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改装汽车 » 改装车入门基础知识

改装车入门基础知识

发布时间: 2021-05-17 15:52:43

汽车改装的几个基本知识

其实汽车改装的知识要看你想了解汽车的那部分,想改装那个部位。通常汽车改装都是改装包围、轮壳、轮胎、避震、引擎、进气、排气管、方向盘、仪表盘、防倾杆、前后灯熏黑等。。。

Ⅱ 汽车基础知识 入门必修是什么

1、机油

机油就如同汽车的血液,它的作用是帮助发动机润滑减磨、冷却降温、密封防漏、防锈防蚀、减震缓冲,清洁等作用,能够提升发动机的动力和使用时间。

不同的类型的机油所更换的时间是不同的:矿物油一般5000公里,半合成7500公里,全合成1万公里左右或一年更换一次。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选择的机油种类,确定爱车机油的更换时间。

2、冷却液

冷却液也是汽车发动机必不可少的。作用就是降低发动机工作时的温度,使发动机的温度维持在正常范围之内,防止发动机因温度过高造成爆缸的风险。在冷却液不足进行添加的时候,应保持在壶的max、min刻度之间,也就是最大和最低之间。

不同车型的冷却液更换周期差别挺大,短的2年或者4万公里,长的5年或者10万公里,这个最好根据自己的保养手册来更换。

3、玻璃水

玻璃水是用来清洁挡风玻璃,让其变得更干净,属于汽车的易消耗品。汽车玻璃水通常分夏季玻璃水和冬季玻璃水,因此买的时候需要注意区分开玻璃水的添加时建议车主朋友们在车上备上一桶,以防万一。

4、变速箱油

变速箱油是清洁变速箱中出现杂质的油品,能够保证变速箱正常工作,延长传动装置的使用寿命。变速箱油有区分为自动变速箱油和手动变速箱油。颜色通常为红色。不同类型的变速箱,其更换油品的时间也不同:自动挡的6到8万换,手动挡的话4到6万换一次。

5、制动液

制动液也叫刹车油,是保证汽车制动系统正常使用的重要油品,具有防腐,防锈,润滑,散热,传输能量的作用。制动液分为含硅制动液,和不含硅制动液,且不能混加使用,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制动液禁止混合添加;

