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嘎斯汽車配件
⑴ 俄羅斯汽車都有什麼品牌
1、GAZ
俄羅斯GAZ集團成立於1930年,是當時斯大林發展前蘇聯工業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的產物。GAZ位於俄羅斯下諾夫哥羅德地區,生產有頗受小生意人青睞的輕卡Gazelle,和曾經作為俄羅斯官員御駕的Volga轎車等車型,但Volga車的地位正在逐漸被賓士車取代。
2、Lada(拉達)
拉達是俄羅斯最大汽車製造廠——伏爾加旗下的汽車品牌,2009年2月正式停產。在上世紀60年代蘇聯從義大利引進了車型,上世紀80年代曾一度做過北京的計程車,後因外觀差被夏利取代。
3、Kamaz
KAMAZ也是俄羅斯的汽車公司,是重型柴油車泵、閥產品的專業製造商,主要產品有卡瑪斯KAMAZ泵閥系列、克拉斯KRAZ泵閥系列、貝拉斯PLAZ泵閥系列。產品銷往俄羅斯聯邦、東歐等國。
4、阿維托托爾
阿維托托爾(Avtotor),俄羅斯汽車品牌,創建於1996年,公司位於俄羅斯加里寧格勒地區,是歷史上最大的汽車生產商之一,品牌包括寶馬、雪佛蘭、悍馬、克欽獨立軍等。
5、Moskvich(莫斯科人)
這是前蘇聯一家汽車製造廠,汽車廠成立於1930年,上世紀70、80年代占據著俄羅斯汽車業的龍頭地位,曾經被認為是蘇聯汽車製造業的一面旗幟。Moskvich與1947年生產首批Moskvich汽車,之後隨著市場上的熱銷,市佔率越來越高漸漸把Moskvich推上蘇聯汽車業的第一大廠。
⑵ 還能買到嘎斯汽車配件嗎
嘎斯汽車配件這個在國內是找不到了,畢竟已經停產了,至少四五十年了,不過如果說是在俄羅斯或者朝鮮等國家,也許能夠找到
⑶ 俄羅斯嘎斯和美國悍馬!
「嘎斯」-2975「虎」式越野吉普車體型高大,長4.6米,寬2.2米,高2米,與「悍馬」相差無幾。它裝備著一台美國生產的「康明斯」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排量5.9升,每分鍾2500轉時的功率為180馬力,扭矩650(1500轉/分鍾)。與其類似的美國「悍馬」的功率為195馬力,扭矩583。「虎」式吉普在公路上的最高時速為150公里,越野條件下最高時速90公里。
「虎」式吉普乘員5人,最大載重1500公斤。它採用4輪驅動技術,輪胎還使用了中央控制系統,駕駛員只需按一下按鈕便可增加或降低輪胎內部的壓力,提高汽車的通過能力。在測試中,它能輕松越過高50厘米的障礙。雖然「虎」式吉普最初是為沙特沙漠熱帶環境定做的,但它在極地低溫條件下的表現一樣優秀,在攝氏零下45度至零上50度范圍內性能都很穩定,因此也很適合俄羅斯的寒冷氣候。為了加強戰場生存能力,高爾基汽車製造廠還推出了裝甲型「虎」式吉普。它全重5.5噸,能在近距離(5—10米)范圍內抵擋各種沖鋒槍的射擊,反步兵地雷的爆炸沖擊也奈何不了它。
悍馬H1軍用型性能如下
車身:大量採用鋁合金、鋼材、玻璃纖維,以高鋼性、低重量為大原則,車身可隨著不同需要有不同合。其車身設計可歸納為低重心、闊輪距,主要作用是在不平坦道路上保持高度穩定性。車身底部裝有鋁合金防護板,除保護車身下部免受沙石損害外,亦能防止(金秀)蝕由車身底部開始。對於香港潮濕天氣特別合適。車身大致分為四門硬頂尾斗、四門軟頂尾斗、四門軟頂軟門尾斗、四門客貨兩用密斗、兩門長尾斗、兩門特大車廂尾斗等六款。
引擎:通用動力設計V形八汽缸6.5公升柴油引擎,能發出170匹馬力及驚人的40.1kgm扭力。尚有6.5公升渦輪增壓柴油引擎,能發出190匹馬力及更為高的53.3kgm扭力,其拖曳能力更在四噸以上。兩副引擎皆為電子噴注式設計,能提供穩妥及暢順的動力輸出。雖然其引擎容積有6.5公升,其耗油量卻極低,每公里只需0.16公升柴油。
車架:Hummer引以為榮是其獨特的車架設計。闊達
