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行走對個人的影響
1. 越野行走標准動作中對整體協調性的要求
越野在行走的時候需要我們保持比較均勻的速度,而且步速的快慢步伐的大小,還有我們手臂擺動的幅度也要有一定的標准,但是如果自己有更舒適的方式就沒有辦,必要遵循這些標准。
越野行走徒步賽事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專業組的持杖競速項目,有5公里、10公里、21公里比賽;另一部分是群眾徒步,可以持杖,也可以不持杖,專業組也可以參加,在風景秀美的大自然環境進行15公里左右的徒步。
(1)越野行走對個人的影響擴展閱讀:
越野行走是一項老少皆宜的運動。它帶來的益處多種多樣,每個人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步態和目標。它滿足不同身體素質和不同年齡人們的需要。越野行走有效、簡便易學(十分鍾既會)、廉價(買一副終身可用)而且四季皆宜。
它可在市區(社區,公園等),郊外和山地進行。越野行走使人快樂,因為不會感到很疲勞,就可以達到健身效果,(科學研究證明在最大攝氧量和心率有顯著變化時,而疲勞評價指數卻沒有明顯變化。
越野行走達到一定的負荷時,自我疲勞感覺度RPE下降)。它使人們更多地接觸自然,減小工作的壓力,充滿自信和活力。
2. 牧羊人連救6名越野隊員,山上越野要注意哪些事項
牧羊人連救6名越野隊員,山上越野要注意這些事項:
1.一定要注意天氣的變化,遇到極端天氣一定不要硬剛;
2.一定要多帶一件衣服,隨時注意身體保暖;
3.對於新人不建議參與山上越野,難度大風險高,沒有安全保障。
馬拉松作為極限運動受到了很多人喜歡,很多人喜歡自我挑戰的過程,這其實是非常好的事情,能夠突破自己,戰勝過去的自己肯定會提高自己的精神力量,但跑馬拉松也會遇到一些風險。牧羊人連救6名越野隊員,山上越野要要注意這些事項。山上越野一定要注意天氣的變化,這些天氣對於運動員影響非常大,當我們遇到極端天氣的時候,一定不要硬剛,退賽或者躲避是最好策略,這樣才能夠更好保證我們生命安全;同時一定要多帶一件衣服,山上越野賽溫差很大,一定要注意身體保暖。
三、對於新人不建議參與山上越野挑戰風險太大
對於很多馬拉松新人來說,不建議參與山上越野賽,因為山上越野賽比城市馬拉松難度更大,風險更高,新人遇到的問題更大,安全更沒有保障,所以不建議新人參與難度很高的山上越野賽。
3. 爬山的最佳次數
保持「有氧運動有效心律范圍」是健身登山最適宜的強度。
持續20分鍾以上的爬山才算有氧運動。而有氧運動的強度可以參照心率估算。
首先,要掌握如何計算最大心率。
最大心率=220-年齡
接下來請用食指和中指按住頸部喉管的任意一側,默數10秒鍾內的心跳次數,然後乘以6就是每分鍾的心跳次數,既正常心率。健康人的「有氧運動有效心律范圍」應是最大心律的65~85%之間。
如果覺得測脈搏量心率麻煩,建議嘗試簡單有效的「談話試驗法」:爬山時如果能正常交談,表示沒有超負荷,如果不能,就需要調整速度或強度了。