制动液的更换时间一般为2-4年,在一些潮湿的地区,由于空气中的水分含量较高,因此呢需要提前更换,具体可以参照自己车子的保养手册。

6、转向助力油

转向助力油是一种特殊的油品,作用是传递转向力,从而使方向盘变的轻巧,减少驾驶员转向力度。

(2)改装车入门基础知识扩展阅读

(1)前置前驱结构相对简单,成本较低,传动组件较少,重量较轻,动力损失少,传动系统集中在前轴,车辆内部空间不会被压缩。但操纵性相对较差。

(2)前置后驱的操纵性有显著提升,可进行漂移、甩尾等极富驾驶乐趣的操作,前后重量更加均匀,但会加大车身重量、造成动力浪费,增加油耗。

(3)前置四驱拥有更高的操控性,脱困能力强,抓地力、安全性均有显著提升,但动力损失大、车身重量大、油耗高,结构复杂成本高。

Ⅲ 有关汽车改装的知识

汽车改装基础知识之
点火系统、进气系统、供油系统改装
点火系统改装
1、点火系统的组成:
点火系统在引擎运转时所扮演的角色是在任何引擎转速及不同的引擎负荷下,均能在适当的时机提供足够的电压,使火花塞能产生足以点燃汽缸内混合气的火花,让引擎得到最佳的燃烧效率。
点火系统的基本装置包含了电源(电瓶)、点火触发装置、点火正时控制装置、高压产生器(高压线圈)、高压电分配装置(分电盘)、高压导线及火花塞。现代的点火提前装置则已改由引擎管理电脑所控制,电脑收集引擎转速、进气歧管压力或空气流量、节气门位置、电瓶电压、水温、爆震等讯号,算出最佳点火正时提前角度,再发出点火讯号,达到控制点火正时的目的。
2、点火系统改装
在谈点火系统的改装之前,必须先了解汽车的点火系统是否仍维持原设计的性能,确认之后再谈改装的需求。火花塞是否定期更换?冷热值是否正确?这可由拆下的火花塞电极状况判断,太冷的(散热能力太好的)电极会出现黑色积碳,太热的电极则会呈现白色、电极熔蚀、陶瓷裂开等状态。高压导线是否破损漏电?电瓶的电压是否充足?(装了高功率的音响扩大机后,是否配合换用安培数较大的电瓶?)点火正时是否作了正确的调整?
点火系统的改装是为了弥补原有点火系统的不足,改装的目标在于缩短充磁所需时间,提高二次电压,降低跳火电压,延长火花时期,减少传输损耗。其方法可由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高压线
高压导线顾名思义就是肩负着传输由高压线圈所发出的高压电流到火花塞的任务。一组优良的高压导线必须具备最少的电流损耗及避免高压电传输过程产生的电磁干扰。一般车上的高压导线由于包覆材质所限,因此设计成约有5k 的电阻值,以防止电磁干扰,但这电阻值却会降低导线的传输效率,造成电流的损耗。若将导线包覆的材料改为矽树脂,则干扰的问题可获得解决,电阻值也可大幅降低,高压电流因传输而造成的损耗也可降低,这也就是改用『矽导线』的目的。改用矽导线绝不可能让你的点火系统脱胎换骨,但能收强化体质之效,也可为后续的点火系统改装铺路。
2)高压线圈
前面所提的两项充其量不过是点火系统的强化工作,还称不上改装,点火系统的改装应从高压线圈开始算起。点火用的高压电流是由高压线圈所产生,改用线圈材质较佳或一、二次线圈圈数比值比较高的高压线圈,均能产生较高的高压电流,并且能承受较高的电流输出负荷。点火电压的提高对火花时期的延长有直接、正面的影响。目前有许多种都将分电盘和高压线圈设计在一起,若要改装高压线圈则必须将原有高压线圈的线路外接,另外装一组改装用部品。
3)电容放电系统
电容放电点火系统就是利用每次的点火间隔,将点火能量储存于电容器的电场中,点火时再一次释放,因此比起传统的点火系统能产生更大的点火能量。CDI的产品中知名度较高的有ULTRA、MSD、其中特殊的要算是MSD(Multi Spark Discharge),字面意义是:多重火花放电。它在一次点火放电的过程中可产生多次连续的高压放电,具有极高的点火能量(可达一般点火系统的十倍)。如此高的点火能量可大幅延长火花时期,也由于点火能量(电流)的大幅增加,因此必须配合将火花塞的电极间隙适度的加大,让点火能量(电流)能在一次的点火时期正好消耗完,否则未能消耗的能量可能会寻找其它的方式消耗,其中可能的是在点火系统的其它电路中取一最短的路径,如此一来点火系统将有烧毁的可能,不可不慎。
4)其它系统的配合
点火系统改装后可能面临的是供油量不足的问题,尤其在高转速状态下,若不能解决则可能导致引擎的过热问题,因此供油系统必须视点火系统改装的程度,适度的提高供油量。
以MSD的改装为例,其附属配件就是一个调压阀,在不变更供油系统其他组件的情况下增加供油量。任何改装的成败及优劣,决定在改装后与其它系统的配合程度,单方面的加强某一部份,只会加速其它部份的损耗。成功的改装是在促成各机件均衡谐调的运作,不但要高效率,更要高度平衡性。
进气系统改装
1、进气系统的工作原理
进气系统包含了空气滤清器、进气歧管、进汽门机构。空气经空气滤清器过滤掉杂质后,流过空气流量计,经由进气道进入进气歧管,与喷油嘴喷出的汽油混合后形成适当比例的油气,由进汽门送入汽缸内点火燃烧,产生动力。
1) 容积效率
引擎运转时,每一循环所能获得空气量的多少,是决定引擎动力大小的基本因素,而引擎的进气能力乃是由引擎的『容积效率』及『充填效率』来衡量的。『容积效率』的定义是每一个进气行程中,汽缸所吸入的空气在大气压力下所占的体积和汽缸活塞行程容积的比值。
之所以要用在所吸入空气在大气压力下所占的体积为标准,是因为空气进入汽缸时,汽缸内的压力比外在的大气压力低,而且压力值会有所变化,所以采用一大气压的状态下的体积作为共同的标准。并且由于在进行吸气行程时,会遭受其他的进气阻力,加上汽缸内的高温作用,因此将吸入汽缸内的空气体积换算成一大气压下的状态时,一定小于汽缸的体积,也就是说自然吸气引擎的容积效率一定小于1。进气阻力的降低、汽缸内压力的提高、温度降低、排气回压降低、进汽门面积加大都可提高引擎的容积效率,而引擎在高转速运转时则会降低容积效率。
2)充填效率
由于空气的密度是因进气系统入口的大气状态(温度、压力)而有所不同,因此容积效率并不能表现实际上进入汽缸内空气的质量,于是我们必须靠"充填效率"来说明。"充填效率"的定义是每一个进气行程中所吸入的空气质量与标准状态下(1大气压、20℃、密度:1.187Kg/cm2)占有汽缸活塞行程容积的干燥空气质量的比值。在大气压力高、温度低、密度高时,引擎的充填效率也将随之提高。由此也可看出,容积效率所表现的是引擎构造及运转状态所造成引擎性能的差异,充填效率表现的则是运转当时大气状态所引起引擎性能的变化时进气岐管与容积效率 。

