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駕駛書籍
㈠ 關於自駕游書籍有哪些
《中國自駕游》《中國旅遊路書》新華書店關於旅遊的很多看自己的需求要去哪裡開什麼車去。
㈡ 2011款路虎發現這款車如何呢落地要多少錢呢
2011款路虎發現這款車如何呢?落地要多少錢呢?即使運動只是土地漫遊者的衍生模型,新一代運動設計和技術標准也為行業消費者帶來了更好的感受,無論是新的室內設計,還是新的平台架構。上層源性的質量表現,這一代人發現了這種運動的全面表達,這更值得消費者。
這種電力系統不僅大大提高了燃料消耗,並在平坦度和可靠性方面做得很好。此外,全時四輪驅動系統的優點可以最大限度地用於車輛皮帶。更好的高速公路水平的穩定性和性能性能。幾乎「要要有」配置亮點您還可以發現車道偏離輔助,主動制動器,道路交通識別,多駕駛模式切換和全景天窗這些交叉級配置性能幾乎幾乎幾乎在土地上幾乎幾乎幾乎在土地上ROVER由於整個標准,除了車輛網路,自動前燈,負離子發生器外,這之前無法升級該性能。
㈢ 中國探險家的故事
劉雨田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職業探險家劉雨田,1942年2月26日生於河南省長葛縣,原是新疆烏魯木齊鐵路局機關的一名幹部。面對外國人的挑戰,1984年5月,他毅然舍棄一切,開始徒步萬里長城。經過一年多的艱苦跋涉完成壯舉,成為世界上第一位徒步萬里長城的人。之後,他又徒步走完絲綢之路、黃土高原、新疆羅布泊、攀登格拉丹冬和昆侖雪山、考察神農架野人、喜馬拉雅雪人、絨布冰川上、沿喜馬拉雅和雅魯藏布江旅行、試登珠穆朗瑪、三次穿越殧之海塔克拉瑪干、古爾班通古物等中國五大沙漠。至今他已經完成四十三個考察旅行探險項目。足跡遍及祖國大陸的山山水水,世界數百家報刊、雜志、電視能報道了他的探險事跡,人稱他為「二十世紀世界罕見的旅行家、探險家
余純順
有「中國的托馬斯」、「當代徐霞客」之稱的余純順是一位罕見的傳奇人物。他自1988年7月l日起開始「孤身徒步走訪全中國」,至1996年6月像「倒下的銅像」在羅布泊遇難。8年間克服千難萬險,風餐露宿,跋山涉水,走訪了33個少數民族主要居住點,完成了59個探險項目,總行程已達8.4萬華里(接近了阿根廷人托馬斯的9萬余華里世界紀錄),其中尤以他前後用一年半時間,冒著泥石流、雪崩、高原反應等不斷穿越海拔五千米左右的「生命禁區」,創下人類史上第一個孤身徒步考察「世界第三極」——青藏高原的紀錄而震驚海內外。
鄧廷良
男,藏族,青海果洛人,1943年生於重慶,著名歷史學家、人文學家、探險家。四川省科學探險協會副主席,協會創始人之一。中科院研究員,主要致力於人類學,少數民族語言、文化、宗教與歷史方面的考察與研究。著作等身。
鄧廷良教授為研究中國西部少數民族各部族的歷史與文化,自六十年代起,每年都有不少時間隻身耗在雪山草地之間,在曠野、叢林、河谷、山麓拜訪獷悍或和藹的部族居民。他先後在民族地區度過了十幾個春節,有時甚至整年不歸,人稱「氂牛」教授。他還是我國徒步全程考察西南絲綢之路的第一人。是研究「南絲路」、「茶馬古道」、「蒙軍入滇」、「橫斷山民族走廊」、「華夏文明起源」等領域的權威。
鄧廷良教授詩、書、畫、散文具佳,且有著康巴漢子特有的豪爽、率真、與剛毅,極富人格魅力。他的「關注地球,關注生命」的人文關懷思想影響甚廣。三十年來,他用堅實的雙腳不斷書寫、記錄著人類發展艱辛歷程的史書,他告訴我們在現代都市以外,人原來可以與自然和諧地共生,質朴簡單的生活也展現著五彩繽紛的人生。作為現代中國探險家的典範,鄧廷良教授主持策劃了協會的「西南絲綢之路電視片拍攝」,「炎黃子孫大型系列畫冊」、「黑竹溝科學探險」等多項主題活動。如今,年過六旬的他依然活躍在協會活動的最前沿。
鄧廷良先生除了探險外,剩餘的時間大部分都在高校里任教。作為歷史學、民俗學的資深專家,同時作為有深厚藝術造詣的書法家、雕塑家和美術教育家,他先後在北京大學、四川大學、西南師范大學、重慶美院、四川音樂學院等多所大學被聘為教授、博士生導師,以其淵博的知識,認真、翔實的考察經歷,幽默的談吐,經常贏得學生的滿堂喝彩。
李樂詩
李樂詩是第一位提出"白色力量"的人。所謂"白色力量"指南極與北極。李樂詩3次去過北極,第三次,李樂詩才如願以償到達北極點,將五星紅旗插在地球的最北端。1987年,李樂詩登上世界最高極的喜馬拉雅山。從那以後,李樂詩的生活開始了大的轉折。她的生活重心已由旅遊攝影轉到地球生態環境的科考上來
。
金飛豹、金飛彪兄弟
金飛豹
生於1963年11月23日
1982年首次攀登昆明最高峰祿勸縣內的轎子雪山並登頂(海拔4217米)
1985年攀登大理蒼山的馬龍峰並登頂(海拔4130米)
1987年攀登滇中最高雪嶺及馬鬃嶺(海拔4360米)
1990年橫渡滇池(約9公里)
1998年攀登昆明碧羅雪山並登頂,同年攀登昆明寮國山
1999年攀登四川眠山主峰雪寶頂並登頂(海拔5600米)
2003年攀登昆明哈巴雪山(海拔5396米)
2004年七月攀登新疆慕士塔格峰(7546米)
2005年9月攀登世界第六高峰卓奧友峰(8201米 )
金飛彪
生於1960年10月18日
1980年春季獨自徒步探訪珠江源頭
1982年首次攀登昆明最高峰祿勸縣內的轎子雪山並登頂(海拔4217米)
1984年騎自行車環游貴州省
1985年攀登大理蒼山的馬龍峰並登頂(海拔4130米)
1986年攀登玉龍雪山(麗江境內處女峰)海拔4900米
1987年攀登滇中最高雪嶺及馬鬃嶺(4360米)
1990年橫渡滇池(約9公里)
1995年首登雲南哈巴雪山(海拔5396米)
1996年參加梅里雪山中日聯合登山隊(未登頂)
1998年攀登雲南碧羅雪山並登頂,同年攀登雲南寮國山
1999年攀登四川眠山主峰雪寶頂並登頂(海拔5600米)
2000年穿越嗊嘎山脈
2001年 5 月組織並參加雲南曲靖大天坑的探洞
12月第八次攀登玉龍雪山,到達海拔5200米
2002年 5 月攀登四川西嶺主峰大雪塘
2003年 3月參加貴州盤縣洞穴考察考察
5月攀登西藏念青唐古拉山到達海拔6000米
2004年七月攀登新疆慕士塔格峰(7546m)
黃效文
2002年,被《時代雜志》選為「二十五位亞洲英雄」之一,並被譽為「中國成就最高的在世探險家」,專門從事中國偏遠地區之探險、研究、保護及教育工作,為保護中國的自然和文化資源奮鬥了20年 。
他曾先後六次為《國家地理雜志》率領大型之探險旅程,其中一次更發現長江的新源頭。本書為黃效文最重要代表作之一,是他花費十幾年時間對中國黑頸鶴的觀察與研究。
