。車輛和 旅遊 必盡是燒錢的事情,選擇的對以否,直接關繫到自駕游的質量和計劃的完成率。

歡迎關註:「這天那地車馳騁」每天和大家一起用不同的視覺解析 汽車 問答與技能,謝謝!

我換的短低新全順 城裡城外 地上地下 拉人拉貨 吃住行衛 暢通無阻 夠用

退休後自駕游選車,主要考慮自己的 旅遊 生活方式,B型房車、越野車和MPV三種車型三種方式,就看你鍾意那種?如果你喜歡慢生活,長時間在外,自己不煩做飯,住的慣房車內,就可以選擇B型房車,不足之處進鬧市區不太方便。如果你喜歡越野,爬山涉水,喜歡刺激一些,可以選擇越野車,不足之處底盤高穩定性略差。如果你願意進城市逛街景,欣賞開發成熟的景區,偶爾在車里休息休息,就可以選擇MPV,不足之處底盤低些。其實,三類型車都適應自駕周遊,偏重的方面不太一樣,B型房車偏重房的功能,越野車偏重四輪驅動馬力大的優勢,MPV則偏重小型廂式轎車的隨意。不要糾結車,而是考慮自己出遊愛好,你的方式定了車自然就不糾結了。另外,還有加拖掛房車的,和牽引車一起驗車,只要平時有地停車,也是不錯的選擇。

我來回答一下,我平時喜歡戶外露營,是那種和朋友一起開著車帶著家人找有山有水有草坪的野外悠閑幾天的那種「腐敗」型露營,也喜歡自駕游。房車我也在關注和研究,因為離退休還早,暫時不考慮買,但是對比下來,覺得B型房車、MPV和越野車各有利弊,主要還是看你的使用場景,如果你馬上退休了,也想長時間在外旅行,肯定B型房車合適;如果你喜歡到野外人跡罕至的地方露營或遊玩,肯定越野車合適;如果你要帶著家人,而且只是到各景區 旅遊 ,我覺得MPV合適。還有一個建議就是買一輛中大型以上的MPV或越野車自己改床車是最簡單也最靈活又最省錢的方案,現在也比較流行玩床車。我自己是用大眾夏朗(MPV),平時通勤,出去玩就做床車,基本不用改,後兩排放倒就是一張平整的大床,加裝個車頂行李箱,車內加裝一塊置物板,其他的就是購買所需要的裝備就Ok了。

我54歲了,還有6年退休,我年前把我的驪威改成了床車,春節去了海南,前一段又去了山西以及洛陽附近的山區和水庫。這個選擇主要看個人情況,如果目前有車就不妨先改個床車玩幾年,看看自己到底需要什麼?在這個過程中也會遇到很多老玩家,多請教多交流。我的驪威已經改了四次了,用的越來越順手也越來越合理,實現了極端天氣可以在車里洗漱、做飯、吃飯。個人不建議一上來就買個房車,房車旅行和我們想像的不太一樣,會遇到一些困境,比如修車、孤獨、奔波甚至屈辱,這就要看我們的內心有多強大,看我們內心真正需要什麼,聽從心的聲音,不管是床車還是房車旅行對身體 健康 益處多多,有些疾病會消失,有些會大大緩解,親身體驗,真心希望大家早日加入這個行列。

⑼ 夏朗自動落鎖後為什麼從車內還能把門打開

夏朗只有後排的門可以有童鎖,不能從裡面開。前排落鎖了以後是可以從裡面開的,只是不能從外面開。
這個車子是進口的,國外這方面可能還是有安全的考慮吧。smart也是落鎖以後可以從裡面開的。

⑽ 大眾夏朗這車值不值得入手

夏朗是國內在售的20萬到30萬級別里家用性價比最高的MPV沒有之一。是非常值得購買的。

夏朗的底盤做工用料扎實,鋁合金前下擺臂和鋁合金前副車架,四輪羊角都是鋁合金材質,標准歐系豪華車配置標准。操控一流,之前一直開的是馬自達六,對操控性比較敏感,換車之前試了很多MPV,只有夏朗開起來有感覺,有些人會說一輛MPV要什麼操控,其實家用MPV說實在還是家用車,是你自己開,不是專職司機開,操控性好開著還是舒服。

夏朗的安全性配置很高,車身穩定,牽引力控制,胎壓報警這些都是全系標配。除了常規位置的氣囊氣簾外,膝部氣囊是全系標配,這個配置在合資MPV里只有高頂配才有,但是夏朗是全系標配。

