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改装汽车 » 改装车王三菱

改装车王三菱

发布时间: 2021-07-17 21:41:32

❶ 为什么三菱EVO,斯巴鲁这类车改装后那么强

我是斯巴鲁车主 因为他们出生之初是为啦世界拉力锦标赛准备的 但是后面响应民众才生产民用版 但是即使是民用版的车子 车子的平衡 动力系统 车架强度 驱动形式都是标准的赛车风格 当然因为是民用,动力会跳的比较小或者温柔

因为原来日本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所有车子不超过280PS动力限制 所以大家的跑车在本土都调的很低 当然因为改装潜力极大 所以是一种很好改装和好玩的车种

❷ 三菱evr路神

改装车之王--三菱Evo不是EVR
Evo.1:1992年9月7日正式发表亮相,并于当年10月19日限量发售的MITSUBISHI LANCER Evo.1是以搭载195匹马力之LANCER旗舰车种GSR为基础车种,进行改良而成的赛车道路版,当时在日本当地造成不小的销售热潮。 原本原厂只打算限量发行2500台,但由于不到3天即销售一空,于是原厂再追加2500台。最大马力250ps,最大扭矩31.5kgm,是当时日本除了日产地平线BNR32 GT-R(NISSAN SKYLINE BNR32 GT-R)跑车外最快的四驱跑车。

三菱Evo
Evo.2:LANCER Evo.1问世1年后的1994年1月17日,充分运用WRC参赛技术,进一步改良引擎性能及悬吊系统的EVO II隆重问世。不仅洗刷了Evo.1“速度优异但转向不良”的批评,且成功地转型成可随车手意识操控自如“全面型”的进化版本。最大马力小涨到260ps,最大扭矩仍旧是31.5kgm。

三菱Evo

Evo.3:Evo.1着重性能,Evo.2追求成熟,而1995年2月10日诞生的Evo.3,则在成熟的基础上进一步飞跃。和前两代相比,Evo.3最大的改变在于外观,不论是前保杆、前下巴、裙脚、后包围及后尾翼等所有的空力套件均彻底焕然一新。重新设计的引擎活塞,改良的进,排气系统使得Evo.3的马力再涨10ps,达到270ps的境地,最大扭矩照旧是31.5kgm,以当时的机械水准看来,足以震撼业界。

Evo.4:1996年8月23日,以新型LANCER为前身之Evo.4正式登场!Evo.3是将旧款车体改良使其更完美,但Evo.4却从头到尾都是全新设计。由于Evo.4新型车架的开发成功,基本的车体刚性向前迈进一大步,于是赋予更高潜力的引擎,再加上车辆周边配备刚性的提高,促使动力性能更能淋济尽致地发挥。 最大马力终于达到了日本本土量产车型马力上限的280ps,最大扭矩则狂涨至36kgm。

Evo.5: 1998年1月26日,在前代Evo.4两夺WRC总冠军后,更强悍的进化版本Evo.5隆重问世。 Evo.4在赛场上优异的表现刺激其它对手加紧脚步发展,为了继续保持战果,三菱在Evo.4的基础上提高了引擎扭矩并加宽轮距,使造出的Evo.5在整体操控稳定性上得到新的突破!其他如制动,悬挂,引擎都有改动,Evo.5很好的达到了三菱“进化论”中新的高度。最大马力280ps,最大扭矩小涨到38kgm。

Evo.6:在1999年1月22日,为了适应WRC新的赛例规定,Evo.6正式问世。相比起Evo.5,Evo.6的改进重点放在了车身的外形设计上,重新设计的头唇,前保险杠等空气部件给人全新的视觉感受,不对称的进气口设计和双层可调尾翼更是酷味十足,个性到死。此外,针对前一代车架刚性稍有不足的弱点,Evo.6严谨地补强了车架。在悬挂套件上则全面启用锻造铝模

Evo.7: 2001年1月26日,焕然一新的Evo.7在万众期待中降临。全新的外形设计引发颇多争议,但仍保有EVO系列车款的强悍气势。车头部分大致维持该系列的风格:引擎盖上的盾形散热口,令人倍感熟悉的向外拱出的前后叶子板,看起来更加凶猛霸气。尾翼的设计则由Evo.6的双层式回归Evo.5的单层设计。内饰方面,战斗意味也更甚以往,金属质感的中控台、Momo三幅式带气囊赛车方向盘还有Recaro特别版赛车桶座,显现出不凡的品味与气息。最大马力280ps,最大扭矩39kgm。

Evo.7推出之后,三菱厂方尝试性地推出了Evo历史中第一款配备自动波箱的版本:Evo.7 GT-A。限量2000部发售,算是Evo中比较另类的一个孤本。

Evo.8:2003年,喜欢用“极速快车”缔造“极速传说”的公路爆走分子们又有了新的“飞仔车”,Evo.8来了。8代Evo的实力为史上最强,简直非笔墨所能形容。280ps最大马力+40kgm最大扭矩+6前速手动变速箱+二代AYC系统+ACD系统+超强刚性车架,一切一切都是高性能车迷们的梦幻组合!在全球诸多汽车媒体的轮番测试中,Evo.8接连不断取得骇人成绩!三菱厂方再接再厉,顺势推出一款全面轻量化处理的赛车版Evo.8:Evolution MR。在此,三菱对MR的解释是:MITSUBISHI RACING。看来,汽车史上最成功的跑车进化传说还将继续!

❸ 三菱Evo和日产Gtr谁的改装潜力大

想玩改装当然是EVO这两款车没什么可比性价格根本不在一个区间上 选择EVO的原因也很明确

第一:价格相对便宜 10代EVO 50万左右 GTR上百万

第二:EVO平台的价格相对便宜而且二手件也比较多(进入中国的时间较早)易于国内改装 GTR不要说改装连销售上正式的代理商都没有 要真想玩改装车就EVO吧 要是炫富喷姑娘就GTR 新款EVO是4B11T的发动机 (10代EVO) 老款是4G63发动机(1~9代) 4G63的改装后能上500~600P马力 到车轮上上400P没问题 建议EVO就老款的 EVO是街道 GTR是场地

❹ 用三菱的evolution和nissan skyline飙车,要怎么改装车子才能赢

.nissan skyline 分好多种 我估计你说的 GTR ..gtr 近代大家了解的有bnR 32 33 34 . 32头重.容易产生转向不组.. 33 是垃圾 用公爵王底盘. 这两车原厂的话.EVO5以上 无论在赛道公路.技术不比人家差很多 都不会输. bnr34算成熟车型.操控好了很多.原厂马力280 4400转 40.0kgm 数据来说 和evo8一样. 感觉日版evo8操控不会输R34.美版的话 大弯 发夹弯 没R34快.但比GTR灵活精准...9代evo 更成熟,完美41.5kg,..如果你是8代9代的话.你是新车 人家是旧车.还是有优势.总结 . 比如你的对手是最强的R34 .你开9代 在技术一样的情况下.大家原厂.你是能赢的.如果大家一起改装就难说了.他能改1000马力你能吗? 如果他不改 无论你开几代. (我就不信你开1代2代.)轻改一下稳赢.还有那些不懂车的人就不要多说了。听了好烦。你凭什么说原场R34 比EVO 9 快?你两台都开过?我虽然没开过。但是数据充分证明这不可能的。数据EVO有优势.我上边讲到了.车重就更不用说了吧.

