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特律电动汽车
『壹』 特斯拉的车子为什么那么贵
特斯拉是公开上市时间第二长的美国汽车制造商,仅排在福特之后。特斯拉是位于硅谷的科技公司,远离汽车城底特律。(这对于特斯拉来说最初是及其不利的,因为他们得不到位于底特律的企业所能获取的资源)特斯拉的CEO是Elon Musk(伊隆·马斯克),被认为是乔布斯之外第二位将3家公司的市值提升到10亿美元的企业家。另外两家是paypal与spaceX。不知道的童鞋请自行谷歌或网络。Elon同时还是光伏发电公司Solarcity的董事会主席。据说钢铁侠Tony Stark的原型就是Elon。这点我不太清楚了。再来看看特斯拉的汽车: Model S目前拥有两项纪录:在所有上市的量产车型中,Model S拥有最小的阻力系数与最大的全景天窗。阻力系数为0.24。Model S具有在同级别汽车中最大的储物空间。31.6立方英尺。换算过来是894.8升,或者0.89立方米。由于是电动机,没有传统的汽车发动机等,所以打开“引擎盖”其实是一个“前”备箱,可以装下一个成年人。特斯拉还可以同时装下一辆自行车、55英寸的电视以及一块冲浪板。够大吧?Model S的车顶抗压能力高于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的标准两倍,以至于其车顶抗压试验机在测试特斯拉的时候都损坏了。 Model S拥有所有上市汽车中最大的触摸屏,17英寸。 Model S是第一辆获得Moto Trend杂志评选的年度汽车的电动车。 Model S 0-100km/h加速时间比保时捷Panamera还短。等等等等。我觉得这个问题的答案要看买车的人怎么想了。站在哪个角度的问题了。比如驾驶习惯、公共配套设施的建设等等。
『贰』 电动汽车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黄金阶段
第一阶段:电动汽车份额在5%以下,可将其定义为向传统汽车学习和电动汽车创新阶段。此时电动汽车一定要向传统车学习,对传统车保持敬畏,一点一点地渗透。不要动辄谈颠覆,颠覆是结果, 但对目前来说,更重要的是研究达到这一目标的进程方案。
第二阶段:电动汽车份额达到5%至20%,是电动汽车向传统汽车细分市场替代的阶段。这一阶段有渗透,但单靠渗透,做不到20%,可能做到10%就做不动。
第三阶段:电动汽车份额达到20%至40%,电动车与传统汽车并行阶段。在这一阶段,传统车仍为主流,但要在一个个细分市场加速取代传统汽车。
第四个阶段:电动汽车份额达到50%以上,即智能化电动汽车全面替代传统汽车市场的阶段。
『叁』 特斯拉Cybertruck发布后,纯电动皮卡成“香饽饽”
特斯拉的到来,可谓颠覆了不少人对于汽车行业的看法。虽然特斯拉当前依然还处于亏损状态,不过目前的情况已经大为改善,而这主要得益于其销量的提升。据悉在2019年特斯拉共交付36.75万辆,同比增长约50%,特斯拉还表示,2020年的汽车交付量将“轻松超过50万辆”。
总的来看,在新能源的大趋势下,皮卡产品电动化也将逐渐成为一股潮流,并且从产品性能和设计感来看,都能够迎合不少消费者的需求。而随着国内皮卡政策的进一步放开,国内纯电动皮卡或将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本文由文武车道新媒体工作室原创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文武车道,本文作者:和风)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肆』 大跌眼镜!特斯拉新车质量排名几近垫底
特斯拉以高性能电动汽车而闻名,其最初的创业团队主要来自硅谷,硅谷那就是高科技的代名词啊,特斯拉当然也不例外。他们用IT理念来制造汽车,而不是以底特律为代表的传统汽车厂商思路。因此特斯拉造电动汽车常被看做是一个硅谷小子大战底特律巨头的励志故事。
车叔总结:
特斯拉虽然科技强,但是在车身质量方面的成绩并不理想,所以如果你对新车各种“小毛病”是持零容忍的态度,那车叔还是建议你慎重购买特斯拉呀!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伍』 美国对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的政策有哪些
上图显示了两三年间美国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发展速度以及数目情况,以 2011 年为例,充电站的建设还属于起步阶段,基本上集中在加州的旧金山和洛杉矶两地,而到了 2012 年,东部的纽约、费城和华盛顿沿线开始跟进,五大湖区南部的底特律和芝加哥还有西北部的西雅图和波特兰地区也发展起来了,其余各地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而到了 2013 年,充电站的发展状况成了燎原之势,以一年三倍多的增长势头达到了约半年前 2 万多家充电站的数目。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充电站的密度和人口密度以及经济发展程度密切相关,其中以加州起步最早,普及也最快。而人口相对稀少,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的中部则发展较慢。
对比充电站的数目,美国加油站的数目则要庞大很多,达到了 121000 家,这还是建立在加油站投入比充电站大很多的基础上。从数据上一目了然,电动汽车依然无法撼动传统汽车的主流位置。不过由于充电站安装费用和难度较低,普及速度可以做到更快,许多家庭都可以安装 240 伏的充电设备,部分车型甚至是卖车送充电站(设备)。
『陆』 大众 ID.4 延期发布 将于 6 月底特律车展亮相
据外媒报道,原计划将在2020年4月纽约车展上发布的大众纯电动SUVID.4量产版因未知原因将取消原定的发布计划,或将延期至6月的底特律车展上发布。
ID.4在国内将由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国产,双方将推出各自的版本。已经在国内发布的ID.初见概念车与海外版保持一致,并计划在2020年由一汽大众国产。上汽大众MEB工厂也已经建成,其首款试生产车型便是上汽大众版本的ID.4(将命名为ID.),后者将会于今年下半年投产。