,100mm的輪距令車身於任何路面皆能保持穩定。高達410mm的離地距,能在任何崎嶇路面皆能履險如夷。四輪獨立避震,能抵受從50米下落的撞擊力,誠然,其高鋼性車架設計能得到美國軍部垂青絕非僥幸。
保養簡易性:由於Hummer為軍用車輛,軍方對於其保養簡易性要求十分高。全車電子部分極少,減低於惡劣環境下所受的影響。
Hummer尚有以下多項獨特性能:
爬坡度高達60%,橫向傾側度為40%。其前進夾角為72度,而離開夾角為37.5度,為所有四輪驅動越野車之冠。另有其中央控制車輪充、放氣系統,當地面失去摩擦力或路面非常崎嶇情況下,可於車廂內調校及放出過量胎氣,令車輪呈扁平形,增加附著力同時減低車廂震盪。
獨特的四輪動力平均分布裝置,一般情況下,任何四輪驅動越野車,在任何一個車輪離地或空轉的情況下,由於差速作用,其餘車輪必失去動力。Hummer的差速系統能將此情況完全消除,透過其油壓系統,使用制動--加油形式,便能將動力平均分布於四輪上,只要有任何一輪接觸地面,其動力已足夠將車輛推離困境,再加掛備有線控的絞盤,於任何路面下亦絕無所懼。
偏心同軸齒輪系統,更將其扭力於車輪軸心增加幾達兩倍。其優異的爬坡性能可見一斑。另外Hummer更可於車胎穿破時,以時速48km/h仍可行駛50公里。由於其獨特機械設計及特高離地距,Hummer可安全穿越760mm水深。
⑷ 求蘇聯二戰時期嘎斯汽車和BA系列裝甲車的有關資料
蘇聯輕型越野車的歷史開始於1938年,甚至比美國的時間還早.高爾基汽車廠(簡稱GAZ嘎斯)首先設計出GAZ61,成為蘇聯的第一輛輕型越野車。1941年2月3日到3月25日,在設計師維塔里.哥爾切夫的領導下,對GAZ61進行了完全的重新設計,生產出GAZ64。GAZ64的窄輪距十分象Bantam車。不久,衛國戰爭爆發,為了給前線提供更符合戰爭要求的車輛。對GAZ64進行了再次改造:加寬了輪距;設計了新的前臉;增加了位於駕駛員座位下的附加油箱。1943年9月23日生產出GAZ67,一直生產到1944年;1944年到1953年改進生產GAZ67B,進一步把輪距從1250mm加大到1445mm。
GAZ67是衛國戰爭時蘇聯紅軍裝備的國產吉普車,和美國援助的吉普車一起為衛國戰爭作出貢獻。被戲稱為「伊萬---威力斯」。從1943年到1953年秋,一共生產了92843輛。由於GAZ汽車廠在戰時集中生產76mm自行火炮,從1943年到1945年只生產了4851輛。GAZ67還提供給中朝軍隊使用,參加了抗美援朝。
蘇制BA-20輪式戰車
20世紀20-30年代期間,蘇軍為提高機械化部隊的機動性,在GAZ-M1四輪越野卡車底盤的基礎上,製造出了諸如BA-20在內的多種四輪輕型多用途裝甲戰車。以作為伴隨機械化部隊的偵察先鋒。BA-20裝甲車先後參加過西班牙內戰,蘇芬戰爭,中國抗日戰爭,中國解放戰爭。先後裝備過蘇軍,西班牙,中國,芬蘭!型號有BA-20,BA-20M,BA-20ZhD。
性能參數
成員:2人(M型3人)
車長,寬,高:4.31m/1.75m/2.13m(M型高度略高些)
車重:2.5噸
裝甲:10毫米
發動機:GAZ-M150hp
活動半徑:208km(M型為212km).
速度:每小時85km
武器:7.62mm機槍
⑸ 俄羅斯有哪些汽車製造商
目前歐洲的主要汽車製造商有: 德國:賓士、 寶馬 、奧迪、 大眾、 歐寶 、保時捷 、邁巴赫 、歐洲福特、 維斯曼、 尼奧普蘭(商用車品牌)、 凱斯鮑爾(商用車品牌)、曼(商用車品牌) 英國:路虎、 捷豹、 蓮花、 賓利 、勞斯萊斯 、阿斯頓馬丁 、摩根 、伏克斯豪爾、 羅孚、 MG 、迷你 、TVR 、奧斯汀、 卡特漢姆 法國:標致、 雷諾 、雪鐵龍 、布加迪 義大利:法拉利、 瑪莎拉蒂 、阿爾法羅密歐、 蘭博基尼 、蘭旗亞 、帕格尼、 菲亞特 、依維柯(商用車品牌) 瑞典:沃爾沃、 薩博 、科尼賽克、 斯堪尼亞(商用車品牌) 荷蘭:世爵 、DAF(商用車品牌) 西班牙:西亞特 捷克:斯科達 俄羅斯:伏爾加、 嘎斯 、卡瑪茲(商用車品牌)、 拉達 羅馬尼亞:達契亞 另外還有很多小型車廠(比如私人車廠),這些小廠家的數量就更多了!