關於內飾和空間,說實話,夏朗的內飾的確比較老氣,但是用料很好,儀表上部整體搪塑材質,各個部件之間接縫均勻,用料做工很好,就是樣式的確太老,希望19款徹底換代後的新款夏朗會有大的改變。

空間方面,標準的歐系MPV232布局。順便提一下網上很火熱的MPV到底是223好還是232好的問題:如果你家裡已經有了一輛或者兩輛5座車,想再添置一輛MPV的話,選223的沒問題!但是如果你打算家裡就養一台MPV干所有活的話,奉勸還是老老實實買一台232的MPV,因為實用!夏朗車長4米845,由於發動機艙短,內部空間絕對綽綽有餘!家庭用拉父母老婆孩子,只要根據每個人的身高腿長調整好座椅間距,每一排都不會坐的憋屈。夏朗的坐椅偏硬是事實,但是對於長途乘坐,尤其是老人來說偏硬的座椅抗疲勞性還是很不錯的。夏朗車寬1米9,是市面上在售的同價位MPV里寬度最寬的,所以重點來了!他是所有MPV里在第二排同時安裝兩個歐規全尺寸座椅情況下還能再可以比較舒服的坐一個成年人進行照顧的車型。這也是我選擇夏朗的原因之一。

再說說一個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也可以說算是所有想入手大眾品牌車的人都會比較關心的問題,那就是大眾的雙離合變速箱。大眾雙離合有干濕兩種形式和多種型號。故障率高的是DQ200乾式7速雙離合,這款雙離合在歐洲已經淘汰,現在只有一汽上汽在裝配。到目前為止夏朗用的是大眾目前口碑最好的DQ250濕式6速雙離合,很多老款夏朗車友跑到十萬公里左右,都沒有反映這款6速雙離合有什麼普遍性的故障問題,可見這款變速箱還是很耐用的。

關於後期維護維修和保有量問題:不可否認,夏朗的保養費用確實不低!畢竟是原裝進口車型,小保1300,大保1700。但是個人覺得保修期內還是去四兒子忍痛被宰幾刀為好,畢竟保修期內全程四兒子保養一旦在保內出了問題不至於給四兒子留找理由的借口。就算一年兩次保養三年才六次,就算每次貴600三年下來也只是多花3600,對於現款夏朗的性價比來說也是可以接受的。

關於夏朗的銷量保有量問題:一台車好不好跟銷量沒有任何關系!銷量高低除了質量之外,更重要的是宣傳和銷售渠道資源多寡問題!夏朗除了在部分地區和國產合資大眾合並渠道銷售(說白了就是在一汽上汽四兒子展廳里擺一台代賣)以外都是在進口大眾四兒子銷售,網點少並且集中在大中城市這是事實,很多地方你能買到GL8奧德賽但是你買不到夏朗,就算你能去臨近城市買到但是考慮到極不方便的維護保養很多人也會望而卻步,所以銷量小並不代表車不好,主要看你在你所在的城市選擇夏朗用起來方便不方便。

總之,對於我來說,選擇夏朗,從來沒有後悔過。

夏朗值得買,只是國五,到2020年底都沒了。如果重新進口,應該是國六,這個車過國六沒問題的。

我本人是做平行進口 汽車 的,也喜歡研究各種各樣的車。MPV裡面,進口的有豐田塞納,45萬,好車,2021國產;日產貴士,46萬,好車國五,老氣。克萊斯勒大捷龍,新款49萬,老款國五35萬,好車。豐田大霸王,33萬,國五。中規進口車MPV,大眾邁特威,38萬起,大眾夏朗,380型2.0T,22萬起,原價27萬。280型1.4T,18.5萬。是的,不到20萬,進口七座車。

我18年初買了夏朗,380舒適版,當時是27.8萬,自己做平行進口車,這個行當的車源信息,大家都是發「車行168」,大家公認的買車資源平台,不過一般是進口商面對零售商的平台。有時,也有不少中規車進口資源發布,其中就有夏朗、邁特威。我聯系了一家,夏朗21.8萬。三千運費江西到廣州。當時廣州4S售價大概24.5萬。