了解運動強度不足的方法:「自覺用力平分法」。爬山後感覺疲勞,但休息一夜後就恢復了,這表示運動強度合適。如果一點不累,則表示運動強度不足。
檢測心率,有助於調整爬山的節奏、速度,實現運動目標。不同身體狀況,不同年齡的人,則需要按照適合的方案去爬山。
25歲爬山
大步幅、快速向上挺進,對你來說是可以實現的。你要證實自己的實力,贏得別人欽佩的目光,也要在高強度運動中,全面提高身體素質。
25歲的你,「有氧運動有效心律范圍」應是最大心律的70%~85%(140~165)。在此強度下運動,可以提高心血管耐力,燃燒更多體脂。
30歲爬山
需要一個相對平穩的過程,不要急停,也沒必要急進,甚至沖刺,均勻較快的速度最適合你。
30歲的你,「有氧運動有效心律范圍」應是最大心律的60%~70%(160~135之間)。在此強度下運動,有助於健康,對心血管頗有益處,同時比低強度運動燃燒更多熱量(包括脂肪)。建議你在這個強度下運動很長時間。
35歲爬山
小步幅、勻速地爬山,可以提高整體健康水平。
35歲的你,「有氧運動有效心律范圍」應該保持在最大心律的60%左右。長時間運動,可以降低體脂、血脂。你會感覺很輕松,身體微微出汗,但不必在乎,只要在承受范圍內,時間長一點也沒關系。爬山的同時欣賞山間秀麗的風景,也許從一草一木中,會得到更多生活啟示。
身體就像一部機器,加速運轉需要過程。開始時,先以緩慢的速度爬5~10分鍾,再根據身體情況逐漸加速。但在過程中請盡量保持勻速,身體能夠承受即可。下山時同樣,最好保持加速——勻速——減速的運動狀態。
因為目的是健身,所以請不要盲目地和其他人攀比速度。人體的骨骼、肌肉、內臟器官都是有惰性的,並非你不具備某種能力,而是需要一個過程。只有通過鍛煉,才能使體能得以充分發揮。有人一開始就猛爬,結果氣喘吁吁,頭暈目眩,甚至以後再也不敢爬山了。其實剛開始登山,落後一些,慢一點,並不表明體質差,經過鍛煉,你一定會趕上或超過別人。
我該多久爬一次山?
爬山的過程中,腿部和臀部肌肉發力,可以消耗大量脂肪,使腿部肌肉纖維,變細變長,防止臀部下垂。既然好處這么多,是否可以天天爬?最好不要。因為爬山需要消耗大量體力,肌肉的恢復也需要時間
對於沒有運動基礎的人來說,至少要間隔兩三天,體質稍差的需要一周才可以恢復。你們的運動頻率可以是:每周一次或隔周一次
運動訓練學中有一個概念叫「超量恢復」,是說人體機能(如力量、心肺功能)若要得到提高,必須經過鍛煉(增加負荷)。但休息一段後又會逐步退化到之前的水平。如果能在尚未退步之前堅持鍛煉,身體機能還可以提高,攀升到更高的水平,這就是「超量恢復」。
所以,對於有運動習慣的人來說,鍛煉不能間斷,否則效果會大打折扣。間隔時間在二三天左右為宜。如果你沒有條件每周登山,至少每隔二三天都要進行其他有氧項目的鍛煉。
健身房中的台階訓練器、爬山機,可以鍛煉到大腿和臀部,增加耐力,起著與爬山相同的鍛煉作用。或者在家練習蹲起、扎馬步,每天5~10分鍾,感覺累了就休息1分鍾。最簡單的練習就是爬樓梯,堅持鍛煉,再去登山時你會感覺雙腿分外有力。
什麼時間去爬山?
