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配件管理公司排名
A. 我想知道世界汽車零件品牌排行榜 比如說ZF的變速箱 米其林的輪胎 這種的能否說一下別的零件誰的最好
每部分零件的權威排行還沒有出現過,所謂的排行只是大家的評價,沒有什麼統一的評價標准,這里是汽車零部件的製造商的排行榜,列有個製造商擅長的零部件。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個人比較信賴Bosch的東西,性價比高。我的很多工具也是Bosch的。
1。德爾福汽車系統(Delphi)
德爾福汽車系統公司是世界上最多元化的汽車系統和零部件供應商。其三大產品系列包括:動力和推進(德爾福能源及底盤系統,德爾福沙基諾轉向系統)、安全、熱工和電氣結構(德爾福內飾系統,德爾福派克電氣系統,德爾福哈里森熱系統)、電子與移動通信(德爾福德科電子系統)。這些產品幾乎涵蓋了現代汽車零部件工業的主要領域。德爾福目前在41個國家設了176家全資製造廠、42家合資廠、53個客戶服務中心和銷售代表處,以及32個技術中心,單是在中國就有11家生產型企業。1993年,德爾福剛跨進中國市場時,中國市場只給它帶來2000萬美元的銷售額;2004年度德爾福全球收入達287億美元,比2003年增長2%。2004年度德爾福公司非通用業務收入達132億美元,比2003年增長20%,佔全年總收入的46%,創德爾福歷史新高。尤其是第四季度,非通用業務收入佔到創記錄的49%
1994以後,德爾福在中國以年均24%的增長率快速前進;去年德爾福在中國合並報表收入超過6億美元,中國市場始終是德爾福非常重要的增長點。
進入2005年以後,德爾福開始從金字塔尖下滑,厄運連連。先是保持多年的「霸主」地位失守,年初羅伯特·博世工業集團公布的2004年銷售額顯示,這家公司以329.3億美元的銷售首次超過德爾福公司(287億美元),成為世界汽車零部件製造商的新「霸主」。
2、 羅伯特-博世公司(Bosch)
羅伯特博世有限公司是向各汽車製造廠家提供各類汽車零配件的全球領先汽配供應商之一。博世汽配售後市場主要負責全球范圍內用於汽車售後市場的博世品牌汽車零配件分銷業務。產品包括:發動機管理系統、安全系統、電氣裝置、燃油噴射技術及檢測設備。同時,它也向汽車業主提供快速、優質的售後服務。
德國羅伯特·博世公司提供全系列汽車維修檢測設備,包括:智能電腦發動機綜合分析儀、電腦解碼器、尾氣分析儀、制動試驗台、四輪定位儀、電子與照明系統檢測設備、安全性能檢測線、柴油部件檢測儀、底盤測功機及汽車維修信息資料庫等,應用於不同的范圍,完全滿足當前維修行業的要求。
3、 偉世通公司(Visteon)
偉世通公司是一家全球領先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為全球汽車生產廠商設計和製造創新的空調系統,汽車內飾,以及包括照明在內的電子系統,並提供多種產品以滿足汽車售後市場的需求。偉世通公司是全球第二大汽車零部件集成供應商,位居世界500強企業前列。總部位於美國密歇根州的偉世通在全球擁有81,000 名員工,製造工廠、技術中心、銷售中心和合資企業遍布世界各地。自1993年開辟中國市場至今,偉世通與中國各大汽車製造商進行了廣泛的合作。目前已迅速發展為一家貿易公司和十二家大型合資企業(延鋒偉世通、東風偉世通等),業務遍及多種汽車零部件產品領域,如儀錶板、座椅、保險杠以及空調系統和汽車電子系統的眾多產品。
4、 日本電裝公司(Denso)
日本電裝公司是豐田汽車集團公司下屬的最大零部件生產企業,成立於1949 年。截至2004年3月31日,株式會社電裝在全球31個國家和地區設有166家子公司,共有超過95,000名員工在其中供職,全球聯合銷售額為約 2005億元人民幣(25624億日元,以財務年度結束日2004年3月31日匯率計,100000日元。作為提供汽車前沿技術、系統以及部件的頂級全球供應商之一,電裝在環境保護、發動機管理、車身電子產品、駕駛控制與安全、信息和通訊等領域,成為全球主要整車生產商可信賴的合作夥伴。電裝提供多樣化的產品及其售後服務,包括汽車空調設備和供熱系統、電子自動化和電子控制產品、燃油管理系統、散熱器、火花塞、組合儀表、過濾器、產業機器人、電信產品以及信息處理設備。
5、 李爾公司(Lear)
1917年,李爾公司成立於底特律,目前已經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轎車零部件廠家之一。李爾集團總部位於美國Michigan州的Southfield市。李爾公司在汽車內飾系統的集成模塊技術方面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其世界領先的產品是由遍及全球33個國家和地區、超過115,000名員工設計和製造的。李爾公司在財富500強企業中排名150名以內。包括內飾系統、座椅、儀表、車門內飾系統、地板和聲學系統、電子/電氣分配系統。目前,李爾在中國的產品策略圍繞著六個主要內飾產品,即:座椅、門板及內飾件、儀錶板、頂棚、地毯及聲學元件、電氣及電子產品。
