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4s店什麼消耗大
❶ 汽車4s店什麼時候資金壓力最大
當上個月廠家下達的進車任務店裡完成,但是實際銷量和廠家的進車任務不成比例的時候,連續一兩個月,店裡的資金就不好周轉了,這個時候就得靠金融公司了,銷量好就不會出現資金周轉不開了!
❷ 汽車4S店一般多大規模一個4S店裡有多少人啊
一般投資要1000萬左右,不算其他支出。4S店裡有多少人這就要看實際情況。沒有標准,前台,銷售,後台,維修車間。 以一家面積達2000平方米的標准4S店來計算: 專賣店建設費用(鋼架結構落地玻璃)約300萬元(一般按15年折舊);購買廠家相關設備及物料費用約200萬(設備按10年折舊);每月的流動資金約200萬;加上員工工資(按70人)每月18萬元、土地租金(按每平方60元計)12萬元、廣告費用,另外還有隱性的公關成本等,每個汽車4S店的每月的經營費用約50萬元; 利潤方面:每月銷售毛利:100台*2500元/台=25萬元;維修毛利:1500台/月維修量*500元/台(客單價)*45%(毛利率)=33.75萬元;兩者合計:58.75萬元; 因此一個經營得十分好的汽車4S店現在每月能有8萬元的利潤已經相當不錯了。
記得採納啊
❸ 建設一個汽車4S店都有哪些需要花錢的項項目
1、購買或租土地
2、按汽車廠家的要求建設展示大廳+維修工廠+倉庫
3、人員培訓招聘費用
4、汽車代理權獲得的費用
5、購買第一批銷售的汽車費用
❹ 開一個大型4s店,需要多少資金
具體資金構成有幾個部分:土地費用、建店費用、購車款、初期運營費用。據我所知,在2006年左右在二線城市(比如成都、重慶)投資一家合資品牌的4S店,費用大概在2000萬元左右。到2011年,一家合資品牌的建店費用在4000萬元左右。這裡面的升值的部分主要是因為土地費用上漲的過快。
當然,由於這兩年市場成長過快,建店頻率很高,就造成了每一家新店都會進行攀比,比如在內部設施、店面面積上屢創新高。在2008年的時候,成都投資一家豪車品牌旗艦級規模的4S店費用會超過6000萬,最高甚至傳言接近1億。我個人相信這個差距依然是體現在土地購置費用上。不過在內部裝飾上的費用也不低,很多店也修建了媲美五星級酒店的休息區、餐廳等等。還有售後區域採用兩三層樓的方式,需要費用昂貴的載貨電梯等。
同時,因為汽車經銷商必須是付款提車,因此新建店的提車成本也很高,一般首批提車在50-100輛左右,那麼相當於1000萬,只是這一部分可以採用貸款的形式。
運營費用上具體不清楚,但是一個4S從籌建到開業,大概需要1年時間,這就意味著這一年沒有收入而且還必須給管理層、員工發工資,這些費用也不少。
❺ 汽車4S店是做什麼的
之所以叫 4S 店,那是因為4S店的四項職責 整車銷售(Sale)、零配件(Sparepart)、售後服務(Service)、信息反饋(Survey)的英文首寫字母 是「S」
❻ 開個汽車4S店需要投資多少
開「4S」店可不是小事。
一、你要有足夠的資金;
二、要有良好的周邊環境;
三、要有一個品牌過的硬的「車種」;
四、要有一個凝聚力、業務素質很強的員工隊伍。
在開辦前你應當對本地的汽車市場做一次極為詳細的調查分析,如:選定的車型在本地的市場如何?選定的車型的價格在本地的適應能力?當地人群的車輛購買力?都要進行詳細的分析研究。
你決定後,就是征地或租店和場地,這可能需要上百萬(根據本地土地的價格而定,一般店面加展廳、辦公、接待、休息等應不小於300平方米),場地(庫房應能停放二十台左右的泊位)、修理場地(車間應不小於500平方米)。
