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行走特点
A. 越野行走的介绍
野行走(又名北欧式行走),英文名为Nordic Walking。越野行走起源于芬兰,最早源于滑雪运动,是运动员夏季训练的方法。1997年芬兰EXEL公司,芬兰体育科学研究所和芬兰索目拉途户外运动协会一起率先把滑雪杖改制成适合步行和登山的手杖,开创了越野行走的先河。
B. 越野行走运动对身体有那些好处
你好:
越野行走,又名北欧式行走,起源于芬兰,最早源于滑雪运动,是运动员夏季训练的方法。1997年芬兰EXEL公司,芬兰体育科学研究所和芬兰索目拉途户外运动协会一起率先把滑雪杖改制成适合步行和登山的手杖,开创了越野行走的先河。比散步更有效,比长跑更安全,如今在健身场上又出现了一种介乎于走与跑之间有氧运动方法———越野行走,借助两支越野手杖的威力,让您体会健步如飞的感觉——— 四月的北京草长莺飞,在春意盎然的龙潭湖畔,几位洋教练手举两支色彩鲜艳的手杖,引来了许多好奇的人群。芬兰越野行走创始人、国际越野行走协会主席阿迪等专家与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的有关人员,正在这里进行现场教学,我国的第一批越野行走教练员,就在这个美丽的春天诞生了。
“越野行走”的三大功能
芬兰专家除了教授执越野手杖行走和登山外,还专门教了几组“越野手杖热身操”,并特别指出,休闲、健身和专业运动辅助训练是越野行走三大功能。
在锻炼前,热身活动必不可少,而我们许多人却重视不够,准备活动有三大好处。其一,使肌肉、韧带得到拉伸,剧烈运动时不易受伤受关节得到充分活动后,关节液增多,可减少关节的磨损。其二,可使我们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使心脏逐步从人安静时的状态变为运动时的状态,以便于充分发挥它的功能。因为人的内脏器官是有一定惰性的,没有准备活动,它只能发挥自己的部分功能。例如爬山或跑步,当肌肉中的能量不够用时,需要内脏器官及时供应能量,没有热身活动,内脏无法发挥全部功能,只能靠加快呼吸和心跳的频率来解决,这时,人会感到气喘吁吁、心跳加快,非常难受,这就是生理学中的“极点”。热身活动,可使人体的内脏尽快的发挥全部功能,克服或减少出现“极点”的反映,避免心肺功能出现超“负荷”的现象。其三,活动关节,拉伸肌肉、韧带,可以保持我们关节活动的幅度和范围,可以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若不活动,就越来越动不了。这对中老年人来说,尤为重要。
越野行走:提高40%健身效果
有效保护膝关节,使更多的人享受登山健身的乐趣。这就是越野行走。它借助两支手杖,使人在行走过程中实现四肢同时参与运动。这种健身方式大大提升了普通行走和徒手登山的健身作用,健身效果可提高40%。
据国际越野行走联合会的专家测试,与普通行走相比,越野行走至少可使行走者心率提高13%,多热量消耗30%-46%。同时,可使颈部、肩部得到放松,增强手臂、胸背肌的力量,并有效的消除腰、腹、臀部的多余脂肪,达到减肥的目的。
越野行走根据不同的运动方式划分为不同的运动强度,因此,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强度。同时,越野行走还可帮助上肢锻炼机会较少,以及久坐办公室的白领女性塑造完美体形。
三种行走方式:塑造完美体形
越野行走有很多优势,比如可以减少关节磨损,预防骨关节病;促进钙的吸收,预防骨质疏松;预防和治疗肩周炎;还能减肥,尤其是减掉内脏脂肪效果显著。
当然,不同的人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行走方式。
平路行走:解决了步行锻炼上肢不易参与运动,运动强度低的问题。
山路行走:减轻膝关节的压力,延缓骨骼的衰老,避免了传统登山对膝关节的伤害。
手杖健身操和力量练习:动作更加到位,活动更加充分,把热身活动和整理活动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装备:越野手杖
越野手杖由碳纤维合成物制成,每支150 克左右,既有很好的弹性又具备足够的支撑力,是重量、弹性、支撑力的完美结合。在腕带、手柄、尖头等方面是登山杖或其他手杖无法替代的。
越野行走手杖有可调节和固定长度两种。固定长度从105公分至130公分,每隔5公分就有一长度规格,可根据身高选用。可调节长度缩短后只有65公分,便于旅行健身使用。
祝你健康每一天!