現在,新款的叫做舒行暢行版,比兩年前多了真皮座椅,車聯網,導航。價格還是22萬。

也簡單說說車本身。

外形,流暢,簡練,乾脆利落。尺寸中等,4854x1904x1768,大概。轎車大小,這是歐式MPV的原則,福特S-Max,Galaxy,雪鐵龍Berlingo,都是差不多這個尺寸。我想,這是一種內在的節約,謙讓的設計思想。美國車MPV都大個兒。

優點,主要是安全配置高,骨架相當厚道,底盤厚度和奧德賽完全兩回事。家用車,安全富餘水深多點好。隔音非常好,奧德賽底盤噪音確實比較大。

操控性優秀,歐洲車都這樣。尺寸不大,感覺非常接近帕薩特、邁騰。

其它,油耗非常好,我兩年半開了9萬公里,總體油耗8.5,高速6.5,市區塞車12。

毛病少,幾乎沒任何毛病。一萬換一次機油,絕對不燒機油,2015年以後出的,發動機升級,不再有這個問題。

後面兩排可以完全放平,拉東西一流。這個用到比較少。

美中不足,座椅舒適度較差,硬。奧德賽好太多。鹵素燈光較弱,雨天要開遠光燈,開遠光燈肯定夠。

家用車,我覺得,夏朗的設計思維不錯,中規中矩,重視安全,方便,其它各方面剛剛夠用。

衡量一台mpv是否值得購買,我們不妨以空間表現及多變性、配置、駕駛、價格這幾個維度來衡量。首先,從外觀和整體設計上看,有著萬年不變大眾設計的夏朗確實不算MPV車型中比較討巧的,方方正正的外形更加接近人們心中對麵包車的慣有印象。另外,這款車的7座車型採用了2+3+2的座椅排布形式,並不利於第三排乘客的出入。不過,放棄備胎而來的純平地板倒讓這款車的行李箱容積優於同級車型,特別是這款車的座椅設計可以完全放成平面,而且其副駕駛座椅椅背還可朝前放倒,折疊後能容下3米以上的超大行李,在同級車中可謂絕無其二。不過在舒適性配置方面,夏朗就顯得比較乏善可陳了,除了後排獨立的空調和供第二排乘客使用的小桌板,再無其他亮點了。甚至連如今各級別車型上標配的USB充電口,都沒有給後排乘客配備。

駕駛性能是夏朗的另一個較大的優勢,2.0t+6DSG這套動力總成經過多年的調校愈發精進,盡管較高的坐姿和過彎時的質感還是表現出了一輛車長超過5米的mpv應有的體積感,但整輛車底盤質感頗為厚重,在高速行駛遭受側風時也不會像許多廂型車一樣發飄。

價格方面,盡管進口車身份的夏朗官方定價並不便宜,但由於該車處於產品周期末期且整體銷量差強人意,因此在經銷商處平均有著四萬的現金優惠,至於哪款最值得入手,個人推薦6座2.0t尊享型,中間有通道,上下車方便,配置較豐富,優惠後30萬提車,還是比較劃算的。

如果喜歡日系多變且緊隨潮流的外形設計,那麼大眾典型的保守設計是很難吸引你的,夏朗就是一個忠於經典的典範。作為一輛以家庭為主的MPV,實用性才是它的第一訴求,方正的外觀線條也是處於讓步功能的考慮。

在大眾MPV的產品布局中,途安L的售價顯然更加親民,但由於尺寸的限制7座的它不得不採用2+3+2的座椅布局,按理說夏朗更大的車身尺寸是允許採用GL8、奧德賽之類的2+2+3常規布局,但夏朗並沒有,想要第二排獨立座椅很抱歉只能選擇6座車型。或許是設計理念和產品定位的差異,夏朗的座椅布局通過犧牲商務用途來滿足更全面的家庭需求,第二排雖然有三個座位,但不像其他車型一樣採用4:6設定,而是三張獨立座椅,這個設計的好處在於可以為成員提供相對獨立且有著足夠包裹性的座椅,而且還能滿足同時安放三張兒童座椅的特別需求,這對多胎家庭無疑是最大的福利。

歐洲比任何一個消費市場都要在意車輛操控和高速行駛性能,即使是一輛主打實用和空間的MPV也不能放棄這方面的產品特性,於是原滋原味的德國進口夏朗就保留了本土式的調校風格,為了營造較好的車身動態和支撐性,沒有任何國情化特調的避震系統對於國人來說是要偏硬的,加之支撐性較好座椅填充物,路感的傳遞要「豐富得多」,或許是出於這方面考量,第二和第三排都是獨立座椅設計提供的良好包裹性也是對成員安全性的保障,起碼在駕駛員偶爾劈彎的時候後面不會「七倒八歪」。