❺ 三菱劲炫1.6改装自动王

楼主啊,这个是不建议购买和改装的,没什么意思的。

❻ 三菱帕杰罗专车专用一键启动手机控车无钥匙进入自动升窗改装

❼ 日本汽车中,丰田和三菱哪个更强

悍马
美国AMG公司以生产悍马(Hummer)而扬名世界。AMG公司的创始人是一位自行车制造商乌特,1903年成立越野(Overland)汽车部。1908年,约翰.威利购买了越野汽车部,并于1912年成立威利斯-越野(Willys-Overland)汽车公司,生产威利-骑士汽车。二战期间的1940年7月11日,美国军方向135个企业发出了研制一种轻型侦察车的招标书,条件苛刻而且时间紧,有福特等三家公司揭标,其中一家就是威利斯-越野汽车公司,生产最早期的吉普“WillysMA”。后来军方综合三家企业的产品优点,以WillysMA做基础,委托威利斯-越野汽车公司重新进行标准化设计,这种标准化车就是WillysMB。至二战结束时,威利斯公司生产了36万辆WillysMB吉普车。
1953年,商人凯赛购买了威利斯-越野汽车公司,更名为凯赛-吉普公司。1970年美国汽车公司(后被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兼并)购买了凯赛-吉普公司,又改后为吉普公司,该公司由商务汽车部和政务汽车部等两个独立部门组成。1971年政务汽车部成为美国汽车公司子公司-AMG汽车公司。1980年AMG承接美国军方另一宗军车设计任务,设计出Hmmwv越野军用汽车。1983年美国LTV公司从美国汽车公司手中购入AMG汽车公司。1992年,AMG又转入了Renco集团。同年,借助于在海湾战争中的优异表现,第一辆民用悍马面世,即悍马越野车,立刻赢得了众多青睐。由于优异的运行性能,被业内外人士誉为“越野车王”。
1999年,通用汽车公司从AM General取得了悍马的商标使用权和生产权。
[编辑本段]【品牌语源】
美国军方于七十年代末期,根据越战经验,发现需要新一代的轻型多用途军车。当时军方所要求的军用车需要符合高机动性、多用途、有轮(非履带式)汽车,简称HMMWV(High Mobility Multi-purpose Wheeled Vehicle)。而Hummer正是取自HMMWV的昵称Humveer所译音而成HUMMER。
[编辑本段]【车系历史】
二十世纪70年代末期,美国陆军根据越战经验,开始研发新一代的轻型多用途军车,当时军方所要求的军用车需要符合高机动性、多用途、有轮(非履带式)等要求,简称HMMWV(High Mobility Multi-purpose Wheeled Vehicle),用以取代多款吉普和各式四驱皮卡,目的是让统一制式的轻型军车能够实现更简便的模块化维修和保养,提高机动能力。
美国陆军造出了19辆XR311试验车。XR311在沙漠、草原有很好的表现,但最后因为成本太高、车尾因安放发动机无法载货而不符合军队多用途的要求,停止了进一步的开发。而在同一时期,超级跑车制造商兰博基尼也看准了军车市场,于1977年试制了几台高性能吉普车给美国军方试验,取名Cheetah。但由于其发动机在车后面,汽车的用途受限,无法取代小皮卡。兰博基尼后来把该车的市场转向了中东和富商,这就是LM002。
到二十世纪80年代初,AM General工程部总结了XR311和Cheetah落选的原因后,希望重新研制出同类的越野车交给美军测试。于是,他们制造了12台HMMWV。该车发动机位置从后置改为中置,位于两轴之间但在驾驶室之前。这个设计解决了前置发动机造成的车重不平均和后置发动机无法载货的两难局面。同时,也因为这个设计,车宽增加至近2.2米(不包括后视镜),发动机的大半占据了驾驶员和前座乘客的中间,而自动变速器也正好放在后排两座位的中间。
HMMWV还使用全时四驱系统,采用V8 6.2升柴油机,省油的同时可以发出150匹马力,时速最快达到110公里/小时。这12辆HMMWV分别加上不同的车身,以适合美军多用途的要求。经过在内华达州的沙漠进行的32000公里全面测试,其出色表现给美国军方留下了深刻印象。1983年,美国军方与其签订了定购测试车的合同,经过五个月的详尽评估以后, AM General公司赢得了一个最初生产55000辆HMMWV的合同。同年美国LTV公司从美国汽车公司手中购入AM General汽车公司。至今,Hmmwv系列车辆车产超过14万辆,美军方装备了10万辆,并出口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悍马了承担人员和物资的运输、遂行反坦克、通信中继、火炮牵引等多项任务等等。战后,美国五角大楼公布题为《波斯湾战争的胜利》的最终报告中称:“悍马满足了一切要求,或者说超出了人们的要求……显示了极好的越野机动能力。其可用性超过了陆军的标准,达到90%。很高的有效载重能力对美军来说也是绝对地保证。”
1992年,AM General又转入了Renco集团。同年,AM Genera推出了Hmmwv的民用车,取名Hummer,译音“悍马”,一个十分贴切的中文名称。由于优异的越野性能,被业内外人士誉为“越野车王”。反而“老祖宗”Hmmwv少人知晓。
[编辑本段]【悍马车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UMMER H1(悍马 H1)

1991年2月28日,世界瞩目的“海湾战争”(Persian Gulf War)正式结束后,因为HMMWV在战场上英勇的形象,广受美国民众的喜爱。自此,各界喜好者的询问电话不断向AM General涌入,也让AM General开始让考虑推出民用型HMMWV的可能性。1992年,民用型HMMWV开始销售,正式定名为HUMMER。美国电影明星、曾任美国加州州长史瓦辛格(Arnold Alois Schwarzenegger)成为第一位拥有的人士。往后,不乏有知名人士特地指名购买的车辆之一,引起一波HUMMER流行的浪潮。
悍马H1沿用了Hmmwv的外观,凶悍十足。它不是为民间设计,而是为美军的严酷要求而设计出来的。军队要求汽车在几乎满负荷的使用情况下,其使用寿命长达12年。前所未有的动力性能、操纵性能及耐久性能,能够适用于各种特殊的路面,能够行驶许多运动型车辆无法行驶的道路,被业界誉为“越野车王”。它具有高尺寸的离地间隙,大角度的接近角和离去角,车体宽,重心低,V8柴油机,全时4轮驱动,独立悬挂,动力转向等。还有中央轮胎充气系统,驾车者可以变化轮胎气压,装配泄气保用轮胎,轮胎泄气时仍可以48公里时速行驶30公里。而悍马在舒适性、内部装饰、动力性能与军用型Hmmwv有所改变外,车型外表仍保持一致,在城市行驶特别的“另类”。
H1系列有五种车型,分别有两门、四门硬顶两厢体车,四门软蓬两厢体车,四门及两门皮卡。其动力来自一台6.5升涡轮增压柴油引擎。它位于车子中部,使整车的重量分布非常均匀。一种密封的中央稳压装置能保持系统压力平衡并保护主要部件不受玷污。每个部件上的通气软管都汇集到一条来自空气滤清器的中央软管。该系统使悍马能在近1米深的水中开一整天而不怕水,沙子和泥巴的侵袭。焊接而成的钢车架上有5条重负荷横梁,它们能充分吸收在恶劣路况下满载行驶时遭受的应力。这种结构赋予悍马无与伦比的力量和灵活性。高负荷多重冷却系统为冷却液,机油,变速器/分动器油和转向机油提供高质量的冷却服务。保证这些液体处于正常工作温度能延长发动机部件的寿命并使车子即使在最恶劣的状况下也能安全运转。
4L80E自动变速箱被广泛认为是有史以来最好,最耐用的4挡变速器。它不但使悍马容易驾驶,而且能通过平顺的动力传递提高车子的越野机动性。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它还能适应并迎合你的驾驶方式。
大多数越野车的后轮都采用鼓式制动,因此倒车下坡时车子很难控制。悍马采用的半轴内置4轮盘式制动器,不论是倒车下坡还是向前行驶都十分有效,所以说4轮盘式制动器是不可替代的越野装备。
该车的分动器让驾驶员能改变传动形式以适应不同路况,提供分高低挡的全时4驱服务。整个传动系统的齿轮减速比为史无前例的33:1。极高的传动系中心线和带齿轮的轴头等设计赋予该车近半米的离地间隙。悍马在城市车流中和在野外丛林中一样敏捷。不论是在交通高峰时的公路上还是在拥挤的停车场里,该车驾驭起来一点也不比别的车费劲。助力转向,4挡变速器,独特的悬挂和小得惊人的转向半径使悍马异常灵活,操控起来不象卡车,更想跑车。
2006年1月,HUMMER加入了HUMMER H1 Alpha,提高发动机性能。2006年,由于HUMMER H1产品世代过于老旧、汽油销耗过大的批评及销售量锐减的影响下,年底停止生产。
H1性能参数
车长:4686mm
车宽:1905mm
车高:2197mm
整备质量:3102kg
发动机位置:前置
发动机型式:V-8 带增压电喷柴油机 DOHC双顶置凸轮轴
气缸数:8
点火方式:多点电喷
0-100Km/h加速时间:19.5s
变速器型式:4L65-E 4速自动变速器
排量:5967mL
最高车速:134 km/h
最大功率:125KW/3400rpm
最大扭矩:401N.m/1700rpm
油耗:16L/100km(平均)
排放标准:欧2
轴距:3302mm
驱动形式:全时四驱
悬架(前/后):独立扭矩杆,单管气体减震,前稳定杆/五连可变弹簧,可变空气承载,单管气体减震,稳定杆
轮胎类型与规格:LT315/70R-17
制动装置型式(前/后):前、后轮盘式制动器
转向器型式:齿轮齿条
H1标准配置
牵引控制 方向调节 转速表 AM/FM收音机
电动车窗 动力转向 电动加热倒车镜 中央门锁
雾灯 后除雾镜 防盗装置 ABS刹车系统
副驾驶座安全气囊 驾驶座安全气囊
CTIS中央轮胎充气系统 小型储物箱
Run-Flat功能 卤素大灯 电动门锁 高靠车斗式座椅
无逆流通风设备 辅助油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UMMER H2(悍马 H2)