3)脉动效应:
引擎除了在极低的转速外,进汽门前的压力在进汽期间会不断的产生变动,这是由于进汽阀门的开、闭动作,使得进气歧管内产生一股压缩波以音速的大小前后波动。假如进汽歧管的长度设计正确,能让压缩波在适当的时间到达进汽阀门,则油气可由本身的波动进入汽缸,提高引擎的容积效率,反之则会导致容积效率下降,此现象称为进气歧管的脉动效应,又称『共震效应』。
4)惯性效应:
进汽阀门打开,空气流入汽缸内时,由于惯性的作用,即使活塞已经到达下死点,空气仍将继续流入汽缸内,若在汽缸内压力达到最大时,关闭进汽阀门的话,容积效率将成最大,此效应称为惯性效应。
若想得到最佳的容积效率必须同时考虑脉动效应及惯性效应,也就是说在汽缸压力达到最大,关闭进汽阀门的同时,前方进气歧管内的压缩波也同时达到最高的位置(波峰)。较长的进气歧管在引擎低转速时的容积效率较高,最大扭力值会较高,但随转速的提高,容积效率及扭力都会急剧降低,不利高速运转。较短的进气歧管则可提高引擎高转速运转时的容积效率,但会降低引擎的最大扭力及其出现时机。因此若要兼顾引擎高低转速的动力输出,维持任何转速下的容积效率,唯有采用可变长度的进气歧管。
2、进气系统的改装
进气系统的改装基础就是要提高引擎的『容积效率』,要达到这一目通常可由以下的方式着手:
1)空气滤清器
进气系统改装的入门工作就是换用高效率、高流量的空气滤清器滤。换装高流量的空气滤芯可降低引擎进气的阻力,同时提高引擎运转时单位时间的进气量及容积效率,而由供油系统中的空气流量计量测出进气量的增加,将讯号送至供油电脑(ECU),ECU便会控制喷油嘴喷出较多的汽油与之配合,让较多的油气(并不是较浓)进入汽缸,达成增大马力输出的目的。若换了滤芯仍不能满足你的需求,可将整个空气滤清器总承换成俗称〃香菇头〃的滤芯外露式滤清器,进一步的降低进气阻碍,增强引擎的〃肺活量〃。
2)进气道
进气道的改装可从形状及材质两方面来谈。改变进气道的形状目的在于进气蓄压(以供急加速时节气阀突然全开之需)及增加进气的流速,但这类产品通常有特殊性的限制,也就是说A型车所用的若装在B型车上并不一定能发挥其最大的效果,改变进气道材质乃是着眼于不吸热及重量轻,目前最常用的就是碳纤维的材质,其不吸热的特性,能让进气的温度不受引擎室的高温所影响,让进气的密度较高,即单位体积的含氧量增加,提高引擎出力,唯一的缺点是价格高不可攀。进气道的改装常是形状及材质同时改变以收到最大效果,同时将空气滤清器一并拆除,并将进气口延伸至车外,直接对准前方,以便随车速提高增加进气压力,提高进气量。
3)直喷式歧管
在赛车引擎上所需要的是高转速的动力表现,可以牺牲低转速时的马力输出,因此都将进气歧管尽量缩短并取消空气滤清器,充分消除进气阻力,以求得最佳的高速表现。传统式后方进气、前方排气的引擎型式,在换装直喷式进气歧管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由车外导入足够的新鲜空气。直喷式的进气歧管与经过空气动力学设计的碳纤维进气道是最佳的组合,也是目前赛厂车的不二选择。尤其在将引擎降低后,利用引擎上方所空出的空间,安装一大型进气导管,开口并与车头水箱护罩充分密合,让空气能有效的送达后方的进气歧管。
4)二次进气
目前有许多利用二次进气原理所制成的产品,使用的人不少,价格也都不便宜。之所以称它为"二次进气",是因为除了原有从空气滤清器吸入的空气外,另外再利用进气歧管的真空压力差,从引擎PCV(曲轴箱强制通风)管路外接上另一进气装置,导入适量的新鲜空气来达到提高容积效率的目的。
二次进气所能得到的动力提升效果最主要的是在前段(低转速),因为在节气阀全开、空气大量进入真空度降低时,二次进气装置所能导入的空气量就变得微不足道了。进行大幅度的进气系统改装时,必须考虑与供油系统的配合问题。若只是大幅的增强进气能力,而供油系统无法提供足够的供油量与之配合,则势必无法达到提高马力的目的,因为引擎所需的是比例适当的油气而不只是大量的空气。此外在实用上必须考虑噪音的问题,以往谈到噪音大家通常只想到排气管所产生的声浪,而忽略了进气也会产生噪音。

供油系统改装
1、供油系统分类:
供油系统分为化油器和燃油喷射系统两种,但是就马力输出、燃油效率、废气污染、可靠度等各方面来说,化油器比起燃油喷射系统可说是一无是处,所以我们可以说:化油器的时代已经过去,它已成为历史名词,无讨论的价值。所以,我们谈引擎供油系统就是单指燃油喷射系统。
喷油系统是由燃油输送系统、感应器系统、电脑控制系统所组成。它的工作原理简单来说就是利用汽油泵将汽油加压以后,从油箱送进高压油路,经过压力调整器的调节作用,使系统中的供油压力维持在2.0~2.5 ,也就是将送到喷油嘴的汽油压力保持在2.0~2.5。同时由各感应器将引擎的进气量及运转状态以电压讯号的形式传送到供油电脑(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ECU根据这些电压讯号加以分析,算出所需的喷油量,也就是算出喷油嘴的喷油时间,然后再将喷油讯号传送到喷油嘴的线圈,喷油嘴接受喷油讯号后,将喷油阀打开,汽油便喷到进汽门前方的进气岐管内,再随着进汽门的打开进入汽缸内。
2、喷射系统的分类
1)按喷射(喷油嘴)位置分类:
节气阀体喷射式又称为单点,只使用一或二支喷油嘴,装在节气阀上方,以较低的压力喷出汽油,汽油与流经节气阀的空气形成混合气后,必须先通过进气歧管再由进汽门进入汽缸。但是油气流经进气歧管时,部份油气会在歧管壁附着,并且会因进气歧管的形状、长度不同而造成各缸混合气分配不均。因为油气从节气阀到汽缸必然会有的时间延迟,因此引擎加速时的反应会较慢。
多点喷射,每缸的进汽门口之前各有一支喷油嘴,对准进汽门,以2~5 的高压将汽油喷出,而与进气歧管的空气一起进入汽缸,形成混合气。如此一来进入各汽缸油气的混合比得以平均。
2)按喷油方式分类:
连续喷射,又称机械喷射式,喷油嘴在引擎运转时不断的喷油,而喷油量的控制是经由改变供油压力来达成。
程序喷射式,使用电子式喷油嘴,需要喷油时将喷油嘴的线圈通电,使柱塞因为磁力的作用而往上提升,喷油嘴便可喷油。喷油量是由喷油时间的长短来控制,单位是微秒(ms)。
由于机械喷射已经是过时的设计,因此目前的车种几乎都采用效率及经济性较佳的程序式喷射。而单点喷射除了价格较低、结构简单外,也无任何可和多点喷射媲美之处,况且它还有许多和化油器相同的缺点(效率低、各缸油气分配不均),因此多点喷射(MPI)可说是现代喷射供油系统的主流。
3)按空气流量检测方式分类:
进气量的检测方式分为直接和间接两大类,一种是以进气歧管绝对压力感应器(MAP Sensor:Manifold Absolute Pressure Sensor)测出的进气歧管压力和引擎转速间接计算求得。另一种则是以空气流量计直接测得。较常见的空气流量计有三种:翼板式、热线式、卡鲁曼涡流式。
3、供油量的计算
供油量的多少是以喷油嘴燃料喷射时间的长短来计算,供油电脑(ECU)根据空气流量、引擎转速、及各个感应器所提供的补偿讯号,利用原先设定的供油程序算出所需的供油时间,这个供油程序我们可以用图形的方式来表现。ECU所算出的燃料喷射时间是『基本喷射时间』、『补偿喷射时间』和『无效喷射时间』的总和,单位是微秒(ms),1ms=0.001秒。其中喷油嘴在单位时间内所喷出的汽油量是由喷油嘴本身口径的大小及喷油压力大小所决定。
1)基本喷射时间
基本喷射时间是由进气量(此处是指重量)和引擎转速所决定。当你踩下油门踏板时,控制的是节气阀的开启角度,开度越大进气量越大,供油电脑根据空气流量计测出的进气量及当时的引擎转速来和预先所设定的供油程序比较后,算出所需供油量和相对的喷射时间。
2)补偿喷射时间
补偿喷射也就是一般人所称的『提速』,它是由各种感应器侦测出引擎当时的工作状况及负荷,将讯号传给电脑(ECU)以后,算出所需额外的供油量,用以维持引擎稳定、顺畅的运转。补偿喷射程序的设定是一复杂的工作,因车而异。

