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改装的意义2000字
① 汽车改装 有什么是实用的东西
汽车改装是根据汽车车主需要,将汽车制造厂家生产的原形车进行外部造型、内部造型以及机械性能的改动,主要包括车身改装和动力改装两种。
一、车身改装——a、调整气流的零件(各种扰流部件);b、方便搬运行李的装置(如车顶李轨、行李架);c、其他(由天窗、遮光玻璃窗到泊车距离感应器不等)。
二、与动力装置及排气系统有关的改装——遥控引擎起动装置、排气喉和延伸喉管。
三、车厢装备——防盗、无线电机、冷气、导航系统、音响组合、安全气袋之类。
四、其他——车牌、装饰性照明装置。
乙、关乎行驶性能的零件
一、车轮——a、车圈;b、轮胎
二、操控装置——a、肽盘;b、风油肽;c、波棍、波棍头;d、伤残人士专用的控制装置。
三、悬挂零件——a、螺旋弹簧;b、吸震筒;c、悬挂支柱;d、塔顶横撑。
四、拖挂装置
五、抑噪装置——a、减声鼓;b、尾喉。
六、其他——a、指定照明灯具;b、视后镜
关于汽车改装你可以去安卓市场或者苹果商店下载汽车用品展这个APP 基本上的改装知识与改装汽车美容店的联系方式都有。
② 有关汽车改装的知识
汽车改装基础知识之
点火系统、进气系统、供油系统改装
点火系统改装
1、点火系统的组成:
点火系统在引擎运转时所扮演的角色是在任何引擎转速及不同的引擎负荷下,均能在适当的时机提供足够的电压,使火花塞能产生足以点燃汽缸内混合气的火花,让引擎得到最佳的燃烧效率。
点火系统的基本装置包含了电源(电瓶)、点火触发装置、点火正时控制装置、高压产生器(高压线圈)、高压电分配装置(分电盘)、高压导线及火花塞。现代的点火提前装置则已改由引擎管理电脑所控制,电脑收集引擎转速、进气歧管压力或空气流量、节气门位置、电瓶电压、水温、爆震等讯号,算出最佳点火正时提前角度,再发出点火讯号,达到控制点火正时的目的。
2、点火系统改装
在谈点火系统的改装之前,必须先了解汽车的点火系统是否仍维持原设计的性能,确认之后再谈改装的需求。火花塞是否定期更换?冷热值是否正确?这可由拆下的火花塞电极状况判断,太冷的(散热能力太好的)电极会出现黑色积碳,太热的电极则会呈现白色、电极熔蚀、陶瓷裂开等状态。高压导线是否破损漏电?电瓶的电压是否充足?(装了高功率的音响扩大机后,是否配合换用安培数较大的电瓶?)点火正时是否作了正确的调整?
点火系统的改装是为了弥补原有点火系统的不足,改装的目标在于缩短充磁所需时间,提高二次电压,降低跳火电压,延长火花时期,减少传输损耗。其方法可由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高压线
高压导线顾名思义就是肩负着传输由高压线圈所发出的高压电流到火花塞的任务。一组优良的高压导线必须具备最少的电流损耗及避免高压电传输过程产生的电磁干扰。一般车上的高压导线由于包覆材质所限,因此设计成约有5k 的电阻值,以防止电磁干扰,但这电阻值却会降低导线的传输效率,造成电流的损耗。若将导线包覆的材料改为矽树脂,则干扰的问题可获得解决,电阻值也可大幅降低,高压电流因传输而造成的损耗也可降低,这也就是改用『矽导线』的目的。改用矽导线绝不可能让你的点火系统脱胎换骨,但能收强化体质之效,也可为后续的点火系统改装铺路。
2)高压线圈
前面所提的两项充其量不过是点火系统的强化工作,还称不上改装,点火系统的改装应从高压线圈开始算起。点火用的高压电流是由高压线圈所产生,改用线圈材质较佳或一、二次线圈圈数比值比较高的高压线圈,均能产生较高的高压电流,并且能承受较高的电流输出负荷。点火电压的提高对火花时期的延长有直接、正面的影响。目前有许多种都将分电盘和高压线圈设计在一起,若要改装高压线圈则必须将原有高压线圈的线路外接,另外装一组改装用部品。
3)电容放电系统
电容放电点火系统就是利用每次的点火间隔,将点火能量储存于电容器的电场中,点火时再一次释放,因此比起传统的点火系统能产生更大的点火能量。CDI的产品中知名度较高的有ULTRA、MSD、其中特殊的要算是MSD(Multi Spark Discharge),字面意义是:多重火花放电。它在一次点火放电的过程中可产生多次连续的高压放电,具有极高的点火能量(可达一般点火系统的十倍)。如此高的点火能量可大幅延长火花时期,也由于点火能量(电流)的大幅增加,因此必须配合将火花塞的电极间隙适度的加大,让点火能量(电流)能在一次的点火时期正好消耗完,否则未能消耗的能量可能会寻找其它的方式消耗,其中可能的是在点火系统的其它电路中取一最短的路径,如此一来点火系统将有烧毁的可能,不可不慎。
4)其它系统的配合
点火系统改装后可能面临的是供油量不足的问题,尤其在高转速状态下,若不能解决则可能导致引擎的过热问题,因此供油系统必须视点火系统改装的程度,适度的提高供油量。
以MSD的改装为例,其附属配件就是一个调压阀,在不变更供油系统其他组件的情况下增加供油量。任何改装的成败及优劣,决定在改装后与其它系统的配合程度,单方面的加强某一部份,只会加速其它部份的损耗。成功的改装是在促成各机件均衡谐调的运作,不但要高效率,更要高度平衡性。
进气系统改装
1、进气系统的工作原理
进气系统包含了空气滤清器、进气歧管、进汽门机构。空气经空气滤清器过滤掉杂质后,流过空气流量计,经由进气道进入进气歧管,与喷油嘴喷出的汽油混合后形成适当比例的油气,由进汽门送入汽缸内点火燃烧,产生动力。
1) 容积效率
引擎运转时,每一循环所能获得空气量的多少,是决定引擎动力大小的基本因素,而引擎的进气能力乃是由引擎的『容积效率』及『充填效率』来衡量的。『容积效率』的定义是每一个进气行程中,汽缸所吸入的空气在大气压力下所占的体积和汽缸活塞行程容积的比值。
