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4s店復工復產
1. 上海車企一線員工講述復工細節,他們的一天是如何度過的
上海車企一線員工講述復工細節,他們的一天吃住都在工廠,而且申請復工的程序很復雜。
目前上海車企只有一線員工能夠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首先員工想要回到工作崗位上必須得起企業是白名單企業,而且還需要通過公司的審批以及提供白名單企業證明之後,員工還需要持有48小時核酸證明,這時候員工才能夠向社區申請他們復工復產。在社區批准復工復產之後,他們還要做一次抗原檢測,此時的他們才能夠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而這也就表明如果他們沒有被社區批准重新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那麼他們就必須繼續待在社區里沒法回廠生產。所以說,上海這些車企的一線員工能夠回到工廠上班實屬不易,哪怕吃穿都在工廠那也很正常。
2. 疫情下的4S店,復工有多難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整個車市都非常低迷,陷入復工難/復產難的狀態。截止於2月24日16時,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對全國4702家4S店進行調研發現,綜合復工效率僅14.83%。其中,員工復工率37.2%,銷售效率8.0%,售後效率10.5%。為此,我們走訪了上海地區一些4S店,看一下它們的現狀如何。
大部分復工,但客流感人
我們走訪的區域4S店比較集中,匯聚了超過10家不同品牌的4S店,有奧迪、大眾、日產、廣汽新能源、榮威、比亞迪、豐田、寶馬等。截止這周,大部分4S店已經復工,有一些較大的店,在二月十幾號就開門了。至於復工的早晚,跟店的大小並不完全成正比,而是必須滿足疫情下的「硬體要求」。
所謂的「硬體要求」,就是必須給復工員工配備口罩、消毒液、酒精等防疫消耗品,如果這些不齊全,就得不到相關部門的復工令。通常來說,規模較大的4S店,相對容易搞到充足的防疫物品,但也有例外。
所以,如果你以為現在4S店都在虧本大甩賣,可能就錯了。不過,相比之下,現在仍然是一個購車的好時機,只是如果你對個性化要求比較高,需要到訂車的話,等的時間就比較長了。如果是那些轉產防疫物品的車企,比如寶駿五菱、比亞迪等,等車的時間更長,畢竟他們把更多精力和人力放在防疫物品生產線上,在汽車產能速度上有減弱。
AL頻道小結
無論復工有多難,現在經銷商對未來還是充滿信心,因為疫情只是短暫的沖擊,隨著車企和行業內各個細分公司的復工,車市恢復正常只是時間問題,熬過這段黑暗時期就會變好。所以,廣大4S店當前要做的是最大化降低消耗,規避風險,我們相信能熬過來的必將享受到後期銷量增長的豐碩果實。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3. 實地考察韓系車4S店復工情況,還真的不是空無一人!
總結
從探店情況來看,雖然復工前期4S店的客流量還未能恢復到疫情前的火爆景象,但無論是接待到店看車客戶,還是售後維修保養,在做好疫情防控的背景下,整體都是有條不紊的。相信在疫情真正退去以後,韓系車以及其它的汽車品牌,都能迎來屬於他們的春天。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4. 新一輪「汽車下鄉」刺激政策即將落地,汽車行業目前面臨哪些壓力
為了能夠緩解汽車行業的風險,新一輪的汽車下鄉政策即將落地,除此之外汽車行業還面臨著以下幾個方面的壓力:
疫情原因很多,汽車4S店並沒有客流。疫情造成汽車的前端,中端和後端系統都會出現問題,很多汽車4S店在疫情防控政策之下,基本上沒有人去看車。一方面是因為居民居家隔離沒有時間去看,另一方面疫情造成了很多人員失業或者經濟來源中斷的現象。當居民的收入還要還房貸和生活的經濟成本,時而汽車又不是作為一個剛需,長期下來汽車的銷售量自然會減少。