3)供油系统的改装
引擎的最佳空燃比为14.7:1,但若在高转速、高负荷时若想要求得较高的引擎出力,通常要将空燃比提高到12:1~13:1。供油系统的改装就是要『在适当的时候适量的提高供油量』,让空燃比适度变大,这『适时』与『适量』也是判断供油系统优劣的依据。
喷射供油系统的改装可分为改硬体和改软体两大类,改硬体的目是要提高单位时间的供油量。改软体主要是改变它的供油程序,由于原车的供油程序是考虑了废气控制、油耗经济性、运转稳性定、引擎材料耐用性所得的设定,所以在马力的输出表现上,往往无法达到注重性能的使用者的需求,例如大家最殷切需求的高转速、高负荷时的表现,往往呈现供油量不足的窘况,这时就需要改装软体来达成。
4、供油系统的改装
1)调压阀
在多点喷射油路系统中的压力调整器,它负责对喷油嘴提供固定的压力,压力越大那么相同的喷射时间喷出的汽油量越多。调压阀是装置在压力调整器之后的回油管,经过调整可将喷油嘴的喷油压力提高(一般约可提高20%),进而达到不变动供油模式的情况下增加喷油量(约可增加5%~10%)。加装调压阀可以说是供油系统的改装中最花费最便宜的,其安装也相当容易,只不过在调整压力时,需借助汽油压力表才能量测调出的压力。事实上,对换排气管、改进气装置等,这类小幅改装的车,通常用加装调压阀来弥补其高转速时喷油量的不足,效果不错而且经济。在此要告诉大家一个小常识,若你的车在静止起步油门踩下的瞬间会出现短暂的爆震现象,装个调压阀也许就可改善。
2)喷油嘴
喷油嘴的大小决定了单位时间的喷油量,改用口径较大的喷油嘴是提高喷油量的最直接方法,要换到多大则需视引擎的改装程度而定。改喷油嘴最大的困难是可相容喷油嘴的取得,通常同车系或同系列引擎的喷油嘴才可相容,最常见的就是CIVIC可换用ACCORD的喷油嘴,可增加约25%的喷油量。改调喷油嘴所获得喷油量的增加是全面性的,也就是从低转速到高转速喷油量都会增加,这可能会造成中、低转速时的供油过浓,导致耗油量增加和运转不顺。通常“动过大手术”的引擎才会需要大幅的增加供油量,一般车主所需要的通常是高转速和重负荷时适度的增加喷油量,这就需要软体的改装才能达成。但有个情况就是引擎大幅改装后,也许高转速时所需的喷油时间比引擎运转一个行程的进气时间还长,造成喷油嘴持续的喷油都没办法提供足够的油量,这时加大喷油嘴已是必然的选择。
3)供油电脑晶片
车厂在设计引擎时便已将原先设定好的供油程序录在ROM上,这个程序通常是油耗、污染、运转平顺度等条件妥协下的产物,而且是不可更动的。就因为不可更动,所以若想改变供油程序就必须换用另一种模式的ROM。通常专业改装厂都会供应种车型的改装用电脑晶片,改装时要先把原电脑的晶片取下(通常原厂供油电脑的ROM都直接焊在电路板上),焊上一个IC座(如此一来可方便日后再更换),再插上改装用的晶片。如此所得的供油程序仍是固定的,它只是对原车的程序做修正,其中很重要的一项是可将补偿喷射程序中的断油控制时间延后甚至取消不再有断油之限制。要注意的是 :每种改装用晶片都有它设定的适用条件(也就是改装的程度),改装时必须选用和您爱车改装状况相近的晶片,才能得到最佳的效果,否则可能适得其反。晶片的选用应该寻求经验丰富的改装厂咨询。
4)可变程序供油电脑
这是供油系统改装中最贵也最有效的一项,就是HALTEC电脑。经由这个电脑车主可依照爱车引擎的改装程度,配合空燃比计的测量,设定出最佳的供油程序,也就是前文所提的基本喷射程序以及各个补偿喷射程序都可利用外接手提电脑任意更改。它与改晶片最大的不同,也是它最大的优点是日后引擎再作更动、改装时,若出现原有供油程序不合用情况,可经由程序的修正立刻获得解决。
改装可变程序电脑后,原车的供由电脑便废弃不用,但较高等级的电脑能将原车的所有感应器功能全部保留,也就是说各种供油补偿程序都可正常运作,也可更改,不因获得高性能而将运转顺畅度与实用性牺牲。改装可变程序供油电脑的最大困难并不在于安装,而是供油程序的设定与最佳化修正。这往往需要借助经验和仪器,经过不断的测试才能完成。