之所以要用在所吸入空气在大气压力下所占的体积为标准,是因为空气进入汽缸时,汽缸内的压力比外在的大气压力低,而且压力值会有所变化,所以采用一大气压的状态下的体积作为共同的标准。并且由于在进行吸气行程时,会遭受其他的进气阻力,加上汽缸内的高温作用,因此将吸入汽缸内的空气体积换算成一大气压下的状态时,一定小于汽缸的体积,也就是说自然吸气引擎的容积效率一定小于1。进气阻力的降低、汽缸内压力的提高、温度降低、排气回压降低、进汽门面积加大都可提高引擎的容积效率,而引擎在高转速运转时则会降低容积效率。
2)充填效率
由于空气的密度是因进气系统入口的大气状态(温度、压力)而有所不同,因此容积效率并不能表现实际上进入汽缸内空气的质量,于是我们必须靠"充填效率"来说明。"充填效率"的定义是每一个进气行程中所吸入的空气质量与标准状态下(1大气压、20℃、密度:1.187Kg/cm2)占有汽缸活塞行程容积的干燥空气质量的比值。在大气压力高、温度低、密度高时,引擎的充填效率也将随之提高。由此也可看出,容积效率所表现的是引擎构造及运转状态所造成引擎性能的差异,充填效率表现的则是运转当时大气状态所引起引擎性能的变化时进气岐管与容积效率 。
3)脉动效应:
引擎除了在极低的转速外,进汽门前的压力在进汽期间会不断的产生变动,这是由于进汽阀门的开、闭动作,使得进气歧管内产生一股压缩波以音速的大小前后波动。假如进汽歧管的长度设计正确,能让压缩波在适当的时间到达进汽阀门,则油气可由本身的波动进入汽缸,提高引擎的容积效率,反之则会导致容积效率下降,此现象称为进气歧管的脉动效应,又称『共震效应』。
4)惯性效应:
进汽阀门打开,空气流入汽缸内时,由于惯性的作用,即使活塞已经到达下死点,空气仍将继续流入汽缸内,若在汽缸内压力达到最大时,关闭进汽阀门的话,容积效率将成最大,此效应称为惯性效应。
若想得到最佳的容积效率必须同时考虑脉动效应及惯性效应,也就是说在汽缸压力达到最大,关闭进汽阀门的同时,前方进气歧管内的压缩波也同时达到最高的位置(波峰)。较长的进气歧管在引擎低转速时的容积效率较高,最大扭力值会较高,但随转速的提高,容积效率及扭力都会急剧降低,不利高速运转。较短的进气歧管则可提高引擎高转速运转时的容积效率,但会降低引擎的最大扭力及其出现时机。因此若要兼顾引擎高低转速的动力输出,维持任何转速下的容积效率,唯有采用可变长度的进气歧管。
2、进气系统的改装
进气系统的改装基础就是要提高引擎的『容积效率』,要达到这一目通常可由以下的方式着手:
1)空气滤清器
进气系统改装的入门工作就是换用高效率、高流量的空气滤清器滤。换装高流量的空气滤芯可降低引擎进气的阻力,同时提高引擎运转时单位时间的进气量及容积效率,而由供油系统中的空气流量计量测出进气量的增加,将讯号送至供油电脑(ECU),ECU便会控制喷油嘴喷出较多的汽油与之配合,让较多的油气(并不是较浓)进入汽缸,达成增大马力输出的目的。若换了滤芯仍不能满足你的需求,可将整个空气滤清器总承换成俗称〃香菇头〃的滤芯外露式滤清器,进一步的降低进气阻碍,增强引擎的〃肺活量〃。
2)进气道
进气道的改装可从形状及材质两方面来谈。改变进气道的形状目的在于进气蓄压(以供急加速时节气阀突然全开之需)及增加进气的流速,但这类产品通常有特殊性的限制,也就是说A型车所用的若装在B型车上并不一定能发挥其最大的效果,改变进气道材质乃是着眼于不吸热及重量轻,目前最常用的就是碳纤维的材质,其不吸热的特性,能让进气的温度不受引擎室的高温所影响,让进气的密度较高,即单位体积的含氧量增加,提高引擎出力,唯一的缺点是价格高不可攀。进气道的改装常是形状及材质同时改变以收到最大效果,同时将空气滤清器一并拆除,并将进气口延伸至车外,直接对准前方,以便随车速提高增加进气压力,提高进气量。
3)直喷式歧管
在赛车引擎上所需要的是高转速的动力表现,可以牺牲低转速时的马力输出,因此都将进气歧管尽量缩短并取消空气滤清器,充分消除进气阻力,以求得最佳的高速表现。传统式后方进气、前方排气的引擎型式,在换装直喷式进气歧管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由车外导入足够的新鲜空气。直喷式的进气歧管与经过空气动力学设计的碳纤维进气道是最佳的组合,也是目前赛厂车的不二选择。尤其在将引擎降低后,利用引擎上方所空出的空间,安装一大型进气导管,开口并与车头水箱护罩充分密合,让空气能有效的送达后方的进气歧管。
4)二次进气
目前有许多利用二次进气原理所制成的产品,使用的人不少,价格也都不便宜。之所以称它为"二次进气",是因为除了原有从空气滤清器吸入的空气外,另外再利用进气歧管的真空压力差,从引擎PCV(曲轴箱强制通风)管路外接上另一进气装置,导入适量的新鲜空气来达到提高容积效率的目的。
二次进气所能得到的动力提升效果最主要的是在前段(低转速),因为在节气阀全开、空气大量进入真空度降低时,二次进气装置所能导入的空气量就变得微不足道了。进行大幅度的进气系统改装时,必须考虑与供油系统的配合问题。若只是大幅的增强进气能力,而供油系统无法提供足够的供油量与之配合,则势必无法达到提高马力的目的,因为引擎所需的是比例适当的油气而不只是大量的空气。此外在实用上必须考虑噪音的问题,以往谈到噪音大家通常只想到排气管所产生的声浪,而忽略了进气也会产生噪音。
供油系统改装
1、供油系统分类:
供油系统分为化油器和燃油喷射系统两种,但是就马力输出、燃油效率、废气污染、可靠度等各方面来说,化油器比起燃油喷射系统可说是一无是处,所以我们可以说:化油器的时代已经过去,它已成为历史名词,无讨论的价值。所以,我们谈引擎供油系统就是单指燃油喷射系统。
