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距离越野跑训练
⑴ 谁知道定向越野怎么练习
体能
需氧训练(Aerobic training)
一般的需氧训练可以透过不同的运动进行。除了定向以外,只要令到心脏加速跳动的游泳、踏单车、健康舞,都可以训练中心能力。这样可以减少对跑步、定向常用肌肉的压力,从而降低受伤的机会,提高训练量。
周边能力的需氧训练最好就在野外进行,越是崎岖不平越好;若在公园训练,那就跑小路旁边的草地、泥地,务求令双脚好像在树林中跑一样。在野外跑得越多,越野跑技巧就越好。记不记得先前提到肌肉运作机制,提高越野跑技巧后,身体就知道使用那一条肌肉,减少对抗肌工作,消耗能量减少;那步伐就会更加轻松,好似在野外浮游,而不是挣扎。这同时让你更专注读图,减少受伤机会。
持续训练
耳熟能详的长距慢跑(LSD)。目的就是令身体习惯长时间运动(超过九十分钟,青少年可缩短时间),同时作为日后的训练基础。强度为低至中,可以边跑边说话就很适合(Talking test)。这种训练可以结合几种运动,不单止可以锻炼心肺能力,而腿又不会太疲劳;训练最好在平缓的地方进行,避免爬山时造成乳酸积聚。
训练目的:主要是增强中心(心肺)耐力,若在野外进行,就同时可以锻炼周边能力。训练适合全年进行,主要集中在基础训练时期。
强度:轻松——10~13 ,中等——12~15
持续快速训练
快速的意思是接近比赛速度,训练时间为30-60分钟。虽说是接近比赛速度,但应该是可以收放自如;若在野外进行,就必须有浮游的感觉。
训练目的:主要是增强中心(心肺)耐力,若在野外进行,就可以锻炼中心+周边能力。
强度:15~17
训练适合全年进行,主要集中在训练/比赛期间,减少长距离慢跑次数,多进行快速练习。
长距间断训练
这个速度更快,训练的好处就让你长时间剧烈地跑动,而不会有太多乳酸积聚。剧烈的 意思就是每跑完一段,你都会感到乳酸出现,而每段之间的休息一定要足以带走乳酸。训练通常跑2~10分钟,休息就是一半跑的时间,休息最好是动态慢跑,帮助身体带走乳酸。惯常的做法有4-2分钟(跑4分钟,休息2分钟),三至六次。记住,间断训练尽量要以相同速度完成,开始不要跑太快。
训练目的:主要是增强中心(心肺)能力,若在野外进行,就可以锻炼中心+周边能力。
训练主要集中在基础训练时期。
强度:15~17
短距间断训练
训练时间、距离缩短,惯常的有90-30秒、70-20秒、45-15秒、15-15秒。记住,间断训练尽量要以相同速度完成,开始不要冲得太快。每次训练时间是二十至四十分钟,如果是15-15的话,就可能是十至十五分钟(不过当然要加上热身和整理运动)。由于15-15跑的时间太短,不足以令脉搏升得很高,所以休息时间会缩短,以提升训练效果。若在野外进行,就能训练定向所需的红肌和白肌,不过要避免受伤。
训练目的:主要是增强中心(心肺)能力,若在野外进行,就可以锻炼中心+周边能力。
训练主要集中在比赛训练时期。
强度:15~17
加速跑(Fartlek)
一种郊野的间断训练,瑞典语“Fartlek”的意思是加速的意思,所以训练是十分有趣的:-)。训练最好在跟定向比赛接近的地形进行,没有指定的路线,最重要是跑的地形多变,上下山、沿高度、软地、碎石地...跑不同的速度。跑速应是比赛速度,不过有时要加速,有时就要减速,避免过多乳酸积聚。要训练定向跑技巧,就只能在跟比赛地形相似的地方进行,时间是二十至六十分钟,最好能加插技术训练。
训练目的:主要是增强越野跑技巧,同时可以锻炼中心+周边能力。
训练适合全年进行,一旦练好越野跑技巧,那可保持较长时间。在基础训练时期,加速跑可以像长距间断训练;而在比赛期间,则可提升强度,缩短时间,但加快速度。这是最具效益的方法。
强度:10~17
缺氧训练
虽然上述的训练会带给你酸痛,但都是需氧训练。而缺氧训练就是锻炼肌肉在高乳酸水平下运动,提升身体带走肌肉乳酸的能力。你无需为缺氧训练的强度伤脑筋,全都是最高。