根据此前的消息ID.4的高配版本将在前后轴各搭载一台电机,系统最大功率为225kW(306Ps),综合最大续航里程为500km,该车型将配备电量为83kWh的电池组,车辆拥有150kW的快充能力,可在30分钟内将电量充至80%左右。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柒』 通用正式宣布于底特律建立首座纯电动汽车工厂
底特律-哈姆特拉克将成为通用汽车电动皮卡和SUV的生产基地,这已不是什么秘密。但日前,通用官方正式宣布了这一消息,并表示美国汽车工业朝着电动汽车的未来迈出了一大步。通用汽车著名的底特律-哈姆特拉克工厂——35年来生产了400万辆汽车——从现在起将只生产纯电动汽车。
通用旗下首款纯电动皮卡很有可能为内部代号“ProjectO”的全新皮卡车型。据通用官方表示,新车将计划于2021年下半年正式投入生产。同时,据通用官方表示,该工厂将成为第一个生产纯电动车型的工厂,除了第一款纯电动皮卡车型以外,该工厂还将生产自动驾驶车型CruiseOrigin、凯迪拉克凯雷德电动车型以及GMCSierra的电动车型,前者将在2022年率先投产,后两者都将于2023年投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捌』 2022年上市 林肯推出电动SUV Mark E
据Car and Driver报道,林肯在今日宣布,将与Rivian公司联手推出功能强大的豪华电动SUV Mark E,起价70,000美元。
Rivian是一家全新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公司总部位于底特律市郊,理念是以全电动卡车(R1T)和全电动SUV( R1S)引领汽车世界。投资方包括亚马逊7亿美元,福特汽车公司5亿美元。
Rivian RIS
像Rivian的顶级SUV R1S一样,昂贵的Mark E或将为每个车轮配备专用电动机,其总输出功率将超过700马力。林肯也或将提供功率更弱、行程更长的双电机设置,锂离子电池组也会有多种容量。
Mark E的竞争产品包括奥迪e-tron、凯迪拉克Lyriq、捷豹I-PACE、特斯拉Model X,以及Rivian R1S。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玖』 大众ID.4将延期至6月底特律车展发布亮相
ID.系列是大众品牌对电气化领域探索的最终呈现,继ID.3亮相之后,该系列的第二款纯电车型ID.4原本将于今年4月发布,但从海外媒体报道的信息来看,ID.4的亮相可能延期至6月在美国举办的底特律车展。
两年前,大众汽车集团董事长赫伯特?迪斯(HerbertDiess)曾表示:“我们的目标是最早在2020年(每年)销售10万辆纯电动大众汽车。但这仅仅是个开始。到2025年,年销量将增长10倍,达到100万台。”从大众ID系列的定位也不难看出,大众已经做好了在纯电动车领域发力的准备。
据悉,此前已经在国内发布的“ID.初见”概念车与海外版保持了设计上的一致性,预计今年将率先在一汽-大众投产。与此同时,上汽大众MEB工厂也已建成,其首款试生产车型便是上汽大众版本的ID.4(将命名为ID.),后者将会于今年下半年正式投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拾』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简介
复合动力电动汽车的优点是:
1、采用复合动力后可按平均需用的功率来确定内燃机的最大功率,此时处于油耗低、污染少的最优工况下工作。需要大功率内燃机功率不足时,由电池来补充;负荷少时,富余的功率可发电给电池充电,由于内燃机可持续工作,电池又可以不断得到充电,故其行程和普通汽车一样。
2、因为有了电池, 可以十分方便地回收制动时、下坡时、怠速时的能量。
3、在繁华市区,可关停内燃机,由电池单独驱动,实现"零"排放。
4、有了内燃机可以十分方便地解决耗能大的空调、取暖、除霜等纯电动汽车遇到的难题。
5、可以利用现有的加油站加油,不必再投资。
6、可让电池保持在良好的工作状态,不发生过充、过放,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成本。
复合动力电动汽车有两种基本的工作方式,即串联式、并联式和串并联(或称混联)式。复合动力驱动汽车的缺点是:有两套动力,再加上两套动力的管理控制系统,结构复杂,技术较难,价格较高。由于"新一代汽车伙伴合作"( P NGV)计划的推动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对各种单元技术及其不同组织进行成百种方案的筛选、比较,认为采用复合动力是实现中级轿车百公里3升油耗的可行方案因此而受到更大的关注。经过多年研究,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已开发出一些成功的例子。日本丰田汽车公司1997年12月宣布将复合动力电动轿车 P rius投入小批量商业化生产,该车自重1515kg,装用顶置凸轮轴四缸,1500cc排量汽油机,最大功率42.6kW/4600r/min,带永磁无刷发电机,驱动电机亦为永磁无刷的额定功率30kW,采用氢镍电池,实现串并联控制方式,百公里油耗为3.4L,比原汽油车减少了一半, C O2排量也相应减少了一半, C O、 HC、NOX仅为现行法规允许值的10%,售价每辆216万日元(约15000美元)。 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1998年2月在底特律展出第二代道奇无畏 E SX2型复合动力电动轿车,该车装用1500cc排量直喷柴油机带发电机,采用铅酸电池,交流感应电机驱动,铝车架,复合材料车身,自重1022kg,百公里油耗降至3.4L。2000年通用,福特,戴姆勒·克莱斯勒已开发出100公里油耗已达到3升汽油或接近3升汽车的样车,只是价格仍较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