喷油系统是由燃油输送系统、感应器系统、电脑控制系统所组成。它的工作原理简单来说就是利用汽油泵将汽油加压以后,从油箱送进高压油路,经过压力调整器的调节作用,使系统中的供油压力维持在2.0~2.5 ,也就是将送到喷油嘴的汽油压力保持在2.0~2.5。同时由各感应器将引擎的进气量及运转状态以电压讯号的形式传送到供油电脑(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ECU根据这些电压讯号加以分析,算出所需的喷油量,也就是算出喷油嘴的喷油时间,然后再将喷油讯号传送到喷油嘴的线圈,喷油嘴接受喷油讯号后,将喷油阀打开,汽油便喷到进汽门前方的进气岐管内,再随着进汽门的打开进入汽缸内。
2、喷射系统的分类
1)按喷射(喷油嘴)位置分类:
节气阀体喷射式又称为单点,只使用一或二支喷油嘴,装在节气阀上方,以较低的压力喷出汽油,汽油与流经节气阀的空气形成混合气后,必须先通过进气歧管再由进汽门进入汽缸。但是油气流经进气歧管时,部份油气会在歧管壁附着,并且会因进气歧管的形状、长度不同而造成各缸混合气分配不均。因为油气从节气阀到汽缸必然会有的时间延迟,因此引擎加速时的反应会较慢。
多点喷射,每缸的进汽门口之前各有一支喷油嘴,对准进汽门,以2~5 的高压将汽油喷出,而与进气歧管的空气一起进入汽缸,形成混合气。如此一来进入各汽缸油气的混合比得以平均。
2)按喷油方式分类:
连续喷射,又称机械喷射式,喷油嘴在引擎运转时不断的喷油,而喷油量的控制是经由改变供油压力来达成。
程序喷射式,使用电子式喷油嘴,需要喷油时将喷油嘴的线圈通电,使柱塞因为磁力的作用而往上提升,喷油嘴便可喷油。喷油量是由喷油时间的长短来控制,单位是微秒(ms)。
由于机械喷射已经是过时的设计,因此目前的车种几乎都采用效率及经济性较佳的程序式喷射。而单点喷射除了价格较低、结构简单外,也无任何可和多点喷射媲美之处,况且它还有许多和化油器相同的缺点(效率低、各缸油气分配不均),因此多点喷射(MPI)可说是现代喷射供油系统的主流。
3)按空气流量检测方式分类:
进气量的检测方式分为直接和间接两大类,一种是以进气歧管绝对压力感应器(MAP Sensor:Manifold Absolute Pressure Sensor)测出的进气歧管压力和引擎转速间接计算求得。另一种则是以空气流量计直接测得。较常见的空气流量计有三种:翼板式、热线式、卡鲁曼涡流式。
3、供油量的计算
供油量的多少是以喷油嘴燃料喷射时间的长短来计算,供油电脑(ECU)根据空气流量、引擎转速、及各个感应器所提供的补偿讯号,利用原先设定的供油程序算出所需的供油时间,这个供油程序我们可以用图形的方式来表现。ECU所算出的燃料喷射时间是『基本喷射时间』、『补偿喷射时间』和『无效喷射时间』的总和,单位是微秒(ms),1ms=0.001秒。其中喷油嘴在单位时间内所喷出的汽油量是由喷油嘴本身口径的大小及喷油压力大小所决定。
1)基本喷射时间
基本喷射时间是由进气量(此处是指重量)和引擎转速所决定。当你踩下油门踏板时,控制的是节气阀的开启角度,开度越大进气量越大,供油电脑根据空气流量计测出的进气量及当时的引擎转速来和预先所设定的供油程序比较后,算出所需供油量和相对的喷射时间。
2)补偿喷射时间
补偿喷射也就是一般人所称的『提速』,它是由各种感应器侦测出引擎当时的工作状况及负荷,将讯号传给电脑(ECU)以后,算出所需额外的供油量,用以维持引擎稳定、顺畅的运转。补偿喷射程序的设定是一复杂的工作,因车而异。
3)供油系统的改装
引擎的最佳空燃比为14.7:1,但若在高转速、高负荷时若想要求得较高的引擎出力,通常要将空燃比提高到12:1~13:1。供油系统的改装就是要『在适当的时候适量的提高供油量』,让空燃比适度变大,这『适时』与『适量』也是判断供油系统优劣的依据。
喷射供油系统的改装可分为改硬体和改软体两大类,改硬体的目是要提高单位时间的供油量。改软体主要是改变它的供油程序,由于原车的供油程序是考虑了废气控制、油耗经济性、运转稳性定、引擎材料耐用性所得的设定,所以在马力的输出表现上,往往无法达到注重性能的使用者的需求,例如大家最殷切需求的高转速、高负荷时的表现,往往呈现供油量不足的窘况,这时就需要改装软体来达成。
4、供油系统的改装
1)调压阀
在多点喷射油路系统中的压力调整器,它负责对喷油嘴提供固定的压力,压力越大那么相同的喷射时间喷出的汽油量越多。调压阀是装置在压力调整器之后的回油管,经过调整可将喷油嘴的喷油压力提高(一般约可提高20%),进而达到不变动供油模式的情况下增加喷油量(约可增加5%~10%)。加装调压阀可以说是供油系统的改装中最花费最便宜的,其安装也相当容易,只不过在调整压力时,需借助汽油压力表才能量测调出的压力。事实上,对换排气管、改进气装置等,这类小幅改装的车,通常用加装调压阀来弥补其高转速时喷油量的不足,效果不错而且经济。在此要告诉大家一个小常识,若你的车在静止起步油门踩下的瞬间会出现短暂的爆震现象,装个调压阀也许就可改善。
2)喷油嘴
喷油嘴的大小决定了单位时间的喷油量,改用口径较大的喷油嘴是提高喷油量的最直接方法,要换到多大则需视引擎的改装程度而定。改喷油嘴最大的困难是可相容喷油嘴的取得,通常同车系或同系列引擎的喷油嘴才可相容,最常见的就是CIVIC可换用ACCORD的喷油嘴,可增加约25%的喷油量。改调喷油嘴所获得喷油量的增加是全面性的,也就是从低转速到高转速喷油量都会增加,这可能会造成中、低转速时的供油过浓,导致耗油量增加和运转不顺。通常“动过大手术”的引擎才会需要大幅的增加供油量,一般车主所需要的通常是高转速和重负荷时适度的增加喷油量,这就需要软体的改装才能达成。但有个情况就是引擎大幅改装后,也许高转速时所需的喷油时间比引擎运转一个行程的进气时间还长,造成喷油嘴持续的喷油都没办法提供足够的油量,这时加大喷油嘴已是必然的选择。
3)供油电脑晶片