缺氧训练全都针对每种运动而制定,而且只是参与训练的肌肉收惠。定向运动员就只能在野外训练,利用山坡、沼泽等自然阻力去训练。缺氧训练所得的体能是很快流失,就像太阳底下的雪糕,若一个月没有训练,基本上就重回起点。训练最好在重要比赛前一至两个月进行,但紧记这是十分剧烈的训练,身体需要较长时间复原,所以不要在临近比赛时进行。由于十分剧烈,训练中受伤机会提高,一定要非常小心,热身、整理运动就不可或缺。虽然训练剧烈,但却是令身体进入体能颠峰的好方法。
冲山(Hill sprints)
这是最容易做的缺氧训练,以最高速度冲上山坡,大约30~90秒。冲到山坡近顶时,双腿应该乏力和酸痛。在下次冲刺之前,你需要较长休息时间,可能三至四分钟,令肌肉中大部分乳酸都被带走,动态的慢跑十分有效。除了在同一个山坡进行,更可以拟定一条路线,冲上山顶然后慢跑下另一个山。每次训练可进行一至两组,每组三至五次。
强度:17~19
乳酸间断训练
将短间断训练调转,30-90、20-70、15-45。跑的一段是全速,然后慢跑。在野外进行的话,就全速上山,慢跑下山。
强度:17~19
技能
4定向越野的技能--怎样选择比赛路线
“既果断又细心,能够迅速选择最佳的行进路线”,这是运动员在比赛中取胜的重要手段。当竞争对手之间实力比较接近的时候,能否掌握这个技能就成了关键问题。由于选择最佳行进路线的能力是建立在掌握其他定向越野技能,尤其是识图用图能力基础之上的,是体能与技能在比赛中的综合运用,因此可以这样说:选择路线是更高一层意义上的技能或称“尖端”技能。
选择路线需要考虑许多因素。有些因素已在前面章节中提及,为避免重复,这里只补充下述几点有关的问题:
1.选择路线的标准:
什么是最佳行进路线?简单地说应该是:
——省体力;
——省时间;
——最安全;
——便于发挥自己的技能或体能优势;
2.选择路线的基本问题:
当遇到高地、陡坡、围栏之类的障碍时,是翻越还是绕行?
当遇到密林、沼泽、水塘之类的障碍时,是通过还是绕行?
3.不同地形对运动速度的影响(概略值):
每公里用时(分钟) 公路 空旷地 疏林 山地或树林
走 9 16 19 25
跑 6 8 10 14
4.因此,选择路线要遵循下述原则:
有路不越野。应尽量选择沿道路行进,这是因为:
--在道路上容易确定站立点,使运动员更具信心;
--地面相对光滑、平坦,有利于提高奔跑速度;
走高不走低。如果不得不越野,应尽量在高处(如山脊、山背)行进,避免在低处(如山谷、凹地)行进。这是因为:
--地势高,展望好,便于确定站立点和保持行进方向;
--高处通风、干燥,荆棘、杂草、虫害及其它危险少;
--人们都习惯在高处行走。因此,象在山脊这样的地方,常常会有放牧、砍柴的人踏出的小路,利用它,便于提高运动速度。
5.选择路线的方法(举例):
实际上,依靠上述一般原则决定路线的选择是很不够的。只有让自己的"感觉"或"估计"变得更有科学根据,才有可能更快的提高定向越野成绩。分析与解决选择路线基本问题的方法有多种,下面仅介绍其中的一种--经验法:
某人以自己在道路上奔跑300米需要的时间2分钟(近似值), 作为一个标准,通过多次实践,对自己奔跑的速度有了如下了解:
地形类别 每300米用时(分钟) 倍率 每2分钟的距离(米)
大路 2 1 300
杂草地 4 2 150
有灌木的树林 6 3 100
密林或荆棘丛 8 4 75
那么,他就可以用这样的方法解决问题:假定穿过密林的距离为1(75米),沿大路跑的距离为4(300米),则两种选择所用的时间相等;如果他的体力好而定向本领差,那他就应该选择沿大路跑。
对于其他选择,可以参照同样的方法进行。
⑵ 长跑如何训练
中长跑的训练应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的身体素质:一般耐力——坚持长时间跑的能力;速度耐力——长时间保持高速度的能力。
发展一般耐力的方法就是采用较长距离的匀速跑、变速跑、越野跑等。发展速度耐力最好的训练方法就是间歇跑。怎么样练习间歇跑呢?
