帥氣的武裝越野車
㈠ 什麼是武裝越野
武裝越野是軍事訓練科目,在全世界的軍隊中普遍存在。武裝越野一般是攜帶15斤或30斤重物以及各種槍支,穿越各種地形跑步5公里、10公里或20公里不等。有部分特種部隊則要求50公里以上,期間還要處理各種非預設的突發情況。
武裝越野是軍隊中的必修課,所有軍人從參軍的那天起都必須經歷這個科目。武裝越野考驗的是軍人的耐力,隊伍的團結度,反應的靈敏度等等。武裝越野科目一般每隔一個月舉行一次,有些特種部隊則每隔一周舉行一次或每天舉行一次。
㈡ 越野車如何拍照帥氣
每個女人都喜歡拍照的男人,而且喜歡會拍照的男人。
每個硬漢心中都有一輛越野車,每個越野人都必須會拍照。
毫無疑問,每個越野人都想記錄下自己最帥、最酷、最爺們的那一刻,那麼如何將「老土」變成「大片」,將「經典」拍出「新意」,下面給大家泄露幾個神技,簡單易學,請閱後即焚
毫無疑問,玩越野的男人,包包里基本都有點專業攝影設備。他們不僅是為了記錄下自己最帥、最酷、最爺們的那一刻,還想記錄兄弟們在五千米的雪山之巔、在野外圍著篝火載歌載舞等精彩瞬間。
玩越野車時荷爾蒙爆棚的男人們!
血脈噴張的越野之行,讓每一個男人為之激情澎湃,也讓每一個女生崇拜不已。掌握好拍照技巧就是妥妥的時尚大片,輕輕鬆鬆俘虜大波迷妹。
藉助越野車,相機等工具,倚靠著越野車隨便擺出幾個動作,都會很酷!比如:胳膊搭著車邊,雙腿自然交叉,眼睛看著遠方,一副專注而又嚮往遠方的眼神。有沒有很帥,是不是很有型!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逃離大城市的我們,駕一輛越野車,在夕陽的余暉下,坐在車頭點上一根煙,亦或放飛自我,縱身一躍,從此你的世界裡只有詩和遠方。
鑽出越野車的天窗,雙手搭在車上,看向遠處,迎面吹來一陣清風,頭發絲隨風舞動,好似一幅全世界我最牛的場景。
鐵鍬是越野人的隨車工具,扛在肩上就像扛起了整個世界。除了它,還有什麼是耍帥、裝酷的第一選擇
站在車頂,張開雙臂,擁有世界,任它天高皇帝遠,大聲咆哮,此時此刻除了我,還有誰!
不管白天黑夜,你停在那,我就在一邊,離得再遠也斷不了的牽掛。就像夕陽西下偉岸的背影走向自己的愛車,好比歷經滄桑的漢子回到自己
㈢ 猛士越野車武裝型有嗎
我個人也更喜歡梟龍,不僅有自主創新的技術,而且越野性能確實達到了世界頂級水平。如果自己買著玩,我也會選梟龍。但如果我是軍隊領導,則會更傾向猛士。理由如下:
首先是產量和售後保障的差別。猛士是東風搞的,這是央企汽車巨頭,有幾十年研製生產軍車的經驗,同部隊建立了老供應商與老客戶的信任關系,具有大規模量產的生產能力和完善的售後服務體系,顯然會讓部隊十分放心。而梟龍是民營小汽車企業,是因梟龍這款車才成立的,只是研發能力強,但缺乏大規模生產汽車的經驗和為數十萬車輛提供強大售後保障的人力。查梟龍公司的資料,是正在打造年產三千輛的能力,未來爭取最終形成上萬輛的產能,這個與軍隊的需求還是有較大差距的。即使咱們日常買車,也不會因為理論性能上的一點差別,而放棄用慣了幾十年的老牌成熟品牌,而去選擇一輛未經實踐檢驗的小廠新車吧?
