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多少續航夠用
1. 一輛純電動汽車,多少續航里程才算最合適
這些年,新能源汽車的續航里程是越來越長了,從早期的200、300公里發展到現如今的500、600公里,是越來越可以滿足人們的出行代步需求了。在筆者看來,現如今的純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錶現已經可以滿足需求了,而比起續航里程,更應該從充電速度和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入手,以滿足消費者朋友的需求。
緊接著就是純電動汽車的充電速度。如果說純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很長,但是充電速度還是得花上半小時以上,那麼即便續航里程再長,用車感受也會大打折扣的。
所以說,目前的純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錶現已經可以滿足人們的出行需求了,而人們更希望的是,車輛可以擁有更快的充電速度,以及更加完善的充電基礎設施。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2. 電動汽車究竟續航多少才夠用
續航越多越好,不過電池的容量是個問題,目前最科學的還是混合動力汽車。日本和通用的PHEV類靠譜。
3. 你覺得一輛純電動汽車,多少續航里程才算最合適
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一直是影響電動汽車發展的一大因素,從目前來看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雖然能夠突破600公里,但是在實際體驗中實際的續航里程與理論續航里程還是有一定差距的。那麼一輛純電動汽車續航里程達到多少才算是合適呢?張老師覺得,如果能夠保證在不同應用環境下實際的續航里程能達到600公里還是比較合適的。
首先,600公里的續航里程與燃油汽車加滿一次油的續航里程相差不大,基本可以滿足單次出行的需求。就拿比亞迪秦來說,這款車使用的是1.5升自然洗洗發動機,工信部給出的油耗為5.9升,而這款車的油箱容積是50升油箱設計預留為10升,那麼實際使用中可以使用40升正常行駛,理論續航里程為677公里。但是在實際使用中,不同的行駛路況,車輛的油耗也會有所不同,實際續航里程也就在600公里左右。這與目前很多純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非常接近,但是顯然燃油板車輛並沒有出現續航里程焦慮問題。
其次,隨著新能源汽車的不斷發展,其實新能源汽車的基礎設施也在不斷的完善,之所以在同樣600公里的續航里程下,燃油汽車沒有續航里程焦慮問題,其實和加油站的布局是有很大關系的。從目前來看,隨處可見的加油站也保證了燃油汽車能夠及時的補充燃油,那麼即使燃油汽車的續航里程縮短也絕不會出現續航焦慮。所以,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一旦能夠與加油站相匹敵,那麼對電動汽車的單次續航里程要求也會放低,其實600公里已經足夠。
最後,雖然從使用性角度來看,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肯定是越長越好,但是從實際的情況來看,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增加需要增加的成本也將大幅提升,所以從目前技術角度來看續航里程越長車輛的銷售價格也就越高。而且續航里程增加也會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比如說很多車企選擇高能量密度的動力電池,這種動力電池雖然提升了車輛的續航里程但是穩定性比較差,在後期容易發生熱失效,所以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從目前來看,600公里的續航里程已經實現,如果能從這樣的續航里程基礎上進行不斷的優化,提高綜合性能其實更加實在。
張老師總結
雖然目前電動汽車存在續航里程焦慮問題,但是這並不僅僅是因為電動汽車單次續航里程不足,其實和整個的電動汽車的基礎設施建設也是有很大關系的。但是隨著新能源汽車的不斷完善,對電動汽車的單次續航里程要求可能會越來越低,張老師覺得600公里的單次續航里程足以,但是這600公里的續航里程一定是實際續航里程,而絕非理論續航里程。
"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4. 一般情況下鴻日電動汽車能續航多少公里
500公里。這個數據是鴻日全新的鴻日S1混動的優秀戰績,這款鴻日S1的升級版,採用油電混合動力,革新動力系統優化續航能力,滿油滿電最高可行駛500公里,去年在貴州,鴻日S1混動SUV滿油滿電的情況下從遵義出發,連續行駛474km後順利抵達赤水市,此時油即將耗盡,電池電量還剩3格,刷新了微型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超硬核表現刷新了人們對微型電動汽車的認識,超給力的。
5. 一般的電動汽車能達到四百公里左右的續航嗎
現在大家都在考慮新能源汽車。他們不需要搖號,不怕限號,還有很多補貼!非常實惠,國產純電動汽車續航里程基本在400公里以上,每天完全夠用。的確,目前很大一部分消費者選擇純電動汽車,是因為純電動汽車具有補貼、不搖、不怕極限、極限等諸多好處,但很多人對其續航里程猶豫不決。續航里程稍長的純電動車,比如特斯拉,普通人買太貴了。
