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越金改裝圖片
『壹』 想想,15萬的星越車身即擁有的電動尾門,有點美滋滋
電動後備箱,算是豪車標配了,就算是普通的車型里,也要放在頂配裡面,所以星越的300T耀星版在配置上還是出乎的良心,全系只有300T的探星和350T的探星沒有電動尾門,其餘都有,買車的時候仔細對比過,350T的探星版動力系統更好,2.0T230多匹的馬力,要超出300T的發動機參數很多,還是8檔手自一體,但油耗也是增加了,追求動力,選這個義無反顧,我個人覺得買車的話,至少還要加個1w上去,買350T的耀星版,但是相比之下,就比300T的耀星差了1.7w的車身費用,追求實用性的我,還是退而求其次了,耀星著性價比高,動力應付日常也完全夠,而且比起350T的版本,也有了電動尾門,雖然使用上不會差很多,但體驗上,檔次感,足足的帥呆了,以前,總是看著別人關閉電動尾門的時候,總有一種崇拜的感覺,豪車啊,現在我也有了汽配城裡,加裝電動尾門的普遍價格應該是在2000-3000,不算貴,但放到原廠配置上,一般有這個功能的汽車售價,往往要在25萬的級別以上,所以這個價格的這個配置,我還是比較滿意的
『貳』 吉利星越2-0T怎麼區別高中低配
吉利星越中控台採用了非對稱式設計,中控台上部均為軟性材質,銀色拉絲金屬紋理飾板在視覺上拉高了內飾的檔次感。星越四款低配入門車型搭載7英寸液晶儀表,雖然顯示效果沒有高配車型12.3英寸儀表那麼有科技感,同時也沒有抬頭顯示功能,但座艙整體的科技氛圍已經營造起來了。
平底方向盤有那麼一絲運動氣息,方向盤外圈由細膩的皮革包裹,握感飽滿。方向盤控制按鍵與其它絕大多數車型一樣,可實現對定速巡航、儀表顯示和智聯系統的控制。定速巡航在星越上算是基本配置,從次低配版本開始搭載ACC自適應巡航,車道保持也是耀星者以上版本才有。
12.3英寸中控屏和GKUI 2.0智聯系統為標配,內部網聯功能基本全面,僅比配置高一級的版本少了T-BOX遠程式控制制等少數功能。
探星者在智能安全方面少了許多功能,諸如AEB防碰撞預警、限速標志識別、行車記錄儀等都是耀星者以上配置才有的,主動安全功能較為單薄。雙區自動空調可以滿足基本的舒適性需求,除了旋鈕和按鈕為也可通過語音指令控制。8揚聲器音響系統是星越入i門]版的的基礎配置,除了探星者之外的版本都標配的是12揚聲器BOSE音響。
星越配置最低的四款配置(300T/350探星者或耀星者)標配黑色皮革座椅,其中主駕駛座還具備6向電動調節功能,前排座椅還提供加熱功能。其餘的高配車型則搭載了更高級的Nappa皮革座椅和更多樣的座椅調節形式。
後排座椅造型功能較為常規,除了4/6比例放倒椅背外,諸如三個高度可調的頭枕、兩組兒童座椅介面、帶兩個杯座的中央扶手都是標配。
最低配300T探星者是星越所有版本中唯一沒有天窗的版本,對於一款彰顯個性的產品而言有些遺憾,星越其餘車型則全部標配前半部分可開啟的全景天窗。
『叄』 我的吉利星越輪轂改色的無奈經歷,費時費錢費力
本以為剎車輪轂改裝已經完成了,怎奈這幾天看著銀色拉絲輪轂總覺別扭,今天這個後續主要就說說換完輪轂後又改色的無奈經歷,希望各位改裝之前一定要做好功課,避免像我這樣不必要的來回折騰,費時費錢費力。言歸正傳,上面已經介紹了,輪轂換的是國鍛防raysG25,顏色選的是金屬拉絲+啞光黑色,因為原車輪轂是黑色所以就想換個顏色,沒想到實物裝車後跟預想效果相差甚遠,黑色輪轂+紅色卡鉗才是永恆的經典。換好的輪轂視覺效果反而不如之前了,這就郁悶了,看著裝在車上的輪轂真是欲哭無淚啊,於是痛定思痛,思前想後還是決定改回來,各位看官,咱們看圖說話:
『肆』 閑來無事,改暗藍騎士——我的星越
哈哈,購入大半年時間,車離自己想要的樣子還是有點距離,期間陸陸續續改了一點,不過工作原因沒有太多時間(外加懶癌患者),趁著春節前的假期好好的改一改~—————————————————————————最先的是從前鏟開始,星越正面看,上寬下窄顯得有點囧,加個前鏟感覺改善不少~(星越能選的真不多,馬雲家貌似都是出自同一廠家,做工細節質量一般,但也沒誰會靠近看細節,還是對得起那才小幾百塊的價格的)
沒存到裝好的照片,正在裝的照片頂一下。
『伍』 改尾喉前的最後留念——我的愛車星越的用車改裝!