廖佳
旅行作家,汽車旅行探險家。 廖佳從1996年開始自駕車旅行,至今已駕車走遍中國大陸所有的省市自治區,行程18萬公里。 ·2001年7月到12月,廖佳完成了歷史上第一次單人、單車環繞歐亞大陸的旅行。
古代旅行家--徐霞客
徐宏祖生於1586-1641,字振之,號霞客,江蘇江陰人,是明代傑出的地理學家、旅行家。他一生鍾情於神州山水。在"學而優則仕"的舊封建時代,他克服難以想像的困難,從二十二歲開始,周遊全國,探析大自然的奧秘。遠足34年,足跡遍及大江南北,考察並記載了江蘇、浙江、福建、山東、河北、山西、陝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廣東、廣西、雲南等 19多個省市的山川地形,嘔心瀝血凝成《徐霞客游記》。他因此被譽為"千古奇人"。
馬中欣
祖籍浙江東陽,生於蘭州,長於台灣。作過工程師、當過珠寶商、環游世界20載,著有三本著作有《天涯歷險》、《三毛真相》、《冰裸南極》馬中欣走過127個國家和地區。最為人爭議的是他的撒哈拉之旅。他沿著作家三毛的足跡一路尋訪,發現三毛在當地人眼裡是個怪異的老處女,其筆下的至親愛人荷西根本是子虛烏有。馬中欣的一系列關於三毛真面目的文章刊載後,一石激起千層浪,有人罵他嘩眾取寵,有人則對他大加激賞。
傅慶勝
傅慶勝在6年多時間里,風餐露宿,歷盡艱辛,走遍了30個省、市、自治區,行程相當於繞地球一圈半。先後訪問了41個少數民族的500多個村寨、800多個風景名勝和建設工程;結識了幾百位當今名人;拍攝了8000多張少數民族的風情照片;寫下了100多萬字的游記,湖北人民出版社已將他的游記編輯出版,定名為《中華十萬里記游》。 另外,他還有《一個普通的中國人看中國》、《傅慶勝歷險記》的兩部文字著作及一本《一個普通的中國人看中國》的攝影集需在世界內尋找出版商合作出版。
步雨青
步雨青走長江從上海開始逆流而上 ,現已走過8個省到達西藏。1998年春季開始長江上游萬里沖刺 。她將面臨青藏高原的沼澤雪山、野獸出沒、氣候無常,還有通天河800里無人區、沱沱河400里無人區,最後到達6720米海拔的長江源頭各拉丹冬雪山。她的丈夫賈千里一直陪同她。中央電視台、雲南省電視台、昆明市電視台已作了7集專題報道。
魏順德
他的《西部野生動物世界》專題電視片已正在拍攝完成,引起媒體極大的關注。采風團踏上橫穿塔克拉瑪干沙漠公路,一道道大沙梁子又喚起了魏順德老師的興趣。豐田麵包車剛一停下,他提著三角架和兩部相機就跳下了車,健步如飛,轉瞬之間,他已爬上大沙梁子支起了三角架,讓我們汗顏,一個66歲的老人
劉立
男,四川省科學探險協會秘書長,中科院成都分院高級工程師。中科院成都國際學術交流中心主任,中科院成都分院外事辦主任。
劉立多次組織參加西部地質、地貌、植物、植被等科學考察和科學探險活動。主 要從事旅遊資源開發和旅遊景觀資源開發研究。發表了多篇論文及文章。
劉立豁達樂觀,爽朗的笑聲極富感染力,作為我們國家極難尋覓的跨學科復合型 科考專家,極少有人象他那樣對西部的自然和人文生態環境有著如此全面的了解,他在青藏高原從事科考探險活動近20年,作風膽大心細,冷靜沉穩,臨危不亂,他率領的隊伍總能既圓滿完成任務又毫發無損、全身而退,因此被大家親切地稱為「高原之狐」。
楊勇 ---- 中國著名的探險家和環境地質學家
楊勇 ---- 中國著名的探險家和環境地質學家,他有許多輝煌的探險經歷和學術成就。曾成功地進行了1986年長江漂流,中國百慕大至黑竹溝揭秘、駕車深入藏北無人區等活動。他主張理性探險,他所開辟的路線和所提供的服務保障,適合大眾參與體驗,並使之達到探索自然,關注環保、創造生命新意境的崇高目標。他期待著朋友們走進充滿誘惑的旅程。
他徒步考察萬余公里,自設立數十個江河生態環境觀察點,進行年度觀察對比,取得上萬個數據,完成了數十篇長江上游流域科考報告和專著。他放棄名利,甘願默默無聞,他以「草根科學家」的身份遊走於長江上游的高山峽谷之間。他曾為國家水電開發項目獻言獻策節約投資數億,自己卻時常身無分文、忍飢挨餓。二十年來,他把自己的青春和生命與長江融為一體,以為母親河請命為己任。
簡歷:
畢業於中國礦業大學地質系,著名職業探險家,環境地質高級工師程師,中科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客座研究員。西藏林芝地區旅遊發展,生態建設顧問、西藏昌都地區地質災害和旅遊發展顧問。橫斷山研究會首席科學家、西藏自治區自然保護與生態建設基金會科學顧問。
1985年考察長江上游,對長江漂流探險進行科學論證。
1986年發起籌備長江科考漂流探險,並全程參加長江全程科考漂流活動.長漂核心隊員。
1988年徒步考察金沙江,寫出《金沙江河谷地質地貌特徵及地質生態機制》一文,參加世界科技大會,並獲一等獎。《長江上游自然生態問題的調查》,並提出長江上游自然生態保護和水土整治的一系列建議,受到國務院重視。
1991年徒步考察雅礱江全程,考察河谷地質災害及水電站壩址,1500餘公里,歷時4個月。獲部、省、市科技成果獎.
1992年開始從事西部特種旅遊,自費獨立考察、研究、探險至今,其間去拉美、亞洲國家考察特種旅遊、生態建設和地質災害防治。
1993年率7個國家科學家考察滇西北和西藏
1994年考察長江源地區沙化情況,赴美國考察
1995年率隊進入黑竹溝,完成首次穿越,同年赴馬來西亞、菲律賓熱帶雨林考察
1996年「長漂」十周年率隊回訪考察長江上游生態狀況,赴美國參加國際探險博覽會。當年受從《國家地理》雜志之聘,考察通天河、金沙江地質災害與生存狀況;同年赴南美、非洲考察。
1997年駕車橫穿川藏公路、新藏公路和青藏公路
1993—1997年組織多個歐美科考團隊去青藏高原科學考察。並一直對長江上游和江源地區進行追蹤定位研究。其間赴美國參加世界探險博覽會並去哈佛、麻省大學和美國地理委員會交流訪問
1998年赴雅魯藏布江預考察,同年率隊進行雅魯藏布江漂流探險和科學考察,並徒步穿越大峽谷。
1999年赴可可西里考察沙塵暴
2000年與美國峽谷專家考察雅江大峽谷,並赴可可西里、新疆考察.參與西藏易貢特大型山體滑坡現場救災搶險技術方案。
2001年念青唐古拉考察,主持雅安地區蘆山縣白堊紀地質公園地質調查及論證。參加一系列西部大開發科研規劃、國家戰略項目的課題論證工作。
2002年川西、滇西北、藏東南三江流域生態考察、提出建立中國香格里拉國家公園構想。被聘為西藏自治區政府旅遊發展顧問.
