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義城帆電動汽車
㈠ 孝義鎮的名勝古跡
該鎮歷史上商業發達。明、清數百年間,先後出現嚴、趙、喬、柳、王、吳等富豪家族,經營諸業遍及省內及四川等地,收入豐厚,銀子用車拉船載,有「銀城」之稱。在四川經商的鹽商嚴雁峰曾以巨金授集海內外精本圖書五萬余卷,自建「賁園書庫」,獲得「藏書甲蜀中」的贊譽。古鎮的民居、府弟建築木雕石刻精美,至今仍保留多處。轄區著名的古建築有堪稱「渭南一絕」的清乾隆年間修建的雕花石柱石砌澇池。
「雞叫一聲聽三縣」是臨渭區孝義鎮一個古老的雅稱,因為它位於沙苑西陲,渭河之濱的渭、華、同交界之處。遠在宋代,這里就是一個村落,叫做「仇村」。以一池塘為界,東叫東仇村,西叫西仇村。明清之際,造圍建城,合為一鎮,隸屬孝義里。
為探詢孝義古鎮的古今傳奇,2007年12月21日,記者來到孝義鎮,搜尋孝義史料,造訪當地名流,使得古鎮的朦朧輪廓漸漸地清晰起來。
石澇池見證古鎮變遷
過去,北方大部分村子中間都有澇池,大都是土挖的一個泥坑。但在臨渭區孝義鎮,卻有一個石砌花雕的大澇池,可謂是古鎮孝義的見證之一了。
這個被傳為佳話的石砌澇池,池呈正方形,如今石欄雕花雖已黯淡,但神韻猶在,但池中乾涸見底,堆滿了生活垃圾。根據當地的退休老幹部李天壽搜集資料表明,石澇池深5丈,周長約126米,一色灰白石料砌就。池壁自基礎計25層,12層碌碡,12層石條,露出地面部分,五尺一欄,由花色斑斕的浮雕石壁圍定,不施一鐵,北壁石欄有通道兩個,伸向東、西大街。整個建築顯得嚴整、淳樸、精美、大方。
石澇池大概修築於乾隆到嘉慶年間。當地75歲的王積正也是一位喜歡收集民間資料的老人,他對記者說:孝義過去叫仇村,與仇村俱來的是城中的澇池,也叫「天泉」。那時,池水清澈,裡面有很多小魚。石塘四周高,下雨時雨水沿街流向澇池(從池東北和西北處的入水口流入),同時西北入水口又是泄水道,當池中水蓄滿時,就沿泄水洞倒流排出,入城壕。每到盛夏季節,鎮上的人們在池塘四周乘風納涼,聽說書,唱曲子。池中魚兒悠遊,蛙聲陣陣,池旁柳樹上蟬鳴悅耳,一派江南水鄉風光,為古鎮增添了無窮的樂趣。
王積正和當地一些老人回憶,1946年夏天的一個晚上,澇池裡突然蛙聲四起,次日早晨人們意外發現千萬只蛤蟆浮上水面,從澇池東西兩出水口擁向東西街道,鋪街蓋地的蛙群擁街塞巷出城而去。一時之間,車難行駛,人難踏步,午後才慢慢消失殆盡。
老人們說,從那以後,澇池的水就一天比一天少,從未滿過。這也可能與1944年鎮上的偽保長下令清除澇池的淤泥有關,那年他組織人力把澇池裡的淤泥掏了一遍,澇池比過去深了3—4米,但是從那以後,澇池的水就慢慢乾涸了。當地人都說孝義的氣數因此而盡。
說到氣數,老人們滔滔不絕地從街心浮雕澇池、城南殘留的孝義堡寨遺跡,講到城北聳立的「趙氏先塋」碑,引出了一個喇嘛盜寶的傳說。
傳說孝義鎮街澇池名叫「天泉」,是因為澇池正中有口水井,通向江河遠洋,因此,即使在連年乾旱的日子裡,天泉也是水波漣漣。傳說天泉里居住有一個金蛤蟆,每當夜深人靜時便浮上水面,石塘里霞光萬丈,蛙聲四起,孝義鎮日見繁榮。若干年後的一天,孝義城裡忽然出現一個身披袈裟的喇嘛,徜徉在天泉附近,在第三天的夜半這個喇嘛趁人不備盜走了金蛤蟆,從此,天泉乾涸,孝義衰落。