车厂在设计引擎时便已将原先设定好的供油程序录在ROM上,这个程序通常是油耗、污染、运转平顺度等条件妥协下的产物,而且是不可更动的。就因为不可更动,所以若想改变供油程序就必须换用另一种模式的ROM。通常专业改装厂都会供应种车型的改装用电脑晶片,改装时要先把原电脑的晶片取下(通常原厂供油电脑的ROM都直接焊在电路板上),焊上一个IC座(如此一来可方便日后再更换),再插上改装用的晶片。如此所得的供油程序仍是固定的,它只是对原车的程序做修正,其中很重要的一项是可将补偿喷射程序中的断油控制时间延后甚至取消不再有断油之限制。要注意的是 :每种改装用晶片都有它设定的适用条件(也就是改装的程度),改装时必须选用和您爱车改装状况相近的晶片,才能得到最佳的效果,否则可能适得其反。晶片的选用应该寻求经验丰富的改装厂咨询。
4)可变程序供油电脑
这是供油系统改装中最贵也最有效的一项,就是HALTEC电脑。经由这个电脑车主可依照爱车引擎的改装程度,配合空燃比计的测量,设定出最佳的供油程序,也就是前文所提的基本喷射程序以及各个补偿喷射程序都可利用外接手提电脑任意更改。它与改晶片最大的不同,也是它最大的优点是日后引擎再作更动、改装时,若出现原有供油程序不合用情况,可经由程序的修正立刻获得解决。
改装可变程序电脑后,原车的供由电脑便废弃不用,但较高等级的电脑能将原车的所有感应器功能全部保留,也就是说各种供油补偿程序都可正常运作,也可更改,不因获得高性能而将运转顺畅度与实用性牺牲。改装可变程序供油电脑的最大困难并不在于安装,而是供油程序的设定与最佳化修正。这往往需要借助经验和仪器,经过不断的测试才能完成。
③ 汽车改装的意义是什么
第一节 汽车改装的含义及意义
一、汽车改装的定义
二、汽车改装包括的内容
三、汽车改装已成为一种文化
第二节 汽车主要改装部位
一、汽车外观改装
二、汽车机械改装
④ 什么是汽车改装汽车改装的意义
在我国,由于汽车历史比较短,人们对改装车并不熟悉,一般都以为不过是改变一下车的内在配置,或者对车的外型做一番调整,比如说皮卡加盖儿,面包车去掉最后一排座椅变成具有运载能力的小货车等。 据重庆汽车改装厂家了解,其实真正的改装车并不是调整一下车的配置或者改变车的外型,而是对车的核心部位做大的改动。比如很多人想让自己的座驾变得可以同法拉利媲美,这就需要对车的发动机系列做详细的改进。 一般来说,大部分改装迷改装汽车的主要目的也就是为了提高汽车的澎湃动力,动力系统改装是汽车改装的重中之重。要提高汽车动力,就必须更换火咀、火咀线和海绵、省油加速器、水燃器、马力提升器、电子整流器以及排气管等。 此外,还有很多人想改进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这就需要对车的底盘进行改进,主要改装项目包括避震器、刹车钢喉、轮圈、前顶吧、后顶吧、前底架、后底架等。 至于说其他的改进方法则因人而异,有人想提高座驾的音响效果,有人想在车内装一部DVD,甚至还有人想在车上装GPS定位系统,所有这些不过是人们个性化的体现,在倡导个人主义的今天,种类繁多的改装车层出不穷,成为大街小巷中流动的风景。
⑤ 汽车改装包括哪些,常见的汽车改装项目
1、点火系统改装
点火系统在引擎运转时所扮演的角色是在任何引擎转速及不同的引擎负荷下,均能在适当的时机提供足够的电压,使火花塞能产生足以点燃汽缸内混合气的火花,让引擎得到最佳的燃烧效率。
点火系统的改装是为弥补原有点火系统之不足,改装的目标在于缩短充磁所需时间,提高二次电压,降低跳火电压,增长火花时期,减少传输损耗。
2、车灯改装
原厂的汽车车灯大部分都是卤素灯,然而卤素灯对日常行车所需要满足的灯光要求根本达不到。特别是夜间行车的时候,灯光效果完全关乎着生命安全!其次,卤素灯不仅照射距离达不到要求,同时,色衰快,灯光泛黄容易视觉疲劳,使用寿命短暂。
即使是新车,也使用不长久。所以大众车友朋友应该及时的升级车灯。升级车灯,不仅仅是为了外观,更多的是为了出行的安全!毕竟没有什么比生命安全更重要!
3、排气管改装
一支设计优异的排气管需要花费相当大的代价才能完成。在引擎没有做大幅度改装的前提下,只更换排气管在效果上是不甚明显的。时下,许多人还更换排气中尾段,将三元催化器一并拆除,此举会增加废气的排放,站在环保的立场我们反对这种做法。
此外,在选择排气管时,消音筒的大小也是重点之一。通常,消音筒较大对于噪音的控制也比较理想,反之,消音筒愈小排气声浪会愈大,不过噪音的抑制也跟排气管的材质、筒内管路的设计以及消音棉的材质息息相关。
4、涡轮增压改装
对于驾驶涡轮增压车辆的车主来说,由于涡轮工作时本身会产生极高的温度,当车辆行驶后若是立即熄火,在急速冷却的情况下,对于涡轮的损伤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因此,当驾驶涡轮增压车辆时,在熄火前最好让引擎在怠速的情况下多运转3~5分钟,如果觉得这个动作有些费时麻烦,那么建议你加装延迟熄火装置,让这个定时装置为你执行这3~5分钟的工作。加装延迟熄火装置并不会对车辆本身的线路有任何不良的影响。
注意事项
1、涡轮增压车辆除了延迟熄火装置外,还有一项不错的改装品就是泄压阀。通常泄压阀可分为进气泄压与排气泄压两种,排气泄压阀大部分使用在大马力的车辆上,同时价格也较高,在此,我们所说的泄压阀专指进气泄压阀。
当涡轮作用时,内部会产生极高的压力,涡轮本身虽然有释放高压气体的孔径,但是面对连续增压状态,仍显得有些不足,借由泄压阀可使高压气体得以迅速释放,以利下一次的增压动作。这样不仅可保护涡轮,也可消除部分的涡轮迟滞现象。
2、改装车灯时,一定不要贪图便宜去一些不正规的店面。推荐大家选择像欧特车灯这样的10年老店,技术好,后期也有良好的保障!改装后,达到行车的必备要求!