间歇跑的方法很重要,特别是400米、800米的作用较好。
第一,有节奏的交替,有相对的间歇。此方法虽可使运动员身体得到一定的恢复,但不能完全恢复。
第二,训练强度不同。有与比赛速度相同的,也有大于或小于比赛速度的。
第三,运动量大。世界优秀运动员一次训练课中,跑同一段落可达20-40次。
间歇跑间歇训练的休息时间短,体力不能充分恢复,而且间歇时间相同,也不允许完全恢复。例如:6×200米27秒,每个之间慢跑200米,当脉搏恢复到120-130次/分就开始下一次练习。
间歇中的主要手段是:有氧-无氧混合训练。
间歇训练的内容包括:A距离、B强度、C重复的次数、D间歇的时间与内容。
A距离:要短于比赛距离。如800米运动员可进行200米、300米、400米的间歇训练,当然也有长距离的间歇跑,可达3000米。传统方法的范围在100-400米之间。
B强度:可根据任务(如发展一般耐力或专项耐力)而定。如:800米成绩为2分的运动员,可选择下列安排:4×200米,30秒+200米慢跑;4×200米,25秒+200米慢跑;4×200米,35秒+200米慢跑。
在传统的间歇训练法中,强度要逐步提高。
C重复次数:通常一次课中,间歇跑训练的问题不宜过多地超过专项距离的长度。
D间歇的时间与内容:间歇时间取决于运动员的水平。高水平运动员的间歇时间要准确。间歇时间可以用时间或脉搏来控制。各个不同专项的不同段落间歇跑的间歇时间。
⑶ 负重20公斤,越野跑过障碍5公里以上怎么练
中国特种部队的魔鬼式训练(参考):
1:早晨5:30起床,在每人身上加上20公斤的重物跑5000米。
2:8:00训练挂勾梯上下300回。穿越30米铁丝网来回300趟。
3:10:00上健身房:15公斤哑铃举150下,拉力器100下,臂力棒100下。
4:13:30抗暴晒形体训练:平举着ak47,枪口用绳子吊着一块砖头,一动不动晒2个小时。
5:16:00训练射靶1个小时,之后练倒功《高高向后跃起1。5米,用背重重的砸向水泥地》散打,硬气功等。
6:饭后半个小时,继续负重20公斤跑5000米《相当于正规400米跑道的12。5圈》
7:3天一次游泳训练:穿着厚厚的军装,和解放鞋一口气游完5000米《相当于100米正规游泳道的50个来回》
8:5天一次中国式铁人三项:负重跑步2000米,游泳2000米,骑自行车2000米。
9:7天一次25公里负重30公斤越野行军训练。
10:15天一次跳伞训练:从8000米高空一跃而下。
12:30天一次野外生存训练,带上3天的食物在野外生存7天,行军一千余公里,还要背上枪支弹药和生存用品,途中还要执行上级准备的突围,反突围,侦察敌情,攀登悬崖等演习任务。
13:平时训练增加全能训练方案。如:从手枪到筒式火箭炮,从摩托车到坦克车,陆军中的大部份装备都得一一掌握。
■选拔一名特种兵,体能是基础,其要求是:一天之内要完成下列课目。
负重长跑25分钟内跑完5公里;
做单双杠一二练习各200个以上;
400米障碍不超过1分45秒;
投掷手榴弹数百次,每次须超过50米;
一分钟内,俯卧撑100个或70斤杠铃手推60下。
■如果你能做到这些,仅仅是刚跨进特种兵门坎,要想成为真正的特种兵,还有进行下面的专业训练。
特种兵,由于执行的任务各异,在日常训练上也有所不同,但基本科目都体现了一个“严酷性”。其内容包括:
(一)战斗技能训练。要求每一个特种兵熟练掌握本军和外军的各种武器,包括各种枪械、手榴弹、枪榴弹、小口径火炮和反坦克武器,徒手格斗更须技艺超群。每个特种兵都能适应巷战、夜战,并能搜捕、脱险逃生。
(二)机动技能训练。各种车辆的驾驶固然不在话下,熟练地排除故障和使用机动工具上的设备及武器更是基本要求。
