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瓶頸
❶ 未來10年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
未來10年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
未來10年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想必大家對這幾年新能源汽車發展勢頭是有目共睹,未來10年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不知道是怎麼樣的,我和大家一起來看看未來10年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
未來10年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1
首先說說優勢,對於新能源汽車的優勢,宣傳得比較多的是綠色環保,但也有人說新能源汽車是「偽環保」,按照他們的觀點,發電同樣也要燒煤,污染可能比直接燒油還大。我們暫且不討論這種觀點的正確與否,但從普通消費者的角度來看,環保這個話題離我們還是比較遠,與其說新能源汽車環保,不如說它的經濟性,這才是消費者心中它的第一大優勢。
第二個優勢——靜謐性。當人們對汽車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後,靜謐性自然會成為大家選購新車時的重要指標之一,豪車為什麼比普通車開起來舒服?就是因為它擁有更加安靜的駕乘空間。只不過如今燃油車的靜謐性已經處於瓶頸了,各種主動被動降噪措施都已經使完了,想追求進一步的靜謐空間已經很難了。
新能源車則不同,電機與生俱來就比燃油機安靜太多,十萬級別的電動汽車開起來可以比十五萬乃至二十萬的燃油車更安靜。
第三個優勢——平順度。這也是影響汽車駕乘質感的一大硬性指標,為了讓車子更加平順,燃油車們真的是使勁了渾身解數,從4AT到6AT再到8AT甚至到10AT,目的無非就是讓車子在換擋、行駛過程中更加平順。而平順與否也成了我們評判一款變速箱好壞的基本條件。
然而,對於電動汽車來說,平順度這個燃油車的「技術難題」卻變得毫無技術含量,電動機的扭矩是瞬間爆發的,即便是在低轉速的情況下也能輸出很大的扭矩,因此不再需要變速箱了,只需要控制油門(或者說電門)就可以做到真正意義上的「無級變速」。
第四個優勢——可以承載更多先進技術。新能源汽車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移動電源,可以輕松承載更多的電子設備,這個優勢目前看來也許還不明朗,但幾年以後將會成為新能源汽車打倒傳統燃油汽車的關鍵一擊,看看現在新能源汽車上那些五花八門的自動駕駛、無人駕駛技術就知道了。
說完了優勢,我們再來說說劣勢。
第一個劣勢自然是萬年不變的「里程焦慮」,目前市場上續航能力最高的電動汽車續航里程也就是600公里,這在燃油車面前是不值一提的,而且這600公里還是「綜合工況續航」,如果上了高速的話實際續航也就在450-500公里之間,冬天低溫下續航能力還會再打折扣。
其實說起來450公里左右的高速續航也能滿足長途自駕遊了,就算車不休息人也得休息啊,但前提是要做好功課,隨時把握好電量,記錄好沿途的充電設施,否則沒電拋錨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所以說,在里程焦慮的困擾下,我們目前並不建議第一輛車購買純電動汽車,畢竟對於每個買車的人來說,都是夢想著「詩和遠方」的,單就遠方來說,還是燃油車更靠譜一些。如果說家庭已有一輛燃油車的話,就可以放心地購買純電動汽車了。當然了,你也可以選擇插電混動車型,既體驗了新能源車的平順和靜謐,也能兼顧長續航。
第二個劣勢——自燃。談到新能源汽車,很多人首先都會想起這個詞,尤其是近兩個月以來蔚來ES8連續發生多起自燃,更是給國產新能源汽車產業帶來了當頭一棒,令很多人對新能源汽車談之色變。
其實,據統計新能源汽車的`自然率是遠遠低於燃油車的,據統計2018年全國新能源汽車自燃率約為萬分之0.153,而同年沈陽市燃油車的自燃率則高達萬分之3.51。然而,在一些別有用心之人的過分宣揚之下,許多人已經對新能源汽車產生了錯誤認知,誤以為新能源汽車很容易自燃,如何扭轉這種錯誤認知,這是新能源汽車未來面臨的一大難題。
第三個劣勢——充電緩慢。習慣了燃油車那種三分鍾加滿油的高效補能方式後,許多人對新能源車的充電時間感到難以接受,即便是目前最快的快充也要花將近30分鍾才能充滿80%的電。在時間就是金錢的當今社會,新能源汽車該如何扭轉這一劣勢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全面普及充電樁,充電樁和加油站不一樣,不需要額外佔地,也沒有那麼多安全隱患,完全是可以全面鋪開的。當每個小區、每個商場、每個停車場都有充電設備了,充電緩慢的問題就完全化解了。畢竟燃油車加油雖然快,但開車去找加油站加滿油再開回來的時間通常也超過30分鍾了吧。
未來10年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2
新能源汽車的優點:
1、節約燃油能源。一般是用天然氣、石油氣、氫氣、電力作為動力。
2、減少廢氣排放,有效的保護環境。電動汽車不產生尾氣,沒有污染。氫能源汽車尾氣是水,對環境沒有污染。因為基本屬於零排放,所以也在限號范圍外。
3、效率高。一般新能源汽車採用新技術,新結構,使它的效率更高。
4、雜訊低。
新能源汽車缺點:
1、因為新能源汽車處於起步階段,技術還不是很成熟。所以充電比較慢,需要數小時。
