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行走的好处
⑴ 什么叫越野走
你好:
越野行走,又名北欧式行走,起源于芬兰,最早源于滑雪运动,是运动员夏季训练的方法。1997年芬兰EXEL公司,芬兰体育科学研究所和芬兰索目拉途户外运动协会一起率先把滑雪杖改制成适合步行和登山的手杖,开创了越野行走的先河。比散步更有效,比长跑更安全,如今在健身场上又出现了一种介乎于走与跑之间有氧运动方法———越野行走,借助两支越野手杖的威力,让您体会健步如飞的感觉——— 四月的北京草长莺飞,在春意盎然的龙潭湖畔,几位洋教练手举两支色彩鲜艳的手杖,引来了许多好奇的人群。芬兰越野行走创始人、国际越野行走协会主席阿迪等专家与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的有关人员,正在这里进行现场教学,我国的第一批越野行走教练员,就在这个美丽的春天诞生了。
洋教练进京教行走
阿迪主席曾经于去年来过北京,那次他的表演“撑杆腾越”就让大家惊讶不已,此次他率领一个技术小组,专程为中国越野行走教练员培训班而来。
越野行走,在中国已经不是个陌生名词。2003年,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成立了中国第一支越野行走队,开始尝试这项运动。迄今为止,队员们每周末组织一次到郊外登山,每天上班前在天坛公园进行一个小时的晨练。但是对我国大多数健身者而言,越野行走运动远远还没达到普及的程度。
阿迪说,芬兰健身运动协会从1997年开始在全国推广越野行走运动。在短短几年里,越野行走已风靡整个芬兰。据调查,在过去一年里,占芬兰全国520万人口中近三分之一的人尝试过这种健身形式,而长期坚持以这种方式进行锻炼,每周至少越野行走健身一次的人数已达到8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近15%。2000年,国际越野行走联合会(简称INWA)在赫尔辛基成立,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官方性的越野行走协会。目前,澳大利亚、德国、加拿大、丹麦、法国、美国、英国、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成立了越野行走协会。
在北京龙潭湖公园,阿迪先生被这里练武术、抖空竹、打柔力球的健身者所吸引,他深为感慨地说:“走过世界很多国家,还没有见过有这么多的健身人群,能够在中国这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国家推广越野行走运动,使我感到非常荣幸。”
“神奇手杖”不可替代
正如洋教练看到中国的空竹、柔力球十分新奇一样,中国百姓看到洋教练手中那两根纤细轻巧的手杖也是同样的新鲜。刚开始,他们远远地看着,后来便凑上前去询问:“这是什么呀?很像登山手杖呀?”“可比我用的轻多了,是进口的吧?什么材料制成的?”“是碳素钢的?那价格肯定贵了,用竹质木质的不行吗?”。当教练用力将越野手杖弯成弧形,又以两根越野手杖为支撑,在地面上做各种力量训练时,大家都被越野手杖特有的韧性和强力所折服。
专家说,越野行走手杖,是无法用登山杖或其他手杖来代替的。越野行走手杖必须用两支,才能使全身上下肢的大肌肉群得到均衡锻炼。
越野行走手杖是用碳纤维、玻璃钢纤维等复合材料制成,除了具备足够的支撑力度(两支手杖要能够支撑全身的重量),又要求很轻(每支150克重),有很好的弹性。另外,越野行走手杖具有特制的护手,更便于上肢的发力,同时又有效地保护了腕关节,使人在长时间行走和攀登时感到舒适。专设的防滑头,可保证在土地、冰雪路面、石板、水泥马路上行走都不打滑。再加上它所附带的护腕和防滑垫,都是其他手杖所不可取代的。
执杖行走提高效率
刚开始进行越野行走训练时,大家原以为拿两根手杖走路不是什么困难的事,但一上手才发现,也并非那么容易。有的人习惯性地像老年人拄拐棍似的双手交替“拄”着走,但没几步就走成了一顺边儿,惹得观者不禁哈哈大笑,后来经过教练的分解训练才逐渐学会如何行走。首先肩部放松,手执手杖紧贴于身体,上下肢大幅度交替运动,手杖始终向后支撑。