其次是猛士更符合戰場的需要。軍車不是跑車,不是拿來參加拉力賽的,越野性能僅是其中一項指標。猛士是總裝下令搞的,更多地考慮了戰場的實際需要,更何況其血統來自悍馬,美軍的要求也反映在其中並經受過戰爭考驗。我上過猛士,那東東跟普通汽車感覺上就差得很遠,而更像輛裝甲車,結結實實一個大鐵塊,防護性和耐用性應該很好,而如果它犧牲這些單純做輛越野車,性能還有提高的餘地。梟龍我沒上過,不敢說它不好,但畢竟這是民營汽車企業做的,是否充分考慮到戰場復雜環境的要求,這是值得懷疑的。
另外可能還會有性價比的考慮。我說可能,是因為我並不知道猛士與梟龍的內銷價格。但從常識上講,東風的規模、設備及配件供應商等都比剛成立的梟龍強很多,同樣的汽車應該更便宜才對。何況梟龍用了許多新技術,恐怕會帶來成本的上升。梟龍公司自己講,有些零部件是手工製造的,這個肯定便宜不了。軍車達標後就主要看價格了,我們現在需不需要多花錢裝備越野性能那麼高的軍車,這是個問題。
梟龍的特點決定了它更適合數量不多但對性能要求更高的特殊部隊。記得武警已經采購梟龍了吧?軍隊不是沒有可能,但估計只會是少量采購,這也是試用和熟悉的需要。而大規模裝備部隊的,只可能是更適應大規模量產的猛士。我看到東風已經在猛士的底盤上開發了N多種軍用後勤甚至是作戰車輛,這肯定也是個優勢。但貌似至今,連猛士也沒有大規模生產和裝備部隊,我們看到更多的是便宜的勇士。看來即使是猛士的性能和價格,對我軍也有點超前了。
㈣ 武裝越野里的「武裝」有多重
一般情況下的武裝越野在部隊叫"輕裝",通用標准包括一隻槍,4個彈匣(120發子彈),4枚手榴彈,挎包(內有雨衣,雨布,口缸,毛巾,牙刷,一隻筆,一個筆記本,急救包),水壺(裝滿水),防毒面具.戰斗重量大約20斤左右,一般是在戰斗時都必須帶上的,其他的還有一些東東就是各部隊根據實際情況及訓練嚴格程度自己加碼了....
㈤ 我國警察新配的武裝巡邏越野車是哪個牌子的
阿波羅牌的。
㈥ 五公里全副武裝越野的訓練最佳方法
歇一天練一天。周一不負重,周二休息,周三負重,周四休息,周五負重,周六休息,周日放鬆訓練,剛開始負重5kg。逐周增加5kg。。。
㈦ 猛士是什麼級別的軍官坐的
猛士是武裝越野車,戰斗用的,提供快速移動火力壓制防護 野戰和巷戰或救護用呢 不是軍官專用車
㈧ 大白歐藍德第一次換裝,帥氣不少,很漂亮
買車就跟買房一樣,買回來必須要裝飾一番,這樣才會有自己的獨特特色,要不然就是通用款了,還是不行的!提車後把大白看了個遍,想想那些地方可以改一改,或者增加一些裝飾的,不用多說全車膜肯定是要貼的,其他的要多考慮一下了!
側面已經有原產的側門裝飾了,已經可以了,簡單點,踏板就不用裝了,平時用不上!門上有點單調了,搞個晴雨擋吧!
前面暫時沒想好,先不搞了,就保持原狀吧!還是聽漂亮的!
後排已經有了腳墊了,出門不怕臟了!後排出風口到時候可以搞一個香水夾子!
前排的小裝飾也自己慢慢加了,行車記錄儀,香水,等等!
但是後備箱必須要武裝一下,現在還是有點單調了!
上網把想要的東西買齊了,准備在貼膜的時候讓他們一起裝上吧!
這個全包的後備箱墊還是非常不錯的,就是現在有點味!
東西到了以後,趕緊帶著東西到裝飾店去貼膜去了!
選了一個熟悉的店,老朋友幫忙貼膜,放心
貼膜之餘還把後備箱墊子給裝好了!效果不錯哦!
裝出來整個後備箱無比的大,感覺可以放下幾個大箱子了!,出門旅行回家拉土特產,都不是問題了!
這個空間還是杠杠的!不是所有的越野車都有大白這么大的空間的!
讓老朋友把晴雨擋也裝了一下,我就先把車放他這里了,還要做下其他的東西!
期待明天到朋友這邊拿車的效果,內外兼修的大白,會變得更好!
㈨ 請軍迷幫助,求裝甲車/武裝越野車/坦克/其他戰車的車載武器種類
裝甲車是裝甲汽車、裝甲輸送車,步兵戰車等的統稱,它是裝有武器和擁有防護裝甲的一種軍用車輛,按行走機構可分為履帶式裝甲車和輪式裝甲車。裝甲車是坦克、步兵戰車、裝甲人員輸送車、裝甲偵察車、裝甲工程保障車輛及各種帶裝甲的自行武器的統稱。
在裝甲車輛中,除坦克、步兵戰車和裝甲人員運輸車這三種主要車型外,還有裝甲偵察車、反坦克導彈發射車、自行高炮、自行火炮和自行火箭炮,以及工程保障和後勤技術保障車輛等。
裝甲輸送車:設有乘載室的一種輕型裝甲車輛。主要用於輸送兵員,也可用於戰斗。有履帶式和輪式兩種,大多數為水陸兩用。由裝甲車體、武器、通信設備、觀
察瞄準裝置和推進系統等組成。動力裝置位於車的前部。車後部為乘載室,其兩側和後部均有射擊孔。車上武器有機槍、小口徑機關炮。主要用於戰場上輸送步兵,
也可運輸作戰物資和器材.利用裝甲輸送車底盤可改裝成裝甲指揮車、裝甲偵察車、裝甲通信車、裝甲搶救車、裝甲救護車、裝甲供彈車、和坦克架橋車、坦克保養