2、車輛保有量低,充電、加氣、維修等不太方便。而且新能源汽車充電難,因為普及面小。
3、續航里程短。一般車輛排量較小,動力不足,不適合長距離行駛。
4、價格不低。現在價格在5-10萬的新能源汽車,只有純電動汽車有批量生產,選擇性不是太大。
(1)現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瓶頸擴展閱讀:
新能源汽車是指採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或使用常規的車用燃料、採用新型車載動力裝置),綜合車輛的動力控制和驅動方面的先進技術,形成的技術原理先進、具有新技術、新結構的汽車。新能源汽車包括純電動汽車、增程式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氫發動機汽車、其他新能源汽車等。
新能源汽車兩大階段:
第一階段是以混合動力汽車為主,燃料電池車等新能源汽車為輔的發展方向,開拓新能源汽車市場。
第二階段是在純電動汽車技術成熟的基礎上,純電動汽車逐步替代混合動力及燃料電池汽車以至於完全占據新能源汽車市場,實現零排放的階段。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始於21世紀初。2001年,新能源汽車研究項目被列入國家「十五」期間的「863」重大科技課題,並規劃了以汽油車為起點,向氫動力車目標挺進的戰略。「十一五」以來,我國提出「節能和新能源汽車」戰略,政府高度關注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產業化。參考資料:網路ー新能源汽車
未來10年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3
優點:
1、環保。這是國家層面推行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新能源汽車採用動力電池組及電機驅動動力,可以說是零尾氣排放,零污染。
2、噪音低。相比燃油車,新能源汽車的噪音就要小得多。
3、保養方便。不像傳統的燃油汽車,保養發動機的時候需要更換機油,濾芯等等。不繁瑣。
4、使用成本低。電價和油價是不能相比的。尤其是在夜間利用電網的廉價「谷電」進行充電,起到平抑電網的峰谷差作用。
5、國家補貼政策。搖號中簽率高,補貼高,免徵購置稅等政策上的優勢較為明顯。
缺點
1、續航里程短。國內電動車的續航里程為150公里。實際上路,差不多是在120公里左右。這也就是在市內家門口的地方轉轉,根本跑不了長途。
2、充電時間長。正常充電實在8個小時,快速充電也需要2-3個小時。普通燃油車輛加一次油也就是5-10分鍾的時間。
3、電池組受溫度影響大。在北方氣候寒冷的地區,新能源汽車的續航里程會大打折扣。這無疑就限制了新能源汽車的適用范圍。
4、充電設施不完善。目前國內的充電樁並不普及,這無疑限制了新能源汽車的出行距離。
❷ 新能源汽車已發展約20年,目前市場現狀如何還將面臨哪些挑戰
說到新能源汽車,相信很多朋友都不覺得陌生,因為這種車型在我國的大街小巷中都是較為常見的,尤其是一些注重生活質量,懂得節約與環保的人,更是會在買車的時候優先選擇新能源汽車,這種車子似乎比燃油車更受歡迎,銷量呈現出節節攀升的趨勢。新能源汽車發展約有20年,目前市場現狀比較穩定,銷量高,而且口碑也越來越好,選擇新能源車子的年輕人佔大多數,那麼新能源汽車還會面臨哪些挑戰呢?我覺得新能源汽車面臨的挑戰可能就是配置的升級與續航的提升。
隨著大環境等等影響,新能源汽車勢必能夠成為未來的主流,期待著後續我國的新能源汽車能夠有更好的發展,為人們的生活帶來更多好的改變。
❸ 新能源汽車電池技術的瓶頸在哪
當新能源汽車走進我們的生活,綠色環保的趨勢也相應上升。加上政策的推動和市場需求的釋放,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生產和銷售蓬勃發展。然而,在一些消費者眼中,新能源汽車只是& ldquo它看起來很漂亮。。充電困難、安全系數、駕駛性能等因素與傳統燃油車相比還有很大差距,使其望而卻步。讓我們用汽車編輯器來看看新能源汽車電池技術的瓶頸。
汽車新能源電池技術的瓶頸是什麼?
工信部部長代表,從我國產業發展來看,隨著新能源汽車普及率和數量的不斷提高,產業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但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逐漸凸顯:一是充電基礎設施仍是發展的短板;二是政策體系仍需完善;三是核心技術需要進一步突破;四是後市場流通服務體系有待完善。
汽車新能源電池技術瓶頸簡介
鋰電池的組成成分中,還有磷酸鐵、錳、石墨、鈦酸鹽等其他金屬和非金屬材料。,但他們需要依靠& ldquo鋰離子。這種元素在陽極和陰極的插入和取出,可以實現電能和化學能的相互轉換,最終完成充放電過程。然而,鋰電池的技術進步緩慢。雖然鋰離子電池開發後能量密度等性能有了很大提高,但根據目前汽車油箱的位置和尺寸,動力電池的比能量應達到500-700Wh/kg,電池重量滿足汽車承載能力和軸重分布的要求。然而,目前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遠低於這個值。因此,提高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是制約鋰離子電池發展的瓶頸問題,仍然難以滿足快速增長的電子產品和電動汽車的需求。
新能源汽車電池技術的瓶頸在哪裡相應研究?