步行锻炼是大家公认的一种老少皆宜、最安全,最有效的锻炼方式,但是许多步行锻炼的人并没有达到应有的锻炼效果,为什么呢,走得太慢,即使加上手臂的摆动,运动强度还是太小。因为要提高心肺功能,必须进行较长时间的中等运动强度的锻炼。使用手杖以后,不用走得很快,运动强度就可以以达到中等,还可以增强颈部、肩部,手臂和胸背肌的力量,有效地消耗腰、腹、臀部的多余脂肪,预防和治疗肩周炎。所以说,越野行走是比健步行走更有效的健身方法。
阿迪先生在讲课时谈到专家测算的一组数字:普通行走时人的心率为每分钟130次,热量消耗为每小时280卡,而使用手杖后心率上升为每分钟147次,热量消耗也骤增至每小时400卡。相当于每天用同样的步速,走同样的一条路,却轻轻松松取得了比平时多出13%甚至30%的效果。
“越野行走”的三大功能
芬兰专家除了教授执越野手杖行走和登山外,还专门教了几组“越野手杖热身操”,并特别指出,休闲、健身和专业运动辅助训练是越野行走三大功能。
在锻炼前,热身活动必不可少,而我们许多人却重视不够,准备活动有三大好处。其一,使肌肉、韧带得到拉伸,剧烈运动时不易受伤受关节得到充分活动后,关节液增多,可减少关节的磨损。其二,可使我们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使心脏逐步从人安静时的状态变为运动时的状态,以便于充分发挥它的功能。因为人的内脏器官是有一定惰性的,没有准备活动,它只能发挥自己的部分功能。例如爬山或跑步,当肌肉中的能量不够用时,需要内脏器官及时供应能量,没有热身活动,内脏无法发挥全部功能,只能靠加快呼吸和心跳的频率来解决,这时,人会感到气喘吁吁、心跳加快,非常难受,这就是生理学中的“极点”。热身活动,可使人体的内脏尽快的发挥全部功能,克服或减少出现“极点”的反映,避免心肺功能出现超“负荷”的现象。其三,活动关节,拉伸肌肉、韧带,可以保持我们关节活动的幅度和范围,可以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若不活动,就越来越动不了。这对中老年人来说,尤为重要。
越野行走:提高40%健身效果
有效保护膝关节,使更多的人享受登山健身的乐趣。这就是越野行走。它借助两支手杖,使人在行走过程中实现四肢同时参与运动。这种健身方式大大提升了普通行走和徒手登山的健身作用,健身效果可提高40%。
据国际越野行走联合会的专家测试,与普通行走相比,越野行走至少可使行走者心率提高13%,多热量消耗30%-46%。同时,可使颈部、肩部得到放松,增强手臂、胸背肌的力量,并有效的消除腰、腹、臀部的多余脂肪,达到减肥的目的。
越野行走根据不同的运动方式划分为不同的运动强度,因此,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强度。同时,越野行走还可帮助上肢锻炼机会较少,以及久坐办公室的白领女性塑造完美体形。
三种行走方式:塑造完美体形
越野行走有很多优势,比如可以减少关节磨损,预防骨关节病;促进钙的吸收,预防骨质疏松;预防和治疗肩周炎;还能减肥,尤其是减掉内脏脂肪效果显著。
当然,不同的人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行走方式。
平路行走:解决了步行锻炼上肢不易参与运动,运动强度低的问题。
山路行走:减轻膝关节的压力,延缓骨骼的衰老,避免了传统登山对膝关节的伤害。
手杖健身操和力量练习:动作更加到位,活动更加充分,把热身活动和整理活动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装备:越野手杖
越野手杖由碳纤维合成物制成,每支150 克左右,既有很好的弹性又具备足够的支撑力,是重量、弹性、支撑力的完美结合。在腕带、手柄、尖头等方面是登山杖或其他手杖无法替代的。
越野行走手杖有可调节和固定长度两种。固定长度从105公分至130公分,每隔5公分就有一长度规格,可根据身高选用。可调节长度缩短后只有65公分,便于旅行健身使用。
祝你健康每一天!