下午5點~8點,是鍛煉的最佳時間。此時,人體運動機能最強,經過一天的活動,身體已經被預熱,活動能力最強。所以,此時是做有氧鍛煉的最佳時間。
也許爬山不適合你
爬山是一項大眾體育運動,因為沒有過高的技術要求,多數人都能參與。但也有一部分人因為身體緣故並不適合爬山,比如:
·腿部有疾病的人
比如關節炎和骨質疏鬆。上山時,膝關節要屈曲成130~150°,這是髕骨負擔最重、容易引起膝關節疼痛的角度,下山時,下身骨骼和關節要承受很大沖擊力,這些刺激會加重病情。所以患有關節炎和骨質疏鬆的人最好不要爬山。
·冠心病患者
爬山時體力消耗較大,血液循環加快,身體負擔加重,易誘發心絞痛、心肌梗塞。
·癲癇病患者
不宜爬山,一旦癲癇發作,有生命危險。
·如果你有眩暈症
·如果你特別想爬山
不要單獨行動,最好與人同行,緩慢前進,不可太急,途中多休息幾次,並做好預防措施。你必須明白,即使你的手機電量充足,信號良好,120火速奔來,也需要您漫長的等待。
如果你體質較弱,最好帶一支登山桿,遇到了較陡的山路還可以是很好的工具。
注意事項:
水要「少喝多飲」
爬山時大量出汗是必然的,體內鹽分隨著汗液排出體外,這時大口喝水會使血液的滲透壓降低,破壞體內水鹽的代謝平衡,影響正常生理功能,甚至發生肌肉痙攣現象。大量喝水還會使胃部膨脹充盈,妨礙膈肌活動,影響呼吸;使血液的循環流量增加,加重心臟負擔,不僅不利於運動,還會傷害心臟。所以我們應該少喝多飲,每次潤濕喉嚨即可。
少說話,用鼻子呼吸
因為說話會影響呼吸的頻率和深度。盡量不用嘴呼吸,而多用鼻子呼吸。山中蚊蟲多,用嘴呼吸容易將蚊蟲吸進口腔,同時也不易掌握呼吸頻率。
別穿肥大的服裝
山上野草蚊蟲多,為防止蚊蟲叮咬,或被樹枝劃傷身體,最好不要穿短褲爬山,純棉的運動款7分褲,或者專業的由速乾麵料做成的登山褲是最好的選擇,輕松、便捷、吸汗。切忌穿肥大的褲子,否則刮到樹枝或石頭,反而容易被絆倒。
一雙合腳的鞋
既是爬山,或多或少會有草叢、荊棘、石頭、小溪,鞋可以影響你的舒適感、爬山的效率和心情。除了大小合適,選擇爬山鞋還要注意:鞋底要厚要軟,防止硌腳。鞋地花紋大,防滑。鞋幫高,以保護腳踝。鞋要輕,太重會增加體力消耗。
背包和腰包
爬山要背雙肩包,使肩膀受力均勻,減少疲勞。出汗後可以脫掉外衣,放在包里,登頂後再取出穿上,防止感冒。夏天可以用腰包,至少能放一瓶水的那種。好的背包和腰包,可以緊貼身體曲線。
帶上帽子
天熱要戴帽檐長的帽子,遮擋紫外線,避免陽光直射眼睛。冬季戴帽,主要是保護出汗的頭部。
喝富含電解質的水
最適合爬山飲用的水,是富含電解質的功能性水飲料。爬山時大量出汗,排出汗液的同時,電解質也大量流失,容易造成失衡,代謝紊亂,進而影響健康。所以要喝富含電解質的水。
拄著手杖
手杖分為兩種。一種是登山杖,單支使用,可以平衡身體,減輕膝關節的壓力。另一種越野行走手杖,兩支一起使用,平衡身體、減輕膝關節壓力的同時,使還可以讓上肢也參與運動,健身效果更加明顯。因此,不妨嘗試使用越野行走手杖。
巧克力、煮雞蛋和蘋果
爬山時適當吃一些食物補充能量很重要。巧克力是不錯的選擇。感到疲勞、體力不支、頭暈目眩,是低血糖的表現,這時可以吃一塊巧克力,但不要貪多。
爬山時血液大量流向四肢,內臟缺血,消化吸收功能減弱,所以,絕對不要進食不易消化的油膩食物和生冷食物,否則會引起消化不良甚至腹瀉。煮雞蛋、金槍魚罐頭等容易消化的高蛋白食物和全麥麵包之類高碳水化合物,是此時補充營養和能量的最佳選擇。
還有蘋果。中醫認為,蘋果具有生津、潤肺、除煩、開胃、止瀉、通便的功效,而且攜帶方便。
4. 汽車問答
RAV是豐田車的名字。只代表品牌車系並沒是實際意義或者是一個車型
5. 越野行走運動對身體有那些好處
你好:
越野行走,又名北歐式行走,起源於芬蘭,最早源於滑雪運動,是運動員夏季訓練的方法。1997年芬蘭EXEL公司,芬蘭體育科學研究所和芬蘭索目拉途戶外運動協會一起率先把滑雪杖改製成適合步行和登山的手杖,開創了越野行走的先河。比散步更有效,比長跑更安全,如今在健身場上又出現了一種介乎於走與跑之間有氧運動方法———越野行走,藉助兩支越野手杖的威力,讓您體會健步如飛的感覺——— 四月的北京草長鶯飛,在春意盎然的龍潭湖畔,幾位洋教練手舉兩支色彩鮮艷的手杖,引來了許多好奇的人群。芬蘭越野行走創始人、國際越野行走協會主席阿迪等專家與國家體育總局科研所的有關人員,正在這里進行現場教學,我國的第一批越野行走教練員,就在這個美麗的春天誕生了。
「越野行走」的三大功能
芬蘭專家除了教授執越野手杖行走和登山外,還專門教了幾組「越野手杖熱身操」,並特別指出,休閑、健身和專業運動輔助訓練是越野行走三大功能。
在鍛煉前,熱身活動必不可少,而我們許多人卻重視不夠,准備活動有三大好處。其一,使肌肉、韌帶得到拉伸,劇烈運動時不易受傷受關節得到充分活動後,關節液增多,可減少關節的磨損。其二,可使我們的呼吸系統、循環系統,使心臟逐步從人安靜時的狀態變為運動時的狀態,以便於充分發揮它的功能。因為人的內臟器官是有一定惰性的,沒有準備活動,它只能發揮自己的部分功能。例如爬山或跑步,當肌肉中的能量不夠用時,需要內臟器官及時供應能量,沒有熱身活動,內臟無法發揮全部功能,只能靠加快呼吸和心跳的頻率來解決,這時,人會感到氣喘吁吁、心跳加快,非常難受,這就是生理學中的「極點」。熱身活動,可使人體的內臟盡快的發揮全部功能,克服或減少出現「極點」的反映,避免心肺功能出現超「負荷」的現象。其三,活動關節,拉伸肌肉、韌帶,可以保持我們關節活動的幅度和范圍,可以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若不活動,就越來越動不了。這對中老年人來說,尤為重要。
越野行走:提高40%健身效果
有效保護膝關節,使更多的人享受登山健身的樂趣。這就是越野行走。它藉助兩支手杖,使人在行走過程中實現四肢同時參與運動。這種健身方式大大提升了普通行走和徒手登山的健身作用,健身效果可提高40%。
據國際越野行走聯合會的專家測試,與普通行走相比,越野行走至少可使行走者心率提高13%,多熱量消耗30%-46%。同時,可使頸部、肩部得到放鬆,增強手臂、胸背肌的力量,並有效的消除腰、腹、臀部的多餘脂肪,達到減肥的目的。
越野行走根據不同的運動方式劃分為不同的運動強度,因此,不同年齡段的人群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強度。同時,越野行走還可幫助上肢鍛煉機會較少,以及久坐辦公室的白領女性塑造完美體形。
三種行走方式:塑造完美體形
越野行走有很多優勢,比如可以減少關節磨損,預防骨關節病;促進鈣的吸收,預防骨質疏鬆;預防和治療肩周炎;還能減肥,尤其是減掉內臟脂肪效果顯著。
當然,不同的人應選擇適合自己的行走方式。
平路行走:解決了步行鍛煉上肢不易參與運動,運動強度低的問題。
山路行走:減輕膝關節的壓力,延緩骨骼的衰老,避免了傳統登山對膝關節的傷害。
手杖健身操和力量練習:動作更加到位,活動更加充分,把熱身活動和整理活動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
裝備:越野手杖
越野手杖由碳纖維合成物製成,每支150 克左右,既有很好的彈性又具備足夠的支撐力,是重量、彈性、支撐力的完美結合。在腕帶、手柄、尖頭等方面是登山杖或其他手杖無法替代的。
越野行走手杖有可調節和固定長度兩種。固定長度從105公分至130公分,每隔5公分就有一長度規格,可根據身高選用。可調節長度縮短後只有65公分,便於旅行健身使用。
祝你健康每一天!