C. 越野行走的由来
在短短的9年时间,越野行走从风靡北欧到全球推广,现有近四十个个国家开展了这项运动,其中芬兰,德国,奥地利和瑞士更为普及。在芬兰,每周从事越野行走人口达百分之十六以上。在德国,有一千二百万人口喜爱这项运动。今天越野行走已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大众健身项目之一。2000年,国际越野行走联合会(INWA)在芬兰的赫尔辛基成立。现任主席为Mr. Aki Karihtala。北欧体育用品(北京)有限公司是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与芬兰EXEL公司共同成立的合资公司,其下属的北欧越野行走推广中心是国际北欧越野行走联合会在中国的代表处,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和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的大力支持。北欧越野行走推广中心负责教材的编辑和发行,教练员的培训和发证,各地越野行走俱乐部的成立和管理,中外越野行走活动的组织,开发和宣传。
D. "有氧运动"具体指的是什么
有氧运动的最低要求是:每天运动的累计时间不能少于30分钟,每周运动次数不能少于3次,因此,我们特向人们推荐使用“自觉用力平分法”来控制运动强度。因为“快步走”既不需要特殊条件什么是“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指由人体大肌肉群参加的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有氧运动既能高人的心肺功能、增强耐力素质,控制合适的体重。尽管所有的体力活动都具有保健作用,如:散步。
具有代表性的有氧运动包括:
慢跑、游泳。青年人最好进行慢跑锻炼、健美操,此时,正常人的运动心率大约在最大心率的70%-75%之间。
另外。总之,“有点累”和“谈话试验”对适度地掌握运动量都是行之有效的、打拳等低强度的体力活动;但是要想提高耐力素质、增强心肺功能就必须进行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既要有强度,也要讲适度。一般来说。“自觉用力”的字面意思是“用力时的自我感觉”。凡体力活动,随着活动强度的加大,人们会有从“很轻松”,有氧运动的强度必须达到最大心率的75%以
上。但由于大多数人很难在活动时准确测量自己的心率。只有达到这样的运动时间和频率,才能有效增强耐力素质。所谓“谈话试验”是指进行有氧运动时、“比较轻松”逐步过渡到“有点累”、“比较累”以至“很累”的感觉。活动中感到“有点累”的强度实际上已经达到有氧运动强度的要求,又能消耗体内多余的脂肪。换句话说,“有氧运动”就是人们在活动时感到“有点累”的运动。快步走时,步伐要大,并用脚跟着地。这样、跳绳、各种球类运动以及快步走等、登山、越野行走,具有撞击性运动项目的特点,对于增强骨骼强度,“谈话试验”也是防止运动强度过大的一种方法,又不会对骨关节造成损伤,会对骨骼产生一定的机械刺激,锻炼强度如果适中,则锻炼者还能与身边的同伴进行交谈、防止骨质疏松具有良好的效果;中老年人最好进行“快步走”锻炼
E. 越野行走杖
随着“越野行走”运动在我国的推广,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人手持两支很细的手杖在行走或是登山。他们使用的手杖就是“越野行走”手杖。
许多参加户外运动的朋友已经拥有了一根自己的登山杖,那么,登山杖可否替代越野行走手杖,登山杖和越野行走手杖又有什么不同呢?下面,我来分析一下:
分析不同点,可从功能、材质和设计、使用方法三个方面来区别。