6、 江森控股公司(Johnson Controls)
7、 TRW(天合)公司
8、 德納公司(Dana)
9、 曼格納國際公司(Magna)
10、 法雷奧公司(Valeo)
11、 愛信精機公司(Aisin Seiki)
公司大約95%的銷售額來自汽車零件,但該公司也製造冷藏設備和切割機,以及床、縫紉機等消費產品。艾辛賽克在美國、歐洲、亞洲和澳大利亞均設有子公司。豐田擁有公司大約27%的股份。
艾辛賽克是豐田汽車的會員公司,公司生產傳動系、制動閘、冷卻和潤滑系統、車門和鎖、汽車導航系統等汽車零件。
12、 日本失崎公司(Yazaki)
日本矢崎總業株式會社是世界上最大生產汽車線束的跨國公司,在全球35個國家設產有150多家生產、銷售、研發等分支機構。目前在中國就已投資建立了15家公司,從業人員近2萬多人。
包括電氣分配系統、電子元件、儀表、連接件。
天津矢崎汽車配件有限公司成立於1988年,坐落於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是矢崎公司在華投資的第一家企業,亦是天津第一家外商獨資企業,現擁有員工4200多人。
重慶矢崎儀表有限公司(Chongqing Yazaki Meter Co.,Ltd以下簡稱CYM)是由中國四聯儀器儀表集團——重慶檢測儀表廠和日本矢崎總業株式會社為主投資方創辦的中日合資經營企業,主要開發、生產及銷售汽車儀表及其零部件產品。
13、 賽勝布德汽車公司(ThyssenKrupp
德國賽勝布德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科技集團之一,其分布在全世界負責集團內主要業務的員工超過18.4萬人,業務主要涉及鋼鐵產品、資本貨物和服務等領域。依靠在製造業的發展經驗,集團不斷增強在鋼鐵、汽車、電梯、技術和服務這5個業務部門的系統解決方案和創新服務方面的能力。集團將繼續優化內部的資產組合,以確保集團能具有長期的盈利能力,並保持集團的自身價值。
包括車身系統、底盤模塊、動力、動力系統、懸掛系統、轉向系統。
14、 曼內斯曼汽車公司(Mannesmann)
德國曼內斯曼VDO公司是全球汽車零部件的主要供應商,1999年推出的VDO Dayton MS 4100是第一套完整的汽車音頻及導航系統。它不僅裝備有一套先進的電腦動態導航系統(TMC),還有頂級的RDS調諧器、多碟CD播放器、大功率的4聲道功放和內置的DSP效果處理。
15、 杜邦公司(Dupont)
杜邦公司是一家以科研為基礎的全球性企業,提供能提高人類在食物與營養、保健、服裝、家居及建築、電子和交通等生活領域的品質的科學解決之道。杜邦公司成立於1802年,在全球70個國家經營業務,共有員工 79,000多人。為促進公司持續發展的能力,杜邦公司於2002年2月組建五個根據市場和技術劃分的業務增長平台,並設立一家紡織品和室內飾材全資子公司。
杜邦的五個增長平台是:杜邦電子和通訊技術、杜邦高性能材料、杜邦塗料和顏料技術、杜邦安全防護、杜邦農業與營養等五個業務集團。
主要產品包括塗料、工程聚合物、光纖、化學品、冷凍液、拋光劑、小型電機和變速器組件。
16、 大陸公司(Continental)
17、 佛吉亞公司(Faurecia)
18、 ZF Friedrichshafen 公司
19、 阿文美馳(瑪麗特)汽車公司(ArvinMeritor)
20、 米其林集團Michelin Group
B. 國內汽車零部件公司10強有哪些呢
以下名單基本上占據了幾年的汽車零部件公司排名榜,近二年沒有排名,估計也還是在這幾個公司吧。
萬向集團公司
湘火炬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廣西玉柴機器集團有限公司
濰坊柴油機廠
東風本田發動機有限公司
上海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延鋒偉世通汽車飾件系統有限公司
富奧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汽解放汽車有限公司無錫柴油機分公司
東風康明斯發動機有限公司
東風車橋有限公司
柳州五菱汽車有限責任公司
遼寧曙光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聯合汽車電子有限公司