⑥ 哪个大哥给我几篇汽车改装的理论文章(跪求)
点火阶段可视为油气燃烧前能量的累积,当点火完成后,火焰便开始以燃烧压力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其传播的方式是以火星塞为中心,一层一层依序向外燃烧,就如同将石头丢入水中,在水面形成涟漪一般。在火焰向外传播时,在已燃烧和未燃烧的油气之间,有一进行燃烧氧化反应的反应带,我们称为『火焰波前』。火焰波前的范围大小会影响燃烧的反应速率和汽缸内压力上升的速率。油气燃烧的速度对引擎的性能有决定性的影响,燃烧的速度越快,引擎的性能越好,爆震发生的趋势也越低。
淬熄
对引擎的燃烧来说,汽缸壁是燃烧波所能到达最远的边界,汽缸壁由於有冷却系统的作用,温度大都维持在 200℃左右,这相对於 700℃以上的火焰温度来说是很低的温度,所以当燃烧波传到汽缸壁时,火焰的温度便立刻下降,使得汽缸壁附近燃烧波的氧化作用因而减缓甚至中断,而这趋缓的氧化反应便产生了不完全氧化的产物HC及CO。这一氧化反应较缓和的区域我们称为『淬熄层』,淬熄层越小,表示汽缸的热传损失量越少,引擎的热效率较高、出力较大。
影响引擎燃烧的因素:
影响点火的因素:
点火的难易乃由『最小点火能』所决定,最小点火能则是受燃料的分子量、混合气的浓度、火星塞电极的形状与间隙、汽缸温度、混合气气体流动的影响而产生变化。燃料的分子量越小、汽缸的温度越高,其最小点火能越小,点火越容易。混合气的浓度稍浓於理想空燃比(14.7:1),并能在汽缸内快速的流动使油气更均匀,皆有助於点火。而火星塞对点火的难易更有决定性的影响,火星塞的电极间隙若减小则最小点火能将增大,不过间隙也不是越大越好,因为间隙大则跳火时间缩短,不利於点火,所以间隙直必须取两者的折冲。火星塞中央电极的直径越大,点火所需的电压必须升高,若将电击形状改为尖型,将有利於点火。此外,火星塞的热度等级越高,表示中央电极不易散热,因此对点火越有利。但是当火星塞热值过高或汽缸过热时,将使油气在火星塞未点火前及自行点燃,称为”预燃”(Preignition)是异常燃烧的一种,有别於爆震,但同样对引擎将产生不利的影响。有人会改用电极为针型、且导电性较好的火星塞,为的就是加速完成点火。
影响燃烧的因素:
1、空燃比
燃烧速度会因为混合气的组成、压力、温度而变化,影响最显着的是空燃比,稍浓於理想空燃比(14.7:1)时可得到最大的燃烧速度,若空燃比低或高达到某一界限以上时,火焰便不再前进,此界限称为『燃烧界限』。汽油的燃烧界限是空燃比22:1~8:1可安定运转的极限是18:1。所谓『稀薄燃烧引擎系统』技术(Lean Burn Combustion System) 就是让引擎在尽量接近燃烧界限的下限且不产生爆震的情况下运转。
2、火星塞的位置
火星塞的位置虽对燃烧的速度没有影响,但是它决定了相同燃烧速度下完成燃烧所需的时间。火星塞和汽缸必的距离越近,则完成燃烧的时间越短。因为油气燃烧的过程也是引擎最主要的加热、加压过程,这段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到引擎的热效率,也影响到爆震的趋势。火星塞的最佳位置就是在燃烧室的中央,而为了达成此一设计,多气门和双凸轮轴的设计是必然的趋势。
3、进、排气压力与进气温度
进气压力的提高可促使油气燃烧的速度增加,而进气温度升高却会使容积效率和混合气密度降低,导致火焰传播速度下降。当排气压力越高时,则每循环残留在汽缸内的废气越多,使能吸入的新鲜混合气减少,而随着残留废气比例的增加,燃烧时的阻碍亦增大,火焰传播的速度因而降低。要提高进气压力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利用 Turbo-charger 或Super-Charger ,而赛车引擎通常用碳纤维来作为进气道的材料,除了重量轻外,最重要的就是取碳纤维不易吸热,本身的温度不会因为引擎室的温度升高而升高,可大幅降低进气温度。至於要如何降低排气压力,当然是从排气管着手,而又以头段的影响最大。
4、进气速度
进气速度影响了进入汽缸内油气的流动,油气的流动除了可以让油气的混合更均匀,更可产生搅动的作用使燃烧火焰和未燃烧的油气容易混在一起,增加火波前的范围,加快燃烧的速度。进气速度与燃烧速度成近乎正比的关系,进气速度越快,燃烧的速度越快。而进气的速度与进气歧管的口径与长度、汽门设计、燃烧室几何形状有关。
5、压缩比
压缩比的增加会同时影响燃烧时的温度与压力,并让油气分子间的距离变小,而油气的燃烧速度也随着压缩比的增高而增大。高性能引擎都想办法在不发生爆震的前提下尽量的提高压缩比,不但自然吸气引擎是如此,就连增压引擎的压缩比都已提高到超过9.0:1 以上的水准。要提高压缩比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改用较薄的汽缸垫片。
6、点火正时
引擎的最大功率输出是取决於油气燃烧产生最大气体压力时活塞的位置,而这个位置的改变可经由点火正时的改变来达成,最理想的点火正时角度就是要让燃烧过程完成一半时,活塞位置恰抵达上死点,此时活塞正好完成压缩行程准备往下运动,因此燃烧所产生的最高压力可完全用来把活塞往下推,这就是产生最大燃烧速度点火正时。
三、影响淬熄的因素
淬熄主要受到燃烧室的形状、汽缸壁的温度与粗糙度的影响。淬熄的发生是主要是由於火焰接触到燃烧室的壁面,因此要在相同的燃烧室容积下使燃烧室的表面积越小,减少淬熄量,一般而言燃烧是的形状越规则越能达到此目的。而淬熄也是热导传的结果,所以燃烧室的温度越高,则热传量越少,火焰也就越能接近壁面,淬熄层就越薄,被淬熄的气体容积就越少。但是汽缸壁的温度却被材料所能承受的热应力及爆震的发生所限制,所以只能维持在一相当的低温下。此外,降低燃烧室的粗糙度也可减少淬熄量及热传量,提高热效率。