(三)渗透技能训练。跳伞、攀登、穿越雷区、识图标图及远距离越野行军,这方面优秀的特种兵与同职业的运动员相比,其能力当不相上下。
(四)侦察谍报技能训练。主要有观察潜伏、窃听、捕俘、审俘、照相等多种获取情报的手段,必要时还须使用密码通信联络。
海军陆战队队员是在优秀的现役海军官兵中选拔的!
希望加入中国海军陆战队的队员首先必须在陆战队的野外训练基地接受“兽营”式训练的考验,散打、擒拿、格斗、剌杀、硬气功等军事科目,是每个陆战队员必须掌握的。经过严格的训练和选拔,合格者才能跨入海军陆战队的行列。
海军陆战队的新兵还必须经过各种形式的严格训练,比如耐高温、耐严寒、抗眩晕等。耐高温训练的标准是在烈日下能顶住3到4个小时的暴晒;耐严寒训练是在零下30摄氏度的野外,仅靠一床棉被一件军大衣过一夜。在泅渡训练中,每人要游3000米到5000米,全副武装负重20公斤要游500米。在越野训练中,每人全副武装负重20公斤奔走5公里不超过20分钟。
新兵在完成第一年的体能和基础科目训练后,第二年开始特种专业训练。每年在气温最高的时节,海军陆战队都要将部队拉到北部湾,接受长达25周的战术基础训练和海上武装洇渡训练,陆战队将这一训练计划统称为“海练”。在参加“海练”的最初几周,陆战队员每天晚上睡觉前要完成30个引体向上、200个俯卧撑、200个仰卧起坐、200次马步冲拳,在梦中还会随时被一阵急促的紧急集合哨声唤起。此外,陆战队员每天还要进行一次10公里武装越野。
除了锻炼超过常人的体质,更要培养坚强的意志。在海军陆战队战术训练现场,记者看到,军事教练将陆战队员赶下壕沟,然后用机枪向他们头顶扫射,用的是具有一定杀伤力的空爆弹,队员们必须本能地趴在地上,听着耳边的巨响。教练说,这是为了让陆战队员切身体验战场上“枪林弹雨”的感觉,在未来实战中可以泰然面对。
潜水训练是锻炼陆战队“蛙人”的特殊训练课目。在海军陆战队的训练营地20米×40米的游泳池中,“蛙人”要根据要求潜入5米深的水下,在一根绳子上按要求的尺寸精确地系上6个结,而后再按教练给的信号将其解开。只有顺利完成这一项目之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水下求生”的训练。
水下求生训练目的主要是使受训人建立生存信心,培养“蛙人”在险恶环境下的心理承受能力、行为自控能力以及战胜困难的勇气等。训练时,“蛙人”被绑住手脚扔进水里,他们必须想方设法浮出水面呼吸氧气。在进行携带氧气瓶潜水训练时,教练常常会拔掉“蛙人”的氧气管,或关掉供氧旋钮,或扯掉氧气罩。这是训练“蛙人”在水下换气的技巧,“蛙人”们必须自己解决在无氧条件下的生存问题。就是这种残酷的训练使中国“蛙人”练就了超凡的水下求生本领。
在陆战队员整个服役期间,除了掌握海、陆、空、警多达上百件武器外,还要掌握跳伞、爆破、潜水、攀登、滑雪、车舟驾驶、擒拿格斗、方位判断、地图识别等本领。此外,还需掌握侦察、捕俘、审俘、照相、录像等获取情报资料的手段,以及用密码通信联络等多渠道传递情报的技能。
两栖侦察队是海军陆战队的“队中之队”,他们担负着潜入敌岛侦察、突击等特种任务,比起其他一般队员来,他们的身手更加不凡。而在这个尖刀的刀锋上,也闪耀着中国女性特有的风采——1995年6月,海军女子陆战队正式成立,隶属于两栖侦察队。从此,在海军陆战队充满阳刚之气的男性世界里,又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训练场上,女队员同男队员一样跳台阶,跑楼梯,练单双杠,越野拉练;她们同样要学会擒拿格斗、潜伏捕俘、抢滩登陆、荒岛生存。如今,她们已经赢得了“两栖霸王花”的美誉。
⑷ 怎样训练1500米长跑
长跑主要靠你的能力. 当然也有一些简单的速成方法略微提高一下跑步成绩. 以下是我的个人经验仅供参考.
