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产业链
A.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除了电池电机电控外还有什么部分
电瓶,
B. 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及其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镇化率逐步提高,城市人口日渐增多,人们也更加注重生活的质量,对出行便利性的要求提高,且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对绿色出行也有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应运而生。
结合环保的需求,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在我国“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到聚焦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氢能等产业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等。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明确了新能源汽车在2025和2035年的发展目标。在政策的推动下,我国本土汽车整车制造企业比亚迪、吉利、江淮等企业都开始了针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制造做出了部署。
新能源汽车产业产业链全景梳理:新能源汽车制造成为重要的一环
新能源汽车上游主要为原材料,包括电解液、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等,这些材料经过加工制成新能源汽车所需的零部件,如:电池、电控、电机等。
对于新能源全车而言,电池、电控、电机等零部件相当于传统燃油汽车的发动机,对于新能源汽车犹如心脏般的存在,电池、电控和电机技术的发展关系到新能源汽车的续航历程,动力系统等关键指标。
新能源汽车行业产业链的下游主要为新能源汽车的整车制造,是新能源产业链中最重要的一环,目前在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主要包括纯电动新能源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等。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C. 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是指哪些
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有:电驱动,电池,电控。目前,新能源汽车所使用的控制系统大多是在传统汽车控制器基础上,再进行一些适应性的更改,形成适应于新能源汽车工作的控制软件。
国内在电机、电控领域的自主化程度仍远落后于电池,部分电机电控核心组件如IGBT 芯片等仍不具备完全自主生产能力,具备系统完整知识产权的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仍是少数。随着国内电机电控系统产业链的逐步完善,电机电控系统的国产化率逐步提高,电机电控市场具有的增速有望超过新能源汽车整车市场的增速。
电驱由三部分构成:传动机构、电机、逆变器。
目前国内外电动车的传动机构都是单机减速,即没有离合、没有变速。未来各电动车企业将会在传动机构上增加复杂性,同时降低对电机、电机变阻器的需求,即提高性能,降低成本。
电机由三部分组成:定子、转子、壳体,电机技术的关键点在定子、转子。
希望能帮到你!
D. 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的功能是什么
第一,控制电机正反转、启动停止、转速。
第二,将动力电池包高压直流电逆变成三相交流电供电机使用。
E. 新能源汽车的三电系统是什么
新能源汽车区别于传统车最核心的技术是“三电”,包括电控、电驱动、电池。电 控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系统作为传统发动机(变速箱)功能的替代,其性能直接决定了电动汽车的爬坡、加速、最高速度等主要性能指标。同时,电控系统面临的工况相对复杂:需要能够频繁起停、加减速,低速/爬坡时要求高转矩,高速行驶时要求低转矩,具有大变速范围;混合动力车还需要处理电机启动、电机发电、制动能量回馈等特殊功能。
目前,新能源汽车所使用的控制系统大多是在传统汽车控制器基础上,再进行一些适应性的更改,形成适应于新能源汽车工作的控制软件。国内在电机、电控领域的自主化程度仍远落后于电池,部分电机电控核心组件如IGBT 芯片等仍不具备完全自主生产能力,具备系统完整知识产权的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仍是少数。随着国内电机电控系统产业链的逐步完善,电机电控系统的国产化率逐步提高,电机电控市场具有的增速有望超过新能源汽车整车市场的增速。