一座美麗的城池
說到孝義的來歷,老人們說,這可能與「孝子義犬」有關吧!明代初年,東仇村嚴邦佐的母親去世,葬於村東的甘河岸邊。嚴邦佐在母親的墳塋造廬住守,相伴3年,此所謂「廬墓」。嚴邦佐養有一犬,每日嚴邦佐放錢在竹籃里,掛在犬脖子上,犬便去街市上購食購物。夜晚,犬卧床下,人犬不離,這只犬幫助嚴邦佐成就了孝行。人們說是「孝子義犬。」
孝義城池建於明末清初,這僅見於民間記載,據說從清乾隆以後的一百多年間,孝義鎮達鼎盛時期。當時的古鎮孝義是一個水運要津,集散要地。東來的三晉煤、鹽,西來的巴蜀煙茶,江南的海鮮;渭北的糧、棉、果、土產山貨,均集於南面碼頭上。渭河上,千篷百帆,來去如梭,一派繁忙景象。在三里多長的東西大街和南北各巷裡,店鋪林立,每逢集日,百商雲集,各種工藝品、山貨、農副產品,應有盡有,全國各地來此交易的大小車輛,絡繹不絕,交易之盛,經久不衰。
當時鎮上最出名者數趙嚴喬柳四大商家,而四大家中尤以趙家最為富有。據稱趙家在川東擁有十處鹽井,還辦了十大企業,號稱「十大號」。有人追溯趙氏發家,認為始於明代早期趙氏祖上曾出現過一位吏部尚書。因為他卓有功勛,年老退居少有積蓄。皇上便為他在孝義趙家巷西端建一宅第,俗稱「七間廳」。又賜給他一座鹽場,即四川五通橋的「乾元提」。有一年,趙從外地運回孝義的銀兩,從倉渡碼頭卸船,車拉騾馱,連綿十四五里,有人比喻說這是兩股桶樣粗的銀水涌來。民間俗語雲「赤水的蚊子,孝義的銀子」即說孝義商家多,人有錢。孝義財東不僅富有,也為當地百姓做了一些善事,如災年救濟災民、修築道路、城牆等,最有口碑的是趙家出巨資在鎮中心修築較大規模的蓄水防災的石砌澇池;趙家雇了300多人花巨資用了3年時間修成。當時池北立有一碑,記述了當時修築情況,可惜早已被破壞。為了使池蓄水清潔,趙家又把東西街鋪了500多米長的石條路,兩邊還砌了石台階,下雨時人走兩邊石台階,雨水過後,街道非常干凈,因而池水能保持清潔,人畜可飲用,澇可防災,旱可澆灌,為當地居民生活帶來方便。
清末民初的孝義城池,是同治巳年在舊址上重建的。民間資料記載,城池青磚砌成,城垣高約3丈,上寬丈五,周長8華里。城門上,箭樓高聳,狼牙高琢,宏偉壯觀。四座城門額上有題詞:「東道迎輝、西山挹爽、南極星朗、北斗垣明」。字跡剛勁渾厚,是古鎮書法家趙紹楷的墨跡。城牆上,三步一垛,百垛一閣。城外攔馬牆下有護城壕,寬五丈,蓄水繞城。
進了城門,就是寬敞的東西大街,灰白色石條鋪就的路面,整整齊齊。自大街通向兩側,有四條大巷:嚴家巷、趙家巷、喬家巷、王家巷。巷有巷門,如城門建制。荒亂年月,午夜關閉,街巷不通。「天泉」就在古鎮中部,為東西大街的接點。
與此相對應的是孝義古鎮居民的富足和商業的興盛、城池的繁華。據說古鎮的民居、府第、飾物建築之類比較考究。木雕、石刻外觀富麗,做工精美,堪稱藝術上品的約有20多處。「大夫第」、「廉坊第」、「文昌閣」石牌坊,嚴趙喬柳宋私家花園,廟觀、戲樓、神道、石雕、五鳳樓、拴馬樁等,紛紛紜紜宛如璀璨群星、鑲嵌在街巷、城郭之間。