第一, 长跑是一个有节奏的运动项目, 跑步步伐的大小, 步频和呼吸的相互协调都是很重要的. 我的习惯是一步一吸两步一呼, 至于频率, 你可以在每天晚自习结束以后跑步回家寻找最适合自己的频率和步伐大小.
第二, 调整你的跑步姿势. 大多数女生跑长跑特别是400米以后都会选择叉腰,这个是最错误的方法. 跑步的手臂摆动特别重要, 要有力而且方向要和前进方向一致, 前后臂成垂直角度, 不要横向摆动. 上身可以前倾但不要摇头晃脑, 迈步的时候头要抬起不要盯脚. 跑步的腾空阶段小腿是处于放松的, 蹬地的时候则是发力的, 就是一张一弛, 也是一个节奏. 保持好这种节奏能够最低限度的消耗体力.
第三, 短期训练方面, 主要是提高你肌肉的无氧呼吸能力, 比较好的办法是300米700米和900米的冲刺, 能冲多块冲多快. 一般300米冲刺之后休息1分钟马上进行700米冲刺再休息90秒进行900米冲刺. 这里说的冲刺不是要求高速度, 而是尽你所能, 也可能700冲刺的最后100米都跟慢跑一样了,而900米的冲刺更是全程都似乎在走路, 这个不要紧, 重要的是竭尽全力, 这样对于肌肉五氧呼吸能力非常有好处, 第一次训练可能第二天你就会觉得全身酸痛, 那就是因为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堆积所致. 每天一次这样的训练就够了. 其他的训练可以少量进行深蹲和卧推训练,提高上肢和腰腿的力量.
第四, 跑步的时候注意策略, 一般领跑的人需要多消耗30%的体力. 因此一般情况下不要领跑, 除非你有很大的优势把对手甩开.照你说的情况, 建议你有实力的话可以在第一集团跟跑, 一般位置保持在2.3.4位都比较好, 这样是很有希望折桂的. 等5圈之后再看情况是否发力. 当然看情况而定, 比如有人一开始就跟跑400米一样的, 这种人可以不跟, 总之不要被别人把自己的节奏大乱为限, 视自己的能力而定了.