此外,随着整车车体结构轻量化的推进,电池、电机、电控系统在新能源汽车整车中的成本占比也逐渐上升。根据Argonne 国家实验室统计数据,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电机、电控、变速器)的成本分别占整车成本的15.67%(轿车)和13.69%(小型货车),总成占比仅次于电池和BMS 系统。在新能源汽车补贴逐步退坡的政策驱动下,动力总成成本、重量下降的压力将逐步向上传导至电机、电控产品厂商,具备技术、规模优势的供应商将在成本下降的过程中占据优势。因此,电机电控市场在很大程度上仍将影响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走向。
希望可以采纳 谢谢
F. 什么叫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怎么样
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补贴持续退坡,“双积分”政策拉动产业链发展
补贴逐步退出将引导行业进入市场化有序竞争
多家新能源产业链企业披露了2018年业绩预告,新能源客车、电机电控等相关企业利润大幅下滑。分析人士指出,电机电控、负极材料、电解液等环节出现产能过剩或产品同质化现象,未来竞争将进一步加剧。报告分析认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正经历由慢到快、由量到质的关键爬坡期,2020年后即将迎来补贴退出后的平价时代。补贴逐步退出将引导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市场化有序竞争。
2018年全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突破120万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12月新能源汽车产量为21.4万辆,销量为22.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3.4%和38.2%。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7.7万辆和19.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2%和33.5%;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6万辆和3.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8%和67.9%。
累计方面,2018年全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7万辆和125.6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9.9%和61.7%。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8.6万辆和98.4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7.9%和50.8%;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3万辆和27.1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22%和118%;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均完成1527辆。
2018年1-12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统计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市场竞争加剧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包括整车、三电(电池、电机、电控)、电池材料、上游资源以及锂电设备、充电设施环节。
寒锐钴业预计,2018年归属于股东净利润比上年增长56%-67%。对于业绩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公司表示,三元锂电池市场需求量加大,钴产品销售量、价齐升。此外,公司募投项目产能进一步释放,带动产销量增长。
中通客车预计,2018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2500万元至3750万元,下降80.39%至86.93%。公司表示,2018年经营业绩同比大幅下降,主要是新能源客车补贴政策持续退坡,公司销售收入下降。同时,新能源客车推广补贴资金未到位造成公司融资费用增加。
蓝海华腾预计,2018年归属股东净利润为2200万元至3200万元,较上年下降75.05%-82.85%。对于业绩下滑的原因,公司表示,国内新能源商用车产销量呈现负增长,行业竞争加剧。公司新能源汽车产品订单出现明显下降;受整车厂商控制成本的影响,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产品价格持续下降,而公司部分电子元器件原材料价格有所上升。
从目前情况看,电机电控、负极材料、电解液等环节都出现产能过剩或同质化现象,未来竞争进一步加剧。
上述报告分析指出,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市场处于成长期,制造商营收有望出现增长,但整体利润率不乐观。产品同质化、产能过剩和产业链中议价能力弱等因素导致电机电控厂商利润下滑明显;负极材料规模投资建设石墨化产能仍将持续,行业或出现产能过剩加剧,出现量增价降利减局面;锂电设备淘汰和并购仍会继续,由于行业发展初期不同锂电设备供应商的客户结构差别很大,小型设备供应商在客户结构方面处于劣势,锂电设备环节的集中度将提升;充电桩产品同质化严重,近几年无技术革新的背景下,充电桩制造商将面临激烈竞争。
