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底盤連桿改裝
A. 汽車改裝一般都改哪些部位
汽車的基本構造 汽車一般由發動機、底盤、車身和電氣設備等四個基本部分組成。 汽車發動機:發動機是汽車的動力裝置。由機體,曲柄連桿機構,配氣機構,冷卻系,潤滑系,燃料系和點火系(柴油機沒有點火系)等組成。按燃料分發動機有汽油和柴油發動機兩 種;按工作方式分有二沖程和四沖程兩種,一般發動機為四沖程發動機。 四沖程發動機的工作過程: 四沖程發動機是活塞往復四個行程完成一個工作循環,包括進氣、壓縮、作功、排氣四個過程。四行程柴油機和汽油機一樣經歷進氣、壓縮、作功、排氣的過程。但與汽油機的不同之處在於:汽油機是點燃,柴油機是壓燃。 冷卻系:一般由水箱、水泵、散熱器、風扇、節溫器、水溫表和放水開關組成。汽車發動機採用兩種冷卻方式,即空氣冷卻和水冷卻。一般汽車發動機多採用水冷卻。 潤滑系:發動機潤滑系由機油泵、集濾器、機油濾清器、油道、限壓閥、機油表、感壓塞及油尺等組成。 燃料系:汽油機燃料系由汽油箱、汽油表、汽油管、汽油濾清器、汽油泵、化油器、空氣濾清器、進排氣歧管等組成。 化油器:是將汽油與空氣以一定的比例混合為一種霧化氣體的裝置,這種霧化氣體叫可燃混合氣,及時適量供入氣缸
B. 汽車改裝主要改哪些部位
汽車改裝有剎車系統,懸掛系統,減震輪胎,輪轂。發動機,動力系統,傳動系統。
C. 將汽車的底盤降低包括那幾部分的改裝怎麼改
你好,輪胎
底盤改裝的第一步應該從選一條適用的好輪胎開始。輪胎是汽車性能的終端輸出,再好的性能都必須靠四條輪胎才能表現。輪胎的改裝不外乎加寬、降低扁平比、胎質的改變。 除非馬力大幅度的提升,否則入若只單純為了提高循跡性通常加寬10~20mm就足以應付一般道路上較劇烈的駕駛方式,而且不致造成轉向特性及懸吊負荷的改變。隨著動力性能的普遍提升,扁平比的降低已是時勢之所趨,通常也是配合著輪胎加寬、輪圈加大所做的調整。以市場主流的1600c.c.車種為例,-14,改裝時則以195/55-15或205/45-16為主要選擇。
輪圈
輪圈的加大必須是與輪胎配合著改變,有足夠的理由使我們相信,超過半數以上的車主改用大尺寸的鋁合金輪圈是為了美觀的因素,除了美觀的因素,輪圈的改裝是為了散熱及輕量化的因素。以鋁合金或鎂合金所製成的輪圈散熱效果要比鐵質的輪圈好上許多,若配合輪圈的特殊造型更能達到冷卻效果。改裝輪圈時要特別注意的是輪圈的Off-set,改用較寬的輪圈時Off-set的原則就是在不磨到輪拱和懸吊的情況下盡量採用原來的Off-set值。 在這兒要提醒讀者的是輪圈的重量才是改裝時最重要的考慮,在賽車場上輪圈改裝的另一個重要目的是要爭取更大的空間,以便容納更大的剎車碟盤及卡鉗。
避震器和彈簧