近年來,研究人員努力提高鋰電池的能量密度(電量的體積容量比)、價值、安全系數、環境關系和試用壽命,並正在設計新型電池。但據Passer里尼介紹,目前傳統鋰電池技術已接近瓶頸,只有空進一步優化的空間。為了突破能量密度低的瓶頸問題,國內外學者做了以下研究。
在材料方面,硅基和錫基合金被用作鋰離子電池的陰極材料。該材料提高的鋰離子電池理論容量可分別高達4200Wh/kg和990Wh/kg,完全可以滿足純動力汽車動力電池的能量需求。但硅基鋰離子電池由於充放電過程存在巨大的材料體積膨脹效應,鋰在硅膜中的擴散系數小於去年同期,電化學性能明顯惡化。錫基合金正極材料電池首次需要解決不可逆容量高、充放電循環性能差的問題,但目前在 純電動 汽車動力電池領域尚未實現產業化。
此外,一方面,關鍵是在制備技術和成組技術上取得突破。綜合考慮電池的制備技術,我們利用納米技術來改善電池的性能,開發新的納米材料。考慮成組技術,可以合理設計動力電池系統的模塊化結構,縮短電池單體組成的電池組所帶來的性能衰減,降低電池組中電池單體一致性之間的關系。通過對實車電池系統的能量管理,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實現能量的進一步合理分配。現在的重點是電池組的能量管理、充放電平衡和SOC估計。在電池組能量管理的研究中,針對 混合動力 汽車的能量分配,國內外學者對電池組能量管理和分配策略進行了廣泛的研究,總結出了功率跟隨調節策略、開關調節策略、固定因子功率分配調節策略和模糊調節策略等一系列能量管理和調節策略。
基於以上分析,純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的關鍵是鋰離子電池。提高其性能的關鍵技術瓶頸在於進一步提高純電動汽車電池單體的性能水平,完善純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系統的管理。
❹ 各個國家都要禁售燃油車,但事實上大家都是「口是心非」,為什麼這么說呢
各個國家都要禁售燃油車,但事實上大家都是「口是心非」,為什麼這么說呢?
在宣布禁售燃油車的國家中,荷蘭是全球第一個提出來的禁售的時間也最早,計劃是在2025年開始實施,挪威也是2025年,而且他們都是通過了實質性的提案。除了這兩個國家以外,德國、英國、法國等歐洲國家宣傳的進修時間大部分只是官員的一些口頭表態,並沒有白紙黑字的立法或者是相關的提案。簡單說,就是想這么做,但是到時候做不做還要看情況。
此外,人口政策,經濟形勢,石油價格等等都會增加傳統燃油車推出的不確定性。所以禁售燃油車這個事情肯定不能一刀切,更多的是採取平穩過渡的辦法,比如說現在很多車企,就在開始研究混動車型,就是為了有一個過渡期。總的來說,網上很多禁售燃油車的消息並沒有么誇張,至少到2030年,我們大部分人還是不用擔心沒有燃油車開的,至於十幾年後會發展成什麼樣子,現在還沒有人能夠給出具體的答案。
❺ 新能源汽車相關有哪些
新能源汽車是指採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或使用常規的車用燃料、採用新型車載動力裝置),綜合車輛的動力控制和驅動方面的先進技術,形成的技術原理先進、具有新技術、新結構的汽車。
新能源汽車包括四大類型混合動力電動汽車(HEV)、純電動汽車(BEV,包括太陽能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FCEV)、其他新能源(如超級電容器、飛輪等高效儲能器)汽車等。提倡新能源汽車是為了應付環保和石油危機需要,減少或放棄燃燒傳統的汽油或柴油驅動內燃機的現時主流車型。
新能源汽車發展於全球石化日益枯竭和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的時代,所以,它憑借國家補貼,國家政策、綠色環保、噪音小和出行成本低等因素逐漸進入了產業化階段。但是,作為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中國,將在2019年6月25日取消地補,其他地區將在2020年全面取消。
而在這一政策的影響下,插電混動車憑借其短途用電,長途用油的特點受到了消費者的喜愛,據悉,在新能源汽車補貼持續退坡下,插電混動乘用車去年迎來118%的高增長,遠超純電動乘用車的50.8%,這表明,新能源汽車市場逐步由政策驅動型向市場驅動型轉變。這對於新能源車企來說,一場大洗牌在所難免。
❻ 新能源汽車發展需打破的瓶頸詳解
對於新能源汽車,我覺得大部分人基本都處於觀望狀態。我認為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如火如荼。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肩負著緩解石油供應短缺、應對環境污染挑戰、實現我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重任。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中國新能源汽車也是從引進期到成長期的一