补贴持续退坡,市场份额有望持续集中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发展至千亿级产值,2017年产销达8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50%,2018年前11月已突破百万辆。作为中国制造2025方针的核心焦点,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正经历由慢到快、由量到质的关键爬坡期,2020年后即将迎来补贴退出后的平价时代。
报告数据预计2018年-202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将分别达到110万、160万和210万辆,动力电池装机量将分别达到50GWh、79GWh和110GWh。动力电池价格下降、电动车续航里程持续提升,将拉动单车带电量提升。随着国家补贴政策对电池能量密度要求的持续提升,行业“领头羊”表现出显著技术竞争力,研发投入规模优势凸显,市场份额有望持续集中。
此外,补贴逐步退出将引导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市场化有序竞争,预计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将继续退坡。预计高续航、高能量密度车型将获更强的支持力度。
2018年7月初,中国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管理平台上线,乘用车企业“双积分”交易正式启动。
“双积分”政策核心是从供给端促进纯电动车的普及。目前“双积分”政策规定的比例对于现阶段车企来讲,无论是自主品牌还是合资品牌,在不外购积分的情况下,基本都可以在2019年-2020年通过双积分考核要求。不排除未来政策会从供给端继续施加压力,提高“双积分”政策新能源积分比例,倒逼车企进一步加大对新能源产品的投入,拉动产业链发展。
G. 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由什么组成
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绿色的运输工具在环保、节能以及驾驶性能等方面具有诸多内燃机汽车无法比拟的优点,其是由多个子系统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主要包括电池、电机、制动等动力系统以及其它附件(如图1所示)。各子系统几乎都通过自己的控制单元(ECU)来完成各自功能和目标。为了满足整车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和舒适性的目标,一方面必须具有智能化的人车交互接口,另一方面,各系统还必须彼此协作,优化匹配,这项任务需要由控制系统中的整车控制器来完成。基于总线的分布式控制网络是使众多子系统实现协同控制的理想途径。由于CAN总线具有造价低廉、传输速率高、安全性可靠性高、纠错能力强和实时性好等优点,己广泛应用于中、低价位汽车的实时分布式控制网络。随着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厂家采用CAN协议,CAN逐渐成为通用标准。采用总线网络可大大减少各设备间的连接信号线束,并提高系统监控水平。另外,在不减少其可靠性前提下,可以很方便地增加新的控制单元,拓展网络系统功能。
下面对每个模块功能进行简要的说明:
1、开关量调理模块
开关量调理模块,用于开关输入量的电平转换和整型,其一端与多个开关量传感器相连,另一端与微控制器相接;
2、继电器驱动模块
继电器驱动模块,用于驱动多个继电器,其一端通过光电隔离器与微控制器相连,另一端与多个继电器相接;
3、高速CAN总线接口模块
高速CAN总线接口模块,用于提供高速CAN总线接口,其一端通过光电隔离器与微控制器相连,另一端与系统高速CAN总线相接;
4、电源模块
电源模块,可为微处理器和各输入和输出模块提供隔离电源,并对蓄电池电压进行监控,与微控制器相连;
5、模拟量输入和输出模块
模拟量输入和输出模块,可采集0~5V模拟信号,并可输出0~4.095V的模拟电压信号。
6、脉冲信号输入和输出模块
可采集脉冲信号并调理,范围1Hz—20KHZ,幅度6---50V;输出PWM信号
范围1HZ—10KHZ,幅度0—14V。
7、故障和数据存储模块
铁电存储器可以存储标定的数据和故障码,车辆特征参数等,容量32K。
二、整车控制器功能说明
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器基本上以下几项功能:
1.对汽车行驶控制的功能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机必须按照驾驶员意图输出驱动或制动扭矩。当驾驶员踩下加速踏板或制动踏板,动力电机要输出一定的驱动功率或再生制动功率。踏板开度越大,动力电机的输出功率越大。因此,整车控制器要合理解释驾驶员操作;接收整车各子系统的反馈信息,为驾驶员提供决策反馈;对整车各子系统的发送控制指令,以实现车辆的正常行驶。
2.整车的网络化管理
在现代汽车中,有众多电子控制单元和测量仪器,它们之间存在着数据交换,如何让这种数据交换快捷、有效、无故障的传输成为一个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德国BOSCH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研制出了控制器局域网(CAN)。在电动汽车中,电子控制单元比传统燃油车更多更复杂,因此,CAN总线的应用势在必行。整车控制器是电动汽车众多控制器中的一个,是CAN总线中的一个节点。在整车网络管理中,整车控制器是信息控制的中心,负责信息的组织与传输,网络状态的监控,网络节点的管理以及网络故障的诊断与处理。