輪胎的問題解決後接下來就輪到避震器和彈簧,有人會把避震器和彈簧分開換,但我們的建議是高性能避震器應該和漸進式短彈簧一並處理,理由是高性能避震器都有它最佳的工作行程范圍,而原廠的彈簧的彈簧會使避震器在接進行程上限的情況下工作,無法使避震器發揮最大的效益。如果不得已必須分開換時,應該先換避震器,避免只換短彈簧時避震器抓不住彈簧,且懸吊坐底的情況。漸進式短彈簧是降低車身重心的正確途徑。
防傾
先換防傾桿或先換避震器及彈簧常常有所爭議,其實這是因為大家對於防傾桿的功用有不了解之處。防傾桿只有在左右懸吊動作不同步時才會產生作用,也就是說防傾桿的主要功能在於抑制側傾,對於改善平路上高速直進時的漂浮感並沒有幫助。因此如果有人在炫耀他裝了粗的防傾桿後在高速公路上高速直進時變得多穩時,你必須知道那隻不過是心理作用。 如果你的車直進時的穩定度已符合你的要求,但過彎或變換車道時的側傾卻讓你不能接受那麼你應該先換防傾桿。如果連直進時都會有令人不悅的漂浮感,那麼你應該先從避震器和彈簧下手。高性能避震器和短彈簧雖然也會改善側傾,但絕不可以加硬避震器和彈簧來抑制側傾,這會使行路舒適性和行經不平路面時的循跡性嚴重劣化,應該要配和防傾桿的改裝才能收最大的效益。
襯墊
懸吊的連接、支柱、轉向機構、防傾 、避震器、彈簧都是經由襯墊和車身連結,一般的襯墊都是以橡皮製成,以減少噪音和震動傳入車廂,因此襯墊會產生扭曲、變形,更會影響車手所能得到的回饋。使用軟的襯墊在轉向或是承受剎車產生的扭矩時,會因為襯墊的扭轉和變形和其它定位角度的變化,破壞循跡性。因此對高性能車和賽車來說,襯墊必須採用對轉向系統和懸吊系統影響較小的材質。如果你以換了高性能的彈簧、避震器、防傾 ,如果再換上硬的襯墊確保轉向和懸吊的動作更精確。一般道路用的強化襯墊是以硬橡膠製成,而在賽車上為了要將襯墊對轉向和懸吊的影響降低到最小 ,通常使用金屬材質做為襯墊的材料。改了硬材質的襯墊後不可避免的要面對噪音和震動。
底盤設定
當你花了大筆預算把車子從輪胎、懸吊進行強化時,千萬不可忽略設定、調校的工作,唯有細心的設定才能把改裝部品的性能充分發揮,從胎壓、定位角度、到車身配重平衡,該做的都不能省略,而且改裝部品每經過一次更動都必須重新進行設定,這是最容易被大家所忽略的。
D. 汽車底盤改裝知識
底盤的改裝包括懸掛、避震、變速箱、剎車、輪胎、輪圈等。
1、原裝車的懸掛一般較軟,是為了照顧乘坐的舒適性,因此改裝底盤必須強化懸掛和避震。
2、變速箱強化,為了適應更大的馬力。一般就是調條齒輪,改改離合器等等
3、為了提高車子在現有馬力下的中短途沖刺力,通常是用增大尾牙(也就是驅動橋殼內的錐形齒輪)增大終傳比的方法來實現。
4、大馬力當然需要高性能的制動系統!大直徑的制動盤,高溫度的剎車皮,還有多活塞的制動卡鉗都是改裝剎車的必備品。
5、為了獲得更好的抓地力,更高的乘坐質量,更優良的操控能力,換裝四條高性能的輪胎
E. 求教,汽車加裝頂吧,底盤連桿井字架之類的穩固件屬非法改裝嗎年審讓過嗎保險會不會因此拒賠第三者
不屬於非法!年檢也是能過的!