Ⅳ 学汽车改装都需要哪些基础的知识

如果要学改装的话
可是很麻烦的
首先要现懂得车辆的维修知识
其实目前车辆使用的各种先进技术
一些零部件的制造技术
车辆外观的设计
以及对成本的控制

Ⅳ 汽车改装基础知识,给改装初学者的几点建议

把基础内容搞清楚,改装的注意事项和匹配方式,国家安全改装的要求,投资改装的具体要求。

Ⅵ 改排气有什么用汽车改装基础知识讲解

汽车引擎作为汽车的动力源,它的性能高低直接决定了汽车的整体性能的高低。而汽车引擎的性能高低,汽车动力改装的效果。不单单取决于引擎本体的设计,还与它周边的其它部件,如进、排气系统,供油系统,点火系统,电子控制系统等等息息相关,而进、排气系统就如掌管引擎命脉的两大门神,如果其中出现毛病,引擎便不能够正常工作,影响性能。但是对于很多车主来说,他们更关心爱车的外观是否完整,很少会对汽车的排气系统进行深入的研究,如果要研究,恐怕就是对排气的尾嘴了。毕竟汽车的排气在外观上很难看出里面的结构,同时很多人会认为,排气管只要不堵塞就是工作正常了。 汽车的排气系统(Exhaust System)一般由排气歧管(排气芭蕉)、三元催化器、消音鼓(尾鼓)、排气管等构成,这各个部分的设计都是非常讲究的,其中更以排气尾鼓为甚。因为排气尾鼓除了起到消声的作用外,它的结构形式直接影响了排气系统的功能。想了解排气尾鼓,各位不妨点击:《排气尾鼓本质解构》。 图:本田CR-Z(ZF1)用排气尾段,图中体积较大的圆柱状结构就是排气尾鼓了,常见的排气尾鼓的外形有很多,但是它们都比排气系统的管道要大,很容易就能辨别出来。 这次为了让大家能深入地认识排气尾鼓,揭开排气系统的神秘面纱,我们对一台铃木北斗星的原厂排气尾鼓、和改装排气尾鼓进行了拆解。 图:铃木北斗星原厂排气尾鼓废气路线图。 如上图所示,铃木北斗星的排气尾鼓是典型的回压设计,废气先从①处的管道进入尾鼓,并迅速充满尾鼓后方的废气室②,由于这个废气室是密闭的,废气只能原路返回,在管道③处的小孔流进中间的废气室④,之后,废气再通过格网⑤流向排气管口⑥,最后从排气管⑦排出尾鼓。 原厂的尾鼓在外观上是多么的简单,如果不是拆开来看个究竟,相信大家也想不到原来废气的流向是如此复杂的!虽然这样复杂走线的设计能够起到较好的回压作用,对提升引擎的低转区间的扭力很有帮助,但是,如果引擎要攀上高转速区间,就有点力不从心了,还会降低高转区间马力的输出,那么,改装的排气尾鼓又是怎样的呢? 图:依照改装排气尾鼓的设计进行了三维建模,尺寸并不是精准的,不过还是可以将改装排气尾鼓的结构和原理清晰地表达出来。 从改装排气尾鼓的设计上看,引擎废气从红色管道进入尾鼓,然后再经蓝色管道排出,而整个尾鼓内则塞满吸音棉,要注意的是,这种在尾鼓处绕圈的排气管设计,取消了原厂排气尾鼓的密闭气室,通过塞消音棉和延长排气走线来达到回压效果。与原厂排气尾鼓相比,排气阻力大幅下降,有利于引擎高转速区间的动力性能,但回压效果有所降低,这就意味着引擎低转扭矩有所减弱。 图:改装排气尾鼓解剖图。 图:北斗星安装改装排气尾鼓实拍。 总结:通过对比原厂排气和改装排气的尾鼓,我们很容易就得出结论:对于一般经济型小车,原厂排气在设计上会充分考虑到排气的声浪、引擎低转扭力,这就会刻意增加排气的阻力,这样设计,虽然对提升引擎低转速扭力有很大帮助,但是,会大大削弱了高转速的发挥。而改装排气则可以通过搭配各种不同的尾鼓,来配合各种不同的驾驶习惯的需求,如果需要低扭输出,可以改装一套回压值(排气阻力)大的排气,而需要高转输出,就可以改装一套阻力小的排气。

Ⅶ 如何用60分钟讲解汽车基础知识

汽车基础知识
[名词解释篇]
MT:手动档 ABS:防抱死系统
AT:自动档 EBD: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
ESP:电子稳定程序 DSG:双离合器变速箱
CVT:无级变速 DSC:动态稳定控制系统
VDC:车辆动态控制 ETC:电子牵引力控制系统
TCS:全速牵引力控制系统 EBA:紧急制动辅助系统
EDS:电子差速锁 MASR:牵引力防滑控制

