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y汽車天津4s店
『壹』 喬心昱:講好智能+混動新故事,WEY的新棋局逐漸清晰
【2021天津車展訪談】坦克獨立後,WEY品牌的後勁在哪?相比歐拉、哈弗,WEY的記憶點標簽是什麼?
就在很多業內人士為WEY品牌後續發展捏了一把冷汗的時候,WEY亮相了「智能」和「混動」兩把利劍。
9月29日,在天津車展上,基於全新檸檬DHT混動平台打造的WEY瑪奇朵正式上市。
說到混動,豐田THS II和本田i-MMD占據了99.8%的市場份額,那麼智能混動DHT相比這兩型技術到底如何呢?
在魏牌CMO喬心昱看來,「WEY品牌搭載檸檬混動DHT的車型,最大優勢就是省油、有勁、響應迅速。」通過檸檬混動DHT技術的應用,WEY希望的是,可以在里程焦慮和環保問題之間找到最優解。
(瑪奇朵產品總監王波)
汽車產經:WEY在終端市場上的車輛交付是否有被晶元荒影響?現在購車的交付時間大概在什麼時候,交付周期有多久?
喬心昱:這是整個汽車供應鏈的問題,這不只是中國遇到的一個比較大的危機,從現在來看,四季度的時候會緩解。另外,我們啟用了山東日照智慧工廠,用下半年的交付周期,會比上半年有大幅度縮短,不會讓客戶等特別長的時間。
汽車產經:如果現在下訂新車,大概要等多久?
喬心昱:一個月之內基本上都可以提到。
汽車產經:您有沒有預計晶元的問題大概多久可以得到解決?這是一個全行業的問題。
喬心昱:這樣來看話不止是晶元,就晶元而言的話是一個全世界的問題。如果提到智能絕對離不開晶元,汽車越是智能,晶元的需求量越大,像我們摩卡那款車搭載的系統需要上千個晶元,晶元的需求量就比較大,少一個晶元也是不能完成交付的,我們要保護全部用戶的所有權益。
二、押注智能時代,魏品牌的拐點來了?
汽車產經:前段時間的慕尼黑車展上,我記得提到過2022年會交付澳洲市場。您覺得中國汽車品牌在新一輪全球化浪潮中應該具備哪些殺手鐧呢?
喬心昱:首先選對賽道很重要,我們首先選在在歐洲市場,尤其是德國市場,其次是西班牙,因為人口需求大。想在歐洲市場有所突破,智能化是不能丟的。選對了賽道之後靠什麼去維持?要依靠智能。
第三點是嘗試新網點布局和新的運營模式,如果選擇傳統4S店,運營的成本非常高,我們現在考慮直營模式和線上模式。第四,要把產品賣給歐洲消費者,品牌力是必須要打造的。能不能適應當地用戶認知,要去講一整套故事,比如你所選擇的新能源賽道和智能是什麼關系。
汽車產經:今年不少自主品牌出口海外,但是我看最新的歐洲8月汽車銷量榜上,居首的還是歐洲老牌車企。
喬心昱:品牌價值的提升遠大於銷售的業績。我們這次能看到在中國自主品牌的車展上看到國人的關注,還是有自豪感的。
汽車產經:有觀點認為,長城旗下,歐拉和坦克都是打造高端化的,品牌定位挺清晰的,比如歐拉是她經濟,坦克是鐵漢,WEY的品牌定位反而有點模糊。您怎麼看待這個說法?
喬心昱:首先魏品牌在長城公司里是沒變的,對魏來講,我們的力量在後面,在逐漸地釋放,是因為目前從本身的技術產品和布局來說。技術上,長城汽車自己研發出來的3.5的座艙等錨點技術,其實這些都是內部技術資源,都是偏向魏的。
汽車產經:您講的這些都屬於智能化和新能源方面的,接下來的會推出哪些品類呢?