F. 將汽車的底盤降低包括那幾部分的改裝怎麼改
輪胎
底盤改裝的第一步應該從選一條適用的好輪胎開始。輪胎是汽車性能的終端輸出,再好的性能都必須靠四條輪胎才能表現。輪胎的改裝不外乎加寬、降低扁平比、胎質的改變。 除非馬力大幅度的提升,否則入若只單純為了提高循跡性通常加寬10~20mm就足以應付一般道路上較劇烈的駕駛方式,而且不致造成轉向特性及懸吊負荷的改變。隨著動力性能的普遍提升,扁平比的降低已是時勢之所趨,通常也是配合著輪胎加寬、輪圈加大所做的調整。以市場主流的1600c.c.車種為例,-14,改裝時則以195/55-15或205/45-16為主要選擇。
輪圈
輪圈的加大必須是與輪胎配合著改變,有足夠的理由使我們相信,超過半數以上的車主改用大尺寸的鋁合金輪圈是為了美觀的因素,除了美觀的因素,輪圈的改裝是為了散熱及輕量化的因素。以鋁合金或鎂合金所製成的輪圈散熱效果要比鐵質的輪圈好上許多,若配合輪圈的特殊造型更能達到冷卻效果。改裝輪圈時要特別注意的是輪圈的Off-set,改用較寬的輪圈時Off-set的原則就是在不磨到輪拱和懸吊的情況下盡量採用原來的Off-set值。 在這兒要提醒讀者的是輪圈的重量才是改裝時最重要的考慮,在賽車場上輪圈改裝的另一個重要目的是要爭取更大的空間,以便容納更大的剎車碟盤及卡鉗。
避震器和彈簧
輪胎的問題解決後接下來就輪到避震器和彈簧,有人會把避震器和彈簧分開換,但我們的建議是高性能避震器應該和漸進式短彈簧一並處理,理由是高性能避震器都有它最佳的工作行程范圍,而原廠的彈簧的彈簧會使避震器在接進行程上限的情況下工作,無法使避震器發揮最大的效益。如果不得已必須分開換時,應該先換避震器,避免只換短彈簧時避震器抓不住彈簧,且懸吊坐底的情況。漸進式短彈簧是降低車身重心的正確途徑。
防傾
先換防傾桿或先換避震器及彈簧常常有所爭議,其實這是因為大家對於防傾桿的功用有不了解之處。防傾桿只有在左右懸吊動作不同步時才會產生作用,也就是說防傾桿的主要功能在於抑制側傾,對於改善平路上高速直進時的漂浮感並沒有幫助。因此如果有人在炫耀他裝了粗的防傾桿後在高速公路上高速直進時變得多穩時,你必須知道那隻不過是心理作用。 如果你的車直進時的穩定度已符合你的要求,但過彎或變換車道時的側傾卻讓你不能接受那麼你應該先換防傾桿。如果連直進時都會有令人不悅的漂浮感,那麼你應該先從避震器和彈簧下手。高性能避震器和短彈簧雖然也會改善側傾,但絕不可以加硬避震器和彈簧來抑制側傾,這會使行路舒適性和行經不平路面時的循跡性嚴重劣化,應該要配和防傾桿的改裝才能收最大的效益。
襯墊
懸吊的連接、支柱、轉向機構、防傾 、避震器、彈簧都是經由襯墊和車身連結,一般的襯墊都是以橡皮製成,以減少噪音和震動傳入車廂,因此襯墊會產生扭曲、變形,更會影響車手所能得到的回饋。使用軟的襯墊在轉向或是承受剎車產生的扭矩時,會因為襯墊的扭轉和變形和其它定位角度的變化,破壞循跡性。因此對高性能車和賽車來說,襯墊必須採用對轉向系統和懸吊系統影響較小的材質。如果你以換了高性能的彈簧、避震器、防傾 ,如果再換上硬的襯墊確保轉向和懸吊的動作更精確。一般道路用的強化襯墊是以硬橡膠製成,而在賽車上為了要將襯墊對轉向和懸吊的影響降低到最小 ,通常使用金屬材質做為襯墊的材料。改了硬材質的襯墊後不可避免的要面對噪音和震動。
底盤設定
當你花了大筆預算把車子從輪胎、懸吊進行強化時,千萬不可忽略設定、調校的工作,唯有細心的設定才能把改裝部品的性能充分發揮,從胎壓、定位角度、到車身配重平衡,該做的都不能省略,而且改裝部品每經過一次更動都必須重新進行設定,這是最容易被大家所忽略的。
G. 汽車懸掛能改換嗎比如把扭力梁式非獨立懸架改成多連桿
不能,這里考慮到空間分布和動力問題,要改就只能將整個底盤改掉。改裝的基本原則就是改其中一個零件有什麼用,要改就必須改整體。
H. 汽車改裝平衡桿連接桿前頂吧強化件車身底盤起效果嗎
我以前的車有裝過頂吧,日常駕駛基本感覺不到,但是高速過小彎時,車身的傾側略有減少。也就是說大多數情況下特別是直線駕駛是沒有感覺的。所有的提升體現在彎道上。車身套件也是一個道理,只是強化車身但是沒有配套的懸掛系統的升級,基本上不會有天差地別的感受。而且撞車時,由於連桿連接的原因,車身受損的地方會更多,比如只是撞了左邊輪子的地方但由於有個頂吧,也許右邊的塔頂也會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