⑵ 有氧运动包括哪些具体有什么作用
有氧运动”指由人体大肌肉群参加的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有氧运动既能高人的心肺功能、增强耐力素质,又能消耗体内多余的脂肪,控制合适的体重。尽管所有的体力活动都具有保健作用,如:散步、打拳等低强度的体力活动;但是要想提高耐力素质、增强心肺功能就必须进行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既要有强度,也要讲适度。一般来说,有氧运动的强度必须达到最大心率的75%以 上。但由于大多数人很难在活动时准确测量自己的心率,因此,我们特向人们推荐使用“自觉用力平分法”来控制运动强度。“自觉用力”的字面意思是“用力时的自我感觉”。凡体力活动,随着活动强度的加大,人们会有从“很轻松”、“比较轻松”逐步过渡到“有点累”、“比较累”以至“很累”的感觉。活动中感到“有点累”的强度实际上已经达到有氧运动强度的要求。换句话说,“有氧运动”就是人们在活动时感到“有点累”的运动,此时,正常人的运动心率大约在最大心率的70%-75%之间。
另外,“谈话试验”也是防止运动强度过大的一种方法。所谓“谈话试验”是指进行有氧运动时,锻炼强度如果适中,则锻炼者还能与身边的同伴进行交谈。总之,“有点累”和“谈话试验”对适度地掌握运动量都是行之有效的。
具有代表性的有氧运动包括: 慢跑、游泳、健美操、登山、越野行走、跳绳、各种球类运动以及快步走等。青年人最好进行慢跑锻炼;中老年人最好进行“快步走”锻炼。因为“快步走”既不需要特殊条件,又不会对骨关节造成损伤。快步走时,步伐要大,并用脚跟着地。这样,会对骨骼产生一定的机械刺激,具有撞击性运动项目的特点,对于增强骨骼强度、防止骨质疏松具有良好的效果。
有氧运动的最低要求是:每天运动的累计时间不能少于30分钟,每周运动次数不能少于3次。只有达到这样的运动时间和频率,才能有效增强耐力素质。每周少于3次,每天少于30分钟的运动很难提高人的耐力素质
所谓"无氧运动",是指运动过程中主要以无氧代谢(磷酸原系统和乳酸能系统)供给能量的运动,如举重、健美训练等中国医学网络全书中提出:“有氧训练实际上为一种增强呼吸和心血管功能及改善新陈代谢过程的锻炼方法”。 康复医学中也提出有氧训练 “……体内的能量代谢以有氧形式进行,这种训练形式对发展心、肺功能具有较大的影响” 。
由上面的论述可以知道,利用有氧运动进行训练的价值,主要为提高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人体新陈代谢的功能。
心脏一旦停止跳动,人的生命也就终止了。这是因为维持生命和运动所需的氧气和供能物质,都要依赖心脏工作将其运送到全身。在有充足供能物质储备的条件下,机体可以摄入的氧气量(吸氧量),成为机体运动功能高低的关键问题。机体的最大吸氧量(VO2 max)越高,运动能力也就越强。科学地进行有氧运动的锻炼,可以使心脏的跳动更加有力,每收缩一次可以搏出更多的血液,使最大吸氧量提高,人体也就能够负担强度更大的体力活动。
此外,科学地进行有氧运动的锻炼,对预防“死神四重奏”——高血压、脂代谢异常、糖耐量异常、肥胖的发生,预防骨质疏松,延缓衰老,提高生活质量等均起着重要的作用。
⑶ 越野行走运动对身体有那些好处
帮助减肥,增强体力!很好的运动方式,注意保护关节!