再到行業管理處辦理申請,購置全套的設備(大概上百萬),待一切就緒後行業管理處驗收發證。在這同時你可與選定的廠家進行洽談設代理的相關事宜,(前面的工作沒做之前應徵得廠家的意向書,不敢盲目),進行員工的技術培訓等。
但一般廠家要你當他的「4S」,是有要求的,一是車輛的進貨數量、年銷售量、保證金的支付、後備金的數額(一般在100萬左右)、企業的形象等。這一切廠家考察認定後簽定代理合同,進貨,開張,就可以掙你的大錢了。
❼ 汽車4s店靠什麼賺錢
銷售利潤 代理保險 你在4S店的保險維修
4S店日常保養推薦
❽ 4s店常說的汽車大保養,都包括哪些項目呢
很多人都知道這輛車的保養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保養不到位,不僅會傷到車,還會在平時用車中造成安全隱患。例如,如果你平時不關心汽車輪胎,你可能不知道輪胎是否被扎破,這可能導致在駕駛過程中爆胎事故。另外,在高速行駛前,車主還應養成檢查胎壓的習慣,以免因胎壓過高或過低而影響行車安全。維護等。首先,汽車的大保養通常需要很長時間,而定期維修則是每三個月或六個月進行一次。
當然,現在機油已經更換,一些與機油有關的項目也會包括在內,如清理積碳、更換蓄電池、更換火花塞和正時皮帶等,基本上也會一起更換。特別是與碳沉積有關。對於渦輪增壓汽車來說,碳積累相對嚴重。發動機積碳過多會導致油耗增加、動力降低、起動困難,甚至在正常行駛過程中突然熄火,非常危險。但是,更換電池也不容忽視。畢竟,現在汽車里的電子產品越來越多,電池消耗量也在上升。另外,如果在關閉發動機後忘記關閉空調,很容易導致電池斷電。
❾ 汽車4S店究竟還能走多遠(求耐心詳細答案)
買車進4S店,似乎已成了絕大多數人的共識。一個很簡單的理由是,4S店購車環境好、車型比較全而且來路正,買車後服務有保障,但透視眾多4S店從輝煌到衰敗的全過程,記者看到了一個巨大的問號:汽車4S店到底為誰而建?4S店真的是汽車銷售的主流模式嗎?
以如火如荼來形容浙江各地的汽車4S店興建熱度絲毫不為過。短短幾年中,杭州的汽車4S店以每年30家的規模在遞增,4S店佔地面積越來越大,展廳越建越豪華。從杭州城北的石祥路、沈半路、紹興路,到城西的古墩路、城東的艮山路,到之江南岸的蕭山通惠路,人們隨處可以看到一座座造型很藝術化的建築物拔地而起,其豪華程度讓星級賓館相形見絀。隨著車市日趨慘淡,有些4S店淪為汽車廠家的庫存車倉庫.
3月初,記者在采訪日內瓦車展的間隙,細心觀察了瑞士、法國等地的汽車4S店。在日內瓦到洛桑的路上,記者看到了一幢和國內標致4S店幾乎完全相同的「藍匣子」建築,從外觀來看比杭州沈半路的標致4S店略大。但更多躍入眼簾的卻是沿街租賃門面銷售的汽車商鋪,裡面是包括本田、豐田、賓士、寶馬在內的各款新車。法國的朋友告訴記者,這些品牌的修理廠基本上在郊區,中國遊客要找一家像國內這樣功能齊全的4S店並不容易。
據業內人士介紹,在汽車4S店的發源地歐洲和美國,汽車的銷售模式已經向多渠道方向分化,導致這種分化的直接原因,並非4S店這種模式本身有什麼問題,而是4S店這種渠道設置產生的高昂的經營費用和運作成本。在汽車產業蓬勃發展的階段,以4S店為核心的渠道模式曾經發揮過重要作用,然而如今卻因其本身運營過程中高額的成本而讓各大汽車商背上沉重的包袱。所以,在一些歐美汽車市場,除了少數新的汽車品牌為快速打入市場仍在建4S店外,一些傳統的知名品牌在不斷緊縮4S店的規模。銷售渠道的設置也顯得十分靈活務實,單一展廳的專賣店、汽車賣場、超市銷售、網上訂購等等低成本的渠道正在變成汽車流通業的主要模式。