新能源汽車發展需打破的瓶頸詳解
對於新能源汽車,我覺得大部分人基本都處於觀望狀態。我認為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如火如荼。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肩負著緩解石油供應短缺、應對環境污染挑戰、實現我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重任。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中國新能源汽車也是從引進期到成長期的一個關鍵環節。新能源汽車不能長久的問題,成了大家選擇新能源最糾結的關鍵。讓我們用我們的車系來詳細看看新能源汽車發展中需要打破的瓶頸。
新能源汽車發展亟待突破的瓶頸詳解& mdash& mdash背景
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可以說是近年來的輿論焦點。無論是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逐漸了解,還是新能源汽車領域相關技術水平的提高,新能源汽車都逐漸得到朋友們的認可。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相關數據顯示,北京新能源汽車銷量佔全國銷量的47.1%,已成為國內最大的消費市場。隨著越來越多的車企加強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產能,未來會有更大的突破。在剛剛結束的4月份,中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已達到7.3萬輛,較3月份增長31%,同比增長150%。
新能源汽車發展亟待突破的瓶頸詳解& mdash& mdash瓶頸
新能源汽車以非常規車用燃料為動力源,融合了先進的汽車動力調節和驅動技術,將解決動力問題。目前來看新能源汽車市場,大部分新能源汽車採用以電力為主,其他模式為輔的模式,成為新能源汽車發展最關鍵的因素。新能源汽車電池的續航能力還是有缺陷的,尤其是北方地區,寒冷的氣候會影響續航能力。電池的高成本制約了行業的發展。雖然中國對新能源汽車的政策支持走在世界前列,但核心技術仍掌握在國外企業手中。全國充電樁不夠用。雖然充電樁的建設在快速增長,但是充電樁的便捷性和充電速度與汽油還是有差距的。此外,由於新能源汽車的電池在行駛過程中不斷放電,會造成高溫,存在必要的安全隱患。
新能源汽車發展亟待突破的瓶頸詳解& mdash& mdash深謀遠慮
中國的電動汽車技術應該在成熟的過程中不斷完善。從基礎技術來看,已經得到了市場的認可。如果能賣出30萬輛以上,用戶就能接受,說明我們的技術有相當的基礎,有相當的基礎條件。這背後,也反映出各城市和全社會對電動汽車或新能源汽車的認可度在不斷提高,潛在用戶在不斷擴大,非常可喜。這種技術能夠在相當大的程度上被社會認可和認可,並不容易,是一個必須克服的層面。也為電動汽車的後續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每一個瓶頸都是進步的節點。如果突破,高度會上升一步。中國電氣化發展,整體產業規模世界第一,技術需要逐步鞏固。總的來說,比燃油車與國際市場的差距要小得多,我們仍然充滿希望。然後,加上智能化,10年後,從現在到2025年,汽車進入強國還有希望。在這個過程中,我認為互聯網公司和汽車公司是一個相互融合的過程,互聯網公司也有可能自己尋找汽車行業的人才或者合並汽車公司。希望邊肖汽車分享的關於新能源汽車發展待破瓶頸詳解的信息,能給朋友們解決問題。
新能源汽車發展怎麼樣
今天,汽車編輯需要向朋友們簡要介紹的內容是。很多朋友基本都知道,我們新能源汽車的性能根本不一定比汽車低。而且,新能源汽車是指以非常規車用燃料為動力來源(或使用常規車用燃料和新型車載動力裝置),融合汽車動力調節和驅動等先進技術,通過發展變化,擁有先進技術原理、新技術、新結構的汽車,朋友們會紛紛效仿。
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簡介:分類
純電動 汽車Blade電動汽車(BEV)是一種使用單節電池作為儲能電源的汽車。在電池作為儲能電源的幫助下,通過電池向電機提供電能,驅動電機旋轉,進而驅動汽車。 混合動力 汽車(Hybrid Electric Vehicle,HEV)是指其驅動系統由兩個或兩個以上可同時旋轉的單一驅動系統組成的車輛。根據車輛的實際行駛狀態,車輛的驅動力由單個驅動系統或多個驅動系統共同提供。由於部件、布置和調整策略的不同,混合動力汽車有多種形式。燃料電池電動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FCEV)是在催化劑的作用下,藉助空氣體中的氫氣和氧氣,以燃料電池中電化學反應產生的電能為關鍵動力源驅動的汽車。燃油電動汽車本質上是一種純電動汽車。關鍵區別在於動力電池的工作原理不同。在很大程度上,燃料電池通過電化學反應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電化學反應所需的還原劑大部分使用氫氣,而氧化劑使用氧氣。因此,最早開發的燃料電池電動汽車大多直接使用氫燃料,氫可以通過液化氫、壓縮氫或金屬氫化物儲存。氫發動機汽車氫發動機汽車是以氫發動機為動力源的汽車。大多數發動機使用的燃料是柴油或汽油,氫發動機使用的燃料是氣態氫。氫動力汽車是真正實現零排放的出行工具。它排放的是純凈水,具有無污染、零排放、儲量豐富的優點。其他新能源汽車其他新能源汽車包括使用超級電容器和飛輪等高效儲能裝置的汽車。現在在中國,新能源蒸汽夥伴需要參考純電動汽車、 增程式電動 汽車、 插電式混合動力 汽車和燃料電池電動汽車。常規混合動力汽車被歸類為節能汽車。