2002—2004年主持籌建雲南省香格里拉和麗江生態旅遊開發項目和麗江虎跳峽國家峽谷博物館。其間對南水北調中西線工程進行了一系列獨立考察工作。
2005年參與國家「南水北調」西線工程生態環境和地質災害可行性評估。
2006年,帶隊三江源考察.
20年來走遍青藏高原,並深入到各自然絕地、生態敏感區和科考空白區。通曉越野駕駛,水上漂流,野外生存技巧,經驗豐富、技術嫻熟。編寫出版了《自駕雲南牛皮書》、《天堂隔壁是西藏》、《江河訴說》、《長江上游科學論文集》等書籍,發表了大量科考論文及科普探險游記文章。
㈣ 中國探險協會旗下的探險家有哪些
你可以看下中國探險協會《牛人》節目。
裡面都是中國探險協會會員,而且都是很厲害的探險家。
大部分經過探險領隊培訓。比較專業。也是不同戶外領域的佼佼者。
㈤ 世界上第一輛越野車是
我國第一輛軍用越野車解放CA30綜述
自抗美援朝之後,我國的國民經濟開始休養生息,幾年時間經濟發展特別快,軍隊也開始陸續地建立健全兵種序列。可是國防建設嚴重滯後的情況十分突出,特別是各種軍用汽車的短缺,嚴重地阻礙了國防現代化的進程。鑒於我國越野汽車生產的空白和國防現代化的急需,因此必須要把越野汽車的製造廠建成投產,國家開始把越野汽車的研製提到議事日程上來。並把這一重任交給了一汽。
一汽接受任務的同時,於1956年9月派出人員到沈陽、廣州軍區,對軍隊現有的美國生產的司蒂倍克US-6型,奇姆西CCKW-353型,蘇聯生產的吉爾-151型等越野汽車的使用情況進行調查,為使調查結果有一定的深度,還對部分樣車進行了性能試驗。1956年冬季,用11-18型輪胎裝備於蘇聯生產的格斯-63型汽車上,在東北地區做了雪地試驗。1957年夏季,用12-18型輪胎裝於美國生產的司蒂倍克US-6型汽車上,在長春的南湖岸邊做沼澤地試驗,在遼寧省開源的遼河沙灘和海城望海寨的海灘桑做了沙地行駛試驗。通過這些調查試驗,確認一汽將要生產的越野汽車以採用三軸驅動為好。
通過一系列對現有軍車以及其他國家製造的越野車的調查,1956年10月編制出了越野汽車的設計方案。其方案包括兩個部分:1.自己設計,定型號為CA31型;2.仿製蘇聯的吉爾-157型,定型號為CA30型。但由於當時的生產條件、資金以及一系列客觀條件的限制,自行設計的方案被否決。主要的原因是吉爾-157型越野汽車與一汽正在生產的CA10型載貨汽車,兩車之間有50%的零件可以通用,如果選定生產吉爾-157型即可少投資,又能提前滿足部隊需要。
1957年秋,由蘇聯提供的吉爾157型越野汽車圖紙到廠。孟少農副廠長親自主持,由一汽設計處副處長、工程師富俠任設計主帥,以吉爾-157型越野汽車圖紙為基礎,盡量採用與一汽正在生產的CA10型通用的零部件,並把新設計的CA10改進型車頭移植過來。
1957年3月,CA30型越野汽車投入生產准備。由於零件品種多,牽涉面廣,技術條件要求較高,因此生產准備任務十分繁重總,但在廠、處、車間等各級領導和廣大職工的積極支持下,經過一年多的努力,CA30型越野汽車於1959年初投入批量生產,當年生產CA30型越野汽車221輛。
由於CA30型越野汽車是利用CA10型載重汽車生產線進行混流生產與裝配的,隨著這兩種產品的產量逐漸增長,這種混流生產越來越困難,嚴重地影響了二者的質量與產量,迫切需要建立越野汽車的生產基地。
因此,於1962年,國家進行專項投資,擴建CA30型越野汽車生產基地,建立年產3000輛越野汽車能力的生產規模。工程於1963年5月2日動工建設到1965年12月基本竣工,總建築面積28806平方米,安裝設備549台。1966年即生產越野汽車4104輛,突破了年產3000輛的設計綱領。
1959年,CA30型越野汽車開始批量生產並開始裝備軍隊。但是,在軍隊的實際使用中,不久就暴露出許多設計缺陷和質量問題,被迫於1962年停止生產。當時蘇聯又單方面終中止了援助。就在這種十分困難的情況下,一汽決定對CA30進行改型工作。此次的改型由劉經傳等一些設計人員負責設計,對CA30型越野汽車進行了7項重大改進,使其性能獲得很大提高,外觀也有了較大改變。
1964年,改進後的CA30型越野汽車定型為CA30A型。該車型通過5萬公里的試驗,可通過一般的海沙、無路地區、冰雪路和部分類型水稻田。車架鋼板彈簧比較堅固。發動機氣缸軸承等機件耐磨性較好,轉向、制動機構比較可靠。和原吉爾-157型越野汽車相比,驅動橋易壞、供油系產生」氣阻「和散熱不良等主要缺陷已基本或完全得到消除。
CA30型越野車主要是供給軍隊使用,在援越抗美的戰役中,CA30A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也正因為此,CA30A從六十年代末開始產量開始攀升,經過艱苦努力,到1970年,一汽累計完成投資6619.51萬元,為年產6萬輛打下牢固的基礎。1970年生產越野汽車6040輛,突破了年產6000輛的設計綱領。1971年又生產了9303輛,達到投產以來的最高年產量。
1979年後,越野汽車需求量逐年減少。越野車分廠在保證越野汽車生產任務的同時,逐步增加民用汽車產品的生產。1981年4月,在越野汽車裝配線上試裝配一部分公共汽車底盤,這是在新的形勢下,軍用品生產轉民用品生產的一個重要步驟。1981年9月,一汽決定壓縮越野汽車的生產能力。將轉動軸產品轉給底盤分廠合並生產;將零件車間改為生產6110型柴油機的生產基地;將支架產品轉給附屬廠生產。
1980年5月,一汽作出「增產增收、自籌資金、改造換型」的決定。1981年12月,國務院批准一汽換型改造方案。由於CA30A型越野汽車是在CA15型(CA10的改進型)載貨汽車的基礎上進行生產的,有2300多個零件互相通用,隨著產品的換型,通用的零件將無來源。為此,一汽於1985年4月向國家上報了關於CA30A型越野車停產的報告。同月,國家計委機電局發布了關於CA30A、EQ-245越野車銜接生產的報告。
1984年,在北京舉行的慶祝建國三十五周年閱兵式上,CA30A型越野汽車裝載著導彈、火箭等現代化武器順利通過天安門廣場接受檢閱。
1985年10月24日,一汽召開越野車分廠解體交接大會,越野車分廠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一汽也結束了其生產第一代越野汽車的歷史。1958年到1985年,一汽累計生產越野汽車84411輛,基本上用於了國防建設和援外。還生產了一部分變型車,供不同的用戶使用。
一汽通過二十餘年的越野汽車產品生產加速了軍隊裝備的現代化,有力地支援了國防建設,在我國軍車史上寫下了光輝的篇章。
關於第一輛越野車產於哪個國家,哪家公司,現在已經很難作出明確結論。因為這很復雜,一個成功的車型往往是綜合許多車型的優點,是一個逐步成熟的過程。德國的賓士公司稱該公司早在1926年就推出一種可以駛離公路的G1型越野車,並稱這一天是賓士公司永載史冊的一天。盡管1926年的G1型越野車,我們已經難以找到圖片資料,一睹風采,但賓士公司1933年推出的G4型越野車我們卻找到了一張珍貴的照片。的確,G4造型之精美,製作之考究,令人贊嘆,但其不足之處也是明顯的。