比赛前不要吃刺激性的食物,而且要吃得比平时少一点.比赛那天,使用跟随战术,保持在第3或第4,最后一个弯道加速冲刺!(1500米冠军的原话)前300米,试探着跑,主要是感受一下整体队伍的速度。
第一个400米和第二个400米的前200米采取跟跑战术,你要是强一些就跟住三四名,要弱一点就跟住五六名。最后600米在平稳中超越,超越2-3人为最理想,不要冲太猛,因为人家也在冲刺,如果太猛你会在终点前被反超的
⑸ 马拉松训练和长距离越野训练有何不同
马拉松训练是以LSD+变速跑+坡道训练为主。
越野跑对山地训练+台阶训练+下坡训练更依赖。
尤其大角度下坡时候,你小心翼翼的用40分钟磕磕绊绊的下去了,高手用5分钟就够了,山地越野跑,比拼的就是上下坡。
但是,路跑是基础,北京跑友“铁翼横空”,据说平时就没什么花哨的训练方法,就是每天25㎞拉练,各项比赛成绩相当好。
⑹ 部队里的武装越野十公里真的是跑几个小时不停的跑吗
武装越野十公里不可能是几个小时不停的跑。
1、首先,成年人的步行速度一般可以达到4~5公里每小时,而奔跑的速度更快,10公里不可能跑几个小时。军队10公里越野全副武装的及格线为71分钟。
2、“绝窍”:脚尖要先落地,不能整个脚掌落地,不然,脚容易受伤;同时,前3公里要匀速,第4公里做调节,第5公里再“冲刺”,一定会取得好成绩。
3、一开始在操场上跑圈,而来就要到外边的马路上跑。我说的数据是平原地带,一般优秀的16-18分钟就能跑完,高原地带的数据我也忘记了。
(6)长距离越野跑训练扩展阅读
(一)跑前注意事项:
1、跑前应检查武器、装备的背带是否牢固,防止跑时脱落丢失。
2、携带武器、装具和服装、鞋带的着装松紧要适体。
3、装束过于松散,在跑进中会出现上下、左右晃动,增大阻力,影响跑速。
4、过于紧绷会造成身体不适,动作紧张,体力消耗大,过早出现疲劳,影响跑的成绩。
(二)武装越野跑的训练
1、武装越野跑的训练应以中长跑和徒手越野跑作为耐力训练基础。
2、训练初期以简单地形的徒手短程跑(2~8)公里为主,以走、跑相结合为宜。适应性训练后,逐渐增加跑的距离(3~10公里)和跑进速度,然后再复杂的地形上,由徒手跑到武装越野跑。
3、每周可安排两次越野跑的训练,以保持训练的连续性。训练中要逐步增加训练量、难度和强度,提高武装越野能力。
⑺ 长跑运动员每天的训练项目是什么
长跑运动员小周期训练计划
星期一:准备活动:3次50m加速跑;200~600m变速跑,总距离3~5km,80%~85%的速度,间歇休息1~3min;整理活动是慢跑2~3km。
星期二:6~8km长距离越野跑~40分钟(有氧性);一般发展练习。
星期三:准备活动;5~6次30m加速跑;85%的速度300~500m间歇跑,总距离3~5km,间隔休息时间2~4min;每一组训练练习之间休息5~6min;1km慢跑。
星期四:匀速越野跑13~15km(有氧性);一般发展练习。
星期五:准备活动:加速跑5次60m;1~2km的反复跑,总距离3~5km,85%~90%的速度:训练课快要结束时,1~2次短距离全速跑(练习冲刺):整理活动的慢跑1~2km。
星期六:星期六:2——3个专项跑
⑻ 孩子从多少岁可以开始练习跑步或者长距离的越野呢
近日,主持人乐嘉带4岁女儿参加沙漠76公里徒步的新闻,就在社交网络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对于孩子从多少岁可以开始练习跑步或者长距离的越野的问题,也是大家非常不明白的。专家表示目前对于儿童几岁可以跑步和徒步没有绝对值的标准。建议是三岁以内的幼儿不进行训练,毕竟儿童在这个阶段时,髌骨和膝盖骨包括其他软骨韧带等还未长全。如果想训练长跑的话,四岁左右可以开始,不过量要控制在几百米。
增强抵抗力、帮助身体发育、刺激感官……距离合适的儿童越野赛包含了运动能带给孩子们的好处。
如果孩子没接触过系统锻炼,建议家长们先带孩子从越野徒步开始,感受、适应不同的路况,培养运动的兴趣。