工程車、坦克修理工程車、坦克運輸車等多種變型裝甲車。
裝甲偵察車是一種裝有偵察設備的車輛,分履帶式和輪式兩種,戰斗全重5~18噸,個
別可達19.5噸,乘員3~5人,車上配有20~30毫米機關炮和7.62毫米機槍,個別裝有76~105毫米火炮和14.5毫米機槍。履帶式裝甲偵察車
最大爬坡度可達70%,越壕寬達2.1米,通過垂直牆高度為0.7米。輪式裝甲偵察車陸上最高時速105公里,最大行程800公里,最大爬坡度為51%。
車上一般裝有大倍率光學潛望鏡、紅外夜視觀察鏡、微光瞄準鏡、微光夜視觀察系統和熱像儀等。晝間光學儀器對裝甲車輛最大觀察距離15公里,夜間一般為
1.5~3公里。如裝有雷達和激光測距儀,可觀察20公里左右。目前,主要的裝甲偵察車有美國的M3步兵戰車、前蘇聯BPTIM裝甲偵察車、法國AMX-
I0RC輪式偵察車和英國的「蠍」式偵察坦克等。
1855年,英國J·科恩在蒸汽拖拉機的底盤上安裝機槍和裝甲,製成了一輛輪式裝甲車,並獲得專利權。但這種裝甲車未能實際應用。1899年,英國人西姆斯在四輪汽車上安裝了裝甲和一挺機槍。1900年,英國把裝甲汽車投入到了正在南非進行的英布戰爭中。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隨著坦克的誕生,火力,防護性和越野性都比較弱的裝甲車汽車失去了在戰場上為步兵提供火力支援的地位,於是它轉向其它用途發展。一是
發展為裝甲輸送車,為步兵和作戰物資提供裝甲保護;二是利用它輕便靈活的特點,發展為某些特殊用途的輕型裝甲車輛,如裝甲指揮車,裝甲偵察車;三是用於鎮
壓城市群眾暴動和對付缺乏反裝甲火器的游擊隊。
裝甲運輸車-裝甲輸送車是設有乘載室的輕型裝甲車輛,主要用於戰場上輸送步兵,也可輸送物資器材。裝甲輸送車一般只安裝有機槍,火力較弱。
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英國最先研製出了履帶式和輪式裝甲輸送車。車上有輕型裝甲和一挺機槍,可運載20名士兵。雖然車上的裝甲可使車內士兵免受槍彈的傷
害,但習慣於徙步作戰的步兵仍把首批裝甲輸送車稱為「沙丁魚罐頭」和「帶輪的棺材」。1918年8月,英軍第七集團軍的一個戰車營首次在華爾夫西使用裝甲
輸送車,12輛裝甲輸送車吐著火舌向敵軍沖擊,德軍官兵極為驚恐,倉惶潰逃。英軍士兵隨即跳下車,佔領了德軍阿地,其它國家軍隊也從引發現了裝甲輸送車的
軍事價值。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德軍最早大量裝備使用裝甲輸送車,在戰爭中取得了一定效果,裝甲輸送車的使用,顯著地提高了步兵的機動作戰能力,並由於步
兵可乘車伴隨坦克進攻,也提高了坦克的攻擊力。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裝甲輸送車得到迅猛發展,許多國家把裝備裝甲輸送車的數量看作是衡量陸軍機械化、裝甲化的標志之一。
步兵戰車-步兵戰車是供步兵激動作戰用的裝甲戰斗車輛。它是由裝甲輸送車發展而來的。裝甲輸送車上通常沒有供乘車步兵使用的射擊孔,到達戰場後步兵需下
車徒步戰斗,這就使步兵在某些戰場條件下難以協同坦克前進,攻擊,並容易受到敵方火力殺傷。而且裝甲輸送車通常只裝有機槍,不具備反裝甲能力。另外它的裝
甲較薄,僅能防槍彈。為使步兵能乘車協同坦克作戰,增強對敵方裝甲目標和反裝甲武器的作戰能力,提高作戰部隊進攻速度。自本世紀50年代起,一些國家開始
研製步兵戰車。
1954年,法國利用AMX-13輕型坦克底盤改制了一種裝甲車輛,該車載艙兩側及後門上開有射擊孔,步兵可乘車射擊。最初車
上安裝一挺7。62毫米機槍,所以仍稱為裝甲輸送車。後改裝了12。7毫米高射機槍或「陶」式反坦克導彈,改稱為AMX-13型步兵戰車。這是世界上第一
種步兵戰車。繼法國之後,蘇聯60年代裝備了BMII-1型步兵戰車,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步兵戰車之一。這種步兵戰車反裝甲目標能力較強,裝有一門73毫
米滑膛炮和一枚反坦克導彈。
由於兵戰車真正實現了步兵乘車作戰,具有一定的反裝甲目標能力。戰車的裝甲通常可防小口徑炮彈和炮彈碎片,並能夠與坦克更好地協同作戰,性能比裝甲輸送車有明顯提高,所以它有許多先進國家的軍隊中基本或部分取代了裝甲輸送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