古鎮鬧市,集於東西大街,百貨店鋪鱗次櫛比,棉花行、粟店10多家。客棧、飯庄、酒館數以十計,多以秦蜀名廚主刀,最負盛名的是「杜紀平的瓢瓢菜,廚師張勝的蒸鍋肉」。德茂元、萬源長、集義協等商店,前店後坊,釀造的醬筍、小菜、辣子醬,暢銷省內外。點心、南糖,做工上乘,什錦南糖,一盒多色。趙家糖坊的芝麻滾、蜜板糖、豆瓣糖、吹糖、油輪香酥可口,暢銷渭北各地,時鮮小吃,多為家傳,水餃、包子、火燒、黃酒、醪糟等。積數代人之經驗,雖為常品,卻精爽可口,以至有以薄技小業發家者,現在,古鎮街上,仍可吃到昔日小吃。
孝義古鎮隔日一集。上海、太原、漢口、成都等地客商,紛至沓來。滿載紅棗、花生、鮮果的鐵輪車,一上來就是百十輛,路經石街,轟轟隆隆,震耳欲聾。蒲、白、澄、合的糖棉炭鹽大車,一上來就是二三十輛,交易甚盛。至午夜時分,大街店鋪、商務會館、城工局,仍是人聲嘈雜,燈紅酒綠……
新學激活了古鎮
人才,是振興的本源。清末民初,孝義古鎮家塾私學很多。辛亥革命後,百廢待興,古鎮青年紛紛出走,進新學、學西方,以求發展。李之瑛、嚴誠齋、王一銘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李之瑛,幼年就讀於私塾,博學而穎悟。1919年,就讀於三原中學。受西方文化和新思潮的影響,他以優異成績從三原中學畢業,婉辭謝絕擔任要職的邀請,依然回歸故里立志振興鄉里。時值春節,嚴誠齋剛從金陵大學工學院畢業,也有創辦新學、振興故里的願望。兩人志同道合,開始倡導捐資創辦新學。古鎮新學,在當時是渭北東部唯一的一所新型學校。也是全縣數一數二的女校。
老人們回憶說,當時新學的女校學生,身著校服,剪發頭、白上衣、黑裙子;大腳片、洋襪子、偏帶鞋,一走上人們還是長袍馬褂、古裝纏腳的街頭,強烈地沖擊了陳腐意識、傳統觀念,洋溢著振興、奮發、民主、圖強的時代精神。
新學激活孝義古鎮的代表人物以學有所成的嚴庄為首。
嚴庄,字敬齋。幼年從學於「馬氏三秀才」之一的馬子明和馮樹敏門下。西學傳入,嚴庄棄私塾進西安新學,後投身革命,加入同盟會黨。辛亥年參加了武昌起義之後的西安起義。
民國政府成立,一些同盟會黨人以為天下大事已定,為了移風易俗,除舊布新,在陝西軍政府支持下組建了「易俗社」劇團、劇場,投身於化舊習於文化藝術之中。20出頭的嚴庄深感沒有現代化知識技能,一切都做不到。適逢陝西軍政府分到國家四個去美國留學的名額,於是,1913年,嚴庄、張奚若等人一起去了美國,就讀於哥倫比亞大學地質系。一年後,陝西政權已落入北洋政府手中,同盟會黨人多被排擠、迫害,並中斷了嚴庄他們的留學金。嚴庄被困在美國街頭。他的老師馮樹敏急忙湊了20塊銀元寄去救急,隨即通知了他的同鄉嚴紀鵬。當時嚴紀鵬任陝西第17軍旅團長,他承擔了嚴庄的留學費用,使之得以如期學成歸國。嚴庄學成歸國後,先任銅川礦礦師、礦長,後任陝西省建設廳廳長、勞工司司長,出席了日內瓦國際勞工會議。歷任甘寧青監察使、江蘇監察使、監察院常務委員。嚴庄在任期間,剛正廉明,為人所稱道。他主持正義,不畏權勢,曾彈劾過甘肅省政府主席朱紹良。
嚴庄曾多次偷閑返回孝義,其言傳身教中,以自己剛正不阿、不畏權貴、清正廉明的作風,以及憂國憂民、敬老愛幼的美好情操感染著孝義的家鄉子弟,使古鎮的民俗文化更上層樓。
浮沉漫漫,幾多春秋。古鎮幾度興衰,雖說是「良辰美景奈何天」,或人或物,要去的已是去了;或恩或怨,要散得也已煙消雲散了。然而,明月常在,渭水長流,孝義人留得美景好思念,留得奮發好鞭策,繼續著千年古鎮的文明傳承
㈡ 山西省孝義市天褔廣場民俗文化展寫一篇作文!!!