二、爆震
『爆震』是引擎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异常燃烧现象,它除了使引擎震动加剧外,并产生敲击声、降低引擎出力、损伤引擎结构。爆震可说是引擎设计者的天敌,许多提升马力、降低油耗、减少污染的设计,如高压缩比、增压装置、提高汽缸壁工作温度(材料科技的进步使得强度上无虞)等,都因为爆震的产生而受到限制。
爆震的特性是开始时点火及燃烧波的传播都正常,但是最后应该燃烧的一部份油气,我们称为『尾气』(End Gas),因为受了燃烧后气体膨胀所造成的压缩作用,使其体积缩小、温度和压力升高,在燃烧波尚未传到该处之前,一部份油气的温度已经达到『自燃点』,到达自燃点后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燃点火延迟』后就会自行引燃,并且以300m/s~200m/s的速度迅速向外传播,而当正常燃烧和爆震两个方向相反的燃烧压力波相遇时,会产生剧烈的气体震动,并发出特有的金属撞击声,所以称为『爆震』。轻微的爆震无法被人的感官所察觉,在此我们称它为『无感爆震』,因此当你能感觉得到引擎爆震所产生的噪音和震动时,这时的爆震情况已经严重得超乎你的想像,我们称它为『有感爆震』。有感爆震持续一段时间后,将使得活塞、汽缸头、汽门、活塞环等,产生严重的损坏。
1、燃料的辛烷值
燃料的抗爆震性是以辛烷值(Octane Number)来表示,通常分子构造简单、碳数多、炼长者的抗爆震性优秀,而选用辛烷值较高的汽油是减少爆震发生的最直接方法。汽油辛烷值的选用必须与引擎的缩比配合,理论上压缩比8~9用辛烷值92~95的汽油,压缩比9~10用辛烷值95~100的汽油,否则压缩比高的引擎若使用辛烷值低的汽油,将造成爆震连连、引擎无力、过热、机件损耗。而压缩比低的引擎若误用辛烷值较高的汽油,不但不能增大引擎的出力,反而可能因燃烧温度过高造成引擎过热。据报载:中油将在民国87年底前推出辛烷值98的汽油。
2、燃烧室的设计
火星塞的的位置影响了完成燃烧所需的时间,这段时间就是尾气所受的加压和加热时间,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爆震发生的趋势。因此燃烧是的形状若能让压缩时油气的流动性佳、没有死角,并采用热传导效率较高的材料(如铝合金),让汽缸内的温度不易累积,使尾气保持较低的温度也可减少爆震的发生。
3、积碳
燃烧室内如果有积碳会影响燃烧室的散热并造成压缩比的提高,让原本不会发生爆震的引擎也发生爆震。积碳发生的原因除了引擎本身所产生的以外,在汽油中添加辛烷值提升剂更会加速积碳的累积。以国内所能买到的95无铅汽油,对很多高压缩比引擎来说并不够用,很多车主都要选择添加辛烷值提升剂来维持引擎的出力和消除爆震,在爆震与积碳的恶性循环下,添加辛烷值提升剂就有如引鸩止渴一般,还请车主三思。
4、压缩比
引擎的热效率是与其压缩比成正比,压缩比越高引擎出力越大,但是压缩比的上限却因为爆震的发生而受到所限制,压缩比与爆震的发生有极密切的关系,压缩比越大,爆震的趋势和强度越强。因为提高压缩比会同时增加汽缸内的温度和压力,使尾气的温度和压力升高,增强爆震的趋势。此外压缩比的提高也会让汽缸内的残留废气对油气的冲淡做降低,造成燃烧室的温度上升,促成爆震的发生。
5、空燃比
油气混合比过稀或混合不均匀都会造成爆震。较浓的油气将使尾气的自燃点火延迟时间增加,但也会使燃烧较不完全,产生的热量较少,使得燃烧最后的温度降低,减少爆震的发生,但也导致燃料用量增加,热效率下降,同时降低引擎出力。有些引擎的爆震控制系统就是在爆震感知器侦测出爆震讯号时,供油系统便会适度的提高油气浓度,直到爆震消除为止。
6.进气温度与汽缸温度
进气温度与汽缸温度的增加会使引擎的容积效率降低,使完成燃烧所需的时间增长,亦即尾气被加压及加热的时间增长,增加尾气的温度和压力,造成爆震。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当引擎温度过高时,对引擎所成的损害并不是直接由於高温所造成(和汽缸内的温度相比那就称不上高温了),而是因为汽缸壁温度上升导致严重的爆震,因为连连的爆震所产生的严重破坏。
7、点火正时
若点火过早活塞在压缩行程抵达上死点前燃烧掉的油气较多,会使活塞进行压缩时所需的力量增加,同时也会提高燃烧室内的最高温度与压力,而易产生爆震。若点火正时延迟,大部分的油气都在活塞过了上死点以后燃烧,燃烧时活塞已经往下运动,可以底消掉一部份燃烧后气体膨胀所导致的压力升高作用,减轻爆震的趋势。不过假如点火过於落后,引擎的功率及效率都将降低。虽然点火正时的延迟会造成引擎无力、耗油增加,但是对於爆震控制方式的选择大多以改变点火正时为主,因未改变点火正时比起其他消除爆震的方法要来得简单、经济、可行,尤其在电子技术发展成熟的今天更是如此。
8、进气压力
进气压力提高可使油气密度变大,燃烧所产生的总热量较多,会使燃烧的最后温度上升,易於产生爆震。这说明了使用增压进气装置时,不论涡轮增压或机械增压常要适度的配合降低压缩比,并结合爆震控制系统以防止爆震的发生。其中涡轮增压系统(Turbo Charger)更因为会同时造成进气温度上升,所以有进气冷却器(Inter-Cooler)的出现,以降低进气温度提高容积效率并减少爆震的发生。
5.引擎的改装