1999年,通用汽车公司从AM General收购了悍马的商标使用权和生产权。2003年,通用汽车推出了HUMMER H2。同时,将原来Renco Group推出的HUMMER,重新定名成HUMMER H1。H2由通用汽车设计,委托AM General生产制造与行销业务。有别于前一代HUMMER H1的设计仍然停留在军事化的庞大体型与简陋的舒适配备,HUMMER H2的设计一开始就是针对一般的道路使用为目标,改善过于庞大的体型、增加舒适配件,更加贴近一般使用民众的需求。2005年,又推出了皮卡HUMMER H2 SUT和越野车HUMMER H2 SUV两种,使产品阵容趋于完整。
由于H2是在雪佛兰Suburban 的平台上开发的, 因此它或许不会像H1那样对所有路况都应付自如, 但对大多数驾驶员来说, 它提供了更地装备水平更先进,舒适性更高。H2因其完美的顺应了原来悍马车的风格和粗犷的车身造型而受到赞誉。然而自从H2成为“平民”版SUV以来,它从未显示出其军用车的本质——虽然对许多买家而言这是这款车所独有的吸引力的一部分。
H2性能参数
车长:4821mm
车宽:2062mm
车高:1976mm
轴距:3124mm
驱动形式:全时四驱
最高车速:180km/h(电子限速148km/h)
平均油耗:22L/100km 满油行驶500公里
排放标准:欧3
燃料种类:93号以上无铅汽油
最小离地间隙:229-300mm
后备箱容积:386-2452L
油箱容积:121L
发动机位置:纵置发动机
发动机型式:Vortcc6000 V8 OHV 32气门汽油发动机
气缸数:8
排量:5967mL
点火方式:多点电喷
最大功率:232KW/5200rpm
最大扭矩:486N.m/4000rpm
0-100Km/h加速时间:10s
变速器型式:四挡自动变速器/AUTOTRAC 四轮驱动系统带独特的操纵杆
悬架(前/后):四轮独立,双叉A形控制臂,扭力杆,长行程双硬度螺旋弹簧套减振器
轮胎类型与规格:固特异WRANGLER全地形越野样胎 LT315/70R-19
轮毂:19英寸3片式铝制轮毂带整体式胎唇锁定系统
制动装置型式(前/后):前后盘式
转向器型式:助力转向式
H2标准配置
牵引控制 真皮座椅 电动乘客席座椅 电动驾驶席座椅
防盗音响 电动天线 CD机 AM/FM收音机
电动车窗 动力转向 可电动加热倒车镜 中央门锁
雾灯 后除雾镜 巡航定速 防盗音响
ABS刹车系统 铝合金轮圈
驾驶座安全气囊 副驾驶座安全气囊
空调系统 同一“TC2”控制系统 Onstar安全系统
中央差速器锁 TCS 发动机底盘保护钢板 电动行李箱盖 后雨刷器
行李架 电动天窗 灰色内饰 皮质PVC 内饰 米色织布座椅 前座中央扶手 后坐中央扶手
地毯/脚垫 10个扬声器 车载罗盘 车外温度显示 车内前后座阅读灯 GPS导航系统
车内灯光关闭延时 遮阳板化妆镜 遥控行李箱盖 原厂绞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UMMER H3(悍马 H3)
HUMMER H3于2003年12月举办的第97届洛杉矶车展(Greater Los Angeles Auto Show)中初次现身。当时以概念车型H3T Concept的身份呈现于大众眼前。2005年10月,HUMMER H3 开始发售。与H1和H2不同,H3的车辆设计与生产制造由通用汽车GM负责,只委托AM General行销业务。还在南非的伊丽莎白港建立了一家工厂生产柴油版和右舵版的H3。2006年的北美国际车展上,通用汽车发布了HUMMER H3X。在2008年的芝加哥车展上,通用又发布了HUMMER的皮卡版H3T。
尽管H2 比H1售价更低,但它毕竟是一款很贵的车,通用开始考虑要为那些向往这一品牌但又不愿意出7万美元买H2的消费者开发一款价格更平易的车型。在经过了大量的思考和研究之后,通用发布了H3,这是一款更小但几乎和H2一模一样的变体车。它保留了原悍马的韵味以及出色的越野能力,更小的尺寸以及更加燃油经济性的布局使其更适应市场需求。这款基于通用Canyon/Colorado皮卡平台开发,拥有完全越野能力的H3 与更大的H2 令人惊异的一致,你只有把这两辆车摆放在一起仔细看才能发现两款车的区别。没人怀疑这是一辆不折不扣的悍马车。正如一位通用的市场部经理告诉我说:“我们希望即使H3驶出视野时,人们也能认出这是一辆悍马车。”
H3性能参数
车长:4742mm
车宽:1897mm
车高:1892mm
轴距:2842mm
驱动形式:四驱
排放标准:欧4
燃料种类:97号以上无铅汽油
整备质量:2654kg
发动机位置:前置
发动机型式:3.5L DOHC双顶凸轮轴
气缸数:6
排量:3500mL
点火方式:多点电喷
最大功率:220kw/5600rpm
变速器型式:4档自动
悬架(前/后):四轮独立,双叉A形控制臂,扭力杆,长行程双硬度螺旋弹簧套减振器
轮胎类型与规格:256/75 R16
制动装置型式(前/后):前后盘式
转向器型式:助力转向式
H3标准配置
ABS 双前座安全气囊 雾灯 长明灯
侧面帘式气囊 电台收音机 音响系统 6牒CD
7个扬声器 触摸屏式卫星导航 16寸铝合金轮毂
镀铬轮圈
全尺寸备胎 空调 电动后窗除雾器
多功能电动调节真皮方向盘
多功能遥控器 防盗装置 真皮座椅
第二排座椅可折叠
电动后视镜 电动车窗 车顶行李架 门边脚踏
双卤素大灯 中控门锁 车外温度显示器 8方向指南针
3个12V电源输出口 巡航定速 求救系统 汽车平衡控制系统
牵引力控制系统 轮胎气压监测系统 驾驶员信息中心
[编辑本段]【悍马概念车】
2000年 HUMMER H2 Concept
HUMMER H2 SUV Concept
2001年 HUMMER H1 Alpha Concept
HUMMER H2 SUT Concept
2002年 HUMMER H2 SUV Concept
2003年 HUMMER H2 SUT Dirt Sport Concept
2003年拉斯维加斯改装车展(Specialty Equipment Market Association;SEMA)里,初次现身。展示以“HUMMER H2”为基础,重新修改的概念车型“HUMMER H2 SUT Dirt Sport Concept”。将行李厢更改为开放的货卡设计,具有浓厚的越野休闲气息。
HUMMER H3T Concept
2003年洛杉矶车展(Los Angeles Auto Show)里,初次现身。HUMMER H3T Concept的“H3”明显点出下代HUMMER的型号,“T”为皮卡(Pickup Truck)的含义。通用汽车为加深年轻化的诉求,其长宽高分别为4443×1893×1795mm。HUMMER H3T Concept在许多设计细节上,还特别与知名运动品牌耐克(Nike)的设计师合作,车体外观的轮胎中除了加入“运动鞋”(Sneaker)理念外,车体内在也加入透气度极高的“耐克泡泡”(Nike Sphere)布料和相关配件,明显是想吸引年轻运动族群的青睐。悬挂系统与刹车系统方面,均取材于量产车辆上,是一辆深具有量产雏形的概念车型。动力系统采用了直列五缸涡轮增压引擎。 车体尺寸:长4443×宽1893×高1795mm,轴距3012mm。
2004年 HUMMER H2H Hydrogen Concept
2004年拉斯维加斯改装车展(Specialty Equipment Market Association;SEMA)里,初次现身。HUMMER H2H Hydrogen Concept的“H2H”显示出表明“HUMMER To Hybrid”的含意。动力系统采用了Vortec 6000氢气燃料发动机,车体尺寸:长5172×宽2063×高2012mm,轴距1763mm。通用汽车副总裁指出:“制造H2H有两个目的,它能使人们更多的关注氢燃料的利用;同时,它将会使通用在氢燃料的储藏、运送系统和氢燃料补给设施的开发上掌握关键技术。”2005年2月,在通用汽车的邀请下,美国加州州长史瓦辛格(Alois Schwarzenegger)成为首位驾驶HUMMER H2H Hydrogen Concept的人士。借此机会也是提倡环保关念,希望引起人们对氢燃料经济的关注与兴趣。
HUMMER H2 SUT Concept
2005年 HUMMER H3 Street
拉斯维加斯改装车展(Specialty Equipment Market Association;SEMA)首发。
2007年 HUMMER H3 Alpha Concept
2007年纽约车展(New York International Automobile Show)首发。除重新设计车辆车头和引擎外,也在车辆安全、转向及悬挂系统进行了改进。
2008年 HUMMER H3T Concept