[引擎篇]
先说说最普遍的现象,一般人都会认为马力大就一定强一定快,但是同时却没有注意到以下问题:
最大输出功率:一般用马力(ps)或千瓦(kw)表示,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和转速有和大联系,转速提高了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也会随着提升,但是转速达到一定程度后输出功率会有所下降(这可能就是物极必反吧?哈!)最大输出功率通常表示为r/min,280ps/7500r/min,就是在每分钟7500转时能输出最大功率280匹.
最大扭矩:发动机输出的力矩,扭矩(扭力)一般表示为N.m/r/min,例如100N.m/3000r/min即是说在每分钟3000转时能发挥最大扭拘100N.M
排气量:气缸工作容积是指活塞从最上端到最下端扫过的体积,也就是单缸排量,取决于缸径和缸程(原理V=sh体积公式),发动机排量就是各缸排量的总和.
气门数:气门从字面上就能理解,就是进气和出气使的,当然是进引擎了啊.国内车一般都是用两气门的,一个进气一个出气,属于最基本的配置了啊.国外车一般都是采用先进些的四气门,就是两个进气门两个出气门这样能提高进出气效率,对提高发动机转速和功率有很大帮助.现在已经有的车开始运用五气门技术,3个进气2个出气,这样能加大进气量使燃烧更充分.但气门也不是越多就一定越好,因为加工极其困难,结构过于复杂
气缸排列形式:一般来讲是有直列,V型,W型(由两个V拼起来),水平对置,转子引擎.排列方式不同也会影响所占空间和车的重心.比较推荐直列6缸.
压缩比:汽缸活塞最大行程容积与汽缸活塞最小行程容积的比.汽缸中活塞移动到最低点时此点称为下止点,反之称为上止点,有很多人喜换直接用最大高与最小高度直接比得出压缩比,实际上是不正确的,因为汽缸的几何外型不一定规则上盖更不一定是规则平面所以在上止点时所剩的容积不能单纯的按高的比简单计算(压缩比与所用汽油的型号有很大关系)

一般来讲马力的大小多数决定于所用的引擎:
L4(直列四缸)
L5(直列五缸)
V6(V型排列六缸)
L6(直列六缸引擎,性能很好属于高档车才采用的)

2 一些汽车的基本知识
V8(V型排列8缸)
W8(W型排列8缸)
V12(V型排列12缸)
W12(W型12缸)
V16(V型排列16缸发动机)
W16(一般是由两部V8并列组成,很少数的豪华车使用,例:布加迪)
水平对置发动机(保时捷和SUBARU应用)
转子发动机(马自达应用,一般为RX型车)

缸数越多一般来说马力也会越大,但同时最重要的一点也不要忽视那就是缸数越多它的质量就也会越大,占用的空间同时也就增大了,而占用空间大也就进一步意味着车身的加大以及质量的进一步增大.而质量问题不仅会影响车的操控性和灵活性更会影响车的加速性能,因此在选择车型时一定要注意以上问题,不要盲目的看到车的马力大就选择,一般的民用车马力不会超过200匹,高性能些的运动车普遍在280匹马力左右,顶级的跑车会在500匹左右甚至更高.需注意的是一般顶级跑车都会运用碳纤维材料做车身,因此会很大程度减轻重量.而且赛车的内室通常会把没有实际用途的内饰等都拆除以达到进一步减轻重量的目的,在看过以上粗略的讲解或日后选择车就要开始注意这个问题了.

扭矩(扭力)
车子的最基本性能之一,恐怕很多稍微玩过赛车游戏的人都会更重视扭矩而胜过马力吧?而扭矩确实也是很关键的的一项指标,扭矩是发动机产生的扭转力矩,扭矩从发动机传送到车辆的变速器,再同变速器和差速器内几组联动的齿轮,将扭矩传输到车轮变速器在1档时会比3档传输更多的扭矩,因为1档具有前进档中最大的传动比,其实说白了就是加速性能,车子的加速性能往往会在比赛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就像一般高级跑车都会有一项指标发布,就是0-100km/h加速时间,一般来讲能在4秒左右的车子就一定属于顶级车了。有极少数车可以在3秒以下。
这些车普遍都是马力与扭矩兼备的。(法拉利,林宝坚尼,福特GT,布加迪,克莱斯勒,帕加尼风之子等等,据说EVO 8 MR100公里加速只需4.3秒)有些车在低速是扭力能发挥到最高,也就是低速时的加速性能好,而有些车则是在高速时能发挥最大扭力,具体看车型不同需要自己体会.在启动时的快慢有时足以决定一场短距离比赛的胜负.而且在现今多弯道的赛道时代车子的加速性能更显的是突出的重要,扭矩的大小和上面所提到的车身质量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就不用多解释了吧?
因此各各厂家都在对自己的车做车身的轻量化.扭力可以说是动力之源,马力的大小也是取决与扭力的,扭力配合转速就可以计算出车的基本马力了,而加速能力也不光只取决与扭矩还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轮胎(轮胎是车子非常关键的一项配备在后面我会详细讲解).重要的一点,相同排量车字缸数越多越好,当然也是有限度的啊,至于什么缸径越小越好就不用说了,相同排量缸数多缸径当然就小了啊.(最简单的数学体积公式啊V=sh,V总=nV)等级分的细致了速度的分级也就更细腻了,操纵感也会更强.

讲解一下大家比较感兴趣的涡轮增压和转子发动机:
涡轮增压技术:
提高压缩比是提高发动机功率的措施之一,而提高压缩比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花费较大的改变汽缸形式(不作讲解)另一种即是我们所常见的增加进气量的方法,涡轮增压就是牵制加大空气的输入输出量.
涡轮增压器实际上是一种空气压缩机,通过压缩空气来增加进气量,它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惯性冲力来推动涡轮室内的涡轮,涡轮有带动同轴的叶轮,叶轮压送由空气滤清器管道送来的空气,使之增压进入汽缸.当反动机转速增快,废气排出速度与涡轮转速也同步增快,叶轮就压缩更多的空气进入汽缸,空气的压力和密度增大可以燃烧更多的燃料,相应增加燃料量和增加发动机转速,即能增加输出功率.

[驱动篇]
车辆的驱动形式分为多种.个人了解共分为下列几种:
FF:前置引擎前轮驱动,前重后轻,前后重量分配不均匀不属于高性能驱动方式
FR:前置引擎后轮驱动,有良好的操控性比较灵活(后面有详细介绍)
4WD:4轮驱动,也有前置和中置之分,越野性能好(后面有详细介绍)
MR:中置引擎后轮驱动,连F1都采用的驱动方式,不用再多说了吧?性能理想稳定.