新能源汽車發展問題:技術成熟度低
除了車身內外的美觀和舒適之外,新能源汽車或電動汽車的核心技術在於動力電池、驅動電機和電子控制系統。但在這些領域,國內新能源汽車廠商的技術還不成熟,技術的研發還有待提高。此外,在汽車動力總成方面,中國需要在核心技術上取得突破。目前國內汽車廠商大多通過與海外公司合作、共享知識產權的方式研發自己的車型。
從環保的角度來看, 電動車 最大的優勢在於零排放。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它不會造成二次污染。公開資料顯示,目前我國近70%的電力來自燃煤火力發電,20%以上來自水力發電,核電、風電、燃氣、電力合計約佔10%。在美國,天然氣和電力佔40%以上,燃煤發電不到30%,其餘是核電、風電、水電等清潔能源。雖然中國正在全力推進清潔能源建設,但經濟快速增長帶來的巨大能源需求使得比前一年更便宜的化石能源發電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仍占據主流。根據國家能源局2014年6月發布的中國電力發展規劃,即使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的比例在理想條件下也只會達到15%。如果沒有清潔的電能,發展電動汽車的意義值得考慮。 新能源汽車發展需打破的瓶頸詳解 新能源汽車發展怎麼樣 @2019
❼ 新能源車的投資機會分析
在之前的文章 雙碳投資機會梳理(一) 里提到過,中國雙碳領域百萬億級別的投資里邊,綠色能源是第一大投資板塊,其次是綠色交通領域。
對於投資人,尤其是一二級投資者來看,在綠色交通領域應該重點布局哪些機會,應該重點在哪些賽道上加大投入;一級投資人應該主攻的方向在哪裡?結合歐陽明高院士最近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上的演講《推動新能源汽車可持續增長》的主要內容結合自己的理解分析新能車的主要投資機會。
一、新能源車銷售市場預期
根據歐陽院士團隊的預測:預計在2025年,我國新能源車銷量會在700萬輛到900萬輛之間。到2030年,大致是在1700萬輛到1900萬輛。保有量方面,2025年會超過3000萬輛,2030年大概接近1億輛,到2035年大概接近2億輛,2040年接近3億輛。
根據國際能源署的預測,從2020年到2030年,全球電動轎車將增長18倍,到2030年銷量達到5500萬。如果按照這個預測, 意味著到2030年,中國的新能源車銷售佔全球大約在30.9%-34.5%之間,應該是全球汽車銷售的第一大國 。
根據中國汽車協會的數據2021年,我國汽車銷售量為2627.5萬輛,同比增3.8%,結束了自2018年以來連續三年下降趨勢。其中,新能源汽車和自主品牌的表現成為全年汽車市場中的亮點:新能源汽車2021年銷量超過350萬輛,市場佔有率提升至13.4%。 如果按照歐陽院士團隊的預測去推算,到2030年之後,新能源車的銷售會佔中國汽車銷售量的70%以上。
二、新能源車產業的發展格局預測
根據歐陽院士的分析,未來新能源的幾個大的發展方向:
對於發展方面,歐陽院士的幾個大的分析,其中 他認為電動車領域,電池技術佔到電動汽車技術含量的60%。 不可否認在電動車領域中電池的重要性,但個人理解,新能源未來的發展除了續航里程問題的解決之外,駕駛的智能化可能是主攻的另外一個方向,而在這個領域里中國仍然是相對的弱項,離美國應該仍有差距。而從目前一級市場的投資熱度來分析,除了電池之外,智能駕駛系統是投資的重點和熱點。
電動車給了中國在汽車領域內一個彎道超車的機會,同時也給了新進入者實現對老牌汽車企業的超越機會。新能源汽車興起也將引發汽車產業的技術革命。新進入者,尤其是帶著互聯網思維的造車新勢力沒有老牌汽車品牌和傳統車型的壓力,更具創新性,品牌形象方面也更加大膽。根據歐陽院士的預測, 未來5-10年會有一次汽車行業的大洗牌 。
三、新能源車發展瓶頸和挑戰
新能源車快速發展帶來產業蓬勃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一定的發展瓶頸和挑戰需要解決。
(一)電池材料資源限制
國外機構基於2030年全球5500萬輛電動汽車年銷量的激進預測給出的動力電池的年裝車量結果是50億千瓦時,而保守預測結果是30億千瓦時。
基於電動汽車保有量可以預測 中國車載電池的總保有量,預計2025年會超過20億千瓦時,2030年會超過70億千瓦時,2035年會超過150億千瓦時。