⑷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热衷于运动
运动的好处一:容颜焕发出汗比敷面膜有效
想要延缓皮肤衰老,排毒、保湿、营养这三方面缺一不可。如果毒素排不出来就容易长斑、长痤疮,保湿没做好就可能干裂,营养没跟上就会长皱纹,运动则可以一箭三雕,全面解决皮肤问题。
运动一般都会出汗,汗液能把细胞内的污垢、自由基排出来,所以,我们运动出汗之后就会觉得皮肤很舒服,而且精神焕发,这比我们敷多少面膜都更有效。运动出汗还会刺激皮肤和细胞油脂的分泌,适当的油脂是适合每个人体质,并且无刺激性的天然保湿剂。另外,运动会加快血液循环,血液中的养料和水分能够有效地传达到皮肤细胞,皮肤吃饱喝足了,整个皮肤就会充满弹性,年轻焕发。
运动的好处二:心跳有力有氧运动强壮心脏
心脏衰老的表现有两个,一个是心肌力量的减弱,心脏跳动不再怦怦有力;另一个是心脏内血管循环通路的不畅通。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脏衰老在所难免,但是通过坚持不懈的运动却可以延缓心脏的衰老。
运动可以增加心肌力量,当你运动的时候,心脏自然就会加快跳动,心脏的泵血能力就会提上去,心肌力量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得到锻炼。另外,运动可以加速血液的流动,分解血脂功能,保持心内血管的干净、畅通,增加血管的弹性,改善血液的黏稠度。
能够锻炼心脏功能的有氧运动有很多,常见的有慢跑、游泳、健美操、登山、越野行走、跳绳、各种球类运动及快步走等。年轻人最好进行慢跑锻炼,中老年人最好进行快步走、游泳等。
不过,在进行有氧运动时首先要认真做好热身准备运动,其次还应该循序渐进、把握运动强度。如果运动强度太大不仅会增加心脏负担,也达不到延缓心脏衰老的目的。一般健康者每次有氧运动时间应持续在30分钟左右,每周三到四次即可。
运动的好处三 紧实肌肉 练核心肌肉群防萎缩
人的肌肉在20岁至30岁之间会达到一个巅峰,这个时候的年轻人,肌肉是有棱有角的,但是一过了30岁,肌肉每年就会以1%的速度减少,肌肉会萎缩、蛋白质会变成脂肪,运动是延缓肌肉衰老唯一的方法。
日常生活中的锻炼活动以四肢锻炼为主,其实,还应该经常锻炼核心肌肉群。“不管是什么运动甚至是日常生活中的搬东西、做家务、走路,都离不开核心肌肉群。核心肌肉群包括腹部、下背及臀肌,它能够提供身体的稳定度、爆发力及肌耐力,让你在走路或跑步的时候可以更轻盈。我们都知道肌肉如果不运动就会萎缩,而萎缩最快的就是核心肌肉群。
运动的好处四:年轻骨骼 负重运动增强骨质
骨骼的生长和保养遵循用进废退的原则,在青少年的时候,经常锻炼、使用骨骼,骨质和骨量就会慢慢积累,到老了才不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相反,如果年轻时不喜欢运动,到了中老年的时候,骨质就会比别人差很多。
延缓骨骼衰老可多做负重运动。在做负重运动时,人体因为受到地面的反作用力,骨骼垂直面的受重要比其他运动更大,骨骼肌会不断收缩、牵拉刺激骨骼,所以,像足球、篮球、网球、舞蹈等常见的负重运动相对于游泳、骑自行车等非负重运动对骨骼的刺激会更大。负重运动特别是有规律的负重运动,更有利于青少年获取更高峰值的骨量。不过,负重运动应该适量,连续运动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以适度出汗为宜。
⑸ 经常运动可以延缓皮肤衰老吗
运动可以排毒,更能塑身减肥,对身体有极大的好处。
1、容颜焕发:出汗比敷面膜有效
想要延缓皮肤衰老,排毒、保湿、营养这三方面缺一不可。如果毒素排不出来就容易长斑、长痤疮,保湿没做好就可能干裂,营养没跟上就会长皱纹,运动则可以一箭三雕,全面解决皮肤问题。
运动一般都会出汗,汗液能把细胞内的污垢、自由基排出来,所以,我们运动出汗之后就会觉得皮肤很舒服,而且精神焕发,这比我们敷多少面膜都更有效。 运动出汗还会刺激皮肤和细胞油脂的分泌,适当的油脂是适合每个人体质,并且无刺激性的天然保湿剂。另外,运动会加快血液循环,血液中的养料和水分能够有效地传达到皮肤细胞,皮肤吃饱喝足了,整个皮肤就会充满弹性,年轻焕发。
2、心跳有力:有氧运动强壮心脏