⑹ 嘎斯車的「嘎斯」廠的現狀
1956年以前稱為「莫洛托夫」汽車廠或「吉姆」汽車廠,是前蘇聯汽車工業的支柱。據《財富》2005年9月第33期的統計,高爾基汽車廠名列「俄羅斯最大400家出口企業」排行榜的第三十四位和「俄羅斯500強企業」排行榜的第三十一位。「高爾基汽車廠」集團是在「俄羅斯工業汽車」股份公司進行資產重組過程中於2005年建立的。「高爾基汽車廠」集團的成員包括:「高爾基汽車廠」股份公司以及其一系列子公司:「高爾基汽車的轎車廠」有限責任公司、「巴甫洛夫斯克公共汽車廠」有限責任公司、「戈李勤公共汽車廠」股份公司、「卡納什汽車發動機廠」有限責任公司、「薩蘭斯克自卸汽車廠」股份公司、「雅羅斯拉夫爾柴油發動機製造廠」股份公司、「柴油汽車」股份公司、「李金公共汽車廠」有限責任公司、「庫爾甘公共汽車廠」有限責任公司以及「雅羅斯拉夫爾市燃料供給設備廠」。
此外,「高爾基汽車廠」集團還包括:「《烏拉爾》汽車廠」股份公司、「特維爾斯挖掘機廠」股份公司、「布良斯克」股份公司、「車里雅賓斯克建築築路機械廠」股份公司、「上伏爾加履帶牽引廠」股份公司、「機械廠」股份公司、「巴爾瑙爾運輸機械控股集團」股份公司、及其銷售服務與供應企業子公司等企業。
高爾基汽車廠(ГАЗ)本身就是俄羅斯汽車產量排名第二位的大型汽車製造商。其載重汽車產量佔比為55.6%、公共汽車為47.9%、國內轎車產量佔比是6.5%。按照俄羅斯銀行的評估:「高爾基汽車廠」集團2005年度的純收入是870億盧布,純利潤是29億盧布。
「俄羅斯工業汽車」新聞秘書烏拉基米爾.托林宣布,「高爾基廠」股份公司通過了「2006加強投資與發展生產戰略」,擬於2006的11月實現10億美元產值的發展目標。
在2005年「高爾基廠」股份公司銷售汽車共計21.6萬台,其中包括5.5萬台型號各異的「伏爾加」轎車、14萬台商用載重汽車以及2.1萬台載重量3~4噸的中型載重汽車。
在2005年「嘎斯」牌汽車和汽車組件出口43475件。在獨聯體國家銷售汽車34883輛;在遠東國家銷售5600輛。向立陶宛和烏克蘭的組裝企業發貨2993件。「嘎斯」牌汽車的主要銷售市場是俄羅斯的鄰國:例如烏克蘭(22864輛),哈薩克(6523輛),亞塞拜然(3458輛),亞美尼亞(2675輛)。「嘎斯」牌汽車遠東國家的主要銷售國是:土耳其(3656輛),南非共和國(846輛),波蘭(237台)和古巴(207輛)。而「嘎斯」載重汽車的出口佔比是其出口量中最高的。
2006年高爾基汽車廠購買了位於美國密歇根州的史德林高地汽車廠()的生產性資產和生產許可證,用於生產克萊斯勒賽百靈(ChryslerSebring)和道奇層雲(DodgeStratus)汽車。
高爾基汽車廠利用美國福特汽車公司的特許建於1930年,是俄羅斯最重要的汽車製造商之一。該廠於1949年開始生產勝利牌轎車,1963年轉產伏爾加牌轎車(排量2.5L,裝有4缸汽油機)。
今天,由於俄羅斯市場急需裝載質量不大的載貨汽車,烏里揚諾夫汽車廠的老式輕型車(以吉普車底盤改制)在1992年-1993年間需求量曾大幅增長,但終因性能不盡人意、式樣陳舊及產量有限而難於滿足用戶需求。另一方面,用戶因裝載質量太小而對諸如伊熱夫斯克機械廠的產品(以其轎車底盤改制的輕型客貨兩用車)也不甚滿意。高爾基汽車廠抓住契機,及時開發出其「成名之作」TA3―3110型1.5t輕型車。此車於1995年正式投放市場後反映極佳,供不應求。該廠及時調整了產品結構,抓緊布置新生產線,進一步提高此車型產量。同時以此車型為基礎又迅速開發出各種系列車型:7座―12座輕型客車、廂式車、全輪驅動自卸車和運鈔車等已批量投產。
高爾基汽車廠投資1.5億美元,以實現機加、沖壓、焊接、噴漆和裝配作業的現代化,並且新建了一個車身車間。該廠獲得了歐洲重建和開發銀行8000萬美元的貸款,這是俄羅斯汽車廠家首次大量自籌資金擴建廠房的案例。該廠原定2000年開始生產伏爾加3111新型豪華轎車,年產10萬輛-15萬輛。這種E級轎車主要供機關團體使用,售價約為2萬美元。該廠與菲亞特公司在2001年初簽訂了建立合資企業的協議,計劃於2002年開始生產菲亞特Siena小型轎車,年產7.5萬輛。
它不僅生產眾所周知的「嘎斯」,而且還生產小有名氣的「伏爾加」牌小客車和「海鷗」牌高級小客車。只不過由於種種原因,國人對「伏爾加」已珍愛有佳,而對「海鷗」卻知者寥寥-怎奈它還是原廠的「極品」車呢!
