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马323改装内饰图片
❶ 海马323主驾驶的门,怎么拆卸
先把门内拉手的螺丝拆开,把拉手往后推,松了就可以了
在把玻璃控制开关拆了,把线拔了。(注意拆开关时,用小起子从后面慢慢撬起来,末端有个卡子的,把末端撬起来后在往前。
之后把黑色的小喇叭拆了,把能看到的螺丝起了,好想底下也有三个螺丝的,忘了。
之后把内饰板卸下来,(饰板是用卡子卡的,要小心点,不然就用不回了。)把门里的线,玻璃,门锁拆了(这个不用多说了)
然后拆门壳,最好拆门上的螺栓,不要拆A柱的,这样重新在装时位置容易调。(拆A柱的螺栓要拆叶子板的)
就这么简单了,整个门解体大概就20分钟左右。
哦,你这是要换门吗?
望采纳!祝你愉快!
❷ 海南马自达323的性能怎样
海南马自达323是不错的一款中级轿车来的。
海南马自达323轿车采用日本马自达323设计,于1992年正式引进生产。采用的是原装1.6升化油器引擎,在当时来说算是较为先进的一款国产车型。
内饰方面
海马323车厢内部整体做工精致,仪表台仍采用原装进口配件,美观与细致度有日本车一贯水准,但可明显看出是较旧款的设计。中控台向内收缩,即使在白天辨识性也让人有些为难,当然,熟悉之后操作诸如音响之类不会存在难度。有失也必有得,中控台与档把之间相当宽阔,无论是功能操作还是使用烟灰缸和杯架都更加方便。
全车五座位,标准型为绒布质地,前排座配头枕与三点式安全带,座椅可做四向调节。后排左右座位配有一体式头枕,但没有配备安全带。后排座椅可作4/6分离向前放倒与车尾厢联接。座椅的承托力属于中等。
❸ 改装海马323
引擎改装着力点主要集中于进排气系统上,少有的动及引擎内里部件,透过电脑对喷油量、点火时刻作出精确调控,这样既可达至提升引擎马力输出效果的同时,又能保证街道使用引擎的耐用性。紧接着的悬挂、制动、行走均作出了平衡、合理的改装跟进动作,悬挂的配置有很多选装件供你选择。另外就是车子内饰的改装,更换你喜欢的方向盘,制动踏板,油门等等踏板样式的更换等等,这样又能使你改装的车具备丰富的操控乐趣,对应日常行车之需
❹ 马自达3能改装海马323的座椅吗
不能。马自达3是马自达汽车旗下的一款轿车,该车辆的座椅底部尺寸是50cm乘以75cm的,而海马323汽车的座椅底部尺寸是65cm乘以75cm的,要改装是根本装不上的。
❺ 06年的海马汽车323和海南马自达323是同一款车吗
1、不是同一款,马自达和海南汽车在 06年初就已经正式分手了的,所以现在已经不存在“海南马自达”这个牌子的;
2、正确来说06年出的海马汽车是纯正的中国自主国产汽车,不是当时的合资汽车了,通常汽车尾部印住 “海马汽车”字样的多数都是假的马自达,海马汽车现在是全称,不是海南马自达的简称,很多人将国产的海马车标改成马自达车标的。
(5)海马323改装内饰图片扩展阅读
海南马自达323轿车采用日本马自达323设计,于1992年正式引进生产。采用的是原装1.6升化油器引擎,在当时来说算是较为先进的一款国产车型。
海马323车厢内部整体做工精致,仪表台仍采用原装进口配件,美观与细致度有日本车一贯水准,但可明显看出是较旧款的设计。
中控台向内收缩,即使在白天辨识性也让人有些为难,当然,熟悉之后操作诸如音响之类不会存在难度。有失也必有得,中控台与档把之间相当宽阔,无论是功能操作还是使用烟灰缸和杯架都更加方便。
全车五座位,标准型为绒布质地,前排座配头枕与三点式安全带,座椅可做四向调节。后排左右座位配有一体式头枕,但没有配备安全带。后排座椅可作4/6分离向前放倒与车尾厢联接。座椅的承托力属于中等
海马汽车的标志是象征太阳的圆上嵌一个抽象的鹰隼形状,寓意为“旭日东升,鲲鹏展翅”,代表了海马汽车奋发向上、矢志腾飞的企业形象。