心脏衰老的表现有两个,一个是心肌力量的减弱,心脏跳动不再怦怦有力;另一个是心脏内血管循环通路的不畅通。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脏衰老在所难免,但是通过坚持不懈的运动却可以延缓心脏的衰老。
运动可以增加心肌力量,当你运动的时候,心脏自然就会加快跳动,心脏的泵血能力就会提上去,心肌力量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得到锻炼。另外,运动可以加速血液的流动,分解血脂功能,保持心内血管的干净、畅通,增加血管的弹性,改善血液的黏稠度。
能够锻炼心脏功能的有氧运动有很多,常见的有慢跑、游泳、健美操、登山、越野行走、跳绳、各种球类运动及快步走等。年轻人最好进行慢跑锻炼,中老年人最好进行快步走、游泳等。
不过,在进行有氧运动时首先要认真做好热身准备运动,其次还应该循序渐进、把握运动强度。如果运动强度太大不仅会增加心脏负担,也达不到延缓心脏衰老的目的。一般健康者每次有氧运动时间应持续在30分钟左右,每周三到四次即可。
3、肌肉紧实:练核心肌肉群防萎缩
人的肌肉在20岁至30岁之间会达到一个巅峰,这个时候的年轻人,肌肉是有棱有角的,但是一过了30岁,肌肉每年就会以1%的速度减少,肌肉会萎缩、蛋白质会变成脂肪,运动是延缓肌肉衰老唯一的方法。
日常生活中的锻炼活动以四肢锻炼为主,其实,还应该经常锻炼核心肌肉群。不管是什么运动甚至是日常生活中的搬东西、做家务、走路,都离不开核心肌肉群。核心肌肉群包括腹部、下背及臀肌,它能够提供身体的稳定度、爆发力及肌耐力,在走路或跑步的时候可以更轻盈。
肌肉如果不运动就会萎缩,而萎缩最快的就是核心肌肉群。锻炼核心肌肉群可以尝试国家体育总局推出的四种健身气功,即六字诀、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这四种功法简单易学,而且是中华气功的精髓。
4、年轻骨骼:负重运动增强骨质
骨骼的生长和保养遵循“用进废退”的原则,在青少年的时候,经常锻炼、使用骨骼,骨质和骨量就会慢慢积累,到老了才不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相反,如果年轻时不喜欢运动,到了中老年的时候,骨质就会比别人差很多。
延缓骨骼衰老可多做负重运动。在做负重运动时,人体因为受到地面的反作用力,骨骼垂直面的受重要比其他运动更大,骨骼肌会不断收缩、牵拉刺激骨骼,所以,像足球、篮球、网球、舞蹈等常见的负重运动相对于游泳、骑自行车等非负重运动对骨骼的刺激会更大。负重运动特别是有规律的负重运动,更有利于青少年获取更高峰值的骨量。不过,负重运动应该适量,连续运动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以适度出汗为宜。
⑹ 都说做有氧运动比较养生,有氧运动都是包括哪些呢
有氧运动不仅可以改善心肺功能,还可以提高耐力,并摄取过多的体内脂肪并控制适当的体重。所有体育锻炼,例如步行,打拳和其他低强度的体育锻炼,都会影响您的健康,但为了提高耐力并改善心肺功能,您需要进行有氧运动。
还有一种方法可以防止过度的运动强度。当您做有氧运动时,请适度运动并与同事交谈。它对于跟踪您的健康状况非常有效。
⑺ 运动能延缓衰老吗
随着年龄的增长,衰老终究是不可避免的,运动健身可以延缓机体的衰老,虽然不能使人返老还童、长生不老,但是可以使人延年益寿、老当益壮。老年人进行适宜的运动锻炼,不仅可以增强身体机能,对一些常见的困扰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骨骼和肌肉的健康直接影响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运动健身对骨骼和肌肉有非常好的影响作用。随着年龄增大,老年人骨骼中的微量元素逐渐流失,骨质疏松是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运动健身是防止和治疗骨质疏松最有效的方法。经常运动可以改善骨骼的血液循环,加强骨骼的物质代谢,保持并提高骨的弹性和韧性,从而延缓骨细胞老化过程。同时,运动健身可使肌纤维增粗,改善肌纤维的收缩性、传导性、反应性,使肌肉和韧带更为坚韧有力,延缓肌肉机能的下降。