喬心昱:對,這是底層基礎。接下來是產品方面,因為你做高端品牌,不能做手動SUV,你是這個領域的專家,但是你越要手動越是要高價值高感知的品類。比如說未來新的品類,成都車展亮相的復古潮駕,就屬於細分品類。
汽車產經:這款復古潮駕復古風滿滿,跟WEY品牌之前的風格都不一樣。
喬心昱:現在也不是按照風格走,消費者愛品牌、信任背書,買的是你的技術,面對消費者這樣多樣化的需求,就要去滿足他。但是如果你這樣固守在城市SUV三杯咖啡那樣,你滿足不了他,你再怎麼改這個車也是沒有用的。
汽車產經:為什麼把復古潮駕SUV規劃到魏品牌裡面?
喬心昱:那個車已經完成了造型,為什麼這次沒有來天津車展呢?就是要把造型改一改,稍微調調。現在全是SUV是最大了,但是考慮左手做增加的這些,一定有自己的特色,魏裡面需要一些真正能夠煥發品牌的活力,品牌的潮勁要出來。
喬心昱:其實你從三杯咖啡的名字命名來看,走的是范兒、年輕化、活力、潮的感覺,那天跟好多老師們看,這個車來自魏,整個的活力還是非常地明顯,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整個底層的技術也很好。是智能和混動的,未來也有HEV和PHEV。大概明年二季度、三季度會上新。
汽車產經:魏品牌今年在各個方面開始大發力了嗎?
喬心昱:我們現在做的全是基礎,一個是創新,一個是用力做好產品。創新這塊尤其是瑪奇朵和摩卡,APP下單,在終端提汽車,在模式上進行創新,用這種方式用戶也能看得見,從下訂單接訂單到物流,所有環節他都能看得見,他也願意自己拿手機選配,何樂而不為呢?而且現在魏APP的注冊量已經是實際車主銷量的2倍了,比好多商業都高了。活躍率達到13%,蔚來的有16%。
汽車產經:在經銷商層面,跟渠道的溝通是一個大動作吧。
喬心昱:渠道發生變革了,原來魏的經銷商都是一樣的,原來賣插混的車,高階智能的車,當然也很重要,現在目前這些你要真的開始賣,也要開始高看,做結構性的重組,重點城市開始打造。
汽車產經:現在是用投資人合作的形式,而不是自己去建新的店面嗎?
喬心昱:直營店和合作店都在探索,但沒有在魏裡面進行經營。我們現在還是4S店模式,但是要開始進行結構性地調整。
汽車產經:長城科技節上,魏總提到2025年新能源車型銷量實現320萬輛,WEY計劃怎麼達成這個目標?壓力會不會比較大。
喬心昱:今年先把基礎打好了,把品牌打好了,得持續地進行,把它做好之後,明年產品布局,真正開始大范圍地上量的話,要在2022年的後半年。
『貳』 4s店做wey vv5保養費用一次多少
清潔、緊固、檢查、補充。 一、清潔 空氣中含有大量灰塵、泥沙和酸性物質,不僅容易被泄漏的燃油黏附,在高溫烘烤下容易形成堅硬的保溫層,使機件的散熱性能變差,而且容易被車身靜電吸而侵蝕油漆面,使其過早褪色。 1、清潔空氣濾清器 空氣濾清器過臟會陡阻礙新鮮空氣進入汽缸,導致合氣過濃、燃燒不完全、功率下降、排氣超標。現代空氣濾清器一般都採用紙質濾芯,清潔時注意:不用水或油洗,應採用輕拍法和吹洗法。輕拍法即輕輕拍打濾芯端面,使灰塵脫落。吹洗法即用壓縮空氣濾芯內部往外吹洗,空氣壓力:力不應超過0.3N/Pa 2、清潔機油濾清器 機油濾淆器堵塞,會阻礙潤滑油的流動,使發動機潤滑不良、磨損加大甚至燒瓦等。為此,應定期清洗或更換。通常每行駛8000km更換一次,若氣候干。應縮短為5 000km更換一次。 