[编辑本段]【国产悍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东风铁甲
“东风悍马”是由东风汽车公司研制的1.5吨级东风越野车,分为东风·铁甲EQ2050(标准型)和东风·铁甲EQ2058(豪华型)两种型号,现有单排软顶、双排软顶、豪华硬顶、双排硬顶4种款式。东风铁甲EQ2050/2058采用的是国产底盘,基本型EQ2050采用的是东风康明斯4BTAA103千瓦发动机,豪华型EQ2058的发动机则采用进口的底特律涡轮增压V8发动机。
“东风悍马”采用铝合金车身,全时4轮驱动型式,5速手动变速器,变断面框架式车架,前后双横臂独立悬架和前后盘式制动器以及变速比动力转向器。发动机罩采用非金属防红外线辐射材料制成(军用型)。可以有效地避开雷达及热制导导弹的攻击。内置的液压盘式制动器。它的尺寸可以不受车轮尺寸的限制,还能防止外界异物入侵,通风式制动盘随时都暴露在空气中,散热性能更好,可有效地避免制动时的热衰退。中央充放气系统。从车内即可方便地调节轮胎气压,尤其是通过松软路面时,适当降低轮胎气压可以有效增大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通过性能。四轮独立悬架和重载螺旋弹簧。这种设计使车轮有足够的跳动空间,并极大地改善了车辆行驶的平顺性,重载螺旋弹簧在任何路况下都较钢板弹簧有更好的表现。轮边减速器。它不仅大大增加了减速传动比,使车轮具有更大的驱动力,而且大大简化了传动系统的设计,增大了离地间隙。
E-Q2050标准型车长4.97米,车宽2.134米,车高1.916米,轴距3.3米,最小离地间隙406毫米,装载质量1.75吨,拖挂质量两吨,最大爬坡度60%,最大行驶侧坡40%,发动机为4BTAA103千瓦增压中冷柴油机并配以5速手动变速器和两速全时驱动分动器,最高车速120公里/小时。E-Q2050标准型装有中央充放气系统并可选装电动绞盘。车身上还设有吊环,可以用直升机吊运。为提高舒适度,悍马还配置了包括电动窗、中控锁、CD音响和空凋等设备。东风悍马装V8机的顶级车型售价为65万,采用四缸发动机和手动变速器的基本型售价40万。