因為進口,所以夏朗的價格優勢幾乎沒有。不過2018款新增的280TSI車型倒是將夏朗准入門檻拉低一大截,雖然是全系最低配,但電子駐車、定速巡航、前後獨立空調和全景天窗都能悉數配齊,但沒有電動側滑門是個小遺憾,德國進口雖然價格高,但還有一個優勢就是不會因為配置和價格而縮水的被動安全,最算最低配也一樣配齊前側氣囊和膝部氣囊。

喜歡大眾穩重扎實的駕駛風格調校,夏朗無疑是一輛以家庭為重心的好車,2018新推的380TSI暢享版舒享型在原先的舒享型上加量不加價,除了彌補了低配所沒有的雙側電滑門、還能提供無匙進入、一鍵啟動等便利配置,皮質座椅就不要想了,沒有通風的情況下織物座椅反倒不會「冬涼夏熱」,而且還能中和一下過硬填充物帶來的乘坐不適。

條件允許,2018新推的380TSI暢享版舒享型是夏朗全系性價比最高的選擇。(亞夫)

30萬以下MPV 夏朗和GL8誰更靠譜

夏朗這台車曾經是活躍在30-40萬區間的MPV,銷量也名列前茅。不過自從進入20萬區間後,反倒不如過去那麼有吸引力了。
夏朗是一台怎樣的車
目前來看,大眾夏朗依舊是進口MPV中的銷量霸王,這主要是因為它的終端優惠比較大,平均都在5萬以上,尤其上馬了1.4T車型,終端優惠後起步價只有22萬,更是讓人心生嚮往。

雖然配置不高,但夏朗的軸距2920mm,僅次於GL8,而外觀方面,夏朗的流線型比GL8要更討喜。空間方面,七座的設計讓夏朗的第三排座顯得有些狹窄,進出不方便,且第三排座並不標准。這點跟GL8 有一定差距。
同價位GL8能買到啥車
就是這么巧,GL8的起步價也是22萬,而且不打折,因為賣得好嘛。剛才說了夏朗是進口MPV里的翹楚,而GL8是整個MPV中的老大,這就是差距了。

在空間方面,GL8因為超過3米的軸距,長寬高都大了夏朗一圈。尤其是2+2+3的座椅排列方式,讓第三排空間好進好處, 而且腿部空間充裕。動力方面,GL8的2.5L自吸發動機比夏朗的1.4T增壓發動機多50匹馬力,因此動力更強。

配置方面,GL8和夏朗各有所長,夏朗在安全配置上更豐富一些,而GL8則在無鑰匙啟動、遠程遙控發動機這些配置上,占據上風。總體來講二者相差不大。
白希文總結:
夏朗其實是中國大多數MPV的一個縮影,數據夠大,但內部空間不夠大,尤其德系車的舒適性又無法跟美系車相比,從家庭用MPV的角度講,夏朗的優勢是節油。但實用性遠不如GL8。但家庭用GL8又感覺有些誇張,因此我更喜歡選擇法系車,雷諾ESpace。

17年初心血來潮買的,當時覺得是原裝進口車而且價格不高,外形也比較喜歡,想兼顧假期出門 旅遊 所以就買了。跑了趟蓬萊和內蒙。單駕駛感覺來說這車挺好的,有勁動力充沛,視野好,操控精準,但乘客反應座椅偏硬,長途 旅遊 肯定不如奧德賽和Gl8或艾力紳舒適,我開車的倒是覺得還可以。平時生活圈都在市中心,平均時速大約14-16公里,油耗13-14個。多大的耗油平均時速是前提和開車習慣也有關系,這車油耗不算小。目前1.2萬公里還沒有發現漏油,有點燒機油。如果家庭市內用車佔多數的話不推薦。總體感覺有評論說這車本身定位就是公務車或者就是國外的工作車或者工具車確實不假,內飾和技術都不是很先進。現在看當時買這個車有點沖動了。

