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汽車 » 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萬鋼

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萬鋼

發布時間: 2022-07-21 17:09:12

❶ 萬鋼的個人履歷

1969-1975年吉林省延吉縣三道公社知青
1975-1978年東北林業大學道橋系學習
1978-1979年東北林業大學基礎部物理教研室教師
1979-1981年同濟大學結構理論研究所實驗力學專業碩士研究生
1981-1985年同濟大學數力系光測力學研究室教師
1985-1991年德國克勞斯塔爾工業大學機械繫博士研究生
1991-2001年德國奧迪汽車公司技術開發部工程師,生產部、總體規劃部技術經理
2001-2004年同濟大學新能源汽車工程中心主任,同濟大學校長助理、汽車學院院長,副校長(主持工作)
2004-2006年同濟大學校長(副部長級)
2006-2007年致公黨中央副主席,同濟大學校長
2007-2007年科學技術部部長,致公黨中央副主席
2007-2008年致公黨中央主席,科學技術部部長
2008-2013年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致公黨中央主席,科學技術部部長
2013-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致公黨中央主席,科學技術部部長

❷ 2021年誰會是電池明星

樂見汽車是汽車維基APP旗下的新能源聚合平台

隨著相關政策的改變,北京的車管所在最近一段時間都存在著爆滿的情況,一人多牌的情況隨處可見,有的人在此時放棄了車牌選擇了轉賣,有的人將指標改為新能源,適應著政策推動的新市場。

那麼,在消費者越來越主動願意考慮新能源車的大環境下,2021年新能源市場中電池會不會發生突飛猛進的變化?如果按照現在的電動汽車續航里程和充電能力來看的話,純電動汽車還具備吸引力嗎?

雖然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是全球領先,但是我們的電池發展還是沒有突破式的進步,僅依靠著頭部電池勢力在進行著更新升級。同時,很多造車新勢力只能造車沒有電池生產能力,這種只靠外部購買的方式對車企來說也並不是一個好事。

對於車企而言,誰能夠掌握電池技術的制高點就能夠快速在這個市場上站穩腳跟。通過解決續航里程和充電時間的不便,無疑會在很大程度上推動純電動車的發展。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❸ 新能源行業路在何方電動車百人會論壇(2020)給出了方向!

自從2009年「十城千輛」工程以來,國家一直注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與推廣。經過連續十年的快速發展,中國已經成為了規模最大、最有活力的新能源汽車市場。

隨著國家政策的調整,電動汽車產業進入結構調整期,市場出現了較大變化。1月13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2019年全年銷量數據顯示,新能源汽車銷量120.6萬輛,同比下滑4%,這是自2009年大力推行新能源汽車產業以來出現的首次年度下降。

與此同時,已經來到的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從全局看,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我們將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為第二個百年目標打下堅實基礎。從汽車產業看,是《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的收官之年。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❹ 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大會什麼時候開

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大會的話,呃,具體開會通知還沒有對,就官方的發布的還沒有,但是嗯據估計的話應該在這個10 10月11月可能有可能吧,但是不太好說,畢竟現在啊形勢上還是有些緊緊張嘛,國際上。

❺ 萬鋼建議2020年新能源車補貼不退坡,政策未確定

1月11日,在2020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以及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皆主張在2020年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不再退坡。不過,今年補貼政策尚未確定。

萬鋼在論壇上表示,新能源汽車購置環節財政補貼政策有效促進了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2019年中央財政補貼總退坡幅度已超70%的情況下,建議到2020年底,穩定現有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政策,不再對補貼產品的技術指標作作出新的調整,讓企業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補貼退出後的產品規劃與研發工作。

第一汽車頻道記者了解到,雖然2020年的汽車補貼政策並沒有確定,不過業內關於放緩退坡速度及技術指標要求的建議時有出現。此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董揚在接受第一汽車頻道等媒體采訪時談到,進一步退坡沒問題,但不應再提高技術指標要求。而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歐陽明高也曾表示,不宜過快追求動力電池能量密度的提高。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❻ 萬鋼:構建新興產業業態/推動融合發展