1988年,海马建厂于海南省海口市。开始了第一次创业。1998到2005的第二次创业中,海马与战略伙伴合作,走出了一条“开放、合作、学习、发展”的路子, 海马夯实了自我发展的基础。从2006年起,海马人开始了第三次创业。
今天,海马已经拥有两个整车工厂,一个年产15万台的发动机工厂。更重要的是海马拥有了一批成熟的汽车产业人才队伍,拥有了自主的整车研发能力,拥有了自主的销售服务网络,自主的供应配套体系,拥有了超过30万用户的品牌信赖,拥有了自我生存,自我发展,以我为主去实现海马梦想的体系能力。
随着海南省发展战略的转型,以及河南省在政策上的吸引,考虑到未来的发展,海马最终选择将总部由海口向郑州转移,2016年2月27日,海马汽车发布公告称,旗下子公司海马轿车有限公司名称已变更为海马汽车有限公司,此次更名,标志着海马汽车总部由海口迁移至郑州。
随着总部的搬迁,海马汽车战略重心已经开始转向郑州,海马的中原版图也徐徐拉开。
自海马汽车从1991年推出首款HX6380两厢车到2006年的 “福美来2代”, 15年间共推出17个系列共30个品种。其中,“普力马”、“福美来”两个系列的推出,一举扭转了企业的艰难局面。
2000年,企业果断决策导入“普力马”项目。从产品试制、试验、模夹具制作、设备安装、调试,到产品小批量产和批量生产,仅用了短短的九个月时间。2001年5月18日,国内首款SMPV—普力马推向市场。
到2005年,普力马系列产品占国内小MPV市场份额达到80%以上,占据国产S-MPV细分市场的重要地位。
随后,企业又将发展目标转向国内竞争最为激烈的中档轿车,以同样方式和速度推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福美来轿车, 2002年7月18日,福美来正式投放市场,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广泛认同,被誉为当今中国车市的“新三样”之一。
在新品研发方面,海马汽车始终秉承“在开放中寻求合作、在合作中谋求发展、在发展中确立自我”的战略方针,充分利用国内外合作伙伴的先进技术,结合自身优势,详尽规划了近、中、远期产品的发展战略,纳入具体规划的新产品达到16个。
福美来
福美来原型为日本马自达的FAMILIA,福美来是基本上和日本马自达同步生产的一款车。作为一款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家用轿车,福美来在过去的几年中取得了相当不错的销售业绩,而此次新福美来车型的上市则更能兼顾个性化、年轻化的消费需求。
此次上市的福美来三代完全由海马上海研发中心自主设计开发,产品开发历时24个月。福美来三代主要的设计思路以及理念就是“HOMEY宜居”;作为垂直换代产品新一代的福美来在外观内饰以及动力系统方面都有了全新的设计。
福美来三代车型外观经过重新的设计,外观不算前卫,但是融入了当下的设计理念并且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流畅的线条不激进,整体感觉比较中性平和。
1、在主动安全方面,福美来三代采用了前后双碟式刹车、ABS +EBD、高亮度前大灯、高穿透力前雾灯、速度感应落锁以及儿童安全锁,全方面的保证成员的安全;在被动安全方面,福美来三代车身采用了高强度钢材的3H高刚性车身,并配置四安全气囊设计,在突发状况下最大限度的保证车内乘员的人身安全。
2、福美来三代的车身尺寸为4535mm/1740mm/1480mm,轴距为2615mm,车身比现款车型要大,轴距增加了5mm。动力方面,海马的1.6L发动机,最大功率为88.2kW(120马力),最大扭矩为158Nm,除了匹配了5速手动变速器外还有CVT自动变速器可选。