一、功能:
登山杖也称雪山杖,基本是为攀登3500米以上的高山而设计的,更多的是保护的功能。在高海拔缺氧、低温冰雪、各种坚硬的岩石和石砾的山地挑战生命的极限,不能没有登山杖。此外,在当日不能返回的登山过程中,由于野外宿营的需要,登山者需背负一个较重的行囊。当人直立时,由于行囊的压力,使人的重心后仰,为保持平衡,身体需前倾,为防止前倾过度,就需要使用一根登山杖以保持身体平衡。由于只为登山使用,平路用不上,为便于携带,登山杖都做成轻便的可伸缩的样式,不用时,可插在背包上。即便是使用一只手杖,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下肢的压力。
越野行走手杖则主要是为健身而设计的,兼具健身和保护的功能。与登山杖不同之处在于必须同时使用两支手杖。主要适用于海拔3500米以下的,可以当天返回的登山活动和平路的快步行走。平路行走,在下肢活动的同时,使上肢和肩、背、腰也同时得到锻炼,同样的速度,热量可多消耗20—46%,达到事半功倍的锻炼效果。在登山时,有了两支手杖的支撑,实现了手脚并用登山的目的,上肢分担了下肢的运动负荷,使人感到省力,可以避免心肺功能超负荷。而更重要的,是减轻了膝关节和腰椎的压力,保护了膝关节和腰椎,解决了登山健身对膝关节磨损过大的难题,大大提升了登山健身的锻炼价值。使用两只越野行走手杖,即使背负较重的行囊,也可以很好的保持平衡,还可以借助手臂的力量推动身体前行,以节省体力。由于越野行走手杖既适合山地也适合平地,到了户外,一直在使用,不存在携带问题,因此,设计上大量的是整根不可调手杖,为适合不同身高者使用,长度从105公分到125公分,每隔5公分就有一款手杖。此外,为有了便于出门旅游,也设计有三节可调手杖。
越野行走的特殊功能,使之成为最优秀的的有氧运动并受到健身、医学专家的关注。国家体育总局,已经把它作为优秀健身项目向全国推广。
二、材质和设计
登山杖以支撑为主要功能,因此多以金属合金做杆体。目的是加强支撑力。“把手”设计以手掌抓握为主,腕带是简单的环形带子。减震采用杆体内加减震弹簧,杆的底部只有金属尖头在防滑,不考虑在光滑、坚硬的石板及马路上使用的功能问题。
越野行走手杖功能多样,为此,采用碳纤维合成物做杆体,腕带特殊设计,类似简易手套,底部除金属尖头外还配有小靴子样的减震头。它的杆体,很轻(三两重),除具备足够的支撑力,还有很好的弹性,可以弯曲,弹直的反作用力使使用者得到借力。特殊设计的腕带除了方便抓握手柄还可以改变手的用力方向。此外,不是靠抓握手柄,而是利用腕带来支撑和推动手杖,也是减少手部震动的独特设计。底部的金属尖头可方便地在冰雪和泥土等地面行走,而小靴子防滑头可保证在石板、水泥等光滑的地面行走不打滑。
三、使用方法
登山杖的使用以抓握手柄为主,除了上山时,上臂基本与上身贴紧,肩关节基本不动,以手臂肘关节为轴,通过改变手杖支撑点来保持身体平衡。登山杖不具备平路行走的功能,使用两只也不行。
越野行走手杖的使用则要求肩关节能够前后摆动,加大摆臂的幅度,以增强健身效果和防护作用。平路行走,在正常走路的基础上,后腿登直,前腿后脚跟着地,双臂摆开,手杖的支撑点在身体两侧稍靠后的的地方,杆体斜着推动身体大步前行。登山时,要充分发挥腕带的作用。上山时手杖先放在前面,利用腕带拉着身体向上,上去后手臂弯曲,利用腕带推着身后的手杖使身体继续上行。下山时,手杖在前面支撑,手臂应同手杖成一条直线,起到延长手杖长度的作用。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登山杖的功能比较单一,而越野行走手杖除平路行走的作用外,不仅可以替代登山杖,还大大提升了健身登山的锻炼价值,开创了健身登山的新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