期待我們的年會開始
『陸』 分享星越選車經歷及新手日常操作,質量讓我放心
15年的時候買了一台新遠景,當時沒有京牌指標,小車開了5年,開的不多,還不到5萬公里,正常保養,期間被三輪車撞過副駕駛車門,副駕玻璃也壞了,除了這兩個地方維修,車子沒其他問題。別人都說國產車異響、生銹,反正我沒發現,所以對吉利的質量還比較放心的,這次搖下來京牌,想買個15萬左右的SUV,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有前後倒車雷達和影像,座椅加熱,胎壓監測,其他的輔助駕駛配置沒要求,常年在城裡開,偶爾出遊也不會去越野,所以沒考慮四驅車型。
首選還是吉利的車,最初想買博越pro頂配,年前去4s店看了一下,當時現金優惠加京牌加置換補貼,差不多就能優惠3萬了,頂配15萬可以落地了。後來又看了長安爆款cs75plus頂配,銷售不熱情就不說了,只有3000的置換補貼,別的沒一毛優惠。這兩個車對比的話,75p尺寸大一點,2.0T的發動機參數比博越1.8的強不少,又是愛信8AT變速箱,底盤二者據說都是仿的老款rav4,所以三大件75p占優,中保研碰撞成績也很好,但是內飾和音響,博越pro要好一點。75p的紅色內飾有點接受不了,外形的話初看很驚艷,但是看久了有點審美疲勞,尤其我媳婦不喜歡那個誇張的前臉。之後又看上領克01型pro,用的2.0T低功率發動機,不管他是不是沃爾沃原廠,至少參數一樣,並且肯定不是吉利自己研發的,變速箱是6AT,價格呢又比75p高了1萬多,這個錢其實也還能接受,作為國產的高端車型,做工和內飾品質明顯要好很多了,外觀見仁見智,看久了感覺比75p耐看。再後來又關注了一下ICON,新車上市,價格還可以,1.5T三缸加48v輕混的動力,在博瑞GE和領克上也用過,當時想入手體驗一下的,但這車尺寸確實小了點,最不滿意的地方是天窗不能開啟,對於帶孩子出遊來說,總覺得會有點遺憾。
博越老款的變速箱投訴多,新款換了變速箱,不清楚後續會如何,1.8T發動機動力不強但是油耗不低,整體還能接受。CS75plus的論壇吐槽只有頂配的影像清晰,然後車輪那沒有擋泥的內襯,手套箱也沒有內襯,總感覺內飾配置有點不上心。並且空調沒有實體按鍵,據說車機會死機,導致空調沒法用。領克01用95的油,型pro車型也沒有前雷達,論壇吐槽電瓶的比較多,據說1年後很多出問題的,還有說首保後刷機動力下降的問題,最作為上市兩年的車型,雖然出了改款,只是對之前用戶吐槽的座椅長度和一些小細節做了調整,發動機變速箱還是兩年前的配置,價格呢也差不多還是兩年前的價格,與其他合資車比起來,優惠幅度都太小了,當然有可能他本身值這個價。
博越pro和75p都是加92的油,但是本身油耗不低,小熊油耗上博越10個多,75p的11個多。保養費用也低一點,但是保養周期好像都是5000公里。相比之下領克01雖然是加95的油,但是油耗在8-9個,保養價格看齊沃爾沃,但是1萬公里的保養周期,6萬公里用車費用,綜合算下來,領克還要低一點。
說了這么多,還沒說到我的星越呢,買星越真的是一個巧合,以前知道有這個車,沒怎麼關注,而且沒想過買轎跑跨界的SUV。雖然前面幾個車沒有最終下單,但是卻一步步引導了我的選車過程,首先國產車的質量讓我放心,不考慮多花幾萬買一個合資標,然後對三大件有了要求,動力最好是2.0T加8AT這種組合,安全性要高一點。有一天突然在頭條里刷到星越優惠了3萬多,2.0T高功率發動機(T5同款)加愛信8AT,CMA平台,三大件滿足了,耀星者各種配置也和我意,購車和用車成本基本和領克01型pro差不多,優惠後明顯有性價比。然後就跟老婆說先去看看星越,然後再去看看領克有沒有優惠,結果進店一談就是一下午,連看領克的時間都沒有了,星越有現車,而且有我想要的藍色,那就定車吧,交了定金就回市裡上班了,又過了一個周末回家去交了全款,但是4s店交款那天辦不了臨牌,又等了一個周末回去把車提了。上幾張照片,藍色耀星者