6. 越野行走時人體多少的肌肉同時參與運動
全身肌肉
7. 越野是一種什麼樣子的精神呢
越野是一種理想 也是一種精神,越野車賦予了自由全新的定義,從此行者無疆,從此美景盡收眼底,從此都市和鄉野沒有距離,從此四海之內皆兄弟…… ,不僅從物理疆界的極大延伸,更從精神層面得到升華,讓人更接近天使,更加純潔,更加坦坦盪盪。
當你在俗世紅塵中嘆息時,有人正駕駛越野車穿越在5000米的雪山之巔;當你在都市計算人心之間的得失,有人卻在草原的篝火中放身高歌;當你彷徨人生進退之時,有人早已在高原黃土中絕塵而去,身後黃煙滾滾……
每個人對越野精神都有著不同的理解。當你的越野車行走在都市的水泥叢林時,相信你無時無刻不在牽掛著遠方的山水。這是一種最基本的越野精神—自由、無界。有著共同的愛好,肩負著社會責任感,懷揣一顆回報社會的心。這也許就是越野精神更高境界的真諦—博愛。 越野生活不是生活的全部,但只要執著的堅持我們認定的精神,就會成為最精彩的那一部分。
8. 越野行走的心得體會
大二的這個學期,體育課我選擇了定向運動,這也是我第一次有機會體會到定向運動的魅力。定向運動對於我們大學生來說是一項挑戰智能和體能的運動,是集智力與體力為一體的健康型體育運動,它既考驗我們的奔跑能力,也檢驗了我們的思維判斷能力。
定向運動好像是一場尋寶游戲,與通常的體育活動相比,不會讓我們因單調、枯燥而感到疲勞,從而失去興趣,產生厭倦情緒。定向運動對於我們來說不是純粹的耐力跑運動,它要求我們在跑的同時要動腦筋分析,判斷目標點的方位並選擇最佳的路線,培養了我們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邏輯思維及識圖能力。在奔跑中,我們暫時忘記了因身體極限而產生的疲勞,在興奮和愉快中達到預定的運動強度。這不僅使我們擁有了健康的身體,還讓我們學會了堅持不懈,戰勝困難的精神。
如果說這一學期的課有什麼不理想的話,那就是因為天氣的原因好幾次的定向越野都取消了,這是最大的遺憾了。這學期的定向運動課程讓我的生活變得充實了很多,雖然每次課只有大概一個半小時的時間,但這一個半小時能給我帶來很多的沖勁,在繁雜的課程之外。雖然不能說這學期的定向課給自己帶來特別大的影響,但它讓我對運動有了主動的情緒,感受到了一般形式體育課里不曾給我的運動的快樂!下個學期我還繼續上定向越野課,希望天氣會暖和、晴朗起來,這樣就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去參加到定向越野這項運動中了。
9. 野外活動容易發生那些安全事故
1、最易出現高溫中暑,導致熱痙攣。
應避免長時間在戶外暴曬,及時補水。尤其是華南地區,雨季和台風季節都不適宜登山。而北方尤其秦嶺、淮河以北地區,冬天登山容易出現失溫,相比之下,冬季華南則比較適合登山。
2、涉水也是意外事故發生較多的項目。
如山洪暴發,就是短時間內降雨量急劇增大所引發。除了漂流遇上暴雨山洪,溯溪也是夏季易發生意外的戶外項目之一。
(9)越野行走對個人的影響擴展閱讀:
野外活動的注意事項:
1、一旦已經陷入意外困境,首先要與後方的緊急聯絡人取得聯系。
每次出發前應確定一名家裡的緊急聯絡人,告訴對方自己會跟誰、去哪裡、走哪一條線路以及何時出發及返回,如果在規定的時間內對方沒有收到來自於主動聯絡,則應啟動報案機制,以確定行程是否發生了意外。尤其是在極端天氣情況下,確定緊急聯絡人十分必要。
2、對現場受困的人員來說,首先要找到一個相對安全的庇護所。
保證自己和同行的人有食物、有飲水、不失溫,而後應找相對較高的地方發出求援信息,將所在地的坐標傳遞出去,一般智能手機都有相關裝置,在發出信號之後,安靜等待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