❽ 三菱EVO弯道之王简介

EVO全称Lancer Evolution,已有十余年的发展史,经过一代又一代的进取,如今已成为三菱旗下最为著名的品牌之一。
Evo.I
1992年9月7日正式发表亮相,并于当年10月19日限量发售的MITSUBISHI LANCER Evo.1是以搭载195匹马力之LANCER旗舰车种GSR为基础车种,进行改良而成的赛车道路版,当时在日本当地造成不小的销售热潮。 原本原厂只打算限量发行2500台,但由于不到3天即销售一空,于是原厂再追加2500台。最大马力250ps,最大扭矩31.5kgm,是当时日本除了日产地平线BNR32 GT-R(NISSAN SKYLINE BNR32 GT-R)跑车外最快的四驱跑车。
Evo.II
LANCER Evo.1问世1年后的1994年1月17日,充分运用WRC参赛技术,进一步改良引擎性能及悬吊系统的EVO II隆重问世。不仅洗刷了Evo.1“速度优异但转向不良”的批评,且成功地转型成可随车手意识操控自如“全面型”的进化版本。最大马力小涨到260ps,最大扭矩仍旧是31.5kgm。
Evo.III
Evo.I有着重性能,Evo.2追求成熟,而1995年2月10日诞生的Evo.3,则在成熟的基础上进一步飞跃。和前两代相比,Evo.3最大的改变在于外观,不论是前保杆、前下巴、裙脚、后包围及后尾翼等所有的空力套件均彻底焕然一新。重新设计的引擎活塞,改良的进,排气系统使得Evo.3的马力再涨10ps,达到270ps的境地,最大扭矩照旧是31.5kgm,以当时的机械水准看来,足以震撼业界。
Evo.IV
1996年8月23日,以新型LANCER为前身之Evo.4正式登场!Evo.3是将旧款车体改良使其更完美,但Evo.4却从头到尾都是全新设计。由于Evo.4新型车架的开发成功,基本的车体刚性向前迈进一大步,于是赋予更高潜力的引擎,再加上车辆周边配备刚性的提高,促使动力性能更能淋济尽致地发挥。 最大马力终于达到了日本本土量产车型马力上限的280ps,最大扭矩则狂涨至36kgm。
Evo.V
1998年1月26日,在前代Evo.4两夺WRC总冠军后,更强悍的进化版本Evo.5隆重问世。 Evo.4在赛场上优异的表现刺激其它对手加紧脚步发展,为了继续保持战果,三菱在Evo.4的基础上提高了引擎扭矩并加宽轮距,使造出的Evo.5在整体操控稳定性上得到新的突破!其他如制动,悬挂,引擎都有改动,Evo.5很好的达到了三菱“进化论”中新的高度。最大马力280ps,最大扭矩小涨到38kgm。
Evo.VI
在1999年1月22日,为了适应WRC新的赛例规定,Evo.6正式问世。相比起Evo.5,Evo.6的改进重点放在了车身的外形设计上,重新设计的头唇,前保险杠等空气部件给人全新的视觉感受,不对称的进气口设计和双层可调尾翼更是酷味十足,个性到死。此外,针对前一代车架刚性稍有不足的弱点,Evo.6严谨地补强了车架。在悬挂套件上则全面启用锻造铝模
Evo.VII
2001年1月26日,焕然一新的Evo.7在万众期待中降临。全新的外形设计引发颇多争议,但仍保有EVO系列车款的强悍气势。车头部分大致维持该系列的风格:引擎盖上的盾形散热口,令人倍感熟悉的向外拱出的前后叶子板,看起来更加凶猛霸气。尾翼的设计则由Evo.6的双层式回归Evo.5的单层设计。内饰方面,战斗意味也更甚以往,金属质感的中控台、Momo三幅式带气囊赛车方向盘还有Recaro特别版赛车桶座,显现出不凡的品味与气息。最大马力280ps,最大扭矩39kgm。 Evo.7推出之后,三菱厂方尝试性地推出了Evo历史中第一款配备自动波箱的版本:Evo.7 GT-A。限量2000部发售,算是Evo中比较另类的一个孤本。
Evo.VIII
2003年,喜欢用“极速快车”缔造“极速传说”的公路爆走分子们又有了新的“飞仔车”,Evo.8来了。8代Evo的实力为史上最强,简直非笔墨所能形容。280ps最大马力+40kgm最大扭矩+6前速手动变速箱+二代AYC系统+ACD系统+超强刚性车架,一切一切都是高性能车迷们的梦幻组合!在全球诸多汽车媒体的轮番测试中,Evo.8接连不断取得骇人成绩!三菱厂方再接再厉,顺势推出一款全面轻量化处理的赛车版Evo.8:Evolution MR。在此,三菱对MR的解释是:MITSUBISHI RACING。看来,汽车史上最成功的跑车进化传说还将继续!
Evo.IX
三菱公司于2005年3月3号开始发售三菱Lancer Evo9。Evo.9在外观方面相对三菱Lancer Evo.8 MR有了相当的改进,前脸中央的三菱标志台座被去掉了,更加气势逼人。前保险杠的形状也发生了变化,为了使空调管道的冷却得以改良,Lancer Evo9特意在前脸挖出一个椭圆形的洞作为空气刮刀。后保险杠也在中央的下部做了一些形状上的改变,调整了车身下部空气整流效果,而从后方看去,整车的运动感也得以大大增强。优点:车身轻量化,过弯马步扎实。 缺点:低转扭力略为收敛。 2005年,当MITSUBISHI将新款Lancer Evo.概念车呈现在众人眼前时,几乎所有性能迷都在等待,而在MITSUBISHI的规划中,Lancer Evo.X将会在2007年正式登场!
Evo.X
Lancer Evo.X外观造型与概念车Concept X相似度高达90%以上,动力方面名机4G63从此下台一鞠躬,取而代之的是铝合金汽缸盖且新开发4B11引擎,在涡轮增压的加持下,直四2.0升发动机可输出超过300hp,传闻将以320hp现身,最大扭矩为42.0kgm;六速手排将是Evo.X的标准配置。 在操控安全的配置方面,Super AYC、ACD、S-AWC新四轮驱动系统都是标准配置,自排配备TWIN Clutch SST七档双离合自动变速器,方向盘后面有2个耳朵(变速杆)。变速模式分三段,分别为舒适、运动、竞速。在汽车静止状态下竞速模式需要长按3秒开启,以防误操作带来的起步超级加速给前车和自己带来不可预测的后果。车身尺寸则较Evo.IX MR稍微大些,为4530×1830×1470mm,轴距小幅增加25mm,达到2650mm,因此内部空间挤进B级车队列。该车型原厂配置更加强调扭矩和操控,引擎声浪不及前代的激情但仍是同类性能车中的佼佼者。 国产Lancer在市场摸爬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只是最先一批国产Lancer的车标不是三菱,名字也不叫Lacner,而是东南菱帅(Lioncel)。菱帅曾经在国内是最热手的改装车,最简单得到EVO的办法就是直接改装菱帅,菱帅也一度成为热门。当然随着时代的进步菱帅的停产,车主新的外观标准,菱帅也已经慢慢淡出改装者的视线。但是到现在马路上还是可以见到大大小小改装过的菱帅。 之后三菱在东南投入的股份加大,于是国产蓝瑟(Lancer)终于回归原来的名字贴上了三菱的车标。可是蓝瑟只是在菱帅的基础上小改了外观,其他所有参数都基本相同,价格却高出1-3万。从菱帅到蓝瑟,运用的都是台湾中华汽车淘汰掉的技术和平台。EVO的fans们把它制造出来的蓝瑟和菱帅看作6代半,EVO6代的造型可见技术和平台的老旧,没有任何的三菱新技术在内。台湾都已经看不到这个样子的蓝瑟了,东南三菱也被骂声连连。之后随着国内市场的变化开始风行运动版,蓝瑟的出来了运动版。运动版比前车加装了尾翼和小包围、15寸铝合金轮毂、熏黑大灯、运动内饰等,售价又高了1万。最近还出了蓝瑟炫动版和号称自主研发的东南V3,还是一个技术层面,详细参阅东南汽车官方网站。 终于,东南汽车跟进了三菱的新技术。Lancer EX生产线投入到中国,采用全进口三菱铝合金引擎,是同类车中的少数,将会以较大的量投放中国市场。车前部仍采用鲨鱼嘴设计,但大进气口中间的一道金属梁使其更加内敛。自排车型采用三菱最新SST双离合七档变速技术。 同时Lanver Evolution中文定名为“翼豪陆神”,Lancer EX为“翼神”。成龙继续成为形象代言人。
