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烧车事件
『壹』 比亚迪回应多台e5电动汽车被烧燃事件:初步判断是人为纵火
易车讯日前,比亚迪汽车官方回应了关于宁波e5被烧燃的事件。2020年8月15日18点左右,位于宁波市的江北区车源汇网约车停车场内,有多台比亚迪e5同时被烧燃。客户第一时间报警,警方已按刑事案件立案处理。据悉,该燃烧事件现场没有人员伤亡。
经过现场勘查,比亚迪汽车于8月17日下午发文回应:此事件不是车辆引起,很可能是有人沿着墙边隐蔽处进行纵火导致。具体原因,有待警方进一步调查。
『贰』 深圳一充电桩起火烧毁多辆车,充电桩起火事件为何频发
深圳宝安一小区附近的充电桩发生火灾,火势蔓延致众多辆电瓶车燃烧报废。然而在过去的几年中因为电动车充电起火的事件频繁发生,据调查显示现在市面上有许多不规范的充电桩,已经在平常使用中不规范保养与维修才会导致起火事件。
充电桩为什么会发生火灾?
充电桩起火有许多因素,有天气因素、人为因素、电路因素等等。充电桩在充电过程线路和电池产生热量加上天气温度会发出热量烧坏接头的情况,从而引发火灾。其次,很多充电桩的安全设备配置不齐全,如烟感,灭火器,喷淋等。如果能够做到实时监控,报警等措施。可以大大减少火灾带来的损失。
『叁』 福建一辆威马汽车EX5再次发生自燃,烧成铁壳
近日,据国内汽车媒体报道福建发生一起电动汽车自燃事故,事故车辆疑似一辆威马EX5车型。
威马汽车官方声明回应称,8月25日在威马汽车成都研究院内,一辆经过多轮破坏性试验的报废的早期试装车,已进入拆解程序,拆解了电路保护装置及部分部件,但未能及时完成全部拆解,出现电器元件短路引发火情。事件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控制,未涉及任何人员损伤。同时,威马已经展开报废试装车辆隐患排查,将对所有报废试装车进行复审并及时清理,同时进一步完善报废试装车辆追踪机制,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同时,威马汽车承诺,旗下正式量产车均历经多种严苛测试,安全性能高于国家标准。
不过就目前几次自燃事故来看,威马汽车承诺好像就像一句空话,多种严苛测试,安全性能高于国家标准,却变成自燃成瘾。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肆』 林志颖车祸细节:车燃烧3小时未熄灭,锂电池着火为何难以扑灭
特斯拉Model X使用的是三元锂电池,三元锂电池里面的成分锂是非常活跃的金属,遇到空气、氧气或者水都会发生剧烈反应,电动汽车的灭火事件已经成为了全球的消防难题,消防队曾经作过一个实验,将单片的三元锂电池,从中间撞击将其短路,三秒钟的时间就看到了明火,不管是用沙子覆盖还是用水枪、灭火器,都只能短暂的将外面的火控制住,里面的金属仍然在发生剧烈反应。
三元锂电池的安全性是很大的问题,但它的优势也是目前不可替代的,超高的能量密度使得续航大大提升,三元锂电池的电池密度几乎是同类型磷酸铁锂电池的两倍,相比较起来磷酸铁锂电池就显得笨重,但磷酸铁锂电池的安全性较高,受到碰撞的化学反应并不快速和激烈,各有利弊。
『伍』 威马电动汽车35天连烧4辆,这锅到底谁来背
说到过充,可能有人会问那过放会不会也导致析锂呢?
基本不会。
负极材料表面会在第一次充放电循环时形成一层SEI膜,这种SEI膜会对负极材料起到保护作用,使材料结构不容易崩塌,也就是能提高电极材料的循环寿命。电池充放电过程中,SEI膜会发生少许变化,并不影响大局。而电池过度放电后,SEI膜会被消耗,到了一定程度,失去对负极材料的保护作用,也会让电池的循环能力下降,影响电池寿命。
所以,过充会让电池有析锂的风险,而过放更多会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
相信大家已经清楚了电池自燃的原因,三元材料相对来说是比较安全的,没有必要过于担心自燃问题。当然日常生活中各位车主也要注意用车,合理使用电池,合理规划充电时间,避免过充过放,高频率的使用快充,也要正确看待电池续航里程在合理程度内的下降,毕竟手机的电池也会随着使用,健康程度有所下降,所以对电动车的电池,也就不要求全责备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陆』 各类电动汽车起火事件都有哪些
各类电动汽车起火事件都有:
1、2017年6月11日凌晨3时左右,山东省日照市一辆特斯拉撞击护栏后发生火灾。
2、2019年4月21日晚8时许,上海徐汇区裕德路泰德花苑小区地下车库内,一辆特斯拉轿车突然冒出白烟。
3、2019年4月24日,武汉一辆比亚迪E5起火。
4、2019年5月16日和6月14日,蔚来ES8分别在上海、武汉市再次出现自燃事件。
(6)电动汽车烧车事件扩展阅读:
2019年8月18日,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发布《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大数据安全监管成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今年5月以来,在发生起火事故的新能源汽车(已查明着火时的车辆状态)中,41%的车辆处在行驶状态、40%的车辆处在静置状态、19%的车辆处在充电状态。
《报告》显示,今年5月以来,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发现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79起,涉及车辆96辆。其中,47辆事故车辆接入国家监管平台,28起事故在发生前10天内国家监管平台已进行预警提醒。
79起安全事故中,65%的事故车辆为乘用车、28%的事故车辆为专用车、7%的事故车辆为客车。从动力电池类型看,86%的事故车辆使用三元锂离子电池、7%的事故车辆使用磷酸铁锂电池、7%的事故车辆电池类型不确定。
在已查明着火原因的车辆中,58%的车辆起火源于电池问题,19%的车辆起火源于碰撞问题,还有部分车辆的起火原因源于浸水、零部件故障、使用问题等原因。
『柒』 电动汽车自燃事故频发,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自从新能源汽车进入公众生活以来,火灾和自然的发生并不少见,每一次事故都引起了市场的极大关注。最近,特斯拉、威来、荣威、比亚迪四大新能源电动车品牌相继火起来。这方面说明大家都很重视新能源汽车,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寄予厚望,这是好事;但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发展中的任何瑕疵都暴露无遗,可谓一招全身。新能源汽车并不是唯一会因事故和碰撞而燃烧的汽车,传统燃料汽车也会燃烧。根据美国消防局的数据,美国高速公路上每年约有19.4万辆汽车着火,其中64%在发动机区域启动。
但是目前的情况是针对不同的车企的不同需求。电池组公司为汽车公司提供符合能源要求、循环寿命要求、经济性要求的电池组,而充电设备公司为汽车公司提供符合汽车公司充电电压、电流、功率、计费要求的充电设备,简单地认为是新能源汽车的一个组成部分。充电设备企业基本都是和电池BMS企业隔离的,平时很少有接触。基本上,只要BMS企业满足PACK企业的技术要求,一切都会好的,很少能实现与电池组企业和整车企业的同步沟通。目前BMS企业-电池企业-Pack企业-整车企业-充电设备企业沟通不足,共同合作开发相对碎片化,停留在某些环节,大大增加了整个系统集成带来的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