⑺ 蘇聯嘎斯汽車是怎樣的
嘎斯是對蘇聯「高爾基」汽車廠生產的汽車的稱呼。「高爾基」汽車廠,我們中國人叫它「嘎斯」廠,1956年以前稱為「莫洛托夫」汽車廠或「吉姆」汽車廠,是蘇聯汽車工業的支柱。
蘇聯輕型越野車的歷史開始於1938年,甚至比美國的時間還早。高爾基汽車廠(簡稱嘎斯)首先設計出嘎斯61,成為蘇聯的第一輛輕型越野車。1941年2月3日到3月25日,在設計師維塔里·哥爾切夫的領導下,對嘎斯61進行了完全的重新設計,生產出嘎斯64。嘎斯64的窄輪距十分像Bantam車。不久,衛國戰爭爆發,為了給前線提供更符合戰爭要求的車輛,對嘎斯64進行了再次改造:加寬了輪距;設計了新的前臉;增加了位於駕駛員座位下的附加油箱。1943年9月23日生產出嘎斯67,一直生產到1944年;1944年到1953年改進生產嘎斯67B,進一步把輪距從1250毫米加大到1445毫米。
嘎斯67是衛國戰爭時蘇聯紅軍裝備的國產吉普車,和美國援助的吉普車一起為衛國戰爭作出貢獻。被戲稱為「伊萬威力斯」。從1943年到1953年秋,一共生產了92843輛。由於嘎斯汽車廠在戰時集中生產76毫米自行火炮,從1943年到1945年只生產了4851輛。嘎斯67還提供給中朝軍隊使用,參加了抗美援朝。
中國的志願軍,在美軍飛機無日夜的轟炸下,之所以還能就上雪吃炒麵,嘎斯67的功勞不可磨滅。
蘇聯嘎斯汽車
⑻ 俄羅斯嘎斯69吉普車二手的多嗎
俄羅斯嘎斯69是四五十年前的老式吉普,現在除了個別老爺車收藏者還有博物館裡面其他地方基本找不到,除非去朝鮮
⑼ 俄羅斯有哪些汽車品牌為何在中國不暢銷
汽車業發達必須具備幾個條件,首先是國家發展方向選擇;技術成熟度;市場化等。 前蘇聯也生產國小汽車, 比如拉大,嘎斯,伏爾加等。但是市場化運作缺乏。戰後的蘇聯因為忙於美蘇爭霸和冷戰,雖然他們造出了如蘇27這類令人驚嘆的戰爭載具,但是民用製造業的水平既沒有人才,也沒有技術,可以說處在石器時代。蘇聯其實並不是重工業厲害,准確的來說軍事重工業厲害,其它重工業什麼礦產,冶金這類不需要什麼太高的技術含量也還行,只需要賣力生產,以市場競爭為導向的技術都不太行。會主義國家中有些市場, 但是對於西方產品技術和品質都是落後的,產品故障多零部件壽命短售後服務也很差, 80年代時同規格一輛蘇聯轎車的價格只有西方轎車的三分之一到一半。
俄羅斯汽車品牌較少,主要有伏爾加、拉達等,國內大部分人肯定沒聽過。拉達在俄羅斯國內的銷量還是名列前茅的。其實在建國初期,那時候蘇聯還沒有解體,還是中國的老大哥,拉達目前是俄羅斯銷量最好的本土車,屬於伏爾加旗下品牌,它定位在低端市場,在俄羅斯的一線大城市銷量不行,主要市場在二三線城市,說白了就是有錢人看不上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