最後上一張鑰匙圖,邊上大個子是買的鑰匙殼,合金材質,雖然不怕刮傷鑰匙了,不過這個殼又大又重,下次考慮換個軟硅膠材質的算了。
1.車道保持,原來設置在強,不打轉向變道明顯感覺再搶方向,後來改成了弱就好多了。2.車道保持設置,這個在行車電腦里,中控屏設置不了。3.熄火狀態,中控屏可以打開聽歌啥的,但是很多設置不能操作,需要全車通電。原來的車是插鑰匙的,擰鑰匙通電可以不著車,新車無鑰匙啟動,之前沒開過,一上來都是踩剎車點火,然後再設置行車電腦,後來看說明書才知道,不踩剎車,按一下啟動進入ACC模式,再按一下啟動就可以通電進行相關設置了。前面白白浪費油,拉高了油耗,哈哈。4.自動駐車平時很好用,但是路邊側方停車的時候,還是先關掉比較方便,要不然剎停一下,還得再踩油門起步,太繁瑣了。5.360度影像現在還不適應,尤其側方停車的時候,總是看不準馬路牙子,還不如以前掛在後視鏡下的小鏡子好使。6.遠程式控制制GKUI的app,我原來在華為應用市場里下載的,總是出現「未知錯誤」提示,沒法綁定車輛,後來在微信關注GKUI公眾號,在裡面下載app,安裝後就沒問題了,GKUI注冊賬號的手機號要和車主一致。7.新車感覺也沒啥味道,但是還是習慣通通風,在車機中控里可以設置鎖車後車窗留縫通風,但是如果車經常停路邊,還是車機默認鎖車後關窗,用app遠程操控比較安全,臨上車的時候通一會風,可以一鍵通風,四門玻璃留縫,也可以車窗全開,這時四門玻璃加天窗都開,並且空調風扇也大馬力吹風。
『柒』 喜提愛車星越,談談我的提車心路歷程!
本人原本是高爾夫車主,在高爾夫身上也花費了很多心思,一直以為自己會開到報廢,沒想到自己也會移情別戀,對不起了,兄弟[抱拳][抱拳][抱拳]。眼看著二娃都快一歲了,高爾夫空間就顯得特別緊湊,尋思著選一輛SUV,首先看的是大眾探岳,試駕了1.4t自動豪華版,直接不想要了,動力比高爾夫差很多,隔音也差,操控也比不上高爾夫,配置更差,20萬辦好的車沒有倒車影像,接受不了,大眾旗下只有一輛車就是高爾夫果然沒說錯。後來對比了馬自達CX5、雪鐵龍天逸C5,日產奇駿,從來沒有考慮過吉利,一直以為自己下一輛車肯定是合資車。直到有一天到成都沱江第一灣去遊玩,無意間看到一輛吉利嘉際300H停在我的高爾夫旁邊,細看輪胎235還是米其林,外觀和做工也很好,這不是我要的大空間6座車嗎?後來周末抽空去吉利4S看嘉際,結果嘉際沒看到,看到展廳正中央有一輛星越2.0,看做工比20萬左右的合資車好太多,試駕之後其他車都不想看了。回家後做功課,發現星越是吉利第一款用沃爾沃CMA平台打造的轎跑,2.0T-T5發動機,愛信8at,三大件非常靠譜,買車不就是圖個三大件嗎?再加上車子內飾、外觀超前、時尚,沒忍住就下定了。期間也糾結過要不要買合資車,但20萬左右的合資車配置真不敢恭維,變速箱方面大眾、通用基本上是雙離合(本人不抵制雙離合,但有at可選就肯定選at),日系基本cvt,且車價太膨脹,情懷上也接受不了。期間也看了奇駿,對外觀還滿意,但內飾彷彿在上個世紀,另外奇駿的cvt5萬公里是個坎。