5. 上海發布復工復產疫情防控指引,這一消息對汽車行業來說意味著什麼
4月16日,上海經信委發布《上海市工業企業復工復產疫情防控指引(第一版)》。指引明確,各區政府和街鎮、園區要積極支持企業復工復產,指導企業“一企一策”,切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要做好核酸檢測點設置和提供檢測服務,及時處理醫廢,並對防疫物資和生活物資保障提供托底服務。
據報道,國內最大汽車製造商之一上汽集團發布了復工復產疫情防控工作指南,4月18日將開始啟動復工復產壓力測試。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說,位於上海浦東新區的特斯拉工廠准備於本周復產,復產計劃目前得到上海當地政府支持,但也有可能受疫情走向影響而有所改變。該工廠停止生產時間已有三周。《南華早報》介紹稱,作為中國汽車製造之都,上海在去年生產了283萬輛汽車,佔全國總產出的10.7%。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站發消息稱,該部門派出上海前方工作組,並設立工業和信息化領域保運轉重點企業“白名單”,集中資源優先保障集成電路、汽車製造、裝備製造、生物醫葯等重點行業666家重點企業復工復產。
6. 高管當主播、機器人上陣……車企復工復產如何闖關
作者|王慧路夢怡
「情人節快樂!」「666買它!」「上汽榮威走一輛!」……彈幕霸屏、禮物不斷,近50萬人同時在線互動點贊,這是2月14日,上汽榮威、名爵的視頻直播間。
坐在攝像頭前的主播叫「胖頭俞」,不是時尚博主,也不是網紅,他是上汽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俞經民。
這是俞經民第一次當主播,顛覆了以往國企高管一貫的嚴肅印象,把傳播路徑、用戶溝通從線下做到了線上。
一位北京現代人士告訴記者,盡管眼下面臨著疫情和車市存量競爭壓力的雙重考驗,但從長遠角度看,此次疫情的侵擾,也是對企業技術競爭力、管理體系實力的一場深度考驗,將推動企業更快完成產品創新、營銷模式等方面的變革。
前述威馬汽車人士認為,對於車企來說,接下來需要做好精細化運營,服務好用戶,管理好公司的基本面,這也是對員工、用戶、供應商等領域最負責任的態度。
「信心比黃金更重要,相信在各方合力之下,我們一定能平穩渡過這次疫情。」東風日產人士表示,「寒冬」之後,那些經過錘煉的汽車企業終將會迎來春暖花開。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7. 理想汽車5月份交付11496輛,汽車行業恢復情況如何
中國汽車協會的相關人員表示,理想汽車在5月份的交付車輛在11496輛,汽車行業的恢復基本上已經達到了100%。
整體的汽車行業仍然是向上的發展趨勢。在上海基地的各類汽車零件和機械一共有25萬台左右,產量保持在全年的86%左右,根據上海汽車的相關發言人聲稱,已經為全國各地的汽車行業頒布了數10張通行證。有了這些通行證之後,即使存在疫情,也可以實現汽車行業的暢通無阻,確保汽車行業的銷售量穩居不下。同時汽車的生產數量也正在逐漸增長,我國的15家汽車行業累計生產的車輛數量達到了113萬左右,較上個月大約上漲了51%左右。
8. 上海車企一線員工講述復工細節,他們都經歷了什麼
好幾家上海汽車企業表露復工復產進度。4月17日、18日,特斯拉8000名職工相繼返修,並已經在19日宣布復工復產;上汽集團臨港乘用車工廠19日進行復工復產穩定性測試下的第一台車退出。
另報載,好幾家汽車經銷商如采埃孚、緯湃高新科技、廣達上海製造城等也均表明,復工復產正穩步推進中,一部分公司已完成了復工復產。但是也是有公司表明,現階段復工復仍有挑戰,根本原因是在貨運和供應鏈管理購置層面有一些艱難。