和國際潮流相反的是,4S店在中國的擴張速度在日益加劇。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國內幾乎所有的中小城市都有「名車長廊」、「汽車品牌街」,有些城市甚至把建4S店品牌街區作為一項「面子」工程來做。
在過去的三年裡,隨著中國整體汽車業的快速增長,作為汽車產業鏈中重要一環的汽車流通業的經營格局發生了質的變化。4S店這種一度被認為是超前的、先進的經營模式已經十分普遍,並且理所當然地扮演起汽車流通業主渠道的角色。目前全國上規模的標准汽車4S店已有3000餘家,承擔著全國汽車銷量70%以上的份額。汽車4S店作為汽車流通業的主流模式的趨勢還在進一步推進,如果新的汽車產業政策全面實施,4S店將作為汽車銷售業中惟一合法的銷售形式而存在。這個結果卻引來社會各界的許多質疑和非議。
汽車4S店看上去很美,但美的只是表象,而不是事實。去年5月份開始,國內汽車銷量急劇下滑,一些弱勢品牌的4S品牌店開始慘淡經營,大量4S店的經營狀況已大不如前。國內一個權威調查機構對分布在全國各地的1800家各類汽車品牌4S店就2004年的經營狀況作了一個詳細的統計,統計的結果是600家4S店盈利,500家4S店保本,700家4S店虧損。其中有300家4S店被兼並和重組。據不完全統計,去年杭州一地4S店偷偷易主或改行的已有10來家,今年預計會增加到30家。
一個更沉重的事實是,一邊是汽車4S店經營滑坡,而另一邊卻是各大汽車品牌還在全國范圍瘋狂地選擇經銷商加速建店,重心從中心城市到地級城市,再到縣級城市,大有遍地開花的趨勢。日本一家知名汽車品牌在去年底對外公開宣稱要在中國建1500家4S店,這個數字是其在日本的3倍。目前該品牌已完成150家的網格布局,僅是其目標的1/10。與此同時,幾個頂級的奢侈汽車品牌已大張旗鼓地在北京開出了「皇宮式」的旗艦店,光硬體設施的投入就在8000萬~1億元之間。這樣的規模和檔次在全球絕無僅有。
以一種單一的高成本的經營模式一統全國的汽車交易形式,這是一個頗有爭議的話題。作為汽車產業鏈的一環,4S店曾經作為一種先進的高效的模式而備受吹捧,但這種銷售渠道的最大問題是高昂的運營成本。要維持這些看上去很美的4S店,運營成本必須體現在汽車價格上。消費者在購買汽車的同時,其實已經支付了本應該由汽車廠商來承擔的「渠道費用」。作為一名消費者來說,想買一輛心儀的汽車,關心的只是汽車本身和價格,「渠道」美不美並不是很重要。他們需要的是更好的質量和服務,而漂亮豪華的4S店只是廠商強加給消費者的「過剩需求」。
能找到一根繩拴住4S店這匹脫韁的野馬嗎?答案是令人沮喪的。從市場背景來看,中國車市是一個開放性很強、潛力巨大的市場,世界汽車巨頭希望通過4S店這種大投入的銷售網路耗盡對手的「最後一滴血」;從利益角度來看,拿下一個品牌的經銷權意味著包括廠家、中介機構在內的眾多環節獲取暴利,而這些利潤最終可以轉嫁給中國淳樸的消費者。但作為新聞媒體,我們不能不呼籲全社會來關注這種病態的經濟現象,通過對現實的剖析,讓一些經銷商和投資者從4S店的美麗謊言中清醒過來。
❿ 汽車4s店用的最多的東西
問題有點籠統!!4S店按售前來說消耗最大的就是彩頁和登記表格類紙張,按照售後來說消耗最大的就是機油和濾芯,按照公司運營上來說用的最多也是流動性最大的就是銷售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