技术介绍
一提到三菱的EVO,人们总是会想起它的速度以及出色的操控性能。三菱的增压54提供给它澎湃的动力,而它独特的四驱控制系统则是达到极高动态水平的关键。这套系统在即将推出的第十代EVO上,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下面就让我们来仔细地了解一下这套系统。三菱汽车公司开发了两套新系统套件将配备在今年秋季上市的新款第十代EVO上。S-AWC(SuperAllWheelControl:超级全轮控制系统)是一款非常先进的车载动态控制系统,可以控制每个车轮的传动扭矩。而双离合器SST(SportShiftTransmission:运动型换挡系统)是一款手自一体的变速器,可以使驾驶者在换挡的时候,没有了控制离合器的烦恼,从而使换挡更加的顺畅。『S-AWC系统的机械结构』这些系统延续了该公司的产品开发理念,不仅要为驾驶者提供更加卓越的操控性能,而且还要保证驾驶者拥有更加强大的安全保障。双离合器SST和S-AWC系统将赋予驾驶者更为直接的驾驶感受。它们都能够非常有效的根据路面情况将动力进行输出,并且通过“智能”地读取和反馈驾驶者的实时意图来保证卓越的车辆控制效果和稳定性。●S-AWC系统该系统不仅应用了ACD(ActiveCenterDifferential:主动中央差速器)、AYC(ActiveYawControl:主动偏航控制)和运动型ABS(运动型防抱死系统),还配备了ASC(ActiveStabilityControl:主动稳定控制系统),并将它们应用到了EVO的各个车型上。这四个组件的整合管理系统能够控制每个车轮的扭矩和制动力。S-AWC系统则应用上了偏航反馈控制系统,这个系统能够对每个车轮在各种驾驶环境中的效果进行控制,并忠实的执行驾驶者的操控信息,从而使驾驶者能够以足够的信心享受各种条件下的驾驶乐趣。『驾驶者能够以足够的信心享受各种条件下的驾驶乐趣』●双离合器SST三菱的新型手自一体变速器使用了双离合器系统来实现动力传输的高效性,使车子不仅拥有手动变速器的效果,而且还能够实现非常顺畅自如的挡位变换。在快速的升降挡过程中,由于双离合器所拥有的高效动力传输机构,使得它们不仅可以快速的加速,而且也能够保证良好的经济性。新的变速器还有三个不同的操控设置用来适应不同的路面情况,能够保证市区行驶的快速反应,而在城外快速路上,也可以实现线性的运动感受。○S-AWC(超级全轮控制系统)详解(1)系统概览S-AWC车辆动态控制系统整合了对于AYC,ACD,ASC和运动型ABS组件的控制,而同时还可以用来增加对AYC系统的刹车控制。因此,S-AWC不仅提升了动力输出和弯道效果,而且各种路况下的驾驶稳定性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配备了该系统的第十代新EVO不仅适合日常行驶,而且也更加适合紧急情况下的反应。(2)ACD(主动中央差速锁)主动中央差速锁使用了一种电子控制的液压多片式差速器。该系统能够最大限度的优化不同行驶路面的承受过载,从而在开启或锁止的情况下控制差速器的工作,优化前后轮的扭矩分配。这样,牵引力和转向反馈的平衡就可以实现最优的效果了。(3)AYC(主动偏航控制系统)AYC在后差速器上使用了一种扭矩传递机构,用来控制后轮的扭矩差以应对不同的行驶路面。这样,车辆的偏航问题就得到了有效的抑制,过弯效果也能够相应的得到提高。AYC还使用了限滑差速器来控制后轮的滑动,从而提高了牵引力的输出效果。作为整个系统最先应用在车辆上的技术,它在1996年四月份上市的第四代EVO车型上最先亮相。后来逐渐发展,并在2003年一月份上市的第八代EVO车型上正式配备。而这套系统当时被称为了超级AYC,因为它是在行星齿轮中应用上锥齿轮的第一款差速器,从而使其能够传输的扭矩增加了一倍。与应用在第九代EVO上的系统相比,第十代EVO将要使用的新AYC的优点在于通过使用偏航传感器对偏航情况进行控制,而且还能够对车轮施加制动力。由于它能够精确的控制车子在弯道上的动态效果,所以,它不仅能够有效的控制车辆在弯道的过弯表现,而且也能够精确的反应驾驶者的驾驶意图。(4)ASC(主动稳定控制系统)『在加速时通过对车轮在湿滑路面上的控制保证车辆拥有足够的抓地力』ASC系统能够通过将54的动力输出和对每个车轮的制动力进行控制,从而优化了车辆的牵引力输出,最终达到保持车辆稳定的效果。这个新系统要比上一代EVO的系统更加先进,因为它给每个车轮都配备了一个刹车压力传感器,从而能够更加精确的感知并控制制动力的输出。在加速时,它通过对车轮在湿滑路面上的控制保证车辆拥有足够的抓地力。此外,当车辆遇到了紧急情况或者方向盘突然被外力所干扰的时候,它还可以抑制滑动、稳定车辆。(5)运动型ABS系统(运动型防抱死制动系统)防抱死系统能够保证驾驶者对于转向的控制,并保证车辆在制动的条件下不会因为在紧急制动的时候或在湿滑路面制动时,发生轮胎抱死的情况。而依靠附加的偏航感应器和刹车力传感器,运动型ABS系统还能够提高第十代新EVO在过弯时的刹车制动效果。(6)S-AWC控制系统在ACD和AYC组件上应用的54扭矩和制动力信息能够保证S-AWC系统在车辆加速或减速的时候,更快的进行反应。而在该系统上使用偏航反馈系统也是史无前例的。该系统能够帮助车辆沿着驾驶者的意愿行驶。在偏航传感器传递了相关数据以后,该系统能够对比车辆的动态反应与驾驶者意图之间的差别,从而判断转向力的大小,修正动力的输出效果。通过AYC施加的制动力能够在左右轮之间实现扭矩的传输,从而保证车辆在极限效果下,AWC能够更好的控制车辆姿态。在转向不足的时候,AYC的新制动力控制系统能够对内侧车轮施加一定的制动力;而在转向过度的时候,则增加外侧车轮的制动力,从而使扭矩得到最优输出,保证车辆高效过弯,稳定出弯。整合管理的ASC和ABS系统通过控制S-AWC来保证在加减速、雪地路面上行驶的时候,车子的动态控制能够100%得到传达。该系统能够实现三种控制模式:干燥路面的TARMAC模式,湿滑或者颠簸路面的GRAVEL模式以及冰雪路面的SNOW模式。在驾驶者选择了最适合目前道路环境的模式以后,S-AWC就能够更好的控制车辆的姿态,并能够使车辆的极限性能发挥出来了。○双离合器SST(运动换挡变速器)『双离合器SST很好的避免了传递过程中的动力损失』(1)机械结构双离合器SST系统将单数的1、3、5挡和偶数的2、4、6挡分别设置在了两个传动轴上,每一个都单独与一个离合器相连。两个离合器都可以被精确控制,从而提高了反应速度,带来流畅性和无拖延的感觉。而且,在动力的输出表现方面,也相当顺畅。通过使用离合器而不是液力耦合器来传递动力,能够保证双离合器SST在结构上更加简单,避免了传递过程中的动力损失,从而使动力的传输更加高效,因此,燃油经济性更好。(2)驾驶模式双离合器SST系统可以使驾驶者选择三种换挡模式:普通,运动和超级运动模式,从而包括了各种驾驶环境的需要。a.普通模式用于市区行驶和其他的普通驾驶条件,普通模式会自动降低54换挡转速点,从而保证更加顺畅的换挡和更好的燃油经济性。b.运动模式在山区或者是需要54制动的情况时,运动模式能够提升54换挡转速点,加快换挡速度。这样就能更加迅速的表现出油门效果,以增加车子与驾驶者的沟通。c.超级运动模式与运动模式相比,超级运动模式能够在更高转速下保证非常轻快的换挡感觉。