引擎内部组件的改装主要是利用轻量化、高强度的材料制成的高精密度组件以减少内部动力的损耗,除了达到动力提升的目的更要兼顾可靠度及平衡性提升。要兼顾轻量化和高强度则有赖材料科技的进步,由於高科技合金或复合材料的应用配合上精密加工技术,使得现代的高性能引擎不但单位容积所能产生的马力大幅提升,可靠度及经济性也能同时获得改善。笔者在此必须再次强调:引擎内部组件改装并不全然是为了马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为了引擎的可靠度及平衡性。在引擎的改装规则里是没有妥协的,『失之毫 差之千里』、『吹毛求疵』用在这里是最适当不过了。
汽门的改装:
汽门的科技在过去几年有很大的进步,主要的改变在於材质的进步及精密度的提高。高效率的进、排气,环保法规的要求,均有赖材质精良的汽门。而汽门改装的原则是:在不影响强度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减轻汽门的重量。动作精确的汽门是高性能引擎的基本要件,专业改装厂通常会提供不同的汽门组合供消费者选择,引擎改装项目越多汽门机构的精确度的要求就越严格,所以设定汽门时必须要同时考虑与凸轮轴及汽门摇臂的配合。原厂的汽门通常都有适当的材质和大小,但是如果有需要的话可适度的换上较大或较小尺寸的。汽门的材质是很重要的,目前的改装用汽门通常用钛合金作为材料以求强度的提升及轻量化的要求,但是一套钛合金的汽门价格并不低。而有的是将汽门的背部切削或用中空的设计以达到轻量化的目的,又有时会把汽门表面做成漩涡状,以利在汽门开启时能气体的流动。汽门的热度可经由与汽门座接触时经由汽门座传出达到散热的目的,是汽门最重要的散热途径。因此,汽门座的配置必须非常谨慎,假如太靠近汽门的边缘或是汽门边缘太薄了就可能造成密合度不良。此外汽门套筒和汽门间的精密度及表面平滑度,汽门摇臂与汽门固定座间的表面精度都必须严格要求否则在高转速时将会导致严重的损害。汽门弹簧的强度设定必须恰到好处,要兼顾汽门的密合度又不能造成开启时的困难,如果弹簧强度大过以致凸轮轴开启汽门时负荷过重对马力输出是非常不利的。汽门的固定座也是个潜在的问题,这个装置是用夹子把弹簧固定在汽门 上,这在急加速及扬程大的的引擎上会造成扭曲或断裂,因此也必须配合做改变。 原厂的汽门摇臂在引擎转速上限提高及气门正时改变时就会变得不敷需求,对改装过的引擎来说强化的汽门摇臂是必须的,扬程太大的凸轮轴会造成汽门摇臂的扭曲,因此强度的提升及轻量化都是必须的。对一般的汽门来说,滚筒式的摇臂能减少与汽门座接触表面的压力,也能承受较高来自推 的压力。通常汽门摇臂若有圆滑的表面和滚动的轴承,会使运转时得摩擦阻力变小,摩擦阻力越小所消耗的动力就越少。
活塞,活塞环:
活塞顶面与汽缸头之间形成燃烧室,因此活塞必须承受来自引擎燃烧后产生的热和爆发力。油气燃烧所产生的热由活塞的顶部所吸收,并传至汽缸壁,而燃烧后气体膨胀所产生的力量也必须经由活塞来吸收,活塞会把燃烧气体压力及惯性力经由连杆传到曲轴上,利用连杆的作用将活塞的线性往复运动转换曲轴的旋转运动。在转换的过程中除了在上死点与下死点之外,活塞会对对汽缸滑移产生一个侧推力。活塞环是曲轴箱和汽缸间的屏障。以机能来分,活塞环分为气环和油环两种,普通引擎每个活塞各有1~2个气环及油环。活塞环能维持汽缸内的气密性,使汽缸与曲轴箱隔绝开来,让燃烧室的气体压力不致流失,并能避免未完全燃烧的油气对曲轴箱内的机油造成污染及劣化。它能经由与汽缸壁的接触把活塞所受的热传至汽缸壁、水套,更重要的是它能防止过多的机油进入燃烧室,并让机油均匀的涂满汽缸壁。 引擎运转时产生的热越多表示所爆发的力量也越大,这些热量也对高性能引擎造成问题。现代的活塞设计主要有铸造和锻造两种,而铸造又比锻造来得简单便宜,但却无法如锻造活塞承受较大的热度和压力。通常改装厂在设计锻造活塞时,都会同时利用改变活塞顶部的形状来达到提高压缩比的目的,但问题是选择锻造活塞时多少的压缩比才是适当的。以汽油引擎来说,压缩比超过12.5:1时燃烧效率就不容易再提升。利用活塞顶部的形状改变来提高压缩比时,随着压缩比的提高会使汽缸顶部燃烧室的空间变小,活塞顶部可能导致爆震的发生。对高压缩比活塞来说,由於必须保留汽门做动所需的空间,因此会在活塞顶部切出汽门边缘形状的凹槽,如果没有这个凹槽,当活塞到达上死点时可能就会打到汽门,因此改装了高压缩比活塞后对汽门动作精确度的要求就必须非常严格。这凹槽的大小也必须配合凸轮轴及汽门摇臂的改装而改变。不锈钢及特殊合金的活塞环已广泛应用在赛车及改装套件市场,这些特殊设计的合金活塞环可以在活塞往上行时释放压力,但在往下爆发行程时却能保持密闭的状态以维持压力,这种活塞环虽然贵但是却能有效的提高引擎效率。由於活塞与活塞环都必须在高温、高压、高速及临界润滑的状态下工作,因此长久以来改装厂都为了提供最佳设计而努力,但引擎的性能是所有机件整合的结果,因此选择活塞套件时必须考量凸轮轴的正时角度、供由系统的配合才能找出最佳搭配组合。
活塞连杆:
活塞连杆最基本的功能是连结活塞和曲轴,把直线的活塞运动转换成曲轴的旋转运动。在引擎转时连杆会承受油气燃烧产生的爆发力,这个爆发力会使连杆有扭曲的趋势,连杆也是所有引擎组件中承受负荷最大的组件。由於连杆是把活塞的直线运动转换成曲轴的旋转运动,因此在活塞上下运转时连杆会不断的加速及减速,尤其在活塞抵达上死点时连杆的运动方向会由往上突然减速至停止,并立刻改变运动方向,这是最容易造成连杆损害的。在爆发行程时,燃烧产生的高压气体可变成连杆运动的缓冲,插销、波斯所承受的负荷也会减轻。但是在排气行程的时候活塞、活塞环、插销及连杆本身的部份重量所造成的惯性力都会加诸在插销及波斯之上,如果这时连杆出了问题那下场就是你的引擎要进厂大修了。现在的赛车引擎大多使用锻造的合金连杆,连杆的品质关系着引擎的可靠度,但是却无法以肉眼检视连杆的品质或瑕疵,必须以特殊的非破坏检验或X光做检测,这是选购及改装连杆时最大隐忧。连杆各项尺寸精密度的要求会随着压缩比及运转转速的提高而提高,即使仅是千分之几寸的尺寸误差在高转速时都会?