3、在配置方面,福美来三代全系标配了双安全气囊、前后盘式制动系统、速度感应自动落锁功能、可调式超速报警系统以及发动机防盗系统等。另外新车全系标配了带有伴我回家功能的灯光系统(大灯延迟)、驾驶位6向手动调节功能、带USB/AUX接口的单碟CD音响系统等舒适性装备。
❻ 用07年海马323改装成跑车是怎么样的求图片
用07年海马323改装成跑车是可以去当地的汽车改装公司去设计的
❼ 海马323后门内饰板如何拆卸
你好,里面是卡子,先把防水胶条去掉,用翘板取【汽车有问题,问汽车大师。4S店专业技师,10分钟解决。】
❽ 马自达3能改装海马323的座椅吗
能。马自达3的性能不好舒适度不高,但是调节的高度是一样的,换成海马323的座椅可以直接折叠,空间一变,可以放货,也可以休息时躺。
❾ 马自达323和海马323是一样吗
“马自达323”和“海马323”不一样
❿ 为什么那么多人改装马自达323
停车场出现一台外观相当不错的马自达 323 ,询问之下方知是仅仅进行了外观改装的5门版马自达 323。其实马自达的323原本就有很不错的外型,国内也有不少人在这种车的外观上下工夫,而这台白色的马自达 323改装用的翼豹前下巴、尾翼、M3侧裙以及M3后下巴,但整体感觉又与翼豹 GF8大同小异,尤其前保险杠与下巴补平完整度非常高。另外最特殊的便是子弹型后视镜,除造型能够减低风阻外,时下颇为流行的后视镜上方向灯也设计在内。内装部分在原本塑料面均施以白色涂装,方向盘更挑选甚为稀有、刻有图案的双幅式产品。整体感觉素雅中带点杀气相当不错,只是笔者认为换装一组大尺寸镀铬铝圈,会更有VIP的味道 http://auto.zjol.com.cn/05car/system/2007/12/27/009092118.shtml
在尽可能多地保持原车机械部件的原则下,追求车辆性能的最大提升,改到让它勾起你到赛车场上尽情放纵一把的欲望,这也是Topmix改装这部福美来时所希望达到的效果。
我们一直在说“好马配好鞍”,要进 行汽车改装,首要的任务应该是先有一部具有改装潜质的可塑之车,才可以令改装得到最佳效果。海南马自达生产的福美来,虽然已是上代的323车型,但在目前国内的同级别车型中,无论是在车架、底盘刚性,还是在操控性能以及制动性能等方面,都是表现最为突出的一员;而且相较欧系车型,如大众宝来,它又有车身轻盈的优势。所以,Topmix选择福美来1.6作为改装对象,不仅表现出行家的眼光,也正符合他们的改装宗旨,即在尽可能保持车辆原有机械部件的同时,最大限度提升车的性能。
形象包装
以制作车身大包围为主业的Topmix改装店,其地位在业内是得到公认的。它所制作的车身包围件不仅满足外观上的视觉需要,更满足实际的空气动力学及其它功能性上的需要。
在外形上,福美来1.6改用了碳纤维制成的发动机舱盖,除了减轻重量外,导流和为发动机提供散热辅助也是其重要功能。另外它还增加了舱盖拉环锁扣,防止车辆在高速行驶时盖板被掀开,使安全性更有保证。加装了进气口加大的前保险杠,头唇下面还加装了可调节角度的碳纤维导流板,以便适时调整以得到最佳的下压力,保险杠两侧突出的两块小碳纤维板也同样作此用途。开孔的前后轮轮拱包围件,并不只是为了好看,从车轮前面加装的管道便可看出冷却刹车碟才是其主职。
巨型尾翼可以说是这部323最能镇住路人目光的地方,这仅是表象而已,在我们稍后的实际驾驶中,更能感受到它在增大下压力方面作出的贡献。
改装项目
对于原厂装配的1.6升DOHC发动机,Topmix没有作任何部件的更换,甚至连进气部分也没有作改动,但据Topmix的陈sir讲其动力却提高了约15%。这样的动力提升是如何实现的呢?原来他们为这台发动机加装了几组S.I.Zero二次进气装置并对排气尾管进行了改装,由于S.I.Zero二次进气装置是Topmix最新推出的产品,出于商业保密的考虑,陈sir特意要求我们不要拍照,未免遗憾。