如此大量的銷售量和保有量,意味著對電池原材料的大量需求。目前電池原材料中最主要的材料是鋰和鈷。由於供不應求的狀態,導致鋰與鈷持續暴漲。碳酸鋰的價格在過去的一年中其中有4個月單月漲幅超過30%的,4-7月價格小幅調整,單位最多回調的幅度也小於0.5%。
對於未來鋰和鈷的資源是否能夠承載電動車發展的需求。歐陽院士的分析是:鋰從儲量是看是足夠的,鈷未來可能會不足。
從潛力看,全球鋰資源經濟可采儲量為2100萬噸,如果按三元811電池材料體系算,可以生產電池2000億千瓦時。 按平均一輛車100千瓦時算,可以製造20億輛電動汽車。而且,這還僅是經濟可采儲量,總勘探儲量為8600萬噸。 鈷的資源經濟可開采儲量只有710萬噸。 只能供應950億千瓦時。錳的資源非常富餘。
但是,資源分配非常不均衡:鋰礦有3/4分布在澳大利亞、智利、阿根廷。鈷礦有2/3依賴於非洲的剛果金。鎳礦的一半依賴於印尼和俄羅斯。資源分布是極不均勻。雖然產量的70%在我國,但是關鍵的原材料鋰、鈷和鎳均需要大量進口。
(二)電池材料的循環利用
電池是有使用壽命的,大量的電動車保有量,意味著未來有數量龐大的電池需要處理。目前的處理方式主要包括:干法、濕法和物理回收。目前全國滿足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僅有14家回收利用企業,其中最知名的應該是A股上市公司格林美。
(三)電動車是否真的能夠碳減排
2021年純電動車和燃油車單位里程碳排放數值大約分別是:電動汽車每公里70克二氧化碳排放,燃油車大約是每公里176克二氧化碳排放。 預計2035年純電動汽車單位里程碳排放下降到每公里20克,相比2021年降低70%以上,主要是因為能源結構的變化,也就是綠電比例上升導致。
從電池全生命周期減排的潛力看,現有電力結構下,物理回收減排超過50%;濕法回收減排32%;火法回收減排3.5%。隨著綠電比例的提升,在2030年電力結構背景下碳排放再降低12%;2050電網深度脫碳背景下,碳排放再降低75%;100%綠電可以實現電池生產製造全生命周期近零排放。
從速局對比來看,電動車減排效果還是很明顯的,未來隨著綠電比例的上升,動動車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減排量會繼續上升。
(四)鋰電池會不會被取代
關於這個問題,歐陽院士的結論是: 鋰電池還會用很久 。對於電池發展方向的判斷:
1) 2025年會出現與現有液態電解質鋰離子電池比能量大體相當的第一代全固態電池 ;
2) 預計到2035年,鈉離子電池、鉀離子電池性能會大幅提升,比能量會達到每公斤300瓦時左右。 與現在的高比能量鋰離子電池相當;
3) 2 035年之後,新一代固態電池,鉀、鎂、鈉、鋰-硫等各類電池會進入市場。 到2050年,液態鋰離子電池有可能減少到約20%。
那麼對於一級投資者來說,方向已經非常明確。現在要投資布局的主線是固態電池技術以及非鋰離子電池的研發。
四、以電動汽車為核心的智慧能源系統
關於以電動汽車為核心的智慧能源系統是我在此前的研究里邊沒有考慮的投資方向。也是這次學習的重要收獲之一。
(一)快慢充以及換電
超快充電主要用於高速公路的應急補電。現在限制快充的幾個矛盾點:高功率型與高比能量型的矛盾;高功率型可實現快炒,但比能量低;高比能量型快充可能會引發關於車的安全、壽命短、發熱等很多問題。超快充電應用主要用於高速公路的應急補電。目前可實現5分鍾快充電量跑200公里,每分鍾最高升溫7-8℃。
另外一個模式也是可以大面積推廣的是,帶儲能的充電站,可實現換電池。這個模式的一個缺陷就是如果是私家車是否願意用自家的電池與充電站的電池就行更換。所以換電池可能更多的是用在商用車,尤其是高出勤率、重型荷載和短途運輸卡車的換電池。
未來可以探討的一個運行模式是在加油站建設快充、快換的耦合站。這是像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企業可以考慮的運營模式。
(二)基於電動車的智慧能源系統
現在光伏、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一個重大問題就是不穩定,所以對儲能的需求很高,而電動汽車由於其自帶的電池是天然的儲能裝置,電動車的儲能潛力極大,是一個巨大的藍海市場。
因此,將電動車與電網連接,可以實現一個基於電動汽車的智慧能源系統。包括光伏、動力電池、充放電裝置、家用電器連成網,一個小區、一個單位、一個社區可以形成一個個微電網,一個行政區有許多微電網聯起來變成區域電網。最後形成整個城市的智慧能源,成為綠色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要能夠實現這個綠色智能系統的關鍵是,充電樁的普及,尤其是慢充電樁,實現電力的調峰。
在這個系統里,機構投資者的機會在於充電樁概念,以及智能電表系統。
五、氫燃料電池
首先,氫燃料電池目前進入了關鍵技術突破的節點;現在氫燃料電池進入成本下降的快速通道,跟十年前動力電池成本開始快速下降差不多。中國氫燃料電池汽車技術路線圖的規劃是2025年氫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發展到5萬到10萬輛;2030-2035年間保有量增加到80萬到100萬輛,這是以商用車為主體。