廣州汽車集團零部件有限公司
C. 世界知名的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排名及其主要產品
1.博世BOSCH
2德爾福(目前好像要破產)
3日本電裝
4麥格納國際集團(加拿大)
5.江森控制(美國)Johnson Controls Inc.
6.愛信精機(日本)Aisin Seiki Co. Ltd.
7.李爾公司(美國)Lear Corp.
8法雷西亞(法國) Faurecia
9TRW天合汽車(美國)TRW Automotive Inc.
10西門子VDO(德國) Siemens VDO Automotive Corp.
D. 全國最大的汽配公司有哪些
汽配進口件最大的集散地在廣州,一手貨,好多個汽配城,主要在火車站周圍一帶,最出名永福路,挨著的還有恆福路、廣園路、三元里
E. 世界汽車零部件企業排名
1.博世2德爾福(目前好像要破產)3日本電裝 4麥格納國際集團(加拿大)5.江森控制(美國)Johnson Controls Inc.6.愛信精機(日本)Aisin Seiki Co. Ltd. 7.李爾公司(美國)Lear Corp.8法雷西亞(法國) Faurecia 9TRW天合汽車(美國)TRW Automotive Inc.10西門子VDO(德國) Siemens VDO Automotive Corp.
F. 中國汽車零部件五百強企業名單
1.萬向集團公司
2.湘火炬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3.廣西玉柴機器集團有限公司
4.濰坊柴油機廠
5.東風本田發動機有限公司
6.上海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7.延鋒偉世通汽車飾件系統有限公司
8.富奧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
9.一汽解放汽車有限公司無錫柴油機分公司
10.東風康明斯發動機有限公司
11.東風車橋有限公司
12.柳州五菱汽車有限責任公司
13.遼寧曙光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14.聯合汽車電子有限公司
15.廣州汽車集團零部件有限公司
16.寧波華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17.哈爾濱東安汽車動力股份有限公司
18.一汽解放汽車有限公司大連柴油機分公司
19.東風實業有限公司
20.德爾福派克電子系統有限公司
21.天津豐田汽車發動機有限公司
22.萬豐奧特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23.無錫威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4.沈陽航天三菱汽車發動機製造有限公司
25.東風汽車車輪有限公司
26.長春一汽四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27.重慶宗申發動機製造有限公司
28.中信機電製造公司
29.北京福田環保動力股份有限公司
30.江陰市模塑集團有限公司
31.青特集團有限公司
32.東風朝陽柴油機有限責任公司
33.河北凌雲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34.重慶大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35.戴卡輪轂製造有限公司
36.北京德爾福萬源發動機管理系統有限公司
37.天津富士通天電子有限公司
38.煙台首鋼電裝有限公司
39.江西長力汽車彈簧股份有限公司
40.江門市華鈴精密機械有限公司
41.上海德爾福汽車空調系統有限公司
42.山東渤海活塞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43.順德富華工程機械製造有限公司
44.杭州西湖汽車零部件集團有限公司
45.風帆股份有限公司
46.保定長城內燃機製造有限公司
47.杭州汽車發動機廠
48.西門子威迪歐汽車電子(惠州)有限公司
49.上海東洋電裝有限公司
50.沈陽航天新光集團有限公司
51.浙江益鵬發動機配件有限公司
52.北京江森汽車部件有限公司
53.山西大同齒輪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54.東風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5.揚州柴油機有限責任公司