3、清潔蓄電池 現代轎車一般都採用免維護蓄電池,首先清潔蓄電池頂部,避免極柱間因電解液或其他雜質而造成短路;其次清潔蓄電池接線柱,防止接頭產生氧化物而導致接觸不良。通氣孔應暢通,以免蓄電池內壓力或溫度過高而使手爆裂。 二、緊固 車輛清洗干凈後,就要對各連接處進行緊固。由於車輛行駛過程中的振動、顛簸、搖擺等原因,必然造成連接件松動、磨損。因此,在日常保養中要及時緊固。連接件的日常緊固工作直接關繫到行車安全,特別是重要部件轉向、制動、傳動等,切不可掉以輕心。 1、首先,對發動機周圍各膠管的接頭進行緊固,防油液泄漏。 2、其次,緊固各線路及用電設備的連接器,防止斷路、短路、搭鐵等情況影響用電設備的正常工作。 3、再次,對主要的連接件進行檢查緊固。如發電機傳動帶、轉向聯動機制動裝置聯結點、傳動系以及輪胎等。 三、檢查 連接件緊固後,貝l應檢查油液的高度和品質,因液在高溫下會逐漸損耗與氧化而導致液面降低和性能變差 1、檢查蓄電池液面高度用一個直徑為5 N 6mm的試管,從加液口垂直力至與濾網接觸後,用大拇指封閉住試管的上端,提起管,測其液柱的高度即為蓄電池液面高度,標准應10 N 15mm。 2、檢查潤滑油液面的高度 冷車時取出機油尺,擦凈後,插入油底殼底部,出後觀察其高度應在上下標線之間。熱車時應熄火,待機油全部流入油底殼後再進行測量。 3、檢查冷卻液液面的高度冷車時水箱中的冷卻液應是滿的,膨脹箱內液面高度應在標線之間。熱車時液面高度應略高於上標 4、檢查制動液、轉向液液面高度 旋下螺栓,直接觀察液面是否在規定標線范圍內。 5、檢查油液的品質 無論是何種油液,均可採用下列方法檢查。 (1)外觀法:查看取出的油液樣品,若比較透明,表明污染不嚴重;若呈霧狀,則油液中滲有水;若呈灰色,可能是被鉛或其他磨料污染;若呈黑色,則是被高溫廢氣所污染。 (2)擴散法:將取出的油液樣品滴一滴於濾紙上,若擴散很寬且油滴區與擴散區無明顯的區別,表明油液的潔凈性良好;反之則為油液潔凈性變差。 四、補充 1、油液的補充 檢查時若沒有發現油液有明顯的變質,應查找到是否泄漏,若有應予以排除,並及時補足同等級別的油液。 2、油液的更換 若油液變質或超過更換周期,應及時更換。 通常每行駛8000km或半年就更換一次機油;每行駛2萬~4萬千米或2年更換一次制動液;使用1-2年更換一次冷卻液;每使用一年或行駛萬千米更換一次液壓油。
『叄』 長城wey汽車質量怎麼樣
這款車子的整體做工質量還可以的不過很多車主反映油耗比較高一些。
『肆』 我這邊4S店比較少,請問長城WEY在車輛維修方面是否方便
這一點你就放心吧,長城WEY的車在質量上還是很有保證的,即便以後出現保養或者是維修等問題,可以到長城4S店做維修或保養。至於維修配件的價格也可以放心,因為長城WEY品牌所有的配件價格都可以通過官網查詢,不太容易掉坑,這樣你應該放心了吧
『伍』 4s店做WEY vv7保養費用一次多少錢
一般基礎保養的話,應該帶幾百塊錢就可以了
『陸』 大家對於WEY把賓士搬進自己4S店怎麼看
wey這次把賓士的車搬到4S店並不是為了凸顯自己的車多麼優秀,如果真是真樣的話估計多半是自取其辱,但是長城目的是為了了解用戶對於豪華車的需求是什麼。簡單來說就是長城想學習賓士的優點,為這種向大師學習和看齊的精神點贊。與賓士比較並不是吊打賓士,詆毀賓士的意思,而是說要調查賓士做的好的點在哪裡。但同時也有廠家營銷的意思,但是敢拿出來比較個人認為也是一種自信的表現。