後來無意間看到浙江大學鄭強教授(他本人開的奇瑞)的講座,他說國產車要進步,沒有資金也是寸步難行,當初二戰後賓士、豐田都快倒閉了,硬是給德國人、日本人的愛國情懷救活的,國產車企更新技術需要資本,國人都不買,還指望外國人來買嗎?就像現在的國產手機華為、小米、vivo、oppo,合資只剩下蘋果,三星基本退出中國市場了,20年前哪有國產手機什麼事。這樣一想,也就不再為個面子去看合資車了,再說,合資車就是面子嗎?為何大部分人有這個想法,包括我也或多或少的存在[嘻嘻][嘻嘻][嘻嘻]。也許今後不斷有朋友、同事會質疑我花個18萬買個國產車不如買朗逸、軒逸、卡羅拉之類什麼的,我也難得理他們了,自己的車,只有自己才知道的好。我的是改款耀星350雷霆灰,現車,車價優惠1萬多,置換1萬,大客戶2000,貸款補貼8000,2.0t+8at,238馬力,350牛米的扭矩,百公里加速6.8秒。像行車記錄儀帶一鍵拍照、360°全景影像、電動後備箱、acc自適應巡航、車道保持、L2級自動駕駛、電動座椅、全景天窗等配置一應俱全。輪胎235-R55-18寸,紅色卡鉗,買到之後完全不用改裝,我的高爾夫改裝投入了太大精力,血虧了。大家久等了,下面上圖:
?鎮樓,順便認證車主
『捌』 買車就圖個吉利!星越新車是時候得對它好點了
第一輛當時看中博瑞由於杭州開等會車運不出來,心急之下買了當時剛上市的漢騰X7說實在的接車第一天就開始後悔。動力差手動擋內飾異響鈑金生銹,手動擋堵車難受為了緩解異響和堵車心情走了改音響的不歸路前後折騰進去4W+。本來也就想這么將就過了,只到去年年底回老家重慶滿載走山路那個難受中途會車後你很難把速度提起來很多時候感覺一檔都要憋熄火。春節過蘇州後又將換車提上日程,去年下半年沒事就跟著朋友去試駕一共試駕不下於三十款車總體感覺來說合資車在我眼裡它真的不香就是垃圾的趕腳。幾年以來始終覺得博瑞還是那麼好看領克03+也不錯無奈03+沒優惠,博瑞1.5動力感覺不足後備箱小1.8的配置太低。換車心切都准備定博瑞GE頂配看到展廳一輛星越冰河銀感覺非常好看之前也試駕過2.0感覺還是蠻不錯的,因為看到白色感覺太丑就放棄了一段時間。改變想法就那幾分鍾說定就定正好有現車,陪同我去的朋友第二天也去定了一輛同配置顏色的我們就這樣做上了連襟本來他是要買君威的。說實話現在的合資車和國產車比你們試駕之後就會覺得合資車現在真的就那樣了……因為去年裝修今年又要結婚所以資金不足直接搞的超低首付很快貸款下來就和朋友一起提車了,然後做做底盤裝甲四輪隔音我比較愛折騰。最近幾年不打算換車了所以新車的時候就得對它好點??
『玖』 【魔都星越MXC車主俱樂部】星越暗夜騎士改裝計劃~前奏
入手星越已經有一年多時間了,總的來說星越這款車開起來挺好的,伴隨我的這段時光里,真的覺得挺喜歡,家裡去公司每天都要走高速,這一年裡在高速上開著星越跑起來罕遇對手,好馬配好鞍,自己都覺得可以稱霸這條高速了。不過在魔都星越MXC俱樂部混久了總覺得缺少點「顏色」,群里的大佬們都在改改改,最要命的是還有仙版在(你懂的,技術指導)對改裝有問必答,聽了問的人多了,討論的人多了難免心動啊。仙版又在計劃爆改的時候,俱樂部里幾個熟悉的兄弟覺得要跟上節奏,有人要改粉紅豬,還有的要改卡鉗的,想想一定要跟著組織的步伐,改-變-自-己。
今天已經把車子送走了,明天去看一下,期待我的變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