易車訊 今日,我們從百人會方面獲悉,1月16日下午進行的高層論壇—新發展格局與汽車產業變革話題上,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表示,萬鋼主席在過去一年的總結中,充分肯定了中國新能源汽車目前的發展趨勢,他表示從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上,在保有量上已經超額完成了目標,為500萬輛,在2035年產業規劃中,他認為雖然四個目標雖然很難,但都得到了國家的全力支持。

過去一年,中國正引領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萬鋼主席表示中國新能源汽車正進入「市場+政策」雙驅動的新階段,在產品和服務,以及企業的戰略規劃、團隊建設等,都將受到來自於商品市場和資本市場的雙重關注,需要把握發展趨勢,加強創新能力,提升產品質量,科學預判市場需求、創新市場運營模式、規避市場波動的風險。

在跨界融合方面,萬鋼表示需要緊抓轉型升級帶來的新機遇,比如電力驅動、智能網聯、共享出行帶動汽車產業轉型升級。提出兩點建議,1、構建新型產業生態,2、推動產業融合發展。另外在車-路-網-雲上,新能源汽車和信息通信產業的融合發展也很重要,萬鋼表示需要通過智能網聯、智能城市、智能交通的融合實現汽車與城市、交通、充電設施的互聯互通。以推動相關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產業深度交叉融合、形成新型產業生態體系。

車-路-網-雲的融合是一方面,汽車與能源、交通的雙向及跨界融合也是重要的,萬鋼提出應加強新能源汽車與電網(V2G)雙向互動,促進新能源汽車與可再生能源高效協同,汽車與交通協同發展助力交通強國戰略,並加強新能源汽車與智能交通管控系統的連接,以及構建智能綠色物流運輸體系。

在前瞻部署上,萬鋼主席認為構建科技創新動能是中國新能源汽車持續領跑的重要根基,如動力電池的加速技術創新,如雖然電池單體能量密度已經提升到300Wh/kg,但低溫適應性技術還需提升,另外還需要解決正極從低鈷到無鈷,負極加硅等創新工藝的研發,另外智能化電池系統方面、電驅動核心技術、IGBT晶元關鍵工藝、壽命和供應鏈上都應有所突破。

萬鋼重點提出,在智能汽車時代,重構新型電子電氣架構非常重要,目前傳統汽車電子系統缺陷明顯,已很難滿足未來汽車軟體需求。實現新能源汽車的智能控制,才能滿足智能網聯汽車的高速案例、大數據量和軟體需求。另外,輕量化依然是未來汽車在研發工作中深度研究的重要項目之一。

萬鋼主席表示在碳達峰、碳中和和踐行綠色發展新理念中,發展綠色能源,全面推動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和應用推廣很重要。在北京冬奧會中,氫能、電能的多元化動力將展示最強實力。

最後,萬鋼主席總結到,未來五年,將是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加速器,也是構建國內和國際雙循環發展新格局下,實現新能源汽車完全市場化的攻堅期。把我新能源汽車發展新階段,管吃綠色發展新理念,抓住產業變革新機遇,提升科技創新的新動能。更需要科學謀劃,主動作為,同心協力構建十四五新能源汽車發展新格局,為我國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而奮斗努力,為推動全球綠色可持續發展做出新貢獻。

❼ 萬鋼:建議延長新能源汽車購置稅減免政策

易車訊 近日,我們從相關渠道獲悉,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萬鋼表示,建議延長新能源汽車購置稅減免政策,加快以碳中和為主體的法規進程,並在加大研發力度的同時,加快產業化進程。

萬鋼表示,要保持政策的連貫性和穩定性,建議有關部門加快研究制定後補貼時代的工作重點,延長新能源汽車購置稅的減免。在油轉電的過渡階段,如果有關部門能制定延長新能源汽車購置稅減免政策,無疑將會進一步加速新能源汽車的普及。

除此之外,萬鋼還提到了新能源汽車的智能網聯技術,其中還融合了自動駕駛、共享出行、智慧城市管理、大數據應用等多方面的技術發展,未來還需要積極探索公眾移動出行服務的新模式。

同時,氫電協同策略也是積極關注的地方,同樣擁有零排放的優勢,應該積極的發展適用於遠程公交中重型商用車和物流車的燃料電池汽車,把氫能納入國家能源戰略體系,制定國家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完善配套標准法規的支持政策,有序的推進燃料電池汽車區域應用市場工程,以高水平市場帶動新能產業的持續健康的發展。

