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車後驅動橋的外文
『壹』 汽車上的4WD是代表什麼
4WD是四輪驅動,其英文為4wheeldrive。有以下分類:
1、全時驅動(Full-Time)
前後車輪永遠維持4輪驅動模式,行駛時將發動機輸出扭矩按50:50設定在前後輪上。全時驅動具有良好的駕駛操控性和行駛循跡性,缺點是比較廢油,經濟性不好。
2、兼時驅動(Part-Time)
由駕駛員根據路面情況,通過接通或斷開分動器來變化2輪驅動或4輪驅動模式,這也是一般越野車或4驅SUV最常見的驅動模式。
3、適時驅動(Real-Time)
選擇何種驅動模式由電腦控制,正常路面一般採用(前)後輪驅動,如果路面不良或驅動輪打滑,電腦會自動測出並立即將發動機輸出扭矩分配給其它兩輪,切換到4輪驅動狀態,操縱簡單。
(1)越野車後驅動橋的外文擴展閱讀
兩輪驅動
在兩輪驅動形式中,可根據發動機在車輛的位置以及驅動輪的位置進而細分為前置後驅(FR)、前置前驅(FF)、後置後驅(RR)、中置後驅(MR)等形式。
前置後驅(FR)的全稱叫做前置發動機後輪驅動,在這種驅動形式中,發動機輸出的動力全部輸送到後驅動橋上,驅動後輪使汽車前進。也就是說,實際的行進中是後輪「推動」前輪,帶動車輛前進。
與兩輪驅動類的其他驅動形式相比,前置後驅有比較大的優越性。當車輛在良好的路面上啟動、加速或爬坡時,驅動輪的附著壓力增大,牽引性明顯優於前驅形式。
同時,採用前置後驅的車輛還具有良好的操縱穩定性和行駛平順性,並有利於延長輪胎的使用壽命。除此之外,前置後驅的安排使車輛的發動機、離合器和變速器等總成臨近駕駛室,簡化了操縱機構的布置和轉向機構的結構,這樣更加便於車輛的保養和維修。
『貳』 傳統硬派越野車需要的三大硬體基礎,缺一不可!
說到硬派越野車,現在很多車都不一定算得上「硬派越野了」。到底什麼為硬派越野呢,首先我們應該從硬派越野車這個詞來分析,從功能性上來講顧名思義硬派越野車是指能夠上山下水,穿越各種地形及路況且比較皮實的車。在小編心中一輛真正的硬派越野車,必須具備三大硬體:非承載式車身、整體橋和低速四驅。
一、為什麼是非承載式車身
為什麼說非承載式車身好,首先在越野的那種極端的條件和路況下,底盤的強大的載重力就顯得格外重要了。非承載式車身,重量都集中在車架上,因此設計都會選用強度和剛度非常大剛性材料。承重能力,可以說非一般的強大。因此,這樣一來,承托相對比較大塊頭的越野車,毫不費力。
最後總結一下,對於一輛硬派越野車來說,最重要的不是功能配置多麼強大,畢竟長時間在外對於車的保養來說是非常不方便的,功能越多越復雜出了問題不好修理,所以對於有越野人來講,底盤高皮糙肉厚易改裝易修理的車才是最好的選擇!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