3.制动能量回馈控制
新能源汽车以电动机作为驱动转矩的输出机构。电动机具有回馈制动的性能,此时电动机作为发电机,利用电动汽车的制动能量发电,同时将此能量存储在储能装置中,当满足充电条件时,将能量反充给动力电池组。在这一过程中,整车控制器根据加速踏板和制动踏板的开度以及动力电池的SOC值来判断某一时刻能否进行制动能量回馈,如果可以进行,整车控制器向电机控制器发出制动指令,回收能部分能量。
4.整车能量管理和优化
在纯电动汽车中,电池除了给动力电机供电以外,还要给电动附件供电,因此,为了获得最大的续驶里程,整车控制器将负责整车的能量管理,以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在电池的SOC值比较低的时候,整车控制器将对某些电动附件发出指令,限制电动附件的输出功率,来增加续驶里程。
5.车辆状态的监测和显示
整车控制器应该对车辆的状态进行实时检测,并且将各个子系统的信息发送给车载信息显示系统,其过程是通过传感器和CAN总线,检测车辆状态及其各子系统状态信息,驱动显示仪表,将状态信息和故障诊断信息经过显示仪表显示出来。显示内容包括:电机的转速、车速,电池的电量,故障信息等。
6.故障诊断与处理
连续监视整车电控系统,进行故障诊断。故障指示灯指示出故障类别和部分故障码。根据故障内容,及时进行相应安全保护处理。对于不太严重的故障,能做到低速行驶到附近维修站进行检修。
7.外接充电管理
实现充电的连接,监控充电过程,报告充电状态,充电结束。
8.诊断设备的在线诊断和下线检测
负责与外部诊断设备的连接和诊断通讯,实现UDS诊断服务,包括数据流读取,故障码的读和清除,控制端口的调试。
H. 新能源汽车的三大电是什么
新能源汽车区别于传统车最核心的技术是“三电”,包括电控、电驱动、电池。
通过上面分析可以看出,绝大部分自主品牌仅掌握了整车控制器与三电集成技术,对三电零部件技术却仍是处于没有进门的阶段,毕竟不是一个领域,技术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合资品牌方面,没有电芯是它们唯一的软肋,但是通过自己设计电池组与电池管理系统,进而掌握动力电池技术弥补了这个缺陷。技术这种东西是需要积累的。
在2020年前补贴逐步下降甚至之后退出,对于主机厂来说,最重要的工作是如何降低动力电池的成本,也是技术与市场博弈的关键阶段,如果技术受制于人,降成本将难于上青天。
I. 新能源三电系统
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有:电驱动,电池,电控。目前,新能源汽车所使用的控制系统大多是在传统汽车控制器基础上,再进行一些适应性的更改,形成适应于新能源汽车工作的控制软件。
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有哪些
国内在电机、电控领域的自主化程度仍远落后于电池,部分电机电控核心组件如IGBT 芯片等仍不具备完全自主生产能力,具备系统完整知识产权的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仍是少数。随着国内电机电控系统产业链的逐步完善,电机电控系统的国产化率逐步提高,电机电控市场具有的增速有望超过新能源汽车整车市场的增速。
电驱由三部分构成:传动机构、电机、逆变器。
目前国内外电动车的传动机构都是单机减速,即没有离合、没有变速。未来各电动车企业将会在传动机构上增加复杂性,同时降低对电机、电机变阻器的需求,即提高性能,降低成本。
电机由三部分组成:定子、转子、壳体,电机技术的关键点在定子、转子。
转子即新能源汽车的主驱动电机,它承担了与新能源汽车运动相关的所有功能。新能源汽车的电机有正转和反转,正转即为向前行驶,反转即为倒车。新能源汽车在正转加速行驶过程中,电机为负扭矩,扭矩的精确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加速速度的快慢。
J.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汽车上下游产业链有什么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目前对于汽车上下游产业链来说,主要体现在电池系统制造的全过程,电机驱动系统制造的全过程,电控系统制造的全过程,以及汽车充电设备制造的全过程。
对于下游产业链来说,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电池的充电设备和制造工艺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能源电池的回收和加工。同时,某些制造工艺设备也是必不可少的。但需要强调的是,新能源汽车的出现对于我国生产加工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具体而重要的现实意义,已经形成了国内中小制造企业的生产规模、制造技术水平、汽车装备、质量控制等。评价体系对传统汽车制造工艺进行了更新和优化。在此基础上,新能源汽车的出现给制造工艺带来了新的需求和变化,将对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因此,我们必须正视新能源汽车在制造过程中的双重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