根據上述判斷,氫燃料電池與鋰電池比起來,空間仍然小很多,在於氫燃料面臨著制備、儲存、運輸等眾多關鍵環節,目前仍待突破。
對於氫產業鏈的發展,歐陽院士的幾個指導意見是:要主供綠氫,但是氫的關鍵是成本,關鍵是取決於綠電的成本。其次,目前在氫燃料電池產業鏈上目前仍有很多技術處於落後,需要突破:一是很多卡脖子環節:比如基礎材料,催化劑、質子膜、碳紙,高強度碳纖維、安全閥、加氫站離子壓縮機;二是氫安全技術,三是中長期的氫能源前沿技術。
對於一級投資者來說,未來在氫能的投資機會,實際是現在的卡脖子環節,尤其是其制備、儲運、加氫設備等。關於氫產業鏈的投資機會在筆者之前的幾篇公文中實際也有涉及。 從《關於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中尋找投資機會 以及 雙碳投資機會梳理(四) 。感興趣的讀者可以點讀。
❽ 新能源汽車普及的瓶頸在哪
新能源普及的瓶頸,按照重要性來講,我認為有如下幾點:
1、充電樁的普及率不高
這應該屬於基礎建設范疇。
截止2019年第二季度末,中國新能源 汽車 保有量達344萬輛;而公共充電樁中充電慢、成本小的交流式充電樁保有量達23.6萬台,佔比超5成;其次是充電快、成本高的直流式充電樁,保有量為17.5萬台;可同時實現慢充及快充的交直流一體式充電樁佔比僅為0.1%。中國新能源 汽車 與公共充電樁的比例為8.7: 1,算上私人充電樁則車樁比達到3.5: 1。
理論上來講,這個比例是可以滿足需求的,但實際情況是由於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分布不均、洗能源 汽車 充電時間集中、燃油車「霸佔」充電停車位等問題的存在,經常會出現找充電樁困難的情況。降低人們的心理預期。
2、充電時間過長
燃油車的一般有效續航里程在600~700公里左右,但有由於加油方便,在理論上其可以擁有無限續航能力。
現在新能源 汽車 的續航里程一般都超過了500公里,最高的如理想one已經達到700公里以上,已經和燃油車相差無幾了。但人們依舊擔心新能源 汽車 續航里程不夠,為什麼?
這主要還是因為新能源電池快充時間過長,足足需要30分鍾左右,而燃油車加油僅需3分鍾。這個時間增加10倍,效率可不是慢10倍,而是幾十倍,需要足夠數量的充電裝置來彌補這個差距。
若是新能源 汽車 普及,當需要充電時,就需要早早的去搶充電裝置了。
3、安全問題
新能源 汽車 自燃,一直是新能源企業的噩夢,而且還經常被喚起。
從能源來源來看,電池相對汽油來講理論上更加安全。燃油車自燃狠的原因是油路老化,油泥堆積等原因引起,車齡越長越需要注意。
但新能源 汽車 自燃的常是新車,無跡可尋;而且隨著新能源 汽車 使用年限增長,電路出問題的概率肯定會成倍提高。
新能源 汽車 的安全性方面還可以做到更好。
4、人們心中疑慮還很重
燃油車上百年的 歷史 已經贏得人們的信任,而新能源 汽車 在技術上、配套設施上都還沒有完全准備好,人們對新能源 汽車 的疑慮還很多。
新能源 汽車 的發展是大勢所趨,這一切瓶頸隨著時間的推移都將被一一解決。
新能源普及的瓶頸我來回答。
首先;續航。
續航是新能源 汽車 的要害所在,跑著跑著不動了,那不得把人氣死。
其次;充電。
目前高速公路、城市等充電樁沒有普及,且充電介面不一致,導致新能源 汽車 不能及時補電,而且也不方便。
第三;安全。
現在新能源 汽車 動不動就自燃,這點關乎生命的電池始終不能做到絕對安全。
第四;認知。
雖說新能源 汽車 現在普遍推廣,但是因為人們思想認知慢,導致人們對於電車的信任不夠,總覺得電車不如油車。
最後,如果國家能好好監管新能源 汽車 的質量,加快基礎設施建設,那麼新能源 汽車 必將加速普及。
我個人認為在基建和技術,如果到處都是充電樁,快充20分鍾能需要100公里,那麼作為城市通勤代步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一個新的事物從出現到普及需要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如果沒有外部的因素去推動發展,時間會更加長。新能源 汽車 是全世界人民對於節能減排、應對石油資源的不斷減少的事實下產生的,目前還處在一個消費認知的階段。目前為止進度並不快,主要問題有以下幾點:
無論是純電動 汽車 還是混合動力同時存在目前技術難以突破的問題,電池的使用效率如何提高,如何用更加節能、重量更輕的電池。個別國家的專利技術如何實現共享這個都是普及的難題,燃油 汽車 已經發展了近150年,技術沉澱在那及時不是最先進的技術也是有市場的需求,新能源 汽車 近幾年才開始批量生產,電池效率不高直接影響續航里程的問題,技術問題是新能源車企的核心問題;
無論是投入充電樁還是充電站,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目前除了一線城市設備相對完善外,其他地區基礎設施嚴重不足,除了投入建設,日常的維護也是不到位,不能及時維修損壞的設備是利用率降低;