❽ 萬鋼建言新能源汽車發展:氫電協同並推出後補貼時代支持政策

6月18日,以「新起點、新戰略、新格局」為主題的2021中國汽車論壇在上海開幕。

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就「加快新能源汽車發展,推進高端產業新突破」分享了自己的三個觀點。

一、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態勢良好。

萬鋼透露,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已經連續六年位居全球第一,截至今年五月的保有量達到580萬台,佔全球總保有量的50%,並進入到「市場+政策」雙輪驅動的新階段。

二、電力驅動、智能網聯、低碳出行成為汽車產業轉型變革的主攻方向。

萬鋼表示,低碳出行是汽車消費者使用方式的變革,要努力探索公共移動出行服務新模式,加快從汽車製造商向出行服務商的轉型。

三、進一步加快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

萬鋼建議,應持續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盡快制定出後補貼時代的新能源汽車產業支持政策。

「與此同時要發展氫電協同,支撐推進汽車電力驅動變革。加快形成我國新能源汽車技術和標准體系,加快建設退役電池梯次利用和資源回收再利用的產業體系。」

以下為發言內容參考: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六年位居全球第一,產業鏈上下游有效貫通,電池、電機、電控等核心技術基本實現自主可控,產業總體發展水平處於國際前列。

截至2021年5月底,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約580萬輛,佔全球新能源汽車總量的50%。今年前5個月,新能源汽車產銷超過95萬輛,同比增長2.2倍,市場滲透率由去年的5.4%提升到8.7%。動力電池技術水平處於全球前列,寧德時代、比亞迪等五家國內動力電池企業裝機量排名全球前十。多家整車企業的產品實現批量出口,新能源汽車成功進入歐美日發達國家汽車市場。

與此同時,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也正在加速發展,歐美日均把智能新能源汽車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的先導產業和主要載體,加大支持力度。

一是強化稅收減免政策。歐洲將新能源汽車稅收減免政策延長至2025年。美國不久前推出稅收減免政策,專項支持新能源汽車使用和充電等基礎設施建設。二是加快以碳足跡為主體的法規進程。歐盟將《關於電池和廢電池的法規提案》由「指令」上升為「法規」,計劃於2022年1月起實施。三是加大研發支持力度,加快產業化進程,近兩年歐洲主要國家的新能源汽車產銷增速和市場滲透率也均大幅提升。

電力驅動是汽車能源和驅動系統的技術變革,引領全球汽車產業向新能源汽車轉型升級,成為汽車產業核心競爭能力的標志。電力驅動同時將引發汽車電力電子架構和智能控制系統的系統性變革。

新能源汽車在作為交通工具的同時,也可以成為儲能和供能裝置,在其停置時為城市電網補峰填谷,車能協同將提高電網調峰效率、安全應急等響應能力。

當前,我國和主要發達國家相繼提出實現「碳中和」的發展願景,國際汽車企業先後提出自身的「碳足跡」計劃。國際社會「碳中和」的一致行動將進一步倒逼汽車產業加速電動化轉型。

智能網聯是汽車控制技術和運行方式的變革,是實現自動駕駛的關鍵支撐,是智慧城市、智能交通實現融合的抓手。當前,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呈現車路協同、融合發展的趨勢,車路融合可以為自動駕駛提供超越感知視野的認知智能,在提升自動駕駛安全性的同時,有效降低附加感測器和晶元的成本。

與此同時,智能網聯可以打通客流、物流、信息流,實現信息與城市、交通、充電設施的互聯互通,為5G、智能化道路、能源互聯網、智慧城市管理、大數據應用、信息安全等諸多行業提供產業融合的平台,最終將形成新型的市場生態體系。

低碳出行是汽車消費使用方式的變革,當前,新一代移動出行體系正在構建,呈現出多模式交通、共享出行、電動汽車、自動駕駛相結合的特徵,提供全方位優質汽車產品和出行服務的多交通模式整體解決方案。我們要努力探索公共移動出行服務新模式,加快從汽車製造商向出行服務商的轉型。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亟需進一步提升戰略定位,加大支持力度,乘勢而上,實現核心技術和產業鏈關鍵環節自立自強,為建設汽車強國、製造強國、科技強國提供重要支撐。在此,我提出以下幾點意見,與各位交流分享。