400公里的續航里程夠嗎?這樣夠不夠,要看平時怎麼用。如果只是短距離使用,比如上下班接送孩子,上車就可以開空調,聽音樂。400公里的續航里程綽綽有餘。另外,在郊區旅遊,不用長途,完全夠用。如果跨省跑長途,還是要小心的。畢竟充電沒那麼方便。如果留在路上,需要叫拖車,很麻煩。平時標稱續航400公里的車實際續航里程差不多300多公里,300多公里的續航里程完全夠日常使用,不用擔心半路停電。
6. 純電動汽車400多公里續航到底夠不夠用文青這么說
對於純電動汽車來說,消費者關注最多的當屬續航里程方面的問題。就目前來看,隨著技術的提升,純電動汽車續航里程有了大幅度的增長,很多車型都已經達到了300~400KM的續航表現。那麼400多公里的續航,到底夠不夠用呢?文青認為要根據自己的用車需求來判斷。
所以,如果平常用車僅僅是上下班代步,城區使用較多,而且補能方便,那麼400多公里的續航表現基本能滿足需求。但是如果需要長途駕車,那麼400多公里的續航表現還是有點捉襟見肘。不知大家是怎麼認為的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7. 電動汽車續航多少公里
低速電動汽車續航一般60到100公里,高速電動汽車續航200到600公里左右
8. 新能源汽車的續航,大概是多少公里
目前,車主在選擇新能源汽車時,一般都以400公里續航保底,希望續航里程越長越好。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之前電動汽車續航太短了,怕了。
出行特徵VS里程焦慮
大數據論文:北京市每日出行特徵,文中顯示80%的每日出行都在50公里以下,95%的出行在100公里以下。
雖然理論上說,200公里的續航就妥妥的了。然而,理論終究是理論,消費者還是會產生「里程焦慮」,原因上大體上有以下幾個方面:
1. 充電餘量:一般車主都不會等到剩餘電量不足時進行充電,多數人都習慣還有幾十公里續航的時候就去充電。考慮到充電樁的數量要少於加油站,那剩下100公里續航的時候,就得去充電了。所以,以200公里續航為基準的話,這下除去100公里,那麼至少要300公里續航。
2. 真實續航vs工信部續航:中國廠家給的是NEDC續航,美國的是EPA續航,歐洲目前是WLTP續航。大體上來說EPA比較准,而NEDC就要大打折扣了。給各位車主舉個例子就是說是300公里續航,實際上大約開到的里程在260左右吧。開空調、高速的話,可能還要再除去一些。如此看來,要想開的舒服,那至少要200+200+100=500公里續航。
3. 遠行需求/突發需求:即使說是95%的情況下都在市區開,但大家也是希望周末去郊個游、春節回家等,那電動汽車該怎麼辦?
考慮到以上情況來說,大多數消費者在選電動汽車的時候,還是希望續航里程越多越好;然而,就目前來說這是由問題的。
高續航帶來的問題
電動汽車電池很重,往往要佔到整個車重的20—30%左右。相對於燃油車來說,這部分車重是額外增加的,相當於是「能量征稅」。
也就是說,我再多加1度電的電池,需要先被征走0.3度,只有0.7度是真正可以增加續航的。隨著續航邊長,電池增加;這種「能量稅」會越來越重,從經濟上變得不再可行。
通俗解釋:能量密度決定了堆電池數量的難度!在能量密度受限的情況下,電池數量堆到一定程度,就會變得相當不經濟了。
那麼有沒有解決方案?
一. 硬核方案:提高電池能量密度
如果說能量密度是關鍵問題,那我不斷地研發,提高電池能量密度不就行了嗎?
這個道路其實是非常艱難的。
短期來看:面臨能量密度與安全性的矛盾。
長期來看:面臨物理化學的上限瓶頸。
二. 提高充電便利性
有兩個方向:
1. 提高充電速度
2. 增加充電樁數量
最根本的方法便是解決基礎設施。
三. 電池充電寶
目前市場上有外置的充電寶還有一款內置的充電寶,也就是傳說中的「增程式電動汽車」;此款電動汽車在定義上都不一定能歸納在電動汽車里。這里米神也就不一一細說了。
寫在最後:
對消費者來說,如果不加錢,續航自然是越高越好。所以說,在特定條件下,電動汽車時續航越多越好的。
對於全社會來說,即使不加錢,過高續航也就意味著更不節能,更不環保。核心問題在於電池能量密度低。所以綜合來看,電動汽車並不是續航越多越好。
9. 在購買電動汽車的時候,選擇多少續航里程比較合適
隨著現在新能源技術的發展,車輛的續航里程在不斷的增長,而在購買車輛的時候,電動汽車成為了消費者購買汽車的首選。不可否認的是,目前消費者在選擇電池汽車時,還是會依照續航里程這一參數來作為一個重要的參考,在購買電動汽車的時候,選擇多少續航里程比較合適?
在沒有合適條件的情況下,不妨選擇續航里程高的電動汽車,按照市面上面的電動汽車的續航來看,在500km以上,需要出遠門的話,路上是不好找到充電樁,這樣的續航可以避免續航里程焦慮給帶來困擾。綜上所述一輛純電動汽車,多少續航里程是最合適的,取決於自身的用車條件來進行選擇。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10. 電動汽車續航多少公里才夠用
就是快充點要完善,如果說大家真的全部都用電動車的話,充電的充電站的點還是太少,就打個比方,高速公路上面一個高速公路服務區也就五六個充電口,如果說所有的都去充電的話,充電樁的比例遠遠是不夠的。目前電動車的充電方式主要分為直流快充和交流慢充兩種方式,除了需要城市基礎設施配套充電站以為,個人認為要完全充滿電的時間不能大於半個小時。
不夠抵消這幾年裡找充電樁或是在高速排隊充電浪費的那點時間。(有的新能源車打出免費換電池的招牌,其實是免費換電芯,就是電池的瓤子。拆裝電池的工時費聽說能達到換一塊全新電瓶一半的費用)電動汽車普及個人認為續航500KM是個坎,另外就是將電池做成共享模式(國家強制性標准化),類似現在的每個加油站隨時可以更換,分分鍾就能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