看了這篇文章之後,肯定很多人罵我是車托,我也不會理會,自己去買認為好的車吧。
『柒』 2021款長城WEY VV6實車到店,14.80萬起!2.0T配生命體征檢測技術
隨著吉利領克、奇瑞星途陸續推出全新車型,長城魏派終於出手,2021款VV6正式上市,顏值品控再獲好評
?動力方面,新車搭載一款2.0T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227馬力,峰值扭矩387牛·米,滿足國六排放標准,油耗7.1L。傳動方面,新車匹配7速DCT雙離合變速箱,高配車型還有四驅系統。
總結:2021款魏派目前已經上市,價格方面還是很合理的,上市後目標自然鎖定了領克01,相信憑借著新鮮感和自身獨特的魅力,前者會更加吸引年輕人。而生命提升檢測技術也將會成為吸引消費者購買的最重要配置。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捌』 首購居然選擇了WEY品牌小縣城創業者12.98萬提VV5
最近,筆者一位創業的朋友剛提了一台WEY VV5。筆者作為「專業人士」受邀「扎場子」。見證了他人生中重要的一刻——送給自己30歲的禮物。
當我得知他選這台車時就問他:「作為一位有兩個孩子的四口之家,為何不選一台7座車而選5座車呢?」
他的回答是這樣的:「首先,它外觀、內飾好看,有檔次,配置也高;第二,在我們那個小縣城,這個品牌並不多見,回頭率高;第三,WEY是長城的高端品牌,有排面,品質上信得過;第四,平時就我們一家五口人(外加一位帶孩子的老母親)用,足夠了;第六,這款車不僅有5年/15萬公里的整車質保,還提供發動機、變速箱終身免費質保;第五,價格合理,次頂配優惠下來13萬不到。」
後來,筆者回想這句話時,突然產生了一個疑問:這會不會是現在大部分剛需人群的購車心理?
而且,尤其記得他說過的一句話:「其實WEY這個品牌在當地並沒有4S店,只是在一家經銷商(裡面有各種品牌車型)那裡看到了它,當時就看上它了。」之後他打電話也咨詢過我的意見,我當時就跟他講國產品牌與合資品牌的各自優勢、各大自主品牌的特點,並推薦了同等價位的其他品牌車型,包括合資品牌,但後來他還是選擇了VV5。難道這就是「初戀」的魔力?
同時,這又引發了我的另一個思考:現在面對車市下行,各大品牌都在做活動、開出各種優惠條件想方設法吸引准車主,但卻忽略了三四線城市或小縣城的剛需人群,或是因為運營成本無法觸及這些地方。那是不是可以在這方面做一些變通呢?或許有人說,有啊,我們在做市場下沉,也在區縣做廣告、營銷啊,但消費者看廣告能有一台車擺在那裡,看得見、摸得著、湊熱鬧來得實在嗎?
回歸正題。朋友選的這台VV5到底好在哪裡?
01
打動他的首要因素是「正」
首先,在外觀、內飾方面都不說了,上了10萬的國產品牌都不錯,各有特點。反正看過價格差不多,甚至多個好幾萬的合資品牌,再來看國產車,國產車的優勢依然明顯。而且,那位朋友還說了,WEY的直隸總督署的那枚旗桿標也是他喜歡這台車的原因之一,端正、霸氣,又有質感。一個字——正。
空間方面也是足夠的,雖然筆者沒有具體實測,但從一路上乘坐的空間感受,一個字——敞亮。感覺比筆者那台B級車的後排空間都寬,而全景天窗(不可開啟)也在給予充足光線的同時進一步提升了空間感。
筆者突然有種擔心,在重慶這種火爐城市的夏天,會不會特別悶熱?