一是應持續支持,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建議有關部門加快研究制訂後補貼時代的支持政策,延長新能源汽車購置稅減免政策;保持對公交、物流、出租、公務等公共服務使用新能源汽車和充電、加氫等基礎設施的財稅支持;盡快制定支撐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的系統政策。

二是氫電協同,共同支撐推進汽車電力驅動變革。氫能源具有來源多樣化、驅動高效率、車輛運行零排放等特徵,應積極發展適用於遠程公交、中重型商用車和物流車的燃料電池汽車。將氫能納入國家能源戰略體系,制訂國家氫能產業發展規劃,完善配套標准法規和支持政策。有序推進燃料電池汽車區域應用示範工程,以高水平示範帶動氫能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三是融合發展,加快形成中國特色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和標准體系。構建面向車路協同、車網協同和車能協同的新能源汽車的電子電氣和信息架構系統,形成具有中國特色融合發展的技術體系;要建立跨部門協同機制,加快產品管理、道路交通、網路安全等領域法律法規的制訂和修訂;加快路網環境建設,支持智能網聯汽車的規模化量產應用,協同推動基於北斗導航、5G通信的高精動態地圖、充放雙向互動電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四是聚焦關鍵,加快核心技術突破。相關企業和科研機構應進一步提升鋰離子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壽命、安全性和環境適應性,前瞻布局全固態電池等新體系電池的研發;突破大功率長壽命燃料電池電堆及發動機關鍵瓶頸問題;開展碳化硅(SiC)功率器件、新型永磁材料等關鍵技術開發,建立下一代驅動電機技術體系。研發新型電子電氣架構、車規級晶元、線控底盤平台等技術,實現核心技術和產業鏈自主可控。加快建設退役電池梯次利用和資源回收再利用體系。

五是開放合作,充分利用國際資源。要充分發揮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等行業組織的平台作用,在科技交流、標准制定、示範推廣、政策經驗分享等方面進一步加強國際交流合作,推動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良性互動的產業體系。

今年9月,我們將在海南舉辦第三屆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目的是搭建高水平國際智能新能源汽車交流合作平台,支撐和引領全球汽車產業創新發展和轉型升級方向。本屆大會將以「全面推進市場化、加速跨產業融合、攜手實現碳中和」為主題,推動我國深度參與全球汽車科技治理和國際標准制訂,構建新能源汽車發展新格局,助力碳中和目標實現和全球綠色可持續發展。 

各位來賓,朋友們,中國汽車論壇致力於打造中國汽車界的重要交流溝通平台,已經成功舉辦了十屆。本屆論壇以「新起點、新戰略、新格局,推動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希望各位與會嘉賓深入交流,貢獻智慧,凝心聚力,為汽車產業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加快推動我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

❾ 大咖齊聚海口 2021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將於9月15日開幕

據了解,3天的活動包含20場會議論壇、技術展覽及多場同期活動,預計將有1000多名全球新能源汽車領域政產學研高層雲集海南。

大會主題峰會將探討新能源汽車在技術創新、產業創新、政策創新、跨界創新等方面的成功經驗與發展趨勢,探索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化協同發展的有效路徑,凝聚產業共識,推動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助力實現碳中和。

政府高層及行業專家:

萬鋼,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

張玉卓,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

沈曉明,海南省委書記、省委深改委(省委自貿港工委)主任

馮飛,海南省委副書記,省政府省長、黨組書記

李小鵬,交通運輸部部長

苗圩,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

徐冠華,科學技術部原部長,中國科學院院士

倪強,海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秘書長,省委自貿港工委辦主任

辛國斌,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

相里斌,科學技術部副部長

甘霖,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

史明德,中國德國友好協會會長,前駐德國大使

生態環境部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國家能源局

歐陽明高,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科技委員會聯合主席

張進華,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趙福全,清華大學教授,世界汽車工程師學會聯合會終身名譽主席

國外政府及國際機構嘉賓:

Alok Sharma (阿洛克·夏爾馬),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6屆締約方會議(COP26)候任主席,英國商業、能源和產業戰略部原大臣