宋鋼也表露,特斯拉在江蘇省的經銷商現階段仍有較多處在停產情況,且運送困難比較大。現階段相關部門正積極主動融洽供應鏈管理恢復工作。為了更好地連通長三角區域貨運物流路面,長三角關鍵物資供應緊急穩價轉運站(浙江-上海)於4月18日宣布投用。據統計,第一批轉運站共6個(已完工4個),在其中上海2個,各自坐落於嘉定區、閔行區;浙江2個,各自坐落於杭州市、寧波市;江蘇2個新建中。
國家工信部此前表明,抓實落細關鍵全產業鏈供應鏈管理「授權管理」規章制度,創建汽車、電子器件、消費電子產品、裝備製造業、農資產品、食品類、葯業等關鍵全產業鏈行業龍頭日生產調度體制,充分發揮全產業鏈供應鏈管理通暢融洽服務平台功效,加強前後方協作、上中下游對接,加強部省連動,確保關鍵公司平穩生產製造和關鍵全產業鏈運行暢順。
9. 上海4s店什麼時候復工
上海4s店6月1號復工。
6月1日起,上海進入全面復產復工的正常生活狀態。作為全國最為重要的汽車生產基地之一,上海的「復甦」為國內外汽車產業重回正軌注入一劑強心針。多家整車廠商目前已恢復雙班生產制,各汽車銷售網點也在陸續開門營業。
在加速恢復售後服務的同時,不少汽車品牌還推出更多與疫情相關的服務政策。同時,在上海市促進汽車消費的政策支持下,多家車企推出購車優惠政策,進一步增強消費信心。
10. 183家車企真實現狀:4S店僅復工8%,陷入五大困境
▲1月乘用車銷量廠商排名表
上汽通用1月銷量為12.4萬輛,排名第三,自主品牌吉利汽車以1月銷量10.2萬輛(暫估)排名第四,成為榜單上唯一的自主品牌車企。東風日產在1月賣出10.1萬輛汽車,排名第五。
排在後五位的上汽通用五菱、廣汽本田、東風本田、廣汽豐田、北京賓士,1月銷量均未超過10萬輛。
乘聯會預期,雖然疫情期間,不少車企開展了「雲看車」、在線下單等網路營銷活動,但總體來看收效甚微,整個汽車產業在2月份的生產經營回復較慢。
不僅如此,車企在短期內的生產經營面臨不小的壓力。
在目前情況下,汽車重鎮湖北地區的汽車零部件體系難以按時恢復生產,加之各地的封路、封村特色模式,很多地區人員和物流難以順利運行,不少車企復工復產存在困難。
而受疫情影響,消費者的購買力與消費信心都大打折扣,對於汽車銷售非常不利。
但乘聯會也認為,疫情不是汽車產業優勝劣汰的一環,各方應該像辦法幫助企業活下去,尤其是疫情嚴重地區的整車廠與零部件企業。
所幸,不少產業協會積極建言獻策,中央與地方政府出台各類法案,幫助企業渡過疫情難關。危難中的車企,也發揮了自身的社會責任,積極向疫情嚴重地區捐錢捐物。據不完全統計,各大車企捐獻的物資與現金總額已超過10億元。
同時,乘聯會還指出,疫情中其實「危」與「機」並存。
一方面,疫情中,車企復工難,消費者購買慾望低,網約車市場需求小,包括新能源汽車在內的整個汽車產業供給與需求都大幅縮水。
另一方面,在疫情的短暫抑制後,消費者的汽車購買慾望會短暫爆發,首購群體會有較強的購買慾望。
購買欲的爆發將刺激車企大量出貨,此時,有庫存的企業將會從中受益。
此外,首購群體往往會選擇性價比較高的品牌與車型,在這波購車浪潮中,自主品牌有希望挽回一些疫情中遭受的損失。
結語:新冠肺炎疫情將持續影響我國汽車產業
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影響雖然屬於短期影響,但到目前為止,本次疫情仍然沒有迎來拐點,中國汽車產業何時能夠恢復到疫情之前的水平,目前還無法作出研判。
疫情帶來的直接影響包括了中國汽車產量全年減產上百萬輛,汽車產業供應鏈中,中小企業面臨破產。雖然疫情結束之後,市場可能迎來一輪短暫的消費高峰,但整體來看,全年發展形勢不容樂觀。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各地政府正在積極出台經濟保障政策為企業減負,國家發改委等部門也在督促各地、各部門及時協調企業的困難與問題。目前,在已向中汽協反饋復工計劃的183個整車生產基地中,截止至2月12日,已有59個基地開始復工,佔比達到32.2%。
從長期來看,本次疫情可能會在汽車產業扮演「篩子」的角色,篩選出抗風險能力強,產品質量過硬的企業,是中國汽車產業的結構進行進一步優化。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