配置就更厲害了,作為一台次頂配車型——2020款 1.5T兩驅智先鋒,可以說是要啥有啥,前後排頭部氣簾、胎壓顯示、全車安全帶未系提醒、主動安全系統、疲勞駕駛提示等,在安全性方面還是做得非常到位的。其他配置方面,則有後駐車雷達、360度全景影像、全速自適應巡航、發動機啟停技術、自動駐車、上坡輔助、陡坡緩降、電動後備箱、遠程啟動、前排座椅加熱、12.3英寸液晶儀表盤+12.3英寸液晶中控屏、車聯網、OTA升級、全LED光源、車內氛圍燈、自動空調等,如此豐富的配置對於人生中第一台車的剛需人群還是挺有吸引力的。
動力方面,搭載了一套1.5T發動機+7速雙離合變速箱動力組合,雖然沒駕駛過這台車,不知動態表現到底如何,但是從其6.6升的油耗看還是挺滿意的。再加上參考長城的表現,應該不會錯。而且,據當時的工作人員介紹,WEY之所以比長城定位高端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WEY 用過的技術才會用到長城上面。這話筆者不知真假,但如果真是這樣,也不乏讓人對這台車高看幾眼。
02
底盤是真扎實
其實筆者跟朋友一起去提車,還有個目的:大家都說WEY的服務好,我就想看看到底好在哪裡?
雖然經歷下來沒什麼感覺,但有兩點印象深刻:首先,在等候區,工作人員問我要喝點什麼時,我說不用,什麼都不要。但我坐下後,她還是倒了一杯溫水;其次,在跟銷售人員(明知我不是來買車)交流中,銷售人員不厭其煩地給我講解。雖然有些問題帶有「誇大」之嫌,但整個過程沒有露出一絲不耐煩。
因此,這也讓我了解到:目前這家店在這段特殊時期仍舊有60-70台的月銷量(正常情況下是100多台);其次,VV5、VV6都賣得挺好的(奇怪的是,我怎麼在路上沒怎麼見到VV5?),尤其是中高配最受消費者青睞。
在驗車的過程中,我親自去看了一下底盤,發動機裝甲、底盤兩邊的塗裝、中間的隔熱瓦都非常到位,只是中間塗裝需要自己再加強一下。整體而言,整個底盤很扎實,還是挺讓人放心的。看來,長城這么多年專注於做皮卡和SUV,而且市場表現如此出色,不是沒有道理的。
03
對比下來,優惠了8000元
選購VV5這款車型是確定了,但是在哪家店購買卻花了我朋友不少力氣。它從區縣看到重慶主城,從北一路向南,最後終於在巴南區一家店停下來,原因是這家店可以給予更高的優惠,比指導價便宜了整整8000元,就算比江北的店也便宜大約三四千元。
雖然最後拿到的這台車是一台去年10月份生產的新車(這應該勉強算是庫存車吧?),但想想有8000元的現金優惠,朋友還是欣然接受。
最後這台車以大約15萬的價格拿下。雖然刷卡的時候,我朋友心裡狠狠地抽了一下,但看到新車也是心甘情願。
寫在最後:回家後,我朋友好幾次打電話問我,「這個按鍵是干什麼的」「那個功能是幹啥的」,這不禁讓我想到了一個問題:隨著現在新車科技含量越來越高,不再像以前那樣,所有功能都能通過按鍵一目瞭然,這就意味著對於現在的車主文化水平也提出了一定要求。但要是遇到像我父親那樣的老司機,雖然車開得很溜,但是對於各種「黑科技」他們卻是茫然的,有了也不會用。這樣就意味著,為配置多花的錢失去了意義。那麼對於這部分消費者,車企該怎麼辦?消費者又該這么辦?
關注車業雜談車家號,互動將有機會贏取精美小禮品哦!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