3 一些汽车的基本知识

RR:后置引擎后轮驱动,由于重量集中在后面所以容易发生甩尾现象.
由于大家比较常用的和关注的是FR和4WD所以在此做稍微细致的介绍:
FR:最快的运动方式通常都是依靠后面提供动力产生冲刺的能量而前面提供精准的控制,这一条大家不用有什么疑问,这个是物理学和几何学的基本法则之一,汽车的运动是需要能量的这一点谁都知道,而所需要的这大量的能量不管是加速,制动,还是转向,都必须通过4个轮胎很小的接触面来提供和传递,每个轮胎都会提供一定的抓地力,而抓地里的大小则取决与接触面的尺寸,材料及花纹,还有附加在上面的重量和与路面的摩擦力,如果某一个前论正在为加速提供所需的能量那根据能量守衡同时这个轮提供给转向的摩擦里就会降低,这种情况回导致转向不组,就是平时在过弯的时候如果速度过快总会觉得车往弯道外侧偏离(应该有这个感受吧?有些赛车游戏确实没有这感觉...就不举例了)高速的形式也会导致重量向后移,这样会提高后轮的抓地里,50/50的前后重量分配应该是最佳的比例.

4WD:AWD也属于4WD范围,只是全时4驱的意思.但日常的4WD通常是指分时4驱这套系统通常只能应用在低速牵引力的情况.扭矩的认识也是4WD理解的关键,前面有讲解.轮边差速锁:对于分时4WD而言通常在前轮头上有,平时2驱行驶时前轮没有驱动力,在接通4WD是分动器接通了前驱动轴,同时还要将轮边差速锁关闭才能变为4WD.结构:4WD的主要不见就是两个差速器和一个分动器.差速器分别位于前后两轮之间,传输扭矩,在转弯时车轮按照差速器输出的速度旋转,在转弯时4个轮按照不同的轮速行走,差速器允许例外轮速度不同.
工作原理:通常用开放式离合能将扭矩平均分配到4轮上,但是如果2个论中的一个离开了地面或者在光滑面上行走时力矩就会变为0,导致相对应的另一个轮也会变为0,如果发生这种情况既是两个轮都没有了牵引力,后果不用再说了吧?可以锁止后差速器,就算有一个轮离地也能继续前进.4WD车起步稳,越野性能佳,但是质量过大导致速度感不强.

[悬挂篇]

还是先要明确概念,所谓悬挂就是车架或者叫承载式车身与车桥(也就是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装置的总称,它包括了弹性元件,避震器和传力装置等三个部分,根据结构又可以分为独立悬挂和非独立悬挂这两种基本的类型.非独立悬挂一般是和整体车桥配合使用的,越野车的后悬挂一般都是采用非独立悬挂这种方式的,非独立悬挂的左右论是不互相独立的,也就是说当一侧的车轮由于某些原因位置发生变化时另一侧的车轮也会随之变化,而独立悬挂则相反,一般是与断开式车桥配合使用的,在轿车上比较普遍应用.两侧的车轮是互相独立的,即使一侧的车轮位置和运动方式发生变化另一侧的车轮也不回发生变化.

知道了基本概念,我们现在开始了解它的原理和作用,悬挂最关键的是弹簧和避震器.

弹簧

弹簧的功能是最直接也是最容易理解的啦,通过自身的伸缩来减缓路面所带来的震动.我们都应该知道,在平时生活中要是使劲压一下弹簧的话松手后弹簧弹起来的长度会比原长度还长一些,因此无法控制弹簧的回弹就回使汽车变的颠簸更厉害,避震器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啊,避震器就是用来控制弹簧回弹的,当车开过不平的路面时,弹簧回是汽车弹起来,这样车胎就会离开地面,导致车本身失去抓地力,避震器就可以在着个时候一直弹簧把轮胎压在地上使汽车与路面保持平稳的接触.
汽车悬挂的偏软或偏硬主要是由选择的弹簧所决定的,偏软的弹簧无疑就能提高驾驶的舒适性可以吸收地面的颠簸,而且可以保持良好的抓地力,而偏硬的弹簧可以减少车身的晃动,增强车的操控性能,一般跑车和运动车都会采用便硬弹簧.改装弹簧就可以提高操控性,改装主要就是选用偏硬和偏短的弹簧,偏硬的好处上面已经说过了,短的好处就是降低车身,从而降低重心,提升汽车过弯时候高速的稳定性.

避震器

避震器与避震筒,活塞,阻尼油,阀门等部件组成,工作原理:在受力需要压缩或回弹时,利用活塞上下应动,推挤阻尼油通过阀门的小孔,而将此产生的热能用来抵消避震筒受到的震动.控制弹簧回弹的阻力我们称之为阻尼.如果避震器产生了较大的阻尼那么该避震器就较硬,运动车一般都需要吸收很大的车身晃动,为了同时能获得良好的操控性,会采用阻尼交大的偏硬避震器.

4 一些汽车的基本知识
避震器的改装与弹簧类似,为了更出色的操控性能,一般都选用阻尼大的避震器.想要改变阻尼的大小改变阻尼油通过阀门小孔的孔径就可以了.赛车和平时大家见的民用车采用唯一的阻尼设置都是不好的.
采用可调式避震器才是正确的选择.可调式避震器采用弹簧与避震器一体的设计,
高度可调阻尼可调,,调整高度可以降低重心增强高速稳定性阻尼可调,可以调整压缩力和回弹力,可以精确转向增强操控性.
调校,低速弯:入玩时转向不组可以降低前吸震筒的阻尼同时提高后吸震筒阻尼,转向过度相反调试即可.出弯给油时转向不足.FF车可调硬后吸震筒,FR车则减低前吸震筒.中高速弯:入弯转向不足可以提高后吸震筒阻尼,转向过度则相反.出弯给油转向不足可以调整后吸震筒硬度.高度:前低后高倾向转向过度,前高后低则转向不足.