心血管问题也是老年人常常面对的健康问题,运动健身可以增强心血管系统的机能。适宜的体育锻炼能够增高心脏兴奋性,增强心肌收缩力,使冠状动脉扩张,改善血液循环,提高心肌氧利用能力。同时,运动也能降低血脂,延缓血管硬化,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
老年人呼吸系统的机能水平较低,有氧运动可以很好地锻炼呼吸系统,增强其机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特别是适宜的有氧运动,可以增强呼吸肌的力量和耐力,增加肺通气量,提高肺泡通气率,保持肺组织的弹性和胸廓的活动度,能够延缓肺泡活动不足引发的老化进程。针对呼吸系统的运动健身还有一个好处:通过呼吸系统机能的改善可以提高全身内脏器官的新陈代谢,强化全身内脏器官功能,这对老年人维持内脏器官的机能有很好的帮助。
神经系统机能的衰退同样是老年人要面对的健康问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改善中枢系统的机能,延缓大脑衰老。运动健身可以提高大脑皮层神经过程的兴奋性、缩短反应的时间,改善大脑中枢的机能。运动健身还可以防止脑动脉硬化,维持大脑良好血供。此外,运动健身也能提高神经肌肉功能,使机体的平衡、协调和控制能力增强,这对预防摔倒有积极的作用。
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由于肌肉活动的需要,消化系统的功能加强,使胃肠道蠕动加强,改善血液循环,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加速营养物质的吸收。对于消化系统机能较弱的老年人,运动健身可以帮助其改善消化功能。
运动健身对老年人维持身体机能水平有积极的作用,为了祛病延年,健康长寿,老年人应该坚持进行科学、适宜的运动健身。
⑻ 爬山的最佳次数
保持“有氧运动有效心律范围”是健身登山最适宜的强度。
持续20分钟以上的爬山才算有氧运动。而有氧运动的强度可以参照心率估算。
首先,要掌握如何计算最大心率。
最大心率=220-年龄
接下来请用食指和中指按住颈部喉管的任意一侧,默数10秒钟内的心跳次数,然后乘以6就是每分钟的心跳次数,既正常心率。健康人的“有氧运动有效心律范围”应是最大心律的65~85%之间。
如果觉得测脉搏量心率麻烦,建议尝试简单有效的“谈话试验法”:爬山时如果能正常交谈,表示没有超负荷,如果不能,就需要调整速度或强度了。
了解运动强度不足的方法:“自觉用力平分法”。爬山后感觉疲劳,但休息一夜后就恢复了,这表示运动强度合适。如果一点不累,则表示运动强度不足。
检测心率,有助于调整爬山的节奏、速度,实现运动目标。不同身体状况,不同年龄的人,则需要按照适合的方案去爬山。
25岁爬山
大步幅、快速向上挺进,对你来说是可以实现的。你要证实自己的实力,赢得别人钦佩的目光,也要在高强度运动中,全面提高身体素质。
25岁的你,“有氧运动有效心律范围”应是最大心律的70%~85%(140~165)。在此强度下运动,可以提高心血管耐力,燃烧更多体脂。
30岁爬山
需要一个相对平稳的过程,不要急停,也没必要急进,甚至冲刺,均匀较快的速度最适合你。
30岁的你,“有氧运动有效心律范围”应是最大心律的60%~70%(160~135之间)。在此强度下运动,有助于健康,对心血管颇有益处,同时比低强度运动燃烧更多热量(包括脂肪)。建议你在这个强度下运动很长时间。
35岁爬山
小步幅、匀速地爬山,可以提高整体健康水平。
35岁的你,“有氧运动有效心律范围”应该保持在最大心律的60%左右。长时间运动,可以降低体脂、血脂。你会感觉很轻松,身体微微出汗,但不必在乎,只要在承受范围内,时间长一点也没关系。爬山的同时欣赏山间秀丽的风景,也许从一草一木中,会得到更多生活启示。
身体就像一部机器,加速运转需要过程。开始时,先以缓慢的速度爬5~10分钟,再根据身体情况逐渐加速。但在过程中请尽量保持匀速,身体能够承受即可。下山时同样,最好保持加速——匀速——减速的运动状态。
因为目的是健身,所以请不要盲目地和其他人攀比速度。人体的骨骼、肌肉、内脏器官都是有惰性的,并非你不具备某种能力,而是需要一个过程。只有通过锻炼,才能使体能得以充分发挥。有人一开始就猛爬,结果气喘吁吁,头晕目眩,甚至以后再也不敢爬山了。其实刚开始登山,落后一些,慢一点,并不表明体质差,经过锻炼,你一定会赶上或超过别人。
我该多久爬一次山?