真正成功的越野車誕生於美國,是戰爭催生的。1940年11月11日,威利斯公司向美國軍方送來了兩輛叫做"QUAD"(誇德)的樣品車。這兩輛樣車都具有可選擇四輪或兩輪驅動的功能。在這之前,美國的班特公司已向軍方遞交了一輛名叫"步利茲帕奇"的樣車,但就綜合各項指針來看,"誇德"的確是出類拔萃的。由此Willlys-Overland-Motors威利斯公司的"誇德"車型就成了美國越野車的國家標准。所以,如果非要找出"越野車"的源流或鼻祖不可的話,那麼我們認為美國威利斯公司的"誇德"當之無愧,因為"誇德"確立的越野車的基本特點仍然是今天越野車的特點和精髓。
在二戰期間,威利斯和福特公司共生產了60萬輛越野吉普車。美國二戰中的將軍喬治對吉普在戰場上的表現評價道:"吉普是二戰中的功不可沒的戰臣。"的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吉普扮演了諸多角色如:擔架、貨運、火槍架、偵察車、槍支彈葯運輸車及計程車等等。
至此,吉普的名字名揚四海。必須承認的是二戰不僅用最艱苦卓絕的實踐檢驗了吉普的令人信服的性能,而且賦予了吉普巨大的文化內涵,同時也在世界范圍內播下了"越野車崇拜"的文化火種。盡管二戰結束後,越野車開始分成兩種發展趨勢:一種是繼續為軍用,另一種則發展為民用。但無論是軍用還是民用,越野車的本質特色並沒有因戰爭結束而丟棄,那就是越野車的通過能力和征服險惡環境的能力。
120急救車上的標志叫「生命之星」
生命之星(stae of life)是緊急醫療救護服務系統(EMS)的國際志,不論在救護車、救護直升機、救護器材與救護技術員制服上都會發現生命之星的符號,但大家共同的一個疑問是,生命之星為什麼是以跟權杖與一條蛇來代表?尤其是從事緊急醫療救護相關人員會更好奇它的由來。
藍色生命之星(star of life)是美國任職於全國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署,緊急療救護部門主管,LEO R?Schwartz 先生,於 1973 年所設計的(美國之緊急醫療就護法 EMS ACT 亦於同年頒訂)。在此之前美國緊急醫療救護的標志大多數以白底橘色十字為代表,由於該圖與紅十字會之標志類似,造成民眾的混淆,紅十字會因此頻頻向醫療救護部門反應,希望該單位能改用不同標志藉以區分,生命之星概念因而生命之星共有六個角,每一個角各代表緊急醫療救護服務系統的一個功能,包括:傷病患檢視、報告、救護車出勤、現場處置、運送途中照顧、運送至特定醫療單位等六個。
而符號中間的蛇與權仗的來源則有兩種不同故事,第一是由古希臘神話來,蛇與權杖是為紀念阿斯克勒庇俄斯(Asclepius)這位偉大的神醫。阿斯克勒庇俄斯(asclepius)為太陽神-阿波羅(Apollo)的兒子,阿斯克勒庇俄斯從半人獸-Cheron學得醫療的技術,但眾神之王-宙斯 (Zeus)擔憂 阿斯克勒庇俄斯淵博的醫學知識會所有人因此而長生不死,為了避免這樣的事發生,宙斯(Zeus)便以雷電將阿斯克勒庇俄斯(Asclepius)擊死。之後人們將阿斯克勒庇俄斯(Asclepius)奉為眾神之一膜拜,並聚集在他的神殿內休息、睡覺,民間更相信可以在睡夢中將治療的秘方傳給病人,使之立刻痊癒,有鑒於民眾對阿斯克勒庇俄斯的信仰,宙斯最後只好讓 阿斯克勒庇俄斯 復活並正式封為神。
由於阿斯克勒庇俄斯通常以站立的姿勢出現在民眾前面,且身穿長袍,手持一根權杖,權杖上有一條蛇纏繞而上,而後權杖就變成醫學唯一的標志。權杖上的蛇是醫學與健康的象徵,權杖與一對翅膀則是和平的標志。其由來據說是有一次阿斯克勒庇俄斯(Asclepius)遇到一位病情非常復雜的病人,令阿斯克勒庇俄斯無法醫治,於是他向一條蛇諮詢並尋求建議,最後病人終於痊癒,在與蛇諮詢討論期間,為了能與蛇面對面討論,並表示兩者的地位相等,阿斯克勒庇俄斯請蛇纏繞在他的權杖上。而翅膀的由來是莫丘利(Mercury)看見兩條蛇打鬥當用盡各種辦法都無法讓她們停止,就將權杖放在地上試著分開她們,可是好鬥的蛇去順著權杖纏繞而上。
第二個由來是依據聖經第二十一張第九節而來:傳說摩西以青銅鑄造一條蛇的形狀並將他鑲在一根柱子上,若有人被毒蛇咬到,只要到柱子下注視著青銅鑄的蛇,就會馬上獲得痊癒。
以上兩個故事是設計生命之星符號時所參考的故事背景。
至今,生命之星已被廣泛使用於世界各國緊急醫療救護服務系統的獨特標志,但其使用范圍限於:
1?救護隊的標示。
2?不論安裝或在救護車內使用的醫療救護器材。
3?通過規定的訓練課程並取得執照的救護技術員(EMT),得將生命之星圖案的被張綉在袖子上
4?救護技術員(EMT)的個人器材,例如:隨身急救包、徽章、領章等。
5,緊急救護書籍、手冊、報告書或其他相關資料。
6,當生命之星圖案的臂章綉在袖子上時,必須是「藍色」的生命之星圖案並以「白色」四方或圓形為底。
十九世紀六十年代,蒸汽機被廣泛應用到交通運輸上.那時的蒸汽機汽車一邊冒著滾滾黑煙,一邊吐著濃濃白氣.加上伴隨在人們耳邊的隆隆機聲......相比裝飾華麗,鑲金嵌銀,鈴聲清脆,輪蹄倥傯(kongzong)的寶馬香車,無論是上流人士還是鄉村百姓都是既新奇又憎惡,連農家的看門狗見到如此怪物也要狂吠不止。
蒸汽汽車雖然醜陋,但是它每次的載客量8人以上;載貨量達到4~5噸。這可搶了馬車商人的生意。那時歐洲各國的馬車公司勢力很大,紛紛向政府施壓,說汽車搶了馬車的飯碗,造成馬車工人的失業;農民說汽車嚇壞了他們的牲畜;醫生說汽車毒化了空氣;女權組織---英國鄉村婦女協會向瑪麗女王提交請願書:「我們的孩子老遇到危險,我們的東西被污染,我們的窗戶無法打開,我們的睡眠受到噪音的騷擾......」於是英國議會於1865年制定了《機動車法案》,其中規定:汽車在鄉村時速不得超過6.4公里(4英里);在城市不得超過3.2公里(2英里);每輛汽車配備3名司機,手執紅旗的車務員必須走在車前55米外,警告行人注意安全,負責本車的規定時速;嚴禁司機鳴笛放氣,以免驚嚇馬匹;狹路相逢,要給馬匹讓路......這就是被人們諷稱的「紅旗條例」。
世界上第一部交通法規使得行駛在英國城鄉的汽車消聲匿跡。傳統的馬車業重新興旺起來。
此時,法國電器工程師來 諾已經研製成功二沖程內燃機;「紅旗條例」在英國實施第三年,1867年德國工程師奧托也研製出世界上第一台四沖程煤氣發動機。了解英國工業革命的人都知道,正是英國人斯考特1794年首先提出內燃機的構想;也是英國發明家亨納特1838年就率先研製出世界第一台內燃機點火裝置。
英國的汽車先驅戴維.薩羅曼茨(F.R.Simms)於1895年12月10日在倫敦加諾恩旅館倡導成立了英國「汽車促進協會」舉辦各種活動要求廢除紅旗條例。直到1896年11月初,英國議會才以補充條例的形式廢除了紅旗條例。為了慶祝汽車業這一勝利,1896年11月14日,英國汽車促進協會專門組織了倫敦----布萊頓汽車比賽,活動的主題是:解放日行駛。以後每年的11月都會舉辦倫敦海倫公園——布萊頓的老爺車比賽。
一部荒唐的「紅旗條例」斷送了英國汽車發展的先機,從此法德汽車業遠遠超過英國而領先世界。這正是: 此情可待成追憶, 只是當時已惘然.