我是2014款標准2.0T車主,除了一次天窗排水孔堵塞(找了好久才找到後排水孔下面的口,倒吹就解決了)以外沒出現過毛病,4年多接近五年的車,10萬公里,操控性確實明顯優於奧德賽和GL8,空間和GL8有差距,比奧德賽強不少,加速性能比這兩款車都好,座椅支撐不錯,第二排由於是3個獨立座椅,和這兩款車在乘坐舒適感上有差距,不過假如是五個人乘坐優勢非常明顯。我喜歡這個車,低調、沉穩、空間不錯、有爆發力,油耗平均11,能接受。沒後悔當初選擇我的黑狼。

作為夏朗車主,我可以就個人感受給你一點信息,我買的是7座380舒適版,2.0T加6速濕式雙離合的動力組合,提速快,性能穩定。扎實的地盤加防傾桿,前排雙安全氣囊,後排側氣囊,所有座位都配有安全帶,至少安全性上我認為也還是可以的。從MPV的多功能性來說,七座,五座,兩座,自由切換,裝人帶貨兩相宜,空間也算是可以。第三排只要不是170以上的,跑兩個小時下車休息一下,應該還算是舒適,不會特別憋屈。特別重要的是它的駕駛感受比較接近於轎車,不像大捷龍跟GL8,像開船。優點我就不多贅述

說說缺點:380低配 不是真皮座椅,看著比較Low ,內飾還是大眾萬年不變的主旋律,大燈是鹵素燈,如果這幾點不介意,那麼你就可以買。

作為車主 我談談我的感受

1、外型 我以前選它覺得耐看 不過現在看來確實低調的過分。經常被人當途安。不過比起12W的帕薩特的梗 我還是能接受。

2、配置低 這個看個人需求 沒有led燈和顯示屏確實和10w左右的車差不多。但是 大天窗 遮陽簾 後排獨立獨立空調(不是後出風口)鎖車安全系統 自動雨刷 自動大燈 電動滑門都基本是標配。

3、沒有備胎 這個是缺點 只有get 補胎技能。 我當時是在寶馬3和夏朗之間選擇。這兩車都沒有備胎。

4、價格 和本田7座比較 22.5w不到的終端價格 其實差不多。夏朗在歐洲買的比途觀貴。歐洲的價格和大陸比也差不多 感覺比20w的車到國內變35w好很多吧。

5、後期成本 4s店小保 1w一次 800和5000一次400差不多。大保養自己買自己買國產大眾配件基本能搞定。維修 小信點開 保險買齊。平平安安開個6.7年吧。我上次去4S補了個漆 算三面4000元。確實貴 進口大眾把自己歸為豪華車的標准了。這個就只有自己小心了。

6、安全 這個我最看重 一家7口都在上面 歐盟安全標准和中國安全標准 我選了前者。

7、發動機和懸掛 AE888 燒機油的梗在第三代上還是很少遇到 懸掛也沒有偷工減料比本田的7座要好。2.0T的動力 7.8秒的加速 這個其實我用不到。但是長途7個人滿載 外加兩個空調。我覺得還是動力強點好。

8、空間 2+3 3+2 這個自己衡量 我家7個沒有 超過1.8米身高的。5000公里來回的長途完全沒有問題。我搬家到宜家拉傢具都用夏朗搞定的。不包括床和冰箱 主要是衣服和宜家的木板 2m都可以輕松搞定。

可以,適合家用,空間大,視野開闊,後排座位比前排高,坐著沒有壓抑感,全景天窗,非常實用,可以安裝五個兒童安全座椅,232格局,二排出行可以一個大人帶兩個小孩,第三排完全可以用,放倒後備箱超級大,整車原裝進口,做工精細,同級別非常推薦。

熱點內容
賓士威霆7座商務車購買 發布:2025-05-01 10:55:30 瀏覽:375
五浚房車價格 發布:2025-05-01 10:54:51 瀏覽:838
綿陽到甘南自駕游路線 發布:2025-05-01 10:49:01 瀏覽:669
滴滴車價要求多少2017 發布:2025-05-01 10:40:42 瀏覽:158
皮卡車可以走鹽城市區嗎 發布:2025-05-01 10:19:35 瀏覽:208
南昌五十鈴皮卡車專賣店 發布:2025-05-01 10:15:41 瀏覽:789
廣本商務車4座座圖片及報價 發布:2025-05-01 09:31:34 瀏覽:275
國內最牛的越野車 發布:2025-05-01 02:13:11 瀏覽:482
福特房車四輪驅動 發布:2025-05-01 00:25:03 瀏覽:675
15座商務車都有什麼車型 發布:2025-05-01 00:05:49 瀏覽: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