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中振汽車改裝
A. 建國初期哈飛公司為什麼叫國營偉建機器廠
貫徹「一機多型、系列發展、軍民融合、寓軍於民」的發展思路,中航工業哈飛形成了多品種、多型號的航空產品系列,主要產品有Z9系列武裝直升機、H410、H425系列民用直升機、HCl20(EC120)直升機、Z15直升機、Y12系列輕型多用途飛機、動力三角翼飛行器等、航空復合材料零部件和轉包國外航空產品大部件等系列產品。並與巴西航空工業公司合作生產ERJ 145支線飛機,是波音、空客等國際知名航空企業的部件供應商,是國家重要的航空骨幹企業。
歷經50多年的創新發展,中航工業哈飛走出了一條從修理、仿製到自主開發、國際合作的發展之路,構建了國內一流的製造體系,形成了較強的自主創新能力,成為我國直升機、輕型多用途飛機、新支線客機的研發、製造基地,擁有航空復合材料專業化製造中心。累計產銷各類飛機1600餘架,為我國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中航工業哈飛以「航空報國、強軍富民」為己任,踐行「敬業誠信、創新超越」理念,聚焦中航工業「兩融、三新、五化、萬億」的發展戰略,不斷超越自我、超越夢想,超越未來![2]
製造優勢
編輯
中航工業哈飛構建了國內一流的製造體系。
在復合材料、數控加工、熱表處理等方面形成了獨特的技術優勢。是國內最大的航空復合材料產品生產基地,具有國內領先、世界先進的復合材料設計、製造、檢測、實驗和技術體系,擁有進口固化爐、大型熱壓罐、復合材料數控下料銑、激光鋪層定位系統等先進的復合材料生產設備,具備了年產150架份飛機復合材料部件的能力。
擁有國內一流的加工設備,數控龍門鏜銑床、五坐標立式加工中心、迪克斯4 0 0數控坐標鏜床、格里森弧齒磨齒機、數控噴丸機、工業CT等世界一流的高精尖設備。是國內熱表處理的佼佼者,引進了尼萃斯可控氣氛氮化爐、ECM低壓真空滲碳爐、易普森高壓真空氣淬爐等多台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熱處理設備,能對航空零部件進行可控氣氛滲碳、氮化和真空無氧熱處理。
理化計量設備和能力在國內名列前茅,技術實力雄厚,可進行金相、光譜、化學分析等理化測試及計量檢定。其鉚接技術國內領先。
經過50多年的技術積累,尤其是與世界知名航空企業的互利合作,培養了一批技術嫻熟的鉚接人才,他們以高超的技術將一架架飛機送上藍天。[3]
研發能力
編輯
中航工業哈飛現有各類工程技術人員1400餘人,具有高級職稱人員480餘人,享受國家級專家30餘人。具備自主研發直升機、通用飛機、特種飛行器和復合材料結構大部件的能力。形成了「生產一代、研製一代、預研一代、探索一代」的產品研發格局。在直升機和通用飛機研發和試驗技術、復合材料結構設計、試驗技術和適航技術等方面國內領先,部分專業世界先進。
多年來,中航工業哈飛大力實施「科技興企」戰略,不斷加大技術投入,完善技術創新體系,提升產品研發能力。培養造就了一批掌握當代飛機設計理念和先進技術的高素質的研發人員,形成了專業齊全,結構優化的研發隊伍;配備了先進的計算機輔助設計手段,建立了完善的試驗設施,具備了較強的科研開發能力。
建立了完整的產品試驗體系。擁有國內一流的直升機槳葉動平衡試驗台和復合材料槳葉疲勞試驗台,可進行槳葉動平衡試驗和槳葉疲勞試驗、飛機整機模態試驗以及飛機零部件的各種性能和振動試驗等。建立了復合材料新工藝試驗室、強度實驗室、虛擬設計實驗室。
中航工業哈飛建有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中高級工程技術人員培訓基地等。先後與中國科學院工程物理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院校組成聯合體,藉助研究所和高校的科研力量,加速技術創新和新產品的開發步伐。[4]
大事記
編輯
50年代
1952年4月1日,作為新中國航空工業「第一批六大主機廠」之一的122廠正式成立。馬真任廠長。
1953年12月,國家批准122廠第一個五年計劃建設方案,即在原有的基礎上擴建成為大型轟炸機工廠。
1955年6月,亞洲第一大的廠房---18號總裝工房開始興建,經過7個月施工,於年底竣工並投入使用,建築面積22,934平方米。
1957年4月12日,工廠隆重舉行建廠總交工驗收慶祝大會,標志著我廠已具備了大型飛機工廠的規模。5月14日,工廠正式啟用第二廠名:國營偉建機器廠。
1958年1月19日,工廠進入仿製階段,正式開始研製直5直升機。
1958年9月29日,「松花江一號」小型旅遊運輸飛機試飛成功。12月16日,中國第一架直升機--直5 機首飛成功。
1958年12月16日,中國第一架直升機--直5機首飛成功。
哈爾濱哈飛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掛牌成立[13]
8月25日,集團公司隆重召開企業文化建設大會。經過反復修訂、補充和完善的《哈航集團理念文化體系》正式發布。該體系包括「核心價值觀」、「企業精神」等15項元素。該體系的推出標志著集團公司企業文化建設工作步入了一個新的里程。同時,會議還發布了《哈航集團理念文化體系及內容詮釋》和《哈航集團企業文化建設綱要》。 9月27日,黑龍江省保密局受國家保密局委託,對集團公司進行了一級保密資格審查認證。集團公司以495分的高分一次通過審查,成為黑龍江省三年來最高分通過此項認證的單位。檢查組認為,哈航集團領導非常重視保密工作,各單位、部門保密機構健全,管理工作卓有成效,防範設備、設施齊備,整體保密防範能力有所加強。
11月17日,哈飛股份入股天津中天航空,參與空客A320中國總裝線建設。它意味著全球航空市場主力機型之一的空客A320系列飛機即將實現「中國製造」。也將使哈飛股份有機會參與國際先進大飛機的製造項目,學習、消化和吸收世界先進的航空製造技術,提升飛機製造和生產管理水平,從而推動中國自主研發大飛機的進程。
10月8日,哈航民用輕型動力三角翼飛行器首飛成功,填補了國內輕型動力三角翼飛行器製造的空白,是哈航集團開拓輕型動力三角翼飛行器民用市場的又一個里程碑。此前,國家體育總局等專家組成的評審組對該飛行器進行了評審,一致通過首飛放飛評審。
B. 印度烈火2導彈的兩級發動機工作時間和推力分別多少啊
這個問題印度人不說誰都不知道,即使印度人說了,恐怕我們還是不知道,因為他們不習慣說實話。
印度導彈技術有一個重要特點,那就是「民轉軍」,有網友考證說印度到現在都沒有自行研製成功過任何一款推力超過10噸的火箭發動機。因此他們的導彈技術通常都是從國外引進民用火箭技術之後「轉」成軍用導彈技術的。
我們可以比一下,烈火2導彈長20米,直徑1米,重約16噸。而印度的SLV3火箭(引進的法國技術)長23米,直徑1米,重約17噸。一般認為烈火2就是直接用了SLV3的技術,或者說,就是把SLV3的第1和第2級稍作修改後變成了烈火2。
SLV3的第一級工作時間約為49秒,推力40噸,比沖約270。可以用來比照烈火2的第一級。第二級的技術應該是差不多的,但是第二級的重量只有第一級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