㈥ 學汽車修理需要哪些書
汽車電路圖識讀指南
作者: 周泳敏 朱洪波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3-1
電路圖是了解汽車上種類電氣系統工作時使用的重要資料,本書總結了汽車電路的類型及特點,美、日、歐各主要車系的電路特點及表達方式,各系統電路圖的識讀方法、規律與技巧,指導讀者如何正確識讀、使用電路圖。 本書可作為大中專及職業技術學校汽車維修專業參考教材,也可供汽車維修人員自學、進修使用。
¥17.0 ¥15.1 節省:¥1.9
汽車電路維修圖集(轎車系列)
作者: 劉文鐸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8-1
本書匯編了最新國產與進口幾十種知名品牌轎車的電原理圖和布線圖。為了幫助初學維修者看懂汽車電路和維護好汽車,書中還簡要介紹了汽車電路識圖方法和常見故障檢修法。 本書收集的材料新穎、系統、實用,可供汽車駕駛員、汽車電路愛好者和專業維修人員參考。
¥98.0 ¥0.0 節省:¥98.0
怎樣識讀汽車電路圖
作者: 劉森編 出版社:金盾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1-1
本書第一章介紹了汽車電路的特點、功能和基礎元器件及電氣圖形符號的應用。第二章分析了電源迴路。第三、四章分別對起動迴路和點火迴路作了較詳細的介紹。第五、六兩章集中討論了燈光、信號、輔助電器以及空調製冷迴路工作情況。第七章集中分析了汽車電子控制迴路,如發動機電控燃油噴射系統、制動防抱死系統(ABS)、自動變速控制過程以及安全氣囊系統等。最後,在第八章里介紹了識讀全車電路匯流排路圖的一般原則和具體要求,幫助讀者准確把握全車電路的特徵和基本工況。
¥10.0 ¥6.8 節省:¥3.2
汽車電路維修圖集(越野汽車、載貨汽車、客車系列)
作者: 本書編寫組編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9-1
本書匯編了最新國產與進口幾十種知名品牌汽車(客車、越野汽車、載貨汽車系列)的電原理圖和布線圖。為了幫助初學維修者看懂汽車電路和維護好汽車,本書還簡要介紹了汽車電路識圖方法和常見故障檢修法。本書收集的材料新穎、系統、實用,可供汽車維修人員參考。
¥76.0 ¥0.0 節省:¥76.0
汽車電路識圖與檢修(附光碟)
作者: 吳基安編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6-1
作 者:吳基安主編 頁數:204頁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 簡介:附光碟 ISRC CN-M11-03-0013-0,ISBN7-88710-068-2:本書主要內容包括汽車電路基本知識,汽車電路圖的圖形符號,汽車電路圖的識讀要領,汽車電路常用的診斷與檢修方法等幾部分。
¥28.0 ¥0.0 節省:¥28.0
新編國產汽車電路圖冊
作者: 吳基安 吳洋 出版社:金盾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6-1
本圖冊內容包括:別克、雅閣、紅旗、奧迪、捷達、桑塔納、富康、夏利、奧拓、雲雀等轎車電路;切諾基(cherokee)、北京bj2020、獵豹cjy2020等輕型越野汽車電路;北京bj6560a4、北京bj6560a2、北京五十鈴bl/be、燕京yj6400、燕京yj6500、解放ca6440、依維柯(iveco)、金杯等輕型客車電路;華利(大發)tj1010、長安sc1010、吉林jl1010、松花江hfj1010d、漢江sfj1010、昌河ch1010、五菱lzw1010等微型客車電路。對每一種車型的主要性能參數和電氣特點都作了簡要說明。適合汽車駕駛員、修理工、汽車管理人員和有關技術人員以及汽車愛好者使用或
¥47.0 ¥14.1 節省:¥32.9
汽車電路原理與維修
作者: 王克才 出版社:國防工業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8-9-1
編輯推薦:本書是《汽車實用維修技術叢書》之一,共計十章。內容包括汽車上裝用的各種電氣設備的結構、工作原理、使用維護、故障診斷與排除。涉及到的車型有:東風EQ1090、解放CA1091、北京BJ2020、北京切諾基BJ2021、天津夏利、上海桑塔納等;電氣設備包括:蓄電池、發電機、調節器、起動機、點火系統、照明設備、信號裝置、儀表及其他輔助設備;介紹的電路既有部分電路也有整車電路。圖文並茂、實用性、指導性較強,可供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汽車駕駛人員及維修人員在實際工作中參考閱讀,也可供汽車專業的師生學生參考。
¥16.0 ¥0.0 節省:¥16.0
常用汽車電路圖集(2)/一路平安汽車實用叢書
作者: 徐宗炯 出版社: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1-1
本書詳細地闡述了各種汽車電路圖的構成要素、接線規律、表達形式及讀圖方法。收入了國內保有量較大的國產、進口新型轎車、輕型車、越野車、大客車和貨車的全車或局部電路圖數十種。對近年來這些車型在點火、空調、電子控制燃油噴射,及其他電控系統諸方面的新電路、新結構、故障診斷作了重點介紹;對某些電器總成的檢測維修、國產件代用方法進行了行之有效的驗證與論述。本書內容豐富、深入淺出、循序漸進。讀者可根據需要重點選讀不同車型的電路介紹。可供汽車電工、駕駛員、維修管理的工程技術人員和大專院校有關專業師生閱讀、參考。
¥58.0 ¥0.0 節省:¥58.0
怎樣看汽車電路圖
作者: 李良洪 王乃成 王敏 出版社: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5-1
隨著電子技術在汽車上的普遍應用,汽車電路圖已成為汽車維修人員必備的技術資料。目前,大部分汽車都裝備有較多的電子控制裝置,其技術含量高,電路復雜,讓人難以掌握。能否正確識讀汽車電路圖,真正看懂、弄清其內在聯系,分析並找出其特點和規律,成為汽車電路故障診斷與排除的關鍵,因此,如何掌握正確識讀汽車電路圖的方法,已成為廣大汽車駕駛員和維修人員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本書從汽車電路圖的元器件符號入手,由淺入深地介紹了汽車電路圖的組成和電路分析,其中也融進了汽車電路圖識讀的技巧,為讀者真正看懂汽車電路圖提供指導
¥20.0 ¥0.0 節省:¥20.0
國產汽車電路全集
作者: 齊聞編 出版社: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7-1