目前的新能源都是以電能轉化為動能的,廢舊蓄電池的回收和再利用、及報廢制度也需要同時建立,否則我們就是在做一件飲鴆止渴的事情,不可取。
購買新能源 汽車 人們最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節能。這個觀點不算錯,不過按照現階段的情況看購買新能源 汽車 更多的是一種區別燃油車的駕駛體驗,而不是僅僅節能。新能源 汽車 有著燃油車無法比擬的優勢:操作線性,跟隨型極佳;靜音;節能減排;但是這些功能能夠最大化是逐漸提高和完成的,不可能一口吃一個胖子。當新能源 汽車 的優點沒有完全達到人們自己設定的預期的時候就會對新事物抱以否定的態度,這是非常不利於新事物的發展,同時車企和媒體在宣傳新能源產品的時候既要抓住消費者的痛點也要抓住產品的核心賣點,沒有一款車是完美的,只要在現階段你的產品把優點發揮到極致你就是好產品。
當然是續航了,跑跑就沒電了,就麻煩了,官方給的續航不準確。現在新能源 汽車 電池技術不是很成熟。在南方還可以,北方不是很合適
近幾年新能源 汽車 的發展,對於新能源 汽車 來說,也不再是一個陌生的詞彙,新能源 汽車 已經開始逐漸的走進了我們的用車生活,路上新能源 汽車 跑的也是越來越多了,新能源 汽車 作為現在 汽車 的一種發展趨勢,那麼如何能快速的普及呢?站在新能源 汽車 發展的角度上面來說,現在制約新能源 汽車 發展的因素還是有幾個,第一個就是車輛續航的問題,第二個呢就是車輛後續配套服務的問題,第三就是車輛充電時間的問題。
首先,對於現在的車輛來說,雖然說車輛的續航是在200到400甚至500公里左右的續航,但是車輛的續航里程或受到天氣的影響,以及一些其他因素的影響,會導致續航里程達不到所宣傳標准,所以,針對續航里程來說,要不斷的去突破動力電池的儲存技術和動力電池的一些效率,其次,加大車輛充電樁的建設力度,以及車輛充電樁的密度,根據現在來說的話,並不是說像加油站一樣能夠隨處可見,都有充電樁的,所以,對於充電樁的建設方面,必須要加快,同時呢也要提升充電樁的充電效率。
其實簡單的來說的話,在充電方面能夠增加充電的數量,另外,加強對充電樁的管理,因為現在很多的充電樁會被燃油車所佔據,所以呢,導致充電樁會出現充電比較困難的一種情況出現,最後就是快充的技術需要不斷的提高,雖然說現在充電的時間在一個小時或半個小時左右就可以充滿,但是,能夠像加油一樣快速的解決充電的問題,其實也是非常重要的。
最後就是要做好 汽車 的售後工作,因為車輛的售後來說,主要還是電池衰退的檢測和更換,對於新能源 汽車 或者是電動 汽車 來說的話,電池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就像比亞迪一樣,對於電芯都提供終身質保,或者是北汽以及榮威一樣提供衰退20%後,就直接更換電池,當然,最後總結來講的話,就是要緩解使用新能源 汽車 的里程焦慮,同時呢提高車輛的充電便捷性,這樣的話就可以加速新能源 汽車 的發展和普及。
新能源發展的瓶頸是噴子
主要還是技術,談別的都是扯淡,如果一台電動車可以一次充電跑1000公里了。那就是強些買電動車的時候了。
樓主問的新能源車,應該是指純電動車。
普及的瓶頸我認為是人們的認知阻礙:有些傳統思想的人人打心底看不上純電動車,覺得它不像台 汽車 ,主要在於充電相比加油要更繁瑣以及里程焦慮。
在電池的存儲能量上
❾ 新能源電動車的發展瓶頸有哪些
隨著新能源發展被列入國家「十三五」規劃,呼喊多年的新能源電動汽車如雨後春筍般快速發展,國家也推出了多項措施,幫助該行業蓬勃發展,市場已初見成效。以比亞迪、特斯拉和北汽新能源為代表的電動汽車在幾年內推出,得到了市場的積極響應。
雖然目前比亞迪韓版的續航里程是605公里,小鵬P7的續航里程是705公里,但實際的續航里程還達不到,而且這個續航里程有點空,冬天開暖氣,高速行駛,續航里程特別快,所以現在如果你買純電動汽車,一般都是網上推薦的車,還有那些不需要旅行超過300公里就能買到它的人,以防他們在路上不小心被卡住。而經過幾年的駕駛,電動汽車的電池壽命也將更加嚴峻,這也是制約當今新能源汽車的一大瓶頸。
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
❿ 新能源汽車近十年來年均復合增長達到86%,新能源汽車未來發展前景如何
我認為新能源汽車未來發展前景非常不錯,甚至有可能會成為主流發展項目,除此之外,新能源汽車還有可能會受到大家的廣泛力挺和支持。
雖然新能源汽車屬於新興發展項目,但是由於官方的大力支持以及民眾的認可,這使得新能源汽車得到了較大的發展機會,盡管新能源汽車目前還存在著較大的發展瓶頸,但是我依然認為新能源汽車的未來發展前景相當光明。
一、新能源汽車未來發展前景相當不錯。
如果不是由於官方的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車根本不可能有如此快的發展速度,雖然在短時間內新能源汽車根本不可能收回成本,但是隨著官方的支持力度加大後,新能源汽車的未來發展前景依舊相當光明。只要大家看好新能源汽車的未來發展,新能源汽車就能夠有廣闊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