爬山的过程中,腿部和臀部肌肉发力,可以消耗大量脂肪,使腿部肌肉纤维,变细变长,防止臀部下垂。既然好处这么多,是否可以天天爬?最好不要。因为爬山需要消耗大量体力,肌肉的恢复也需要时间
对于没有运动基础的人来说,至少要间隔两三天,体质稍差的需要一周才可以恢复。你们的运动频率可以是:每周一次或隔周一次
运动训练学中有一个概念叫“超量恢复”,是说人体机能(如力量、心肺功能)若要得到提高,必须经过锻炼(增加负荷)。但休息一段后又会逐步退化到之前的水平。如果能在尚未退步之前坚持锻炼,身体机能还可以提高,攀升到更高的水平,这就是“超量恢复”。
所以,对于有运动习惯的人来说,锻炼不能间断,否则效果会大打折扣。间隔时间在二三天左右为宜。如果你没有条件每周登山,至少每隔二三天都要进行其他有氧项目的锻炼。
健身房中的台阶训练器、爬山机,可以锻炼到大腿和臀部,增加耐力,起着与爬山相同的锻炼作用。或者在家练习蹲起、扎马步,每天5~10分钟,感觉累了就休息1分钟。最简单的练习就是爬楼梯,坚持锻炼,再去登山时你会感觉双腿分外有力。
什么时间去爬山?
下午5点~8点,是锻炼的最佳时间。此时,人体运动机能最强,经过一天的活动,身体已经被预热,活动能力最强。所以,此时是做有氧锻炼的最佳时间。
也许爬山不适合你
爬山是一项大众体育运动,因为没有过高的技术要求,多数人都能参与。但也有一部分人因为身体缘故并不适合爬山,比如:
·腿部有疾病的人
比如关节炎和骨质疏松。上山时,膝关节要屈曲成130~150°,这是髌骨负担最重、容易引起膝关节疼痛的角度,下山时,下身骨骼和关节要承受很大冲击力,这些刺激会加重病情。所以患有关节炎和骨质疏松的人最好不要爬山。
·冠心病患者
爬山时体力消耗较大,血液循环加快,身体负担加重,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
·癫痫病患者
不宜爬山,一旦癫痫发作,有生命危险。
·如果你有眩晕症
·如果你特别想爬山
不要单独行动,最好与人同行,缓慢前进,不可太急,途中多休息几次,并做好预防措施。你必须明白,即使你的手机电量充足,信号良好,120火速奔来,也需要您漫长的等待。
如果你体质较弱,最好带一支登山杆,遇到了较陡的山路还可以是很好的工具。
注意事项:
水要“少喝多饮”
爬山时大量出汗是必然的,体内盐分随着汗液排出体外,这时大口喝水会使血液的渗透压降低,破坏体内水盐的代谢平衡,影响正常生理功能,甚至发生肌肉痉挛现象。大量喝水还会使胃部膨胀充盈,妨碍膈肌活动,影响呼吸;使血液的循环流量增加,加重心脏负担,不仅不利于运动,还会伤害心脏。所以我们应该少喝多饮,每次润湿喉咙即可。
少说话,用鼻子呼吸
因为说话会影响呼吸的频率和深度。尽量不用嘴呼吸,而多用鼻子呼吸。山中蚊虫多,用嘴呼吸容易将蚊虫吸进口腔,同时也不易掌握呼吸频率。
别穿肥大的服装
山上野草蚊虫多,为防止蚊虫叮咬,或被树枝划伤身体,最好不要穿短裤爬山,纯棉的运动款7分裤,或者专业的由速干面料做成的登山裤是最好的选择,轻松、便捷、吸汗。切忌穿肥大的裤子,否则刮到树枝或石头,反而容易被绊倒。