本書詳細介紹了各種車型的發動機、變速器、防抱死制動系統、安全氣囊系統、空調系統、防盜系統等的電路圖,實用性強。
¥108.0 ¥0.0 節省:¥108.0
汽車電路讀圖速成
作者: 李春明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3-1
各種品牌的汽車電路均是以簡單汽車電路為基礎,但由於各生產廠家又有各自的電路設計特點和電路符號表示方法,這給我們實際的讀圖過程帶來了一定的不便。本書主要介紹了簡單汽車電路、大眾公司汽車電路、本田轎車電路、豐田轎車電路、富康轎車電路、通用轎車電路、克萊斯勒汽車電路、賓士轎車電路等常見國產及進口轎車的電路讀圖方法。本書在編寫過程中本著由淺入深的原則,通過讀圖實例說明問題,各章簡單明了,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 本書適合於廣大汽車修理工及汽車運用工程技術人員閱讀,也可供大、中專院校汽車專業師生參考
¥25.0 ¥0.0 節省:¥25.0
常用汽車電路圖集(一) - - 一路平安汽車實用叢書
作者: 徐宗炯編 出版社: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8-10-1
內 容 提 要 本書詳細地闡述了各種汽車電路圖的構成要素。接線規律、表達形式及讀圖方法。收入了國內保有量較大的國產、進口新型轎車、輕型車、越野車、大客車和貨車的全車或局部電路圖數十種。對近年來這些車型在點火、空調、電子控制燃油噴射,及其他電控系統諸方面的新電路、新結構、故障診斷作了重點介紹;對某些電器總成的檢測維修、國產件代用方法進行了行之有效的驗證與論述。 本書內容豐富、深入淺出、循序漸進。讀者可根據需要重點選讀不同車型的電路介紹。可供汽車電工、駕駛員、維修管理的工程技術人員
¥40.8 ¥12.2 節省:¥28.6
豐田汽車電路圖:海獅,大霸王,小霸王
作者: 王運朋 出版社:廣東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4-1
本書選擇在我國擁有量較大的豐田海獅、大霸王、小霸王1992年至1998年之間的英文原始資料編譯而成,內容包括其繼電器位置、電器元件、配線連接器、接地點、鉸接點和配線線束在整車的位置分布圖,各元件的連接器圖、整車電路圖以及電路維修指南。
¥25.0 ¥7.5 節省:¥17.5
汽車電路分析(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國家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工程系列教材·高職高專規劃教材
作者: 婁雲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9-1
本書是國家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工程系列教材之一,是高職高專規劃教材。本書分為汽車電路基礎元件、汽車電路基本知識、汽車電路的識讀、典型汽車主要電氣系統電路分析、汽車電路常用診修方法等5部分。汽車電路基礎元件主要講述高、低壓電導線、汽車線束、CAN-BUS、插接器、印製電路板、熔斷器盒和熔斷器、開關和繼電器、中央控制盒和電控單元;汽車電路基本知識主要講述汽車電路圖的種類、國內外汽車電路常用圖形符號和汽車電路的特徵分析;汽車電路的識讀主要講述汽車電路圖中的接線端子分析、汽車電路的識讀方法和簡單汽車電路讀圖;
¥20.0 ¥0.0 節省:¥20.0
豐田汽車電路圖 皇冠 花冠
作者: 王運朋 出版社:廣東科技 出版日期:2000-5-1
¥39.0 ¥0.0 節省:¥39.0
汽車電路識圖(汽車維修電工專業用)/全國交通技工學校通用教材
作者: 崔淑麗編 出版社:人民交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6-1
本書是全國交通技工學校通用教材。內容主要包括:汽車電路圖用符號、汽車電路圖的類型與繪制原則、典型汽車電路圖識讀共3章。 本書作為全國交通技工學校汽車維修電工專業教學用書,亦可供汽車維修工、培訓學校(班)學員閱讀參考。
¥16.0 ¥0.0 節省:¥16.0
汽車電路構成與閱讀理解(汽車維修專項技能培訓教材)
作者: 麻友良編 出版社:人民交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4-1
本書主要介紹了汽車電路識圖所需的電路及磁路等相關的基礎知識、汽車電路的特點及相關規定、汽車電路圖的類型、主要電器及電子控制裝置的原理、典型電路分析及大眾、雪鐵龍、豐田及通用等車系電路圖的特點等。本書是一本了解汽車電器與電子控制系統和掌握汽車電路識圖技巧的入門教材,適用於;已從事或准備從事汽車維修工作的初學者,同時也可作為大專院校、職業技校學生學習汽車電器與電子控制技術課程的參考用書。
¥25.0 ¥23.5 節省:¥1.5
怎樣讀汽車電路圖/汽車使用與維修系列書
作者: 邵恩坡 吳政清 出版社:中國電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1-1
本書從汽車電路圖的識讀要領、方法和步驟出發,經精心收集、整理,挑選了400餘幅常見國產、進口車型的汽車電路圖,並根據其產地、車型的不同進行識讀,可供汽車修理人員進行檢測、維修、維護工作時選用。本書中每種車型都配有電路圖閱讀說明,介紹其電器元件的表示方法。導線顏色、圖中字母、英文縮略同等代表的意義,及熔絲的位置等讀圖必備信息,並將整車電路圖進行分解,根據其系統分類,層次清晰、易於查找,具有實用性、資料性、便查性等特點。全書共分為如下幾部分:怎樣識讀汽車電路圖、國產新型轎車電路圖的識讀、部
¥35.0 ¥10.5 節省:¥24.5
汽車電路分析(高等職業教育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教材)
作者: 董宏圖 廖苓平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5-1
本書介紹了汽車電路的基本知識,重點講述了汽車電路圖的識讀、汽車主要電氣系統的電路分析和汽車電路故障檢修診斷方法。另外根據各汽車製造公司在電路設計特點和電路符號表示方法的不同,本書還詳細介紹了美洲、日本、歐洲各主要車系的電路特點、表達方式及電路圖的識讀範例和實例,具有較強的實用性。 本書為高等院校汽車運用和修理專業教材,可供有關汽車專業師生和從事汽車設計製造、汽車運輸管理、汽車維修管理的工程技術人員及汽車電工、修理工和駕駛員閱讀參考。
¥22.0 ¥6.6 節省:¥15.4
汽車電路讀圖-(第2版)
作者: 李春明 雙亞平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1