⑦ 对汽车改装的看法、意见、心得。
玩帅的人!改车看你花多少钱了一般把一辆车改的差不多改装费是这车价的2倍!一般都是大包围、轮毂、车内的仪表座椅什么的!机器改的也不少!
⑧ 什么是汽车改装,意义在哪
在我国,由于汽车历史比较短,人们对改装车并不熟悉,一般都以为不过是改变一下车的内在配置,或者对车的外型做一番调整,比如说皮卡加盖儿,面包车去掉最后一排座椅变成具有运载能力的小货车等。
其实真正的改装车并不是调整一下车的配置或者改变车的外型,而是对车的核心部位做大的改动。比如很多人想让自己的座驾变得可以同法拉利媲美,这就需要对车的发动机系列做详细的改进。
一般来说,大部分改装迷改装汽车的主要目的也就是为了提高汽车的澎湃动力,动力系统改装是汽车改装的重中之重。要提高汽车动力,就必须更换火咀、火咀线和海绵、省油加速器、水燃器、马力提升器、电子整流器以及排气管等。
此外,还有很多人想改进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这就需要对车的底盘进行改进,主要改装项目包括避震器、刹车钢喉、轮圈、前顶吧、后顶吧、前底架、后底架等。
至于说其他的改进方法则因人而异,有人想提高座驾的音响效果,有人想在车内装一部DVD,甚至还有人想在车上装GPS定位系统,所有这些不过是人们个性化的体现,在倡导个人主义的今天,种类繁多的改装车层出不穷,成为大街小巷中流动的风景。
⑨ 汽车改装都需要改什么
1、保险杠的改装
拿到新车之后,有些车主可能会比较注重车子的安全性,觉得原装车子的前后保险杠不够结实,于是去做保险杠改装,这个是没有问题的,年审可以通过。
2、音响
音响改装应该是汽车改装里面最常见的了,音响改装不音响车子的整体使用功能,对于音乐爱好者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音响改装也是允许的。
3、改装可变声排气管阀
改装排气管阀门应该是改装店里面最多人选择的,因为这可是装B神器,即使是几万块钱的车子,改装之后,也能开出跑车的感觉。那声浪简直是一个爽。
4、蓝牙麦克
这个其实在某种意义上是为了提高车主的行车安全,在行车的时候用蓝牙接听电话,这种有利于安全的改装,交警也是举双手赞同的。
5、尾翼
从动力学设计上看,尾翼是用来降低汽车尾部的升力的,因为车尾比车头大,当速度过快的时候,车尾的升力是比车头大的,所以会感觉飘起来,但是加装尾翼之后就可以降低升力。这个交警也是允许的。
6、车身颜色改装
首先是外观中的颜色改装,依照国家法规规定,改变车身颜色后,10日内需要去车管所做变更车身颜色登记,就是让行驶本上车照片的颜色和实际颜色保持一致。
7、车身贴画
车身贴画是最普遍的改装车辆外观方式,还有人调侃过,车尾窗上多来几张贴纸,好像马力都会凭空多出几百匹的既视感。
9、改装大灯
加装透镜、天使眼、改装氙灯是绝对通不过年检的。但可以在原车的基础上适当改变灯泡的亮度,比如说4000色温的灯泡改用6000色温的是不影响车辆年检的。
⑩ 汽车维修的目的和意义
汽车维护的目的在于保持车容整洁,及时发现和消除故障隐患,防止车辆早期损坏,从而达到下列要求:
1、车辆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况,随时可以出车。
2、在合理使用的条件下,不致因中途损坏而停车,以及因机件事故而影响行车安全。
3、在运行过程中,降低燃、润料以及配件和轮胎的消耗。
4、各部总成的技术状况尽量保持均衡,以延长汽车大修间隔里程。
5、减少车辆噪声和排放污染物对环境的污染。
维修误区
1、盲目拆掉发动机节温器
如果因发动机温度高而盲目拆除节温器,冷却液只能进行大循环,不能调节冷却强度,难以保证发动机在较适宜的温度下工作,反而使发动机经常处于低温状态下工作,造成发动机功率下降,磨损加快,油耗增加。
2、发动机温度怕高不怕低
有些人认为行车时发动机温度怕高不怕低。其实,发动机温度低时危害性也很大。应根据汽车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正常温度行车,才能保证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3、水泵风扇皮带越紧越好
皮带越紧并非越好。皮带过紧不仅会使其拉长或断裂,缩短皮带的使用寿命,而且还会因拉力过大,导致发电机轴、水泵轴变形弯曲和轴承的早期损坏。汽车发动机风扇皮带的松紧度应符合技术要求,一般正常皮带装配时挠曲度为10-15mm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