❾ 跑车三王一后分别是可以详细说一下吗

公路之王:兰博基尼;赛道之王:法拉利;改装之王:三菱Evolution;跑车皇后:玛莎拉蒂。
兰博基尼,原产地:意大利。其出色的操控性,手术刀切割般的外观,令其被无数男人梦寐,不过,其不菲的价格令无数人只能将之视为人生的理想。
法拉利,原产地:意大利。与兰博基尼相比,法拉利的行事路线无疑要低调很多,不过这可不是说它的怒火是任何人都能承受的。原装车0-100km加速3.2s的成绩令无数跑车汗颜,其旗下最为尊贵的Enzo,更是必须同时需要您拥有3辆法拉利,您才能有资格拥有它。
三菱Evolution,原产地:日本。与前两个贵族相比,EVO无疑是最为亲民的了,它之所以被称之为“改装之王”,是因为它的性能提升空间是任何车都难以媲美的,齐全的改装配件,是任何一个汽车发烧友都难以抗拒的。我知道一辆超级改装的Evolution IX,其马力被改装后提升到1080p,这就意味着只要不上赛道,前面所提的两个贵族王公都未必是它的对手,并且这还远不是它的改装极限。不过可惜的是,明年它就将停产了,并且三菱公司表示,不再开发新一代Evolution了。
玛莎拉蒂,原产地:意大利。如果前三个品牌都是王的话,那么玛莎拉蒂就是名副其实的皇后,她的尊贵不容质疑。也许她不是最快的车,也许她也不是最拉风的车,但她却一定是最尊贵,最有气质的车,贵族的出身,令其一看就知是大家闺秀。其旗下的“总裁”系列轿跑,更是给人一种令人尊崇的气息。完美的低调华丽!
爪机党纯手打,望采纳!