但是一定切记:循序渐进。
⑼ 如何练习超长耐力越野跑
如果目标是完成一次超长距离越野跑,并不要求马拉松成绩有多好,需要锻炼的能力大抵有这么几种:肌肉力量、机体供能、持续补给。
1、肌肉力量
越野跑有大量的山路爬升,一定的肌肉力量可以保证上山时维持一定的速度,不至于机体能量有大量的消耗。
肌肉力量中,大腿的肌肉最为重要,可以使用靠墙静蹲、深蹲、高抬腿、爬楼、登山等方式训练。
上肢力量在使用登山杖或者双手扶腿方式辅助爬升时有一定帮助,哑铃、俯卧撑等一些简单的家用器械就可以达到训练效果。
核心力量可以有效的应对复杂路况中身体重心频繁调整的问题,可以让你跑的更顺畅,练习方式很多,不再赘述。
2、机体供能
有氧运动中身体使用糖原和脂肪功能,持续时间越长,脂肪功能比例越高。
正常情况下,糖原在运动3小时就会消耗殆尽,机体主要依靠脂肪功能。
1克脂肪在人体内完全氧化能释放37
kJ的能量,约9卡路里,一个75公斤,体脂15%的男士,脂肪含量11.25公斤=11250克=101250卡
理想状态下(不考虑基础代谢、脂肪转化效率、机体对脂肪的最低要求),按照每小时500卡的热量消耗估计,可以支持有氧运动200个小时。
所以,每个人身体都是一个能量宝库,足够支持一场超长距离耐力跑的能量消耗。
之所以出现跑时浑身没劲,跑完还是一身肥肉的情况,主要是因为机体没有学会如何的从脂肪中获取能量。
练习的方式别无他法,就是足够的练习时间,注重练习持续的时间而不是速度,英文称作LSD(long slow distance)。
练习选择在血糖指数比较低的时间会有更好的效果,比如空腹晨练。需要注意的是,空腹练习开始时会比较不适,随着时间的延长会大大缓解。
北京跑圈有名的铁翼横空,每天的训练就是晨起路跑25公里,没有花哨的训练方式,但是越野跑的成绩非常好。
可以用月跑量这个指标来简单衡量训练强度,以个人经验而言,第一次完成门头沟100时月跑量大约240公里,第一次完成hk100时月跑量大约300公里,当然,在身体和时间可以承受的范围内,越多越好。
超马明星关家良一在书中提到,如果每月可以轻松完成600公里,那么马拉松就能进3小时,他平时利用上、下班的碎片化时间训练,训练的同时也不影响家庭生活,我最近正在学习。
3、持续补给
越野跑比赛往往要持续超过24小时的时间,人体内的各项营养元素均被大量消耗,需要通过饮食补充。
比赛时我们无法像一日三餐一样做到膳食平衡,只能选择必须补充的营养,包括维持运动能力的碳水化合物以及维持电解质平衡的电解质。
1)碳水化合物即糖,是优质的能量来源。上面提到了脂肪供能的重要性,但纯粹依靠脂肪的能量完成比赛是不可能的。
人体的机能决定,让血糖水平低于一定水平就会产生低血糖的症状,虚汗;脑晕;心跳加快;眼冒金花;颤抖;饥饿感;无力…………
这种情况下走路都成问题,更别提跑步、爬山了,所以比赛时维持血糖水平至关重要。
想达到这个目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补给品,让血糖水平维持一定的水平。
碳水化合物普遍存在于各种食品中,营养学上用GI指数来衡量血糖的升高速度,指数越高,血糖升高的速度越快。可以根据身体状况灵活选择。
2)电解质,影响最大的是钠和钾,他们随汗排出体外后,如果没有及时补充,会导致低钠血症、或低钾血症,诱发抽筋、呕吐等症状。
含有钠和钾的食物也比较多,一般咸味的食物里储量都比较高。
看起来只需要馒头和咸菜就可以完成比赛了,哦,忘了最关键的点,长时间运动会让人的胃口变得很差,平时可口的食物会突然变得难以下咽。
不能进食导致血糖水平持续降低,诱发呕吐,严重时喝水都喝不下,机体缺少能量供给,导致无以为继。
想找到自己糟糕胃口下合适的食物,最好的办法还是实践,推荐赛前进行一次或者多次的长时间训练,时间4-8小时,保证1-2顿饮食在运动中解决。完全使用比赛时计划的补给品,如果不合适及时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