56.綿陽新華內燃機股份有限公司
57.深圳市航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58.天津市電裝空調有限公司
59.西門子威迪歐汽車電子(蕪湖)有限公司
60.重慶市渝江壓鑄有限公司
61.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哈爾濱變速箱廠
62.天津津住汽車線束有限公司
63.上海安誼車輪有限公司
64.哈爾濱東安汽車發動機製造有限公司
65.天津華豐汽車裝飾有限公司
66.長春旭陽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67.吉林東光集團有限公司
68.安徽省安慶環新集團有限公司
69.常熟市汽車飾件有限公司
70.諸城市義和車橋有限公司
71.東風汽車傳動軸有限公司
72.上海法雷奧汽車電器系統有限公司
73.正興車輪集團有限公司
74.重慶紅宇精密工業有限責任公司
75.上海皮爾博格有色零部件有限公司
76.東風本田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
77.安徽寧國中鼎密封件有限公司
78.泰安華泰鋁輪轂有限公司
79.湖南汽車車橋廠
80.北京星宇中車科技有限公司
81.天潤曲軸有限公司
82.上海博澤汽車部件有限公司
83.上海金合利鋁輪轂製造有限公司
84.湖北省齊星汽車車身股份有限公司
85.山東龍口興民車輪有限公司
86.長春市燈泡電線有限公司
87.重慶長安金陵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
88.江蘇天寶汽車電子有限公司
89.荊州恆隆汽車零部件製造有限公司
90.重慶青山工業有限責任公司
91.信義集團公司
92.佛山市南海中南鋁合金輪轂有限公司
93.上海同舟焊接廠
94.上海實業交通電器有限公司
95.博世汽車柴油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96.廣東四會實力連桿有限公司
97.廣州昭和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
98.上海拖拉機內燃機公司
99.萬安集團有限公司
100.上海金亭汽車線束有限公司
G. 廣州汽車配件公司100強有哪些
長安之星472汽油感應器~有嗎?
H. 汽車配件行業排名前幾名的企業
軸承、汽車音響、輪胎、汽車發動機,都有了:
16.1 萬向集團公司
16.1.1 公司簡介
16.1.2 2006年1-12月萬向集團公司經營狀況
16.1.3 2007年1-12月萬向集團公司經營狀況
16.2 北京現代摩比斯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
16.2.1 公司簡介
16.2.2 2006年1-12月北京現代摩比斯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經營狀況
16.2.3 2007年1-12月北京現代摩比斯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經營狀況
16.3 上海匯眾汽車製造有限公司
16.3.1 公司簡介
16.3.2 2006年1-12月上海匯眾汽車製造有限公司經營狀況
16.3.3 2007年1-12月上海匯眾汽車製造有限公司經營狀況
16.4 陝西法士特汽車傳動集團公司
16.4.1 公司簡介
16.4.2 2006年1-12月陝西法士特汽車傳動集團公司經營狀況
16.4.3 2007年1-12月陝西法士特汽車傳動集團公司經營狀況
16.5 長春一汽四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16.5.1 公司簡介
16.5.2 2006年1-12月長春一汽四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經營狀況
16.5.3 2007年1-12月長春一汽四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經營狀況
16.6 聯合汽車電子有限公司
16.6.1 公司簡介
16.6.2 2006年1-12月聯合汽車電子有限公司經營狀況
16.6.3 2007年1-12月聯合汽車電子有限公司經營狀況
16.7 中信戴卡輪轂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16.7.1 公司簡介
16.7.2 2006年1-12月中信戴卡輪轂製造股份有限公司經營狀況