本書根據教育部對高職高專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領域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編寫。全書較系統地介紹了汽車電路分析基礎和國內外主要汽車公司電路圖的讀法,包括汽車各主要電器元件的位置、讀圖規則與實例等內容。 本書適合高職高專汽車運用與維修、汽車檢測與維修等相關專業使用,也可以作為成人高等教育、汽車技術培訓等相關課程的教材使用。
¥23.0 ¥19.3 節省:¥3.7
汽車電路分析與故障檢修
作者: 麻友良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3-1
本書以分析汽車電路為切入點,使讀者在了解汽車電路結構與原理的基礎上,學習並掌握汽車電器及電子控制系統的故障檢修。為使讀者能比較容易地閱讀與分析汽車電路,本書簡要介紹了汽車電路的基本組成與特點、汽車電路的基礎元器件及圖形符號、汽車電路圖表達方式與識圖要點等,並較為詳細地介紹了具有代表性的大眾、雪鐵龍、豐田及通用等車系電路圖的原理、特點及表達方法。在分析各典型電路以前,簡要介紹各電路組成部件的功用及結構原理,以使讀者不會對理解電路原理及電路故障檢修感到困難。全書以汽車電器與電子控制裝置較為典型的電路
¥43.0 ¥31.0 節省:¥12.0
㈦ 我國英勇探險家的事跡
劉雨田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職業探險家劉雨田,1942年2月26日生於河南省長葛縣,原是新疆烏魯木齊鐵路局機關的一名幹部。面對外國人的挑戰,1984年5月,他毅然舍棄一切,開始徒步萬里長城。經過一年多的艱苦跋涉完成壯舉,成為世界上第一位徒步萬里長城的人。之後,他又徒步走完絲綢之路、黃土高原、新疆羅布泊、攀登格拉丹冬和昆侖雪山、考察神農架野人、喜馬拉雅雪人、絨布冰川上、沿喜馬拉雅和雅魯藏布江旅行、試登珠穆朗瑪、三次穿越殧之海塔克拉瑪干、古爾班通古物等中國五大沙漠。至今他已經完成四十三個考察旅行探險項目。足跡遍及祖國大陸的山山水水,世界數百家報刊、雜志、電視能報道了他的探險事跡,人稱他為「二十世紀世界罕見的旅行家、探險家
余純順
有「中國的托馬斯」、「當代徐霞客」之稱的余純順是一位罕見的傳奇人物。他自1988年7月l日起開始「孤身徒步走訪全中國」,至1996年6月像「倒下的銅像」在羅布泊遇難。8年間克服千難萬險,風餐露宿,跋山涉水,走訪了33個少數民族主要居住點,完成了59個探險項目,總行程已達8.4萬華里(接近了阿根廷人托馬斯的9萬余華里世界紀錄),其中尤以他前後用一年半時間,冒著泥石流、雪崩、高原反應等不斷穿越海拔五千米左右的「生命禁區」,創下人類史上第一個孤身徒步考察「世界第三極」——青藏高原的紀錄而震驚海內外。
鄧廷良
男,藏族,青海果洛人,1943年生於重慶,著名歷史學家、人文學家、探險家。四川省科學探險協會副主席,協會創始人之一。中科院研究員,主要致力於人類學,少數民族語言、文化、宗教與歷史方面的考察與研究。著作等身。
鄧廷良教授為研究中國西部少數民族各部族的歷史與文化,自六十年代起,每年都有不少時間隻身耗在雪山草地之間,在曠野、叢林、河谷、山麓拜訪獷悍或和藹的部族居民。他先後在民族地區度過了十幾個春節,有時甚至整年不歸,人稱「氂牛」教授。他還是我國徒步全程考察西南絲綢之路的第一人。是研究「南絲路」、「茶馬古道」、「蒙軍入滇」、「橫斷山民族走廊」、「華夏文明起源」等領域的權威。
鄧廷良教授詩、書、畫、散文具佳,且有著康巴漢子特有的豪爽、率真、與剛毅,極富人格魅力。他的「關注地球,關注生命」的人文關懷思想影響甚廣。三十年來,他用堅實的雙腳不斷書寫、記錄著人類發展艱辛歷程的史書,他告訴我們在現代都市以外,人原來可以與自然和諧地共生,質朴簡單的生活也展現著五彩繽紛的人生。作為現代中國探險家的典範,鄧廷良教授主持策劃了協會的「西南絲綢之路電視片拍攝」,「炎黃子孫大型系列畫冊」、「黑竹溝科學探險」等多項主題活動。如今,年過六旬的他依然活躍在協會活動的最前沿。
鄧廷良先生除了探險外,剩餘的時間大部分都在高校里任教。作為歷史學、民俗學的資深專家,同時作為有深厚藝術造詣的書法家、雕塑家和美術教育家,他先後在北京大學、四川大學、西南師范大學、重慶美院、四川音樂學院等多所大學被聘為教授、博士生導師,以其淵博的知識,認真、翔實的考察經歷,幽默的談吐,經常贏得學生的滿堂喝彩。
李樂詩
李樂詩是第一位提出"白色力量"的人。所謂"白色力量"指南極與北極。李樂詩3次去過北極,第三次,李樂詩才如願以償到達北極點,將五星紅旗插在地球的最北端。1987年,李樂詩登上世界最高極的喜馬拉雅山。從那以後,李樂詩的生活開始了大的轉折。她的生活重心已由旅遊攝影轉到地球生態環境的科考上來
。
金飛豹、金飛彪兄弟
金飛豹
生於1963年11月23日
1982年首次攀登昆明最高峰祿勸縣內的轎子雪山並登頂(海拔4217米)
1985年攀登大理蒼山的馬龍峰並登頂(海拔4130米)
1987年攀登滇中最高雪嶺及馬鬃嶺(海拔4360米)
1990年橫渡滇池(約9公里)
1998年攀登昆明碧羅雪山並登頂,同年攀登昆明寮國山
1999年攀登四川眠山主峰雪寶頂並登頂(海拔5600米)
2003年攀登昆明哈巴雪山(海拔5396米)
2004年七月攀登新疆慕士塔格峰(7546米)
2005年9月攀登世界第六高峰卓奧友峰(8201米 )
金飛彪
生於1960年10月18日
1980年春季獨自徒步探訪珠江源頭
1982年首次攀登昆明最高峰祿勸縣內的轎子雪山並登頂(海拔4217米)
1984年騎自行車環游貴州省
1985年攀登大理蒼山的馬龍峰並登頂(海拔4130米)
1986年攀登玉龍雪山(麗江境內處女峰)海拔4900米
1987年攀登滇中最高雪嶺及馬鬃嶺(4360米)
1990年橫渡滇池(約9公里)
1995年首登雲南哈巴雪山(海拔5396米)
1996年參加梅里雪山中日聯合登山隊(未登頂)
1998年攀登雲南碧羅雪山並登頂,同年攀登雲南寮國山
1999年攀登四川眠山主峰雪寶頂並登頂(海拔5600米)
2000年穿越嗊嘎山脈
2001年 5 月組織並參加雲南曲靖大天坑的探洞
12月第八次攀登玉龍雪山,到達海拔5200米
2002年 5 月攀登四川西嶺主峰大雪塘
2003年 3月參加貴州盤縣洞穴考察考察
5月攀登西藏念青唐古拉山到達海拔6000米
2004年七月攀登新疆慕士塔格峰(7546m)
黃效文
2002年,被《時代雜志》選為「二十五位亞洲英雄」之一,並被譽為「中國成就最高的在世探險家」,專門從事中國偏遠地區之探險、研究、保護及教育工作,為保護中國的自然和文化資源奮鬥了20年 。
他曾先後六次為《國家地理雜志》率領大型之探險旅程,其中一次更發現長江的新源頭。本書為黃效文最重要代表作之一,是他花費十幾年時間對中國黑頸鶴的觀察與研究。
廖佳