❿ 极品9里三菱EVO怎么改装比较好

极品九三十六计 首先声明一点,本人不是高手,只是一个普通玩家。本文的目的也只是总结一些个人在极品9中的小小心得,来帮助刚刚上手的同好们。所以就不劳某些高手来将本人发配火星充军了,呵呵。 A3 NFS:MW性能调试试用后详解 发现9的翻译问题比8还多,记得8里哪个居然翻译叫X赛道,X其实代表极限的意思,这个都不懂,看来翻译的人一点体育节目都不看的(莫非以为别人都去美国住过2、3年的)。所以里面很多地方都无法完全理解,只能靠自己试。 前些时候终于翻牌把我想要的RX-8翻来了,我记得在8里面这个是很好用的车,但是我拿到手上怎么开都觉得垃圾,很难控制动不动就能转体720度。上2挡老是动力不够上不去。后来在一个收费站赛道跑了几十遍,完全把性能调试摸熟了,下面是全部实际效果讲解(按界面从上到下顺序)。 9里的性能调试可以在任何时候使用,而且效果变化比较明显,并简化了很多,但是不能调极速是很大缺憾。 1、转向比 这个很简单,就是你点左右车的转向幅度,飞行摇杆什么的是弯到头才能达到这个幅度。减就是小,加就是大。 2、操控 减小会使车更容易滑动,其实你车不管怎样过草地或泥土地的时候都有这种效果,但是你增加滑动方面效果的话再过草地(转弯)可以让你的车屁股连续自由旋转720度回复原位...加大,转弯会更容易,过草地什么的,车屁失控情况也会减少,在车速度很快的时候对转向能力和整车控制有所增强。如果使车更容易滑动的话,需要提醒的是一旦车头横过来,在车的滑动过程想打回来就困难了。 3、刹车 这个是给喜欢踩刹车转弯的人用的,一般除了U或O、Z型这类比较变态的弯以外都不用刹车,比较窄的直角从外道进就行了。减小,刹车就偏后,加则偏前。偏后的话踩刹车可以让你转速更快降下来,偏前刹车时候更难打弯,车头方向基本会固定除非你前轮在草地上,转速损失也要小点,但有时可能会围绕车头进行旋转。 4、底盘高度 这个是很实用的设置可以配合下面的空气动力使用。减小,会降低车高,加则增加车高。底盘太高的话,轻轻撞一下东西,或者方向打太多想拉回来车就会来回晃最后可能是360度转体,调低,车头就会更容易受到控制,转很大的弯都可以迅速拉回来而不打晃,高转速时控制会更容易,但是在颠簸路面晃的比高底盘还厉害。颠簸的路段举例:山林地区、一些城市街道(主要是马路崖子和绿化带)、很急的上下坡道、工厂区中间的路(纯颠簸)。 5、空气动力 减小,车更容易飞,在海滨那边的飞车地方你可以试一下,飞的时候后面的警察可以和你一起组成大雁南飞阵型(小心禽流感)。底盘低的话把空气动力调低,可以让你车飞跃较颠簸的地段减少失控。加大,可以让你车紧贴地面,配合高底盘在上下坡和颠簸路面有意想不到效果。 6、氮氧增压 很简单,减小,喷的时间就长但加速效果差;加大,可用时间就短,效果更明显。 7、涡轮增压 减小,你在低转速的时候更容易转向,而高转速转向会很“硬”,并且达到前几挡的转速会很快,后几挡加速慢。加大则相反,在高速的时候可以给你的车象低转速一样的操控性,并且在后面高速时更快加速。 实例:交锋黑名单第九位——第二场比赛 〖使用车辆〗:大奔 SL500 装当时全部最强零件和性能套件 〖对手车辆〗:三菱 LANCER EVO VIII (改装) 〖赛前分析〗:先跑一次熟悉整体路况和对手车辆特点。其实这个应该算是作弊最明显的家伙,他那部车我在击败后抽到了,加速和极速与我当时用的车差很远,但是280km/h时不喷N2O居然速度比我都快(他车的极速根本大不到这么高)。所以具体情况要具体应对,他的车(作弊时)和大众Golf应该算一个类型,比较重,向下压力很好,对付崎岖地形相对容易;底盘也高,转弯容易再加上车重,抵消了一些的不稳定性;起步缓慢但是后劲大,可以用作弊的速度超过你。赛道状况,非常崎岖颠簸,有几个V字弯和与坡道相连直角玩,没有中立车辆。但是整体赛道适合极速型车辆。 〖针对使用车辆调整性能〗: 转向:不动 操控:+2或+3 [此项最好根据习惯进行调整,不过在这种情况上增加可以获得过弯的稳定性] 刹车:-3 [高速状态下过弯需要的减速性能,不过大部分弯道都不用] 底盘高度:+2 [也可以更高点,牺牲一些可操控性追求在整体比赛的稳定性] 空气动力:+5 [足够的压力才能保证在颠簸路面足够稳定] 氮氧增压:-5 [事实证明这样可以有效减少资源浪费,并且在4挡后更稳定的加速,太猛车辆会难以控制] 超级增压(涡轮增压):+5 [这样才能获得与对手比肩的速度以及高速后的可操控性,但是起步记得用N2O] 〖最后提示〗:因为对手作弊的厉害,可以在起点到第一个山洞的范围内与对手并肩前进然后乘机把他挤进周围的藏身点或加油站中,加速离开,可以和他暂时拉开10几秒距离(他还是会用作弊的速度追上你)。后面记得一直保持领先,和他在最后一段上坡决战,只要超车道挡的好就会稳胜。 4 NFS:MW职业模式剧情介绍及过关条件 职业模式是现行标准的故事情节,就是玩家作为Rockport镇的一个菜鸟飙车手,向往着成为镇上由15名最好的车手组成的“地下排行榜”中的一员。当游戏开始的时候,玩家会发现故事进行的方向非常正确 -- 上来就直接挑战排行榜上排名第15名的车手。不幸的是,他对玩家的车动了手脚所以玩家会输掉这场比赛。然后这个卑鄙的家伙不单让玩家受伤,他还开着玩家的车挑战其他所有在黑名单上的车手并且获胜。与此同时,玩家也变成了一个开着一辆破车没人理会的车手。现在的目标很明确:复仇!如果想对这个排名第一的车手兼偷车贼进行报复,玩家必须提升自己在榜上的位置:在可以再一次面对开着玩家爱车的宿敌之前,玩家必须先打败其他14名车手。像前作一样,玩家会通过不同的比赛模式来提升自己的排名。这次的麻烦不仅仅是要通过赢得比赛来提升排名,玩家还必须要做一些可以让人声名狼藉的事情来提升自己的名声,比如从警察的追缉中逃脱出来。 以上是职业模式的剧情简介,下面谈谈我个人的过关体验:要挑战下一个黑名单的车手,玩家必须满足三个条件(游戏中按B键调出):Race Wins、Milestones Comleted、Tatal Bounty,例如14号黑名单车手指定的这三个条件值分别为4、3、50000。而完成这三个条件对应的是下方的Race Events、Milestones Events和Bounty,前二个玩家只要进入完成并赢得相应场次的比赛即可达到前二个条件,而第三个就是警车追踪模式,玩家要尽可能多的干掉警车(撞击警车,利用破坏点——地图上的红三角形,和撞击运木头大卡车都可以达到破坏警车的目的)以获得分数从而达到第三个条件。当三个条件满足时,即可激活与该车手的挑战资格,当战胜这个车手,玩家便可以向黑名单中前一位的车手挑战。 以下是32辆车的全车名和部分资料,全凭记忆写出来,如有不对的地方,恳请各位大大指正…… 1、雷克萨斯(原名:凌志 丰田出品) IS300 2、菲亚特 PUNTO(菲亚特在中国只出了低档的紧凑型家庭小车,其实它是法拉利的母公司哦,玛莎拉蒂也是菲亚特出品……) 3、雪佛兰 Cobalt SS 4、大众 GOLF(高尔夫)GTI(高尔夫是大众比较赚钱的品牌之一了,在欧洲和美洲的销量都是很吓人的,产品线也很丰富……国产的高尔夫只有一款,因为是两厢五门揭背的,本来是好车,却不怎么好卖,悲……) 5、奥迪 TT 3.2 Qauttro(中国有卖的车,外型很经典,出厂这么多年没改款的车,难得……PS:Qauttro:奥迪自己独有的全时四驱技术的商标) 6、奥迪 A3 3.2 Qauttro 7、三菱 Eclipse 三菱的经典跑车,好象3000GT停产后就是它了…… 8、奥迪 A4 3.2 Qauttro FSI 这个是新款,大家看看前脸……A4在DTM赛上成绩好象不错…… 9、丰田 SUPRA 与CELICA双管齐下,同为丰田旗下的王牌跑车,它是性能,CELICA更注重外观(所以停产了……) 10、雷诺 Clio V6 不太熟,不好说,雷诺是法国的大厂,本季F1的冠军……汗一个…… 11、马自达 RX-8 经典的车……转子发动机……不说了…… 12、卡迪拉克 CTS:国产了的车,哈哈…… 13、福特 野马(MUSTANG)GT:经典的车,从70年代起开始成为美国的销量冠军,到今天仍长盛不衰……大家还记得极速60秒里面的野马吗…… 14、三菱 LANCER EVO VIII:EVO(枪骑兵)现在已到8代了,有人说WRX成就了EVO,但是个人觉得IMPREZA(翼豹,后面就有)更强……EVO是LANCER改装而成,也就是东南出的菱帅的原型车……再汗一个…… 15、梅塞德斯—奔驰 SL 500:很多年前中国有得卖了,上大学时去八达岭在高速上有一黄色的从身边呼啸而过……意思是SL系列是低档的啦…… 16、庞蒂亚克 GTO:资料损毁……又汗…… 17、Vauxhall Monaro VXR:通用收购OPEL后,在英国销售的欧宝挂Vauxhall的牌???不太相信,但很多人这么说……但是大家还记不记得NFS6里面的Vauxhall和OPEL各有一辆车,就是刚出来的时候那两部,几乎一模一样?很明显是共平台的?再再汗…… 18、保时捷 Cayman S:Cayman这个词是“南美鳄鱼”的意思,保时捷给它的新车取这样一个名字,其实是说它是尾部很象鳄鱼,尤其是尾灯突出的那两块,很象鳄鱼的眼睛……不过作为保时捷还没上市(可能已经上市了吧……最近官网一直进不去)的车出现,CAYMAN已经是第二部了,早在6的时代,CARRERA GT已经作为概念车出现了……EA对保时捷(或者说保时捷对EA)真的好…… 19、斯巴鲁(原名:富士)IMPREZA(翼豹)WRX STI,EVO的死对头,前面说过了……这款车没改装的中国已经进口了…… 20、马自达 RX-7 21、梅塞德斯—奔驰 CLK 500:有人很喜欢它,个人认为没什么好说的,除了那个硬顶…… 22、莲花 ELISE:经典,不说了…… 23、阿斯顿·马丁 DB9:阿斯顿的每一款车都是经典,包括占姆士·邦德开过的那一款叫什么什么12……反正NFS6里面也有的……英国车……去过阿斯顿的官网,买阿斯顿的车可以为打几块金属牌牌放在车里的几个地方,包括驾驶室,上面写着你的大名,拽吧? 24、保时捷 Carrera S:911系列一直有卡雷拉、卡雷拉S、4S、TURBO几款,每款又有硬顶、敞蓬、TARGA(全景玻璃车窗)几种(这一种后几款没有),这一代的911是底盘代号997的,车头圆灯回来了,很好看…… 25、道奇 Viper(蝰蛇):经典的车,如果没记错,NFS2里就有了…… 26、兰博基尼 Gallardo:不用多说了吧……依照兰保的惯例,Gallardo是名种斗牛的名字,不知道要怎么翻…… 27、保时捷 911 TURBO S:911系列中最强的车,这一款还是上一代的,底盘号为996,997的TURBO估计在明年会出来(997的GT3已经有了哦) 28、雪佛兰 Corvette C6:雪佛兰最经典的跑车车型,在一个又一个时代创下辉煌,到去年已经有整整50年的历史了…… 29、兰博基尼 Murciélago(蝙蝠):自“鬼怪”后又一惊天地泣鬼神的作品……不多说… 30、福特 GT:为了对抗欧洲车搞出来的东东,个人不是很喜欢,其实也蛮经典…… 31、梅塞德斯—奔驰 SLR McLaren:看到麦克拉伦四个字大家应该联想到一点东西,这是以F1为原型车做出来的车,AMG发动机……多说无益,反正也不量产…… 32、保时捷 CARRERA GT:保时捷的终极战车……在NFS 6里面以概念车的面目出现,经过小改款,约半年后量产了……说是量产,其实也是限量1000量,约45万欧元……现在还有得卖吗……想买,没钱…… 入弯技巧 由于本作中直角弯、大角度弯以及大小S弯等弯位不占少数,如果车速过快的话碰到这些弯位时就有点困难了,而如果使用反复点送的方式送油再加油又或者使用手煞的话,车速会一下子降低不少,即使在出弯后作加速调整并启用N2O的效果也未必是最好的…… 经过本人不断的尝试,暂时找到了一种可以在游戏中保证车以高速行驶的状态下既不用损失太多的速度而又能很好的入弯以及出弯的甩尾方法……如下: 当遇到此类弯位的时候,先提前把方向往入弯的反方向打,这时车尾会出现些微的偏向,然后紧接着再把方向往入弯的方向打,这时车尾就会因为之前的偏向的作用力而产生甩尾的效果,同时,车速并不会瞬间降低或者逐渐降低,而是在1到2位尾数之间跳跃,此时选择一条好的行车线入弯即可;接着只要在弯位中控制好方向,在快出弯的时候选择一条好的行车线并用N2O加速出弯便可~这样入弯和出弯的速度都能有一个比较好的保证了~! 由于每台车和赛道情况都不一样,以上仅为个人意见,具体的转向时间和位置需要各位多次的尝试,希望各位在尝试后提出褒贬意见~

满意请采纳

热点内容
迈腾B7开了8年了感觉内饰地盘很松散 发布:2025-05-25 15:12:39 浏览:319
最便宜的国产商务车 发布:2025-05-25 15:07:38 浏览:676
石家庄福特翼虎裸车价格是多少 发布:2025-05-25 15:06:13 浏览:881
前四后八翻斗车价格 发布:2025-05-25 15:04:55 浏览:844
DTM德国房车赛加入 发布:2025-05-25 14:53:28 浏览:760
夏季内饰清洁最佳活动案例 发布:2025-05-25 14:42:07 浏览:67
柴油皮卡车不供油怎么回事 发布:2025-05-25 14:30:43 浏览:786
11捷达伙伴内饰改装图片 发布:2025-05-25 14:25:08 浏览:299
一汽佳宝t80房车准载几人 发布:2025-05-25 14:09:22 浏览:882
天津外环限行皮卡 发布:2025-05-25 14:07:53 浏览: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