[车身篇]
许多喜欢改装人的最爱,但是有很大一部分人只是喜欢它的外观所带来的视觉冲击,但没有了解它存在和安装的真正意义和作用
扰流板就是安装在汽车车身上的一些板类不见,用来改善和平衡汽车高速行驶是的动力和稳定性.在空气动力学上,空气的流速与空气的压力是成反比的,也就是说空气的流速越快所受的压力即越小,反之则越大.
汽车的侧面外型会造成高速行驶中存在下大上小的气流压力,如此就会有一个上下压力差而产生上升力,车速越快压力差就会越大,也就是上升力会增大,会越来越明显.它是车在行驶中所受空气阻力的一部分,上升力不但会消耗车本身的动力最关键的是会减少车轮与地面的附着力,这样会使车子发飘,行驶时的稳定性也会变差了,所以现在才会有各种各样的扰流板出现,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是高速行驶的车获得额外的下压里是轮胎能更好的抓紧地面,行驶更加稳定.

尾翼

根据以上所讲,当车速超过60公里/时的时候,空气阻力对车的影响就非常明显了,使用了汽车尾翼即可产生一种附加的作用力,即下压力.也就是对地面的附着力,它能抵消一部分上升力,控制汽车上浮,减小风阻影响使车辆紧贴路面行驶,从而提高稳定性,加装尾翼也可以节省燃料一般来说小排气量车不要加装尾翼,因为自身车速还达不到尾翼所能发挥正面作用的时速,反而只是增加了车身的质量,大排量车安装尾翼还是有必要的.
现在的尾翼基本有3种材料制成,一种是原车配备的玻璃钢材料,比较贴合车身曲线美,一种是铝合金材料制成的,一般外观比较夸张,但导流效果确实不错,但是质量过大也是一大缺点,最佳材料可以说是碳纤维材料的尾翼,具有高刚性和高耐久性并且质量小外型美观.尾翼上扰流板的位置有些可调,调节方式有手动和自动两种,自动调校有液压力住,可根据车速自动调节角度,手动调校比较方便,尾翼并不是越大越好,因为主要作用是提供下压力使车子高速行驶更稳定,所以只要有最佳的扰流效果即可,不必增加多余的质量负担.

Ⅷ 汽车改装好学嘛一般要学多久呢

、要学习改装车,首先要去了解车的性能,然后了解车上各部位的零件,最后根据自己的理论加操作去完全。(建议去正规汽车学校去学习,毕竟学校里都有专业的导师辅导,在公司里呢,有的师傅保密。不会把自己的知识交给你。)。

2、学习改装车有简单,有困难的,简单以外观小部件为主。大到发动机,一张车的核心就是发动机内部的零件。

简单的一般都是安装尾翼,更换轮毂及轮毂更换颜色,外观喷漆,更换排气管

困难的一般就是改装发动机的动机,让发动机的排量增大,动力也就大了。

3、去了解车的构造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了解一辆车后,其它车的构造大小不一,改装车的理论知识要够稳定。

在行驶过程中要保证不会出差错,出差错会引起事故发生,小事造成身体的轻伤,大事造成生命的威胁。

4、要改装的部位,最好是查一查我过我改装车法律法规,别到时候,帮别人改好了,还违法了。

要是改自己的车是非法的,被查到不仅人才两空,还会把自己的道路给毁了。

Ⅸ 如何从零开始学习汽车改装知识

去专业的汽车改装店。优点是直接接触改装技术,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系统的学习到整车的改装流程,只能一点点积累经验。如果没有一点理论知识的话,那学习起来就更困难。只能师傅教一点就学一点。白白浪费时间。

Ⅹ 改装车注意的事项

对于改装车 我觉得 如果您想快 先要给他一个强有力的悬挂系统 也就是要加装全车拉杆 更换避震器 然后是加大轮胎轮毂 这样在操控上您的车就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然后是刹车 加大刹车盘 高温皮 激进点的可以更换多活塞卡钳 刹车钢喉 这样您玩起车来才能随叫随停 接下来才是改装动力 一切安全第一动力改装有几种1 原车发动机基础上 简单的可以换风箱头焦 尾段直排 可以提高高转速时候的排气顺畅 高转速比较爽 不过就是起步时候低扭损失比较厉害 复杂点的 可以抛光 死气吼 进气道 缸避 从而增加压缩比 压榨出更大的动力 当然这样的做法 对喷油嘴 行车电脑 以及油品 都有了更高的要求 加下来就是加装涡轮了 这个技术目前十分成熟 整车零件齐全 3天可以落地调试 当然 费用除了涡轮套件 还要更换锻造的发动机内府来提高稳定性 以及更换更大kg的离合器套 2 可以选择移植机头 也就是更换发动机 变速箱 以及电脑 这个需要看是什么车型的 很多发动机的犄角是相符的 不用大动 动力提升也很大说了半天 改车先改悬挂 然后刹车 最后才是动力 咱们是玩车 不是玩命 哈哈

热点内容
江淮商务车8座多少吨 发布:2025-07-17 15:39:00 浏览:755
现在年轻人都买豪车 发布:2025-07-17 15:38:19 浏览:657
福特全顺自动房车视频 发布:2025-07-17 15:38:06 浏览:30
洒水车价位多少 发布:2025-07-17 15:36:39 浏览:297
上海到广州坐动车价格是多少钱 发布:2025-07-17 15:33:25 浏览:968
成都速星房车改装 发布:2025-07-17 15:33:20 浏览:320
卫航房车罗曼斯特 发布:2025-07-17 15:29:12 浏览:174
上海雅马哈300踏板车价格及图片 发布:2025-07-17 15:26:40 浏览:410
ga4手动内饰 发布:2025-07-17 15:24:28 浏览:32
豪车秀钥匙 发布:2025-07-17 15:24:22 浏览: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