白洋淀位於保定境內的安新縣,是國家重點旅遊區和開放區。水域面積 366平方公里,為華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南距石家莊189公時,北距北京162公里,東距天津155公里,是京津冀腹地。白洋淀有143個淀泊,被3700多條溝濠連接,澱澱相通,溝濠相連,形成巨大的水上迷宮。詩贊「北國江南」,歌詠「魚米之鄉」。是帝王巡幸駐蹕之所,荷花澱派誕生之地,雁翎神兵揚威之處,「小兵張嘎」顯名之域。淀區景色秀麗,物產豐富,一年四季,景隨時移。春季,水域清澈,煙波浩森,蘆葦翠綠,一片勃勃生機;夏季,蓮菱蒲葦隨風搖曳,滿淀荷花盛開,湖內白帆點點,使人暑意頓消;秋季,白洋淀天高氣爽,氣候宜人,魚跳水面,蟹肥味香、魚船隊隊、捕撈繁忙;冬季,白雪皚皚,冰封大淀,一派北國風光各種冰床穿梭往來,如同燕子在空中飛翔,是一個巨大的天然滑冰場,可任自由馳騁。
白洋淀的地形地貌是由海而湖,由湖而陸的反復演變而形成的,現在的水區是古白洋淀僅存的一部分,上游九河、瀦龍河、孝義河、唐河、府河、漕河、萍河、楊村河、瀑河及白溝引河,下通津門的水鄉澤國,史稱西淀。到明弘治(公元1488年)之前已淤為平地,「地可耕而食,中央為牧馬場」,因此也有「雍奴澤」之稱。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揚村河決口始成澤國,形成九河入淀之勢。以後人們看到淀水「汪洋浩淼,勢連天際」,故改稱白洋淀。對白洋淀的形成還有美麗的傳說。相傳很久以前,一個中秋夜晚,嫦娥仙子偷吃仙葯,身不由已,飄飄然離開月宮,就在她將要落入凡間的一瞬間,猛然驚醒,這一驚非同小可,隨身寶鏡落入人間,摔成了大大小小的143塊,形成現在的143個淀泊。
白洋淀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石代,淀區的西部、南部(今安新縣的留村、梁庄)就有人類活動生自。春秋、戰國時期,淀區分屬於燕、趙統轄,以易水長城(今安新縣北堤)為界,南葛城(今安州鎮)屬趙、北渾泥城(今安新鎮)歸燕,故今日淀區有「燕南趙北」之說。也正是這橫跨燕趙的活土,以其特有地理風光,政治、軍事地位,為歷代所重視,令騷客詠嘆。宋代,六宅使何承矩在淀區築堤貯水,引水灌溉建立屯田防線。北宋名將楊延昭曾在此屯兵御遼。元代大儒劉因任教於淀區三台、安州。清代康熙皇帝在淀區端村、圈頭、趙北口、郭里口興建行宮,先後40次來淀區游覽圍獵。解放戰爭時期,朱德總司令曾在白洋淀指揮清風店、解放石家莊戰役,給這古老的淀區又增添了新的光彩。
白洋淀是典型的北方濕地,自古以來就以物產豐富著稱。它是鳥的王國、魚的樂園、多種水生植物的博物館,有著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白洋淀游區分六大景區,即鴛鴦島民俗文化景區、荷花觀賞景區、生態游樂景區、休閑娛樂景區、碼頭觀光景區、民俗村觀光景區。每個景區各具特色,它們集吃、住、行、游、購、娛為一體,使所有的客人游得盡興,玩得開心、吃得爽意,住得溫馨。
㈢ 山西孝義電動汽車能上牌行駛嗎
如果上牌的話,是能行駛的。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㈣ 求英雄無敵5戰役煉獄--遠帆城堡埃爾維爾的位置在哪
埃爾維爾的位置在地上守兵重重的關卡後面(12點鍾方向).
下面是攻略:
勝利條件:攻佔埃爾韋爾(Erewel)城堡。阿格雷爾不能戰敗。英雄等級上限為30級,阿格雷爾將會被帶入下一關。
關前選擇:10德魯伊,40木材,6000金。
本關阿格雷爾身上所帶領的森林族部隊每天都會逃跑一部分,因此盡快攻佔一個城堡就是首要任務。開始直接向左上走,進入地下後向右,如果路上完全不耽擱的話,第3天即可攻佔地下的地獄城堡,招出英雄來每天從阿格雷爾身上交接部隊,避免逃跑。
然後向右走回到地面,向左走攻打中下城堡(此城無法造酒館,因此留在第二順序攻佔)。有外交能力的話,沿路有可能收降一些森林族野兵。此城左上和右上不太遠的地方各有一座森林城堡,盡快攻佔吧。本關主打兵力還是森林族部隊,地獄部隊顯得比較次要。
積攢夠實力後,到地下世界的左上找一組陰影龍(其實應該是鬼龍),交出100獵手(或獵手頭領)後可以從它所佔據的通道走過去,上地面後攻打精靈主城埃爾韋爾。如果不完成陰影龍的任務,就必須攻克地面上幾個守軍非常多的關卡才能夠到達埃雷維爾,不太劃算。另外注意,阿格雷爾身上有多少獵手都會被陰影龍收走,因此多餘的要放在別的英雄身上,完成任務後再傳回來。
補充:初始那隊20個左右的獵人必定加入,收編後往右走,城堡附近守寶箱那隊獵人也是必定加入的,數量有50個左右。收編70個獵人後有幾種打法。要快速通關的憑這些兵力就可以下地道殺鬼龍直接攻擊埃爾韋爾,感覺兵力不夠的話可以往右上走收編7個大惡魔。
㈤ 徐州汽配城風帆電瓶賣家
正常來說風帆的電池不可能這么不經用,就算是17年4月生產18年2月安裝,也不會有這么大的影響!電池質保都是一年,的士除外!質保期內出現質量問題都會換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