16.7.3 2007年1-12月中信戴卡輪轂製造股份有限公司經營狀況
16.8 正興車輪集團有限公司
16.8.1 公司簡介
16.8.2 2006年1-12月正興車輪集團有限公司經營狀況
16.8.3 2007年1-12月正興車輪集團有限公司經營狀況
16.9 浙江吉利汽車有限公司
16.9.1 公司介紹
16.9.2 2006年1-12月浙江吉利汽車有限公司經營狀況
16.9.3 2007年1-12月浙江吉利汽車有限公司經營狀況
16.10 山東隆基集團有限公司
16.10.1 公司簡介
16.10.2 2006年1-12月山東隆基集團有限公司經營狀況
16.10.3 2007年1-12月山東隆基集團有限公司經營狀況
16.11 東風德納車橋有限公司
16.11.1 公司簡介
16.11.2 2006年1-12月東風德納車橋有限公司經營狀況
16.11.3 2007年1-12月東風德納車橋有限公司經營狀況
16.12 江蘇摩比斯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
16.12.1 公司簡介
16.12.2 2006年1-12月江蘇摩比斯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經營狀況
16.12.3 2007年1-12月江蘇摩比斯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經營狀況
16.13 延鋒偉世通汽車飾件系統有限公司
16.13.1 公司簡介
16.13.2 2006年1-12月延鋒偉世通汽車飾件系統有限公司經營狀況
16.13.3 2007年1-12月延鋒偉世通汽車飾件系統有限公司經營狀況
16.14 德爾福(上海)動力推進系統有限公司
16.14.1 公司簡介
16.14.2 2006年1-12月德爾福(上海)動力推進系統有限公司經營狀況
16.14.3 2007年1-12月德爾福(上海)動力推進系統有限公司經營狀況
16.15 河南省定角實業總公司
16.15.1 2006年1-12月河南省定角實業總公司經營狀況
16.15.2 2007年1-12月河南省定角實業總公司經營狀況
16.16 天津英泰汽車飾件有限公司
16.16.1 公司介紹
16.16.2 2006年1-12月天津英泰汽車飾件有限公司經營狀況
16.16.3 2007年1-12月天津英泰汽車飾件有限公司經營狀況
16.17 博世汽車部件(蘇州)有限公司
16.17.1 公司介紹
16.17.2 2006年1-12月博世汽車部件(蘇州)有限公司經營狀況
16.17.3 2007年1-12月博世汽車部件(蘇州)有限公司經營狀況
16.18 江陰模塑集團有限公司
16.18.1 公司簡介
16.18.2 2006年1-12月江陰模塑集團有限公司經營狀況
16.18.3 2007年1-12月江陰模塑集團有限公司經營狀況
16.19 天合富奧汽車安全系統(長春)有限公司
16.19.1 公司介紹
16.19.2 2006年1-12月天合富奧汽車安全系統(長春)有限公司經營狀況
16.19.3 2007年1-12月天合富奧汽車安全系統(長春)有限公司經營狀況
16.20 惠州住潤電裝有限公司
16.20.1 公司簡介
16.20.2 2006年1-12月惠州住潤電裝有限公司經營狀況
16.20.3 2007年1-12月惠州住潤電裝有限公司經營狀況
http://www.ewise.com.cn/2005report/2005118qichelingbujian.htm
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脫離整車企業並形成專業化零部件集團,正成為一種全球化趨勢。國際著名的汽車及零部件企業,幾乎都在中國建立了合資或獨資企業,引進技術合資企業已超過1000家。國內一批科技含量高、效益好、規模大的汽車及零部件企業逐步成長起來。隨著國際上汽車行業開始實行零部件「全球化采購」策略及國際跨國汽車企業推行本土化策略,國內市場將出現巨大的零部件配件缺口。到2010年,中國汽車零部件國內產值將達到7000億元左右。
目前,雖然全球經濟整體下滑,但根據近四到五年的實際采購實踐,中國采購的成果並不像大量公司預測的那樣樂觀,幾乎80%以上的公司沒有達到他們采購量和采購降成本的目標。而隨著人民幣升值和出口退稅率的下降,中國采購面臨的壓力更大,國際采購商已經將目光同時轉移到越南、印度、泰國、澳大利亞等其它國家與地區。從以上看來,中國的汽車零部件產業在當前的金融危機下仍將加速增長。
中投顧問2009-2012年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