悬挂部分的改动应该是这部车的最大变化,福美来原本就以运动化为调校方向的悬挂,在更换了搅牙避震器后,高度降低了5cm,不仅看起来车身更加贴地,而且感觉上也让人自然增加了几分信心。不过,也可能是出于保密或者是调校还未完善的缘故,陈sir没有透露这套高度可调的搅牙避震器是什么品牌,只说它是台湾出品的,不免让我一时有些怀疑这套悬挂的功力。此外,制动部分只是更换了刹车片,未作进一步的加强,也让人感到有些意外。
除了以上所说的部件更换和加装外,其它部分的变动还包括,加装Topmix桶形座椅、HID高亮度氙气头灯、前后悬挂顶Bar(横拉杆)以及Yokohama.A048胎。
激烈驾驶游刃有余
坐进车内,桶形座椅紧贴的包裹感,立刻让我感觉到与日常开车的不同,集中精力似乎突然间变成了一种坐上车后就自然产生的本能反应。除此之外,手中的方向盘、换挡杆都是我十分熟悉的,离合、刹车和油门踏板的回馈力度与原装车相比也没有感觉到有什么不同。但是,从身后传来的低沉而清晰的气浪声,还是提醒我置身其中的这部福美来1.6已与之前试过的原厂版本有了很大不同。
轻抬离合起步,只需稍带点油门即可,和原装车没有分别,感觉十分轻松。不过,伴随油门踏板的深入,这种感觉便开始了变化。发动机头段的动力输出感觉明显较原装车来得更为有力,转速的提升干净利落而平顺,没有半点拖泥带水,只有当转速超过5000rpm的高转区继续向红线区进发时,冲劲会有所下降,稍稍显得有些底气不足。原装的5前速手动变速器在挡位编排上则没有任何变动。整体而言,在加装了S.I.Zero二次进气装置并改装排气管后,可以比较明显地感觉到发动机的动力提升,而且在运转平顺性以及油门响应性上,轻松、随性的表现游刃有余,都让我感觉非常舒服,如果不是事先知道这台发动机是1.6升排量的话,我一定以为Topmix是用一部福美来1.8来改装的。
不过,排气尾管的改装就不那么让人满意了,在高转速下它传来的声音显得有些嘈杂,不够纯净的气浪声有些影响情绪。
在动力表现让人十分满意之余,悬挂的表现也是很不错的一环(虽然我连这套避震器出自何方都还不知道)。首先受益的,应该是由于车身高度的降低,更加低矮的坐姿能够让人产生到一种因为对地面信息及时掌握而放心释放自己开快车的欲望。硬朗的调校显然不用多说,在车碾过不平路面时悬挂所表现出的韧性非常到位,绝不是一味以硬碰硬的处理,这是很能讨好人的。而在连续的绕桩中,它的支撑力又完全能够应付激烈的驾驶动作,再加上福美来自身车架刚性的保证,每次都是以Yakohama的A048车胎尖利嘶叫声而告停,让我们直抱怨为什么这是套没有完全“开胎”的新胎。同时,未经改动的转向部分敏锐度变得更为直接,凭添了几分乐趣,应该也主要是因为悬挂改动的缘故吧。
最后要说的就是我之前抱有的一点疑问。首先是Topmix制作的GT尾翼,除了外形够炫之外,它在高速时对车身稳定性的贡献实在不小,和原装车速度超过100km/h后就变得渐渐轻飘的感觉完全不同,即使我们将车速拉到140km/h以上,车身的动态表现都依然十分稳定,让人非常有信心。其次,只将原厂刹车上的刹车片换下后的制动表现,的确比原本已有很好效能的制动力更提升了一级。
我们对这部Topmix改装的福美来1.6的试车,是在珠海赛车场进行的。在我们完成试车工作后,陈Sir正好要在这里参加一个Track Day 比赛,下场和一些劲改的1.8升级车同场较量一番。不管最后成绩如何,积极参与比赛的欲望已经可以显示出陈Sir对这部福美来1.6的信心了。
http://www.gaibar.com/caroptions/opsample/2007-11-05/20071105153221_95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