John Edwards(吳僑文),英國駐華貿易使節

Jo Hawley(賀頌雅),英國駐廣州總領事

James Norman(諾傑),英國駐廣州總領事館,華南外交聯絡領事

Dan Dorner,清潔能源部長級合作機制(CEM)主任

Inger Andersen,聯合國副秘書長兼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執行主任

Fatih Birol,國際能源署(IEA)署長

李勇,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總幹事

Carlos Manuel Rodríguez,全球環境基(GEF)首席執行官兼主席

國外企業領袖:

Herbert Diess,大眾汽車集團管理董事會主席

Frank Weber,寶馬集團董事、負責研發

Elon Musk,特斯拉公司首席執行官

中畔邦雄,日產汽車副社長

Mark Reuss,通用汽車公司總裁

Holger Klein,采埃孚集團董事

Volkmar Denner,博世集團董事會主席

鄭根昌,LG新能源副社長、電池研究院院長

袁小林,沃爾沃汽車集團全球高級副總裁、亞太區總裁兼CEO

國內企業領袖:

徐留平,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竺延風,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辛保安,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董事長

王俊,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王曉秋,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李斌,蔚來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

劉靜瑜,中航鋰電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歐陽楚英,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總裁

陳志鑫,海南省新能源汽車產業國際專家咨詢委員會執行副主席

王軍,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首席運營官

於德翔,特來電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陳黎明,地平線總裁

單記章,黑芝麻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創始人&CEO

❿ 第34屆世界電動車大會暨展覽會新聞發布會在南京成功召開

近日,「第34屆世界電動車大會暨展覽會(EVS34)」新聞發布會在南京國際會議大酒店通過 「線上+線下」方式成功召開。世界電動車協會主席、EVS34大會主席陳清泉院士視頻致辭,中國電工技術學會秘書長韓毅詳細介紹了EVS34的籌備情況,溧水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張德才介紹地區保障工作情況,南京工程學院副校長張仰飛教授介紹學校志願者組織情況,南京空港會展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徐飛介紹場館籌備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由中國電工技術學會副秘書長高巍博士主持,新華網、人民網、央廣網、央視網、搜狐汽車、鳳凰汽車等100餘家主流媒體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參加了新聞發布會。

2021年是國家實施「雙碳」戰略和《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的開局之年,EVS34這一世界電動車領域的高端國際會議在中國舉辦恰逢其時,對深入實施「雙碳」發展,落實新能源汽車產業國家戰略規劃,加快汽車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發展,促進智慧交通、綠色交通理念落地,助力我國電動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積極的戰略作用和現實意義。

當前距離EVS34大會開幕已不足一月,各項工作全面進入關鍵沖刺階段。在國家相關部委、世界電動車協會、南京市人民政府等組織單位的大力支持下,大會組委會與南京溧水區等相關部門各方通力合作,全面梳理各項工作細節,切實抓好各項工作落實。堅決守住安全底線,把疫情防控放在首位,針對各種風險挑戰,完善工作方案和預案,加強協調配合,主動落實責任,形成工作合力,為大會的成功順利召開保駕護航。

EVS34同期將舉辦2021全球智慧出行大會暨中國(南京)國際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展覽會(GIMC 2021),以及首屆全國智能駕駛測試賽(江蘇賽區)。 本次新聞發布會上,中國貿促會機械行業分會會長周衛東也詳細介紹了GIMC 2021的籌備情況。

熱點內容
在最酷的越野遊戲 發布:2025-05-23 14:30:04 瀏覽:355
現在為什麼豪車這么便宜 發布:2025-05-23 14:03:13 瀏覽:994
7月份3日游最好去哪裡旅遊 發布:2025-05-23 14:03:05 瀏覽:442
淄博洗車價格 發布:2025-05-23 13:25:53 瀏覽:842
拖掛式房車跑山路 發布:2025-05-23 13:12:36 瀏覽:632
越野車後面掛拖山地車 發布:2025-05-23 13:11:48 瀏覽:379
越野英文紋身 發布:2025-05-23 13:00:14 瀏覽:490
2017款進口四驅房車 發布:2025-05-23 12:59:13 瀏覽:205
豪車英文名牌英文 發布:2025-05-23 12:24:13 瀏覽:958
搭載騰豹發動機的皮卡 發布:2025-05-23 12:20:30 瀏覽:964