旅行作家,汽車旅行探險家。 廖佳從1996年開始自駕車旅行,至今已駕車走遍中國大陸所有的省市自治區,行程18萬公里。 ·2001年7月到12月,廖佳完成了歷史上第一次單人、單車環繞歐亞大陸的旅行。
古代旅行家--徐霞客
徐宏祖生於1586-1641,字振之,號霞客,江蘇江陰人,是明代傑出的地理學家、旅行家。他一生鍾情於神州山水。在"學而優則仕"的舊封建時代,他克服難以想像的困難,從二十二歲開始,周遊全國,探析大自然的奧秘。遠足34年,足跡遍及大江南北,考察並記載了江蘇、浙江、福建、山東、河北、山西、陝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廣東、廣西、雲南等 19多個省市的山川地形,嘔心瀝血凝成《徐霞客游記》。他因此被譽為"千古奇人"。
馬中欣
祖籍浙江東陽,生於蘭州,長於台灣。作過工程師、當過珠寶商、環游世界20載,著有三本著作有《天涯歷險》、《三毛真相》、《冰裸南極》馬中欣走過127個國家和地區。最為人爭議的是他的撒哈拉之旅。他沿著作家三毛的足跡一路尋訪,發現三毛在當地人眼裡是個怪異的老處女,其筆下的至親愛人荷西根本是子虛烏有。馬中欣的一系列關於三毛真面目的文章刊載後,一石激起千層浪,有人罵他嘩眾取寵,有人則對他大加激賞。
傅慶勝
傅慶勝在6年多時間里,風餐露宿,歷盡艱辛,走遍了30個省、市、自治區,行程相當於繞地球一圈半。先後訪問了41個少數民族的500多個村寨、800多個風景名勝和建設工程;結識了幾百位當今名人;拍攝了8000多張少數民族的風情照片;寫下了100多萬字的游記,湖北人民出版社已將他的游記編輯出版,定名為《中華十萬里記游》。 另外,他還有《一個普通的中國人看中國》、《傅慶勝歷險記》的兩部文字著作及一本《一個普通的中國人看中國》的攝影集需在世界內尋找出版商合作出版。
步雨青
步雨青走長江從上海開始逆流而上 ,現已走過8個省到達西藏。1998年春季開始長江上游萬里沖刺 。她將面臨青藏高原的沼澤雪山、野獸出沒、氣候無常,還有通天河800里無人區、沱沱河400里無人區,最後到達6720米海拔的長江源頭各拉丹冬雪山。她的丈夫賈千里一直陪同她。中央電視台、雲南省電視台、昆明市電視台已作了7集專題報道。
魏順德
他的《西部野生動物世界》專題電視片已正在拍攝完成,引起媒體極大的關注。采風團踏上橫穿塔克拉瑪干沙漠公路,一道道大沙梁子又喚起了魏順德老師的興趣。豐田麵包車剛一停下,他提著三角架和兩部相機就跳下了車,健步如飛,轉瞬之間,他已爬上大沙梁子支起了三角架,讓我們汗顏,一個66歲的老人
劉立
男,四川省科學探險協會秘書長,中科院成都分院高級工程師。中科院成都國際學術交流中心主任,中科院成都分院外事辦主任。
劉立多次組織參加西部地質、地貌、植物、植被等科學考察和科學探險活動。主 要從事旅遊資源開發和旅遊景觀資源開發研究。發表了多篇論文及文章。
劉立豁達樂觀,爽朗的笑聲極富感染力,作為我們國家極難尋覓的跨學科復合型 科考專家,極少有人象他那樣對西部的自然和人文生態環境有著如此全面的了解,他在青藏高原從事科考探險活動近20年,作風膽大心細,冷靜沉穩,臨危不亂,他率領的隊伍總能既圓滿完成任務又毫發無損、全身而退,因此被大家親切地稱為「高原之狐」。
楊勇 ---- 中國著名的探險家和環境地質學家
楊勇 ---- 中國著名的探險家和環境地質學家,他有許多輝煌的探險經歷和學術成就。曾成功地進行了1986年長江漂流,中國百慕大至黑竹溝揭秘、駕車深入藏北無人區等活動。他主張理性探險,他所開辟的路線和所提供的服務保障,適合大眾參與體驗,並使之達到探索自然,關注環保、創造生命新意境的崇高目標。他期待著朋友們走進充滿誘惑的旅程。
他徒步考察萬余公里,自設立數十個江河生態環境觀察點,進行年度觀察對比,取得上萬個數據,完成了數十篇長江上游流域科考報告和專著。他放棄名利,甘願默默無聞,他以「草根科學家」的身份遊走於長江上游的高山峽谷之間。他曾為國家水電開發項目獻言獻策節約投資數億,自己卻時常身無分文、忍飢挨餓。二十年來,他把自己的青春和生命與長江融為一體,以為母親河請命為己任。
簡歷:
畢業於中國礦業大學地質系,著名職業探險家,環境地質高級工師程師,中科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客座研究員。西藏林芝地區旅遊發展,生態建設顧問、西藏昌都地區地質災害和旅遊發展顧問。橫斷山研究會首席科學家、西藏自治區自然保護與生態建設基金會科學顧問。
1985年考察長江上游,對長江漂流探險進行科學論證。
1986年發起籌備長江科考漂流探險,並全程參加長江全程科考漂流活動.長漂核心隊員。
1988年徒步考察金沙江,寫出《金沙江河谷地質地貌特徵及地質生態機制》一文,參加世界科技大會,並獲一等獎。《長江上游自然生態問題的調查》,並提出長江上游自然生態保護和水土整治的一系列建議,受到國務院重視。
1991年徒步考察雅礱江全程,考察河谷地質災害及水電站壩址,1500餘公里,歷時4個月。獲部、省、市科技成果獎.
1992年開始從事西部特種旅遊,自費獨立考察、研究、探險至今,其間去拉美、亞洲國家考察特種旅遊、生態建設和地質災害防治。
1993年率7個國家科學家考察滇西北和西藏
1994年考察長江源地區沙化情況,赴美國考察
1995年率隊進入黑竹溝,完成首次穿越,同年赴馬來西亞、菲律賓熱帶雨林考察
1996年「長漂」十周年率隊回訪考察長江上游生態狀況,赴美國參加國際探險博覽會。當年受從《國家地理》雜志之聘,考察通天河、金沙江地質災害與生存狀況;同年赴南美、非洲考察。
1997年駕車橫穿川藏公路、新藏公路和青藏公路
1993—1997年組織多個歐美科考團隊去青藏高原科學考察。並一直對長江上游和江源地區進行追蹤定位研究。其間赴美國參加世界探險博覽會並去哈佛、麻省大學和美國地理委員會交流訪問
1998年赴雅魯藏布江預考察,同年率隊進行雅魯藏布江漂流探險和科學考察,並徒步穿越大峽谷。
1999年赴可可西里考察沙塵暴
2000年與美國峽谷專家考察雅江大峽谷,並赴可可西里、新疆考察.參與西藏易貢特大型山體滑坡現場救災搶險技術方案。
2001年念青唐古拉考察,主持雅安地區蘆山縣白堊紀地質公園地質調查及論證。參加一系列西部大開發科研規劃、國家戰略項目的課題論證工作。
2002年川西、滇西北、藏東南三江流域生態考察、提出建立中國香格里拉國家公園構想。被聘為西藏自治區政府旅遊發展顧問.
2002—2004年主持籌建雲南省香格里拉和麗江生態旅遊開發項目和麗江虎跳峽國家峽谷博物館。其間對南水北調中西線工程進行了一系列獨立考察工作。
2005年參與國家「南水北調」西線工程生態環境和地質災害可行性評估。
2006年,帶隊三江源考察.
20年來走遍青藏高原,並深入到各自然絕地、生態敏感區和科考空白區。通曉越野駕駛,水上漂流,野外生存技巧,經驗豐富、技術嫻熟。編寫出版了《自駕雲南牛皮書》、《天堂隔壁是西藏》、《江河訴說》、《長江上游科學論文集》等書籍,發表了大量科考論文及科普探險游記文章。
滿意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