一双合脚的鞋
既是爬山,或多或少会有草丛、荆棘、石头、小溪,鞋可以影响你的舒适感、爬山的效率和心情。除了大小合适,选择爬山鞋还要注意:鞋底要厚要软,防止硌脚。鞋地花纹大,防滑。鞋帮高,以保护脚踝。鞋要轻,太重会增加体力消耗。
背包和腰包
爬山要背双肩包,使肩膀受力均匀,减少疲劳。出汗后可以脱掉外衣,放在包里,登顶后再取出穿上,防止感冒。夏天可以用腰包,至少能放一瓶水的那种。好的背包和腰包,可以紧贴身体曲线。
带上帽子
天热要戴帽檐长的帽子,遮挡紫外线,避免阳光直射眼睛。冬季戴帽,主要是保护出汗的头部。
喝富含电解质的水
最适合爬山饮用的水,是富含电解质的功能性水饮料。爬山时大量出汗,排出汗液的同时,电解质也大量流失,容易造成失衡,代谢紊乱,进而影响健康。所以要喝富含电解质的水。
拄着手杖
手杖分为两种。一种是登山杖,单支使用,可以平衡身体,减轻膝关节的压力。另一种越野行走手杖,两支一起使用,平衡身体、减轻膝关节压力的同时,使还可以让上肢也参与运动,健身效果更加明显。因此,不妨尝试使用越野行走手杖。
巧克力、煮鸡蛋和苹果
爬山时适当吃一些食物补充能量很重要。巧克力是不错的选择。感到疲劳、体力不支、头晕目眩,是低血糖的表现,这时可以吃一块巧克力,但不要贪多。
爬山时血液大量流向四肢,内脏缺血,消化吸收功能减弱,所以,绝对不要进食不易消化的油腻食物和生冷食物,否则会引起消化不良甚至腹泻。煮鸡蛋、金枪鱼罐头等容易消化的高蛋白食物和全麦面包之类高碳水化合物,是此时补充营养和能量的最佳选择。
还有苹果。中医认为,苹果具有生津、润肺、除烦、开胃、止泻、通便的功效,而且携带方便。
⑼ 每天走多少步健康
【每天走都少步健康】
每天走一万步,其实是一个运动量概念,主要提醒大家平时多迈开腿多走走。一万步并非适用于每个人的,平时活动少和体质差的人可以选择4000步或6000步的目标。相当于一万步的运动量,我们可以通过日常工作中的活动、步行等来达到。如果盲目追求每天步行一万步,反而会对身体造成负担,实际运动量远远超过一万步。
【走路的好处】
大步走的时候如果能使用像滑雪运动员那样的手杖,效果会更好。“这种行走方式也叫越野行走。”胡坤说,大步走能够调动全身70%的肌肉,而越野行走能够调动全身90%的肌肉。越野行走能减轻对膝关节、踝关节的压力;消耗的能量也比大步走增加20%至40%。“如果说大步走是两轮驱动的话,越野行走相当于四轮驱动,不但‘费油’,而且增加了对上肢、背部和肩部肌肉的锻炼。”
⑽ 越野行走的介绍
野行走(又名北欧式行走),英文名为Nordic Walking。越野行走起源于芬兰,最早源于滑雪运动,是运动员夏季训练的方法。1997年芬兰EXEL公司,芬兰体育科学研究所和芬兰索目拉途户外运动协会一起率先把滑雪杖改制成适合步行和登山的手杖,开创了越野行走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